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来喜欢看恐怖悬疑,为剧名入坑,虽然叙事有点凌乱,但看到最后还是很有感触,看的出剧方有努力传达精神层面一些东西,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就是人和鬼都有执念,执念会导致感情用事,感情用事的结果……里面其实很多人生道理,不深奥还略显直白,每集采用类似采访的方式让主要人物们独白,分析阴阳世界,人鬼之参,我家那个说一看就是鸡汤,然而我觉着鸡汤不腻,看到最后竟然有点回味。
男性角色都选的不错,师父和好友演的更好一点,女主角浮夸的表演让人想快进,感情戏一点不细腻,毛病还是很多,依然给好评。
最棒的是音乐,片尾曲非常好听,就是非常契合这个剧的调调。
道法的台词也很棒。
剧里不是完全恐怖,也有努力营造市井小民的小欢乐,想不着痕迹体现买房等社会难题的大众苦楚,不过失败了,用意比较赤裸。
tvb的套路,或是港剧的套路依然存在。
一开始就被题材吸引了,影片风格包括色调很有九几年香港恐怖片的感觉,每晚都是睡前看👀,目前看到第九集,渐入佳境。
看豆瓣目前讨论度不高,感觉是今年的一匹黑马,希望不要烂尾啊!
洪永城第一次执导的片子,算是很不错了,剧情设定看傅嘉丽都可爱了许多,CP感也开始有了,期待后面的惊喜。
没想到导演是洪永城,编剧是C君,这个题材其实很好,胖保安上去4楼时我确实被吓到了,但只有这一幕而已这部节奏实在是太慢,慢到我以为在看纪录片,3A女住户家天花板渗黑水,甚至手指都发黑发肿,结果就一下子收了女鬼?
第四集收鬼也只是进去就出来说“干净了”。。。。。
平叔明明功力很厉害才对,男主在问血铜钱事情时那回答。。
就真的很敷衍,像不懂一样因为已经知道这部剧的节奏,第三四集开始我已经无聊到一边刷手机了
男女众生,野鬼游魂。
渡凡尘,若浮云。
急急超生莫留痕。
莫留爱,莫留恨,急急超生莫留痕。
【往生有时 落极乐 结】【永生无限 上至尚 解】
引发系列的惨剧或者说一切因果的“因”正是因为招仔(洪永城饰)为了通过考试,便想到以特殊手段获知考试范围。
都说所有命运的馈赠,早已暗中标好了价码。
请神容易送神难,招仔的行为直接导致惨剧发生。
他的父亲突然丧失理智,攻击并杀死妻子,还无差别攻击招仔及他的同学洪仔,好在大师尹月平(李成昌饰)及时赶到,救下两人。
但悲剧已成定局,这场变故,让招仔成为了无父无母的孤儿,也让他下定决心拜尹月平为师学艺,成为一名清洁师,帮助更多的人。
全剧展现出非常强的老悬疑港剧的特点,善用小物件烘托气氛,比如第3集中,镜头多次给到狭窄暗黑的走廊,看不到头的楼梯以及生锈的铁门,还有晃动的手电筒造成画面的不稳定感,一明一暗间立马把观众带入到同环境中,同剧中人一起屏吸感受周遭一切细微的异动。
《清洁师》传承经典的同时,还做了不少创新,这点主要突出在叙事手法上,加入了偏向纪录片的采访式场景。
这是近些年悬疑片形成的一种新风格,今年大火的《灵媒》就采用了这种手法,最大的好处是真实感、悬疑感更强。
因为观众不再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而是现场见证人,镜头展现的就是观众的视角,这种身份的转变,给观众带来的刺激感是加倍的。
《清洁师》也是如此,通过采访式场景,主角仿佛不再是虚构人物,而是现实中可感受可触摸的真实存在,观众在心理上的亲近感更甚。
此外,《清洁师》的画面也算是近几年悬疑剧的天花板,不论是运镜还是调色,都具有银幕大片质感,导演也非常擅长通过光与影、明与暗的处理,展现角色没有说出来的情感。
在第一集中,尹月平17岁的儿子被重病折磨,尹月平坐在黑暗中,而前方是看似触手可及却始终触摸不到的光明,这是一位父亲的无奈。
整体氛围尚可,惊悚恐怖感欠缺,剧情相对较为简单,但念白式的作用和微混沌的意识流排布,有了那么点道学和阐释道的“不可语”,潜台词意图明确,本片作为洪永城首部指导的剧集,看得出其导演功底,剪辑技巧有待提高,比起现在流水线般的TVB剧,算是别出心裁。
想起儿时看过的鬼片和僵尸片(不该定义为迷信,作为特有文化看待),港人依然很适合和擅长拿捏这类题材。
值得1.5倍4星观看。
一口气看完还挺过瘾同期TVB新剧有三个题材都是奇幻的,我看了其中两部,难免有些比较,所以打了三星。
先说优点,这里面塑造的大师不是万能的,没有了他们的道法、法器,也不过是个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所以第一集其实能猜出大boss是谁了,大部分角色都塑造得挺好,比较有血有肉剧情方面,设定完整,世界观也立得住,明暗线交替,其实明面上碟仙是主线,看一半发现这条线突然就结束了,其实另一条天朗线才是主线,伏笔挺多的,也都能圆上,确实很过瘾,体量不大,内容很足。
核心还是有点治愈的,不是那种单纯为了恐怖而吓人,主题还是倡导一个“善”字,内容里也在讨论对错、善恶、亲情,看的时候有些情节挺戳人心窝子。
但是不足也挺多,打三星主要是因为这个剧节奏好奇怪!
不知道是导演还是剪辑的想法,整个剧叙事是各种插叙,各种记忆闪回,各种镜头反复插入,虽然确实有作用,也可以说是一种镜头语言,但难免有过度或者炫技的嫌疑……主要是影响观感了,我看评论区不少人有这种感觉,看第一集就很容易一脸懵逼,不知道在讲什么,仿佛一瞬间出场了好多人,好多场景,好多故事,一个还没消化完,另一个镜头就插进来了,与其说这是“节奏慢”,不如说是“节奏乱”。
观众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剧情偏不让你知道,到处绕圈子。
这种节奏对专业人士来说确实无可厚非,但也让不少观众开场就弃剧了,觉得太慢了,一集过半还不知道讲什么。
ps:还会插入各种类访谈的镜头,一开始我还思考一下这种镜头插入是想暗示什么吗?
有谁在拍摄?
直到看完我也没搞清,可能只是单纯想做个这样的形式吧,比较新颖?
……或许想营造一种伪纪录片的真实感。
说实话要不是我提前看了评分,我可能也跑了,但后面确实精彩,这部剧整体就挺不错的还有就是到关键时刻boss战,我以为会有转折或者爆发,就突然结束了……感觉铺垫了好多,最后轻拿轻放,不过看结局是有第二季的样子,还是很期待的(ps:碟仙小女孩还挺可爱的,我还以为会挖一下她的生平,结果就结束了……)最关键的是!
剧名港版是叫《凶宅清洁师》,男主也在做这种工作,但感觉存在感并不强,可以说换个题目也可以,《我和碟仙不得不说的故事》(开个玩笑)就是弱化了凶宅清洁师的内容,我本来冲着对这种职业的猎奇心态点进来,看完全剧后发现好像说了凶宅清洁师,又好像没说?
比重有点小,清洁范围也就那个大厦,还以为会发展成单元剧,到处有各种命案凶宅需要清洁总的来说,这也是今年我写的第一个长评,虽然打了3星,但它的主题和情感表达还是非常打动人的,私以为在情感上可以打4星看完还有点意犹未尽,这个题目可以再拍一部单元剧了真的!
恐怖程度中等偏上一点点,片头做的真不错
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楚人美,反正我是不太敢去记得,当年看完她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特别害怕晚上上厕所,害怕马桶里突然伸出一只手,害怕镜子里除了我自己还出现别的什么……其实前几年我又重看了一遍《山村老尸》,发现当年的特效实在做得是有点粗糙,楚人美和她的小伙伴们造型都挺搞笑的,一点都不恐怖了呢但最近看这部剧,却又勾起了我的楚人美PTSD,晚上恨不得把所有房间的灯都打开,完全不敢往没有光照的地方看一眼,我敢说,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恐怖的一部TVB剧,真的!
这部剧在埋堆堆上面播出的时候,名字改成了一头雾水的《清洁师》,删掉了很多恐怖镜头,而我,看的未删减版。
感受一下这个画风:
还好这东西只出现了几次,只是作为一个样子吓人的工艺品出现,并没有属于它的故事,不然我真的会吓死,我最怕的是这种恐怖谷玩意儿——
还有这种。。。
前方高能预警!!!
▽▽▽▽▽▽▽▽▽▽▽▽▽▽▽▽▽▽▽▽▽▽▽▽
△△△大白天都这么吓人,何况晚上???
(不过后来我居然习惯了,熬过前5集,就还好了)(所以,友情提醒:如果打算看,请先于一个大晴天的中午开始尝试)故事讲的是洪永城学生时代因为跟好朋友玩碟仙,害自己父母惨死、好朋友吓出病来全家搬走,于是决定跟师傅学习捉鬼,想找碟仙报仇,十八年后,他学有所成,帮做房产中介的富三代C君去处理一些不太“干净”的房子,即,把房子里搞事情的“阿飘”捉了,表示已经清理干净,可以住人。
他捉鬼有一套自己的固定把式,算是在这一点上仔细琢磨了,首先把一种长得还挺可爱(我忘了截图)的香点上,然后在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睛会变成全黑,就能看见鬼了,他有一个卷尺一样的绳轮,绳子染上了他的血,可以绑缚、拦截、勒杀鬼魂,把附身于人的鬼魂揪出来制服以后,他会划破自己的手掌,把自己的血抹在鬼头上,念一句“往生有时,落极乐,结”,一直执念颇深的鬼,便会如梦初醒般,看向他,露出一种难以名状的笑容,接着化成一颗黑色的珠子,由他带回道堂,日夜念咒,超度。
因为仇恨,他对自己要捉的那些鬼是比较残忍的,没什么圣母心要去同情他们的苦衷之类的:
△△△他会拿脚狠踩它们的头,它们在他脚下也不痛就是了,只是喃喃重复着自己临死前说的最后那句话,而他笑得,怎么说,很变态
△△△他会直截了当骂它们面对害死他父母的碟仙,他更是恨入骨髓:
然而,当年的真相远非如此,他在一个鬼一个鬼的收服过程中,一步步寻找真正的杀父母仇人。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很Old School的故事,很有老式香港鬼片的味道,就这里边出现的各种名词,放在内地都是要被屏蔽的程度,所以,还是挺难得的。
但洪永城第一次(应该是第一次吧?
)做监制,还是太稚嫩了一点,首先我不是很喜欢剧里突然穿插的访谈环节,类似的安排我不记得是不是在ViuTV的《诡探》里也有过,很尴尬,很出戏:
△△△理解这是为了给观众一些解释,但,属于是比较偷懒吧然后,我更受不了那些做作到极致的长镜头,拉得太长了喂!
长到令人厌烦了喂!
△△△好朋友郑俊弘经常一哭哭几分钟,问题他演技也不是好到那个地步啊,哭两下够了吧……
△△△因为放不下十八年前的事,男主经常去喝得烂醉惹是生非被人打,被打得越厉害他笑得越开心,这样的表现手法也不是说不行,但,只靠拖长镜头肯定是不太行的,氛围烘托营造得不够,就非常刻意非常用力还很奇怪的感觉
△△△失去父母的痛苦也是,我看的时候内心活动是这样的:好了,知道你很难受很难受了,求求了,别哭了,这个镜头快过吧……后来两位主角发现把他们害惨了的碟仙只是一个小女孩,想报仇又下不了手,在那里疯狂煽情,我更是莫名其妙得很:怎么了呢就这个样子???
这样完全没啥铺垫就强推感情真的很做作呀拜托了!!!
本质上,还是讲故事的能力有点捉急,所以最后收尾的打大boss那段,难道不是参考了麦浚龙的《僵尸》?
△△△那就这种程度的话跟《僵尸》还是没法比的(不得不再次感叹一下麦浚龙真是个奇才)
△△△平叔这个角色嘛,是《僵尸》里梅姨和九叔的综合体
△△△最后为下一季埋的这个伏笔,则有点《陀地驱魔人》结尾张学友出场那味道不过我还是很期待这部剧能有下一季的,还是那句话,能光明正大讲“鬼”,太难得了,《诡探》是我的意难平啊!
《降魔的》估计也没有第三季了。。。
想看部灵异剧容易吗我!
△△△喜欢这个镜头,男女主在夜色中谈心,温暖而美好(但是男女主的很多互动其实也尬尬的,情节老套,台词又没有韵味,洪永城和C君你们找几个靠谱点的编剧吧!
你们自己做编剧还是比较吃力啊!
操碎了心。。。
)
怕是一种情绪。
鬼或许很可怕,或许很可怜,甚至可爱。
但有一种鬼是绝对的可怕——伤害到自己的鬼。
那种东西这部剧虽然挂以灵异之名,但实则行的还是人间的事。
清洁师,或说其本名《凶宅清洁师》,清洁的是“那种脏东西”。
对于“那种东西”,人通常不好直呼其名,或也极少提起、想起,一是多少视之为异常之物,提起都有些晦气,二是多少有些害怕。
所以对于行中驱鬼祈福的师傅,也多少有些敬畏。
这里,“多少”是必要提的——或多或少,不至于无,强调的是平日断言不惊不信,但问心讲句又或有难言之隐的那种“多少”。
对于神鬼之事,有句话叫“信则有,不信则无”。
许多玄而又玄的东西,讲起来似乎多少有那种意思,这时你信了,那么便是天地有鬼神,要心持敬畏;如若不信,那么便是风吹叶落、水滴石响,线路老化、刚好凑巧,不必自己吓自己。
但不论信不信,有句话讲得还是很对的:做个仪式,求个心安。
毕竟有与无针对的是物质存在,而“那种东西”之于人,作用的更多在于精神、情绪。
信了,那么做场法事、做个仪式,日行向善,但求多福;不信,那么将情绪系于仪式上,但求心安。
求神庇佑也好,求道平安符也罢,无非求个心安。
按照道理,“清洁师”应当着重于“如何清洁”。
但这部剧不将主题挂在“有没有鬼”、“什么是鬼”上,也不着力渲染驱鬼、祈福的仪式和操作,而是定位于“讲故事”,并且讲的还不是鬼故事,而是人间故事。
破旧的小区、老旧的格局、脱漆的铁门、掉落的墙皮、晦暗的灯光,再加上一惊一乍的音效视效设计,剧里的茂坪大厦具备了恐怖片鬼屋的一切基础配置,当中许多闹鬼的场面都在这栋大厦中呈现。
只不过,剧里的鬼,除了弄一些诡异的场面吓人——厉害一点的附个体,但也不伤受体的神志——以外,没有什么厉害的招数。
也正常,这部看似灵异主题的剧,其实只是披上了一层灵异外衣而已,其内核气质,还是悬疑,讲的是一个绵延十八年的悬疑故事。
师门,大师在比十八年前还要更早的时代——大约是2021年的四十多年前,尹月平和欧阳晖两师兄弟,同在一个驱鬼门派学艺。
前者年纪稍长,是师兄,后者自然变成了师弟;而传授他们技艺的师傅,是欧阳晖的亲姐姐,欧阳倩心。
两师徒叠加两姐弟的身份,这让欧阳晖感觉既亲近又疏远;姐弟俩年纪相近,即便长姐为师,师傅的威严也难以全然体现,但师傅“太过传统”的理念,又让作为弟弟的欧阳晖感觉到难以相融,甚至于还会让其产生与师傅争辩的气势。
在理念出现分歧的背景下,三十多年前,欧阳晖愤而离家、走出师门,发誓定要出人头地。
出人头地,或是每个年轻人都曾有过的豪言壮语。
对于欧阳晖这个按照原本路径必然继承门派的人来说,出人头地,大抵是功成名就、荣耀加身,比如成为大师。
活跃于人间的“大师”,人们的敬,会更多于畏。
要成人间的大师,首先便须接地气,与人相亲。
若畏多于敬,距离便疏远了,只靠能力显威,这唯有真的大师方能如此——而真的大师,自然也不会在意人不人间、大不大师。
人间的大师,能力有没有不打紧——最好是有,但必须要端庄,要亲和,要好看。
人间的大师,多数是骗子,少数是大师。
而像平叔这种行善积德后“随缘乐助”的师傅,做不了大师。
事主随缘捐赠,成全的只能是功德,很难见成全得了富贵。
这是一句“福有攸归”所无法囊括的境遇。
后面,小美问招仔,你好人好姐为何要做师傅?
招仔回,很多师傅正是好人好姐,所以才做师傅。
这句话似乎回答了,又似乎没回答到。
想靠自己能力出人头地的欧阳晖,在三十多年后,得偿所愿。
他是有真材实料的,捉鬼也好放鬼也罢,师门技法样样精通;他也很聪明,业务技能融会贯通,事业脉络也能打通。
最重要的是,他知道该怎么做。
所以他一直很想劝他师兄,不要守旧、解放思想,看见师兄过得惨淡,也很真诚、很落本地去帮衬。
只可惜他师兄实在老古板。
多年如一日地拒绝师弟的好意,认为他师弟赚的钱不太讲功德,收得也不心安理得。
——平叔首先是欧阳倩心的徒弟,是他们师门一脉的正宗传承人,其次才是欧阳晖的师兄,是这个出走师门、自立门户的师弟的师兄。
两师兄弟和而不同,正如当初两师徒那般不同。
平叔还是阿平的时候,无愧是他师傅的徒弟。
欧阳晖说,这么多年,阿平真是很好地坚持了他们师门的理念。
守旧的另一层含义便是坚守传统,穷则变、变则通确是世间有用的道理,但对于他们这个行业来说,坚守传统或许更重要。
因为他们这行,本就是坚守传统的产物。
电子念经、线上木鱼,分分秒秒都能产出功德,功德几何呢?
慧根,人心知道能怎么做,其实比知道不能怎么做要更难。
这在某一层面上,叫做有慧根。
能怎么做,自然对应着不能怎么做,有慧根者窥一斑而知全豹,不会被不知而限制;而只知道不能怎么做的,往往缺失了灵性,少了先慧。
禁术之中的禁术,禁得如此严肃,也还是传承下来,怕的是有朝一日用不到。
而学了招术,自然是想着能用的,哪怕是有朝一日才能用;单纯的增长见闻,到日后也遭不住一番“恰好能用”。
其间唯一的问题,就是能怎么用。
慧根常定,人心易变。
所以欧阳倩心不对他们两师兄弟设防,禁术也好恶鬼也罢坦然告知,除开传授必要知识、立下明确规范以外,也是相信徒弟的秉性和人心。
要不然,教他们什么驱鬼法术?
只不过,当初的尹月平,和十八年前的平叔,是两个人。
三十多年前到十八年前这一段故事,是这各走一边大道的师兄弟的证道之路。
这期间,欧阳晖力争上游,或有起色;欧阳倩心逝去;尹月平成家立室、生子、离婚、独自带子,生活多少有些勉强。
人的一些坚守,有时候会被附加上“天真”、“可笑”的前缀。
坚守似是一种很宝贵的品质,譬如坚守信心,譬如坚守原则;但若将信心替换为幻想,原则替换为邪念,这时候的坚守,在旁人眼中的颜色可能就变了。
其实平淡又好,大富大贵又好,都是如此这般过一生,借不借外物其实并不重要。
但在某些时候,外物无疑能起大作用。
比如尹月平年轻时若物质条件不差,怕也不会离婚,如此一来,便会必然地扭转他所遭遇的儿子病后的难堪处境,从而也改变他在十八年前的那个决定。
但有些时候,确实只能慨叹一句,一切皆有命数,不论是事前,抑或事后。
或许在十八年前的某一瞬间,或许在更早的酝酿阶段,驱鬼的尹月平,心中也孕育出了一只鬼。
这实在是很让人为难的一件事。
儿子患病时日无多,家庭已经破碎、本就极为在意儿子的尹月平,不可避免地让这份在意变得更加深刻。
世人皆有执着,执着于儿子的生命,有错吗?
慷人之慨易,事到临头难。
所以很为难。
当平叔企图用鬼去替儿子续命时,他坚守的信念,就已经变质了。
他虽然还在践行着他们师门行善积德的驱鬼理念,但已然违背了他师父欧阳倩心最核心的期盼与嘱咐。
他以鬼附于招仔他爸身上借福,却阴差阳错撞上了招仔和洪仔请碟仙,坏了局面,出了人命。
他已不惜一切。
事后,他带招仔入门是真,待之如己出是真,但心中无有为那局面生出的半点悔意,因为他已豁出一切。
招仔家庭破碎,洪仔度过梦魇般的十八年,这一切,是平叔人心生鬼所致,但回过头来,也只能说一句,命数使然。
正如同他儿子的死一样,命数使然。
这部剧从设定来讲,这部剧其实更好着墨于驱鬼主题上。
只是这部披着灵异外衣的悬疑剧一心解谜,故事兜兜转转,最终回到十八年前的真相。
贯通于十八年前后的关窍在洪仔身上。
十八年前的鬼当面,让洪仔就此畏惧黑暗、度日如年,也给他留了一个印记;时至今日,两只死党复又相见,招仔借由印记回溯当年,并顺势助力洪仔打破心境。
其实相比于此,我更想看一些玄而又玄的片段,比如关于鬼的设定,驱鬼捉鬼的符咒法术,鬼附于人的欲望与表现等等。
只是很可惜,这部用的招数,来去就三招——开手掌,血线布阵绑鬼,猛力驱鬼出体,最后一句咒语,收。
打斗场面毫不动人。
灵异到底,还是要回到人间。
《金宵大厦》出彩的地方就在于灵异与人性的贯通,而《清洁师》只讲人性,不讲灵异,这就少了一些奇异的色彩。
美好幸福各有表现。
招仔看着小美一家温馨景象,眼神羡慕,而他的同父胞妹看着他和平叔两人相处的融洽情景,也心生羡慕之情。
可谓两相对照,实在诠释了珍惜眼前人。
他胞妹回家,看到忙碌的母亲和后爸,姿态柔和。
平叔李成昌应当提一提,多年绿叶熬成婆,他的戏路自然不差。
欧阳倩心张秀文我也很想提一提,好看是其一,惊喜是其二。
有一处设定特别有趣:片中每集不缺的伪访谈。
片中人物借由访谈表述对驱鬼、对行业、对其他人物角色的看法,前几集访谈主题集中于驱鬼行当,颇有些“跟大家说说我们的故事”的意味,响应了灵异片伪纪录镜头的传统设定。
欧阳晖三十多年来未收一个徒弟,直到洪仔开窍,这是水到渠成,顺其自然。
先前的助手太聪明,而他们这一行,缺的不是聪明的人,缺的是有慧根的人——退一万步讲,哪怕没有慧根,也不能自作聪明,因为那可能会禁不住地引火烧身。
洪仔入行,成了招仔的师弟,这一个设计铺垫得十分好,还顺势开启了下一部,给了观众足够的期待感。
本来真的蛮喜欢的,画面充满浓郁的老广式味道,让整个故事很有可信度(因为带着老旧的气息)。
拍摄很高级,一些镜头总让人觉得不太对劲,但是又不是光靠鬼影来吓人,就是一些偷窥视角还有各种运镜。
故事也很不错,人设立得很稳,傅嘉丽应该是迎来了人设最好的一个角色了。
很会选角,每一个角色跟演员都很贴合。
但是第十一集往后就让我开始有点不爽。
1.平叔给儿子续命那么多年了,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临急临忙来找个路人续命?还偏偏是自己亲家?有点为了冲突而冲突 2.在路上狂跑然后被车撞真的很老桥段了球球不要再用了!(暂评到此)补充: 男主的战力值也挺迷的,那个小助理偷了个恶鬼对付他,也轻轻松松被解决了...再补充: 洪仔的设定感觉抄了《怪奇物语》?再再补充: 12集他们明明发现了平叔跟昌叔被撞的联系啊,为什么不先查平叔,反而是通过驱鬼到黑空间看到平叔的儿子啊?
感觉很不合理。
最后总结:整体很喜欢,故事很完整,人物弧光也很完整,世界观架构起来了,除了一些剧情bug,可以说是我今年初最喜欢的悬疑剧了!
其实一开始也是为了猎奇来的,因为喜欢恐怖片嘛,没想到这么惊喜。
演员就不用多说了,郑俊弘这么能演我也是没想到的~从害怕无助到最后克服恐惧,很惊喜。
洪永城主要是有一种神奇的魅力~还有一众老戏骨~傅嘉莉也真的让人眼前一亮,上次印象还是《张保仔》那个傻兮兮的妹子。
说剧情,在进入主线之前还真的是挺吓人的~但这都不重要,毕竟很多恐怖片演员剧情都可以。
最重要的是电视剧构建了自己的体系,充满了想象力,而且逻辑很通。
包括1.“镜子”论与黑空间。
反映人鬼两个世界,两种秩序,平时互不相通,但特殊情况下会接通。
比如黑水,打通了人鬼界;又比如在黑空间里平叔的儿子,鬼魂困在恶鬼里面。
2.结与解,可以捉可以放,很有矛盾、辩证的色彩。
比如解不一定作恶~而且这两个字“结”“解”应该有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及宗教内涵。
包括珠子,黑珠白珠。
3.其他我们都熟悉的元素,血铜钱,用血作为法器。
4.特色的是用香来“开眼”,类似于牛眼泪还有一个,我没捋清,就是关于“人上鬼身”,这个逻辑。
既有以往恐怖片的元素,也有自己的创新,而且很系统。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还有“情”最重的是亲情,平叔父子情、招仔对父母的感情,小美和父母的感情,二奶女儿和后爸的亲情。。。。
招仔说的那段很感人“父母永远都以为我们是孩子。
我们也没有想过作为支柱的父母也会老也会病”。
还有很多,而且很多故事都离不开亲情。
还有就是兄弟情,彼此相互扶持克服难关,平叔和师叔的兄弟情。。。
Joe和招仔的兄弟情当然还有爱情,招仔父母失败的爱情,招仔小美的爱情。。
除了感情,还有编剧对社会的感情吧,比如对平叔选的牺牲品:凤姐、流浪汉、老人等群体的关心。
还有家庭矛盾(小三),恶劣犯罪(碟仙鬼真的很惨)等等。
还有原则道德与利益的选择(师叔徒弟的故事)。。。
总之很好!
还有个疑问,1.铺垫平叔咳嗽吐血是为何?
2.森美扮演的角色靠吃鬼收鬼,不会反噬吗?
3.为什么救招仔?
4.天朗肉身已毁,最后一幕那个天朗是什么?
从小上学时同学们爱看泰国日本的恐怖片,我是从来不看的,我以为是害怕。
直到几年前我才发现,也许当年年龄小,害怕,也许从未怕过,当年只是抗拒,以为自己会怕。
前几年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竟然一点也不怕看鬼片,甚至看的时候都没那么大反应。
这几年开始喜欢看,甚至还会有些期待一些片。
(我的恐怖片历程唠叨完了,回到正题)年初TVB巡礼片时,不是那么的期待,更何况说是网剧。
无论《金宵大厦》还是《十二传说》,又或是viutv《诡探》系列,HKTV《惊异世纪》讲的最多的都是人性,传说。
基本都是靠氛围,准确定为恐怖惊悚类型,还不够。
当然,以上说的剧不是不好,甚至有优秀的剧集。
而从恐怖角度没有达到我的预期。
当发现是跟前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也是冬天档期的《香港爱情故事》一样是短剧,还一周就4集,抱着试试的心态去看了。
竟然让我惊喜!
第一集开始,它的剧本对比日本,当然没有那么多新的创意,此剧本不能说是非常非常优秀。
但对比自从2000年后开始下坡路的TVB,隔几年才会出一个让我觉得惊喜的tvb剧来说,这个剧本是好的。
故事开篇铺垫,演员表演,镜头语言,节奏都很好。
唯一略有遗憾的是剪辑,有些凌乱影响到了剧本叙述。
可能习惯性做长篇,第一集剪辑上还没找到节奏和方向。
整个剧本或说整个剧(故事叙述,演员,剧本,镜头,剪辑等)它没有用Tvb力捧或高人气又或是常出现在大家面前的熟演员,这些演员只有看tvb剧的熟悉观众才认识的演员,制作上也不是大制作,所以,它像是徐循渐进需要品的红酒,看着好像一般,等它醒了之后,闻一闻能闻到淡淡酒香,从试开始就能感受到入口前调的略涩,慢慢的它会出现甘甜的中调,到喝下后口中留下的果香后调。
这部剧,你需要慢慢品。
渐入佳境……不知道是不是制作团队也是拍着拍着找到了方向,也许是突然发现又或是?
前面整部剧的类型立住了,人物也突出较丰满,氛围做的很好很足,我看有很多朋友说被吓到了,这部剧算些许成功了。
可还是有很多不足跟bug,直到第10集。
10集简直是整部剧最佳集数和最好看的一集。
开头3分钟的长镜头,我喜欢的招仔小美成年人式的告白(而不是现在的甜宠剧各种暧昧拖沓,成年人其实就是这么直接的方式)电影上的吻戏,洪仔心理医生面前的喜极而泣和释然。
整集从镜头语言(氛围,景别,叙事),导演,摄影,灯光,演员,甚至剪辑都是最佳状态,最好的呈现在这一集。
除了这一集,12集也能高分,平叔心理变化的表情那场绝了的表演过后那段无声紧接着三个吃饭,招仔和平叔的对手戏,特别是平叔的表演,我情不自禁的心起波澜而后鼓起了掌。
(一个人看剧突然的反应真的有点蠢。
)短短13集,足有两到三集的精彩,已是剧成功了一大半了。
前面虽然剪辑略有不足,影响节奏,有时候会有些重复的略有冗长,但每集都没有废场戏。
最后几集的反转,也是整部剧及剧本最成功的其中之一。
整部剧如去年《香港》一样,不是大制作,还是男主角洪永城第一次,加做编审的鬼才C君,俩一起监制。
台前幕后制作算不上最顶配组合,但可以看到全部的用心制作,认真讲述剧本,用心的年轻幕后推动,台前一班精彩演绎的演员,才是这部剧最功不可没的成功。
如果你是从小看TVB剧长大的同龄人,剧里所有的演员你都不会陌生,也许不能个个都叫得上名,但他们一直是TVB剧最功不可没的人。
剧里除了男女主,或是洪仔,其他都是所谓的绿叶,但从小到大,我最喜欢的都是这班绿叶演员,他们的演技甚至超过很多做主角的。
无论是剧里昌哥,印象中甚少看到演夫妻的现实中真实夫妻的,马利姐和杜老师,还是戏份很少的从《开心速递》出圈真实夫妻吴香伦和陈荣峻,沈可欣,阮政峰,《爱回家》出圈的张达伦,《金宵大厦》方绍聪,语言学家,演师叔的欧阳伟豪,或是其他哪怕只是一个镜头的tvb熟脸,就算最后客串的森美。
每一个演出都很精湛👍🏻。
这也可能是多年来的磨炼,不一定是一号,但他们用心演绎演好每一个角色。
就像黎耀祥,他为什么能实至名归拿那么多届视帝,是真正的从绿叶很多年很多年才做到现在。
可惜不是人人都能有机会。
如果tvb多几个这样从绿叶开始就演技过人再到主角,可能就不会让我一年最多看完一两部剧了。
(题外话,像很早就听说到现场不带剧本,已经背的很熟悉的李国麟,又或是麦包麦长青,韦家雄,骆应钧,古明华,郑子诚等等这些金牌绿叶,如果tvb没有他们,可能真的看不下去了)这部剧里,可能真的是c君,卢思麟带领的编剧团队做的剧本和以年轻导演罗俊伟,祁健聪领导的幕后拍摄制作团队给了主演们信心,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洪永城发自内心轻松的演绎,那种自然,好像角色就是为他打造的,从四叶草就出道的傅嘉莉,第一次喜欢她演的角色,郑俊弘第一次看到被挖掘深层次的演技。
香港演员,特别是在tvb摸爬滚打磨炼很多年的演员,没有不好的,只有遇到好的角色好的本子好的团队,他们才会发挥出最佳和擦出精彩的火花。
去年冬天有部温暖人心的短剧《香港爱情故事》,以为《星空》就是tvb今年的答卷了,结果今年冬天有部纳凉的《凶宅清洁师》收尾,虽然惊悚恐怖,但最后每次鬼 结 之前,每一个释然的笑容,会让你从惊悚恐怖后得到安慰。
tvb依旧没让我失望。
它正在不断地尝试和寻求突破。
就像剧里的台词:鱼变成人,爬变成行,中间错过多少次?
不肯试,不去错,就没有路可以走了。
我有些期待2022年的巡礼了,以及剧最后为第二季的伏笔,期待第二季……一部为香港鬼片正名了,谁说鬼片不能有鬼的好剧。
往生有时,永生无限……tvb年轻力量彰显无限可能……
道,捉鬼,一人之下爱与自我拯救人设反转
主线还行,但原来不是一集一案的单元剧啦。太久不看港剧,洪永城不是旅游节目主播么也开始演电视剧了,话说他是萧正楠他老婆的蓝颜知己嘛。
虽然没看完就评论不太好,但是无法理解这部作品作为恐怖片好评度这么高吗?看到第二集看不下去了,演员演技有点尴尬,剧情也挺老套的,特效化妆……总之没有坚持到感觉有可取之处的地方😅感觉在内地不火也挺正常的
剪辑很混乱,肉眼可见的低成本小制作。2集弃
洪仔招仔好帅!国产版温家双煞,港版捉鬼兄弟!前两集有点乱,后面越看越好看。故事真心很可以,师傅是个马小玲一样的帅姑娘,师兄弟两个一正一邪,不,也说不上邪,理念不一样而已,都有底线。善良的师父为了儿子也放了恶鬼,而且搞死一家,搞了洪仔那么多年。这个主线故事其实已经超级可以了,结果剧本前两集真心太乱太劝退了,跟男友一起看,看了两集他看不下去了,后面我自己看,越看越好看。真心很不错,只是剧本其实还可以再打磨打磨,本来想给三星的,但是国产恐怖剧太少太稀缺了,多一颗星鼓励一下。但是真的不出续集吗?剧本好好磨磨还是很不错的。
年度TVB最佳。一口气睇完。
不夸张,1.5倍速真的丝毫不影响。第11集之后才起劲
质感和氛围挺不错,就是故事太太太散漫了
可算是驚喜,比金宵2強太多了但是沒有在翡翠台播。除了一般的對於鬼的同情,最好的地方仍然是反轉——滿口不在乎名利、超渡而不擊殺鬼魂、不破壞世界秩序(五行)的人,反而作出了最違反道行的事情,這可能還是說明了什麼是Kant avec Sade。從靈異題材的角度來說,這也說明如果不能讓人代入到鬼的視角,那麼也是失敗的,變成為嚇人而嚇人的腎上腺素針。也因為這一點,鬼從來不是一個物理問題,關鍵並非鬼存在與否(強迫症的motto),亦非「火力足夠」就能消滅之。有人就有鬼(非人),鬼是消滅不了的,鬼和人的關係問題是一個道德-倫理問題,也是男女性化的問題——到底是morality的一面,還是ethics的一面?
3.5吧
拉了一坨大的…
气氛很不错。港式恐怖片好久不见,甚是怀念~
这部剧好就好在它很慢,坏也坏在它很慢。如果是我的话就不会剪成40分钟一集了,撑死30,最好25-27分钟左右,而且回忆cut真的有点太多了兄弟,感觉像是在水时间。因为太慢,确实是会劝退很多人。等把全剧看完你就知道所有的铺垫来的意义为何,所以说伏笔就是这么埋才对啊哈哈哈。突然发现他的逻辑故事线是有问题的,再减一星。招仔是父母杀后才跟师傅认识那又怎能可能会和那个“哥哥”相处过。因为哥哥生病被师傅杀了才会去招仔家。
勉勉强强,就是太慢了,一个镜头定个半分钟以上,看得想睡觉。悬疑不够,吓人技巧也老套,都是绿色背景暗戳戳的不知道开灯,背后有人等等。没什么意思。还是少看这种东西的好。
剪辑也太乱了…故事一般吧 还有好多坑没填
故事是个好故事,足够猎奇和引人入胜,但一些镜头和表现手法有点不伦不类,没有完全服务于叙事,采访式的旁白,没有焦点,容易让人脱离剧情,既然有小美这个角色,何不把采访当成是她在做某种纪录片,这样会通很多,故事我是喜欢的,也期待有第二季。
剪辑稀烂,烂的一塌糊涂
不好看,乱糟糟的,剧情无张力
虽然不恐怖,剧情也相应比较简单,但念白式的作用和微混沌的意识流排布,有了那么点道学和阐释道的“不可语”,潜台词,这几点值得四星。
恐怖氛围还可以,剧情有点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