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的时候,心潮澎湃,越看下去越被混乱的剪辑困扰,多处剧情不合情理,冲锋阶段的三三交替掩护,巷战防御时的制高点控制都差得离谱,河边防御战变成了主动进攻白白送人头,莫名其妙就冻伤了一批战士,尤其是第八集文工团居然大摇大摆的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条件下大白天车队行军,遇空袭不弃车隐蔽等等,但是整体还是不错,创作再认真一点就好了
看的第一部抗美援朝的电视剧,本来想看跨过鸭绿江,但是看评论时知道了这部剧,看了几集后很惊喜,原来我们还可以这样拍主旋律电视剧,节奏紧凑,战争场面描写很细腻,不是军事迷,但是里面的战术、策略、武器等等方面的表现把人深深地吸引住了。
演员表演也很棒,真良心剧,价值观很主旋律,但除却正常的煽情、歌颂外,也传达出了让人产生共鸣的地方,尤其是最后赵和的演讲里所说的那样:在他们眼里,我们不配做他们的对手,但是那个依靠先进的武器装备就让人屈服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我们已经用了一百年的斗争来赢得了自己独立和自主,但是我们还可以再斗争一百年,一直斗争下去,只要正义还未到来,只要公正还未到来,只要强权仍然欺凌着我们,我们就将一直斗争下去!
看完不禁让人热血沸腾。。。
当然,这部剧确实也有些许不尽人意的地方,可能是由于该部剧由原来的20集被剪成了13集(是据说,没有详细去证实过),中间总感觉有些衔接得不顺畅,而且中间的几集感觉节奏慢下来了,一时之间失去了叙事动力(就是文工团的那段),当然到了后面撤退那段时又重新找回了节奏,又回到了先前几集那种感觉
不想白嫖,冲了会员看德云社。
顶部标题主推电影《蟑潮》,电影想法不错,可是剧情尬的要命。
幸亏来豆瓣看吐槽的时候,顺手瞅了一眼电视剧榜,在旮旯角落里发现了这部《战火熔炉》,8.7分,看过的很少,评论更少。
可有一位朋友的话勾起了我去看的想法,“有了完整版战火熔炉,团长可以排到第二名”。
14集,从弹幕知道有删减,可是真的是好电视剧,服化道精良堪比电影,细节真实符合史实,改编合理通畅,展现了我们是谁,为什么到朝鲜的坚定意志,让观众了解了志愿军的精气神,比什么金刚川强一万倍不止,相信评分会继续升高。
优酷独播,独播个鬼,一点水花都没有,宣传直接不存在,守着宝贝不识货,你多少年没有上八分的剧,自己不知道吗?!?!?!
本人今年38,看了那么多年影视剧,只有《战火熔炉》令我超脱剧中人的个人生死和情感,第一次觉得主角是否活到最后不再是最重要的,有情人是否终成眷属也不再是最重要的……最后一集,微澜的江面上缓缓驶来一艘船儿,那是生的希望,那是回家的希望……任何时候都不放弃、不抛弃的战友们来接四连战士们回家了……望远镜里一辆辆满载荷枪实弹美国大兵的汽车和坦克轰隆隆驶过,而整个四连还能作战的人不到四十个……是奔向那生的船,还是拿起武器,任何时候都绝不屈服、绝不退让、绝不妥协,为平等而战、为胜利而战、为正义而战?
…………………………………………………为信念而战,披挂勇敢;为证求大道,踏平险滩;为和平而战,一往无前,赤胆忠心,化作山川……那一群坚强勇敢的志愿军战士们,那一群为维护国际正义、捍卫世界和平、保卫新生共和国而战的最可爱的人,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那一刻的感动,令我情不自禁潸然泪下,心绪久久难平…………剧中最值得一书的是男主角赵和同志,在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的一场场热血战斗中,那个前清进士家的小少爷、前g m d小军官现解放战士志愿军战士赵和同志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与曾经的敌人如今的战友化干戈为玉帛,变敌视排挤为生死兄弟,也终于知道怎么写思想汇报了。
这部剧中,@付辛博 同志把赵和这个角色演活了,把那种整个人从言行举止到思想气质都逐步转变的过程演绎得顺畅自然、一气呵成,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特别棒!
最令人遗憾的是受集数限制,有不少铺垫和精彩场景一晃而过,个别地方剧情看起来不大连贯(瑕不掩瑜,不影响整体观看),人物形象还可以更加丰满立体却展现不出来,不知道是否有机会看到更完整的版本。
央八黄金档的播出已完结,还没看过这部剧的朋友们来@优酷 刷吧,特别好看,强烈推荐,以赵和同志为代表的四连志愿军战士们特别帅,爱了爱了~不知道剪掉的地方在电影《英雄连》中是否可以看到?
超级期待《英雄连》 ~
服化道还算用心,但是配音和剪辑是一塌糊涂。
有点看不下去,糟蹋了这笔投资。
另外要真实就好好考据还原一场战斗。
平地上堆麻袋用机枪对射坦克??
最基本的掩护,爆破都没主次描写。
真心一般。
另外配音明显不对口型,大量的对不上口型。
看到第3集有点看不下去了。
希望有几场战斗能从结合史料和地形,还原真实,这样有助于大家知道战争的残酷性和烈士们多么不易。
别轻描淡写。
尽管电影《金刚川》票房不达预期,但也取得了7亿多的票房,并且引发不少讨论。
而几乎与之同时,在优酷、央八联播的抗美援朝题材剧集《战火熔炉》,在播完13集大结局之后,几乎毫无声响。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加上复杂的国际局势,官方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高规格的纪念。
就文艺作品而言,不仅排播了不少纪录片、专题片,还对一些老电影、电视剧进行特供剪辑。
但就“新出炉”的抗美援朝题材影视剧而言,严格来讲只有两部——电影《金刚川》、剧集《我们的战争》。
众所周知,《金刚川》上马仓促,8月初开机,10月底上映。
紧张的制作周期导致其在文本上也使用了“巧劲”——把一个故事从四个视角讲四遍,这也引起不少争议。
据报道,《我们的战争》2018年9月底开机,2019年3月杀青——它不是一部“赶工”出来的剧集。
今年7月底,总局将抗美援朝纳入“重点题材电视剧”序列中。
彼时,《金刚川》正准备开机。
全国影视剧库存的这一题材作品只有一部《我们的战争》。
物以稀为贵,《我们的战争》被剪辑成了一部网剧,和一部院线电影。
这部网剧就是“深藏功与名”的《战火熔炉》,电影则是之前官宣过海报的《英雄连》。
不久前,中影股份总经理傅若清透露,电影《英雄连》是从一部17集的网剧中梳理素材,并补拍适合大银幕的镜头和场景,重新制作而成,预计将于11月6号上映。
今天,笔者就为尚未关注到这部13集战争剧的观众强力推荐一下《战火熔炉》。
《战火熔炉》讲述了一名“解放战士”(解放战争中俘虏后加入解放军)赵和在朝鲜战场,和四连的战士们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后,互相接纳的故事。
这部剧的短板是明显的,但这依然难掩其在国产战争剧中的光彩。
《战火熔炉》最大的短板是不连贯,情节与情节之间、战斗与战斗之间,经常会出现跳跃。
虽然已经用字幕板进行串联,依然难掩戏剧中间的割裂。
以第三集为例,开篇是战士们在谈论冬装的问题,一切换就变成排长命令赵和去和黑人美军连队进行谈判;这一集结尾四连准备在夜间发起攻击,一眨眼战斗就开始清扫战场。
也就是说如何与黑人连队遭遇以及夜间战斗的过程都略过了。
类似的片段还有很多,整部剧只有最后4集与美军空降兵的遭遇战,是比较完整的。
这种“残章”的出现有两个原因,第一,要把素材剪到电影中去,挪用了;第二,压根没有拍,后期也没完成补拍。
毕竟战争戏太烧钱了。
尽管有点残缺,《战火熔炉》依然是一部有特色的战争剧。
武戏讲究,文戏出彩,主题深刻——这三个长板一定程度可以掩盖住“残章”对观剧造成的破坏性。
先说武戏。
在早期的海报上,《我们的战争》就被形容为“一次对标国际级制作的战争剧集”。
并且“首度启用即时军械装甲,全景还原战场群像”。
从最终呈现的质感来看,片方不算吹牛。
从故事结构上来看,《战火熔炉》有点类似HBO的《兄弟连》。
这不仅仅在于两部剧都聚焦于战场中的一个连队,还在于二者都通过连队的战斗任务不断推移战线,最终呈现出战争的全貌。
《兄弟连》的故事从诺曼底登陆一直延续到攻占柏林,而《战火熔炉》则串联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的五次战役(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 日),全景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一阶段的战况。
而为了表现这种时间推移,《战火熔炉》使用了冬、夏两个外景地来拍摄。
在第4集中,四连接到临时任务支援东线,战斗打响后,他们穿着白色伪装服在冰湖上冲刺,这很可能就是“长津湖战役”。
不管是军械、战斗经过,还是战场氛围的还原,《战火熔炉》都让观众印象深刻。
它能一下子把生活在和平时代的人,带入到敌我装备差别极大却依然士气昂扬的惨烈战场。
相比之下,之前绝大部分抗战剧在这方面都过于简陋了。
再说文戏。
剧中有不少“闲笔”,其实都没有那么简单。
四连俘虏了一位美联社随军记者,作为懂英语、又熟知美国人的“前国军士兵”,赵和与这位美国记者有不少共同话题。
但当这位美国朋友心平气和说出“十个美国人中有九个人认为中国人该有辫子,在遇到你之前,这是我对你们的全部认知”“这场战争是超级大国的游戏,中国不在这个行列,没资格参加这个游戏。
这是大多数人的认知”时,他还是被刺激到了。
这是赵和思想改造的开端,他开始思考——“我为何而战?
”
作为四连的一位女战士,雨三湾有一个传奇的身世。
她是一个弃婴,1927年在三湾村被工农九班的8名战士在雨中捡到,所以取名“雨三湾”,于是有了八个爹。
“雨三湾”的出生和历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联系在一起。
“三湾改编”后,毛泽东创造性地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而她的八个爹的人生轨迹则勾画出一部人民军队光荣奋斗史。
“一爹在直罗镇,死在东北军手里。
”这是西安事变前的“反围剿”。
“二爹死在平型关,三爹、五爹‘五一大扫荡’的时候跳崖了;四爹在关家垴之战被鬼子炸掉一条腿,失血太多没救过来。
”这些都发生在抗日战场。
“五爹后来去了上海,死在76号的手里;六爹被调到平西,四三年局面紧张,每天亲自盯电台,走几十里山路送情报,累到吐血,咽气之前还在写电文。
”这分别是沦陷区与敌后的情报战。
“七爹在延安去了炮校,后来去了东北,1948年10月初在义县,朱校长要上去看弹着点,他不放心跟着一起去了,踩上了反步兵地雷。
”朱校长指的是朱瑞,东北炮校校长,是解放战争中解放军牺牲的最高将领。
八爹则是她现在的上司、军政治部主任余万里,战斗在朝鲜战场。
最后说主题。
一部抗美援朝题材剧集,首先要回答两个问题——为谁而战?
为什么能胜利?
这两个问题又引申出一个问题——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志愿军究竟是一支怎样的军队?
如果撇开这些问题不谈,那么真是白瞎了抗美援朝这个题材,它和其他抗日剧没有区分度。
故事的主人公赵和,是一位没有完成思想改造的“解放战士”,他日常交流中用“我们”和“你们”来区分解放军和国军。
同时,由于和美军打过交道,他有很强的惧美心理,一开始认为志愿军是在白白送死,牺牲没有意义。
而就在每天的战斗中,赵和一步一步融入了志愿军当中,从思想、信念、精神上焕然一新,不再区分“你们”“我们”——因为这是“我们的战争”,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从某种意义上讲,《战火熔炉》与电视剧《特赦1959》在主题表达上有相似之处。
二者都是讲战败后国军的思想改造,一个在功德林战俘监狱中,一个在朝鲜战场。
当赵和最后一集中以代理连长身份做战斗动员时,他已经获得“重生”:“我们现在面前的敌人从未将我们视为敌手,因为他们觉得我们不配。
他们可以无视我们的警告,他们可以肆意轰炸我们的国土,他们认为,屈服或者死亡,我们只能选择一个。
他们错了,因为我们来了,我们站在这里,我们绝对不会退让,我们也绝对不会妥协。
我们的民族曾经用了100年的时间来谋取独立和平等,我们已经战斗了100年,我们可以继续战斗100年。
在平等还没有到来之前,这场战争不会结束;在胜利到来之前,这场战争不会结束;在正义到来之前,这场战争不会结束。
”文/杨文山
这部剧整体下来体现了志愿军的英勇无畏,也展示了志愿军如何靠着极端劣势的装备而战胜强大的敌人——除了精神士气,也有高水平的技战术。
可惜的是,剪辑和后期的剧情似乎出了问题,感觉是为了仓促赶成一个限定的结尾,这个问题似乎是北京电视台的通病(好像这部剧是北京电视台拍的?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三八线》《北平无战事》,都是前期精彩,后期出现跳剧情、赶结尾的瑕疵。
总之,瑕不掩瑜,希望这部剧能被更多的观众欣赏,可能的话,能再出个完整版或者剪辑版,谢谢团队的努力!
网上看有24集的删减成13集的。
我看的是13版本的,就一改版本说一下个人感受。
首先优点,画面质感真的不错,完了。
对没错,我就感觉画面不错,其他的有点没想到。
再来说缺点,最大感受,剪辑混乱。
剧情不连贯,跳跃难受。
比如第二集阻击美军坦克撤退。
结果被美军坦克火力压制,连长喊了撤退,然后美军坦克继续前进了。
结果跟着坦克的视角镜头一转,刚才才喊撤退的我军,已经都很冷静的又在一道放线里蹲好了。
而且前面埋雷用卡车制造路障的情节,会议谈论,然后一起推车,还有点燃的镜头。
铺垫这么多,结果坦克来了,卡车没了,也没交代。
细节方面,神枪手不应该是那位枪上裹着破布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抗日也好,抗美也好,神枪手的枪上必须有破布缠着),应该是女主。
男主穿过火线报告楼顶美军枪手位置,在对方以静待动的情况下,女主从墙角一转身出来一枪一个,甚至枪托都是在腰部位置的。
楼上的美国鬼子是真拉,不知道在上面是不是冻僵了。
我就说这种弱化敌军的破毛病,什么时候能改一改。
显示我们士兵优秀的方式可以是战术布置好,意志坚定,不怕牺牲等等。
非要靠弱化对手的方式来体现吗。
唉 再有就是配音,配音可以忍,口型都对不上实在是难受。
剩下的,我就 不说了,因为看不下去了,就看着这么多,没有看下去的欲望了。
我是真不知道这部剧是怎么到8分的
一、被无缘无故查封的车事发地点在广东,该车是一辆真正意义上并且还是从国外纯进口的黄金跑车,被查封的原因未知。
(黄金车确实有,曾在我国出现过一次)二、真正意义上的“贵族学校”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贵族学校是没有的,因为在中国教育资源(尤其是中小学)一般集中在公家政府办的公立学校中,而贵族学校是私立+权势+财富三结合的个体户家庭读的。
在中国,私立学校一般都不如公立学校,而且一些教育理论认为贵族学校是资本主义一些物质收入到达一定程度的阶级社会的产物,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应有贵族学校的存在。
虽然据说合肥曾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贵族学校(且还是一名做过公立学校的校长的人转移搬空原学校书籍迁走创办的),但是后来让省教育厅给查封了,至于现在的“贵族学校”是完全不是两码事的“国际学校”(很多人认识“贵族”很肤浅,不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
)注:以上两件新闻未经证实,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颇有精品网剧的短小精干、制作优良的特点,值得推荐。
这部剧最大的亮点是通过一个“解放战士”的视角,阐述了一个主题“我们为什么而战?
”——这点正是《金刚川》所缺失的。
看完《金刚川》你会感到“痛”,但却鲜少“感动”,这部剧你会被“感动”,被剧中人物的所说所做而引导,最终也跟这个连的战士们同频。
抗美援朝战争,因为几乎是举国之力出国与世界上第一的武装力量打了一场最残酷的战争,而所谓的朝鲜军,不仅毫无存在感,还因为战后的种种骚操作让国人失望,从而导致整个抗美援朝战争都受到了现代不少学者、公知的质疑甚至歪曲。
首先讲清楚,为什么而战,战争的意义,才能体会到战争中“痛”背后的价值。
从这点上来说,《战火熔炉》的编剧真的功不可没!
功德无量!
难能可贵的是,这部电视剧难得剧情在线、演员演技在线、服化道在线、最重要“双商”在线,画面也很有质感。
里面的文戏部分台词考究,真实自然,听战士们拌嘴调侃就觉得舒服!
我是从《三八线》过来的,这剧整体比《三八线》高出2分水平,没有矫情的感情戏、没有刻意的装傻充愣、没有重大影响心情的逻辑剧情问题、更没有老黄瓜刷绿漆的违和感,所以8.7分实至名归。
但问题还是不少的:战斗单元有女战士,还当了排长,不可思议,好像也没看到有历史原型,但考虑到电视剧收视效果,加个女人调剂一下,我能忍,毕竟“文艺源自生活高于生活”,但她那粗纹眉、精致眼线和口红咋回事,老让我出戏。
最受不了的是“神剪辑”,把剧情剪得支离破碎,看懂全靠脑补和黑屏字幕。
听说是因为拍摄的时候,同时剪辑了一部电影,导致一部分素材被挪用,我也就原谅了。
本以为是上院线放,害我把猫眼翻了个遍也没找着,昨天才知道是已经在央视六套播了。
都是央视平台播放,还矫情个啥,又不是多赚几个亿,何必两头不是人呢。
更何况,据看过的说还不是一个故事,评分普遍低于电视剧,这又是何苦呢?!
还不如好好剪个完整的电视剧。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主题严肃、拍摄认真、制作精良、题材难得的电视剧。
很期待能看到完整的版本,我还准备打开弹幕去二刷!
还没出分,但起码可以打八分以上。这部剧是真正体现了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我军与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不同的。虽然依旧有一些战术上的虚构,但这种虚构是在合理范围内的。党指挥枪是基础,后勤保障是核心,战术组织先进是优势,明白为何而战是根本。它做到了。
化道服演技剧情高分,尤其是符合史实的剧情在金刚川之类大资本运作的神剧盛行的情况下让人感动。拍摄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为主题的影视剧,如果没有体现政工人员的重要性,那就是不及格。这部剧里的连指导员,没有脸谱化,而是非常人性化,政工干部是战斗员不是督战队,更是战士们的兄长,指挥员的好搭档,塑造很成功。
剧情太跳,依旧延续国剧粗糙的老毛病。雨三湾和赵和虽然有文化,也没必要过多的讨论战争的意义,显得十分做作。画龙点睛的效果是最好的,他却搞成了画蛇添足。尤其最后一战赵和的动员演讲,那不是说给战士的话,是说给观众的听的,这样的大道理讲的太多冲淡了真实性和厚重感。优点可以肯定,第一部表现打仗细节的电视剧,打仗也不再是枪火爆炸画面的简单拼凑,明确了战斗逻辑,但真实性还有待提高。表现了很多战场上的现实问题,值得肯定,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比《三八线》那部烂剧强出太多。
还原度极高
剪辑混乱,虎头蛇尾,后两集严重拉胯
虽然不能说完美,但确实是一部少有的佳片。日后必成经典。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弱点,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强的背后,一群鲜为人知的群体。从宏观到微观,从政治到战争再到人,这部电视剧都是以积极而真实的角度在叙事。尤其是第九集吃巧克力,这种含蓄而隐忍的爱情表达方式远比亲吻滚床单高级一百倍。而剧终结尾那背水一战的后续,没有神话主人公,也没有让人丧失希望,处理的恰到好处。我仿佛看到了《这里黎明静悄悄》的影子。墙裂推荐所有人都应该观看的好剧。
不用说太多,这部剧把占据我心里多年第一的《团长》推到了第二。另外现在的13集版看完实在是不爽,我要看24集完整版,我把话放在这里,优酷你要是敢把24集完整版放出来,我就敢充你家会员。
太跳了 稀里糊涂
有点诚意,但还不够精致。
拍得像更现代的战争,很是古怪,作为导演至少应该深入了解一下要拍的题材。
剪辑太狗血,剧情太唐突,逻辑太混乱,战术太菜鸟,升华太突兀,内斗太儿戏,等等诸如此类,反正整体看下来越到后面越窝囊。一星送给可爱的战士和那场伟大的战争~!
森林战没快进四星
剧是好剧,可惜剪辑的有点差劲。
口型对不上。战斗场面主角光环全开,一个排顶一个团的战斗力。女主角一个文工团的,枪法比狙击手还强,抬手就是爆头,弹不虚发
那些哪怕对韩国还有一丝好感的人,看这种东西真的有意思么。大韩民国,连国旗都是咱中华的精髓,流亡于ROP发展,抗日结束后回到半岛南部的盟军占领的日本投降区,随后盟军撤离并要求半岛联合举行选举,北部苏联占领区拒绝,南部在联合国委员会监督下完成选举。此前朝鲜占据绝对战争优势,并于1950年6月25日以反击为由越过三八线,三日内攻下韩国首都,后攻下光州,浦项,韩国国军撤至半岛东南角釜山一带,7月2日,美军在釜山登陆,此后几个月,来自18个国家的军队组成的联合国军陆续到达朝鲜半岛援助韩国才有了韩国的今天。是不是有些还在用韩国科技的人特别憎恨联合国军的“侵略”?
我就要给五星!真的拍得很好,人物角度找得也非常好。从要互相杀对方的敌人,到成为携手一起并肩作战的兄弟。从男主的视角告诉我们,我们的军队再也不属于任何个人,再也不忠诚于某个个人,而是忠诚于国家,忠诚于我们的民族。上战场大家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消灭敌人,如何帮助友军,再也不会有人想着保存实力。如果当时日本侵华时我们拥有这样一个团结的国家,一个有高度组织性的军队,哪怕我们当时工业实力,军事实力一样落后于日本,一定也能打得日本满地找牙,绝不可能落得丢失半个中国。这样好的片子却被剪成了13集,而且剪得太明显,甚至都不连贯。(虽然我知道有些事情可能必须剪)比如最开始是斯大林授意金一胖去打南韩等等。。
现在的安定就是当年他们牺牲换来的
三星半,好在演技和战斗场面。剪辑太差了,男女主妆容也一般,当然付辛博演技不错。配音和剪辑都太奇怪了,而且仿照兄弟连痕迹太明显。差兄弟连几个档次,给我推荐这部片的哥们给我说胜过兄弟连,这也未免太尴尬了!
幸亏只有13集,抛开剪辑的原因,演员的演技看得我重新刷一遍“能文能武李延年”洗洗眼。
1、男主命真大,爆头后几个月就养好了。2、女主脸太白了,衣服前几集真干净啊。3.道具方面不错。唯一加分点。4.这评分咋上8.3的。5.剪辑太离谱,剪的乱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