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度侵入

ID:INVADED イド:インヴェイデッド,ID: Invaded,イド:インヴェイデッド ID:INVADED

主演:津田健次郎,细谷佳正,竹内良太,市道真央,布里德卡特·塞拉·惠美,村治学,近藤隆,岩濑周平,榎木淳弥,加藤涉,落合福嗣,西凛太郎

类型:电视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0

《异度侵入》剧照

异度侵入 剧照 NO.1异度侵入 剧照 NO.2异度侵入 剧照 NO.3异度侵入 剧照 NO.4异度侵入 剧照 NO.5异度侵入 剧照 NO.6异度侵入 剧照 NO.13异度侵入 剧照 NO.14异度侵入 剧照 NO.15异度侵入 剧照 NO.16异度侵入 剧照 NO.17异度侵入 剧照 NO.18异度侵入 剧照 NO.19异度侵入 剧照 NO.20

《异度侵入》长篇影评

 1 ) 在这个不断分裂的世界里

昨天晚上逛B站,看到轮播图推荐一部新番,点了进去,看完第一集,惊为神作,今天一觉醒来,吃过午饭,看第二集,凶手被捕,至此,这部番剧的基本世界观已经勾勒出现。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看到朝阳医院伤人事件的新闻。

在《异度侵入》中,凶手“开洞”说,我以为是我想在他们的头上开一个洞,后来我发现我是想看到他们头上被开洞(大意)。

这个世界上,似乎总有几个变态,他有着我们无法以常理揣度的思维方式。

人的恶意仿佛一片荒原,探不到它的边际。

我喜欢《异度侵入》里的一句话,他说,你是要去找到真相,而不是去发现凶手的弱点(大意)。

探究凶手的动机和成因自有公安与社会学专家去做,在舆论中掀起对凶手悲惨过去的关注,无论故意与否,都势必造成同情的后果。

这样的后果对于凶手制造出的后果,太不公平。

《异度侵入》是一个科幻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一个叫“稚产灵”的探测仪,可以探测人的杀意,并成型为一个井,这个井被叫做“罔象女”,警察可以进入这个井中,探测杀意的主人的潜意识世界。

于是,一个不正常的、分裂的世界被具象在我们面前。

侦探发现,在凶手的眼中,分裂的世界才是完整的世界,完整的世界都是不正常的。

他们是怎么说的?

——你的头上应该被开一个洞。

我被这部番剧所震撼的原因在于,它竟然试图具象凶手们那一个个分裂的世界,把它们的荒谬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我在想,如果现实世界中也有“罔象女”,我们是否敢真的去窥探凶意的世界?

夏茗悠有一部小说叫《尘埃眠于光年》,与这个极尽文艺的名字不同,小说的故事也被恶意所充斥。

凶案频频发生,女主角深陷谜案其中,却有着非常人的冷静与克制。

换做是我们本人呢?

在脑海中我们可以意淫自己是举手投足之间皆有深意的超能者,现实生活里我们的智商和能力却往往捉襟见肘。

女警察以可爱的外表被开洞捕获,为了捕捉到开洞的杀意,她以决绝的自杀态度,往自己的头上开了一个洞。

那一刻,我忽然在想,真有一日我们必须直面命运的残酷,是否有那样的悍意与勇气像《异度侵入》里的那位新人一样,做出那么干脆得简直孤注一掷的选择?

更令我感觉毛骨悚然与无法安定的是,那一枪孤注一掷以后,我们是迎来了光明的希望,还是把自己推进了无尽的黑暗深渊?

——欢迎关注

 2 ) 有几个地方没有看懂,喜欢的来讨论下?

严重剧透警告⚠️昨天刷消息的时候有人刚刚看了这个番在发表评论。

我本来也有重看的心,顺势就用一晚上➕一下午的时间重看了一遍。

第二遍看的时候脉络会清楚一点,但还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

由于我的“剧评”一般是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梳理和解读剧情,所以我把没看明的地方编织在剧情梳理中,按时间顺序、在问题出现的位置提出。

本片大体情节,从最后结局往前说,大概就是局长利用飞鸟井的特异功能制造了罔象女、稚产灵、井这一系列让神探可以进入杀人魔潜意识的工具,辅助现实中的破案。

局长本身虽然有创世情结,但他教唆起来的7个连环杀人犯在井系列应用过程中的作用我没有非常理解。

为何没有这几个特定由局长制造的杀人犯的存在,井就不能被推广呢?

关于“独特的正义”,很多番里都有讨论,那些特殊的反派所做的事情,一般会有一个明确的交代。

说一个非常典型的:心理测量者中,大反派圣护教唆了连环杀人案件,是为了向公众揭示一件事:system是不能依靠的,它有极其严重的bug,真正的罪行它检测不出来,同时把一些因受到威胁或惊吓而暴走的人判定为罪人。

但局长的教唆行为,我好像没有看到动机在哪。

只用创世情结来解释好像太薄弱了,而且没有解释他的成神心理为什么一定要用犯罪的方式来完成。

同样的盲点还有神探资格。

虽然说同类更能相互理解吧,还是觉得这个资格交代得有点点问题。

心理测量者里也有类似设定,出了问题的警察会被降格成“警犬”样的存在,但那个算是有严格世界观设定的:在那个靠检测数值获得人格存在资格的世界观系统里,检测出问题的警察别说当警察了,直接失去活下去的资格。

让他们成为警犬,有侮辱性,但是是保存警察队伍技能点的一种方式。

而连环杀人犯才能下井这一设定,似乎前后看不出什么太大的必要,实际上本堂町除了一次以命相博(被算成自杀)之外,没有杀过任何人,仅仅是在被犯人的罪行激怒时起过杀意。

如果起过杀意也算数,那能下井的人可就多了……井的场景有以下几个(可能有忘记的):“开洞”的井——碎片化世界。

这个世界起到了以下作用:初次交代世界观;初次交代jw以及观察者认为jw不是罔象女的设置而是真有其人的原因;在终局中圣井户利用了这个世界的逻辑扳倒终局boss。

在酒井户在这个井里找线索的期间,本堂町在现实世界中被抓,并彪悍地以命相博生产和传递了自己的稚产灵。

本堂町的井——全是钻的世界。

作为井内世界特别提示的佳爱琉留的遗书上写着:是自杀。

这个小细节也有助于观众理解井内逻辑。

观测者从潜意识展现出的景象里找到破案线索并救助了本堂町。

烟火师的井——旋转舞台和瀑布。

观测者从潜意识展现出的人群面貌里分解出了真实的被害人信息并找到破案线索。

(简直像精神分析师一样)伪掘墓人的井——燃烧的街道。

酒井户猜出了佳爱琉烧焦的尸体为什么在没着火的街道,破解了这一潜意识逻辑——藏木于林,从而发现了这次的杀人犯只是模仿犯。

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唯独在第七个被害人被绑架时警方检测到了思想因子。

然后本堂町找到了数田的杀意,采集到了因子。

怎么找到的我没看懂,那个街道是个啥地方?

数田的井——空中的旧宅。

酒井户活动时,房子中的一张照片被观测者注意到并复原,结合本堂町“恋爱和杀意互换”的推测,找出了井波七星。

井波在本堂町的逼问下现了原形。

本堂町采到了井波的井。

井波七星的井——无限列车。

揭示了井波的扭曲过程。

在变态的过程中,井波“不希望任何人死”的想法被扭曲到了相反的方向,变成了变态虐杀狂。

警方追查jw的过程中发现了监视摄像头的存在,监视数田和监视“单挑”的是同一种。

考虑到jw可能一直在监视自己创造的杀手并借此物色新人,为了探索jw到底怎样行事,警方重新去“单挑”被杀的地点采集了三年前鸣瓢和“单挑”的思想因子。

鸣瓢的井——落雷。

圣井户第一次发现井中操作仓,由于操作仓的发明是一年前,而井中的内容是三年前形成的,观察员猜测罔象女将这个井和鸣瓢现在的潜意识联系在一起实时更新了,但没有交代怎么做到的,飞鸟井被关在箱子里时,或者即使在箱子外时,应该也并没有定向操控某个人的潜意识的能力,这里我觉得可能是个bug?

圣井户查看时,正在运作的操作仓显示飞鸟井木纪的名字已经登记,理论上说,飞鸟井通过这个操作仓进入了井中井。

但飞鸟井的身体并不在。

当然了,飞鸟井作为罔象女本人,可能她的逻辑和别人不一样吧。

此处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已经登记了飞鸟井的操作仓还可以同时传送圣井户?

不过这里可以先驱性明白一个设定:井中井不被操控(圣井户不能被推出)。

在百贵的井中井里,酒井户也证明了井中井不能被观测。

但从之后飞鸟井本人的反应来看,似乎也不能认为井中井是飞鸟井操控之地,飞鸟井似乎自始至终对她的能力毫无主动操控的方法。

圣井户进入井中井的同时,现实世界中百贵被诬陷逮捕。

局长为何陷害百贵?

虽然之前观察者小组也曾猜测jw真身会不会是自己的同伴,但挑中百贵的时机和原因都不明白,似乎和井中井的出现有关?

似乎和百贵与飞鸟井的关系有关?

但都不明白。

百贵的井——沙漠。

沙漠中佳爱琉留下的提示仍然是“不要离开我附近”。

这个提示最后都无解。

是怕他们进入井中井?

这个推测和上一个井中仿佛飞鸟井诱导神探进入井中井的剧情又冲突了,和鸣瓢在井中井内的活动也冲突(鸣瓢在井中井里过了一年,基本破解了罔象女和jw谜题。

顺便说为什么人进了井中井记忆就正常了,也没有一个交代;说到底井中井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自始至终就没交代)。

最后是局长的井——面具世界。

两位神探把局长送进了井中井。

井中井中(好绕口)的世界和井中不一样。

井是一个潜意识世界,是光怪陆离的,是有井主自身的心理逻辑的。

但井中井完全是现实世界的复刻,仿佛一个时空穿梭机,让进入的人带着记忆无缝对接到几年前去。

局长被投到了开枪杀鸣瓢的前一刻,然后这一次他被阻止了。

这一段我没看懂,因为井中井里的变化似乎并不是改变现实世界中的历史,那么局长是在哪个层面上被打败了呢?

是说他的肉体在外界死了,现在精神也死井里了吗?

 3 ) 窘境

无论是开始每天看一两集尝试去细细品味,还是后期集中一口气看完四五集,这部番带给我的观感都非常不舒适。

全程看下来都是啊?

啊?

啊?

一点也不make sense,完全不讲道理嘛。

我总是习惯把问题归咎于自己身上,想着自己也是认真欣赏过《盗梦空间》、《红辣椒》、《少数派报告》、《明日边缘》、《星际穿越》、《2001太空漫游》、《大群/军团》等所谓“烧脑科幻”的佳片的,看得时候完全不会有莫名其妙的感觉,故事主题清晰又引人入胜,这回终于遇到一个看不懂的科幻片了,以至于自己面壁思过站在墙角反思了三个小时,翻阅了一篇又一篇影评。

最终的结论是:我很正常,故事其实并不好,只不过差点被潮水般的疯狂好评pua了。

我感觉,动画制作组的制作观念,简直和洞哥的潜意识一样零散,无论是讲述故事的元素还是故事本身,都琐碎极了,呈现出一种轻飘飘的状态,毫无头绪可言。

我甚至怀疑,制作者从最初就没有想好自己到底想说一个怎样的故事,有点任由着性子随心所欲地讲下去画下去:如果是科幻片,世界观就要早早铺垫好,因为后面要用大量精力表现人物和剧情,哪儿有那么多空间再让你声明最初的设定呢。

在经济学里面有一个原则,大意是“不提前声明好自己的前提假设,上来就灌输观念推导模型,那和耍流氓无异。

"我觉得拿来非常适用;如果是推理片,那么故事也是非常不讲逻辑的,很多念白或者对话其实毫无意义,埋的伏笔和细节也很突兀或者仓促,对严谨没有概念;如果是犯罪片,那么着重想讨论的就是人物,是人性,借助的工具就是心理学。

这是我唯一觉得还能接受的适合本剧的范式。

其实几个次要杀人犯,在每个单元里的展现都还好,男主、女主、洞哥的人设也算是立起来了。

没交代太多人物背景,把角色当成工具人忙于处理案情,我都可以接受,甚至觉得这样的表现手法蛮贴近现实:我们对真实生活中周遭人物的理解程度,也就和对本片中人物的了解程度一样,都是管中窥豹,略知一二,谁能保证自己完全了解他人呢?

那么对剧中的人物,我们也可以有疏离感,而不必开观众的全知视角。

但是,本剧由于堆叠了过多要素,造成叙述详略拿捏不当,比例全失,剧情无法很好地与角色耦合,对潜意识等一众心理学概念的讨论也不能有机地和人物结合。

此外,展开的手法是不够流畅的,你可以对人物有所保留,但是叙述方法一定要流畅,否则磕磕绊绊地,画出来的就不是《父与子》那样简洁经典的面孔,而是幼儿园小孩的简笔画。

最后,我认为最致命一击地是制作组根本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你是一个创作者,不是一个粉丝。

故事杂糅了太多对推理、梦境、犯罪、人性等经典设定和桥段的致敬,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制作者对这些元素的喜爱,但是对这种喜好表露过度,以至于自己的原创讲得太差(就是杀人动机构成井,采集思想粒子进入井中这一设定)。

再坦率一点说,制作者/编剧/脚本,没有创作的能力,姑且去做影视鉴赏好了。

 4 ) 总有一款元素能戳中你,类似元素百余部合集推荐

坚持原创的974篇完全不剧透。

已经是4年前的动漫,我目前还剩4集。

因为确实喜欢,所以先来推荐一波,新鲜出炉的感受。

《异度侵入》/《ID:INVADED》我一点也不想剧透,包括简介。

因为,我希望大家能和我一样,感受第1集劈头盖脸来的冲击感。

因为没有预期和了解,才能和主角一样,有身临其境的代入感,一起迷惘,一起顿悟。

这种专心致志,进入心流状态的观看体验,真的很不错。

我自己更想做个纯粹享受的观众,加上豆瓣已经有大神们事无巨细的逐集分析推理,从框架,从人物,时间线,细节,各种方面解析。

单纯给喜欢这部动漫,以及准备看这部动漫的朋友,拓展一些类似题材的书影音推荐。

如果你喜欢梦境和现实交织的空间转场的概念,类似今敏《千年女优》《红辣椒》《盗梦空间》韩剧《365:逆转命运的1年》《化时为机》逆转命运365:不放弃的努力才是人生的重启媲美《信号》?

《化时为机》能掀起悬疑剧新高潮吗以及合集盘点:《周处除三害》不过瘾?

劈头盖脸的爽剧合集3或者喜欢带着科幻技术元素,富有想象力的设定:《源代码》《致命ID》《谍影重重》《捉迷藏》《记忆碎片》《少数派报告》《心理测量者》很老的美剧《疑犯追踪》/《Person of interest》或者喜欢类似平行宇宙设定的烧脑解密结构,比如神作《彗星来的那一夜》,已经被我封印起来,只看到80多页的神书《忒修斯之船》;或者喜欢生存游戏一类的临场感,《饥饿游戏》《鱿鱼游戏》《弥留之国的爱丽丝》大尺度网飞生存类《鱿鱼游戏》:一口气刷完李政宰孔刘李秉宪多层隐喻分析:小心!

只抱怨,会变成弥留之国的爱丽丝

或者干脆就是喜欢悬疑探案推理,犯罪心理,先天人格障碍,精神解析等等。

书籍我推荐弗洛伊德和荣格的著作,看完会对自我有很不一样的认知。

我也还在继续看,已经囫囵吞枣看过的有,《红书》《心理类型》《梦的解析》如果觉得晦涩难懂,可以结合中国学者的解读书一起。

用尼采和荣格来解读,何为“酒神精神”?

荣格的自愈世界:学会接纳平庸的自己,与问题和平共处犯罪心理方面的影视剧分析,我写过太多,合集如下:《周处除三害》不过瘾?

替天行道的爽片合集1《周处除三害》不过瘾?

尺度柔和版的复仇爽剧合集225部零度共情影视剧:先天人格障碍VS后天平庸的恶10年追剧总结1:26部OCN大尺度犯罪悬疑剧盘点盘点20位可爱又迷人的经典反派角色,存在感爆棚以上,《异度侵入》全都有。

所以看起来小众,实则要比想象的观众接受度高,总有一款能戳中你的点。

以上全都是我的喜好区。

所以我个人很推荐。

但是也因此,就如高赞评价所说,元素堆砌太满,而时长有限。

叙事其实不太流畅,需要观众深入思考和脑补的比例过高,一口气看完三分之二,都觉得有些挺明显的bug和不清不楚。

梦中梦中梦中梦的无限套娃,框架是神奇了,但细品还是会有种高开逐渐走弱的感觉。

太惊艳太庞大的开头,野心勃勃,也会发现很难将每一个元素的坑都填满。

画风粗糙这事,都显得不值一提。

毕竟也不是看脸的美型向漫画。

太重故事走向,人物线确实有点单薄,除了情节,还能想起人物什么?

没有,这也是创作者舍弃的一部分。

不过这一点,见仁见智。

剧情取胜且故事为重的架构下,适度取舍也能接受。

就是我不太会共情人物,对里面一系列角色,更多是旁观者的心态。

也没有特别的喜好。

总而言之,我很珍惜昨晚上头的心流追番体验。

希望你们也会喜欢。

欢迎补充推荐,共度剧荒期。

作者:年读120+本书,两大视频网站入驻作者。

用刻意练习写出多平台50w+,用爱发电。

立志通过写作改变人生,坚持工作、娱乐、阅读、写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误。

愿意写深度思考剧评+书评的娱乐生活杂博。

百家号/头条/读书账号@芸淡风倾爱读书,影视剧评账号@芸淡风倾。

公众号/豆瓣@芸淡风倾,微博@芸淡风倾_紫薰。

 5 ) 对于结局的感想

昨天异度侵入完结撒花,有人说结局太平淡,有人说结局烂尾了,个人觉得这也许是最好的结局之一了首先从犯罪者得到惩罚来说,jw为了罔像女而挑拨数人犯下连环杀人罪,最后死在罔像女里也算得到了惩罚。

穴哥虽然后期超神,但前期到底罪孽缠身,最后也算求仁得仁。

然后说飞鸟井木记,仔细想想也没别的办法。

杀了她么?

凭什么?

她也只是个受害者,为什么就因为特殊的能力而该死。

放她走?

她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能力,放她走不是她自己死就是别人被她杀死。

最好的办法大概也只能是让她回到罔像女等有能力的人或者科技救她,放她自由。

最后,我酒哥,鸣瓢秋人,我酒哥惨啊。

其实我一直以为酒哥最后会因为枪伤导致身体死亡,意识留在井中井里和家人团聚,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圆满。

但酒哥没死,不也是很好吗,生命不息,抗争不止,他的女儿反抗到最后一刻不就是酒哥生命的写照。

斯人已逝,但生活还要继续,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这个也是她们母女想告诉鸣瓢的吧。

所以要什么轰轰烈烈的结局呢。

平平淡淡,死去的人尘归尘,土归土,而活着的人怀着希望继续奋进不就是最好的结局么

 6 ) 主觀影評及一些個人理解

這個片真是非常有意思。

一開始以爲是胡亂堆砌各種元素和設定,奇怪的設定一大堆。

結果反復重複之後發現居然是盜夢空間的路綫,只不過不以科技為外殼改爲神話,設定上結合常見的日式刑偵劇套路便於展開推進。

而劇情設定中在潛意識中破案像極了黑客帝國動畫版,尤其第七集之後轉爲探索“井”這一概念本身之後,非常像是渡邊的《偵探故事》那一集。

JW看起來如同飛鳥井的夢魔一般存在,而飛鳥井的消失不就是人格解體嗎?

其次像井中井,夢中夢這樣的類盜夢空間設定,以及自己進入自己的井會導致意識消散,但是秋人卻通過在中間隔了一層“代理”從而進入自己的井,并且自欺欺人地迷失于其中,最後因爲他的“代理”是同事百貴三年前案件的記憶所以和先進入的本堂町在時間上矛盾導致“井”的崩塌,不管是不是抄襲盜夢空間,但至少它的敘事方式是自洽且相對完整的,并且做出了先當程度的改造;唯一比較 Bug 的設定就是 飛鳥井 可以傳遞記憶和夢境的設定。

而且因爲設定上的極大寬裕,使得人物設定和常規橋段不需要常見日式動畫中刻意爲之和矯揉造作的部分,人物對話水分相當少,并且跟劇情的結合程度非常高。

比如前半段中本堂町萌生犯罪意識被松岡指出的橋段就非常自然流利甚至落地窗外的飛機飛過軌跡正好穿過本堂町頭上被開得洞這點都利用鏡頭語言表達到位,這在動畫當中已經極爲難得,處理得非常精彩。

在前半段中,最有意思的莫過於如何表現潛意識中意象的具現化這點。

每個犯罪者的潛意識具現化之後的世界都截然不同,又和現實中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失憶的神探以及反復出現的各種死法的佳愛琉的引導綫索,非常類似於盜夢空間的陀螺。

直到後半段開始破解佳愛琉的身份本身才出現不同。

而且即便是作爲神探的三個候選人不斷以偵探身份在片中解讀綫索,卻也不把話説盡,而存有相當多的留白和象徵。

比如開篇支離破碎的世界和肢體殘缺的受害者,不間斷閉環行駛在碾死自己母親鐵軌上的列車,僞隨機卻引向三年前驚人慘劇的落雷等等。

還有利用潛意識中暴露的弱點用語言迫人自殺的手法等等。

能和劇情高度結合并且呈現出難以用語言表述之物的設定才是高級設定。

當然了,但凡帶有對於時間穿越或者夢境意識之類概念的故事必定只能算軟科幻,更何況是對於以懸疑推理為主題的輔助性設定。

但即便如此,像做夢醒來容易忘,潛意識是夢境的深層驅動因素等真實情況在本片設定中還是漏洞比較少而且相互對應的。

自我意識和潛意識的區分實際上是套用了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而事實上人也很難意識到自己的潛意識,因此才會有 dogma 這種設定,dogma 在英文中即教義、信條的意味。

這片的一個缺點在於,它一開始就存在於一堆高度架空的世界觀上,觀衆在看的時候扎在推理和劇情發展之中可能不是很覺得。

前半段大量且密集的設定在剛出現的時候給人生硬的感覺,很容易令人過早棄番,相較於13集的篇幅來説,其實算是慢熱了。

但面對這麽複雜的設定,這個推進進度也已經沒法再壓縮了。

而且更糟糕的是這個世界觀還和劇情的推動發展高度相關,甚至於世界觀(井)也是被推理的對象之一, 而這其實是違背本格推理的。

這就像西方偵探小説中就規定不能出現中國人,因爲中國人會功夫會飛簷走壁不能用常理判斷一樣。

你不能通過一邊改變世界觀的設定來一邊配合劇情形成自洽,否則這不是作弊嗎?

當然了它可以說我一開始沒能完全展示世界觀,這是一個鋪開的過程。

另一個問題在於稍顯多餘的獵奇犯罪,我敢肯定一些沒見識的小鬼會拿心理測量者來對比,但這倆真沒半點關係。

對於本片來説刑事案件有獵奇成分並不奇怪,但是一周七天換著花樣虐殺又是拔舌頭又是撕手臂什麽的,有必要這樣搞嗎?

雖然看慣日式ACG的觀衆已經見怪不怪,但此處對劇情無益,畢竟這也算奇幻作品,又不是心理測量者那樣通過獵奇橋段故作深沉,大家還是對解謎關心更多些。

富久田保津因爲腦袋開洞所以携帶原本世界的記憶進入井中,但卻是秋人的那個快完結的井,因此保留記憶的他激起犯罪衝動,故意將秋人困在沙漠中,好讓秋人殺死他。

客觀上來説,他現實中開洞的犯罪是 JW 植入的潛意識,而沙漠中說受到某個東西影響也符合這一點。

而目的正如倉所推測的 JW 計劃將殺意傳遞並物色了秋人作爲人選的動機;井作爲潛意識的象徵,居然有時間上的先後?

并且可以殘留下來,這點有些奇怪。

井中時間的伸縮和外界觀測者有關,沒有觀測者作爲錨點,則井的所有者擁有對時間的量裁權。

JW 的井中景象居然是直接模仿劍風傳奇中的蝕之刻?!

未完,有空繼續...個人的一些理解和看法:【1】從各種細節和設定來看,這個脚本的作者肯定看過相當數量的美劇。

比如富久田保津數字强迫記憶症,鳴瓢秋人用語言殺人使用的心裏側寫等等... 【2】本堂町小春之所以可以被富久田保津救下是因爲現實世界中富久田保津對她開洞的行爲一定程度上傳遞了他的想法,本堂町小春在後期實際上產生了和富久田保津相似的價值觀(或者說井);【3】飛鳥井木記 因爲反復噩夢導致精神崩壞人格解體,借由“可以向他人傳遞記憶和夢境”這個看起來略微强行生硬的超自然設定使得周圍人陷入昏睡,又因爲被 JW 釋放出來導致力量增幅,使人們共享了惡夢。

這個設定不就是 EVA 裏面橙汁化的精神大同狀態嗎?

無非這個是噩夢,橙汁是理想鄉。

但爲什麽飛鳥井會有這種超自然能力,在設定上還是有很多空白和突兀的地方。

也許是給第二季做鋪墊?

【4】佳愛琉在不同凶犯的殺意因子所模擬出的井中呈現不同死法。

一方面佳愛琉應該就是飛鳥井,正如神探在井中的名字和現實中不同一樣,是一種區分。

而她的存在給神探明確了 “我是誰” “我在哪裏”“我要做什麽” 這樣的 “人生三問 ”,明確了神探的自我和動機,是意義的賦予者;(人生三問實際上并不是某個大學的保安大爺的口頭禪,而是人類哲學史上的終極三問,哲學的任务在于让人看清自己,看清世界,看清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而人生三問最早溯源甚至可以追溯到舊約聖經)正因爲片中有很多像這樣采取留白的高級設定,所以在劇情表現上有相當大的寬裕空間,而且在觀衆之間也會有相當大的討論餘地。

《圣经·旧约·创世记》“撒莱对她的侍女夏甲说,你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夏甲说,我从我的主母撒莱面前逃出来。

” 另一方面因爲劇情後期告訴我們,飛鳥井擁有和他人共享記憶和夢境的超自然能力,所以她的夢或者記憶中可能包含有其它打算犯罪的犯罪者殘留的下來潛意識,(但我不認爲全世界的犯罪者都去過她的夢裏,否則這也太離譜了)因此每次神探在井中見到她不同的死法都能一定程度上呈現揭示凶手潛意識的綫索。

【5】既然有上面扯到聖經的那條,所以 JW 以七天創世自居製造連續殺人魔的設定自然也一脈相承。

[單挑] [裂胯] [剝面] [拔舌] [掘墓] [撕臂] [開洞] 對應的實際上是七宗罪,而鳴瓢秋人對應的 [逼迫] 實際上就是天主教創將八種人類惡行合并成七種定義出七宗罪之前的第八種惡行 [憂鬱];對應關係我就不寫出來了,如果查源頭的話建議 WIKI,別的不怎麽准。

【6】最後在井中井殺死 JW 的方法,本堂町小春的推理實際上利用了 JW 自身對 “潛意識不被自身察覺的疑惑” 製造出了一瞬的空隙,實際上套用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來看就是,本我(潛意識)是自我無法清楚認知的模糊部分。

這個算我個人的定義吧,應該適用整部劇。

【7】同樣這個説法也可以解釋爲什麽駕駛員自己不可以帶著自己的記憶進入到自己的井中,否則會導致 dogma。

人其實是可以意識到自己的本性或者説本質的,但不是全部,無法意識到的模糊地帶就是潛意識。

如果人强行認識到自己潛意識會發生什麽是個有趣的構想,也許就是所謂禪宗的境界,或者所謂的阿賴耶識。

而前面所説類似於 EVA 橙汁的狀態比喻不太准,其實是弗洛伊德發明潛意識概念之後進一步的集體潛意識。

總之不用深究這些。

(不過現代心理學已經把弗洛伊德那套斥為僞科學,并且喜歡從物理上尋求人類知覺的根基)【8】只有連續殺人魔才能有資格進入井這個設定,實際上就是要探究殺人魔的犯罪心理動機非常危險,容易被精神污染,所以必須本身就已經有殺人或類似經歷。

而不止殺過一個的規定則是爲了排除意外殺人這種情況,確保是主觀殺人動機。

【9】罔象女的設定還是有很多疑問,比如飛鳥井木記是如何被封入裝置并且還開發了一套可以投屏供人觀測神探破解潛意識過程的控制系統。

科學家老頭好像也就出現一回,如果有第二季可以挖掘。

飛鳥井回到裝置中的一瞬酒井戶第一次見到了活著的佳愛琉,意味著 JW 被消滅后井中的短暫和平狀態。

未完,有空繼續寫...

 7 ) 关于数字7和数字3

(昨天发在了小组讨论,还没码完...)大学时候学但丁神曲写过“数字3”的论文,所以对文章或者剧中出现象征意义的数字比较敏感。

不过总的来说,数字3主要还是跟宗教神学相关(Trinity之类的,神曲里面太多了...),本剧目前看来数字7的戏份要重一点。

今天看到了11集,春哥总结的关于几个杀人犯犯罪时间(周一:裂跨,周二:剥面,周三:拔舌,周四:掘墓人(活埋),周五:撕臂,周六:开洞,周日:单挑。

)春哥觉得JW像社畜一样,也像是创世的上帝,用七天来犯案很“奇怪”。

总的来说感觉本番挺往心理学/认知学靠的,正好最近读到一本书,提到乔治·米勒 [George Armitage Miller]博士的著作《神奇的数字 7 +/- 2;我们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大意是人所能记住的模块只有7+/-2: “...他指出,大脑一次接收信息的容量为7±2个信息单元,信息单元也称为信息组块。

”,“人的大脑一次无法容纳约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

个人没有研究过心理学,因此理解和知识面十分有限,只是正巧看书看到了。

JW杀人的动机和目的咱不明了,他所操纵的7名罪犯是否是其精神的极限?

再多则超出了“7”这个可记忆模块的上限(如果考虑到+2,是否可以把春哥和酒井户强行算进去...)。

另外,米勒也提出记忆可以通过处理“永久储存”。

是否可以脑洞JW通过不断让这个极限7重复杀人行为,创造出一个不需要自然人精神依附的杀人魔作为罪犯们的“上帝”呢?

第一次看到这个“7天”确实太容易联想到上帝7天创造世界了。

另外,关于洞哥最爱的数字“3”,佛洛依德的“三我”提到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百度如下:“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本我是在潜意识形态下的思想。

“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

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

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

其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感觉现实世界(如果番中的“现实”确实是“现实”的话)代表着超我,一切都是相对有序的,“正常的”;第一层井代表着“自我”,受到现实世界超我的压制(侦探身份,需要解答谜题的,不知从何而来的“使命”),但又努力完成本我的要求(解救“佳爱琉”);而井中井这是纯粹的潜意识,很难有人可以进入,里面的一切都是理想中的世界(爱人孩子都健在的世界)。

如果说酒井户最深的潜意识是拯救妻女,那么自我中以侦探身份解救佳爱琉这个执念也可以理解为调和潜意识和现实秩序世界的努力了。

佳爱琉,或者说飞鸟井木记究竟是谁?

是否现实中有这么一个自然人载体呢?

虽然11话结尾出现了穿着像机甲驾驶员的“飞鸟井”,但我们并不能确定这是现实世界还是井中世界。

打算再看看前面的剧情,第一遍看总会错过很多细节,先留个坑有空再补上。。。

 8 ) 难以想象飞鸟井木记的痛苦

看到12集了,只觉得飞鸟井木记活的真的太惨太惨了,一周七天每天都在梦里被杀,手段之残忍还不能立刻死掉,醒着的时候还要忍着不能自杀,居然没有一点怨念,在承受了那么多罪恶之后潜意识里还用自己的死帮神探破案,那个死老头真的该千刀万剐,怎么会有如此恶心的人,简直毫无人性,他到底折磨了飞鸟多久,怎么说呢,这剧三观还是有点歪,“开洞”怎么说也杀了那么多人,越到后来反而给洗白了

 9 ) 潜意识中的凶杀循环,追い込み的救赎之旅

潜意识中的凶杀循环,追い込み的救赎之旅来自老朋友安利的一部非常特别的作品。

真是从头到尾散发着浓郁的本格推理的风味,还夹杂着对潜意识与梦境的有趣讨论,对味!

全片以一根至为简洁的主轴「进入凶手的潜意识,破除其中的凶杀谜团」展开了一个复杂但克制的故事,同时在井外的现实世界徐徐铺开了围绕主角酒井户妻女惨剧与J.W身份的谜团。

从头到尾可以感觉到编剧在叙事手法上的野心,非常有趣的地方在于虽然全片都是以正叙进行,却以主角的梦以及掉入飞鸟井木记的ID的一年而非闪回的方式进行谜团的倒叙与揭晓。

在对时间的感知上观众与主角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由此也塑造了一个非常立体的主角 —— 追い込み,逼迫、紧逼、执着,这个代称精准概括了主角的正面与负面性,他既可以以惊人毅力无限循环地在ID中用命堆出真相,又可以以言语及对对方的洞察步步紧逼至对方自杀,他的追い込み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

这种身份的两面性——警察与连环杀人犯的矛盾贯穿着故事的始终。

在被收押后支撑着他努力运用自身能力的是对J.W的追い込み,一种复仇的动力。

这种复仇的动力与室长百贵船的正义感一拍即合,两人联手对囚犯施加死刑也是蛮有趣的地方w。

全片的高潮INSIDE/OUTSIDE很有意思,在之前,我们看到主角是如何将妻女之仇刻骨铭心地印在心中并终日饱受懊悔之苦,也看到由此发展而来的对J.W近乎不要命的追逐。

当他进入飞鸟井木记的ID,猛然来到看似能把一切都挽回的时点,实在是太好哭了草。

现实中主角亲手干掉タイマン时做得过于干净利索以至于内心空洞,在ID中则来了一场彻彻底底的肉搏,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泄。

随后飞鸟井这一谜题也被逐步揭晓。

主角大概发自内心地觉得这一年的时光是幸福的,以至于当他在井中看到本堂町时的第一反应是罕见的、极其激烈与情绪化的否定。

在INSIDE/OUTSIDE中主角完成了与过去的和解,即便虚假,他也实现了未完的愿望,了却了遗憾,以至于可以在收拾掉J.W后说出:「遠い世界の、自分の預りしたの誰かに望みを託すことが大事だったりするんだ」(深有同感)显然,虚拟ID中HAPPY ENDING下的妻女及最后的电话给予了他莫大的安慰,至此也走出了复仇,完成了角色的成长与变化(虽然幅度不大!

)。

INSIDE/OUTSIDE这两集让我非常强烈地感受到《Inception》的既视感,同样是对人脑潜意识世界的探索,高潮收尾的三重ID也与Inception结尾的三重梦境非常相似。

也同同样有对时间压缩的讨论与表现。

但Inception的落点在于对虚实之边界的探讨,我觉得异度入侵也完全可以展开这个讨论,但是并没有,它的讨论点更多地落在了心理情结上。

同时标题名也让人想起《克莱因壶》这部作品 —— 当出现了能够模拟现实的机器,现实便不复存在了。

如果主角与本堂町没有在第三层ID内相遇,主角是否最终会忘记自己的来路,并把这里看作现实?

若向外衍生,现实中存在着飞鸟井这样一个BUG型魔幻人物,是否此处也并非现实?

这么一想和《环世界》还有点像。

异度侵入的13集还是太短了,有一个精彩的框架与角色塑造,但展开空间受限,虽然把角色扎实地立了起来,却没能完成更深层的讨论,遗憾的。

而院长、富久田、本堂町以及飞鸟井的叙事节奏及线索都有点散乱,本堂町作为第二主角非常惹人喜欢,也是真正无罪的神探,从头到尾的行为都是一致的果敢刚毅。

院长的犯罪动机让我摸不着头脑,隐藏的变态大叔?

他是如何通过博士与飞鸟接触的,为何要对飞鸟做出这种近似轮奸的行为,也许得在二刷中寻找答案。

但以潜意识间诱导他人的犯罪觉醒、再自己亲自将其在第七个受害人出现时逮捕,这种双面性和主角的双面性也有呼应之处。

包括最后以主角来终结自己的计划,他完美地操控了一切,只是没能如愿前往自己的永恒ID乐园,而是被揍回了第三层ID的模拟现实蹲牢子去了,这部分也很有意思,人死了但是精神坐牢太草生了!

总的而言,是一部很有趣的作品,叙事层层推进,悬念不俗,对潜意识的想象很有张力(对每个角色的内心的讨论也因此而更为成熟)。

主角有着令人难忘的丰满性,而且配音太性感了草。

这么一想操作室里的分析员在观察ID并搜索线索的这个过程和2077的超梦推理还颇有几分相似啊。

这还是一个具备扩展性的框架,可以轻松地做成单元剧,完全可以出第二季吧这个w 只是很可惜在一季的空间内对一些重要角色的铺设和叙事都不够完善,虽然对人的情结有着非常有序的分析和表现,例如数田这对情侣和烟火师那家伙,但总感觉还能再深入一些,如果是24话就好了!

最后感谢下安利给我的这个老朋友,テンちゃん!

喔对了,第一集与最后一集都是在富久田的ID之中,这种对仗也颇有巧思w

 10 ) 华丽元素堆砌下的渐进危机——异度侵入的剧情超载之路

写作存在其共性:动画剧本也好,期刊论文与专著也罢,作者一定要有一个认知:不要想着在有限的空间中一股脑塞入太多东西,无论你的脑中有多少奇思妙想。

和许多野心勃勃的作者一样,异度侵入制作方在一剧中塞入了过多的元素,最终导致重重负荷下的剧情超载。

在被挤压得令人窒息的节奏中,人物塑造被极大边缘化,只剩下堆砌如山的各类设定熠熠闪光。

设定堆砌提到堆砌就不得不提奥卡姆剃刀原则——“若无必要,勿增实体”。

在科学领域,具体表现为两个解释力相等的理论相互竞争时,更简单的理论胜出。

例如,我们可以以进化论解释化石,认为生物是演化的结果;我们也能以神创论解释化石——地球只有几千年历史,化石是飞面大神为了考验人们信仰而依据进化论邪说伪造的。

这两个假设都涉及了进化论的内容,但第二个假说需要额外多出“飞面大神存在”、“飞面大神全知全能而懂进化论”、“飞面大神无聊到为进化论制造证据来考验人类”三个条件,更为冗余,为此不如第一个优秀。

这个原则同样也适用于虚构作品的设定:同样的解释力下,设定越简洁,可信度就越高、越优美,也更能把叙事资源集中到剧情和人物上。

虚构作品中冗长的设定不仅在科学上无用,更会挤占观众有限的注意力,影响观赏体验。

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优秀作品都倾向展开一个简洁的设定讲一个剧情复杂的故事。

魔法少女小圆的核心设定是魔女系统与时间旅行,心理测量者的设定是以心理指数甄别反社会分子的黑箱科技,命运石之门花了二十多集,只讲了时间旅行与世界线变动规律设定下的故事。

不是这些编剧脑洞不够大,而是他们深切认识到了极简主义的优势——在有限的时长下,高效完成一个圆满的故事才是最稳妥的。

但和许多作品一样,异度侵入没能很好实践这一原则,这或许是因为它尝试的是潜意识推理这样一个佳作迭出、过于经典的科幻主题。

所以它的应对之法就是以量取胜,把各种时髦元素堆砌于一身。

我们历数一下其中有哪些设定:精神分析从片名ID: Invaded就可以看出该理论的影子。

除了身份以外,id也是精神分析中本我的德语名,象征着原始而强大的潜意识。

以精神分析为主题的虚构作品多强调潜意识的破坏性,及其与个体意识的对立,主角常常需要挖掘深藏其深处的秘密。

通常有两种套路:一是个体与潜意识中的创伤和解,接受了真正的自我,如《红辣椒》、《盗梦空间》、乃至《灵能百分百》的结局;二是与潜意识的决裂及后者的反噬,常常表现为侦探主角发现自己才是凶手的悲剧结局,伴随着潜在人格、多重人格的设定,如《致命ID》、《捉迷藏》、《记忆碎片》等。

剧情中,主角常能拥有进入潜意识世界的特权。

精神分析始祖弗洛伊德采用释梦与催眠提取潜意识中的信息,而主角进入潜意识世界的黒科技通常也和睡眠有关。

异度侵入中潜意识世界的表现无疑是井,入侵自身的井(id世界)似乎呼应了题目ID invaded,代表个体意识与潜意识的激烈拮抗,而分别负责人物、环境分析的各位技术人员也很像精神分析师与助手。

但实际上,我们发现,入侵者神探进入自己的井后,引发的毁灭性反应居然是刮大风,剧情作用是防止神探被“观测”,更像一个形式意义大于实质的致敬,一如其中面具对荣格Persona(人格面具)的模仿一样。

可见精神分析的作用并没有我们从片面推断的那样“核心”,至少不是全剧的主旨所在。

脑科学脑袋开洞显而易见在致敬脑科学发展史上的著名病患——铁路工人费尼斯·盖吉。

此人被铁棍穿脑而过,但奇迹般地幸存,只是性情大变,让我们了解了前额叶对执行管控功能的深远影响。

脑科学本质是一个反向工程:我们无法设计大脑,只能反向推理其功能。

异度侵入中这一思想的体现则是以“杀意粒子”反向还原潜意识世界的黑箱科技。

我头一次看到这个人物时以为这会是一部包含技术元素的动画,然而结果则是超能力者在背后辛苦劳作,和《少数派报告》、《心理测量者》,乃至《雪国列车》颇有共通之处。

更时髦的例子则是自动编程软件的技术原理是外包给印度程序员人工编写。

这个元素并没有挤占太多资源,但和精神分析元素结合起来就有点违和。

脑科学遵循现代科学的证伪原则,恰恰是精神分析没落的助力之一,如被精神分析师长期施以无效治疗的抽动秽语综合征被发现是脑部器质性病变,可通过药物治疗,这是凭催眠和释梦永远无法找到病因的。

所以两者同时出现总给人复仇者联盟中钢铁侠与雷神见面的滑稽感。

虚拟现实除了梦境,虚拟现实可能最早源于缸中大脑的思想实验,也是使用泛滥的主题。

虚拟现实的最常见套路是套娃——在虚拟世界中使用虚拟设备,在梦境中继续做梦,让人分不清何为现实,与其同时存在的问题则是虚拟世界与现实的时间流逝速度差异。

早在二十年前的十三层阶梯与黑客帝国就把这个设定玩出了花。

可能本着应有尽有的原则,这个桥段也被加入了这部只有十三集的剧集中。

看到这里,只能说以上设定中规中矩,虽然略显啰嗦,但基本上能够自洽,整体观感也颇为自然。

但接下来,真正冲突的设定来了——这个部分不仅占据了大量的剧情资源,而且和其它设定有所冲突。

这个设定就是侦探推理。

侦探推理推理小说这一类型文学由爱伦·坡创立。

他曾用三个元素概况这一类型的特征:a. 探案:通过符合人类现实逻辑的方式解决一个看似无解的神秘问题;b. 讲述者:一个所知信息与能力和读者类似的旁观者,负责和读者共情,在困惑与惊叹中与读者一起了解天才侦探的解谜过程;c. 神探:一个天才人物,能够通过合乎逻辑的方式解决看似不可能的问题。

最好实践以上三要素的推理小说无疑是福尔摩斯探案集:福尔摩斯是个天才,能够用符合逻辑的方式解决看似魔术的谜题,而华生医生作为正常人替读者提问、吐槽,并为神探的天才思维所惊叹。

在名侦探柯南中,柯南作为神探推理,由目暮警官等人作为讲述者发表疑问,引起柯南对案情真相的解释,也是对这一模式的继承。

而如此经典的设定又不出所料地被异度入侵征用了。

其作法是将推理分为了两个维度:井世界中的侦探推理,以及现实世界中的凶案追缉。

推理有一个规则,就是神探和读者所知的信息要是完全一致的,换言之侦探得和读者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但仍能在推理上打败读者,才能呈现推理的优美。

如果侦探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读者不知道的设定来,那推理就没劲了,因为侦探“作弊”了,用了额外的信息或技术来超过读者。

而这个问题直接催生了井中神探的失忆设定。

井是由潜意识构成的虚构空间,读者对其一无所知。

为了保证神探和读者所知信息一致,神探被设定为入井即失忆,在潜意识空间内苦苦解谜,可以说是本剧最为出彩之处。

但解谜剧情的问题在于消耗了大量的时长,却没能带来与之对等的回报。

一方面,井与现实间的交集极为牵强,长时间推理的现实意义是观测人员利用主角遭遇的片段提取人物身份与地点信息,使得整个探案过程更像是为推理而推理的炫技,和其它乱炖的设定的一样,很有赘余感。

另一方面,解谜挤占过多资源导致时长不够,使得现实推理部分的极度粗糙,出现了很多让人费解的场景。

比如警方的科技手段可以通过井中透露的信息片段迅速排查出作案地点,但却没办法追踪作案者上传视频的渠道,明明后者是更为切实的追踪手段;推断出反派John Worker的依据是其拥有接入罔象女的权限,又跟据出差的时差出现在飞鸟梦中,但为什么确定John是通过罔象女而非其它超能力入梦,从而将罪犯一下锁定在内部人员身上呢?

至于凭借超忆罪犯的主动配合而得到关键的证据与指引更是让人啼笑皆非,后续剧情中更是直接把脑洞者变成了一个免费记忆路径的游戏插件。

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所有设定中侦探推理的作用最具破坏性,因为不同于其它元素可以仅用于点缀,推理一旦加入就要有始有终,有理有据,要消耗大量叙事资源,仓促赶工之处也是一看便知,无法蒙混过关。

那在大量推理与解释中,异度侵入牺牲了什么呢?

答案是人物。

被牺牲的人物为什么异度侵入的人物异常平板无趣?

人物之所以塑造平板,是因为他们都在忙着解读设定,无暇自我表现。

人物多数时间是作者的传声筒,剧情解说员,说完旧设定,又来新设定,解释完心理分析,又要解释推理过程,解释自己、同事和犯人的潜在动机,根本没有余裕发出属于自己声音,导致整体观感非常生硬。

如果走纯类型片路线,只展现推理元素,完全忽视人物也就算了,偏偏又加入了一系列力不能及的煽情桥段,如第十集中男主与妻女的诀别。

我们看不到其与妻子女儿的任何深度交流,不了解这对母女的性格特点,甚至也无法理解主人公为什么忽然得到了成长与治愈,除非他能预知自己未来会死在井中作为伏笔。

就算这是所谓的伏笔,也是糟糕的伏笔,因为根本没有提供足够的线索铺垫人物的行为逻辑。

所以这就是异度侵入的真正危机:它什么都想要,结果什么都没做精:搞科幻,各个点子都是以往作品的叠加堆砌;搞推理,又缺乏足够的时长与内容铺垫讲述一个令人信服的连续推理过程;搞情感,人物塑造又平板乏味。

这一问题的结构根源,则是各个设定,尤其是侦探推理和心理分析太消耗时长了,由于其带来的剧情效益过低,更像是干扰读者的噪音。

倘若将全剧比作一段信号,异度侵入中噪音过多,不是那种有序的悬念,而是安排失当造成的恶劣观赏体验,随着剧情推进越来越明显。

转眼间到了最后一集,这部作品所有的未完成之处也即将显露。

用一个字评价这部作品的创造风格,那就是“贪”。

极简之道那对于十多集而完结的剧集,什么是更现实的作法?

就是用简洁的设定讲述精巧的故事。

这就是为什么命运石之门中,超现实元素只有时间穿越,却花了二十多集的时间完成故事。

而异度侵入混杂了一大堆冗长而无法把握的元素,却想在十三集中收尾,实在是非常不智的选择。

在各个设定雨露均沾,反而导致无法在深耕任一主题。

更重要的是,制作方对这些设定更多只是形式上的模仿,而未将其与剧情内核贴合,只能成为浅尝辄止的设定缝合者,而无法将其真正融为一体——毕竟人物都塑造得如此苍白,如何让人信服于一堆堆的心理科技设定呢?

实际上,所谓的“创意”是世界上最不值钱的东西。

你得知的信息、想到的剧情一定也被别人想到过,真正关键的在于能否有合理组织编排的执行力。

只有在前沿专业领域,或是全世界没几个同行的小众圈子,你才可能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原创想法。

但在动画这种大众传媒中,还是不要有这种奢望,比起疯狂发散自嗨,不如专心讲好一个可控的故事。

那是否有在短时间内容纳更多设定的作法呢?

我认为如果有,那就是放弃有伏笔即有呼应的闭合古典结构,借鉴现代主义手法,多展示,少解释,在开放的结构中展现人类视野的有限与宇宙之无垠。

EVA算是一个较为成功的例子。

但功力不足,也会出现《生命之树》、《超体》这样的负面典型。

当然,对于不关注科幻类型片的观众,本剧般大杂烩的设定乱炖可能颇有吸引力,其视觉效果与氛围营造也有其惊艳与独特之处,是其商业上的优势所在。

但无论如何,结构与内容上的缺陷导致了其艺术价值上的局限。

我认为异度侵入的制作方毫无疑问是认真而热忱的,但越是野心勃勃,有时反而越容易陷入平庸的窠臼,这或许是除了过分迎合市场外,创作之路上另一种陷阱,值得所有创作者的警醒与反思。

首发于B站专栏: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5143151

《异度侵入》短评

怎么说呢……如果你看过的科幻作品越是多,就越是觉得不够五星,深度甚至不如《心理测量者》,因为设定的幻想成分太重了,而且又太像《源代码》或者《少数派报告》了。这种机械降神式的剧情看似自洽但经不起推敲,这番谁分析越多越。。比如我同学问我为什么解开佳爱琉之死就能查出凶手,为什么男主井里有井,我哑口无言。我至今任不知道佳爱琉是什么(为什么她会死,为什么出现,为什么能查出犯人,为什么她是风暴中心,为什么可以直接飞出去不用抽出),估计编剧也不想编了。 所以说那些B站顶流UP真的是有远见,都没碰分析。都是些营销的,跟风的在强行分析,想要火一把。最离谱的就是连《宝石商人》《思维复写》都被强行说成推理番。

8分钟前
  • 艾萨克阿西莫夫
  • 很差

沉默的羔羊,红辣椒,电锯惊魂,黑客帝国…学的有模有样,设定还算有趣,然而剧情很浮,都不想深思

10分钟前
  • 咖喱便当啦
  • 还行

挤了一堆糖霜的空气蛋糕。

15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啥啊

18分钟前
  • 雨多极凉冷
  • 较差

啊 是怎样的编剧天才啊 制作作画上略有点对不起剧本难以用言语形容的 …厚重的情感和执念没有尽头的火车确实有被move到自己时候看得有点跳 烧脑的地方就略过了 推理迷来说应该挺惊喜的吧

20分钟前
  • KayCorleone
  • 推荐

越看到后面越觉得脑子不够用,不过无法否认这部番的优秀。作为原创作品很厉害了,锁定年度话题之作

21分钟前
  • 张兮兮
  • 力荐

五星预定了

22分钟前
  • 嗑药狗的一天
  • 力荐

故弄玄虚

25分钟前
  • 琴辉
  • 还行

要是以前的那些个优秀作品观众全都认真看过,这些融来融去啥都搞不出来的玩意根本看不上眼,都别说扒里面抄袭融梗了,看都懒得看吧

26分钟前
  • 安得促膝
  • 很差

本季的最大惊喜之一(另一部是映像研)。好喜欢小春,希望下一季她依然能有主要戏份(最后那个新登场的咪咪眼好像是下一作的男主吧?)

31分钟前
  • Cammy
  • 力荐

设定挺好 然而烂尾

33分钟前
  • Anamnesis
  • 推荐

近几年的日漫最佳,一口气撸完太爽了。关于记忆关于梦关于思想与潜意识关于灵魂与实体的分离。关于善良关于爱关于正义,还有恰到好处的推理与紧凑的剧情。画风也OK。戳到心里的部分差了那么一丢丢感觉,但还是引发了许多思考。人的大脑真是奇妙而有趣的东西,可惜当下我们对幻想本身还都是幻想,一切还都是受困于无能为力的肉身与痛感真实的当下。

35分钟前
  • 年逝
  • 力荐

怎么这么高的分

38分钟前
  • 挂名也
  • 还行

入梦的故事诞生了那么多,但《异度侵入》在方式、层次与际遇上依然能拓出许多新力。不同的ID世界,不同的连环杀人犯与犯罪模式,眼花缭乱只待以梦为笔。这实在是个渐入佳境的动画,最后几集把广撒的网一收,瓮中都是莫测的大鳖。罪与罚的框架里,鸣瓢的一往情深与难以释怀有着太强的共情。虽然故事很圆满,但再生续集也是不难想象,期待本堂町与百贵的表现。(正看2004年的《怪物》,看到John这名字,真是充满怪物的不祥。)

42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很难想象居然和妹非妹同一家公司,这种对比的惨烈程度就好像去年做了《上海堡垒》的公司今年弄出一部《星际穿越》……舞城真是个宝藏神棍啊,太吃他的那一套了!牙医的坑还没填完又来挖新坑……感觉他这次受到了好莱坞科幻片的影响,各种《盗梦空间》《少数派报告》即视感,不过是好的那种融汇翻新和致敬……

46分钟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7分的水平。这不就是Psycho Pass+Rick&Morty几集的设定+西部世界的场景嘛?人物没一个写透的,气氛上不够了强行插入BGM(但是歌确实还行),头两集还挺惊艳,但到了后面明显编不动了开始瞎几把写,推理推得毫无说服力,大boss一秒自杀说挂就挂?再没头没尾地强行组几个CP?啧啧啧,现在评分是真的水。这程度说是“番剧版的《红辣椒》”真的过分了!

49分钟前
  • mi
  • 还行

开头真像源代码,其余的看完再说。

52分钟前
  • 王妃的故事
  • 还行

《少数派报告》和《入侵脑细胞》混搭,电影元素让这部原创动画剧集在叙事张力上得到比较好的发挥,角色的心理塑造为核心主题推进的展现让情绪起伏更加突出,犯罪惊悚感还是无能为力的悲凉感把控很惊艳。难得

54分钟前
  • Kingsonic
  • 力荐

画风不太能接受。玩高概念设定,其实融梗。不能因为是潜意识世界就用自圆其说的理论来替代严密的逻辑推理,还非得说是自己名侦探,牵强。丨正片从E7开始,补到E12,值得一个推荐。ed值得夸,循环停不下来

57分钟前
  • 山上风下
  • 还行

傻逼监督和编剧,抄就抄嘛,活还做的这么糙,恨不得怼观众脸上,看我这里有个伏笔,这里有个致敬。

1小时前
  • 我骑着一辆bike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