很久很久很久没看军旅剧了。
成长在除我之外人均退伍军人、年年“光荣之家”的家庭,爸妈对部队的热爱和眷恋对我来说其实是有那么一点心理阴影。
小时候被发现很喜欢看《红十字方队》,之后天天被念“不如去考军医大学吧”的日子至今想起来都心有余悸。
我一个时尚时尚最时尚的“欢型”girl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天天穿军装。
与军旅剧也就此挥别,大火的那些剧都没看过。
爸妈如果知道现在我在追这部剧并到处花式安利,自己每集看得泪目N次,说不定会直接替我报名入伍海军(笑)。
《和平之舟》开篇就是大片质感&大片剧情。
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的情节展开和冗长的情绪烘托,节奏非常快。
第一集援助因鼠疫在船上爆发导致大批船员死亡的哈萨克渔船。
传染病专家张渡航军医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乘直升机空降感染船只,在十几分钟之内成功搜救一个不明去向的幸存儿童。
哈萨克小朋友治疗期间学会了我们的军礼,临行用军礼感谢并告别军医叔叔阿姨们,大家的笑容和小朋友一样纯真。
第二三集与公海毒枭斗智斗勇。
毒贩们窝里斗,老大严重枪伤,放出假求救信号骗我们医院船的医生护士上了贼船。
挟持路医生姜医生为他们的“boss”做手术。
毒贩的船卫生环境差,设备药品都不齐全,海浪颠簸,伤口情况复杂。
两位女军医第一次面对这样艰险的困境,后脑勺还正对着枪口与子弹。
而毒贩老大担心全麻会让自己彻底毫无防备而拒绝全麻,手术风险又加高一层。
凶神恶煞的大毒枭,心怀鬼胎想卷货逃跑的毒贩二当家,全副武装的毒贩小弟们,水下前来营救的蛟龙突击队员,几个画面不断转换不断推进,气氛全程都绷得紧紧的,一触即发。
第四集开始,本来可以有上岸休息机会的医生战士们,又牺牲了个人时间,投身于台风救灾的援助工作。
灾区遭遇了超强台风毁灭性的破坏,目光所到之处无不一片狼藉,并且疑似爆发了传染病。
然而多数灾民们并不信任我国军医,拒绝接受治疗。
不看此剧是万万没想到,国际间人道主义医疗援助工作的第一步,竟然是和当地居民建立信任关系。
搭建临时医院,走街串巷的访问患者,发放传单,联系当地媒体帮助一起宣传。
原来即使是不求回报的治病救人这样的大好事,也要面临这么多的阻碍与困难。
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穿插在剧中的真实影像资料
真实影像资料这几集的剧情也充分说明了国家形象宣传的重要性。
战地记者和摄影师们,同样是不折不扣的、光荣的国家卫士。
看到七八集而已,剧情已经推进到第三个艰巨任务中期,人物形象也已经非常丰满了。
主角团不必说,男女主的人设立体,演员们的表演也都无可挑剔。
但听多了部队里的种种英勇事迹,属实没想到所向披靡的海军医院船上,还有汪鸣这样的“见到领导就像见了鬼”的军人。
见了领导一个大回旋
再见领导一头扎进天花板去给毒贩所在的病房换灯泡,不但戴了个安全帽,还想让蛟龙队员贴身保护自己?
😂
换完灯泡和领导碰个正着。
坦白交代了自己怕被坏人打😂
钢筋铁骨的军人形象,一下子变得有血有肉。
但其实汪鸣并非生活中的社恐你我他,人家才不是社恐,单纯的敬畏领导罢了。
在本职工作中一直是满腔真诚与热情的好青年。
跟战友关系亲密,也很喜欢和患者们交流沟通。
连语言不通的外国病患,都能主动通过眼神和肢体语言了解他们的需求,尽全力的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
为行动不便的患者装卫生间扶手、把自己的驱蚊花露水送给患者、遇到面露难色的患者马上前去询问哪怕互相不懂对方的语言。
通过描述这一桩桩小事,也都不难看出我军的每一个成员,无论什么岗位、什么职务,都是训练有素、正直善良的优秀人才。
而且海上部队生活也很人性化。
医院船和一些南极科考船一样,会根据大家的需求和喜好安排一些课程和文体活动(不过随时有可能因为临时任务而中断就是了)。
更有给力的炊事班,给战士们和患者提供符合大家口味的美食。
终于理解了为什么爸妈即使转了业,依然对部队有那么强的归属感与使命感。
非典时期老妈做为医护人员自愿申请去了一线,新冠时期老妈虽然已经退休,也和我爸一起去登记了志愿者。
这种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扫除障碍、攻克困难需要凝聚每个人的行动与信念的现实例子明明就摆在我眼前,竟然如今才领悟到,这也正是《和平之舟》团队拍摄此片想要传递的意识吧。
六集全追完,感觉有剧的张力,也有纪录片的精细。
越看越好看。
近年来首屈一指的军旅剧。
故事不复杂,但有悬念,最重要的是真实,交待大家建立隔离区,多放垃圾桶,虽然不是标准的台词发音,但很符合人物;化验时的那滴血,营造的氛围,恰到好处;推着病人进入病房的长镜头展现,真实耐看。
观众现在需要这样真实的展现。
要不要救孩子?
没有大喊大叫命令,果断有力,真实。
整个看下来印象就是真实,氛围的营造,剧情的张力,演员的表演,都落在真实上,没有疏离感。
导演肯定下了很多功夫,精磨细研。
希望后面一如既往。
当然,也有人评价说节奏后面变慢的问题,想看更多的战斗场面问题。
我倒觉得,和平方舟是医院船,救死扶伤是天职,和平友好是理念。
如果一味战斗打杀是不符合实情,变成神剧了。
这一点,编剧导演把握得恰到好处。
船上虽然配备有特战队员,但那是为医疗服务安全进行作伴随保障的,不是主角、不是主线。
将来,我希望看到船员们回到岸上后的人间烟火故事剧情。
我也发觉导演埋了不少线,比如张渡航老是给家中打电话、护士长在饭堂里郁郁寡欢,想孩子,伴随保障的厂家工人汪鸣(好多人认为他是军人,错了)表现得有点胆小……这样才能给观众展现更加丰满立体的大白船!
以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官兵和蛟龙突击队执行国家使命、赴海外救死扶伤为主题的@电视剧和平方舟 预告片今日出炉:曾经更多在美剧里看到的那些,国产剧也要有了。
国际背景的“职业剧”:在#和平方舟#里,医生的工作背景放在了遭受天灾人祸、瘟疫肆虐的海外,想呈现出医护人员跨越国界救死扶伤的专业能力和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中国军人维护和平不畏牺牲的意志,对整部剧的编剧和拍摄难度要求无疑是翻倍的。
从预告片效果看,#和平方舟#不仅有爆炸和难民等战争场面,也有对治病救人的哲学思考,相信在导演曹盾和#红海行动#编剧冯骥的加持下,能把国际背景中的医疗救援职业剧拍出“硬核气质”。
光环逼人的“主角魅力”:美剧为了讲好故事,往往会把精湛的职业水平,崇高的职业理想与“怪咖”式的人物性格一起赋予主角,让有血有肉的主角用自己的经历传递出剧集的精神内核。
本剧主演@陈坤 一直是内地男演员中善于赋予角色个性的演员,其过往作品中,很少有“四平八稳”的角色,相信本次的战地医生一定也能具备独有的人物魅力。
国产剧的进步当然少不了在国家进步的背景下,新时代新故事对电视剧题材的扩充,也有赖于影视剧从业人员的钻研与突破。
#和平方舟#出品方@耀客传媒 在现实主义领域里不断深耕:本次在腾讯视频拾光盛典中公布的关注国企改革的《大博弈》、亲子教育的《顺义妈妈》和电竞题材的《精锐行动》,以横向延展和纵向深挖的姿态在现实主义题材里全力出击。
最近几年,军旅题材的影视剧,一般都是表现陆军和特种部队的题材,偶尔也有空军题材出现,但海军题材的作品却非常少。
《和平之舟》就是不容错过的一个。
《和平之舟》是根据海军“和平方舟”号医疗救护船的真实事迹改编的,讲述了以张渡航、路阳为首的军医,克服种种困难,执行海上医疗救护任务的故事。
01.海军题材的作品,在拍摄和制作上的难度大,需要表现出海上作战的特性很困难,镜头的设计和裁取非常重要。
《和平之舟》这部作品,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好。
《和平之舟》这部作品前几集,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船上水中打斗的镜头。
当张渡航、路阳等人到优雅号上执行救援任务的时候,船上的黑帮份子因为利益纠葛引发了枪战,船只多处被子弹打穿,大量的水涌入进来,医疗队一面要制服犯罪分子,一面要保障受伤的队友和受伤的黑帮老大的安全。
三个画面来回切换,枪林弹雨,水下作战,水中逃生,节奏紧张激烈。
这部作品中风浪镜头的体现也非常真实,当和平方舟号驶入风浪区后,船内的摇晃变得非常厉害,从屏幕外就能体会到晕船的感受,而船外更是狂风暴雨大作,给作品增加了很多紧张的气氛。
除了动态镜头的处理以外,片中的静态镜头同样很震撼,不过有的是震撼中透着美好,有的是震撼中透着绝望。
当和平方舟号的医疗队到达被台风席卷的威利灾区的时候,镜头就是绝望的。
镜头来回切换中,表现了威利灾区经过风暴袭击后的现场景象,各种家具、日用品漂浮在海面上,放眼望去,到处是断壁残垣,一片废墟,不禁让人心头一紧。
在这样的绝望面前,更衬托出了医疗队带来的希望的力量。
但《和平之舟》也是一部景色很美的作品,制作团队用镜头带我们见证了海上的动人景色。
在第五集中,风浪过后,船长站在船头,这时镜头切换到了天边的云霞,颜色温和,视野开阔,让人感受到了风浪平息后的宁静,还有战胜风浪的美好。
这些镜头都很有视觉冲击性,但也非常真实,所以不难看出主创团队对于这部作品的推敲打磨。
在这推敲打磨背后,是对于这部作品和这部作品背后故事的敬畏。
02.为什么要用心去做这样一部作品,这不仅是因为对于影视剧作品制作的虔诚,更是因为这部作品背后有着非常伟大的故事。
《和平之舟》是一部真实事件改编的作品,它的原型就是人民海军一艘名为“和平方舟”的医院船。
白色的船身,上面画着大大的红色十字,代表着生命的平等与对和平的期待。
和平方舟号是我国为海上医疗救护“量身定做”的大型专业医院船,船上医疗救护设备非常齐全、先进,其中一些医疗设施甚至已经达到了国内三甲医院的水平,可见国家的投入与用心。
而它的任务就是赴外医疗,实施不分种族不分国界的海上救援任务。
据纪实统计,自2010年,和平方舟第一次执行救援任务,至2020年作品筹备制作前夕,这艘“大白船”已经“9次驶出国门,航行24万余海里,到访43个国家和地区,为23万多人次提供医疗服务。
”它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白鸽,衔着和平的橄榄枝抛向世界各地。
如果不是《和平之舟》这部作品,我们可能很难知道我们是如何在为世界和平做着自己的努力。
03.和平方舟号对外是和平的体现,对内也是我们军人精神的体现。
军医与普通的医生不同,他们既是医生,也是军人,所以他们身上既要具备医生的专业素养,也要具备军人坚定的品格。
这些在《和平之舟》这部作品中都有很好的体现。
他们要面临生命的威胁,每一次任务都是充满危险和艰难的。
在执行优雅号的救援任务的时候,对方是非常凶残的黑帮老大,整个救援任务都是被枪顶着头完成的,在这种凶险的情况下,他们既要保证自己的安全,又要保证患者的安危,这就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他们也要学会家庭和任务的取舍,这些人都是经常在船上飘的,一飘可能就是半年,没有信号,也无法着陆,很难顾及自己的家庭。
哪怕偶尔休假回家,在紧急任务面前,也不得不抛下自己的家庭。
此外,他们还要经受技艺的考验,船上经常遭遇风浪,在风浪的摇晃下,如何克服身体的不适,克服恶劣的环境,如何让自己手稳,针准,出色地完成任务,都需要他们花费比常人更多的精力。
路上一千针,海上两千针。
没有捷径可走,只能比常人更努力。
剧中的每一个人,穿上军装的时候是军人,脱下军装的时候也是一个普通人。
手术结束后,当医疗队回到了自己的船上,终于安全的时候,路阳突然腿软瘫在了地上,忍不住哭起来,这样的情节表现,让作品显得更真实,更有温度。
每一次任务都是艰难而危险的,他们不知道自己会面对什么挑战,但在挑战面前,他们必须隐藏起自己作为普通人的脆弱,披上军人的铠甲,用冷静沉着的面目去迎接和面对。
只有当卸下装备以后,他们才会把自己的疼与害怕展现出来,回归一个普通人的真实状态。
这也许就是我们的军人精神,不是不怕,不是铁一样没有七情六欲,而是能够在恐惧面前,在情感面前,坚守自己的信仰,自己的任务,和自己的选择。
04.和平方舟体现的不仅是和平,更多的是人道主义的关怀。
船上的人所坚持的都是能救则救的生命原则。
从第一集中张渡航想要救下那个留在船上的孩子,为了赢得他的信任,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摘下自己的面罩;到后面优雅号上的黑帮老大用枪打伤了医疗队的人,他们依然冒着生命危险,保护黑帮老大的安全,全力抢救他的生命。
这些危难时刻,放下怨恨、放下戒备,时刻谨遵生命至上的原则,就是我们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
同样,在这部作品中,这种人道主义精神,还体现在每一个救治的细节之中。
在第七集中,为了照顾患者的感受,医护人员尽可能给患者提供方便,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给予他们人文关怀,哪怕语言不通,也尝试到各个病床前用手势和患者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尽可能给他们提供温暖和帮助;以及第八集中,为了让失明的母亲重新看见自己孩子的照片,看见这个世界,医护人员顶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全力医治,最终帮她实现愿望。
这些细小的关怀,都体现了我们的人道主义精神,也使我们的大白船得到了信任。
和平方舟号是人道主义中国名片,它承载着我们对于和平的渴望与希望,承载着我们对于世界和平做出的努力,承载着我们出色的军人队伍和军人力量。
所以,我希望它能被更多人看到,希望《和平之舟》能成为和平方舟号的代言,在它走向世界的同时,也能带着它走向更多国人的内心。
剧情过半,男主给我的感觉仍然是:他永远把自己的感受放在首位,凌驾于任何事情之上。
比如不顾周遭情势和命令,强行救那外国人质,导致小队暴露,双方激战;与此同时,他竟然还不接受教训,跑去救恐怖分子小孩,致使大舅哥被炸死;N年后做了军医,他还是违抗命令,罔顾同行的战友性命,在油量不足支撑的情况下,非要在船上继续等小孩。
你可以圣母,但不能没脑子,外国人质、外国小孩啥的,现在放弃,摸清情况,回去重新部署后再来可以的吧?
就非要逞英雄,表明自己足够仁慈足够圣母?
为了这点英雄主义,就不管同行战友的死活了?
谁跟他组队,谁倒霉啊?
工作中坑完战友,再说说生活中坑老婆吧。
男主一直一直反对老婆进行手术,犹豫一下就可以了,非要反对了好几集。
犹豫一下的话,可以彰显他对老婆的愧疚,对她生命的珍惜;可是一直强烈反对,那就适得其反了,让人觉得他自私,只顾自己的感受,他要心安,他要良心上过得去,却完全不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但凡他稍微站站病人,就会打消犹豫。
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她这种情况,是宁愿冒风险手术还是保守治疗以至于失去意识,直到生活不能自理。
一个人如果不能有尊严的活着,不如死去;一个人如果活着却没有意识,也不如死了。
比死亡可怕的事情其实不少。
我不懂主旋律电视剧为什么要这么塑造男主,这样的男主绝对不只是让我这么一个观众不舒服。
由陈坤、张天爱主演的反映人民海军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和平之舟》在央视热播。
剧中靓丽的人物形象、特殊的海洋环境、温暖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大批观众热情追剧。
《和平之舟》宣传海报根据《和平之舟》剧组官方发布的消息,剧情大约是这样子的:一场突如其来的紧急任务,上级将护航编队的军医张渡航火速调往海军医疗船“和平方舟”上。
执行任务时,张渡航和女军医路子昂因医学理念不同导致水火不容,张渡航瞧不上过分理智冷静的路子昂,而陆子航也看不上“野路子”的张渡航。
阴差阳错间两人竟调到了一个部门,不得不硬着头皮处理各种紧急任务:商船遇险、跨国救灾、抗击病毒、海外反恐,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两人出生入死献身使命,两颗心也越走越近……电视剧邀请了许久未露面的陈坤饰演男主角张渡航,女主角路子昂由当红女星张天爱饰演,两人的形象都够正面、够阳光。
电视剧采用大量长镜头和海上实景拍摄,力求还原现场真实感,视觉冲击力非常强,其效果堪比电影《战狼2》。
这部电视剧主要在宁波象山影视城拍摄完成。
宁波是东海舰队的驻地,象山港驻有作战潜艇部队,离《和平之舟》原型所在的舟山某军港,不过数十公里。
《和平之舟》剧照“和平方舟”医院船长啥样?
“和平之舟”医院船是真实存在的,原型即2008年12月服役的“岱山岛”号海军医院船,舷号886,人们习惯叫“和平方舟”。
“方舟”一词来自于《圣经·创世纪》中的“诺亚方舟”的故事。
神为了惩罚人类的不敬,发起一场洪水淹没整个世界,诺亚依据神的嘱托,建造的一艘大船,即“诺亚方舟”。
诺亚与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种陆上生物,都登上了这艘巨船。
当洪水真的来临时,除了“诺亚方舟”上的人和生物,万物都淹没在滔天洪水之中。
作为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大型医院船,“和平方舟”成为海上移动医院。
由于其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职责,人们称之为“和平方舟”,“岱山岛号”名字反而淡忘了。
由于军事医院船建构比较复杂,维护成本高,目前全球只有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等少数国家装备。
“和平方舟”医院船长178米、宽25米,满载排水量1.42万吨,配有4台共15万马力的柴油发动机,最高航速20节,续航里程5000海里,最大抗风力达到12级。
从排水量看,比最新055型万吨驱逐舰要大。
“和平方舟”医院船全船从上到下共有8层电梯,设置了300多张病床,可以同时展开8台手术。
船上设有内科、外科、口腔、耳鼻喉等诊疗科室和药房、血库、制氧站等配套设施。
配备中心负荷吸引真空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等医疗系统,共有217种2400多台医疗设备,达到了我国三级甲等医院水平。
船尾还有两个比篮球场还大的飞行甲板,可供多种型号的直升机起降,配备6艘全封闭伤病员专用救生艇。
此外,还设置有生活区,供船上工作人员学习生活用。
“和平方舟”医院船从设计到交付部队仅用了三年。
2008年10月正式入列,2009年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活动中首次亮相。
有数据显示,“和平方舟”入列以来,已经走出国门10余次,航行近30万余海里,到访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20多万人次提供医疗服务,实施手术1000余例,让500多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成为中国现代海军的一个重要标志和靓丽的名片。
“和平方舟”举行升旗仪式“和平方舟”为啥叫船不叫舰?
海军这个军种有特殊性,其主要装备舰艇一般按照排水量来区分。
大于500吨的称为舰,反之称之为艇。
根据海军舰艇命名条例规定,舰艇命名规则大致如下:驱逐舰以大中城市命名,如西安舰;护卫舰以中小城市命名,如鹰潭舰;战略、常规导弹核潜艇以“长征”“远征”加序号命名,如长征6号、远征21号;补给舰以湖泊和小岛命名,如千岛湖舰;坦克登陆舰以山命名,如井冈山号;训练舰、试验舰以人名命名,如郑和号;猎潜艇、护卫舰以县命名,如番禺号;步兵登陆艇以河命名,如黄河号....从“和平方舟”的船名“岱山岛”号可以推断,“和平方舟”属于补给舰类型。
论说“和平方舟”排水量超过万吨,应该叫舰才对,但它依然被称为医院船!
这是因为,在海军装备中,对于没有装备武器的舰只,称之为“船”。
《和平之舟》剧照海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我国海岸线漫长,海防压力大,旧中国一直处于“有海无防”的状况。
1949年4月23日,东海舰队前身“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成立,从此有了我国第一支海军。
1953年2月,伟人在视察当时王牌装备“南昌舰”时,挥笔写下“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近年来,在中国整体实力的推动下,海军从近海防卫逐步走向远海防卫,越来越多的现代化装备入列,中国也日益成为维护多边主义和全球和平的重要力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该剧是根据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执行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服务和救援任务的先进事迹改编的。
讲述了海上医院船官兵履行国家使命、赴海外救死扶伤的精彩故事。
整部电视剧并没有特定的主角,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部群像戏,若非要找一个主角,那一定就是“大白”——和平方舟医院船了!
里面的每一个角色都塑造得非常出彩,他们不仅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也是遇到艰难迎难而上,我们平凡生活中的英雄。
张渡航虽然是特战队出身,一名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全科医生,是院长着重培养的人才,但是面对妻子的病痛时,也会陷入家国抉择的两难境地。
其实在看剧的开始,我对张渡航的偏执很不理解,为什么要逞英雄耽误时间救人?
为什么不让妻子做手术?
看到后面的时候,我觉得突然理解了,因为他也是一个普通人而已,他没有我们观众的上帝视角,他并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他也害怕失去,他也怕承受不起失去了结果。
政委叶南常年因为在海上漂泊,错过了女儿的成长,每次都小心翼翼的与孩子拉近关系。
但是第29集枪战的时候,叶南真的好帅啊!
一直以为他只会做思想工作,没想到武力值也是Max!
打戏真的是太帅了!
孙院长也因为常年在海上工作,也只有在女儿受伤的时候才有机会多和孩子呆一会儿。。。
吴志方船长的侧方位停船真的是太帅了,而且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还有姜护士长、汪鸣、马剑、唐诗等等,里面的每一个角色的戏都没有让我觉得多余,在这么宏大的题材下,充分展现出每一个小人物的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个性,他们都不是不会犯错不会害怕的神人,而是我们一样见到领导都会害怕的普通人而已。
虽然他们之间也会有小摩擦,但是认识到错误之后就会勇于承认错误并去道歉,整部剧中并没有其他剧中那些狗血的误解、勾心斗角,这大概就是我们国家这些可爱的人的真实写照吧!
整部剧不仅男性角色刻画的非常好,女性角色也非常好,职业素养体现的淋漓尽致,不爱红妆爱武装,谁说女子不如男。
而且每一集之后有上过船的官兵出来讲那些与大白相关的点滴我都好喜欢,每一集的末尾都舍不得跳过。
剧播完了,但是和平方舟的故事还在发生,最近看完好剧荒啊!!!
看故事应该说的是我国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执行人道救助的系列故事,题材很好。
开头不错,到了小孩的故事情节一出现,脑残的一系列问题出现了,都已经弄明白被救护的只能通过哈萨克语沟通,中文和英语没法沟通,在救小孩的时候一直,come....come.....come.....个屁,老子都听不懂,几岁的孩子能听懂?
肩膀上不是有对讲机?
让之前那个会哈萨克语的船员去沟通就行,听那舰长和政委的口气男主是个经验丰富的船医,应该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怎么还会这么不冷静。
想要突出急迫性也导演也不要这样闹法,这故事可是军人背景
今天看的第一集,对于男主陈坤本来是挺喜欢的,但是对于在海上执行任务,病毒🦠侵害的情况下,却抛弃所有,决绝按自己的想法做事,这是不能苟同的,这样的正剧,却被这么旗帜鲜明的事给注入可以违背军纪,违抗命令,违反科学医学常识,若是都这样,那这个船队海上一天都呆不住。
对于这样的编剧,觉得应该好好反思。
刚刚看完《和平之舟》播出的两集,不得不感叹一下国产剧的崛起,场景宏大,制作精良。
开局就是大白船乘风破浪,在海上航行,海军们循环且短促的口令,瞬间让人倍感真实,每次口令一喊,就瞬间回到了军训的自己。
最让人惊喜的是,剧组对细节、场景的追求很极致。
在营救感染鼠疫的“菲尔”号货轮时,一系列专业操作救助病人,防护服背后的名字,都让人看到了剧组的在细节上的用心。
陈坤在这部剧里面更是颜值爆表,当他坐在直升飞机上准备降落,阳光打在他的侧脸,除了让人感叹陈坤的超高颜值外,还仿佛看到了一种坚定的信念,那是对于生命的敬畏,与一种想要守护每一个生命的愿望,而《和平之舟》是陈坤首部军旅题材电视剧。
军医张渡航脱下防护口罩跟救援的小孩说“我是个人,我是个人”的那一刻,貌似种族、语音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生命的敬仰。
在小孩成功救治后,朝军医们敬礼画面瞬间让人泪目。
第二集在公海勇斗“优雅”号商船贩毒分子,张天爱演的路阳面对毒贩子弹威胁,临危不乱,在恶劣环境下做手术,眼神里充满着刚毅与无畏。
因为这部剧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以至于这部剧拥有一些其他剧所没有的真实,而恰恰这种真实是最打动人心的,最有力量的杀手锏。
没啥剧情可言,感觉是为了完成主旋律任务的宣传片
故事线不错,有电影纪录片即视感,坤和曲姗姗等一众演员演技到位,张天爱台词还需要再强一些尤其英语,男主的起初的个人英雄主义、为爱人治疗的自私不理智行为很讨人厌,整体和平之舟传递的大国无私情怀还算过关!比坤的天盛长歌好一些
蛮糟的,第一集冲击性不够,要不是有陈坤直接弃据。第二集就更可笑了,领导自己都说公海执行任务要多注意,结果没派军队先上船确认安全,直接让军医送人头,强行制造危机。第三集还行,剧情张力有上来,但见到中国军队那杂耍般的攻坚营救,直让人摇头,还以为在看成龙的动作喜剧武打。第四集开头就弃了,领导满嘴官腔,跟海盗说什么"中国自古有句古话巴拉巴拉的",你当是班主任训话学生啊? 可笑至极。
这是连续剧吗?!
这真是曹盾导演的嘛?水平和长安十二时辰怎么会差这么多。
开头几集以为没有情情爱爱正经搞事业。马上打脸,磨磨唧唧的感情戏开始了。拍专业剧能不能专业点?外科都不分脑外,心胸外科,普外的?一个医生所有手术都做了?14集看完直接一星,男主2次战场抗命,接受不了。正常救人就很伟大了,编剧非要用抗命来突出主角的救人,真是不懂为了啥。
本来纪录片式的主旋律只值三星,看完埃博拉,给曹盾道歉,加到四星!
整部剧,怎么说呢,宣传剧吧,普通三星吧,浪费陈坤演技。但整个剧,我眼泪停不下来,不知道为什么,尤其看最后的采访,看到那些平凡的英雄们,眼泪就涌上来,就如现在,不敢想,越想越想哭。为了我的眼泪,为了平凡的英雄们,让更多的人活下来,多给一颗星
对那些援外的医生表示致敬。
看过
开头既是我对这剧的结束,剧情真心谈不上好!从长安十二时辰到在一起的七八两集,开始重新关注曹盾!可惜这剧又让曹导回到啦不会讲故事的地方,这编剧也是神啦!看了下他改编的作品,最近的好像都不错,可是为什么这剧呈现的跟他的其他一些作品感觉不一样呢?这是偶像剧的打开方式,一个主旋律偶像剧吗?
看不懂当地人为啥打仗,看不懂为啥中国人要为他们拼命,流水账一样,一点激动人心的东西都没拍出来
主旋律给我旋晕了...
主旋律剧今年看了几部,这部无疑是最普通的,情节虽然说不上拖沓但也磨磨唧唧的,总之就是很普通,但还是要向现实中的和平之舟致敬。
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就已经可以算合格了
烂尾啊烂尾啊,明明很好的题材,结果男主偏执加圣母,女主人设过于牛逼。
值得一看,主旋律电视剧。
挺好看的
非常好看
假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