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人家TVB 年年拍戏年年就那么几个人 场地也有限 群众演员更是就那么几十个 如果细心的话 剧情有时很幼稚和不合逻辑 但人家拍的就招人看 而且很容易带进去 放不下 你和里面的人物同悲同喜 你骂着反面人物 气着正面人物不明白真相 这种种现象到底是为什么呢 想我堂堂大陆内地 论资金 数倍于人家 论演员 哪个不是戏骨戏精论外景 大好河山 任你拍 怎么就拍不过人家呢 同样是拍戏差距咋这么大呢 想当年 张记中拍金庸剧 我很惊讶人家香港拍的版本还是有人看 就跟着看了几集 刚开始的时候就想笑 1个武林大会 才几十人 看咱们那场面 可是看到后来 放不下了 人家对人情的通透 对故事的把握 特别是每集设计的高潮 真是另人感叹 反看我们除了场面大还有什么呢 呵呵 评论巾帼枭雄 却跑题了 不过我是故意的 我在题目上也说了只是挺佩服TVB的 借这个地方 罗嗦几句 感慨1下 呵呵 我知道你们看出来了 是的 我是个TVB迷 我很怀念当年看 大时代 义不容情 的日子
关于这个标题,其实早在<金枝欲孽>的时候就该写了.但那部剧实在太大太重,我自问达不到它的高度,所以至今没有写过任何评论.邓萃雯是从<灰网>时期就认识的女演员了,到后来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一直喜欢.之后她就销声匿迹了.再后来2000年重回TVB拍剧,演技越发炉火纯青,只是风华不再,只能演几个妈妈级的角色了.为此我还感慨了好一阵子,一个出色的女演员就此埋没了啊.直到<金枝欲孽>.她在TVB的地位此后一如复辟的如妃般更甚从前.机会和实力的辩证关系在她的身上让我纠结好久.一个人的成功必须要同时具备机会与实力这两个条件,但哪个更为重要一些呢?不管怎样,我喜欢的邓萃雯到底迎来了第二春,这就够了.此后的几年专挑她的TVB剧看,却总觉得不过瘾,不知道是角色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总觉得如妃那般曲终人散余音尚在的感觉没了.邓的表现我只能说是不过不失,不解恨.可能如妃已经是她的极致了吧...............直到<巾帼枭雄>.我的感觉是,原来不只是如妃,原来还有四奶奶.好多人觉得这个角色过于完美以至于不真实,所以更喜欢柴九,同时在这部剧中更肯定黎耀祥的演技,我觉得不然.四奶奶这个角色恰恰因为不够真实,所以演绎起来更难把握.搞不好就会演成刘三好一样的圣女.还好邓萃雯没有,没有演的那么用力,仿佛她就是有这个气场,虫灾和杀雀的戏没有大呼口号,面对大奶奶的百般刁难时没有痛心疾首,开场时因父亲的平反而感动时也没有嚎啕大哭,全凭眼神.隐忍而不流出的泪水,灼热却不发作的愤怒,等等等等.........大段大段的独角戏使得整部剧充满张力.让人觉得演员本身就很完美,或者说演员的表演让人相信这样完美的角色其实是存在的.这就是演员的功力.诚如颁奖礼上邓萃雯的感言中谦虚的提到,感谢黎耀祥,感谢这个好角色,感谢某某给她这个机会............看到这里我几年纠结似乎突然有了些眉目.有实力的人总是感谢天赐良机,只有没实力才会抱怨怀才不遇.豁然 就开朗了 呵呵PS1.黎耀祥与谢雪心在当中的表演不必多说了,只能叹服.突然觉得黎耀祥演周伯通的时候不知道当时内心在想什么.PS2主题曲确实不错.词曲皆好.穿插其中有似有似无的二胡实在是神来之笔,百听不厌.
全剧人物就四奶奶一个人聪明有大局观,其他人是显而易见的脸谱化且愚笨固执。
TVB用脸谱化的性格激起观影者的激愤,好多情节都经不起推敲,布景也局促,整个无锡只有一条街那么大。
反正就是螺蛳壳里做道场。
反派太傻了,简直斗得不过瘾,女主buff太多,什么困难都能引刃而解。
大奶就是心机毒,二奶就是莽直粗,三奶就是软弱可欺。
这种大锣大鼓的妻妾争锋的戏剧,一看可知出自擅长师奶戏的刘华标师傅的手笔,我是《溏心风暴》《家好月圆》的忠实影迷,看到动情处,被煽哭过。
骨肉分离或者被前夫抛弃这些醪糟桥段,照样煽观众不在话下。
李思棋的气质实在是镇宅挡煞的大婆首选,关键70,80年代她演女强人的功架还没放下,瞬间就能回到《星尘》《神女有心》或者《强人》的状态,以前她都能不计形象演泼辣工于心计的老鸨,略带跋扈的明星,还有商海沉浮的女强人,现在演心思缜密的大老婆,还真不算挑战。
邓萃雯比年轻时长得苦,最漂亮的时候是《薛仁贵征东》里的柳金花,漂亮的官家小姐,郎君另娶他人,她独守寒窑,最终也是苦尽甘来。
对象正是薛仁贵万梓良,那时还没有发福。
《倚天屠龙记》里的周芷若也演得很好,虽然她也可以演赵敏,但是周芷若到底难度高点,恶因子潜伏得比较深,想挑战自己演技的演员都该尝试一下。
再后来过档亚视的“再见艳阳天”“我和春天有个约会”里脸圆了一圈,加上浓重的化妆,有点俗气,爱上江华。
再后来,回到无线,“金枝欲孽”里如妃演出了名,没有得奖,但是获得人气。
演女强人太多,很难想象她演孤苦无依弱女子。
《巾帼枭雄》里也是清朝的女强人,打理米铺,虽然是老四,却实权在握。
四个老婆一个老公,利益本身就无法均分,于是从进家门开始打打闹闹。
周边人看她权力在握,面目变得越来越狰狞,手指攥紧恨不能将她捏成齑粉,整天一屋子人围着要账簿,大钥匙,她成了众矢之的。
尽心尽力为了这个家,不过是拿枷锁套住自己,我想老爷看中她的才干,让她一辈子当个苦海明灯,默默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名分这些虚化的东西,抵不过一段互相温暖的感情,但那时候伙计和当家奶奶肯定不能自由恋爱。
再说,黎耀祥和邓萃雯,就跟罗家英配汪明荃一样,隐隐有些别扭,二人的气质样貌似乎不是一个路数,黎耀祥前段演得太用力太着痕迹,小奸小坏的流氓无产者的形象过于深入人心,不像剧名里真的当得起“枭雄”之名。
必看场口还是旧,对白少了很多广东俚语,向北方方言靠拢,念出来的时候有点太书面了。
作为我大学为数不多能完整看完的电视剧《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的前传,《巾帼枭雄》一直在我补剧名单的前列。
之前看到有人对比一、二两部的时候说过一个观点:第一部讲的是米,而第二部讲的是鸦片,因此第二部比第一部更具家国情怀。
我只能说,现在中国人真的富起来了,都已经忘了饿肚子是什么滋味了。
生活在全面脱贫的中国,我们很多人对粮食的意义已经没有多少切身体会了,如果把目光从今天的中国移开,看看在富人的垃圾桶翻泔水吃的菲律宾贫民,看看吃土饼充饥的海地老百姓,或者翻翻千年不绝的农民起义史,大概就能明白,何为社稷。
粮食,是民族之本,国家之本,甚至是人类之本,论家国情怀,第一部绝对不输第二部。
四奶奶为什么一定要跟蒋必文争庆丰年呢?
就像她自己说的,如果是一座酒楼、一家银庄,她是不会争的,可是庆丰年是无锡最大的米行,影响着全城百姓的生死,所以不能交给蒋必文。
从蒋家的角度来看,四奶奶真的不是最好的当家人。
就像大奶奶最后说的,如果没有四奶奶,蒋家也能过得很好,必正、必武不争不抢,必文再怎么苛刻,他分给弟弟的也不比父亲分的少。
漕帮、官府、太平军,你来我往的管那么多干嘛?
他们要涨粮价涨就是了,横竖饿不着蒋家也怪不了蒋家。
蒋家完全可以对内和和睦睦,共享天伦;对外迎来送往,反正谁掌权都得吃饭。
而与之相对的,不过是庆丰年的伙计会拿不到足额工钱,不过是老百姓要承受动乱时代的粮价飙涨,不过是每年冬天无锡街头会照例出现几个饿死的人罢了。
只是这些,跟蒋家又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深受蒋老太爷大恩的祥发叔才会那么支持必文,蒋老太爷在世,依他的行事风格,也会认定必文当家才是对蒋家所有人最好的结果,至于无锡的百姓,那与他蒋家何干?
可是偏偏有一个女人非要破坏这一切,她无儿无女,饱经风霜,见过钟鸣鼎食的风光,也见过饿殍遍野的凄凉,颠沛流离二十年,却从未忘记从父亲当年的理想。
她就那么突兀的出现在蒋家,生生从蒋必文手里夺取了当家人的位置,把“蒋家的庆丰年”,变成“无锡百姓的庆丰年”,就为了无锡百姓不用再饿死一个人。
这个女人,真傻!和她一样傻的,还有蒋老爷,因为有他,“蒋家的庆丰年”才能变成“无锡百姓的庆丰年”,在没有人挑明必文的问题以前,他可以自欺欺人,可是当四奶奶挑明这一切,他的良心不允许他忽视自家这可能危及无锡百姓生计的隐患,他舍弃了最亲最爱的儿子,舍弃了自家的安稳,换回了一城百姓的活命。
故事的最后,看到一车车白米运往柴九的家乡时,我哭了。
哭的是传奇一生的柴九,唯一的心愿也不过如此;哭的是蒋老爷四奶奶,弃子舍家呕心沥血,所求不过如此;哭的是无锡一城百姓,一生所愿不过如此;哭得是千百年来史书上无数没有姓名的“饿殍”、“哀鸿”,却连如此也求不得。
民生多艰,简简单单四个字的背后,是五千年亿亿万万普通人的血和泪呀!
下午太阳正酣时,看完了《巾帼枭雄》。
自然不如前段时间痴迷的《胡雪岩》来的淋漓~ 但也很是动心的片子。
人生有几个十年~ 就要够痛快!
柴九是什么人?
说实话,第一眼见柴九,很是觉得这部戏落了俗套。
闹市学狗吠?
这对于一个男人的成长, 是最好的战帖,也是最好的毒药。
诚如四奶奶最后所说,他的眼睛,分明写着受伤了的野兽。
柴九是枭雄。
他吃的苦,放的低身段,抬得了架子~行话会说,正事会做!
他不是君子,但他绝对是成功的!
必武被绑架,四奶奶找到柴九,——虽然我一直极纳闷,总觉得缺了环节~只因为他敢提出抓雀的意见,就变成了人才?
前几集,柴九的贪心似乎罄竹难书,却也足见这个人的诡诈。
定要先救自己出狱,才肯帮四奶奶。
小人么?
绝对小人!
可却合理。
他是被人丢弃的,四婆救他,也不过给他几粒活命的餐,要吃饱,所以他到了无锡。
可是无锡?
没有城市是不排外的。
毕竟一个城市就那么大的空间,你多占,自有人少占。
可没有城市是排外的,只要你有实力,排外从来不是拒绝你的理由。
柴九终于到了无锡。
见到了日后属于自己的女人海棠,却也为了下半身,吃尽了狗骨。
怎么能说是狗骨呢~那狗骨,分明写着他的人性的尊言。
人生几十年矣,纵然不过贱命一条,拼得到白米运回,就立即升天。
于是所有人都放弃的时候,他自己一个人三上沙家帮~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谋成。
不讲柴九的奋斗了。
继续讲我最擅长的评论感情。
片头曲有一个亲吻的镜头~眼昏花,以为是柴九同四奶奶宝琦,原来是海棠。
直到剧中,也没见过两人的任何越矩。
可似乎剧里的一个眼神,都写出了柴九对四奶奶的敬,但男人对女人,到最后,所有的感情都会转为一个字,爱。
不过只是一部剧。
一个弃婴,一个在小乡村长大的人,如果只是为了果腹。
我赌他绝对走不到那一步。
人的出生决定了对世界的视角,没有见过的人,凭想象,只能一时风光。
且不说三次说沙家帮主的对峙~ 只算算后来为了维护四奶奶,与众人的几场戏, 对峙大奶奶与必文,阵前反戈,维护了四奶奶的掌钥权~——虽然清理之中,却见赤心。。
至于四奶奶。
从开始就知道这是本剧的主角~一个有着女子的温柔,也有着男子的毅然的巾帼不让须眉之辈。
也从没有失望过。
她在剧中的点点滴滴,都让我折服。
其实她从来不是一个仁政的代表,她对所有人都好。
但只赏识柴九一个。
也由始至终, 只保柴九一人。
她对他有情,但绝不是因为荷尔蒙作祟的男女私情,是大仁大义之上的懂得,珍惜之情。
这一生,一个女人只守一个男人。
她的男人,就是蒋乔。
他失了约,她入了狱。
她念念不忘,几十年,心心念念的是想要再见君一面。
也没有失望。
再相遇,他们终于结了连理。
被疼惜的代价,就是撑起“庆丰年”。
如果说柴九一生,为了四奶奶,那宝琦的一生,算是为了蒋乔了。
没有女人不愿意做一个拥着丈夫,陪着孩子的人~但她没有孩子,她的孩子,就是庆丰年,就是蒋必正。
但总的来看,剧仍然不改TVB的某些一贯的拖沓~大奶奶和四奶奶之争,延续到最后一集。
却也成了高潮。
害人者必害己。
必文葬身自己一手布下的火场,或曰坟墓。
一切寿终正寝。
哗然后平静。。
真的不错。
这样,刚刚好。
4.5星推荐!
柴九(黎耀祥)从只顾自已艰难出头成长为有勇有谋有情有义的掌柜,四奶奶(邓萃雯)察颜观色、七窍玲珑心又智勇双全识大体掌大舵,两人的演技都光芒万丈,但我这次反而第一次注意到大奶奶(谢雪心),真是好好戏,气质又好,蛇蝎美人第一名,觉得蒋必文(敖嘉年)就是给这样一个蛇蝎妈妈害死,每次惹祸总有人替她掩饰或甩锅或嫁祸,才令他越陷越深,最后死路一条!
后来百度才知,谢雪心凭本剧的大奶奶一角获当年最佳女配,黎耀祥邓萃雯分别是视帝视后,果然观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好戏之人的光芒,真是遮都遮不住!
以下转自豆瓣“我独行”的影评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2035119/生离和死别,对常人来说,那几乎就是全部了,经历这些足以枯竭。
但对康宝琦却不然,她还可以把爱继续下去,即使只是孤零一人。
她还可以叱咤商场,应付家内家外的危机,智与勇毕现。
也许我们可以学习不要抱怨生活有多少坎坷不平,不要一点事就讲什么压力太大自暴自弃,不要抱怨平凡平淡耐不住一点点寂寞,不要执着爱恨离别只要做爱的无私信徒。
女人的美在于她的韧性和博大,如水般温柔如水般深情,但在必要时她能掀起狂风巨浪。
生活不是静止的,只要我们始终干劲十足,不需要期待什么好运,尽力地尽力地去过每一天便是。
一般啦,为啥这部剧号称”好评如潮“啊。
情节还不错,起码足够吸引人看完,但好多地方还是落入俗套了的。
比如柴九的起死回生,太假了!
怎么说也是绑着块大石沉湖啊,就是个完整的人也怎么可能浮得上来啊,别说他还心口上中了一刀。
虽然编剧解释说是“心长歪了”,靠,在你心旁边刺了一刀,还扔湖里,就算不绑大石沉湖,失血过多也该翘掉了吧!
真是无语。
编剧就想不出个更离奇的逃脱死亡的情节么!
最大的bug是,开始的时候说康宝琦是个”看上去三十多岁”的厨娘,说是跟她老公青梅竹马的,后来阿敏怀孕的时候,她也在札记中写”没想到我这么年轻就要当奶奶了“。
但后来三太太跟她亲家母去南通找王爷求情的时候,必正去找他妈妈,路上问别人说是”有没有看到两个五十多岁的女人从这里经过“,哇,这年纪相差得也够大啊最后还硬要把好的坏的人都搞死,真是不明白这编剧想啥呢。
还有就是康宝琦几次起死回生,都跟有个罩着她的“王爷”息息相关。
作为一部21世纪的电视剧,这情节的“觉悟”显然还停留在把人的命运寄希望于给所谓的“清官”手中的层次。
好吧,我承认这是这个故事所在的历史时期而导致的历史局限性,但是从而也就决定了这个故事情节尚可,但并不高明。
当然康和柴九之间的情谊还是电视剧中比较特别的,最后看到海棠把那张船票交给四奶奶的时候,我吓了一跳,心想不是吧!!!
还好看到最后,对他俩的关系仍定义为“挚友”,编剧还算是脑子清楚,有点新意。
不过让四奶奶陪他两年治病哦,这个实在真是有点暧昧。
照顾他生活起居哦,这个可不是一般的“挚友”应该做的,“挚友”的工作最重要的应该是精神上的交流扶持和支撑,当然还有必要时候的援手和物质帮助。
结果你把人家老婆晾一边,越俎代庖,你让人家海棠情何以堪,太剥夺人家做妻子的权利了!
演技也算是个亮点。
邓萃雯很适合这个角色,但感觉没啥突破,也就是个善良版的如妃。
如果说如妃精明算计,她就是聪慧能干罢了,换个好听的词而已。
而且这个角色说白了就是个高大全的形象,啥缺点都没有,圣人一个。
说啥都是对的,说有蝗灾就有蝗灾。
柴九这个角色相比倒真实可爱很多,从一开始的难民,到后来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但又一副义薄云天的样子,恩,还是蛮像那个时代的草包英雄的。
角色本身就性格丰满,被塑造得也好。
所以平均一下,给个中等的分数吧。
看着娱乐一下得了,咱就不这么认真了。
2020年2月9日,凌晨2点30分,被武汉肺炎困在家中,3天追完了这一部剧,全剧两大人物,四奶奶与柴九,是我历年来看TVB剧来,感觉塑造得最完美的两个人物;四奶奶眼中有戏,不用多做表情,眼里已经可以表达所有的一切,大女人的气场,小女人得娇态,都可以在她身上而不会显得别扭;柴九,从原本的有食无工的苦力,到经四奶奶点拨,一步一步走上副工头,工头,三掌柜,再到跟沙家帮结义,做上大当家,衣锦还乡,内里太多故事情节无法一一叙述。
四奶奶与柴九,不是儿女私情,是一种这世间难得的惺惺相惜的知己之情,让人钦佩,让人叹服,让人羡慕
巾帼枭雄 (2009)8.72009 / 中国香港 / 剧情 / 李添胜 / 黎耀祥 邓萃雯
(看完两个半月后才写剧评,我对自己真是很无语。。。
)之前刚遭遇了《宫心计》的打击,对TVB的编剧和制作水准大失所望,但仍兴致勃勃、义无反顾的下了《巾帼枭雄》,原因很简单,一是因为它不仅力克《宫心计》获得几乎所有大奖,口碑也甚好,二是因为黎耀祥和邓萃雯,这对实力派的拍档组合本身就很吸引人,更何况他们双双凭此剧拿到视帝视后桂冠。
事实证明,我没有再受一次打击,此剧绝对值得连夜下完连夜看,绝对值五星,除了邓萃雯的铜钱头跟其他人有点格格不入、部分角色年龄定位自相矛盾、个别细节不符史实和环境外,堪称完美。
故事情节紧凑、高潮迭起是此剧的一大优点。
从开局开始就始终有根弦绷紧着,事态的发展不落俗套,往往出人意表。
短短25集所展现的时间跨度很小很集中,但观众的心情却会跟随剧中人物的命运跌宕起伏、悲喜交加,看完后更是会发出他们像是过完了一个世纪的感叹。
各有千秋的角色设计以及演员们的出色表演和对人物的准确诠释是另一大优点。
一心一意为家为民为国家福祉的四奶奶难免给人“高、大、全”的形象,但邓萃雯不仅将她的坚毅果敢、智勇双全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演绎出了她对丈夫和柴九的不同情义。
做生意难,女人做生意更难,古代女人做生意最难。
说实话,像四奶奶这样的人活得真的很累,整天应对纷繁的业务、绞尽脑汁解决各种冲突和灾祸已经够让人头疼够催人老了,还要承受被猜忌、被误解、被排挤、被算计、被出卖的精神压迫,既要攘外又要安内,做的还尽是些吃力不讨好的事,何苦来哉?
所谓乱世出英雄,四奶奶接受太平天国官印的时候,我终于明白,她不仅是个聪明女人、厉害女人,更是个非凡女人,在她身上我看到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仁大义和自我牺牲精神,已经远远超出商界精英的范畴,令人肃然起敬。
(PS:后来发现豆瓣上居然还真有个“四奶奶帮”,显然,四奶奶比刘三好招人待见得多。
)柴九是剧中性格特征最为复杂的人物,也是我最钟爱的角色。
他好胜记仇,固执冲动,做事只顾眼前不顾后果,自视甚高而思虑片面极端,好高骛远而急于一步登天,但与此同时,他又有精明才干,有超凡的胆识,有无私的抱负,有能屈能伸的韧劲,有义薄云天的江湖热血。
他不是十全十美的大善人,不是仁厚坦荡的君子,却是爱憎分明的性情中人,有情有义的真汉子。
“人生有多少个十年,最要紧是活得痛快!”不计较一时的荣枯得失,也不计较周遭的异样眼光,只要自己觉得是对的就去做,如此这般就算死也无憾,这就是柴九做人处事的信条。
而黎耀祥将这样一个既有匪气又有道义的有血有肉的柴九活生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使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而又不失真实,令人对其从嗤之以鼻、到赞叹欣赏再到感动唏嘘,越发被其独特的个人魅力折服。
可以说,柴九是黎耀祥塑造的最成功的角色,是突破演技的巅峰之作,“视帝”头衔实至名归。
不得不提的还有谢雪心和惠英红,她们是除了两大主演之外表现最突出的两个。
在《宫心计》里,谢雪心的精湛演技和庞大气场令人惊艳,而在此剧中,虽然仍盛气凌人,城府极深,眼神中却少了份犀利和威严,多了份世故和市井。
她所饰演的大奶奶擅耍心机,整日明枪暗箭伤人,颠倒是非黑白,搞得家里鸡犬不宁,实在令人恨得咬牙切齿。
四奶奶与彭铿的对立是生意和道义的对立,只有以强势的商业手腕和不逊于男儿的气概与魄力才能笑到最后,而她与大奶奶的对立却是“被”对立。
大奶奶把四奶奶当作假想天敌,在她眼中,四奶奶抢走了老爷的心,抢走了她的主事地位,还剥夺了本就属于儿子的那份家产,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敌对关系,因而不算尽机关斗出个你死我活来是决不可罢休的。
其实说到底,大奶奶只是一个被传统礼教束缚的小女人,正所谓“老来从子”,宠儿子、护儿子、处心积虑的为儿子谋划,本无可厚非。
然而,她明知儿子刻薄寡恩、见利忘义、卑鄙无耻、难成大器,也不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不去苦口婆心的亡羊补牢,反是一味放纵、包庇,甚至在儿子有了放弃念头的时候加以怂恿鼓动,从子可以从到如斯阴险狠毒,从到完全枉顾丈夫的心血和基业,还真是极致了,可见她是一个多么自私自利的女人。
唯一的儿子死了,死在她面前她却无力去救,虽然是咎由自取没错,想想也挺可悲的,一切就当是报应吧,害人者终害己。
不知后来她是否意识到了自己才是把儿子推向死亡绝境的罪魁祸首(除了她,就数迂腐、愚忠的祥发叔最难辞其咎),还是因为打击过大,生活一下子失去了轴心骨,总之,她脑中的自我保护机制启动了,所以最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去的端庄大方的大奶奶,一个更像是出家人的大奶奶。
不错,也只有抛开前尘的纷纷扰扰,她才能活下去。
惠英红在此剧中再次证明,不靠打戏,她也是绝对的演技派。
《宫心计》中因为角色限制难以发挥的真正实力在此剧中有了展现的机会,虽然机会不多,但一旦爆发出来却是惊天动地的。
说到这里,都应该想到是哪段了吧。
对了,就是三奶奶训斥大奶奶的那场戏,个人最喜欢也是认为此剧最经典的片段,可谓一波三折,荡气回肠。
三奶奶上来就是一巴掌,让人直呼意外,继而却哭着抖落这些年来所受的委屈,给了大奶奶强词夺理的喘息机会,可就在观众以为三奶奶又要恹了的时候,形势却开始峰回路转,前一秒还在抹眼泪的三奶奶竟突然青筋暴突、横眉竖眼、面露狰狞,咬牙切齿的破口大骂起来,一直骂到把大奶奶逼回座位,一字一句是那么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不禁令人心中为之一震:这还是那个一直以来唯唯诺诺、低声下气的三奶奶吗?
判若俩人!
所以说,就算平时再怎么软弱怕事、逆来顺受,也不代表就可以任人欺侮,怪只怪大奶奶触碰了她的底线——你可以为了儿子不择手段,我难道就不会为了儿子杀人放火?
老虎不发威,当老娘是hello kitty啊,狗急了还跳墙呢。
而大奶奶遭逢突变,嚣张跋扈的气焰瞬间凝固,却仍装腔作势,故作镇定,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傲慢状,实则早已懵了,惊魂未定,心有余悸,郁结难纾,待众人离开房间,连握筷子的手都颤抖了,继而气急败坏地发起飚来。
惠英红和谢雪心这场飚戏精彩至极,虽然只有短短两分多钟,却掀起了一大高潮,令人拍手称快,如果要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酣畅淋漓、心潮澎湃,两个字,痛快、解气,一个字,爽!
相比之下,新生代们就稚嫩了。
敖嘉年拿了飞跃进步奖,多少跟这个角色本身写得好有关,而且我是第一次见他有那么多戏份,供发挥的空间多了,自然也就特别卖力,不过某些眼神的精髓把握上仍欠火候。
吴卓羲就不说了,tvb明摆着捧他,他也不知做了多少回男一号了,可至今仍跳不出自己的框框,进步甚微。
倒是胡定欣在一帮子老戏骨里挺放得开。
海棠有她自己的生存之道,表面虽然风光,衣食无忧,内心却极度寂寞空虚,她要的不过是一个容身之所和一个爱惜她、保护她的男人,却总是遇人不淑,令人同情,直到柴九的一句“我柴九保你!
”彻底征服了她,于是心甘情愿的将一切托付给这个男人,全心全意地依靠他,不离不弃地侍奉他。
从一开始尽勾引之能事的妩媚,到最后洗尽铅华的温婉,海棠的转变一点也不觉得突兀,而最后她没有上船而是让四奶奶去陪伴柴九最后的日子,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小女子的细腻和深明大义,令人不禁为之动容。
是的,我未曾料到,这部电视剧看到最后会如此感动,甚至有股想哭的冲动。
四奶奶与柴九经过那么多的大风大浪,终于可以远离勾心斗角,摒弃世俗之见,相伴余生,实在太不容易,而且这也不过是在柴九不久于人世、四奶奶丧夫和海棠自愿退出的条件下才达成的,少一条观众也只有残念的份了。
虽然没有挑明究竟是怎样的情愫,但事实上,二人就算没有男女之情,也已超出了一般世俗的男女之情。
“世间什么爱叫纯洁,你甘愿化振翅红蝴蝶,饱经挫折伤口淌血都不至会磨灭;世间什么爱叫纯洁,处在绝望仍力竭,留守最尾一起哪怕历劫。
”他们不仅是相互扶持的良朋挚友,更是共患难的生死之交,对他们来说,人生在世,得此知己,死而无憾。
这样一份感情,微妙而刻骨铭心,但如用“暧昧”来形容,则未免太香艳、太恶俗、太不纯洁。
不过,话说回来,柴九对四奶奶的感情的确很不简单。
柴九铭记四奶奶的知遇之恩和救命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更重要的是柴九欣赏四奶奶的智慧,敬重四奶奶的为人,视四奶奶为精神导师和领袖,因而才会设立所谓的“四奶奶帮”,不仅自己以四奶奶马首是瞻,誓死保卫四奶奶,更动员周围的人也一齐拥护四奶奶。
我想柴九对四奶奶不是没有过非分之想的,只是一来四奶奶已为人妇,二来他对她的情更多的是敬慕,像星矢对雅典娜那样的奉若神明,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所以,当他以为四奶奶说升他只是骗他的时候,他没有怨,只有悔,悔的是自己看错人、信错人,而当他以为四奶奶包庇大少爷才不让他报仇的时候,他亦不曾恨,只觉痛,原来自己在四奶奶心中的位置并非以为的那么重要,深感伤害却欲哭无泪。
而四奶奶呢,纵然对蒋乔二十几年的感情不容置疑,可面对一个对自己有恩、有义又有情的男人,除非冷血才不感动、不心疼。
那么,心动吗?
或许,但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无数次的四目相对,一切尽在不言中,对一个“你懂的”的眼神报以另一个“我懂的”的眼神,足矣。
只是,观众不会满足,于是编剧抓住为数不多的恰当时机,让四奶奶喊出了“我不想再也见不到你!
”和“我不想你死!
”,短短两句真情告白就令观众想入非非。
但幸好也只有这么两句,若太过直抒胸臆,失去的不仅是古代人的含蓄美,更是聊以回味的余韵。
就此放过四奶奶和柴九,任观众去纠结,这是编剧最明智的决定之一。
btw,看剧时并未太注意,但看了《东张西望之巾帼枭雄会》忽然发觉这帮演员的嗓音都十分好听,再回味更是觉得很衬角色,很难想象换成国语配音是什么样子。
或许会抗拒吧,尽管那些国语配音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或者说,正因为太熟悉,才会越发觉得难以企及。
配音是声音的演技,演员将角色配以自己的声音,其达成的统一性永远是配音演员所无法达到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完美。
有种被评分驴了的感觉,代表个人觉得这部真的很烂= =,正邪都把标签贴在脸上,正没有正的气派邪没有邪的双Q,剧情发展完全不是正常人逻辑走向,各种不知所谓莫名其妙,为了对立而对立,矛盾冲突刻意做作,整个一场闹剧,看得好糟心,和第二部简直没得比,差评= =
香港人吵架一定很不厉害 都是靠谁嗓门大的。。后十集剧情雪崩一样 看累了。。
又看完了一部肥皂剧.ORZ一下自己
大老婆好讨厌
第二部比第一部好看,看这部剧就像看完《周生如故》,然后再看《一生一世》。
完全没有传说中惊艳!雯女是功力不错 可惜不能挽救大局。
弱智弱智超级弱智,敲锣打鼓能把天上的鸟吵死,好人好死,坏人坏死,观众就像猴子被耍,你们这些猴子还都看的津津有味。悲哀、!
TVB的连续剧好久没有让我想一口气看完的冲动了。人生有几多个十年?最重要是活得痛快
太蠢了,哪有把一次又一次害自己命的人留在身边的道理,用现在的话来说,简直是绝世圣母病。
TVB编剧的惯用伎俩全了,于是无比恶心,第一集角色登场就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能猜出来,三集弃
四奶奶一出场 战无不胜 忒安定人心了一点吧
真的蛮无聊的
刷了好几遍了!
江苏卫视
其实一点没觉得好看
阿姨你好强
无脑大爽片,完全不走脑子
跟第二部差了不止一点点
黎耀祥值得一座视帝。 邓萃雯值得一座视后。
像韩剧一样狗血煽情,坏人想尽各种方法冤枉好人,好人各种蒙冤受屈,还总是被坏人的眼泪感动,被害了一次又一次却依旧菩萨心肠~几乎每集都有人哭,每个人讲台词都像马景涛演舞台剧一样亢奋,走路都用跑的,说话都用喊的,看的好累~最后一句话总结:口才好就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