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6, s03e03, romantic French
没看第二季,直接从第一季跳到了第三季。
剧中每个人都受着折磨,每个人都想做好人,却悲催的逃不出欠操的前任。
海伦爱着诺亚和医生生活在一起,爱莉森的前夫爱着爱莉森又重新结了婚。
爱莉森回头爱着前夫。
诺亚新同事的丈夫是老年痴呆,想和诺亚来一段露水情缘。。。
爱莉森的前夫是相对最正常的人吧,他对爱莉森说你是一个混乱的人,你把你的生活弄得一团糟,我不想卷进去。
看的很压抑。
爱情是需要苦心经营才能维持的。
它绝不是随心所欲,跟着欲望走的人只会把生活陷入混乱。
我们不是在每个年纪都有机会重来。
一个人怕孤独,两个人怕束缚。
愚蠢的人啊,就把自己困死在欲望里吧!
单身应该是最好的状态。
哪怕会孤独。
原文见公众号:The Affair:爱的“一般现在时”我对成年人的世界向来不感兴趣,很久以前我就开始讨厌大人。
我讨厌他们把人生活成道理,讨厌他们教育式的口吻,讨厌他们不懂沉默又或者太过沉默,讨厌他们抗拒观察还总是歇斯底里。
我选择用顺从的方式处理同他们的关系,这是我的叛逆。
我一开始关注到《情事》,只是因为这是一部 Showtime 出品的电视剧。
当成年世界的庸常在我眼前缓缓铺陈继而被一寸寸解剖开来的时候,我明白我无法抗拒被它吸引,恰似我无法不变成他们中的一个,以任何一种形式。
或许只有这样,我隐秘的叛逆才得以生长。
故事从一起刑事案件的调查开始。
倒叙的手法给情节蒙上了一层诡秘阴森的氛围,因尚未提及受害者的名字,成功引发观众对各个角色行为的质询与猜测。
诺亚是个普通的教师,同时也是一个不太成功的作家。
为了维系自己与妻子海伦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给四个孩子提供出众的教育条件,诺亚不得不对一直以来提供经济资助的岳父忍气吞声,另一方面,他的家庭背景有意识地被隐瞒。
艾莉森是蒙托克小镇一家餐厅的服务员,与继承家族农场的丈夫科尔一起经营着早已支离破碎的生活。
唯一的儿子因遭遇二次溺水憾然离世,艾莉森一直在强烈的自责中惶惶不可终日,生活平静如水又杀机四伏。
两个困顿且深受压抑生活折磨的中年人自第一眼便相互吸引。
这种危险且致命的吸引究竟是命运还是因绝望产生一无反顾的逃离。
自故事开始,镜头就选择由双视角阐释,将亮点饶有趣味但并非翻来覆去地呈现,直接又玩味。
在两人那里,均是对方率先勾引自己,细节的不尽相同使观众开始思考有关两性的终极议题,甚而引发对两人完全不同的喜好及预设。
人对自己的意志,似乎总有一种原始信赖的本能。
透过镜头,每个人物都似乎妄图用短短二十分钟的只言片语说服观众自己是个好人,又通过安慰剧情里的对方来说服自己。
婚外情向来饱受诟病,因逾越道德界线的行径常常招致评头论足与外人的义愤填膺。
在新媒体不断发展壮大的今天,原配怒打小三,丈夫现场捉奸的视频长居流量前列、高居不下。
是偷窥私欲的彰显,还是人性正直的坚守,抑或是对正在道德边缘试探的自己的警醒。
人因私密,选择站在现象背后,躲在阴影里,看不清表情。
在第一季的末尾,艾莉森与诺亚选择私奔,隐秘的情愫与遮遮掩掩的不轨已使两人厌倦,对科尔和海伦的坦白无疑招致暴风骤雨。
科尔即将面对妻离子散的现世绝境,海伦对完美生活的一去不返几经流连。
两对曾经的爱侣似乎并不能彻底决裂,此间的藕断丝连是伏笔更是谜题。
于是在第二季,剧情又引入科尔与海伦的视角,丰富之余更加错杂,悬而未决的问题不断累积。
之后,诺亚将自己的故事编撰成书出版,受到评论界一致好评,书也因此大卖特卖。
艾莉森第一次直面诺亚眼中的自己,极尽妩媚风骚,似乎不遗余力只为勾引对方出轨、破坏彼此家庭。
在书里,诺亚将艾莉森刻画成一个对诱惑之计深谙于心的少妇 ,这对艾莉森而言无疑是一次打击。
在返回蒙托克处理房产事宜时,艾莉森与诺亚之间的罅隙使她对科尔的感情故态复萌。
另一边,海伦在极力挽回诺亚的同时,还得对付孩子们对家变的各种反应。
游走在生活、工作与家庭中,海伦在试图寻求平静,却又无力招架平静底下的暗流翻涌。
她甚至能够原谅诺亚的背叛,原谅他不是一个好丈夫,但至少还在努力做一个好父亲。
中产生活的润泽使海伦即使年近半百依然保有风韵,各方的追求虽不至令她晕头转向,但俗世本身的错综复杂却使她身陷囹圄。
四人之间的对峙,因轰动产生的高潮逐渐归于沉寂,艾莉森与诺亚选择重组家庭,海伦与科尔似乎也心有别属。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艾莉森怀孕了,孩子的父亲是谁,她自己也说不清楚。
刑事质询到这里似乎走向终结,受害者的真相也缓缓揭开。
四人的纠葛因矛盾变得简单,剧情在这里戛然而止。
对于该剧有无必要继续拍下去,观众们各执一词。
从评论来看,大家对海伦的经历颇为同情。
父母的掌上明珠、婚变的受害者、努力维系家庭的母亲,每一个身份都完美得无懈可击。
而作为插足者的艾莉森,在生活发生天翻地覆后尝试着继续学业,她本身的悲剧色彩与经年累月的隐忍,使婚变之于她更像是救赎,因此网友对艾莉森的看法相对来说比较客观。
科尔的视角中更浓重的笔墨放在了对案件本身的梳理上,一个乡下硬汉在婚变面前的无力与放弃挽回,尽显委屈。
以致之后与艾莉森合作生意上的成功,在观众这里,似乎更合情合理。
但几乎没有人支持诺亚,在大多数人眼中,他狂妄自大,有着近乎极致的偏执。
富裕生活使他带着一些商场上的油腻,在原生家庭中他又有着诸多的不耐与委曲求全。
实际上,诺亚已经凭借自己的努力打破了阶级的壁垒,但他看上去对这一切毫不感激,使得他在行使堕落权利的同时,不得不接受观众对他的审视与无情的行刑。
也许是身为作家的本能,诺亚没有一刻放过自己,他对自我的剖析充满着决绝与冷静,有时他一言不发,有时他谈笑风生,在众人面前,他似乎总在用游刃有余地掩饰对自己的厌恶,他的真诚在于他甚至能与这些厌恶共处。
大多数时候这会被他人看作是为欲望所操纵,但凡两者阶级相差悬殊,就不可能存在更近的谅解。
这部剧从狭隘的角度看,实在是太世俗了。
关系破裂,家庭重组,似乎仅仅只是为了故事延续而不得不往下写去。
在对出轨这个行为的容忍度上,不关乎社会的开放,民众一面倾向于一棒子打死,一面庆幸好在这样的事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
契约的缔结,誓言的形成,似乎在这里神圣过了一切。
就出轨这件事本身,一旦被人为的放大,仿佛所有行为都需要一个解释,每个人都自认为自己有权利评判,似乎法律没有规范,任何人便可做法官。
转眼到第三季的开端,已时隔三年。
随着剧情的注入以及人物的心理变化,注入了一些惊悚元素。
对诺亚的惩罚似乎大快人心,这种惩罚更像是诺亚与自己之间的对峙。
好在独特的视角对事件的原委有了更完整的解释,观众随着诺亚的心境逐渐归于平静,也不得不承认对这个角色的又爱又恨,从始至终,诺亚的视角都被选为主视角用以阐释剧情,也许能够起到帮助观众理解自己的目的。
新角色朱莉叶加入得似乎有些莫名其妙,但仍旧是不可或缺的注脚。
她与学生及诺亚的对话,由表及里地诠释了诸多爱与性的议题,并在季中另一方面,对做一个好父亲不可抑制的渴望,使诺亚在处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时常如履薄冰,在第三季更是达到一个极度冰点。
在亲情问题的探讨与延续上,本剧大有可为,通常都点到为止,这类隔靴搔痒往往却又恰到好处。
为了避免剧透,我想就写到这里。
对我来说,《情事》的难能可贵在于,通过提供多重视角,让观众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个旁观者,不过也是一种“视角”的代表罢了,是没有资格可言的,但“这种”视角,又是独一无二的。
我想每个观众对此都有自己的看法,这是它的精妙之处,也是一次绝无仅有的体验。
情事正在发生着,也将接续不断地发生下去,有时痛苦也是一种深刻的信仰。
艾莉森的脆弱,诺亚的真挚,海伦的痴狂,科尔的坚韧,两个家庭,四个角色之间的交逢与对垒,更揭示了永恒的爱的主题,只有自我的感受是凌驾于一切之上。
人无法拯救他人,却可以完成自我的救赎。
欲望会变冷,期待会衰减,而只有爱是不会熄灭的。
我们可以去责备人,但我们或许没有办法责备任何形式的一种爱,这也许是为什么这部电视剧到今天,仍旧不断吸引着我的原因。
终于看到The Affair第三季的最后一集。
说实话,感觉第三季的剧情整体不如前两季,虽然还是多人视角,但主线是Noah的精神分裂和内心斗争。
男主角背负着太多的过去,对母亲的愧疚,对前妻的亏欠,让他选择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这很符合西方的原罪思想。
然而三年的牢狱生活并没有令男主精神上得到救赎,出狱后他饱受精神分裂的痛楚和折磨。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在半清醒半幻觉的状态下他将刀刺进了自己的脖子。
他终于慢慢意识到自己的精神状态出了问题,开始重新审视自我,能够直面自己需要很大的勇气,但也只有获得这样的勇气才能与自己达成和解。
人的一生也许就是不断和自己斗争,不断与自己的和解的过程。
所以,不管何种斗争,其实都是和自己的斗争。
正如Noah一直在和自己心里分裂出的狱警斗争一样。
最后一集的场景设在巴黎,虽然剧情有点跳跃,但总算有了一丝温馨,然而温馨中又似乎透着点凄凉。
在巴黎重遇了女教授,印象最深的是两人相约共进晚餐的那一幕。
在女教授的记忆里,Noah安静地坐在餐厅里看书等她,而她自己则刚被上司苛责了一番。
而在男主的记忆里,则是女教授平静地坐在餐厅里等他,而他自己也是刚被女儿无视。
两个人的下午都过得很糟糕,但见面问候时都选择了说自己过得很不错。
也许在误以为对方过得不错的时候,也不想承认自己的糟糕吧。
最后一幕,回到纽约,正是圣诞前夜,女儿回了家,儿子邀他明天去公园,前妻向他挥手致意。
他似乎得到了家人的谅解,但当他坐上taxi,司机问他要去哪里时,他竟回答不出。。。
期待第四季,第三季有点像男主一个人的独角大戏,希望能在下一季里更多挖掘其他几位主演的内心挣扎。
20170113, s03e06, in a relationship
真不如前两季那么唯美,尤其是背景音乐,还有景色,主角服装都很简洁,没有太多华丽的服装,还增加了一个朱丽叶的角色,觉得有些凌乱了,还有虎头蛇尾的,诺亚一下子从一个嗑药的精神病穿越到巴黎,根本没有一个结尾,一些故事都没什么意义,是不是换了编剧了,真心喜欢第一季,女主角的那种孤独,还有优美的景色,和一般的美剧不一样,没有太多华丽的服饰,豪车,过于去装饰,反而女主角朴素一点会显得更加与众不同,但是,超级讨厌他们家大女儿,脑袋里有泡吗,第一个喜欢女主小叔子,人渣一个,这一季喜欢一个那么大年纪的人渣中的极品,美国父母有些太过尊重人权,那样的女儿,应该无论多大都应该打服她,照死里打,总是把自己的错误都加在父母的错误婚姻里,太矫情了
20170123, s03e07, all the stories arise from the illusion
这部剧真是看得我直憋屈,很郁闷。
黑暗的剧越真实越让人觉得活着真没劲,这部剧偏偏拍得特好,演员各个都很棒,就让人更加无力,无奈,无望。
郁闷也要接着看,因为,代入了大奶的角色,天下大奶,情同此心。
看剧的时候,很容易迁怒于旁边的那位边滑手机边打瞌睡的无辜的家伙:大奶得知出轨之后太过平静,后来又大发狂,他说,“这里没一个靠谱的,大奶也不靠谱”,我白他一眼:她能怎样呢?
果然,失去爱的女人,连呼吸都是错;大奶崩溃吸大麻开车接孩子放学,他说,“当妈当成这样,当然不能给custody!
”,我瞪他一眼:那孩子也不能跟了那个正在和小三滚床单的所谓爸爸;小三受了委屈,我恶狠狠一句“坏人!
活该”,他居然为她开脱:“她不能算坏吧?
”我说,这男人口口声声爱孩子眼睁睁怎么可以做出这种事情?
他居然轻飘飘来一句:“那有什么办法?
爱上了嘛!
” 恨不得一脚踹过去。
还好剧里面还是有人替我骂渣男,比如姐姐骂出轨的弟弟:So what you really love her? I love Brad Pitt, you don't see me leaving my kids! 好飒!
爱情,很了不起吗?
当时看廊桥遗梦的时候,才上大学,不理解为什么这个小说那么红,现在应该是明白了,她看着他的车打着左转灯的那一刻的忍住,才叫爱情吧,这部剧里的一对,只不过是随时发情的男女动物而已。
此剧,第一季专注描述一地鸡毛的日子里一段意乱情迷的情色;第二季的中心思想是:上了位的小三日子也不好过啊!
背景是谋杀案揭开真相;正在播出的第三季,男男女女继续各种情爱纠葛,又加进了闲杂人等加入睡来睡去组合,感觉失去了前两季的文学性和细腻性,有些落入俗套了。
连续跟了三年的美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把人物内心世界表现得如此生动的剧。
每个细节都非常用心,无论灯光、音效、环境、道具、服装都是精心布置的,画面非常完美。
很多情节都是主人公意识流反应出来的画面。
同一个叙事场景在两个人之间的视角几乎不同,各自的服装、语意、环境、在各自的角度都产生着微妙的变化。
赞叹美国人的细致。
这也让我想起了王朔小说里的一句:这些过去的事情到底真实发生过还是仅仅存在我记忆里美好的幻想的情节,我已经无从考证,只记得的确有过这样的场景,但是时间、地点和相关的人物可能都已经错位了。
Mini明明没被撞啊。。。
是不是一刀子也是自己捅的?
还有,美国人是真的有感觉就要上床吗?
每集一开始总是就事说事,放着放着就可以猜,这集Alison要和谁睡了,这集Noah要和谁睡了,Helen, Cole...随便出来的龙套都能和四位主角中的一位来一发,也是醉了。
感觉从第二集开始就是这个画风了。
虽然Alison的确是想到一出是一出神经质,但表示能理解。
Noah在S3E5里哭得好伤心,不禁让人母爱泛滥。。。
如果说第一季的The Affair还只是以独特的视角结构从金球奖杀出的一匹黑马,那么现在可以说它是剧集里开拓的领军剧。它总是在尝试着以不同的风格叙事方式来体现复杂的婚姻和以其为象征的人与欲望。这一季开篇以意识流形式铺开Noah的世界开始挖掘这个人物的行为动机。又是一场精彩的冒险。
本来以为alison和noah是绝对主角,在这一季,Noah和Helen慢慢讲述了正常婚姻生活的样子。
为什么不如前两季
最差的一季, 虽然演员的演技突飞猛进, 但是也掩盖不到剧情的空洞。。。
我还是不适合看这样的故事 很不喜欢
an asshole is still an asshole no matter what kind of tragic backstory you give him
感觉收得有点突兀,突然诺亚就精神正常了,到了法国散心,跨度太大,好像前面几集他的心理精神问题都不值一提。不过最后诺亚对女儿说的那番话真的是发自肺腑,他应该意识到了自己和前妻给子女做了一个非常坏的爱情榜样,但子女总会总父母的经历中吸取教训,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好,直到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完美的童年。
三季连起来看的。一二季是个完整的故事,明线暗线叙事悬念伏笔都做的非常好。第三季给人编剧黔驴技穷的感觉。男主的Trauma线戏份太重且不出彩,挤压的其他角色感觉可有可无,强行节外生枝的法国教授线。剧集最后那句“Where are we going”似乎是编剧问自己的,真不知道怎么写了就结束吧。
烂剧本配不上好演员系列
Noah的部分真的太糟心太压抑了,affair可以把一个人/几个人搞到多messy,I get it ok? 从第一季的阳光明媚到这一季的无尽黑暗,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欢了。可还是会接着看。
这么好看的剧怎么没人看,剧评看得不过瘾 最后一集太跳跃我还以为我漏看一集
花开过人来过
第三季好纠结 看的难受 幸好最好一集看起来都和解了 期待下一季新的纠结 🎃
S03E10人物刻画,第一人称角度的拍摄,一如既往可圈可点
Noah精神状态线倒胃口,比第二季水准下滑太多了。
编不下去乱编的一季,人物行为毫无逻辑……如果不是最后一集金句输出,恐怕要不及格。
没什么必要拍第四季了,就此收尾挺好。
感觉整部剧的风格在转变,吊人胃口的不再是主人公的选择和情感,而是一个更直白的人物和事件。但是好在情感刻画依然细腻。男主和前妻这两个演员演的真是好啊,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有故事。
比前两集差很多
人设都崩塌了,精分神神叨叨的,编剧强行各种乱搞关系,太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