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将作为呈堂证供”,这是童年对香港司法电影最深印象的台词,小时候不懂其深刻含义,直至看了“重任在肩”,才懂得什么是法大于权,什么是司法公正约束人的贪婪。
英国司法体系和我们面临同样的问题,触碰权利红线会引来杀身之祸,揭露权贵贪腐会造成政府公信力缺失,但这个时候执法者心中始终有一柄利剑,这柄利剑受制度无条件的赋予权威与光环,以至于执法者在犹豫不决,面临巨大压力时做出正确的决定,在这柄利剑前,违法者无论什么阶层地位,即便逃脱制裁,但永远内心惶恐,带着极大的羞耻感苟延残喘,那不单单是一句台词,是西方法律的至高无上的威严。
每次有嫌疑的警察警官被讯问时,都有警察工会的法律顾问陪同。
我觉得这个差距在一千年以上。
即便如此,也难免有警官被陷害称为替罪羊,缺乏如此平衡的制度下,出事被用来做替罪羊的比例显而易见了。
元芳,你怎么看?
想了一个特别俗的标题,但就像很多短评说的那样,Denton被爆头的那一幕,我的心也跟着死了一次。
如果没有她,Dot不会那么快露出马脚,讨厌的Arnott还得继续蹲在牢里,感受一下被人陷害,前途尽毁,人生无望的感觉。
如果没有她,第三季单季剧情可以说乏善可陈,Danny演得不错,但是第一集就挂了,三个下属疑神疑鬼水了半天剧情,对案情进展并无太大帮助。
DI Denton抓球童,才是这一季最大的梗。
连最重要的名单,都是她一己之力挖出来的,这个角色太过聪明,连编剧都舍不得放弃,即便她出场的时间不多,但依旧和第二季一样场场高能。
如果没有她,不知道还有什么理由继续追下去。
进展到第三季,不得不说三人组,尤其是男女主角在我眼里的角色魅力值已消耗殆尽。
男主第一季还是正常人,后面愈发情绪外化+私生活不检点,甚至不如自己的上司拒绝法律顾问那么值得敬佩;Kate每一季都在卧底,第一季俘获男上司就够牵强的,后面的演技更是,和Denton没法比。
唯一值得赞许的,大概就是相信搭档没上点点的当吧。
回想第二季Denton的出场,真真是其貌不扬(发型的锅)但后面每一幕为自己争取,无论是楚楚可怜,还是气场全开,妆造根本掩盖不住一个资深女警察的职业魅力。
我相信AC12有能力辨认询问桌对面的黑警是否在说谎,但Denton就是让他们没办法的那一个,想搞老娘,就是脚踢到硬钢板的感觉。
第三季的Denton在牢里模拟了无数次出庭的表演,陪审团的介入,让我想到了傲骨贤妻里,很多嫌疑人面对辩方提出的优惠条件与接受陪审团审判的纠结,我想Denton应该一刻都没有犹疑过,无论辩方提出怎样的条件,她都不会接受折中的罪名,她必须clear her name,获得自由。
感谢编剧,让Denton成为了荆棘女王一般的狠角色,得罪她的,必奉还回去,无论是吵闹的邻居,负心的上司,伸黑手的同僚,企图性骚扰的官僚,她每奉还一次,观众的肾上腺就跟着飙升一次,她落幕了,无人参与葬礼,但我们都知道,她是最值得记住的角色。
个人觉得第二季才是最佳,第三季借了Denton姐的光,极致讽刺了男人们的无用,没有Denton,可以暂时弃剧了,我要去追演员本人的剧啦!
剧情上有些硬伤,但是不影响整体的优秀程度。
还是想感叹Lindsay Denton大概是前三季塑造的最好的人物。
她和Tony Gates一样都是十分复杂的角色,都是犯了错的优秀警察,做一个警察是Denton永恒的理想,而且凭她的专业素养,她不在警队大概可以算是警队的损失。
或许原本找到名单,只是想换得撤销起诉,重回警队的筹码。
但最后在金钱与正义面前,她仍未忘记自己的理想与使命。
那句Because I'm a police officer! 实在让人泪奔了。
致敬Denton,她或许算不算一个百分百的好警察,但是为了正义,为了公众尽职尽责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其次想说说老头泰德。
黑斯廷斯警司的正义感太强了,这是那种典型的不畏权贵坚持原则的角色,如果没有老头的抗压大概这些案子都不会得到妥善解决。
这种角色在类似的国剧中十分常见,但出现在这部剧中更让人打心底佩服泰德。
第二季基本围绕Denton犯罪与否展开。
Denton这个人物,善恶,犯罪与否,反转来去好几个回合,到第二季最终入狱,又到第三季出狱,直至暴头死亡。
这个人物身上纠结着人性的阴暗与底色。
在B站看剧时,只要Denton出现,弹幕一片,都说,只要Denton开口说话,那语气,那表情,那眼神,都特别欠抽,凶狠劲太像女魔头。
而真实生活又如此凄惨,如此无力。
人到中年,没有家庭,没有儿女,只有一个患病母亲,并不需要自己。
Denton是孤独的,除了警察这份工作,她一无寄托。
除了这份职业,她生无可恋。
她内心积聚了多少阴暗,无人能知,她能受贿太让人能相信。
但她又如此固执地坚持自己没有受贿,她穷尽一生智力,让自己脱狱,是基于坚定信念:她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罪人,那五万英磅,确实栽赃。
因为她的这种坚定信念,连陪审团都会相信了。
这是一个奇怪的定位:她是一个真实的腐败警察,因为她,三名警察牺牲。
她又是一个坚定的清廉警察,她从不认为自己是犯罪分子,她认定自己是一个真正的警察。
临死前,面对DOT枪口,她厉声道:因为我是警察。
这句话听着真是有点震撼:这个女人悲剧的一生,是真心想当一个好警察。
无论她因何走向人生低谷,但她从未放弃,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证明自己。
从第二季到第三季,这个人物出场,没有一点讨喜之处,就是这么真实的写一个女人不幸和令人厌恶的一生。
不仅这个女人,剧中另一女主凯特亦是苦逼,警察工作带给她们的除了孤独就是受伤。
但,她们又如此眷恋这份工作,因为除了警察,她们做不了别的。
真是令人悲伤的人设。
没有选择,没有其他出路。
英剧此类剧,都有类似的命题:人生没有选择,只有一条路,当这条路堵死之后,你所有的努力,都是另一种绝望。
Lindsay Denton 从头到尾都是悲剧一生,生前被怀疑指控,仇视,被骗。
死后,虽然立了大功,葬礼时无一人参加。
英剧就是这样,抒写人生的困境。
也写出人性的顽强,虽然如此,仍在努力。
善和公平,仍像一盏明灯,照亮黑暗的世界。
就像Lindsay Denton,终于以自己的死亡,证明,自己是一名警察。
这是本剧的善意。
仍不免感叹,都说国剧剧情如何如何不如欧美剧精彩,在我看来,国剧的人设完全没办法与欧美剧比较,此类复杂人设,又怎可出现在国剧?
即使出现,有哪位当红演员愿意演绎?
这是英版的无间道吗?
其实不然,他更是一部对英国司法制度、警察制度、廉政制度的深度剖析,牵涉到各种制度下的形形色色的人及他们相互的制约关系,但最精彩是描述对正义永远的追求!
英剧的编剧真是高水准,不追求娱乐性,只讲究专业性。
很庆幸2012年在腾讯视频遇到了”重任在肩”,让我坚信正义虽然迟到,但一定会到!
重任在肩s3有感:我以为lindsay会一直活下去的,她还没有平反昭雪,Carly还没有找到,她还要继续去做一名警察…但是一切都在扳机扣下的那一瞬间结束了没有人在乎她从一开始被选中参与绑架Tommy,到在车底放追踪器,到副局长,到Steve去卧底,到后来所谓的五万英镑赃款,自始至终她只是被利用而已,从来没有人在乎她的想法,从来没有人在乎她是不是一个好警察,尽管她已经如此尽力的呐喊。
如果lindsay洗刷冤屈,去AC-12一定非常合适,可惜她再也等不到这一天了。
先是在dot带领下诬陷小史,然后凯姐牵头,女警助攻,老头智商上线,开启全员营救。
我就说嘛第三季老头感情戏上线。
法律顾问一开始就有意接近,目的就是为了牵制他,维护遮羞布,避免扯出太多。
幸亏老头扛住了。
开始觉得小史的女友真不错,理智姐。
小史被冤枉睡丹顿后,各种发脾气“所以我就睡了全世界行了吧!
”太可爱啦!
不跟他一般见识,有型有范儿!
可惜最后还是在抛弃了绝境中的小史,还是不够爱,嘴上说相信全是假的。
又下线一个。
Dot栽赃的过程漏洞实在太多,小史入狱,重审dot,也没觉得怎么反转,都是顺理成章的事。
刚觉得沉闷,突然武装撤离,吓醒了。
感情戏太牵强了,怎么又爱上凯姐了呢,还挡枪,找个机会让dot下线。
狠人我丹姐啊!
警界智商担当!
怎么这么早就领盒饭了呢!
还没看够你呢!
哭Dot这条线断了,第四季是讲新故事还是发展新黑警继续老故事呢?
什么都知道,什么都留一手,装傻充愣还扮残疾人。
底牌藏得死死的,直到最好的时机才打出来。
几乎没一个JC看出这货真面目,就连聪明一世的DOT都被他忽悠瘸了。
在这么凶险复杂的环境下,躲过了杀身之祸或牢狱之灾,最后真的如愿退休还领残疾人补助,得到司法完全豁免,没留下任何不光彩的官方记录。
对比一下他那些上司/同事的下场,真是6的不行
上一次这样不舍昼夜地追剧,要回溯到2013年的《Silk》。
昨天追完E010203之后停了一下,干了会儿体力活,调整情绪才继续看完后面三集。
看这种剧,心情不会好。
从昨天追完到写评论,心情都不好。
儿童性侵本就是让人不愉快的主题,更何况这种有组织的、时间跨度超过二十年的、政客警察参与其中的系统性犯罪。
片中没有让人不适的镜头,受害者也都长大成人,以警察系统内部的视角为切入点,去把一张集合了儿童救助机构管理者、黑帮、罪犯、政客、商人(没看到前两季,不太确定有没有)、警察的犯罪网揭开,没有编剧视角没有上帝视角,和剧中角色一样,你只能透过一条窄缝看到有限信息。
角色的绝望,也成了观剧者的绝望。
AC-12小组是虚构,但案件并非杜撰,有个化名为John的老警察给编剧当顾问,可见剧本的扎实。
在现实的媒体报道中也不难追踪到这一季故事背后的真实事件。
2014年新闻提到,英国10余名政客涉嫌性侵儿童,包括前任内阁大臣以及在英国家喻户晓的政治人物——已故的英国前首相希思(任期19701974)。
“...一位名为尼克的男子称,在他孩童时期,希思是参与性侵他的多名大人物之一。
尼克声称,他曾在国会大厦附近的海豚广场公寓遭到一群达官贵人规律性地侵犯。
”除涉案者以外,还有20名议员参与掩盖这种犯罪行为。
后续线索越爆越多,2015年的新闻提到,工党议员约翰·曼恩今年1月说,他耗费数月,从民间收集证据,指认22名现任或前议员性侵儿童。
他说,至少存在5个议员恋童癖圈子,他们彼此熟悉,有时甚至共同作案。
这一季的首播是在2016年3月24日,剧集中出现的关键时间节点是2014、2015年,与现实吻合。
我刚又在必应国际版上搜索了一下,没有看到这些政客被起诉、被定罪的报道,不知后续如何。
对警察内部参与的这种恶行,身为部门律师的Gill和AC-12小组领导Hastings有几句对话,直抵真相:
两个人都很好,他们都在尽自己的职责。
看到这里不禁对英国政府的反腐系统好奇,顺手搜了一下,英国强调反腐败是本系统、本地区、本单位的事,各司其职,互不隶属。
因此各部门都有自己的反腐败机构,像主角们所在的AC-12原型就是the MET的AC10(后改为CIB1、CIB2,如今为DPS),小组在成立之初因其神秘被称为鬼影小队,如今DPS当然是个光明正大尽人皆知的部门了。
英国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开拓者发明者,它谨小慎微、摸着石头过河,而又尽量减少暴力冲突,进行和平的、渐进式的制度创新。
基于此,它尽可能反思、自我审视,在自身的体系框架内纠错纠偏,以保障国家机器的良性运转。
没有特别夸它吹它的意思,单纯欣赏。
针对儿童的性犯罪,最近几年、最近几个月,听到的看到的国内新闻太多,我不想在自己的键盘上打下那些名字,光是打下那些字,就够心情坏上一阵,很多话不能说,说了不但有人来查水表,还会有一堆小孩儿的父母骂街。
邻居家发现一窝蟑螂,你觉得你家如何?
蟑螂一定有,而且还不是一只两只,但因为某些原因你看不见它。
即便是英国这样殚精极虑、巨细靡遗的治理体系,依然无法避免严重的有组织的、系统性犯罪发生。
更何况没有那么尽责的系统,我无法想象个中实情,不忍去想。
这便是我坏心情的由来。
系统自有它的命运,它要去向哪儿就去向哪儿。
认识人性,认清人性,做好心理准备,然后直面阴暗——这话给自己。
其实每一季的动机都很勉强,刻意,漏洞多,多人配合也一般,一共就三个人,查这么大的案子还要拨出一个人去卧底。目前为止看到小组运作最强的还是重案组。第三季五星都给两位女警,智商一直在线的丹顿和最后爆发的Kate!!
最后的日剧跑即好也不好,反派略弱
冰冰字幕组
精彩至极,除了最后的结局有些落入俗套
抽丝剥茧般严谨的剧本加上影帝影后级的演技造就出无与伦比的戏剧张力;本剧证明丰富具体的情节一样可以刻画和塑造出不逊于《真探》的人物;最后一集AC12办公大楼里的枪战实属画蛇添足,也不符合该系列的风格,可能编剧为了表现dot被逼到就想一根橡皮筋被崩断的爆裂感吧。
不如第二季,情节虽然更加疯狂的反转了,但却没有那么多余韵可供回味。但冲着编剧这牛逼的驾驭能力,还是不得不五星。
最燃的一季了吧,社会我Denton姐真是太酷太优秀了,感觉整个AC12加起来都没她厉害……
B站的阿婆主,赶快更新第四季可以吗?
看到第三季,真的完全被惊住!从第一季到第三季层层深入,不断反转,每一次自己试图猜测真相都被啪啪打脸😂,一季比一季牛逼。每一个Detective不管是DC,DS,DI,DCI什么级别,包括The Caddy,Nigel,每个人都超级鲜活根本恨不起来,每一季都有让我下巴掉地上的时候。尤其是Denton,被杀的时候真的心在滴泪,她真的是个TRUE detective😢
主要解决S1、S2伏笔。极其出色的剧情递进方式让BBC史上一部伟大罪案剧就此诞生!
2019.10
这剧是好,但是把除了Denton的每个正派人物都塑造到没脑子是图啥?一到关键时刻智商就下线,特么的不爽。
这么大一个bug在身边 AC12却毫不知情察觉不到 感觉有点对不起这个部门了
前4集真的精彩,三季的线索全部集中在后面两集,有点乱套。点点输在这么弱的问题上,让整体大打折扣。
英国佬脑子进水,时而灵光,时而短路
给编剧跪了,最后一集全半段看到气死,后半段突然神清气爽。在我心里,Lindsay最后的表现直接抹平了之前的各种阴险谎言,Dot最后的反应让我觉得,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
依旧高能!最后燃到爆炸!Denton这个角色太强了,编剧写的好演员演的棒,而且如此复杂多面,太稀有了。Kate最后carry全场,男主全场最废。
Because I’m a police officer!D姐你牛,你要是没这么倒霉好好做警察其实你办案能力是本剧top1。K姐最后一集超帅。男主这季约等于废物。以及,Haris明明可以叫他们去查手铐上的指纹啊。
果然,精彩升级了…这剧套路深啊,悬念都留在开头结尾,中间平缓,fuck..被恶心到了。傻逼套路…
追(英)剧不啻最佳选择;制度漏洞欲望扩张,沉疴难愈积重难返!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