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初,准备背起包去印度的时候,朋友们因这个新闻,一直劝我说不要去,但是我还是去了。
到了印度没几天,同行小伙伴告诉我,我们站的这地方,上个月有个中国女生被*奸事件,当时真的内心是发毛的~也很....在印度我是幸运的,遇到了很多善良的人,也体会到印度的古老神秘又奇葩的国度,虽然路上遇到一些小插曲让我体验到这个国家混乱公共系统,贫富差距还有很多奇葩又落后的社会观念。
其他都很好,我告诉自己我还是会在来的.在我看这部剧时候,看到了导演对印度日常景观、印度式的乐观、案件的还原,很多细节的刻画,很真实很用心。
剧情的一切看似在变好的发展,最后整个结局看似完美,案件侦破,犯罪落网!
~可是真是这样吗?!
我再次搜索这个新闻的后续时,心是沉重的;强奸犯在今年的3月19日被處以絞刑,也就是一个月前!
2012年时的案件,因强奸犯不接受死刑,一再而三的上诉,于是他们的死刑一次次的被延缓推迟。
历经了8年然儿这个悲剧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只是為了遲來的8年的正義么?!
写在最前,推荐看过这剧的小伙伴顺道去B站围观BBC出品的纪录片《印度的女儿》,记者采访了受害者的家人、罪犯以及家人、辩护律师还有许多相关领域的专家,资料详实,不管是从补充案件背景还是增加一个外国人看待事件的视角,可能都挺有收获。
接下来的评论综合了这两部片子的观影体验,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希望不会太乱。
可能因为是印度本土制作团队出品,和《印度的女儿》相比,《德里罪案》给人的整个感觉比较温情,镜头主要聚焦在德里警察办案的过程,并且戏剧性地设计了DCP Vartika Chaturvedi这个同为女性,又是一个花季少女的妈妈这个主要角色,化悲愤为力量,用强硬的态度推动调查迅速执行。
虽然他们在办案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碍,虽然影片给了不小的篇幅描绘一些政客只顾趁火打劫,想借机谋取警副局长的位置,一定程度揭示了上层建筑的腐朽。
但整个警察队伍的形象在片中还是比较正面的,他们是正义的象征、是希望的寄托,是统治阶级善的一面的展示,只是他们的力量被各种压制。
相比之下,《印度的女儿》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交出的答卷要“冷酷”得多。
我不清楚BBC在剪辑的时候是否有断章取义,但从最终展示的效果来看,其中一名强奸犯以及他们的辩护律师坦然地对着镜头说出的那些话,让人难以相信这是现代文明社会孕育出的人的思想。
在印度,性侵事件发生后嫌疑人应该基本不需要费心思通过“荡妇羞辱”来转移公众注意力以逃避责任,因为在成千上万人的眼里,受害人已经被自动归入“不检点”、“不体面”的“荡妇”行列。
强奸犯采访画面女孩子出去的时间、陪同的人都要有讲究,出了事?
抱歉,你得第一时间考虑自己是不是越“界”了,而这个“界”是谁定的,是骑在女性头上的男人决定的。
犯罪嫌疑人辩护律师采访画面其次,他们把强奸、性侵视为不可避免的事情,就是不愿意用他们那经过千万年的进化早该有别于动物的脑子好好控制自己的下半身。
再次,即便女性真的倒了八辈子的大霉碰上这种人渣,她最好不要反抗,“她应该安安静静的接受强奸”,等畜生发泄完了就会放过她。
因为迪皮卡被强奸的过程中反抗了,所以“她被打耳光、踹肚子,她身上各处,包括私处遍体鳞伤,咬痕遍布她的脸、嘴唇和四肢”,连医生都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修补这个女孩残缺的身躯,抑或还有心灵。
"We don`t know which part to join."
受害者的母亲接受采访画面为什么这些印度男人会有这样理所当然到令人咋舌的想法,为什么他们会从文明的人变成野蛮的兽?
BBC试图从社会的贫富差距、对惩戒犯罪者的疏忽、几千年文化的根深蒂固以及教育的不作为几个方面去阐述。
如果这些印度男人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家里人认为男性比女性重要,整天耳濡目染父亲对母亲呼来喝去,看到连同为女性的母亲都“自轻自贱”,偏袒自己不偏袒家里的女儿,他理所当然也会轻贱女性,也会成为翻版的父亲。
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度的女儿》把事件根源放在了印度人这种引以为豪但已经烂在根里的传统文化观念之中。
也许正因如此,纪录片和《德里罪案》都有种正义不知何处申诉的无力感。
被告辩护律师这句话是整部纪录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不仅在于他承认女性地位低下的事实,在于他神情和语气中的理所当然,更在于这句话是出自这样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律师之口。
可见印度官方对两性平等教育的忽视甚至扭曲。
女法官接受采访画面我很喜欢电视剧末尾女警官凝视着树上吊着的6个娃娃的画面,站着的人感觉那么沉重,树上的娃娃却好似轻飘飘的不知道经不经得住一阵风吹。
不踏实的感觉。
这次送了这6个人进去,下次又会轮到谁?
如果下次犯事的不是贫民窟的普通人,而是权贵出身的罪犯,事情又会如何?
公众的愤怒会持续多久,下一次的愤怒又会在牺牲多少个女孩子花一般的生命之后才会爆发?
什么时候,女性才能获得她们应有的保障和话语权?
但写了这么多,我也只能无力地跟着补一句老话——
受害者的老师&朋友接受采访画面
早就知道这个震惊世界的德里公交惨案。
当时只当是一个惨烈的新闻,过去了也就过去了。
可能最多会感叹一下印度这个国家在这个方面实在是做的太糟糕。
但是看了这一部几乎像是纪录片似的剧集后,我的想法却变了。
再也没有觉得这件事跟我毫无关系,甚至在看的过程当中会恐慌,甚至感觉到疼痛。
我想那是因为,这件事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这才是最最可怕的,she could be anyone. 无论你是什么种族,是大学生还是打工妹,长得貌美如花还是平凡如路人……这一切都没有关系。
只要暴徒的目光盯向了你,那么,结局几乎已经注定。
整部剧集半流水账似的讲述了如何将6个凶徒一一抓获。
但是我想到最后那个新任女警说的话。
他们抓住也好,是否悔罪也好,能否判死刑也好……其实,都没有什么意义,没有什么比受害者能够恢复健康更加重要了。
可是,不能了。
事后再多的弥补也比不上事前的预防。
大家对强奸案的漠视,对男女不平等的习以为常,对女性的苛刻,腐败的警察和zz……桩桩件件,才最终构成了这次惨案的发生。
剧集结束后我又浏览了一下相关新闻,很可惜,印度总体的案件率并没有因为这个案子而得到丝毫的缓解。
恶魔依旧凶残,而政府依旧束手无策。
电视里还从侧面讲述了政客的丑恶嘴脸,学生们一腔热血的无知,哗众取宠的媒体……面对受害者,凶手难道只有那6个凶徒?
不是的,凶手还有更多的人。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乌鸦电影 公众号ID:crowmovie
壹 | 故事印度,德里,怪兽般的城市…2500万人口,每年爆发11000件恶性犯罪,其中又以性侵案闻名于世,被称为:强奸之都。
2012年12月16日,22点38分。
巡警在公路边的臭水沟,发现了一对奄奄一息的裸体男女…女孩的下半身,血肉模糊,用其中一个巡警的话说:就像是一头刚刚生产完的母牛…
此时,这三名巡警还不知道,眼前的这个血腥案件,最终会演变成一场巨大的风暴,席卷印度,轰动全球…这个案件,就是骇人听闻的:德里黑公交轮奸案。
十分钟后,熟睡中的警务副处长瓦尔迪卡·查图尔维,被电话吵醒…听完报告,这起严重的案件,让她心知肚明:此案非同小可,将彻底改变自己,以及这座城市的命运…
关键是时间,抓捕凶手的最佳时机,只有六个小时…六小时后,这些施暴的衣冠禽兽,就会借着夜色,消失在德里的茫茫人海中…
另一方面,轮奸案的消息不胫而走,引发激烈民愤,一场浩大的示威游行正在酝酿中…
事态已经超出了刑事案件的范畴,它还牵扯出了这座城市各种病入膏肓的问题:歧视女性,暴力犯罪、宗教沉疴、贪污腐败、贫富差距…这位坚毅的女警,毅然踏入了自己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夜…
2019年3月22日,Netflix推出重磅7集连续剧:《德里罪案》上线不久,好评如潮,以严苛著称的IMDb打出了8.9分的超高分…
本片改编自震惊全世界的真实案件“印度黑公交轮奸案”,大量细节直接来自于德里警方的官方档案记录…
贰 | 真实以下部分资料来源于「人民网」「新华社」「网易新闻」「百度百科」印度,德里,2012年12月16日晚。
23岁的女大学生乔蒂和男友看完电影,搭公交车回家…
公交车上6个身分不明男子,围殴乔蒂男友,用铁棍将其击晕,关押在驾驶室内…然后,将乔蒂拖到车厢后排轮奸…
乔蒂被扇耳光,拳打脚踢,被六个男人轮奸,其中有一个未成年暴徒实施了两次强暴…在长达一个小时的施暴过程中,暴徒甚至将生锈的铁棒插入乔蒂下体(有些过于残暴的细节,我实在是不忍描述)...
事毕,暴徒将赤身裸体的二人扔下车,然后调转车头,企图碾死乔蒂,杀人灭口…幸好,男友及时把她拖走...
13天后,乔蒂不治身亡。
这位23岁的女大学生,在离开人世之前,遭受了一个多小时的非人折磨...她对这个世界的最后印象是:宛如地狱。
真实的受害者六天后,警方逮捕了六名犯罪嫌疑人,作案的铁棒也被找到了,是一个L型的汽车千斤顶配件…
凶手
涉案公交车强奸犯“义正辞严”的讲述了他的施暴逻辑:晚上,女孩就应该呆在家里,而不是在外面瞎晃悠。
印度只有20%的好女孩,坏女孩都应该受到惩罚...
纪录片《印度的女儿》 图为嫌犯之一此案震惊印度,引发印度全国的反暴力游行…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呼吁民众保持冷静:我们会尽最大努力保证我们国家所有女人的安全。
印度古瓦哈提的学生,无声悼念强奸案受害者然而,就在一年之后,2013年12月27日,印度一名20岁的女子在平安夜遭到15人轮奸…案件发生的时间,距震惊世界的“黑公交轮奸案周年纪念日”,刚刚过去8天...
有数据显示:印度每20分钟就有一个女人被强奸。
2012年印度法院共受理101041宗强奸案,但最终被定罪的强奸犯只有3563人,仅占所有受理案件的3.5%算上没立案的,定罪比例小于1%
2016年03月7日,新德里15岁女孩凌晨被强奸后再遭火烧,身体95%皮肤烧伤这部《德里罪案》并不是第一部揭示“黑公交轮奸案”的影视作品…早在2015年,英国BBC就曾推出纪录片《印度的女儿》,真实记录了此案强奸犯及其律师的嘴脸…让人遗憾的是,该纪录片推出不久,就在印度全境禁播…
在这部纪录片中,你能看到很多“精彩”理论:比如:她不该反抗,应该安安静静的接受强奸。
这样他们会在事后放她走…比如:一个巴掌拍不响,女孩就不应该在晚上四处走动…
比如,有位辩护律师说:如果我的女儿有婚前性行为,还夜间同男友外出,我会把她活活烧死!
所有印度父母都该如此!
在这起案件里,你能看到的是一群真正的“人形畜牲”:有普通贫民,也有混迹上流社会的律师;有目不识丁的文盲,也有知识渊博的历史学家…尽管它们出身不同,学历不同,生活处境也不相同,但它们有共同的价值观:女人是钻石,女人是珠宝,女人可以是男人的任何东西...唯独不能是人,不能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
你看不到它们有一点点的愧疚,在它们身上看不到一点点同情心和同理心…畜牲,这两个字用在它们身上,不是一种辱骂,而是一种恰如其分的形容…
让这些畜牲横行无忌的原因是:印度引以为傲的传统。
这种所谓传统告诉我们:好女孩不会晚上9点在街上闲逛;女人可以出门,但必须是在家人的陪同下;你说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是朋友,对不起,我们的社会没有这种概念…
乌鸦曾经介绍过另一部纪录片《日本之耻》,日本女孩伊藤诗织,被职场大佬强奸,奋起抗争…她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公开自己长相,实名告发性侵者的日本女性…结果,她遭遇到更严重的伤害:家人的责备、网友的嘲笑、强奸犯的羞辱、官员的指责…
她还被警察以“案件重演”的方式羞辱…男警员用人偶骑在她身上摆弄,边拍照边问:是这样吗?
他当时是这样趴在你身上吗?
就在两年前,2017年跨年夜,印度班加罗尔地区再次发生大规模性骚扰事件…有受害女性说:手从四面八方伸来,他们在对所有女人上下其手…据当地媒体描述:满街女人手提高跟鞋,哭喊着向警官求助,但性骚扰的人太多,警察也束手无策。
图片来源:班加罗尔镜报对此,当地官员解释道:被骚扰的这些女孩,模仿西方穿着…意思是说:发生大规模性骚扰的原因,是女孩们的穿着太暴露…有印度女权人士评论道:印度男人是不是如此可悲?
以至于他们只要看到穿着西方服饰的女性就会失控?
说回这部Netflix的新剧《德里罪案》,它用美剧的制作水准,重新挖掘这起刺痛印度的案件背后的故事…有网友评论道:嘈杂拥挤,贫富不均,灰霾天气,官僚体制,贪污腐败,罪案横行,性别歧视…这座城市会变好吗?
或许,只有当你直面丑恶时,改变才会开始吧…
那个死去的女孩,名叫乔蒂,在印度语是“光”的意思…乔蒂父亲说:临死前,她点燃了一束火把。
但愿这束光能驱散这座城市的黑暗。
在网飞新剧《德里罪案》中,我们能看到这种“希望”...然而,在真实生活中,这个女孩死去了,对于这座城市,并没有什么影响...
资源特别难找,没想通为什么,没有敏感词啊。
相比喜闻乐见的歌舞片,这里有更多的印度文化:很脏空气很差,贫富悬殊,中产以上说英文,强奸案很寻常,可是纪律部队里女性高层比例不低,女性领导者的气场非常强大,警察地位高市民非常配合警察工作,印度竟然有地铁?
警察羁押移送犯人是十指紧扣代替手铐。
结尾是被愤怒的民众吊在树上的六个人偶,可是令人绝望的是在这个国家处死这六个禽兽全球最高强奸率问题就解决了吗?
死去的受害者怎么办?
那些数量更大的没有引起注意的女性受害者怎么办?
现阶段还要依靠人治的种种手段才能推动侦破案件本身就是落后的表现。
时不时来句印度万岁的口号,印度究竟万不万岁我不知道,我只看到满目疮痍的街头巷尾,贫困穷苦遍布和人人思想的荒芜。
看完漫长有些无聊的第一集后我随意浏览评论区,竟又有正义虽迟但到这种禽兽说法就叫人悲从心来。
我们有什么能力去鄙夷不屑印度呢,半斤八两而已,不同的两块国土,却有着无数趋同的混蛋,王八蛋,禽兽和猪狗不如的东西。
而最令人震撼绝望的是,他们根本不觉得自己有任何问题,冷漠无情人性如刍狗。
想要改变人的思想,使其拥有进步的精神可想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不要提任重而道远,身处这个等待变革中的时代,本身已经不幸,若是出生到诸如此类的第三世界国家,也就只有自求多福一条路了。
可总有一些人尚有良知,呼唤人们睁开眼睛看一看世界,尽己所能做些什么。
可是可是到了后来我们看到多少有抱负的被打击报复直至退隐消亡。
我必须再次强调,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失去的不会再回来,公理与正义如果不是第一时间降临,它就再也没有机会履行它原本的意义。
剩下的实质只是补救措施,其意义和价值也只是抚慰和平定人心,所以少他妈的正义虽迟但到,真是恶心。
第三世界国家尤其穷苦百姓脑子里,完全没有政府,所谓目无法纪,没有规则,没有法律,什么都没有,他们都是无政府主义者,只是他们自己并不知道,所以为所欲为。
说回剧集本身,全剧资料详实,甚至有点啰嗦。
完整全景式的展现了案件的抓捕过程,其中种种细节,引人深思。
最后独留吊在树上的六个假偶,是不是可以看做杀了强奸犯,还有后来人呢?
经历的这一切都留待后人审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酸梅电影”,未经允许不得转发。
德里,印度首都,全国第一大城市但让这座城市瞩目的不是恒河文明、也不是异域风光…而是一起恶性强奸谋杀案 ——
2012年,印度德里大学的23岁女学生和男友回家时乘坐了非正常运营的公交车,车上6名男子将其男友囚禁…他们以极端恶劣的方式轮奸了女大学生!
更令人愤慨的是被捕的6名男子拒不认罪,他们甚至认为晚上出门的女孩都不是正经女人…强奸她是在替天行道!
被判处死刑的四名主犯如此暴行和言论…引发了印度民众对女性侵害和政府不作为的游行。
印度女导演雷斯丽·尤德文走访案件经历者,包括受害者家属、政府办案人员、甚至还有与犯罪者死刑前的直面访谈。
人们相信她的作品将推动女性权益保护…然而,这部名为[印度的女儿]的纪录片被印度官方禁播。
网飞没在怕的,将镜头再次瞄准这起骇人听闻的重案…把这部“禁片题材”拍了出来 ——德里罪案Delhi Crime
德里,人口2500万,每年11000多起恶性犯罪。
三分之一是针对女性的侵害!
于是堂堂的印度首都德里,背上了恶名 —— 强奸之都
[德里罪案]以“德里公交车强奸案”的侦破为背景,以细思极恐的细节分析反思了这座强奸之都的罪状…豆瓣评分8.8,严肃写实的题材,没几人敢直面!
(只有300多人看过)
剧情没有深扒被害者的伤口,反而以冷峻的第三视角观察了这起案件中所有人的思考和行动…瓦尔提卡,德里当地警局的处长。
当这起恶性案件发生前…她和女儿因出国留学的事情争执,女儿认为印度混乱而落后,到处都是威胁女性的男人,让她时刻不安。
作为保一方平安的警署长官,瓦尔提卡劝女儿留下。
一句理想的“越来越好”成了她的信条!
讽刺的是,她在说“越来越好”时悲剧发生了 ——人们在水沟里发现赤裸的乔蒂和她的男友,直到巡逻车赶来,经受轮奸折磨的乔蒂才被送往医院…一个颠簸都是致命的疼痛。
医生们也被她遭受的伤害惊呆了:浑身是血、身上有咬痕、下体被异物撕裂、内脏严重感染…她几乎无法从这样的伤害中存活!
当警局处长瓦尔提卡看到这一幕…曾对女儿许下“越来越好”诺言的她决定亲自办案!
网飞的[德里罪案]并不是首次呈现“德里公交车强奸案”的作品,从被禁播的[印度女儿]到阿米尔汗的[真相访谈]…不少影视作品都关注了这起骇人听闻的案件!
阿米尔汗主持的[真想访谈]第二季第1集女生乔蒂的遭遇并不是个例。
数据显示印度每22分钟就有一起性侵案发生,但能顺利侦破的案件减少一半,行凶者受到惩罚的再减少一半。
也就是说…在印度,强奸案很常见,正义的审判却不常见!
为什么如此黑白颠倒?
这就是[德里罪案]所去表现的内容 ——与单纯的纪录不同,网飞以严肃戏剧开扒开案件背景!
犯罪,德里的家常便饭。
瓦尔提卡作为女性,面对同胞被害决定亲自办案,但男同事看到她对待这起强奸案如此认真,却心生疑问:“我们之前处理过很多强奸案,这起案件有什么特殊?
”
在警察看来强奸案数量繁多,简直就是平常事。
似乎不需要下如此大的力气…而这样冷淡漠视的态度,正是姑息养奸的开始!
那印度警察平日里在干什么呢?
剧中有这样一处对比鲜明的刻画:当瓦尔提卡处长在路过检查点时…几个男性警察无所事事,眼睁睁看着汽车过去,他们也没有要检查的意思,还找借口说连续多天值班太累了。
甚至当班期间还抽大麻!
这样不作为的警察能靠得住,就出了邪了…
最后一集中,印度民众不满官方态度而游行示威时…警察却全副武装的出现了!
就像旁白所言,德里的警察本来就不够用,大部分还都被派去管理交通和保护首脑们了,民众出事只能靠边站…
最后警察们还不忘互相推诿责任 ——一个说女孩是在你的辖区上的车,应该你去办。
一个说女孩是在你的辖区被害的,应该你去办。
此时女孩被害的公交车已经不知所踪,犯下罪恶的6个畜生也早就潜入人海,警察们不急于破案,反而踢起皮球。
更让人心寒的是…剧中所有真正关切案情的都是 —— 女人!
位高权重的警局女处长,警校毕业的新人女警,熟悉强奸案取证流程的女大夫,到被害者床前做证言的女法官…
印度的男人们呢?
在被禁播的[印度的女儿]中的对话让人倒吸冷气 ——为6名强奸犯做无罪辩护的律师面对镜头时,大言不惭的解释在印度男人眼中女人只是“性”的代名词…他甚至用了一个令人恶心的比喻:把钻石摆到大街上,就别怪狗会把它衔走!
(这些男人连狗都不如)
别接着愤慨,还有更可气的…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让人惊悚,接受采访的印度家长中甚至有人表示女儿有婚前性行为就一把火烧死她。
印度的女人,在男性强权里被处死了一次又一次!
2013年9月,德里公交强奸案的5名罪犯被判处死刑。
在执行死刑前,纪录片[印度的女儿]采访到了罪犯,然而面对法院维持死刑判罚,他们仍然没有悔过之心…“一个巴掌拍不响”“她不应该反抗,应该接受被强奸”“体面的女孩不应该在晚上9点以后还在外面”
甚至他还把自己的罪恶甩给了被害的女孩 ——“对于强奸来说,女人比男人责任更大”
印度的男人们把脑子埋在封建土壤里,他们躲避女性的呼声,甚至就连政府也不谈女性权益的保护…男权思想,依旧维持着针对女性的特权!
只有印度如此么?
这样的倾轧他人的“恶”其实不分国界 ——前几天王小帅导演宣传[地久天长]时写下这样的软文…以看电影为手段,骗得女孩的初夜?
这么油腻的计划,真白瞎了[地久天长]这部作品!
但这样王小帅式的中年油腻还不是特例,同为导演的韩寒也出现了直男癌晚期的症状 ——
仔细品品!
这些自以为是的言论,和封建的印度男权异曲同工…[德里罪案]的最后一幕女警员站在一株大树前,愤怒的民众制作了罪犯的人偶,将其吊死在树上敦促审判。
人偶没有面目,大树根深蒂固…不言而喻。
想要把封建强权的思想连根拔起,仍需勇气和力量!
但[德里罪案]也在细微处给出了一个方向…就像瓦尔迪卡口中的“越来越好”的理想,人们需要做的是从个人行为开始,扭转整个社会、国家的风气!
只有如此才不会失去如钻石般珍贵的女儿…才不会失去一个民族的未来!
(发送德里罪案有全集)
“用经济学就能解释,贫富差距越大,犯罪事件越多,富人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但并没有惠及到穷人,所以他们就会去抢,这样就会产生更多社会纷争,这很正常,全世界都是这样,再加上这里有很多未接受过教育的年轻人,他们没有接受过性教育,却能从网上免费下载到淫秽视频,这对处于青春期的他们产生了影响,而且他们不知道该如何理解,他们会物化女性,希望自己也能拥有女性,要是得不到,就去抢,根本不考虑后果,反正他们也一无所有…”这是剧中某个小警官的一段台词,准确且贴切的说明了问题。
我们从印度影视剧里看到最多的是又蹦又跳,一切欢天笑语的印度,虽没去过这片神奇的国度,从零星的新闻里也能感受到,这些都不是正确的印度,真相大多数来自于背后的暗角旮旯处,令人绝望的背后。
在一个男多女少的国度,随着经济越来越发达,人口爆发似流动起来,思想的开放也会像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看似人们的思想已多元化,却还是摆脱不了会被主流的视角而“绑架”,当一切只向“钱”看时,留给我们的选择已经不多了。
人们都在想尽办法的努力挣钱,那些先富起来的人,占尽一切有利资源,剩下的大多数有的会挺而走险,希望能达到他们的高度,有的却开始“佛系”。
大多数年轻女性是有资源选择权的,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也使她们选向更“正确”的一方,那些“赤裸”的人,是注定会被无视。
人性的恶就在于这里,那些处在社会底层的人,是不甘心这平庸的安排,加上主流观对他们来说是不易的,他们有了“仇视”社会的行为,觉得社会对他们不公,他们开始物化女性,说她们是主流价值观下的“商品”。
犯罪使他们更加坚难,可内心又不甘平庸,导致恶性循环。
无论多么庸散的制度也会出现令人信服的一刻,无论多么完善的国家也有恶心至极的一面。
(讲的不止是印度,你猜…)
《德里罪案》,这是一部相当沉重悲痛的影集,改编自2012年底震惊国际社会的印度真实轮暴杀人案,本剧描绘了案发前12小时到全部凶手被逮捕的六天。
仅是受害者面容与陈述受害事实经过,就足以让人声泪俱下。
编剧兼导演欲向大众揭露这件惨案的犯罪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不曾出现在片面的新闻报导中的那些真相。
从警方办案的态度、媒体舆论如何激化社会群众、政客在当中扮演的角色等,在在揭露印度社会、文化的某部份缩影及现象。
剧中没有洒狗血般的剧情或镜头,而是建构在人物生活的对比和社会阶级制度的差异下,大量地还原真实事件。
那些残忍、粗暴、无知的犯罪者,被捕之后有的哭哭啼啼,有的坦承犯行不讳,反正烂命一条。
事实是死刑也无法遏阻犯罪发生,只要存在著种姓阶级、贫富差距、性别歧视,这样的案子就永远不会消失。
当社会存在著制度性的缺陷时,弱势族群总是首当其冲。
女性和孩童所受的暴力待遇,绝非偶然,也非绝无仅有。
那些兴致勃勃要私刑加害者的正义民众,急著想杀死不体面的害虫。
政治人物见猎心喜,认为是夺权的绝佳时机。
幸存的男性受害者,觉得自己是「英雄」,应该要被听见。
而在遍地的谣言与愤怒中,民众甚至相信真正出手杀人的是那位唯一没有被判死刑的未成年嫌犯。
在德里这件恶名昭彰的犯罪之后,印度的性侵害法规变得更严格了。
但到底有什么改变了呢?
「我向你保证,这个国家跟昨天没什么不同。
」「那就是问题所在啊!
妈!
」「太慢了!
」所处的社会有着难以改变的社会结构和文化陋习,这社会就会有不平等,並显露更多社会底层的黑暗面。
尚有邪恶的人存在,但我们不要将恐惧扭曲放大,也万万不可视而不见。
印度,一直是一个令我纠结的国家。
它和中国有着同样悠久而灿烂的文明,建筑、宗教、思想等领域都曾有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希望有一天可以造访这个国家,追溯它的过去。
然而当你真正深入印度的现实生活,才能意识到它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有多么严峻,令人却步。
《德里罪案》就很好的呈现了出来。
影片最真实的一点,便是对印度和事件本身的高还原度。
客观场景布局上,无论是作为主要场景的警局,还是剧中诸多人物的生活环境,镜头间穿插的许多写真,虽然并不绝对,但还是反映了印度的现状:即使是首都警察局的雇员,他们的环境也并不尽如人意。
其次是社会矛盾的描写,警察局一天可能会面临数次断电;基层警察法律和责任意识淡薄,比如分局长(已经不能算作基层)向副警务处长提出休息申请希望去健身、警员出差时觉得不过是在浪费时间、抱怨出差地住宿食物糟糕等;所谓的警棍不过是一根木杆或者竹竿,即便是警督抓捕犯人时也没有配备手铐等设备,这一点可以参照警务处长在首席部长开会时的发言:纽约警局去年的预算是四十亿美金,城市人口将近九百万,德里警局的预算是四千五美金,而这里城市人口有将近一千七百万。
我们的警员每天二十四小时都在待命,没有人会付他们加班费,有时他们一个月只能见家人两次因为他们不能回家,而当他们执勤时他们会自己出钱购买汽油且不会获得补偿。
其中一些在之前的剧情中已经做过铺垫。
平心而论,警察长期的不作为低效率或多或少的导致了这一悲剧的发生,即便预算增加也无法杜绝此类事件,甚至还会出现大量贪腐行为。
但是很多事情付出与回报是直接相关的,你无法期待一个四千万预算的警察系统发挥一个四亿预算的警局的功效,更何况在印度还存在着教育水平、种姓制度、男女不平等、贫富差距等额外限制;最后一点,在剧情中隐约折射的——普通人的悲剧,不过大人物眼中的浪花。
当情感的共鸣出现断层,小人物的命运被边缘化,正义的诉求让位于政治的利益,社会结构难以避免的出现病态特征。
此外,本片的叙述手法和镜头都偏向于平静沉稳,色调也显得较压抑,情绪上的丰富感和张力都很到位,主角愤怒潜藏在表面的平静理性之下,与偶尔的爆发相得益彰。
七集时长或许可以进一步压缩,但也没有拖沓的感觉。
总之,《德里罪案》给人一种纪录片+美剧的真实感和剧情感,保留了社会意义,试图再现那一起震惊世界的悲剧,个人还是十分喜欢。
这个世界上有数不清的罪恶与黑暗,我们与之并行,保持心灵的正义,期盼美好的光亮吞噬黑暗,可有光的地方总会产生阴影。
好过九成五国剧。各方势力,每个人物,在德里没人能左右自己的命运。
极为罕见的不涉及任何形式歌舞元素的印度影视作品,令人感动的细节度
角度不太喜歡 太主旋律了 當然不否認有好的警察 但人民的集體認知難道都是誤解嗎 劇裡的大眾看起來更近乎於無理取鬧 但我覺得並不是這樣的吧
很无聊,太多细枝末节的啰嗦了。看了一集半,觉得副警督这个女性角色太理想化了,自己在印度当了那么多年警察还是一腔热血,手底下人却那么多酒囊饭袋多少有点失真,死拽着女儿不想让她出国说是怕女儿不回自己身边却和女儿说印度正在变好??我要是女儿你看我信不信。一星给题材,一星给电影里真实的印度街道镜头
最后那个树的镜头太牛逼了,所有人无脸,不论是受害者还是杀人犯。这个剧每个人都表演得极好,但又极其克制,完全没有印度人的热情奔放,给人一种不堪重负的感觉。女领导简直牛逼,那一句fuck喊进了所有人的心里,那是永远刚强执着但又发现这一切毫无用处的愤怒。
异常残酷,匪夷所思的罪行,人类这么会对无辜的同类做出如此残忍的事,这真是对宗教国家印度的一个极大污点。但敢于将它拍出来也是一种勇气,第一次看印度Netflix,感觉很新鲜。
拍的好烂,前两集就是在单纯的讲案子有多惨多惨,大部分就是嘴讲,还有很烦女主,自己国家什么样心里没点数吗,非要留闺女,还瞒着不让知道新闻内容,有点毛病。还有用齿痕是从美剧看来得,小女警男朋友说你不该对我有隐瞒,真的无语死了,能不能正常点啊剧情。还有很多乱七八糟的小剧情漏洞真的懒得说了
人类真的值得进化吗?甚至无法为chained women涌上街头的国度?
剧情诉说了在一件让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和整个世界都绝望的案件背后的故事。因为只有7集所以节奏非常紧凑,美剧的感觉。印度警察和我们的警察太像了,过长的执勤时间,完全不够的人手还需要应付各种各样胡搅蛮缠的刁民。这部剧起码呈现给了我一个可同情的印度,一个人口过多的发展中国家碰到的困难或许我们是最能够感同身受的了。当周围的人都对现实妥协或者绝望时,还是有一群硬要拖着所有人向前进的傻子们。
从我开始学人类学到现在,究竟读了多少有关印度的书和论文已经数不清了,所有以前那些零碎的知识,在一部七集的电视剧里不断涌现,但又有一层诗学的意味。这样暴戾惨烈而又复杂的案件,还原为五天多时间里的真实质感,批判而又不止于批判,痛苦而又超越于痛苦。年度致敬。
质感不错,基于事实改编也不错,但能到8.9分水平?
好看极了,剧情紧紧相扣。老美还是牛逼啊,用几句话就能写出这么多问题
真实改编故事 这点人真的禽兽不如 只是没想到居然还有第二季
出品意义很重,但可以再精简一点。
肮脏,龌龊,那些男人连死都是便宜了他们。
最可怕的是那一脸的理所当然!
看这种剧我总忍不住猜测剧中一些描述会不会受资本或者其他因素影响//有时候也蛮讨厌“意义大于内容”的说辞 是在间接承认内容不行吗//我还是保守认为电视剧是没法放弃观众观感而进行自我表达的
很少有人真正关心受害的女大学生的痛苦,除了两位女警察。政客把案子当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更让人恶心
意义大于内容的一部剧,特别是对于印度这个强奸案高发但落案率很低的国家,也超出了对印度电影的传统认知,很美剧。第一集非常震撼,只是后面的抓捕环节过于拖沓冗长,而疏于对罪犯行为和心理的描写,除了司机,其他罪犯都面目模糊,拍成加长版的法制进行时了,其实精简成三集迷你剧会更好,情绪会更连贯,因为事件确实不够多,过程也不复杂。剧中的印度非常贫穷落后,德里像个大农村,警察局都交不起电费,警察坐飞机去抓罪犯还要专门申请经费,但他们可以自由地看netfl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