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风一级赞,其实我很早以前就觉得非常华丽繁琐装饰效果强劲的浓艳江户风很类似解构主义,果然这个动画利用这种理念,除了最后一个明治art nouveau风格的"化猫"感觉上糙了一点之外,其他的都非常非常赞。
但虽然都是装饰主义,其实各话也有不同。
第一个故事“座敷童子”就是偏重江户风的装饰主义,包括浮世绘风格的屏风装饰等等,但是细处还是做足了,无论是配色还是细节都很解构。
第二个故事“海坊主”纯粹就是对解构主义的致敬作,单从那船上赤裸裸的klimt原画就能看出来。
klimt真是华丽丽的画家啊,他的画那真是到哪里都有蓬荜生辉的效果哇。
颓废华丽的klimt加上兄妹不伦,这个故事我个人认为是全作最高了。
还有金鱼的意象也平添了几分东方的神韵出来。
第三个故事「のっぺらぼう」画风上回归了第一个故事的江户风,但是把装饰主义降到了最低,情节上开始很意识流很弗洛伊德。
此案例典型到我都怀疑剧本作家是不是从弗老某本书找的病例。
所以人肯定还是都杀了的,只不过是潜意识杀人,凶手迷迷糊糊觉得有另一个人,为了掩护那个人承认是自己杀的。
但那另一个人其实就是她的潜意识或者里人格。
第四个故事“鵺“画风比较平淡,但颜色的运用非常大胆且令人眼前一新。
开头那个男人被砍之后痛苦的跑来跑去的画面怎么看怎么是对席勒的致敬作。
情节表面上是一群男人为了争夺天下名香,实际上则是描绘了香道的魔性。
至于源氏香那道题,正确答案我觉得应该的确是“常夏”,因为是“琉璃君”出的题么。
第五个故事“化猫”试图结合清淡华丽art nuoveau和明治厚重风格,但,结果我很不喜欢,很魔都上海很俗艳。。。
总而言之论画面最高是海坊主,论情趣最高是鵺,论诡异最高是座敷童子。
综合来看着作品画面绝对无敌,不过情节和内涵上也就是中上之作。
拨开惊悚华丽的层层迷雾,个人认为《怪·化猫》的六个故事,其实构成了一段女性血泪史。
从画风上来说,除了风华绝代的卖药郎哥哥和绿川SAMA配的那个面具男,动画上出现的男人无一例外都长得丑陋猥琐。
而当每集的真相揭开之后,会发现正是这些男人曾经的贪婪、欲念、虚伪、残忍和冷酷,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女性悲剧。
从内容上来说。
《怪·化猫》从《化猫》(江户版)开始,讲得就是一个个惨绝人寰的女性悲剧。
《化猫》中的无辜女子阿环被恶霸强抢而去、最终被幽禁、凌辱、虐待而死。
《座敷童子》由座敷童子作祟而牵出的一段过往妓女悲惨命运展示——被逢场作戏的男子欺骗感情怀有身孕,继而被老鸨强迫打掉孩子,鲜血浸泡着婴儿尸体的房间和老鸨一刹那恢复青春妖冶亢奋的脸,正是人心贪欲和冷酷的昭彰。
而本卷的女主角,似乎也重复着和以前的那些妓女相似的命运——被少爷一时兴起的甜言蜜语欺骗共赴巫山而怀了少爷的孩子,进而不被少爷家所容,扫地出门的同时千里追杀——这个故事除了女主角的身份是佣人而不是妓女,他恋慕的对象是少爷而不是嫖客的差异,她的命运几乎和之前的那些妓女一样——被欺骗、玩弄、最终走向毁灭。
《海坊主》里阿庸恋慕着她的哥哥,甘愿代他牺牲乘着独木舟去殉葬镇邪。
如此深沉炽烈的感情所交付的对象却只是一个根本不知情为何物的庸人!
他只在知晓自己被爱的一刹那因为一手促成了爱他的人的死而有些愧疚,但愧疚归愧疚,他还是会袖手看着阿庸代自己送死,只是在以后长久地岁月里在内心编织出一个凄美缠绵的爱情故事来掩饰自己内心真实的卑鄙和怯懦、于是产生了心魔。
他其实不爱阿庸。
《无面》里,阿蝶为了完成母亲要她嫁入武士家的心愿压抑自己的本性,失去了自我。
在嫁人后默默忍受着婆家全家人的奴役和欺凌,将自己的心和命运困在了房内只能透过天窗看见一角天空和几缕云絮的方寸之地……《鵺》里的琉璃姬是剧中少数长得够猥琐的年轻女子,而且配音放荡又阴冷、鬼气十足。
因为琉璃姬并非人类女子,只是一块名为“东大寺”的沉香木不甘寂寞幻化成人形玩弄人心的幻象。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琉璃姬是真有其人,那么她的命运必然也是悲剧。
因为为她慕名而来的夫婿们热切渴望得到的并不是她本人,而只是她那一派所珍藏的香道至宝东大寺……最后一个故事《化猫》(明治篇)和整部动画肇始的《化猫》(江户篇)形成了一个回环的呼应和对照。
明治篇中的女主角市川节子和江户篇里的女主角环的相貌极其相似。
阿环命运的悲剧是由被恶霸抢去开始,在那个时代她无从选择、无从反抗,最终走向了毁灭。
市川节子是新时代的女性,又是干练而独立的新闻女记者,她貌似比阿环更强悍、更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但是市川节子却因为查探到了市长的丑闻又适逢被上司嫉贤妒能,最终由于市长、刑警队长和上司的狼狈为奸和目击证人的麻木漠视而被总编从天桥上抛下铁轨,又被一个玩忽职守的火车司机碾压而彻底死亡。
时代变了,女性的地位和能力也提升了,但是她们仍然无法摆脱悲剧的命运。
至此,一部鬼气森森的女性血泪史暂时画上一个句号。
这部片子最令人心折的是惨烈之中透着一丝温柔,那些怨灵死不瞑目耿耿于怀的真相最终都被层层剥落、大白于世。
并且在退魔之剑痛快一斩之际,得到一种毁灭的解脱。
而且全剧真实与幻象交错,执念生魔障。
比起人心无尽的黑暗,各种妖灵怨鬼反倒有种斑驳陆离的凄艳感……当然非常值得一提的还有贯穿全剧的妖孽卖药郎哥哥。
此君身形窈窕,风姿妖娆,乃是一枚绝代的萌物,尤其是加上樱井孝宏那漫不经心的“小生只是一介卖药的”,真是秒杀人不偿命。
还有绿川SAMA那一出场就技惊四座的华丽声线,令我再次邪恶地感叹了一把他不愧是如好友所说的,配诱受、飘零受、甜蜜受、白痴受、温柔攻、腹黑攻、渣攻、鬼畜攻都入木三分的全能型选手!
画风艳丽得如此诡异,静态画面和动画衔接得如此简洁,兼顾了影视和漫画书页的双重视觉感。
夸张的颜色在超有纵深感的镜头中,有序而几近癫狂,却始终附着不可辩驳的日本风俗特色。
看够了机械未来系和清淡虫师类,觉得海坊王中穿和服的大鱼,脐带红绸尽头的婴灵……这样的视觉很过瘾,每一个镜头都舍不得放它走。
形真理三者的确切意义,也很值得玩味。
虽然片中没有很具体、或者说很啰唆的解释,但观者如你我却可以使劲往深里想。
我唯一不满的就是,每一个女子的尖叫声都超尖利,半夜看实在过于凄惨。。
此乃深夜看碟人唯一不爽之处。
看过的动画大致有两种故事套路(这里不论日常和泡面):第一种是大主线,主人公在故事里有一个终极的目标,整个故事就是解决这个目标,如《海贼王》、《火影忍者》、《命运石之门》、《fate》等。
第二种就是单元剧,主人公与一个个故事相遇,故事与故事间并无必然联系,《虫师》、《怪化猫》都属此类。
当然很多动画是两者兼有杂糅,一个例子是柯南,平时不停破案,同时有“黑衣人组织”的悬念贯穿其中。
这种杂糅也有不同的层次,有的是偏主线的,有的则偏单元。
我个人的趣味,一直更容易被单元剧打动。
这种一般短小精悍,偏淡。
之所以淡,是因为主人公总像一个过客,虽贯穿一个个故事,但终究不在每一个故事里彻底暴露自身的喜怒哀乐,欲望与拒斥。
如怪化猫中的卖药郎,他那身华丽丽的行头令人瞩目,但其人却面目模糊,因为比起故事中因贪嗔痴招引出妖怪的人们,他只是一个游走人间的“技术工”和“匠人”:冷静、沉着、专业、不动声色,不露悲喜。
在每一个故事里,他登场,找到“形、真、理”,解决妖怪,又离去。
我们之所以不感到厌倦,皆是因为每个故事自有故事中的爱恨情仇为之赋予的特殊色彩。
这种对单元剧的偏爱,也许是因为单元剧的套路更像真实的人生,所以看完后总有一种言虽尽意绵延之感。
平日生活里的我们,特别是生活于和平现代的我们,很少如“大主线”中的主人公那样,有不得不完成的使命,不得不背负的宿命,或拯救世界的宏愿。
我们只是行走,遇到不同的人,偶尔与他们的故事交织,然后积累成自己的人生。
只不过与卖药郎不同,我们并不能时刻沉着冷静(前传里的卖药郎还是有激动成分的,那个故事里的他更具“人感”),我们也是纠缠在贪嗔痴中的凡人。
但《海坊主》中的一个细节,却让我怦然心动。
那是卖药郎袒露本心的一刻:由坊主的意念幻化成的海座头问每一个人自己最惧怕之物是什么?卖药郎说:我最惧怕的事,乃是这世界上并无“形、真、理”存在。
在海座头营造出的幻象中,在没有“形、真、理”存在的世界,卖药郎被无形吞噬。
正因为这里的惧怕,才更能理解每次拔除斩妖剑时,卖药郎的无惧。
淡淡的卖药郎,浓烈的爱恨,华丽的画风,奇妙的节奏感。
真庆幸又看到了好作品。
《怪》系列一共出了两部,第一部《怪ayakashi》,第二部《怪化猫mononoke》,第一部很简单干净的画风,共由三个独立的故事组成的,分别是“四谷怪谈”、“天守物语”和“化猫”。
每个故事都是独立的,画风也完全不同。
而第二部由第一部《化猫》中出现的神秘药师为主角,分别由《座敷童子》、《海坊主》、《无颜怪》、《鵺》、《化猫》五个独立故事组成。
浮世绘华丽的画风得到了大量的运用,无疑是一场视觉艺术盛宴。
除却华丽的画面更值得关注的是故事的本身,从妖怪怨魂身上所体会到的悲苦冷暖……那些从药师嘴中说出的直指人性人心的字句真真叫人忽生陡然感叹 人的因果和缘起造就妖怪之“形”。
——日本动画《怪mononoke之座敷童子》药师 人乃善变之物,时乃变迁之物,海乃飘摇之物,朝向同一港口,船下所见之海,浪的颜色、高度,彼此不相同。
妖怪、怨魂、海坊主,只要人心中有黑暗,招来之物便不绝。
上前吧,那召唤之声才是真所惧。
——日本动画《怪mononoke之海坊主》药师 为何仇恨,为何懊恼,为何事儿不可宽恕,若是自己向自己这般发问的话,便正如投身于无底深海,便正如航行于无尽大洋,乃绝不可见,绝不可思之事,茫茫冥海,存于心却绝不可窥探之处。
——日本动画《怪mononoke之海坊主》药师 香并非是用来嗅的,而是用来闻的,看、闻、食、饮,人们从来不乏这般兴致,然而,比起闻香,恐怕没有更加风雅的事了。
——日本动画《怪mononoke之鵺》 纤弱、无常、飘零、消逝,言语所不及但确实存在之物,所剩惟有伤怀如今已不再的记忆。
——日本动画《怪mononoke之鵺》 存于世间之物和不应存之物,相吸,相融,变成冤魂,斩杀,扎穿,刺痛,劈开,粉碎,变作刀,用以抵抗。
冤魂之名之态,获其形,事物情形,获其真,心之所想,获其理。
横挥刀刃,把因果和缘起…… ——日本动画《怪mononoke之化猫》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怪化猫其实还有一个三集的前传,在前传里,怪化猫还是有这丰富的情感,相信着人类,但是结果却叫人心酸。
首先说一下前传到底讲的设么。
一家富裕的家庭女儿新婚,怪化猫则嗅到了妖怪的气息,混入这一家,还和一名下人聊起污污的事情。
(原来你是这样的药郎!)后来新婚女子暴毙所有人开始怀疑药郎,甚至将他捆绑在大厅,药郎则平心静气的跟他们讲述这是妖怪所为,但是没人理会。
终于,又有人死了,药郎挣脱捆绑着他的绳子,布下结界,但是妖怪实在强大,他坚持不了多久,他需要尽快知道“形,真,理”。
但是无论他怎么询问,降魔剑依旧不肯点头,原因很简单,人们在说谎,但是那时候药郎相信着人类,但是人类害得他受了重伤。
最终,他透过妖怪看到妖怪的记忆,和人类所说的大相径庭,虽然妖怪很可怜,但是药郎依旧拔出降魔剑,斩杀了妖怪。
前传的药郎和正片的药郎相差巨大,药郎甚至谈论污污的事情或者收藏小黄书,而且药郎有明显的感情波动,甚至偶尔把把妹,可以看出这时候的药郎刚做除妖师不久,还不知道人性的险恶,相信着被吓坏的恶徒。
仔细看前传的话,会发现药郎经常在场景中静止,那时他还很迷茫,不似正片里那番成熟。
分析完药郎,再分析一下故事内容。
故事讲述的是一名武士抢走一名女子,羞辱她,虐待她,最后逼死她,她的怨灵和收养的猫咪结合在一起,终于变成猫妖,回来复仇。
药郎向武士询问“真”和“理”的时候,武士却说女子是爱上了他不愿意回家,他给了女人幸福的生活,也就是因为武士的话药郎的思路才被带上歪路,降魔剑迟迟不肯点头。
故事内容看似简单,却饱含人性的丑陋,揭示了那个时期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底下,男性对于“性”和“占有欲”无所谓的放纵。
我一直思考,女人在新婚的路上被无视光明正大的劫走了,她的家人不会找吗?
不会报官吗?
但是她的家人没有,女人将来会怎么样,没有人在意,哪怕一天天消瘦,也没有人发现,她是有猫咪陪伴。
这样的悲剧最后公之于众,最后所有下人离开了武士,武士最后也体会到了孤独。
最后说说细节,看《怪化猫》不看细节是不行的,首先,故事一开始有三名守门人在守门,随着故事的推进,经常出现三人惬意的样子,可以看得出来,猫妖并不打算伤及无辜人。
除此之外,故事还有一些细节,比如新娘死了之后,家人并不是哀悼女孩,而是想方设法瞒着新郎,可以看出女子在他们心里地位多轻。
再看看整个故事的色调,鲜艳却显得杂乱,布满了猜疑和嫉妒的氛围,色彩虽然明亮反而给人一种压抑感,也许就是这种色彩才是怪化猫的精髓。
最后,一张药郎的图片结尾!(这图我笑了一个月)
平安年代 寻常巷陌 一介卖药郎 背着巨大药柜 身穿花绿的奇服 游走在不寻常的事理之中 化猫 座敷童子 海坊主 无脸 鵺 皆是五个 因缘生孽 因恨生怨 因欲生劫 的故事 [座敷童子] 男女相悦 纯为淫耳 苦命俾女 与武家少爷相悦 怀了不被允许的种 躲避追杀 来到一旅馆 怪事因此而起 旅馆本为青楼 顶处一楼阁 供奉的竟为妓女腹中胎 衣香鬓影 觥筹交错 背后积蓄的是 被扼杀了生命的怨 座敷童子即为鬼婴 现身作怪 是因被俾女的母性所感召 更是为生的欲望所使 而作孽的皆是对对俗世男女 缘是因寻花问柳而起 最后 怨 是怨人心能受作孽的欲 却不能容孽生出的果 [海坊主] 鬼魔作怪 畏惧丛生 兴波作浪的 不是妖不是怪 而是猜度的人心 心中所惧 人各不同 源慧和尚畏惧的是 作了人柱的妹妹啊庸的亡魂 到头来皆只是自己软弱丑陋的心 兄妹自小相依 无法结合 是孽缘 爱欲难分 而不伦 但啊庸有的是包容无私的心 源慧和尚却是掩蔽的羞耻和自私的软弱 最后 生怨的不是啊庸的魂 只是源慧和尚羞愧的心 当风浪退去的时候 宽恕了的解脱 此时 心中的 恶皆化为了善 丑也变回了美 [无脸] 面具之下 迷失自我 疑幻疑真 是虚无的恐惧 家道中落的啊蝶女 母亲为重攀富贵 苦逼女儿 囚于家中 勤习女红 啊碟心中的窗 只是一扇被囚禁的天空 啊蝶面上的具 只是一个被扭曲的内心 终于如母亲所愿 啊蝶嫁入武家作填房 苦守的妇道 凋零的命运 只是被剥夺的自由 心念所囚即為牢籠 最后 积怨的是 虚幻的像 自欺的心 而 啊蝶的解脱 只能是被拯救了的自毁 [鵺] 猴面狗身 虚构的兽 闻香之道 风雅的幻 一群利欲熏心 伪装风雅 是为了夺 名利权 幽幽熏香之下只是一头头兽 皑皑白雪之下却是一座座坟 直到最后一炉熏毕 香气四溢 一切浮华幻象倾泻而出 到头来 香已溢满 过眼烟云 绚烂的面前是幅幅浮世绘 荒诞的背后是副副众生相 药郎买的不仅是治病的药 更是治心的药 鬼怪本来并不存在于人世 却存在于人心
——《mononoke》观后感浮世绘色彩,和纸风图案,特别而又恰当的剪辑,得当的声优演绎,已经足以让看似荒诞诡异的《mononoke》(亦作《怪-化猫》)成为一部极具特色让人难忘的非主流作品。
然而更加难得的是,但是这部动画不满足于视觉上的短暂快感,虽然内容是怪谈(也就是妖鬼故事),有限的恐怖氛围营造背后,或者说被毁灭的东西背后,可以看到新生的希望。
兴许是创作者们的温柔流淌在了这部动画里。
一 座敷童子:所谓温柔,是未诞生生命的感谢。
这是《mononoke》里我最喜欢的故事。
本以为这个故事会走入俗套,因为我们知道太多这样的故事,甚至在尚未提及就业已猜到。
未出生就被扼杀的孩子们的怨念,是怎样的呢?
对抗残酷成人世界无法选择出生的稚嫩生命们的怨念,会产生怎样毁灭性的效果?
然而在我脑子里还翻腾着阴暗猜测时候,我却听到了“真温柔啊,真温柔啊”……一句又一句的感谢,让我的心里翻腾出一阵感动,还有愧疚。
果然是人之初,性本善么?
曾经觉得类似于这个故事女主角的女子很愚蠢,很天真。
如今却涌起一种敬佩。
因为选择相依为命的道路,需要足够的温柔……和坚强。
二 海坊主:所谓温柔,是不求回报的爱情。
撇开对很多小人的俗套对比讽刺,海防主的核心其实是一段畸形的单恋。
当一颗天真无邪的心触及到一颗急功近利的心,前一颗心无所畏惧地付出了,沉入海底,平静整个海域;后一颗心却胆战心惊,苟活于世,引来鬼魅魍魉。
无爱之心无法度测爱人之心,因为它无法理解,爱人之心只是想让对方幸福,根本没有考虑自己。
然而最终仁慈的编剧给了我们这样一句话:“可是就是那样的我……也知道了被爱的喜悦……”当最终卸下50年惧怕的心恢复成原来的赤子之心时,从那微笑里,我们又一次看见了人的希望。
三 无面:所谓温柔,是正视自己的真诚。
为了满足别人的欲望而活,最终失去自己的面孔,就是成为“体面”妻子的终局。
告诉自己甘愿被束缚,却时刻仰望栏杆外的天空,以至萌发出了可怕的想法……可是所谓的不可破的监牢并不存在,已经生锈的锁,其实只要自己愿意打开,就会发现其实根本从未上锁。
最终忠于自己的名字展翅高飞离开牢笼的妻子,抛却一切,包括虚假的面具,包括冷言绯语。
只要是真实的自己,就足够了吧。
四 鵺:所谓温柔,是在欲望前的却步。
妖怪不存在于这个世界却又出自人心,鵺便是一个好例子。
人们的贪婪创造了它,人们的愚笨又滋养了它,于是,人们便被自己的贪婪和愚笨玩弄着,甚至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在风雅的背后,人类赤裸裸的欲望,如有毒的香气般蔓延,最终还是让人自己窒息。
啊,不过是一块朽木而已。
看,最终白雪飞落,洗净这一切的“幻”。
五 化猫:所谓温柔,是站在别人的角度。
这是五个故事里面相对最有恐怖气息的故事,也是故事情节最俗套的。
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复仇故事。
当证人和罪犯们都因为各自的原因造成了“自杀”的悲剧之后,他们被怨念重新审判。
喜欢的是最后,原本互相指责的人不约而同送上自己对已逝的祝福,露出温柔的笑容。
所谓温柔,原本就应该是站在别人的角度多为别人考虑。
这个道理,也适用于上面的故事,如果能多一份体贴,或许人们就不会那么孤独,也不会那么执念吧。
最后,我们看见一向冷冰冰的卖药的的侧脸,出现了温柔的笑容……
我杀了人。
我的名字是蝴蝶,是梅泽家的女儿。
我的父亲早逝,我由母亲抚养长大并嫁入武士之家。
杀人的传闻闹得沸沸扬扬,有的说法称我把夫家的人全都吊死了,有的说法称我手刃了夫家的人。
现在,有个自称卖药郎的男人出现在了牢狱里,他认为我一个弱女子没法做出如此残酷暴烈的举动,这谋杀定不是我一人所为,又或者说这是某个物怪犯下的血案。
可这些都被我矢口否认了。
他没有放弃,一直在套我的话,但我拒绝回答细节并质疑身前男子的身份。
一阵烟飘过,监狱门外出现了一个男声,仿佛是从我身体里分出来的声音,为我帮腔质疑这位卖药郎。
这是无脸男的声音,他是我熟悉的人,我不允许任何人诋毁他。
我想靠近无脸男,但卖药郎却不允许我这么做,还叮嘱我别离开监狱,他已经把对方当成是来者不善会将我置于危险之地的物怪了。
可卖药郎不但没制住无脸男,还被无脸男把脸给化了。
无脸男也成功将我带离了监狱。
来到郊外,他让我回夫家,可是我再不想回去那个薄情寡义的地方了。
他拗不过我的意思,思忖片刻后便向我求婚,并对我承诺会一辈子照顾我。
唉,有个男人如此爱我,还想跟我结婚,像我这样的女子还有什么可求的?
只不过跟无脸男结婚的场面太熟悉了,我的母亲就像当日在婚礼上对我的武士丈夫行跪拜礼那样跪拜我的新丈夫,并毕恭毕敬地告诉我的新丈夫已经把我调教好了。
但那时的婚礼却是我遭遇悲剧的开始。
正当我被回忆击倒掩面哭泣时,卖药郎来了。
他戳破了无脸男的婚姻骗局并收服了无脸男,我却顿觉天崩地裂,因为我好不容易得到的新希望就像泡影般破碎。
新婚房霎时化为乌有,这里还是那个郊外。
但卖药郎却认为他抓住的并不是物怪的“形”。
为了帮助卖药郎找到这个物怪的“真”与“理”,我在他的请求下讲述了我这一生的故事。
我年幼时丧父,母亲一直从严要求我,盘算着如何让我凭借姣好的姿色与技艺顺利嫁入望族,不给家中丢脸。
从小到大,我的言行都顺承着母亲的心愿,从不忤逆她的想法。
即便我再怎么想出去玩耍,我也不会表现出来。
成人后我嫁入了武士家庭,算得上是光耀门楣。
母亲亲自在婚礼上向夫家跪拜表示已把我调教得十分出色。
但夫家所有人都不把我放在眼里,不止对着我冷嘲热讽还拿我当家仆使唤。
我的自尊在一点一点地被碾碎,母亲却不以为然,她从来都听不进我的哭诉反而一直叨念着让我在夫家留多几个心眼别让其他人上位,肚子再争气些好快点生个孩子。
是无脸男的出现救了我。
我的丈夫待我无情,可无脸男给了我爱情。
我好想远离这一切的痛苦,是无脸男帮助了我。
他给了我一把刀,一把能让我暂时终结痛苦的刀。
每一次的鲜血淋漓都能让我尽情释放内心的压力。
故事说到这里不就足够了么。
可为什么卖药郎还在逼问我,为什么他还要逼问我?
他问我杀的是谁。
是啊,我杀的是谁?
我杀的到底是谁?
呵,原来我杀死的竟是我自己。
“想要逃离”这种念头仿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所以只要每次出现“想要逃离的我”,我就拿着刀把那个“自己”给结束掉。
这样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继续在这种绝望中活下去,不让母亲大人感到失望,也不让周围的人失望。
渐渐地,我熟悉了屠杀自己的感觉,甚至迷上了这种快感。
原来我才是那个物怪。
———————————————————在《怪化猫》系列里,物怪的形,真,理分别是形:与人事物产生因果纠结而发展出具体形态真:事情发展全过程的真实面貌理:内在的心理状态在无脸怪这篇中形:手中的面具———“我”的脸,也即是我真:物怪指使无脸男把“我体”束缚在丈夫家———“我体”婚后与无脸男恋爱,无脸男给了“我体”一把刀让“我体”不断地斩杀想要逃离这个家的“其他的我”理:“我”事事顺从母亲的心态在母亲的刺激下愈发扭曲故事里出现的那位戴着狐狸面具的无脸男,其实也意味着由“我”幻化而出的物怪,拥有了他自己的意识。
在故事中,无脸男被收服后留下了一个狐狸面具,卖药郎知道这不是物怪真正的“形”所以要求其现出原形,却遭到无脸男的拒绝,至此后无脸男只保留了狐狸面具的形态。
而当狐狸面具被卖药郎释出的纸条全部包缠住就一直被“我”捧在手里。
直到卖药郎再三追究到底“我”杀的是谁时,狐狸面具还出面阻止卖药郎的逼问。
最终缠住狐狸面具的布条缓缓落下,“我”捧在手心里的面具原来就是“我”自己的脸。
那是一张幼时从母,出嫁从夫,逆来顺受的传统媳妇脸。
这张脸,就是只为了他人心愿而活着的我。
本来这只是“我”其中的一张面具,像所有人一样,一生之中带着无数面具而活,可也正正是这样一个“顺从的我”,发酵成了庞然的物怪,亲手扼杀了所有“其他的我”。
无脸男就是“顺从的我”用来束缚“我”的工具,他就像是随物怪而出的衍生体,或者说,是不小心滋生的独立意识成为了一个完全体,所以他也是真心爱上了“我”。
当然这里也有个小小的猜测,虽然无脸男的爱情只是虚幻的,是“顺从的我”为了麻痹欺骗“我”而营造的快乐,但他也许是“顺从的我”对“我”仍残留着最后的一丝丝慈悲,不忍看到如此可怜的“我”一直处于绝境,所以让“我”感受到一次被人真心爱着的温暖。
开头“我”坐着的地方并不是监狱,而是夫家的厨房,但那里就是牢笼。
“我”坐在监狱里接受明天就要“死刑”的消息,“我”脸上却依然面无表情。
因为那时是“顺从的我”在主导,无论面临什么都会很“顺从”。
在“我”把“其他想逃离的我”都杀死后,“我”也只会端坐在监狱里(夫家)。
然而无论是在郊外,新房,还是监狱,其实我一直都在夫家的厨房,未曾离开过。
囚心处如牢笼,安心处即归宿。
最后,看着窗外的天空,我放过了我自己。
那个厨房里“顺从的我”消失了,我终于获得了自由。
2021.09.07.08.55(始)
与大多数其他作品有着质的区别。
这货不仅仅是神马神作。
这货是艺术品。
瞧那些屏风(将浮士绘艺术发扬光大等,各种渊源已有高人分析,这点真让空有丰厚艺术文化遗产却任其蒙上灰尘渐渐腐朽的天朝汗颜,你丫的为啥就不运用啊天朝动画还能再衰点吗),瞧那些自然风物(赶脚本作中雨,雪,风,浪的形态在通俗动画文本中极其罕见,或许是我见识短浅了),还有那剪切,动静相宜,极具张力;本来这货光外壳就足以侵占观者的双眼和大脑了,可寓言化的脚本一点也不逊色啊,有那么几个瞬间俺甚至感到醍醐灌顶,但之后便是面对纷繁众生的深深无力感。
之前一直对樱13无感来着,就是从这部彻底萌上了,所以说要认真挑角色啊巴嘎压路。。。
像卖药的,count D都算是俺心目中icon级别的形象了,低调的mighty,先知一般的存在。
3星半。
给那些偏激的读者。
风格特殊 画面不错 故事诡异但是不是特别到可以深刻的地步
妖怪主题自带debuff
开始画风还有点不习惯,看了一分钟以后就只好感叹太华丽了,华丽到我都不愿在线看于是在电驴上迅雷上Rayfile上拖了好久终于拖下了十二集。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屏风,我华丽丽的Klimit啊,真是太华丽了。感觉是很致敬的作品,让我彻底萌了一回香道的博大精深,卖药的变身,以及浓艳的江户风。海坊主和无面人的故事极其喜欢,座敷童子有点解构过了。总之,画风就值五星了。
非常浮世绘的日本画风,与整个故事的光怪陆离的妖魔鬼怪很搭,线条之中的填充色彩并不跟随人物、场景的动作而动,反而创造出一种浮动的效果,很另类。
形式大于内容
这也是同期看的,画风超级棒,极度华美,可惜欠缺了感人的剧情,既是特点优点也是缺陷。
画的不错,很浮世绘
全是密室推理故事啊。尼玛这形式实在太迷人了。为什么我觉得超牛的剧总是没有第二季呢?
为什么!我!竟然!欣赏!不了啊!
第一部以风格取胜,第二部用风格把自己捆起来。关于主角的剧情完全没有任何展开,对剧情失望了。
不好意思,我并不觉得怪,也不觉得怪异的美
虽说画风不一般,但我还是只看了一集
一集都没看完就弃了,不明白为什么这么高分。
画风繁复瑰丽
画面赞!其他……不是很欣赏
我没欣赏的福气。理解不了吹这部番的人。不为同一物种
大好
我觉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