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秘闻
Diplomatie,Diplomacy
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
主演:安德烈·杜索里埃,尼尔斯·阿贺斯图普,布尔格哈特·克劳斯纳,罗伯特·施塔德洛伯,查利·尼尔森,让-马克·鲁洛,Stefan Wilkening,托马斯·阿诺德,卢卡斯·普莱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德国语言:法语,德语年份:2014
简介:1944年8月,巴黎解放前夕,德军的巴黎城防司令·肖尔蒂茨受命炸毁巴黎所有名胜,瑞典大使拉奥·偌灵入他办公室,两人在杯酒倾谈之间机锋斗智、互换心声,最终炸毁巴黎的行动被化解。详细 >
扣人心弦全程无尿点的80分钟。不管这悲伤无奈紧张五味杂陈的一晚是否属实,能在战火中把巴黎保护下来就是最伟大的事实。
军人就是军人,被巧舌如簧的外交官忽悠的晕头转向。不过,不管过程如何,一个瑞典外交官为了保护巴黎不受破坏冒死当法国人的说客也确实令人敬佩。
牛逼的电影,都不需要几个场景
在le meurice里面疯狂飙戏,外交说客教学片
1、我居然,下了一个配音版。我特别不理解为啥配音演员都要那样说话,拿腔作调矫揉造作的说话真的好吗?还是这是一个落后的需要被淘汰的丑陋行规。起码配音演员的音色听起来跟人物的年龄不符,其次配音演员说话根本匹配不上人物的面部表演。最重要的是,角色始终使用字正腔圆的书面语聊天、辩论、争吵、唠嗑,实在无法忍受。我都要笑场了。就像俩新闻联播播音员在演戏一样我啊哈哈哈哈哈。就像叫床的时候都要字正腔圆一样。2、人只死一次,时间却很长。
三星半
可以跟刚看不久的摩纳哥王妃一样变成城市旅游片
2014.11.5
果然是根据戏剧改编的,还寻思这个导演也太节省了……外景用素材,内景搭影棚……如果天灾太危险,只有人祸可避免~
施隆多夫这次拍话剧电影比较意外。在有限的场景下,让观众自己脑补“巴黎被摧毁”的场景,在观众都知道结局的前提下制造悬疑。纯看台词和飚戏,还有巴黎迷人的风景。
对白真的是精彩极了,不过这种电影也就是在电影院才能投入高度的关注,专注看完,在家分分钟钟会被手机影响走神。。。
满口道德说教,对于道德困境却巧言令色回避,美名其曰“回答不道德的问题是不道德的”,这就是伪善。外交官为救巴黎而行骗,对道德说教毫无兴趣的德军将领却道德地相信了外交官毫无现实基础的承诺而被骗,形成了双重的道德讽刺
6.5/10
#SIFF2014#三星半;剧本扎实,依靠两人台词撑起的室内剧;将军转变自然,全赖铺垫得好;是否可以更丰满厚实些呢!
兩位演員的唇槍舌劍 著實撐起一部片 Paris brisant ses chaines
德国人比日本人有教养
和平真的很好
两位爷爷飙戏没话说。个人以为这款更适合话剧。观众需要用自己的想像力去填充铁塔和卢浮宫的影像,反而气氛跟紧张感更足。瑞典外交官只身犯险救巴黎于灭顶,要搁十几年前会觉得没说服力,现在看真是太正常不过。PS:被片头富爷版的贝七吓着,回家立刻确认手边的版本,果然Abbado是非常明亮的起调。
简简单单 干干净净的一部戏剧电影 完全依靠对话支撑 内里是关于一座城市的去留 也是一个人为何而战 应当坚守什么的问题 要我说这封写给巴黎的情书可比《午夜巴黎》深刻多了 毕竟这是决定是不是炸掉巴黎的时刻 施隆多夫的作为德国导演 对本片的双方都是带着敬意的 一边是急中生智的外交官 一边是大义灭亲的德国将军 其实当将军开始和外交官对话的那一刻起 就已经注定了最后的结局 因为身为军人 他的信仰和纪律已经产生了裂缝 外交官的“骗术”在后世看来或许存在争议 但这就是谈判的本质 巴黎在这部电影里 是战争中最后的人性与仰视的星空 依旧是美好的诗与远方 施隆多夫驾驭这样一部电影可谓牛刀小试 但本片作为舞台剧改电影 戏剧性并未层层推进 演员的表演也始终处于理性克制的交锋 这也是后期施隆多夫电影基本都存在的问题 有些后继乏力了
#17th SIFF#第七场《外交秘闻》:室内话痨片+最后一分钟营救法。紧张不足,故弄玄虚有余,可谓本届影节让我睡的最舒服的一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