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是冲着东野圭吾的大名去看这部电影的,以为是部推理作品(因为没看影片介绍),却发现是部社会写实作品。
其实这种情况在每个地方每个国家都有,而对于影片中那些歧视罪犯亲属的那些人,作为观众都会对这种行为感到气愤。
但如果真的现实发生在自己身边,有多少人会敞开心胸来接纳这样的人,多多少少心里都会产生避而远之的想法吧。
当然这部影片并不是在探讨那些歧视罪犯亲属人的行为是否应该,而是作为罪犯亲属的当事人,应该如何面对生活。
影片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位会长一句话:不是要寻找没有歧视的地方,而是要在这个环境下生存下去。
逃避是不能解决问题,既然要生存下去,就要勇敢面对周围的一切。
片中最为让人佩服的就是由美子这个角色。
作为女性她勇敢面对周围一切的事,哪怕自己喜欢的人是罪犯的亲属,哪怕自己的女儿被人排挤,她仍然无所畏惧勇敢的面对,勇敢的活着。
血缘关系是断不掉,一味逃避只能让自己陷入更深的痛苦中。
最终弟弟还是坦然面对自己的哥哥,那个为了自己而犯罪的哥哥。
最后哥哥看到弟弟的表演,激动感动以及幸福的眼泪,让我也不由自主跟着一起流泪了。
玉山铁二在这部剧中的表演,让我大为赞叹!
哥哥犯罪入狱,弟弟也要被房东赶走、接二连三地失业,并受到众人的歧视与嫌弃。
可见日本人民的生活并不十分好过,国内舆论就相对宽容地多。
是不是真的会那么严酷暂且不去考证,总之电影要表达的就是弟弟的境遇非常惨,尽管做了最大的努力,仍然处处碰壁。
现在有一个叫做“逆商”的说法,顾名思义就是人在逆境中所变现出来的质素。
我发现在日本电影中,人物的逆商,都非常之高,绝对表现出命苦不会怪政府,有点背不去怨社会的高强度耐受能力。
这个弟弟也一样,虽然受到了那么多不公平的待遇,却一没有自暴自弃,二没有变成愤青,甚至连句脏话也木有骂,一如往常般辛勤努力工作,很是逆来顺受的模范典型。
社会需要这样的人啊。
乏味的影视作品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通片都是好人,矛盾均来自于误会,经过一番挫折后误会消除,云开雾散光明无限。
弟弟这个人物,性格上还少许有些复杂,比如他的软弱,他的逃避,他交了董事千金后也有想过吃软饭的打算,他为了女儿狠心断绝了与服刑中的哥哥来往的行为。
而他女人由美子的刻画,几乎看不到什么弱点,就不是很真实了。
以至在观看中想到,到底是女性的品质,更为勇敢、专注与坚韧呀。
那么弟弟是爱着由美子的吗?
我想不是,不是纯粹的爱意,男人的心,也是向往着童话般的爱情的。
弟弟,有过一见钟情的狂喜,忐忑不安的期待,撕心裂肺的分别,但这一切不是对后来成为太太的由美子,而是另一个匆匆而过的美少女。
他努力过了,也清醒地看到现实的无望,这才拿了女孩父亲的遣散费,转而怜取所谓备胎的眼前人。
一个驯良而懦弱的男人。
他的不抗争,兢兢业业,成就了他最终的幸福。
面对狗屎般的生活,如果不能颠覆,接受——或许才是获得幸福的途径吧,起码励志片里都是这样说的。
要放弃执念。
要继续努力。
要具备一颗有如傻子般宽容感恩的心。
片中对手足之情的描写很老套很煽情,监狱生活的负面影响也毫无笔墨令人匪夷,在此就忽略不提了。
在信息传播极快速的今天,还有多少人喜欢用写信的方式来交流?
应该很少吧!
但我很喜欢信的方式,更能让人静下心来感受!
影片中的社会现象在我们正常家庭中是难出现的,但它所讲的“歧视”却是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
讲歧视或许太强硬了一点,换句话说歧视也就是一种社会人的不平等!
只是这种不平等能失衡到什么程度,人们可以接受到什么程度!
也许影片的剧情很老套,最终的结果虽然不是那么的现实,但的确那是人们所憧憬的结局!
而其中的过程何止那么美好,每天的生活更需要持久的毅力!
逃避是人们心中不停涌动的寄生虫,顽固不化!
面对,总是迎来各种各样地阻力军,你是选择勇往直前还是临阵脱逃?
不到事情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你是不会真正了解自己的!
我更相信人的心,相信乌云散去终会撒光芒!
和小说带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完全没有发挥出电影该有的表现力。
山田同学的表现远没有白夜行里好,朝美的演员太丑了,演技也差,玉山帅哥还不错,只不过也没啥出场的机会。
把乐团改为了相声,是最不能忍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这个时候是日本相声根本没法比的,天壤之别啊,所有相声的部分全被我快进掉了。。。
社长和直贵谈话那段还行,最后那段哥哥的表现还行。
还是看小说吧,电影比原作差太远了。
不过原作很长,也比较闷。。。
..影版的居然比SP版的分高o.o我的观看顺序是 龟梨版SP→原著书→这一部的电影版说实话 明显龟梨版更忠于原著 而且龟梨版的人设更贴 我是特别推荐看龟梨版SP的!
这一版改编有点多. 一样的片长.可是节奏差SP版不是一点两点. SP抓住了重点.时长该押在哪部分非常明确。
然後跟着节奏看.情节很完整。
这个电影版刚开始就交代得模糊些。
人设上.龟梨的少年气比山田强很多.而且歌声确实美~ 龟梨君演绎中呈现出来的气质我觉得更贴合直贵. 山田太过温润 爆发的时候不够歇斯底里。
哥哥的人选也是..铁子哥就是长得太聪明又太帅了... 哥哥就应该是笨拙又执着的。
屁股大人造型和演技上胜于翅膀姐姐.但是改编以後又不是一回事了....(翅膀也是长太好看+演技大根 算是比较败笔的地方)另外当时很多人诟病龟梨君颜谷....可是却正好fit了直贵这个角色的潦倒与艰难。
然後 SP通过镜头美学来表达年月的更迭.印象非常深刻:破旧的帆布鞋→光鲜的皮鞋。
改编中. 电影版直贵拿了朝美父亲的钱这一点是我最不满意的。
给大小姐留了个疤的安排我也不喜欢。。
然後由实子冲进车流里捡信的碎片太狗血了。。。
其实觉得这个英文跟电影跟书都毫无关系
胶!
原!
蛋!
白!
皮肤真好啊然而takedrug以後....
另一个维度的“往事不堪回首”
完美侧颜~
最近觉得很神奇 真正的年轻其实不会被皱纹泪沟一类的打败 就是一眼看过去就知道年轻
主题曲刚一响我就觉得是高桥瞳!
黑幕等了很久 果然~ 是那种有爆发力 高音又有点沙哑的感觉(我可真厉害哈哈哈)
小田和正是我很喜爱的一位歌手 当得知《手纸》06版电影最后选用了他的歌时 是有些惊喜的。
惊多于喜。
和电影不同 原著改编的音乐剧《信》延用了约翰·列侬的《Imagine》为线索。
从与约翰·列侬微弱联系来说 小田于我可能依然是这个故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solo活动之前小田和正所属的Off Course乐队 曾在七十年代的日本红极一时 无可匹敌。
如约翰·列侬原来所在的披头士一样 1982年正处于盛期的OC于日本武道馆举办了演出 演出后铃木康博退出乐队 从此原生成员只余小田和正一位。
后活动至1989年 乐队解散。
《言葉にできない》是武道馆演出的最后一首歌。
歌的前奏部分有16个小节 在这次演出中并没有被完整地演唱出来。
82年的影像里 哽咽着把头靠在麦克风上的小田和我记忆中抱着吉他在台上泣不成声的方书剑重合在一起。
颤抖着大声唱歌的小田却让我想起电影里山田孝之最终笑着说出哥哥的样子。
“我曾幻想与你一起走下去 像开始时那样。
”透过直贵的眼睛我看到另一段故事。
导演试图借由这样的方式来讲述《信》的意图 也算大致窥见了罢。
“Only one person who is involved in the heart”与那个人撕裂的痛苦 就是羁绊。
-“独自一人无法生存下去因仍爱着什么人心中痛苦不堪 无法言喻未能完成的 那时的梦想 已经消亡能遇见你 令我感恩如此欢喜 无法言喻”
一直覺得這類電影比較煽情,大多敬而遠之,不過電影是根據東野圭吾的小說改編而成的,而看過《殺人之門》之後,實在佩服這位作家,所以,就試試吧。
故事很簡單,要看的,當然是身為殺人犯弟弟武島直貴所受到的委屈和所面對的歧視:為自己所沒犯的罪而低頭致歉﹑被發現身份後受到鄰居和同事的排擠﹑醉心的事業剛有點起色就被流言而結束﹑想要跟她結婚的女孩分手告終,甚至他成家之後,他的太太和女兒也受到歧視。
直貴想:只要有哥哥在,他就無法得到幸福,所以他要斷絕跟哥哥的關係,要跟他斷絕書信來往。
斷絕來往就可以解決問題?
只要否認就可以把不喜歡的血緣排除出去?
血緣之所以成為血緣,是因為誰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左右直貴得到幸福的,既非身為殺人犯弟弟這層血緣關係,也不是世俗人對罪犯的歧視,而是他對自己的定位和接納。
電影中有幾個片段印象比較深刻,其中之一是電器失竊後,直貴被調離總店,雖然說大公司內人事調動是常有的事,然而這不管怎麼看都是針對直貴,正當直貴無奈沮喪的時候,店總裁親自到直貴被調職的地方去找他,跟他閒聊起來,總裁說罪犯的親人被歧視是正常的,那是平凡人對於暴力﹑對於罪惡的害怕和厭惡(就是說:人們抗拒的並不是武島直貴這個人,也不是他的哥哥武島剛志,而且他們所代表的「罪惡」這件事),被排擠﹑被歧視當然會覺得辛苦,尤其是這種事一再發生的時候,可是躲藏下去也沒用,倒不如勇敢面對,找到自己可以待下去的地方──從這兒開始。
期望別人對自己「一視同仁」似乎是妄想,那麼,就只好給自己定下目標:不管在哪兒,都要好好活下去,即使被歧視,也站穩自己的立場。
因為,不歧視的地方本來就是不存在的。
另一段較深刻的,是喜歡直貴的由美子鼓勵直貴,說自己也因為父親欠債而經常東躲西藏,為了自己沒做過的事而過著躲躲藏藏的人生,那是很可悲的。
想起一個朋友,也想到自己的一些經歷,總之,有些時候,真的很想跟某個有血緣的人斷絕關係,希望這樣就能讓他/她帶來的麻煩根絕,有時我們以他們為恥,有時是覺得被他們負累了,然而不管怎樣,血緣是斬不斷的,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得為他們倒楣一輩子。
就像由美子,即使有個連累家人的父親,她還是堂堂正正的活下去,也許她討厭父親的所作所為,因為那害苦了她了,然而她卻沒想過要把親人的關係切斷,這也是她暗中幫助那兩兄弟繼續溝通的原因,她覺得親情太重要了,而且她決定了:不可以讓這些成為她得到幸福的障礙。
她的決心,終於讓她追求她所喜歡的工作,也讓她跟她深愛的人在一起。
我想:我會抱怨帶給我麻煩的家人,然而我卻不能否定他的存在,更不可能抗拒他對我人生構成影響。
憎恨他,只是讓自己受更多的苦,內心不得安寧,因為我深信:在痛恨的背後是深切的期待──期待對方的疼惜﹑期待對方成為自己的指引﹑成為自己引以為傲的人。
不過事實上對方並沒有回應我的期望的責任,即使他並不如我所想,卻不是我痛恨他的理由。
當然,直貴到監獄中義演的時候,趁機向哥哥表白:誰叫我們是兄弟呢?
兄弟就是無法輕易割捨分開啊!
是的,直貴在表演中一直說他哥哥很笨很笨很笨!
也許那的話是他的心聲:連去闖空戶偷點錢也落得被人撞破情急之下殺害了對方,然後被判終身監禁,這樣的人還不夠笨?
然而這樣的哥哥,換不走也擺脫不掉,因為「兄弟」是天生的。
哥哥終於在弟弟的接受之下得到救贖,是的,他已經被定罪,他仍然要服刑,在外的弟弟也一定會繼續受到歧視,然而當弟弟接受了這個罪犯哥哥﹑接受了被歧視的對待,獄中的哥哥終於得到救贖。
小說會更精彩嗎?
人物會更豐富更有血有肉嗎?
非常期待。
又,片尾曲真的很動聽。
「手紙」官網:http://www.tegami-movie.jp/Sunday, September 02, 2007.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bellmak/3/1294308127/20070903004734/#centerFlag/
我是冲着东野归吾去看的这部电影但是我没有看原著,我不知道相比较原著这个电影可以值几分但是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本应该感动,但却没感动起来....主要的原因,我觉得演员不太给劲儿,尤其泽尻英龙华(这名字改的...)对她最好的印象就是一公升眼泪里的那个跟病魔抗战的女孩可是之后她给我的印象就是,很拽,很自大,演技上我并不觉得她有多出彩,但她经常流露出一种虚假的表情,尤其是在这部电影里还有就演哥哥的那个演员,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他也没给我留下什么印象哭哭啼啼,也许这就原著里哥哥的个性吧???如果山田孝之也同样不出彩的话,那这个片子,说真的,除了剧情还不坏以外没什么值得称赞的了,弟弟的感情,还有微妙的心思,被山田演出来了会让我站在了弟弟的立场来看片
硬盘里躺了两个月的电影。
主人公第一句画外音出来就听出是山田孝之。
原本觉得熊猫的片子都看的差不多了,这真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第二个惊喜就是主人公的哥哥是玉山铁二、爱人是泽尻美女。
一部电影能有三位以上喜爱且不讨厌的演员如今已实属难得。
改编自东野圭吾的这部关注犯罪者家属生存的作品,集犯罪成长言情社会问题于一体,2008年底,与电影同期推出的文库本小说,创下销量突破百万的最快纪录。
“你今天受的苦,都是你哥哥犯下的罪。
”片中父母双亡的兄弟俩,哥哥为了抚养弟弟并供他上学,在腰伤失业后入室偷窃并误杀屋主。
从此弟弟放弃求学,在各种歧视中艰难求生。
在他一次又一次失去工作再次因家庭背景问题被远调后,公司会长对他说的这段话,表达出作者对于犯罪者和社会歧视的鲜明态度。
特别舒服到位的电影。
故事圆满情节顺畅。
尽管活得很苦,但终究没有放弃。
如果弟弟终因忍受不了犯罪的哥哥给他带来的种种不顺最后弃哥哥而去并也走上犯罪道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那这苦难的电影恐怕就能上8分了。
俩小时让我这种从头就开始揪着心各种脑补的玻璃心观众过得很是舒心,感恩导演和编剧没在结尾让万念俱灰的哥哥死在监狱里,感恩熊猫没有黑化到六亲不认。
平庸也喜欢。
“信很宝贵。
有时像生命一样重要。
”亲人何尝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呢。
小田和正的片尾曲《无法言喻》让我哭出了声。
先看的书,很新颖的以书信的形式娓娓道来,以加害者家属为视角,讲述犯罪行为对犯人家属在生活和心里所产生的影响(当然有些被东野放大了)和兄弟之间的亲情。
看了电影,觉得山田并不适合弟弟这个角色,他是个不错的俳优,但是他把这个弟弟演的很别扭,情绪和气质都不对,确实没把握好(其实松ken很适合演弟弟),玉铁的角色更是被弱化的只有两三场戏,哥哥的戏可以多一些的,导演节奏掌握的也很差,看来书信的形式很难被电影所诠释,全片最深刻的就是小田的那首经典老歌 言叶にできない 还是被歌曲感动了
真是一部无聊的电影啊。男主自私无能,不会控制情绪,还有暴力倾向,女主那么卑微换来因感动而结合,实在是理解不了。最后所有的问题不是口头上的结束,而是莫名其妙地不了了之。
一开始看到东野的名号以为是推理类的,结果却是剧情剧。熊猫开场的画面实在是美好啊。结尾小田和正的《言叶にできない 》十分犯规。Erika大人虽然你颜无敌,但是演技真心有点作。
真的看不得日本人那种典型的点头哈腰、毕恭毕敬、唯唯诺诺的过街老鼠样子。这电影情节之间的过渡毫无逻辑,节奏又异常缓慢,看到结尾也没有高潮。故事也是个很一般没什么特别的故事。
感动死了
女追男隔座山。日本二人转相声是两个男子在表演,内容一点都不好笑。跪在公园的椅子上道歉。歧视是很正常的,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 不要去寻找没有歧视的地方,而是要在这里生存下去。罪犯的亲人备受歧视。社会对罪犯歧视,不宽容。但最后还好。
日本劳动人民的血泪史。那种近乎冷漠的不宽恕和匪夷所思的不抱怨都让人再次对这个民族倒吸一口冷气。
写实类的影片,很喜欢
把乐队改为相声很妙。挺喜欢山田在这部的表演,这个角色还是有点年龄跨度的,从学生到为人父,他从外表到神态都还挺有说服力的。最后笑中含泪的表演真好。
不知比原作删减了多少,仅从电影角度来说,叙事还是相当完整的。
再次印证了小说改编成电影鲜有成功
有点失望……并没有出乎意料
太凄惨了。
泽尻长得很纯情..山田孝之演的角色永远都那么悲情
看过小说,小田和正稍微泪眼。电影来说的话很一般。
当直贵背负罪犯哥哥这个沉重包袱失去工作、失去梦想、失去爱人的时候,愤怒的喊出“究竟是谁的错?”心里有了触动,是怪哥哥犯罪吧?是怪世人偏见吧?还是怪贫穷的生活?监狱演出一场戏让人感动。很细腻的一部作品,什么时候看泽尻英龙华都是那么美,山田孝之的白夜行和本部作品都发挥了不错的演技。
结尾的小田和正颇感人。
唱歌改成相声也算是紧凑节奏,但砍掉男主下药的转折点?砍掉女儿受伤的换位思考?手牵手大团圆什么鬼!哽咽在哥哥那里不好吗?原著难道不是在说生活就是如此艰难绝望不公平让人接受现实活下去?最后吐槽豆瓣条目,主演竟然是福山嫂打头……我知道屁股糊了,难道熊猫也糊了?
很明顯的我是為了玉山鐵二而看的,然後看到哭的西哩花拉的
东野圭吾的原作 日本社会对 罪犯的家人 有连带的歧视 这个事实 很不公平 但也是事实存在的! 直面事实 努力生活 ! 最后 弟弟去监狱表演 哥哥在底下痛哭流涕 那一幕 太感人! 小田和正的《言葉にできない》 配乐 让人充满了希望
片子还可以,情节再饱满点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