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因为时间关系很少追剧,总觉得好看的电影都看不完,哪还有时间看动辄几十集的电视剧,更别说这种近年拍到烂的穿越剧了。
看这部剧一是因为它的口碑非常好,二是因为很喜欢大泽隆夫。
不过看完后深觉这是一部非同一般的穿越剧,用一句流行语来说,就是逼格很高。
随便说说个人一些粗浅的观后感吧。
本剧就故事来说,并没有追求博人眼球的稀奇古怪,跌宕起伏,剧本很扎实,终其全剧,都在追寻一个亙古不变的哲学问题:人生在世,意义何在?
从这个角度来看,作者只不过借穿越历史这种极致的表现手法,突出表现一个人活着的价值。
毕竟,我们每个人每天按部就班地过着自己的生活,从宏观的角度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一切似乎都自然而然,习以为常,没有哪个人会天天思考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什么这么高大上的问题,但如果把一个人放在一个特定的本不属于他的时空,“为什么”这个问题就会本能地升起来。
生活的意义,自己的使命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作者并没有直接回答,男主角直到最后也在不断地苦苦思索,但我相信在他从橘家走出来后得到了自己的答案。
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能否改变别人的命运,而是在一点一滴,一分一刻中爱人爱己,尽心尽力完成自己的本分,实践自己的理念,大人物起大作用,小人物起小作用,因为在不知不觉中每一个人的行为思想都无形地影响着他人,影响着未来,那就是一个人曾经在这个世界上用心活过的痕迹,是人类在这片大地上走过的痕迹。
另一方面,作者还通过穿越,把历史和当下直接连串起来,让我们看到,今天的一切所有,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不论是当下的生活方式,还是物质享受,无不是在前人奋斗牺牲的基础上得到的结果。
即使是儿女之情,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相遇,所谓今生的相知相爱,是前生留下的未了之缘,甚至于你在茫茫人海中遇到的那个人的存在,也是前人创造的奇迹,因为生命本身,就是奇迹。
假如历史可以改变,那我们“当下”又有什么意义?
正因为过去是无法改变的,“当下”才有最大的价值,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有什么样的明天,是由今天决定的。
对日本的历史关注得并不多,而且大部分是从甲午战争到二战期间的,但这部剧再次给了我很多思考,大和民族确实是世界上一个特别的民族,他在向近代化转变的历程堪称奇迹。
日本从战国到幕府,很多都是学习中国的,因为在他们当时的眼光所能看到的范围,中国就是最好的榜样。
由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的天然劣势,日本一直处于贫困交加的状态,老百姓的生活简直停留在原始社会(电影《楢山节考》 相信让很多人过目不忘 )。
然而,到了19世纪中叶,西方文明对古老亚洲的冲击犹如电光火石,让亚洲人目瞪口呆,更让一直落后贫困的日本人震撼万分。
不管你愿不愿意,黄头发高鼻子的洋鬼子带着他们那套东西就这么拦也拦不住地来了。
日本一开始也是抵触的,实行了一定程度的闭关锁国,然而,人们向往新生活的思潮是挡不住的,19世纪中后期的日本出现了一批影响极大的改革先驱,如剧中出现的著名历史人物坂本龙马,西乡隆盛,还有没有出现的提出“脱亚入欧”的思想家福泽谕吉,他们看到了西方现代文明必将取代东方几千年来的古老文明,只有追随这个潮流才能跟上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这才有了对日本影响深远的明治维新。
放眼世界,能不通过大面积的暴力革命而把一个国家成功地由半原始社会最终革新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现代化国家,除日本外,实在找不出第二个,而且这个过程只花了短短不到一百年,其强大的学习能力实在令全世界为之叹服。
虽然日本没有经历过文艺复兴这个缺陷给他们带来了后来的种种问题,如军国主义,天皇神权,给他们也给邻国带来了几乎没顶的灾难(这也证明了现代文明必定是科学与人权齐头并进的),但二战结束后,麦克•阿瑟将军一部强加给他们的现代宪法又让他们发挥了超强的学习能力,短短几十年后他们又重新站在世界前列,不论经济,政治,科技,文化都代表了亚洲的最高水平,别的不说,你看我们的音乐,影视很多不都是在追随日本吗?
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这个自称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好好思考的问题吗?
说到音乐,最后提一下这部剧的配乐,个人非常喜欢。
话说,日本的影视剧对配乐也是颇具匠心的,看过的日影,日剧中,配乐基本上都让人印象深刻。
这大概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日本人的工作态度吧。
ep1:充实工作后看看夕阳,陪我喝最后一罐啤酒。
听到手术BGM的时候,想起来当初就是因为听了一段原声才打算看看《仁医》。
“一直以来,让我成功的不是我的医术,而是这之前的人们创造出来的药和医术。
”放在现代几乎不可能失败的手术,靠麻醉针就能止息的疼痛,江户背景下的伤者在靠言语上的“魔咒”来扛。
只要把时间往回拨一拨,甚至不用到江户这么远,就不难意识到傍身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不过是被现代技术和共识裹挟衬托的效果。
扬起右手指着橘家的小遥美得跟要成仙了一样。
ep2:每次去医院,其实进了院门已经感觉病好了一半,潜意识里医生是能够最大可能帮我走出病痛的人。
希望自己不会搅乱历史进程,但面对具体的人无论如何还是想要救他。
ep3:南方医生真是时刻反思自己的穿越意义,治病救人会不会改变了历史进程,但看着自己好不容易救回的贫善妇人又意外地死于武士试刀,这真的不是自己的努力其实只是徒劳的证明么,会不会命运本就要夺走她的生命,拼了命缝上的纤细血管又怎么扭得过滚滚向前的洪流。
既然人无非是挣扎着活,不如不再过度思虑自己的努力到底有没有用,假如真的有命运设计,那么我的奇遇也一定有如期所是的意义。
ep4:只是希望这样的相遇,能够给你带来好运。
ep5:满怀期待打开便当盒结果是青霉橘子……“这青霉长的可真好啊”,笑死,大家已经是合格的实验人员了(误)。
看着大家制备青霉素,突然想起《石纪元》,末世苏醒的现代人类重建科技,每一小步都想直呼现代科技真好啊……连坂本龙马都觉得相形见绌的医学进步。
若我能调快医学的指针,在未来的未来也会迎来相应的变化,我当下的每一步努力,都是为了你能够拥有更好的未来。
ep6:“真正开创道路,不会只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即便被人唾弃家财尽散也要坚持仁心去开辟道路,绪方老师真是江户的黄金精神啊。
现代医学傍身也有做不到的事救不了的人,而尚未完全开化到现代的江户也有一心求进如绪方这样的人物。
龙马说欲望才是生活本质,对这个世界没有留恋的南方,在他看来仿佛死人。
ep7:“未来是一个平等的世界么?
”绪方老师和龙马都是承认自己脆弱面的人,把你的寂寞苦楚告诉我,让我带进冥土,真心祈求美好的未来,用你更好的未来报答我。
如果未来是过去的结果,南方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就是所谓的天命,让我在过去,有机会为你制造一个能够治愈你疾病的未来。
ep8:中谷美纪的声音真好听啊……ep9:终于熬到花魁,等到赎身,结果也只是换个笼子,甚至不能偶尔见见南方大夫,龙马居然讲出了想哭就哭出来这种台词……ep10-11:一开始我居然会以为野风请南方大夫检查身体是为了帮自己瞒过去可能的身体异常,结果后面突然发现,这是暗自期望身体检查不要通过吧,干脆不要被赎身,用花魁的身份和南方大夫建立一点点羁绊。
“你是不是,已经知道我们的命运了呢?
”想要努力只看当下,不去想未来,但想到可能会失去未来的未来,当下的这些努力真的还有意义么,龙马问胜老师这样的两难抉择该怎么选,老师讲不管怎么选都是后悔的话,干脆抛硬币吧,让“别人”选择,坐上命运的小舟,毕竟对于回到江户的南方来说,原本的那个未来何尝不是成为了新的过去呢。
南方老师这个角色真是个思虑很重的人,始终在担心自己会不会搅乱了历史进程,即便不是穿越剧情,即便是普通时间背景的故事,南方这个角色的反思和选择依然是万般值得回味,担忧每一个选择所指向的未来而踌躇不前的南方,被龙马这个又精又莽的人推了一把,所发生的一切已经这么不可思议了,人就像万花筒里的珠子,被不知谁的手转动而组合出不同的样子,有趣如浮生,这部剧众多主要角色,每一个都是遵从内心在做选择,即便你不知道当下做的成功或徒劳的一件事,日后实际上会引发怎样的反应,龙马看得好开,就算知道了一百年后的事,日子还是一天天过,想象了未来的种种可能,发现照片消失了后的南方开始释怀,不再顾虑未来的可能性,轻松认真地活着。
与此同时开始看《时间的秩序》,莫名也是刚刚好的时机。
在安慰形同无用的时刻,南方不知该如何迎来早晨,但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野风,你还想变成雪么?
不想,一点也不想了!
——我能够救你,真是太好了。
在沉迷了一段时间之后,秋季档终于给人带来了一线希望,无论是,MY GIRL,还是这部仁医,从不同的角度开始了新的探索。
说实话,之前很少看日剧的古装剧。
而且之前的悬疑推理剧和“大片”太多,所谓‘大片”就是类似双头犬这种另人无比期待,把图景铺的很大,却假,大,空的片子。
从第一集中,看到了历史浩海中的人性温情。
会追下去,看看后面的进展会如何。
日剧,果真还是适合这样微小中见温情的内容呀。
顺便来说,本片的音乐,配的很好,包括片尾曲。
我承认,这剧还挺有魔力的。。
每天忍不住想看的那种。
但是每天也只能看一集,多了看不下去整体设定有点诡异。。
but权当是作为表达的手段吧认了真的有很专心在讲医术诶,感情什么的都好纯情正派喔(手术细节有点太走心了,不太适合吃饭的时候看= =难得看得下去日本的历史(?
)剧(因为通常都会被江户男的发型丑哭)好在此男主发型比较帅,而且也不是日本传统长相,倒有几分像韩国欧巴,看着还挺顺眼的嗯。
意外的是个小哭包呢,哭起来有几分像开司。
但认真起来又像是一只忠实正义的小狗😙咲如小野花般坦率纯真,和仁的情谊很微妙;坂本龙马坦率逗比很实在,造型颇有浪客行即视感对了那个睁眼的婴儿也太吓人了……你最好是一个很大的buff最后感慨一下在历史长河中人是多么渺小但也正是渺小的人们汇聚成了这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用一双颤抖的手去握住另一双颤抖的手。
现在我们拥有的一切都不是那么理所当然都是站在过去历史巨人的肩膀上有时在想如果是自己穿越到过去大概什么忙都帮不上吧
美剧、英剧、日剧在我心里占据有同等的分量,当然只针对那些剧本堪比长篇小说,服化道不输电影,配乐经典辨识度极高的作品,大都是豆瓣评分很高的作品。
我有一个观点是,无论是书籍、电影、电视剧集,还是音乐作品,一定要读看听经过时间检验的作品和经典,节省时间和精力,使获取的“收益”最大化。
毕竟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太有限了,而想要知道和懂得的东西又如此之多,怎么最有效的处理信息并获取知识,大概是终其一生都要努力的事请吧。
这一观点与日剧经典核心观点吻合,所以也算是因缘际会吧。
知乎上回答你心目中top5日剧题目,我的答案是最完美的离婚、东京爱情故事、四重奏、半泽直树和悠长假期。
看到重复率极高的是仁医,2009年的剧集好评至今,第一集看完就推荐给身边好几个好友,很珍惜的一集一集的看,就像读经典小说一样,不忍漏掉任何一个关键信息,每次剧中bgm响起的时候,都有一种南方仁大人一个人站在时光里,看着沧海变成桑田,看着四季无常变换,看着时代更迭潮起云涌,知道一切事物的结局却无力改变,每一次以为历史的指针被轻轻的拨动,结局却是以另一种方式又被拨正,深知你所做的一切皆毫无意义、皆徒劳的时候,你还要不要去做呢?
在时间的角度,我们皆是如此。
一个人拥有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无法理解的寂寞,也拥有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无法理解的透彻,活着或者死亡与他并无二致,然而他毅然选择去做这些明知徒劳的事情,这大概才是存在的意义或者活着的价值。
最喜欢的角色是坂本龙马,简直是这部剧的生命,是彩虹,是光。
在江户时代那样一个黑暗的世界里,打破规则,毫无成见,包容异己,接受和适应力极强,时代的伟人和英雄,非凡就是为这样的人造就的词语吧。
花魁野风也是极爱了,也许是因为和龙马大人太相似了吧,一度希望他们可以走在一起。
都是含笑咽下人生所有的悲戚,然后淡定转身离去的人。
野风的爱之深,所以给你你想要的一切,在一片洁白的雪花里干干净净的离开。
龙马大人的爱是爱你所爱,你想要的我都成全。
太喜欢这一对了。
喜欢绪方大夫,医者父母心也,绪方大夫就是这样的医者。
喜欢这段对话:南方仁:绪方大夫,能告诉我一件事吗?
我应该怎样去面对这一切?
绪方:去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一个即将离世的老人和一个从未来穿越而来的人,他们是同类,分享秘密看见彼此的那一刻也是分别的时候。
绪方大夫曾经是南方大夫黑暗世界里的路灯,剧集过半的时候剩下的路需要南方大夫自己去走去找去努力了。
喜欢这样的立意,像人生。
准备去看《仁医2》和完结篇。
立个flag:要写观感文字。
穿越哦穿越请原谅我在开头就如此销魂的唱起了歌。
我看仁医的原因是因为穿越,当初选择挂起待定看不看的原因也是穿越。
同期的时候我在看神话,要不是老胡的脸我真是怎么都憋不下去了。
仁医热映的时候我又在看销魂的东狗,看完一看收视率还啐了仁医一脸,丫咱俩大帅锅如此kuso如此欢乐的片就被你个穿越小麻麻抢了生意?!
心理一打小九九又去看了简介,看到“现代医生穿越到江户时代”的字眼脑子里立刻飞出无数狗血的剧情,啧啧两声就给抛了,姐的确对穿越男猪的美妙古代人生接受无能(参见神话5角恋情千年等待+令人呕吐的女主)。
可是我最终还是看了,看到了差距,也看到了狗血点(捂嘴笑)OK,那先总结我们仁医里面关于穿越的那些小事儿,你如此狗血为哪般1.我男猪,女人都爱我。
哦当然,男人也一样。
苍天啊大地,剧里似乎除了我们saki酱的坚定不移的妈妈,其他女人都对我们的南方三塞充满了好感。
从我们可爱的saki酱到花魁野风sama,连毛豆妈妈和炸豆腐小姐似乎都异常热爱我们的三塞。
果然,穿越的就是好的,穿越的总是万人迷。
大地阿苍天,剧中除了来制造冲突的莫名其妙跑出来暗杀三塞的戴面罩的群众演员,上至绪方大师,下至saki的哥哥,左至龙马sama,右至消防员大叔和一干医学院小咖,都对我们三塞衷心朝拜,五体投地,万岁万岁万万岁!
(稍稍插一句,每次有人叫某大叔Ryoma sama的时候我都会一个激灵感觉自己穿越了。。
下一秒大叔就要弹起来外旋发球了。。。
)2.既然穿越,必将遇到与前/现女友长得一模一样的人这点参见寻秦记阿,神话阿。
总之感到的就使狗血扑面,虽然我承认这个设定还蛮必要的,但是就是狗血扑面,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终于总结完那些事儿了,我可以淡定而低调的开始HC了。
1.saki酱。
完全,完全,太喜欢saki了。
那个第一次看到三塞就完全相信他的话会救哥哥的saki,那个第一次看到三塞剪断缝合线摸着心口一见钟情的saki,那个挽起和服裙摆大叫着我是接生婆也要冲去送器材给三塞的saki,那个会在山坡上说我在那边等你的saki,那个会说你有什么烦心的事就告诉我吧不要自言自语的saki,那个冲进隔离区说我会帮你看好这个诊所的saki,那个说今晚吃炸豆腐吧的saki,那个帮三塞擦汗的saki,那个会在结婚纳娉那天穿着礼服跑出来档在那些杂碎面前说没消毒谁也不能进手术室把刀抵在脖子上保护三塞的saki。
saki,你迷恋的并不是医术,而是南方三塞吧。
哥哥这么说。
2.南方三塞看惯了一切圣父,穿越男主们总会讲出那些大义凛然的话,做出那些“像佛祖一样”牺牲自己保全他人的事。
我们的三塞也不例外。
可惜三塞只是因为自己觉得并不属于这个时代,毫不在意真的死了会怎样才会这么做。
当暗杀的杂碎冲上来劈他,他被saki抱住逃走之后却发现自己的手在颤抖,原来自己也是害怕这样的死去。
的确,这样的设定好太多太多了,比起一个毫无理由的圣父,这个圣父做的有理有据,挺起胸膛阿。
对,我就是这么变态,喜欢穿越剧的原因也是因为看到穿越的主角面对自己熟知的历史,熟知的技术却感到无力的感觉。
当项少龙听到他儿子叫项羽的时候,当小川知道小月就是虞姬的时候,当三塞发现无论他是否救活那个人,那个人终究会死的时候。
当三塞在山坡上华丽丽的迎风流泪的时候,我也感到了那种无力,在历史面前的无力。
很喜欢最后一集的决定,解脱的选择。
只救眼前的人,只做眼前的事,别管以后的事了,对吧。
上天只给人过得去的坎。
(说到严肃的事情我总是词穷,我还是欢乐的hc吧。。
)3.那些大小配角们毛豆娃。
我忍不住说毛豆娃毛豆娃,你的演技太棒了,我的泪全飚在你这几段里了,那个不痛的魔咒,那个努力坚持下去的样子,那个母亲最终死后安慰人的话。
只有四个字,内牛满面。
毛豆娃,毛豆娃,我喜欢你,你知道么?
saki的哥哥。
第一次出场就为陌生人挡剑,说要为了妹妹和母亲的那个家活下去,木讷的当掉父亲的碗买了眼镜送给那个风尘女子,呆呆的说那是第一个会宽慰我心灵的女人。
为了大家的努力而向那个戏子下跪的哥哥,虽然的确不是个伟大的人物,却很真实,很精彩。
Ryoma sama。
容许我穿越以下这么叫一下大叔。
大叔真的很欢乐,从发型到表情到拖鞋。
(为什么我要强调他的拖鞋?
你不觉得他的拖鞋真的很欢乐么???
)照亮黑暗的灯,这就是大人物啊!
4.野风大人虽然我心里更加偏爱那个毫无气场又会乱冲动的saki,但依旧被这个看着世间万花筒的女人感动了。
风尘女子无真泪,有了真心的眼泪就再也不是花魁了。
好想变成雪,这样就可以落在三塞的身上了。
saki和他之间有医术,我和他之间什么牵绊都没有。
最后雪中的那幕,那个女子,我要用四姑娘的语气说,我心疼,真的心疼了。
终于变成雪花落在了他的身上,真的。
这时已经泪流满面,也许是我哭点太低,还是那句话给我的印象太深,最后的最后,只能这样静静的落在他身上再融化。
saki,我羡慕你,你能用双脚走到自己爱的人身边,而我不能。
我记得那次野风要冲出去告诉三赛有人要刺杀他,却被侍女喊住眼里落寞的眼神,对,我哪里都不能去。
我只能属于这里。
最后还是走出去了呢,野风大人。
ps.莫名其妙又写了这么长这么长的一篇,希望还有第二季,SP大概太短不足以满足我BT的要求。
哈哈。
三塞!
和saki在一起吧,我求你了哈哈。
就这么结束吧,穿越,我的穿越。
最近看了几部穿越的电视剧和小说,本来打算对比一下写点东西,后来发现模式都有人总结了,哈哈,这年头能人和闲人一样多!
就打消了写点的念头,随便说点感觉。
国内前一阵也有一部基于成龙电影改编的穿越电视剧《神话》可以拿来对比一下。
日本的剧本也如同网上总结的穿越经验谈一样采用摔楼梯就穿越的套路,也一样采用了在过去遇到内心刚强的清纯少女和妓院花魁两种类型的女人。
颇有白玫瑰和红玫瑰之嫌。
但基于日剧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演员的努力,清纯和妖艳两种类型的女人都很有看头,这点明显比国内的穿越喜欢搞机巧不善于写真诚要好不少。
颇有三船敏郎演戏风格的板本龙马和不太出彩的胜海舟的出现给剧本带来明治维新的大时代的背景。
一下就让平凡的爱情剧有了历史意义。
可惜这条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一方面也有可能是作者不愿意过分强调历史感的分量!
相比中国穿越的疏松的历史严谨程度,《仁医》的历史细节还是比较讲究的。
连板本脱藩后和刺杀胜海舟中途突然变卦的小细节都保留了。
帮助板本从土佐逃走的板本的姐姐乙女都有提及。
江户时代的民间风貌和著名的红灯区吉原的描写也保留了相当的细节。
如吉原的大门,花魁野风的高脚木屐以及行走的仪态都非常令人侧目。
相比中国穿越剧对古典礼仪制度的粗糙乱搞,就有了天壤之别。
只能说中华文化的很多东西人家都保留了。
《仁医》的另一大卖点是对早期西医的描写,甚至演绎了发明制作青霉素的事实,对青霉素的制作都有了类似科教片一般的详细解释。
说到中西医之争,日本早在1875年就决心废除汉医。
也就是电视剧里提到的穿越时间1862年的十三年后。
1875年,当时日本文部省医务局官员赴欧美考察医事后,订立条例,决心废除汉医。
方法是一切从医者须通过物理、化学、解剖、生理、病理、内外科及药剂等科目考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开业证书。
这些科目都是西医科目,中医自然考不出来,自然也就不能再生存下去。
因反对者众多,日本随后又追加了一项安抚条款,即原已执业者可以免试,免试安抚了大批汉医,于是条例执行畅通无阻。
3年后有汉医觉察考试和不得办学等于让汉医老死而灭亡,因此发起抗争,但为时已晚。
日本汉医,自此名存实亡。
(日本中医消亡史摘自网上相关资料略加修改,中国的中医其实也面临一样的问题。
)电视剧中对汉医和西医的斗争表现不太公允,汉医生嫉妒狡诈,充满对自身未来的担忧和怀疑。
颇有上面所说针对褒西医贬汉医思想的代表性。
仁所代表的西医惊世骇俗,刚一穿越就开颅手术,在没有抗感染药以及任何其他消炎草药的基础上还能保持桔家的武士哥哥没有被感染,只能说当时的日本空气实在是没有污染啊!
随后又在吉原妓院的屋里为店老板连开两次颅,且二击即中。
实在匪夷所思。
汉医所做甚至连帮忙都算不上!
实在是毫无用武之地。
其实最搞笑的就是青霉素了,1928年才被弗莱明发现的抗生素鼻祖,被轻易挪到了1863年的日本。
而且还是不计药价地大剂量用在吉原的妓女身上,一方面是人道主义的表现,一方面也很难说符合当时的历史风貌。
到现在在日本各大公司里依然还是由女孩子提包拿东西,男人自然而然地什么都不管的等级习惯下(萨苏说妻子称老公为主人),制度更加森严的江户时代怎么可能有机会把这么新的特效药用于等级低贱的人身上呢?
何况即使在白求恩得败血症去世时(片子里的眼镜妓女也得了同样的败血症)青霉素的价格也是论金条买卖的。
留美的樊庆笙教授1944年在昆明西山极简陋的条件下,与朱既明合作,制造出中国第一批5万单位一瓶的盘尼西林制剂,并由他审定了中国学名——青霉素。
樊庆笙被誉为中国的青霉素之父。
后来国内80年代写1949年的上海重建的著名的话剧《陈毅市长》也有重头戏是写夜访知识分子激励青霉素的制造。
TBS(东京放送)拍摄的《仁医》和前一阵NHK拍摄的从司马辽太郎的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坂上的云》有些思想根源极为类似,比如我写的关于《坂上的云》里筑紫号道具和浪速号基本一致,这种不计历史事实的改变(可以说是处于道具成本的考虑)表达什么思想根源就是一例。
要知道TBS和NHK向来势如水火,但这种根源上的一致性能说明什么呢?
从主旋律上褒扬人道主义无可厚非,但加入了明治维新的混乱背景,把西医当做救世的另外一条道路和方法,可以说把背后隐含的思想基本表示出来了。
为什么是板本龙马?
海军的奠基人之一。
相反胜海舟的中日韩三国联盟的政治理念倒没明确的提到,只选择了海军创办的史料。
要知道胜海舟到老都是反对甲午之战的。
我很理解一个国家还有租界(美国基地),没有军队(自卫队)时作为一个不完整国家的耻辱感。
所以在艺术作品里稍加意淫就能改变甚至激励被色情漫画和娱乐文化消解的民族精神了么?
也许宫崎骏和安房直子的真诚感更有国际影响力了吧。
仁医 (2009)9.22009 / 日本 / 剧情 奇幻 / 平川雄一朗 / 大泽隆夫 中谷美纪因为一次意外,南方仁穿越回了古代,拥有现代医术的他,如何在古代开始他的医术之路?
虽然他一直在徘徊犹豫,担心自己的行为会像蝴蝶效应一样对后世产生影响,但是在橘咲的陪伴、影响下,他渐渐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去尽自己的努力发扬自己的医术。
在遇见了与自己在现代的未婚妻样貌惊人相似的美丽花魁野风之后,也会因为她的请求去制作青霉素,虽然最开始拒绝了,但后来也是因为他决定做,在贫瘠的医疗环境下,做到了当初可能难以想象的事情。
虽然不知道蝴蝶效应到底会怎样去影响后面事情的发生,但是我想万事总会是有规律可循的。
其实很理解南方仁的一些担忧,但是也很欣赏他身为一个医生所肩负的那种使命以及所表现出来的专注,特别是这里,发生火灾之后,为了救那个病人,而他们也为了医生能够安心救治病人,把除了他们在的那户留着,周边的房子都拆掉了,真的还挺泪目的。
他们都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做好自己的事情,骨子里都有些骄傲和认真。
后来发生了很多事,野风被人赎走,依照惯例需要体检,但出现小插曲,被查出患有乳癌,一方面想着不违背历史,隐瞒她的病情,另一方面却又在救人上纠结,一旦告知,她则无法嫁人,是否又会改变历史,南方仁在犹豫,但最后还是选择说明事实真相,为她做手术,以后也只是走一步算一步了。
其实最后这里我有点难过,南方仁对橘咲的告白,可能对橘咲而言,是她一直想要的,但是她却没法答应。
她知道他心里一直有个人,她不想因为他回不去就占着他,所以她拒绝了。
但是她还是好喜欢好喜欢他的呀,或许她再私心一点点,也许就答应了。
想想这一路走来,他一直都是她努力的动力和方向,或许这是她仅能为他做的,又甚至是这是唯一可以光明正大站在他身边的理由了。
里面的背景音乐真的好好听啊。
日剧《仁医》第1季的第2、3集里面讲述了从现代穿越回到古代的现代医生南方仁带来大家抗击霍乱,里面提到了不少和霍乱相关的知识。
在这里笔者系统的梳理一下霍乱治疗史,让大家更好的了解霍乱这个传染病。
一、霍乱简史霍乱实际已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最早的历史记录可追溯至公元前400年。
自1817年开始,霍乱在全世界范围内共暴发七次大流行。
最近的一次被称为第七次世界大流行,始于1961年,目前仍在蔓延。
霍乱由霍乱弧菌引起,通过被粪便污染的水传播,是一种急性腹泻性传染病,霍乱弧菌产生的霍乱毒素可在数小时内造成人体大量脱水,甚至死亡。
每年可在全球47个国家中造成300万至500万例的感染,每年死亡人数目前也上升到十几万之多。
19世纪是霍乱流行的世纪,从1817年到1896年共有5次大规模的暴发,流行范围从印度扩展到亚洲其他地方和欧洲,然后又进一步殃及非洲和美洲,造成了全球性的灾难。
1817年8月,孟加拉的杰索尔地区出现霍乱,9月便在加尔各答市大规模暴发,经一年时间传播到整个印度次大陆。
1820年,霍乱向东传播到曼谷和马尼拉,并于1821年分别传播到爪哇和中国东南沿海城市。
据历史学家研究,嘉道年间1820-1821年的大疫累及275个县,人群总死亡率超过50%,形成有清一代瘟疫的第一个高峰。
如山东青州府临朐县“死者数万”;曹州府巨野县死亡“十之三四”;沂州府莒州“人死十之五六”;直隶顺德府内丘县“人死大半”;江苏徐州府萧县“人死十之六七”;河南陈州府淮阳县“人死几半”等等。
看不到中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有过什么作为。
当时中医尽管经过金元明清温病学说的洗礼,对这一可怕瘟疫却茫然不识,有各种稀奇古怪的命名,痧症、吊脚痧、绞肠痧、瘪螺瘟、瓜瓤瘟、番痧、瘟毒痢、疖肠痧、湿霍乱、麻脚瘟等等。
难怪清温病集大成者王士雄在专著《霍乱论》中说,“道光元年,直省此证大作,一觉转筋即死。
京师至棺木卖尽,以席裹身而葬,卒未有识为何证者。
”王清任大师也说:“道光元年,病吐泻转筋者数省,都中尤甚,伤人过多。
贫不能埋葬者,国家发帑施棺,月余间,费数十万金。
彼时医工,或云阴寒,或云火毒。
余谓不分男、妇、老、少,众人同病,即疫也。
”1822年经长崎港传入日本。
同时,霍乱于1821年向西传播到阿曼,1822年经波斯湾传到巴格达和叙利亚,并于1823年经里海传播到俄罗斯城市阿斯特拉罕。
印度洋上的岛屿桑给巴尔和毛里求斯也在1823年出现了霍乱。
到1824年各地疫情基本结束,这是霍乱的第一次大范围流行。
二、中医对霍乱的认识在《黄帝内经》的指引下,中医对霍乱作出各种解释,但是都离真相十万八千里。
吴塘《温病条辩》说是“阳虚寒湿”;吴有性《瘟疫论》笼统之为“杂气”;其他暑湿、暑热、脾胃、气淤各种学说莫衷一是。
不识病因,更不识传播途径,则中医对霍乱的束手无策可想而知。
三、输液治疗霍乱1831年,苏格兰霍乱流行期间,面对一名奄奄待毙的重症病人,苏格兰医师Thomas Latta灵机一动,用煮沸后的盐水注入病人的静脉,病人奇迹般的活了过来。
输液后来不断发展,成为重症救治的利器。
四、霍乱的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防疫1854年,英国伦敦暴发霍乱。
当外界普遍认为这一传染病是通过空气传播时,时年41岁的约翰•斯诺(John Snow)通过绘制死亡地图发现,大多数病例的住所都围绕Broad Street水泵附近,发现了霍乱与饮用不洁水的关系。
在他的呼吁下,政府及时关闭了不洁水源,有效制止了霍乱的流行。
他还推荐了几种实用的预防措施,如清洗肮脏的衣被,洗手和将水烧开饮用等,效果良好。
虽然约翰·斯诺没有发现导致霍乱的病原体,但他创造性地使用空间统计学查找到传染源,并以此证明了这种方法的价值。
今天,绘制地图已成为医学地理学及传染学中一项基本的研究方法。
”斯诺的霍乱地图“成为一个经典案例。
斯诺也是著名的乙醚麻醉法的发明人。
约翰•斯诺确定霍乱之源是被污染的水里所携带的病菌。
霍乱的神秘面纱从此被逐渐揭开。
在此之前,西方医学也和中医一样,猜测霍乱是空气中某种不干净或有毒的物质“瘴气”所引起的。
将统计学应用于水质和霍乱个案联系的研究,第一次令人信服的确定了霍乱的传播方式,锁定了霍乱的病因在水源,找到了真正有效的预防方法,约翰·斯诺的霍乱研究被视为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的基础)的真正开端,这一思想从根本改变了人类医学对病和因之间因果关系确立的思维模式,以实验和逻辑代替主观联想和简单归纳来确定因果关系,显然更为可靠。
循证医学就是以临床流行病学为根底建立起来的。
约翰·斯诺的观点被政府接受,伦敦的供水系统全面整顿,得到极大的改善。
因此,当1868年第四次霍乱大流行袭来时,伦敦的死亡率大大降低。
欧美其他国家迅速跟进,大力改革公共卫生设施,到1892年第六次流行时,欧美就不过是皮毛之伤而已。
五、科赫发现霍乱弧菌1883年后,科赫到埃及和印度去调查那里的霍乱暴发流行情况。
他和他的同事一起发现了霍乱病原菌是形如逗号的霍乱弧菌,并发现该菌可以经过水﹑食物﹑衣服等途径传播。
根据他对霍乱弧菌的生物学知识以及其传播方式的了解,科赫提出控制霍乱流行的法则,这些法则于1893年被各大国批准并形成至今仍沿用的控制霍乱方法的基础。
科赫因对霍乱研究作出的贡献而获10万德国马克奖金,他的这项研究工作也对保护饮水规划有重大影响。
科赫总结出的四条研究原则被称为“科赫法则”,直到今天仍然是医学微生物学的研究规范。
为了确认某种特定细菌为某种特定疾病的致病菌, 必须做到:一、在同样的特殊疾病中都能发现同样的细菌;二、能把这种细菌分离出来, 并完成纯培养;三、将纯菌接种给健康动物, 能引起相同的疾病;四、在接种纯菌而致病的动物身上,仍能取得同种细菌,并仍能在体外实现纯培养。
这是一条非常清晰的线性因果关系链,一旦获得证据就无可辩驳。
科赫总结出来的这四条原则经无数次验证并一直沿用至今,2003年4月16日,WHO宣布一种冠状病毒符合“科赫法则”的所有四条标准,SARS的病原体被发现。
六、霍乱疫苗自从科赫于1883年分离霍乱弧菌以来,霍乱疫苗的研究也是首先从非口服灭活疫苗开始的。
在科赫发现霍乱弧菌后不久,非口服灭活疫苗就开始了人体试验。
Ferran首先于1884年在西班牙霍乱流行区进行了灭活疫苗临床试验,接种组发病率明显减少。
之后俄国人Haffkine开始在印度进行霍乱疫苗临床试验,1984年获得令人信服的保护效果,20世纪20年代在印度进行了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经追踪观察,非口服灭活疫苗有效率达80%,此后的接种人数高达300万,证明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
七、中国对霍乱的防治在中国,清王士雄也注意到水质恶化与霍乱的关系,他甚至建议政府疏通河道,广凿井泉,用白矾、雄黄、石菖蒲、降香等消毒水源。
可惜,他自己认识也不彻底,逃不脱《内经》魔掌,还是认为“风寒暑湿,皆可以为霍乱”。
既然如此,改善水源实无关紧要;事实上,也没人鸟这事儿。
中国真正有能力阻击霍乱这种烈性传染病的时候已经是伍连德的时代。
1879年3月10日,伍连德出生于马来西亚北部的一个小岛——槟榔屿。
他的父亲是广州人,年少时迁居于此。
1896年,17岁的伍连德考取了英女皇奖学金,于是,他前往英国,赴剑桥大学的意曼纽学院就读,开启了7年的留学生涯。
他在学术上表现非常突出。
在大三时,就获得进入圣玛丽亚医院实习的机会,成为该医院的第一位华裔实习医生。
后来,他获得意曼纽学院研究奖学金,于1902年到利物浦研究疟疾,1903年到德国哈勒大学后又到巴黎巴斯特学院研究细菌学。
在这期间,他遇到的导师都是微生物学界国际上的顶尖学者。
1919年,哈尔滨出现霍乱病例。
在伍连德的主持下,及时收治病人,感染人数13万,死亡人数仅4500人。
1926年,远东又开始流行霍乱,也是在伍连德的主持下,这场霍乱中方医院死亡率为17%,而俄方两个医院分别为35%和65%。
可见,伍连德对霍乱的抗击非常有效。
1932年,正值“一·二八”事变,上海霍乱流行。
伍连德考察后认为上海防疫规模与这座城市的人口与经济很不相称,他促使各方出资,在上海设立了中央防止霍乱临时事务所。
霍乱很快扩散,全国几乎所有省都出现病例,近10万人发病。
伍连德追究霍乱根源,标本齐治、防患于未然。
他不仅治病救人,为上百万人接种疫苗,还要求相关领导从源头上提供清洁饮水。
在他的指挥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死亡率控制在7.4%,而英法租界中的外国人病死率为30%。
伍连德博士在1921年9月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开办仪式上八、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在面对霍乱的时候兼具卓越疗效和安全便捷廉价的优点,80%的霍乱口服补液盐足以治愈,只有少数极重度脱水者才需要静脉输液。
同时,这也是儿童常见腹泻病的首选治疗。
这个口服补液盐配方早在1967年就由世卫组织公布,是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和葡萄糖20克,加水至1000毫升后饮用,简便之至。
口服补液盐也是治疗中暑脱水的利器。
对付霍乱这种传染病,抗生素当然是当仁不让的大杀器。
关于抗生素的这个伟大的发明,笔者将另外撰文为各位娓娓道来。
2018年我国霍乱报告发病28例,无死亡。
霍乱,这个在现代医学传入中国以前死人无数的传染病,在现代医学面前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中医总是口口声声吹牛逼说西医治标、中医治本。
中医面对霍乱,不知道霍乱弧菌为何物,不识病因,更不识传播途径,面对霍乱这种传染病进行治疗和阻断传播都无从谈起。
所谓的治本根本就是痴人说梦话。
昨天看完《歌手》,米希亚现场唱的《逢いたくていま》真的太好听了,直击心底的感动!
南方先生、咲さん、野風さん……所有的面孔和情节都浮现在眼前,我觉得这也是日剧高明的地方,回顾历史却有血有肉,讲爱情又不限于儿女情长,当中的亲情、友情也让人动容不已。
同时也是很好的爱国宣传片,前人用血、用双手创造的历史,谁又会不珍惜呢?
能代表很高水准的日剧了,剧情、演技、配乐都是一绝!
赞👍🏻
有点浮夸,而且好假…那么恶劣的条件做外科手术次次成功,还制作青霉素,所谓意淫,不过如此吧…演的都还行,配乐挺伤感的。
看过第一部
把村上紀香老師的原著拍得非常出彩。中谷美紀的演技太讚了
超现实符合漫画改编的天马行空,第二部进行中!
原来好的穿越作品是这样的。
看不下去 煽情bgm无时无刻的出现 日剧总是一种演的很夸张的感觉
看第三遍依然哭 中谷美纪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励志,穿越,不揭秘,莫名其妙的脑内人——掀桌
令人失望……以為神劇一部結果還是在熬雞湯和煽情,劇本不就是最普通的日劇套路麼。bgm太犯規,還有,中谷美紀面部肌肉也太緊張了吧,沒有表情美一點。
我看南方仁还是从了龙马吧~~
时空穿越+专业主义
完美的音乐和恰到好处的台词,这种将穿越跟医疗结合的创意真心不错。如果泥轰真提前这么久掌握青霉素制造技术恐怕已经逆天强推欧洲诸强了。
比大門未知子還更離譜的醫療劇(治療霍亂沒有改善水質問題,青霉素不皮試放心推,乳癌可以靠摸確認並且可以完美切除等),但主題曲真的非常煽情,而且奶遙的眼淚太戳了!(為什麼說奶遙的演技不好我看就很好!連額頭都好看的那種好),怎麼說呢,南方仁的能耐,還是令我這個諧音梗愛好者想要把第二季也看了。
韩国偷子
野风很好,但我超爱咲!!!!
虽然没啥可吓人的地方··还是时常把我吓得不轻···只要那个小孩儿一样的肿瘤出现的时候·····
最喜欢这部剧的一点是,即便你来自未来,有远超时代的学识,仍然会有无数不惑和无力感。即便科技落后的时代,也仍然有比你通透的智士。
看不下去,弃了~
看不下去,充满了直男的性幻想。美丽花魁喜欢我,纯情少女也崇拜我,我该选择谁呢?
要第二季了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