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悪党~加害者追跡調査~,犯罪调查,恶党~加害者追迹调查~

主演:东出昌大,松重丰,板谷由夏,新川优爱,池田朱那,益冈彻,三浦诚己,山中崇,波冈一喜,森冈龙,岛田久作

类型:电视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9

《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剧照

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剧照 NO.1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剧照 NO.2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剧照 NO.3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剧照 NO.4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剧照 NO.5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剧照 NO.6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剧照 NO.13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剧照 NO.14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剧照 NO.15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剧照 NO.16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剧照 NO.17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剧照 NO.18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剧照 NO.19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剧照 NO.20

《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长篇影评

 1 ) 我们与恶的距离

题目是部台剧(顺带安利)。

我们与恶的距离到底多远?

又或者多近?

当灾难在我们头上,我们是否会原谅加害者?

这部剧从校园暴力致死,高中女学生强奸致死(男主的姐姐),自己与弟弟被妈妈抛弃以至于饿死等讲述了原谅与救赎的需永恒探讨命题。

这个命题永远没有答案,但有一部这样的电视剧引发我们思考就足够了。

 2 ) 永不原谅

受害者家属永远不会原谅加害者但是这些善良的人们不能靠着仇恨活下去所以要先前看!

不要用加害者的恶来惩罚自己!

加害者们非常清楚自己的罪行但那些真正的恶党他们不在乎被不被原谅真正的复仇是让他们在乎这些让他们从内心忏悔阿修能向前看,真的太好了冬美这个姑娘太好了,要好好珍惜她!

至于所长的退休金,就不要还给他了吧( ̄y▽ ̄)*

 3 ) 无解

看到有人说这个原作者也是《天使之刃》的作者,看来他很关注未成年犯罪这一块,只是这次的恶党,虽然大部分罪犯是未成年人,但更像是在探讨刑满释放的罪犯有没有“改过自新”,该不该原谅的问题。

但其实这是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作者有些狡猾,其他角色某种程度上都做出了某种选择,而男主看似不需要亲自去做什么,三个罪犯最终的结果是有助于男主走出来的,或许正因为是主角,作者不敢明确地让男主去复仇或是原谅,那样似乎就在表明作者的立场了。

莲佛妹子的角色有点迷……但在男主最后一次找她的时候,原话我不记得了,确实啊,你没有真正去面对那样的事情的时候,是无法断言自己会怎么做的,那种心情也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男主问过很多人,罪犯、受害者家属、罪犯的家属、罪犯的辩护律师,他企图去寻找一个可以说服自己做法以让自己走出过去的答案,但这是没有唯一答案。

向前,停留在过去,愤恨,复仇,似乎没人能去评判你这么做是对的还是错的。

你想要怎样过下去呢,不幸已经发生,谁也无法逆转,怎么选择都是自己做出的,多是为了自己心里过得去。

第一集的父亲,一开始是为了找一个可以宽恕的理由,如果他改过自新,那自己心里可以去选择原谅,或者说找一个不复仇的理由,然而看起来并没有,父亲似乎有了足够的理由和愤怒捅了罪犯一刀,半身未遂,自己获狱六年,他应该是没有后悔的,某种程度上他完成了“复仇”,得到释怀吧。

日本与我国不同,即使杀人也很少被判死刑,刑期也是与我国同等程度相比要短,更不用说未成年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在日本犯下这些罪行的付出的代价没有在我国高(舆论方面不确定),也不乏有人会利用未成年犯罪判刑轻来实施犯罪,即使这样在我国是否因为代价大而犯罪率低呢,这就未必了。

确定的法律条例来审判各种各样的案子,本就不可能是完美的。

坂上洋一看起来并没有“改过自新”,但他很清楚自己在为自己所做的事付出代价,他的态度可能在大多数人看来都是不能接受的,从那个恶性事件开始,受害者和加害者都会因此背负沉重的代价,该到什么度为止,我不知道。

第二集是我最喜欢的一集,大概觉得在不用犯下罪行让自己也陷入复仇的恶性循环就实现某种意义上的复仇,还能获得新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吧,但恰好能这样的只能说是种幸运,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选项可选的。

不过确实这一集就那一个场景,就能赚足大家的眼泪,看的时候完全没想到小哥哥会这样去说,他不会原谅,没法去原谅,他没有做出任何举动去伤害他母亲,但他完成了他的复仇,而自己也释怀去面对新的生命。

听起来很理想化,谁不想实现理想化的事呢。

小哥哥和他妈妈那段戏演得太好了,在没听到台词前,眼泪刷就下来。

最后和也那段,某种程度上男主也算是复仇了吧,和也和母亲,两个人的心理都是复杂的吧。

和也想见母亲,包含着对母爱的憧憬与被抛弃的愤恨,弥留之际,喊出的妈妈救我,也让他想起了当年被自己害死的女生呼救时的绝望,临死前听到母亲唱的歌,想必也是百感交集,愤怒、欣慰、悔恨?

母亲不愿见儿子最后一面,最后还是来了,但已咽气。

不想见,因为自己狠心的抛弃,不愿直面,因为儿子是杀人犯,不耻见,还是说不愿承认可能因为自己的抛弃导致儿子走入歧途犯下滔天之罪?

有人改过自新从头再来,有人不知悔改继续作恶,有人觉得自己唯一倒霉的是被抓,有人从来就以作恶为乐。

受害者能做什么去改变什么吗,要不要去改变什么,能去审判这些人吗?

我不知道。

受害者也好,加害者也好,人啊,或许就没有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吧,本自私倒是,自我标榜的善良也好,还是贪图自我享乐,都无非是让自己心里觉得舒服的一种选择,一种自我满足,而道德标准,是为了让大多数人,能稳定和谐生活下去的准则,这一标准又非固定不变,也不是符合每个人的需求,为了活下去,你要怎么选呢写完了,才发现今天是张扣扣执行死刑的日子,才知道这个案子。。。

不知道该怎么去说,是该责怪做得不够,没有关注到受害者家属的需求,还是这本是没有意义的呢,真的无解

 4 ) 罢工吧,自由吧,提线木偶们

如何在我的心里定义一个片子的好坏?

有外在的客观标准,比如剧本、编导在专业教科书里的指标;当然也有内在的主观尺度,那是独属于我的天平。

如果拿硬性的指标去评判这部作品,它没有给我太多的惊喜。

当然,没惊喜不意味着它不好。

恰恰相反,它好得在我的意料之中。

有日式风格的精巧结构,细腻带有压迫感的剧情,因为这些稳健的特质,它会是业内中等偏上的“优秀作品”。

但这部剧,它闯进我的主观内心,带给我的一点不一样的激荡是,它对一场犯罪切入的视角,从试图干预的法律角色和局促的法庭之上,走向了更深、更远的地方。

这也是我在备考刑法研究生时,一直试图带入的视角。

比法律更深的,是人的法律情感、伦理道德;比犯罪行为更远的,是犯罪人的犯意如何产生、再社会化如何坎坷。

它选择了侦探这样一个角色,而不是法官、警察,是因为,它的用意并非使用法律去审判什么、批判什么、强扭什么;而是牵引起了交叉的双重视角——受害方眼里的加害方和加害方的自我审视,去平静地叙述、宣泄和调和。

是试图抱着悲悯的心,去理解一个悲剧的前因后果,去探求已身处悲剧中的人如何自我救赎。

从头至尾反复强调的“原谅”,它似乎被重重地举起,又轻轻地放下了。

台词告诉我,“原谅没有意义”。

看到弹幕会有人反驳说“编剧太过理想化”。

我不知道作此评价的理由,但我想分享一些想法和异见。

当我将和也的过去、他掐死女孩时所说的话联系在一起,当我回想他母亲的态度:「阿修,救我。

」「爸爸,妈妈,救我。

」「不,你爸妈不会救你了」「和也已经死了,他早就在我心里死去了」我会想到,也许犯罪人在ta实施犯罪、动手掐死受害者的那一刻,受害者死了,ta也死了。

ta在家人的心里、社会的心里、和自己的心里,都已经死了。

ta最珍视的东西,也会伴随着ta存在过的灵魂与尊严流走了。

这是超越法律的,对ta一辈子的凌迟。

在这个层面上,原谅与否的意义似乎不尽明显。

而悲剧中的遗属,面对一个已经在承受道德之无期徒刑的人,是否值得,沉浸在悲剧里摆弄自己?

复仇这个链条也很有趣。

当和你感情深厚的父亲被人捅死,你会理所当然地感到愤怒,你想要复仇;你找到对方,对方说,是你的父亲害死了ta的孩子,所以ta要以正义之名对父亲进行复仇。

这时你会作何感想?

你还会继续这个罪恶的循环吗?

这时,我们不妨理直气壮地跳脱开个体的视角,去体验一下“上帝”的暴戾。

ta创造了资源、生物、人类,任由人类为了有限资源争夺和攻击。

人类意识到了无节制的自由不是长远之计,为了利益可持续,人类创建了公民社会,以公共契约制定法律,赋权于公共机关行使公权力。

但人们的欲望、情感不会随着理性建筑的搭建而消失,一地鸡毛的生活让人们的生活轨迹不尽相同。

人类敌不过经济学上的贫富差距、供求关系、价值规律,会被生存和趋利避害的本性裹挟着走上歪路。

这是违法犯罪无法根除的本质原因,也是没有硝烟的乌托邦没有现实依据的理由。

上帝望着人们千奇百怪的痛苦嘻嘻发笑,望着有钱人为情感发愁,穷苦人为生存发愁,穷苦人为了解恨报复有钱人,有钱人为了歧视践踏穷人,每个人为了自己的悲痛行使“正义之刃”,投入无穷无尽的恶流。

就像名为《命运》这个大型血腥舞台剧的导演,欣赏着自己永不停演的作品。

细细想来,痛苦又岂止亲人被凶手残忍杀死这一种?

不幸就像空气,随处可见;就像死因,形态各异。

怨恨又岂止对别人,还有对自己的。

我的公公在清明节当天突然离去了,他是我除了奶奶之外最亲的老人,(爷爷在我小时候走了),不是死于凶杀,但他的离开,却像乌云一样笼罩在我的生活里。

我陷入无尽的自责,为细枝末节的不完美对自己求全责备,我怨恨自己,我恐惧变数,任由自己被命运抽打蹂躏。

当我看着这部剧里的生死恩怨,不仅思考那个指向自己的怨恨与恐惧。

回归凡人的角色,我要任由自己成为上帝掌控的提线木偶,被恶之本性、悲剧之命运支配,陷入无尽的痛苦循环;还是跳脱开所谓“必然的轨迹”,作为乐观生活的“遗属”,开心幸福的“受害者”,掌控自己的人生?

台词是这么告诉我的:

我选择法学的理由,是为刑法;选择刑法的理由,是为了“正义”。

公平正义,是法律这个必要手段的价值所向。

法学生的求学心得,或许是在结构中解构,在探求它的实证性上发现它的有限性。

法律所能行使的那部分“正义”,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更加有限。

因为制定法、作为社会共识的法,总不比人的情感无边无际。

而人独有的情感和智慧,是文明社会区别于野蛮社会的根本差异所在。

我们还会站在个体之上,上帝之下,以社会的视角不断地追索究竟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正义,反复研究犯罪的本质、刑罚的正当性、社会犯罪的起因,继续谋求更好制止犯罪、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这种追索也许不会有明确的方向、最佳的答案。

但身为社会中的凡人,我们已知的方向是,与悲剧抗争的方向。

希望我们不要被命运击倒。

希望我们都能幸福!

 5 ) 深度日剧|面对心中的恨意,人最应当学会的是与自我和解

随着《扫黑风暴》的热播,大家对法律的认知也越来越多。

但其实,我国对死刑的判定越来越少,只有罪大恶极之人才会判定死刑。

有人说,正是因为刑法对恶人的惩罚越来越轻,才导致这个世界上钻法律漏洞的恶人越来越多。

有过重大刑事犯罪记录的人员的再犯罪率居高不下,这一点全球都是一样的。

国外对罪犯的处罚可能比我国还要轻,甚至还有很多罪恶之人没有真心悔改,那这些人现在都怎么样了呢?

关于这个社会敏感问题,日本以这个话题为题材拍了一部电视剧,那就是《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该剧讲述了侦探修一在受害者家属委托下追踪犯罪者的生活故事。

现在葫芦视频正在热播,又名《加害者追踪调查》9月6日起每周一免费播放2集,会员可免费观看全集。

短短6集的迷你日剧,通过跟踪调查犯罪者,还原一桩桩血案。

就是通过对那些曾经犯罪的人进行跟踪调查。

特别写实的一部日剧,该剧在豆瓣评分8.7分。

那些明明是罪大恶极的魔鬼,可能因为法律的漏洞只用坐几年牢就能大摇大摆出狱。

故事的男主,就是一个正义感的警察,叫做伯修一。

他高中的时候,姐姐被人奸杀,凶手和《被害人》中的克瑞格一样,也是个未成年,并且因此受到法律的保护,未曾被公开身份。

这个经历给他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因此,尽管多年过去了,他仍然时常陷入失去姐姐的悲痛和愤怒中无法自拔,发誓一定要找到当年的凶手。

因为一次办案遇到强奸犯,没能忍住情绪,差点酿出大祸,结果丢了工作。

于是男主加入了一间侦探社工作。

这个侦探社很特殊,客户们都是因为至亲好友被杀害而前来委托。

有的人在得知当年杀害自己至亲的人选择了报复,有的人选择了原谅。

第一个来委托的是一对老夫妇,他们的儿子建太在中学时为补贴家用勤工俭学,却被同学勒索钱财殴打到肋骨骨折,内脏破碎。

无助的建太只能冰冷地躺在地上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被人发现尸体,而主犯是一个叫坂上的未成年人,被少管所关了一年之后就释放了。

从法律上来说,坂上受到了刑罚,可是建太的父母想知道,他们究竟应不应该宽恕那个男人。

后来修一查到坂上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变成了一个喜欢诈骗的人。

而且修一告诉老夫妇,这样的人不值得原谅。

于是,在一个雨夜,老人持刀刺向坂上,导致坂上半身瘫痪,老人则因为杀人未遂被判刑12年。

修一在这个案件上感触很多,或许他不应该怂恿老人不原谅恶人,如果老人选择原谅,也就不会被判刑,建太的父亲终究走不出儿子被害的心理阴影,那么修一能走出姐姐被害的阴影吗?

修一在追踪姐姐遇害的过程中,发现凶手正在经营着一家红火的拉面馆,虽然时常进入风俗店,但是也没有实质性的犯罪。

而且在得知凶手竟然马上要结婚了,修一内心仇恨的情绪愈发强烈,究竟修一能否放下执念?

可在葫芦视频观看《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全集找寻答案。

其实现代国家越来越多取消死刑,其主要原因是希望法律的作用从“惩罚”变为“改造”,然而法律赋予了犯罪者重新做人的机会,却缺失对受害者家属的交代。

也有些犯罪者经过司法的“改造”,确实唤醒了良知和赎罪心,拯救了自己也解脱了被害者家属,这背负一生的愧疚才是最好的“复仇”。

可以选择不原谅,但不能被仇恨吞噬。

若能选择原谅,也算是给自己余生松绑。

现在下载葫芦视频,就可以在电视上追日剧了。

葫芦视频不仅可以看电影,也是追剧的神器。

 6 ) 《恶党》| 这个世界的恶,应该被原谅吗?

就像是孩子天生都想和自己的父母相亲相爱一样,这个世界上的恶人也终究也都会恶有恶报。

这是这部日剧为我们打开的一扇,关于探讨罪恶大门的话题。

这样的主题,有的导演喜欢拍摄成悬疑片,有的喜欢拍摄成惊悚片,但是本剧单刀直入,站在一个被害者家属的视角,看尽人间的悲剧,然后在一个个悲剧背后,不断转换视角、加害者的视角、加害者家属的视角、受害者的视角、被害人本人的视角,通过一系列的尝试、挣扎和直面,最终解开心结。

本剧旨在阐明一个道理:恶有恶报,复仇不应该是人生主题,即使有过被害的遭遇,人生应该继续向前看。

1

佐伯修一的父亲是个剃头匠,在乡下开了一间为邻里乡亲服务的理发屋,平时就是给大家理理发,遇到熟人就聊聊家常,母亲在家照顾他们。

修一还有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姐姐,一家4口人,过着十分和谐幸福的生活。

偶尔,一家人会到郊外野餐,马上要到修一的生日了,爸爸问修一最想要的礼物是什么,修一说是一把像爸爸手上一样的剃头刀,将来长大了像父亲一样开一个理发屋,小朋友来理发之后,从罐子里拿一颗糖果给他们,这就是修一的理想。

修一和姐姐由利香的姐弟感情十分好。

弟弟帮助姐姐瞒着父母,已经有男朋友的事情。

姐姐请弟弟去吃10次大份的咖喱猪扒饭,以作为补偿。

言谈间,弟弟告诉姐姐,无论遇到什么,都可以跟他说,他会支持她。

修一生日的那一晚,姐姐说放学了会买蛋糕带回来,但是却迟迟未见她的踪影。

修一骑着自行车到处去寻找,却在一个破旧的工厂发现姐姐被3个人强奸后被掐死的尸体。

由于3个人都是少年犯,被国家法律保护,没有公开身份,但是修一一家,却被记者围追堵截在家门口, 大肆报道家中的悲惨遭遇。

判决书下来之后,3人只是被判12年有期徒刑,修一不满判决,企图拿着父亲给他的生日礼物,一把剃头用的剃刀去刺杀罪犯,但是被当时当警察的木暮正人拦下来。

10年后,修一做了警察局的警员。

在一次逮捕强奸未遂者时,修一激动情绪之下,用手中的枪直指罪犯的嘴巴恐吓罪犯,因此遭到警局的处分。

修一于是辞去警察的身份,来到一个小侦探社谋生,在那里,他开始了侦探所所长开发的一项新的业务,对加害者进行调查。

2

对加害者进行调查,也就是调查犯罪的人。

修一第一个接触到的调查委托,是一对老年夫妇,他们的儿子在高中的时候,被同学杀害。

两位老人唯一的儿子,每天认真的读书、又做兼职,期望拿到工资后给父母亲看病,但是却被学校里的同学欺负,在他回家的路上,拦下他抢走他刚发的工资,还对他进行殴打,结果错手殴打致死。

申请调查的老夫妇,在得知了罪犯出狱后的现状后,还继续追加了请求。

他们要求侦探社与罪犯深入接触后,给他们一个结论“从他现在的行径判断,究竟他所犯下的过错,是否值得原谅。

”修一就这样开始了工作,在慢慢接触罪犯的过程中,为了更深入了解他的工作内容,佯装和他是同病相怜的少年犯,得到了罪犯的信任,罪犯敞开了自己的大门,甚至要为修一扮演的少年杀人犯,无业者提供一份工作。

结果,这份工作的内容,让修一十分惊讶,他们租用了一个地下室,一群人组织在一起,每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警察、亲人、律师,通过电话诈骗老人家的钱。

最终修一给出了委托人结论:“恶党”就是“恶党”,他们从监狱出来依然作恶,不值得原谅。

两个老人得知了罪犯的地址后,参考了修一的建议,决定去杀了这个杀死自己儿子依然作恶多端的罪人。

结果老人杀人未遂,只是用刀捅了罪犯的腰部,造成他半身瘫痪,而老人却将面临12年的牢狱之灾。

3

修一十分后悔将罪犯的地址告诉了被害者家属,然而一切无法挽回。

在完成侦探社工作的同时,修一也开始调查当年害死自己姐姐的3个人。

其中一个是开拉面店的,修一每天花时间去跟踪他,记录下他的行动路线、时间点。

在修一的生活里,除了满墙的罪犯的照片,就是对他们现在行踪的调查。

很快,修一又收到了新的调查申请。

是一个男孩,要调查母亲的行踪。

他不承认那个女人是自己的母亲,他认为她是个杀人凶手,因为她,自己的弟弟被活活饿死。

原来男孩的母亲在他4岁,弟弟还在襁褓之中的时候,将他和弟弟反琐在房间里长达1个星期,后来母亲失踪不见,弟弟被活活饿死,他自己靠着啃干米粒保存下性命,最后去了儿童福利院。

现在已经长大成人的男孩,有了自己的女友,女友怀孕了,从小未曾被父母爱过的他,十分怀疑这样的自己,能做一个父亲吗?

于是他来到侦探所,想了解那个让他憎恨的人的行踪。

在一番调查之后,修一发现了线索。

原来这个男孩口中的母亲,还不到40岁,她曾经是一个风尘女子,大概20岁就生了他们两兄弟。

为了生活所迫,当年害惨了两个亲生儿子。

现在的她,在一家便当屋,和老公一起做便当。

便当屋的老板是在酒吧里认识她的,对她很是喜欢,也并不了解她的过去。

因为老公的穷追不舍,最终母亲答应与这个男人结婚。

男人曾经说过:“我愿意跟你结婚,还想跟你生孩子。

”母亲嫁给现在丈夫,并且已经怀孕,即将临盆。

修一将了解到的情况告诉男孩后,男孩不知所措。

他最终去见了自己的母亲,当然一开始母亲并未认出他是谁。

但是后来却不停的对即将转身离去的男孩说着抱歉。

修一应男孩的邀请,跟随他一起去见自己的母亲,修一问,你是如何让她跟你道歉的?

男孩说,我对她说,你现在肚子里怀的孩子,就是我弟弟的转世。

虽然恨无法抹去,但是男孩的复仇结束了,他不再活在过去的羁绊,而是和女友牵手,准备共同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修一看到这些,也不难不有所触动。

4

接下来,修一接到一个案子,是一个姐姐,要调查自己的亲弟弟的行踪。

她提供了弟弟出狱后寄给亲戚的信,上面其实有他的寄信地址。

但是她还是来找侦探去调查,而不是自己亲自去找弟弟,修一感到很奇怪。

姐姐告知了真相,因为她根本不想见这个弟弟,她只想把母亲癌症病危的消息通过侦探传达给他。

修一经过几番周折,找到了姐姐口中的弟弟,原来他是个少年犯罪,抢劫不成将一个和当时自己母亲年纪相反的中年妇女用棒球棒殴打致死。

他犯罪后,做了十年间牢,而这期间,姐姐和母亲的人生被彻底改变,她们拼命的干活赚钱,遭受着世人的唾骂,姐姐甚至年龄很大了,还根本没有对象,因为她是杀人犯的姐姐。

修一将母亲病危的消息告诉了弟弟,但是弟弟并没有去医院探望的意思,只是冷冷的丢下一句,是人都会死的,这么多年只有母亲每年为我送东西到监狱,姐姐却从来没来探望过我,本来10年的时候可以保释出狱,她却拦着母亲没让我得到保释,害的我多在监狱呆了2年,她还来找我干嘛?

修一只能惭愧回复委托人,所托之事并未如愿。

姐姐却说,已经不用了,因为母亲已经在3天气去了。

当委托人即将付了委托费离去时,修一感到十分的愤怒,难道这件事就这样了吗?

姐弟两个,为什么不去面对彼此?

姐姐也被修一激怒,歇斯底里的对修一阐述这些年为了弟弟所吃的苦。

最终,在修一的引导和帮助下,弟弟和姐姐见面了,在老家。

弟弟在母亲的遗像前双手合十的一瞬间,从厨房里拿出一把刀。

弟弟以为,姐姐要用它杀了自己,很惊吓,姐姐却说,还认识这把刀吗?

弟弟,细看,原来是母亲从小给自己削苹果的刀,他认出来那把刀。

姐姐说,这就是母亲给你留下的遗物。

我亲眼看到的,母亲把这把刀藏在自己在病房的枕头底下,在她说要找到你,让你来看他的时候,她已经做好了准备。

姐姐问弟弟,你可知道母亲为何要这样做?

她就是要亲眼看看你,出狱后是否已经改过,如果你还没改过,她将会亲手结束这个自己曾经十月怀胎的生命。

5

修一在调查杀死自己姐姐的凶手时,得知拉面店小老板,即将和一位富家千金相亲结婚。

他每天勤勤恳恳的工作,做拉面,又认识了爸爸是社长的千金小姐,承诺要帮他扩大生意,开拉面连锁店,美好的人生正在开始。

当修一想要做点什么复仇的时候,却出现了另外一个人,不停的骚扰拉面店老板。

原来这个突然出现的流氓,是和拉面店老板一起,当年强奸杀死自己姐姐的人之一。

流氓当然是混的很差,比不上拉面店老板,于是他勒索拉面店老板,要他给钱他花,要求不断升级,他手上还握着拉面店老板和自己一起犯罪的录像。

修一来到他们常去的酒吧喝酒,在那里认识了女孩冬美。

冬美总是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对流氓和拉面店老板敬而远之,因为她感觉到这两个人骨子里透出来一股杀气,总是把女人当成有钱就能得到的玩偶。

修一为了得到两个犯罪者的信息,特意跟冬美聊天,渐渐的发觉冬美对自己也有好感。

于是修一开始利用冬美。

他对冬美说自己要调查这两个人,为了工作,让冬美帮忙把窃听器安装在小流氓租住的公寓里。

冬美做到了。

作为回报,修一和冬美开始约会。

冬美问修一,我可以做你的女朋友吗?

修一却说,不是不可以,但是我们都不会太长久的。

冬美带修一去一个满是彩灯的桥上约会,并告诉他,那是她第一次来到东京,和第一个男朋友一起去约会过的地方。

然而,那段美好,没过多久,他们就分手了。

修一问为什么,冬美说出来实情。

因为她小时候曾经被继父强奸,但是不敢告诉妈妈,而且持续了多年。

后来她逃出家中,继父发怒,把不雅照片发到网上,她的脸到哪里都有人认出来,在背后指指点点,她没办法再在那里生活,于是她开始整容,换一个面孔,来到东京谋生存。

但当男友得知这些后,并不能继续接受她。

于是她一直在酒吧陪酒。

修一感到很抱歉,因为小流氓手上的视频在电话里被冬美发现,冬美意识到修一那慌乱的表情下,绝不是为了工作这么单纯。

修一最终也向冬美坦白他的遭遇。

6

冬美虽然知道了修一对自己的隐瞒和欺骗,却依然出面帮修一。

她偷走了流氓手上的犯罪录影碟。

但是却被发现,结果小流氓追着冬美到她的住所,把她殴打致面目全非。

修一去找冬美,发现她被送上救护车。

随后小流氓也知道事态严重,找拉面店老板商量,并且勒索他要对自己负责。

否则就将一切曝光,让他失去即将入赘千金家的美梦。

一边是对冬美施暴,一边是对拉面店老板的威胁,流氓已经疯狂到了极点。

后来他的尸体被发现在海边,警方收到消息后,第一怀疑的是修一,因为他的女朋友被打伤,又是曾经伤害自己姐姐的罪犯,他的嫌疑很大。

但事实上,流氓的死跟修一无关,他并没有杀人,很快嫌疑洗脱。

最终是拉面店老板,愤怒忍耐到了极点,将流氓杀死,他也因杀人罪,证据确凿,再次入狱。

修一的3个仇家,一下子3个中的2个,一个被人杀了,一个又变成杀人犯,但修一内心的愤怒却并未完全平息,尤其是在看到视频中挣扎的姐姐,喊着“修一,救我”的时候。

于是他又找到了3个人中的最后一个。

不过此人因为癌症已经奄奄一息。

修一想亲手了结他的生命,却无奈被身边人劝阻。

修一被委托在第三个加害者死去之前,去找他的母亲来见他最后一眼。

自从他犯罪后,母亲从未出现过。

在修一找到加害者母亲后,那个母亲含泪说,我没有这个儿子,他早就死了。

于是继续哼着歌曲,哄着另外一个儿子生的孩子——她的孙子睡觉。

修一将母亲哄宝宝睡觉的歌声,带到了奄奄一息的加害者3的耳边,他听着母亲的声音,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7

修一原本接受伤后的冬美和自己一起居住,打算照顾她。

但是冬美却呆了没多久,留言离开,并请修一原谅她的再一次逃离。

在所有的仇家都遭到了报应之后,修一也通过一系列的犯罪调查,对复仇有了一种新的视角和认识。

于是他再次来到冬美的身边,在海边的小餐馆找到她,和她继续重新开始。

8

其实本剧想表达的是个说起来十分简单的道理:放下仇恨向前看,过好自己的人生。

但是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所以本剧从多个角度为我们呈现之所以要放下仇恨的原因。

一,带着仇恨的人,想着复仇,永远活在过去,无法向前进,过不好当下的生活,一切都会被仇恨毁掉;二,仇恨让人蒙了心智,做出复仇的愚蠢举动,最终痛苦的还是自己;三,作恶的人,他们都会有各种形式的报应,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四,作恶的人从来比谁都知道自己的罪孽深重,也没想过能得到原谅,所以更加自暴自弃,所以“恶党”即使出狱,还可能是“恶党”他们内心有愧疚,过不了正常的人生;五,一次恶行,将造成连锁反应,多年后想走入正常的生活将十分困难;六,作恶之人,也都有来处,很多原生家庭的不幸,是造成他们作恶的根源;七,只有直面那些让你仇恨的人,然后学会放下,才能开始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八,原谅对自己造成伤害的人之所以困难,也因为自己的自责,这种自责在无法消解的情况下,就会变成一种仇恨,只有继续恨下去,才能欺骗自己,忘记自责;九,带着过去的伤疤,也可以继续前行,放下并不是就背叛了死者,只是我们活着,应该学会放下,让自己活的更好;以上

 7 ) 深度日剧,我追定了

韩国电影《素媛》,改编自真实案件,整个犯罪的过程残忍地让人发指。

2008年,56岁的韩国男子赵斗淳性侵了一个年仅八岁的小女孩娜英,事后为了销毁证据,赵斗淳还对她进行了身体虐打。

小女孩娜英进行了多次的手术,最后落得终身残疾,精神和心理也遭受到了极大的创伤。

这一起恶性案件,当时震惊了整个韩国,但最终,这个残忍至极的罪犯只被判了12年有期徒刑。

这不仅引发了民众的舆论风暴,举行了很多次集会游行,甚至促使韩国当局修改了很多关于强奸的法律法案。

2020年年底,恶魔赵斗淳即将刑满出狱,这个消息让整个韩国社会人心惶惶。

为了阻止他回归社会,有超过80万韩国民众自发去青瓦台请愿,反对赵斗淳出狱。

但是不如意的是,请愿失败了。

为了国民安全,韩国三大台之一的MBC甚至不惜侵犯罪犯的肖像权,在电视上公布了赵斗淳的高清照片。

在韩国电视台对路人的采访中,大家的态度都非常一致。

有人说,我家孙女才六岁,我真的不想他被放出来。

有人说,只想让他烂在牢里,这样的恶魔才不会悔过。

还有人说,只是看着他的脸,就觉得害怕恶心,万一他出来再犯案怎么办。

一时间,罪犯赵斗淳到底会不会悔过,改邪归正,娜英和她的家属能否对赵斗淳的出狱释怀,变成了所有人最关心的议题。

最近,日本wowow电视台新出了一部悬疑犯罪剧,就瞄准了这个话题。

剧中通过对不同案件中的罪犯和受害者进行深度剖析,把双方的生活现状和心理状态,摊开在观众眼前。

一共6集,现在8.5分,非常值得一看。

《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

电视剧改编自江户川乱步奖得主药丸岳的同名小说。

编剧铃木谦一,代表作有堺雅人和竹内结子主演的《金色梦乡》,还有西岛秀俊主演的《水银下死》。

除了剧本给力之外,让人惊喜的是,本剧的演员阵容也足够加分。

整部戏的男主角名叫佐伯修一,扮演者是日本当红男演员东出昌大。

看到东出如此戳人的颜值,谁能想到他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爹了呢?

唯一男配角,是日本国民「五郎叔」,松重丰。

他主演的大型连续日剧《孤独的美食家》,是不少人的下饭神剧吧。

在这部电视剧里,五郎叔饰演一个贪钱的私家侦探所老板。

为了多赚钱,他不停地拓展业务。

「犯罪者追踪调查」,就是其中之一。

简单来说,这项业务的主要内容就是:侦探所会按照委托人(受害者或受害者家属)的意愿,追踪调查犯罪者的现状。

佐伯修一(东出昌大 饰),是五郎叔手下的侦探。

他遇到的第一个委托人,是一对中年夫妇。

他们想要调查的人是一个电信诈骗犯,坂上洋一。

不过,这对夫妇并不是因为被诈骗来的。

想要调查他真正的原因是因为:11年前,这个叫做坂上洋一的人,杀了自己的儿子细谷健太。

健太是个善良懂事的孩子,事发当年,他虽然还在上学,但是为了补贴家用,他从不参加社团,而是利用一切课下时间兼职打工。

那时,以坂上洋一为首的几个混混,经常在健太回家的路上堵他,问他要钱,不给就打。

但是这些事,健太从来没有向父母讲过。

案发那天,健太刚发工资,就被坂上洋一截住抢钱。

在他反抗的时候,坂上洋一带着几个混混围着他拳打脚踢一顿,拿钱就走了。

健太肋骨骨折,内脏破裂,独自躺在那条阴暗的小路上,绝望死去。

健太走后,当时还是未成年人的坂上洋一,仅仅在少管所改造了一年半,就出狱了。

儿子死的悲惨无助,可犯罪者却没有付出同等的代价。

这让这对夫妇这些年来,始终不能释怀。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想知道,坂上洋一现在过得怎么样,有没有改邪归正。

如果他诚心悔过,也许饱受折磨的夫妇俩就可以对儿子的死渐渐释怀,宽恕自己和坂上洋一......

接到这个委托的修一,开始了对坂上洋一的调查。

他发现,长大以后的坂上洋一,早就变成了有钱人,但是却是靠电信诈骗。

每天白天,坂上洋一带着手下的小弟打电话骗老人的钱。

到了晚上,他就会去酒吧喝昂贵的酒放松。

在酒吧,修一成功接近了坂上洋一。

交谈过程中,他发现坂上洋一当年并不是有意要致健太于死地,而是被钱冲昏了头脑,下手不知轻重。

每当他说起这件事,还是能感受到一分歉疚在言语之间。

同时,他也知道健太的死,对于他的父母来说很难以释怀。

可自己在案发后就已经蹲了监狱,付出了代价,所以他从不期望健太的父母能原谅自己。

此时的修一,本以为坂上洋一虽然是个诈骗犯,但是在健太这件事上,至少还是有一丝人性的。

但就在这时,坂上洋一做了一件事,却彻底惹怒了修一。

在修一第一次围观坂上洋一诈骗的时候,他竟然发现:坂上至今还会用健太的名字去骗人。

甚至在派自己的小弟演健太的时候,坂上还会一脸笑意,专门强调要演得傻一点。

对于健太的死,原来他不仅仅是云淡风轻,而是毫无负担,甚至充满不屑。

修一觉得,这种垃圾,根本不值得被原谅......

2014年,也就是《素媛》电影上映的第二年的时候,素媛案被编写成同名小说。

当时,真实案件里的受害者家属,也就是小女孩娜英的爸爸曾为这本书亲手写了推荐语。

他说:十二年对其他人来说,也许并没有什么。

但是对我的孩子来说,却是一段必须让自己强大到足以自保的炼狱时间。

案发当年,娜英才八岁。

到今年,她也刚刚高中毕业,不到二十岁,仍是一个需要被人保护的花季少女。

不难想象这些年来,娜英一家一定和电视里那对中年夫妇一样,根本无法对自己的亲人遭受过的暴力释怀。

我们更难以想象,在赵斗淳出狱以后,娜英一家会有多大的压力和恐慌。

据看守赵斗淳的狱警说:赵斗淳在狱中12年,从未表现出丝毫的悔过之心。

即使接受了长达700小时的心理治疗,但是赵斗淳本人一直主张自己无罪。

甚至他还写了300多页的请愿书,为自己开脱。

在监狱组织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测试中,赵斗淳获得了29分的高分。

比韩国历史上最大的连环杀人案凶手姜浩顺的分数,还要高2分。

因此,专家分析以后表明他有极高的再犯罪倾向。

最可怕的是,赵斗淳还放言说:我出狱以后,要去看看那个女孩。

这句话,让我忍不住地感到一阵阴冷胆颤。

想到在他出狱后会有很多民众即将和他呼吸同一片天空的空气,实在是惊悚又恶心。

不过好消息是,反对赵斗淳出狱的请愿被驳回后,韩国警方决定对赵斗淳采取特别措施。

在他出狱以后,警方将对他进行一对一、24小时全天候的监视。

看了这两个案例以后,我们不难发现:在这种恶性伤人案件里,犯罪者的歉疚大多数是有保质期的。

但是对于受害者一方来说:伤害却是永久性的。

小女孩娜英是这样,死去的健太是这样,就连丧子的健太父亲也是这样。

在得知坂上洋一并没有真正悔过以后,忍无可忍的健太父亲采用了最极端的方式。

血债,血偿。

在一个下雨的夜,他拿着一把尖锐的小刀,尾随坂上洋一。

然后,用力将刀捅进了他的身体。

那一刻,他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亲眼看到此情此景的修一,其实无数次幻想过这个画面。

因为他和那对老夫妇一样,同样是受害者家属。

在很多年以前,修一的姐姐被三个男孩奸杀。

正由于凶手是未成年人,不论是姓名还是样貌,警方都没有向大众透露。

反而在逮捕他们以后,立马就他们保护了起来。

而且,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凶手前来道歉。

但是相反,受害者的家属,也就是修一一家,却被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

每天,修一家的店门口都会围着一群端着长枪短炮的记者。

他们不停伸长脖子往店里看,堵住修一的爸爸,试图采访他,让他谈一谈想法感受。

为什么姐姐被杀了,却只有我们这么痛苦呢?

从那以后,修一努力学习,如愿考上了警察。

但是却在处理一次强奸案件时,忍不住失控,在案发现场用枪抵住了罪犯的嘴,后来被处罚停职。

自从离职当起了侦探,修一一直在密切关注杀死姐姐的主导凶手。

那个男人开了拉面店,修一就去他的店里吃拉面。

他去酒吧,修一就坐在吧台观察他。

每天回了家,修一就会满眼恨意盯着他的照片。

直到手情不自禁地比成枪的模样,顶在照片上凶手的脑袋上。

修一觉得,对于姐姐的死,这个男人似乎根本没有丝毫悔意。

就像真实生活里,从头到尾都觉得自己没错的赵斗淳一样。

修一不明白,自己到底该怎么样,才能摆脱罪犯给他带来的伤痛和阴影。

难道自己也要像健太的爸爸一样,采取最极端的做法才能完成自我救赎吗?

明明是受害者,最后却为什么比犯罪者更煎熬更痛苦呢?

这些无解的问题,修一想了太多太多年。

看了这部电视剧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在这个世界上,也许好人永远要比坏人难当。

绝大多数无辜的受害者,从一开始被犯罪者伤害时,就始终处于弱势。

往往,受害者和受害者的家属,会比罪犯过的痛苦一万倍。

因为无论时间过去多久,他们都不会忘记曾经被霸凌被夺去希望的痛苦。

每天每天,受害者不知道要心碎崩溃多少次。

可戏剧化的是,大部分犯罪者会在短暂的服刑后,理直气壮地走进社会,继续游戏人间,逍遥自在。

说到底,最后为犯罪者的错误行为买单的,还是受害者罢了。

因此我想,对于这些不知悔改的犯罪者来说,他们是无论如何都不值得被宽恕的。

 8 ) 男主真的恨恶党吗?

第二集第三集五星,第一集第四集三星,最后两集一星,第一集就不懂为什么男主只举报去收钱的诈骗犯不举报那个主犯,要是主犯被抓盼了受害者家属也能得到些安慰,况且现在还有千千万万家庭电信诈骗受害,电信诈骗犯不配做受害者,而且男主为什么不告诉杀人犯兼诈骗犯的女友她男友做什么事?

帮诈骗犯隐瞒真相,他真的恨恶党吗?

第四集男主明知道对方是危险的强奸杀人犯,自己接触这个人都想吐,还利用女友去跟强奸杀人犯虚与委蛇装窃听器,最终导致女友被强奸杀人犯强奸殴打,第五集更可耻了,警察调查女友被强奸殴打的案件他一个字不说,对警察隐瞒真相加大破案难度,要脸吗?

两个人渣内斗和被抓也跟他没什么关系。

最后一集不说了,帮强奸杀害姐姐的凶手圆梦温情死去,男主对得起惨死的姐姐?

除了第二集第三集男主到底有什么用

 9 ) 与不是恶党的你

药丸岳不是第一次编剧这种犯罪题材的剧了,比如《友罪》和《与不是A君的你》都同样是关注加害者,特别是少年犯心理成长和未来。

恶党这部剧在此基础上又更深层地讨论了被害者和加害者之间的种种羁绊,总之从头到尾都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被害者怎样才能原谅加害者,加害者怎样才能赎罪?

主角修一在辞去警察的工作后加入了侦探事务所,事务所专门委托调查加害者的机构。

第一个委托调查的对象是洋一,15年前欺凌同学过失致死,现在是地下电话诈骗团伙的头目,并且交了一个女友。

调查以加害者不配受到宽恕,委托人复仇告终。

委托调查的目的,其实是想看看加害者的现状能否让自己释怀,也许抱着“看你过得不好,我也就放心了”这样的心态,而并非真正想找理由原谅加害者,即使加害者已经吃到了苦果,也不会求受害者原谅,因为受害者所受的伤始终存在,这种疼痛不可能转移给任何人。

杀人偿命显然只能消减恨意,却不能偿还生命。

第二名加害者是抛弃孩子致其死亡的母亲,而受害者是幸存下来的大儿子。

面对爱恨交加的亲情关系,痛楚也会更加刻骨,曾经遗弃的爱在报复之后也再也无法寻回,不如全部倾注在下一代身上,句句诛心的话比起刀山火海的惩罚更有作用。

这集也基本上找到了那个问题的答案。

第三名加害者是自己犯了事连累家人承担的弟弟。

他的母亲患癌症时日不多,想要见他最后一面,但姐姐又不想直接找他,所以委托事务所帮找。

亲人为他犯下的罪行吃尽了苦头。

虽然加害者的过错是罪魁祸首,然而在社会舆论之下,他也已经受到了各种不公的待遇,各种冷眼相待,唯一能依靠的只剩自己的亲人。

其实加害者亲人承担的痛苦一点儿不比受害者少,但母亲毕竟不相信自己的儿子是真正的恶党,正是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母亲才意欲拿到考验儿子是否改过自新。

第四名加害者是qj却被律师辩护酌情减刑的人,随后律师的女儿遭到天谴被j杀,并受到同样无良律师的减刑辩护,真是可笑,还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如果法律无法决定一切善恶是非。

那法律能决定的是什么,它只能决定谁有罪或者无罪,也就是说即使抓到了罪犯,也无法断定他是否出自恶意动机犯罪,这么一来量刑就成了有争议的课题了,不知道要逃脱多少穷凶极恶的罪犯。

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女儿也受到了惩罚,所以这名律师对凶手的恨意也多少是对自己的自责和内疚。

其实晴香和修一是同样的人,晴香选择不断的更换城市来逃避,而修一选择惩罚恶党,两人的共同点都是无法正视现实。

修一一直在寻求复仇的机会。

但随着几个和他有同样经历的受害者、受害者亲属得到了不同的释怀,他最终选择放弃复仇。

在优雅的催眠曲和洋一的一番话中明白,恶党在放弃自己的生命或者最爱的人的时候,已经在把自己送上了死刑的电椅。

自己虽然一辈子无法原谅恶党,但必须要直面恶党,才能有未来。

即使恶党和正常人生命是平等的,也有获得幸福的权利,那也要与他“共生”。

洋一不是真正的恶党,真正的恶党并不是没想过让受害者原谅自己的人,而是知道自己无法被原谅却不愿面对也不知悔改的人,也就是片中的拉面哥和恶心男,拉面哥如果不在乎自己的名声,向岳父母坦白一切也就不一定杀人灭口。

而恶心男,更是恶贯满盈的恶党。

 10 ) 一个沉重话题的探讨

日式的细腻情感,配合残酷的现实。

这个题材的视角太好了,非常喜欢!

面对现在激情犯罪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正视它。

虽然这是一个完全无解的问题…… 多次把自己置身剧中故事,这些都是经常能看到或者听到的案件。

如果真的作为亲历者,也问过自己,到底会这么做?

可能真的就是剧中的台词“虽然,我也不知道会怎么样” 希望国内也能有这样的好剧、好电影,让观众留下更多思考和回味

《恶党:犯罪者追踪调查》短评

意料之外的不错,加害者与被加害者之间的关系,少年犯回归社会后是否应该予以宽恕的主题也是我比较关心的。虽然只有六集,但在有限的范围内塑造了角色间的各种关系,对曾经犯下大错之人究竟该如何对待,或许仍然没有答案,但作为被害人遗族的人们一定要勇敢走出阴影好好生活。お染さん那句吐槽的恨みを晴らしますか是在cue地狱少女吧,剧情确实也让我想到后者,不做道德审判只为客户将“仇人”拖入地狱的小爱一众正是因为不审判,才有很多令人感叹唏嘘的案例出现;很聪明的设定。

5分钟前
  • 风满蜃气楼
  • 推荐

片子烂且俗套,但演员真人秀精彩,五郎一直在吃,东出也妹子欲罢(能)

8分钟前
  • 庄常飞
  • 较差

这部还蛮好看的,又是探究被害者家属和加害人之间的关系,真的是很难啊……

13分钟前
  • 碧落亦然
  • 推荐

纪录片质感,不乏作者对真实事件亲历者的脑洞,所幸没有止步于此。多视角的呈现让“伪纪录片”不只是徒有其形。“过去如影随形,但请和我一起向前走”,土味告白,小黑板写字,被日式纯爱玩了二十几年还是让人小鹿乱跳。坚强温柔的冬美,真是个闪光女孩。新川优爱,优秀。东出昌大,非常可!

14分钟前
  • 社畜弄弄子
  • 力荐

非常精彩!一篇非常细腻到位的调查报告,深入到青少年团伙犯罪所牵扯的各个人群当中:受害人、受害人家属、年满释放的加害人、加害人家属、辩护律师、案件警察……除了年轻演员意外,所有人演技在线。东出昌大真的是越来越能演了,最近无论剧还是影都表现出了不一般的表演能力、微妙的情绪控制。加上wowow一贯的高质量视听语言,真的是最近几年少有的优秀日剧了。特别是对各种人群多年后的心态把握的尤其到位,受害家人原谅的绝不可能与生活的前进动力 加害人明白自己夺取的不光是别人也是自己的而产生的不求原谅的心理等等。是个很好的跟着人物去同理心地感受与思索社会问题的好剧,如今太难得了

15分钟前
  • sirius_flower
  • 力荐

“未成年人渣保护法”这个话题很沉重,看得很压抑。我一直觉得对于未成年人渣犯来说,值不值得原谅是上帝的事情,社会所要做的就是应该送他们去见上帝。无论几岁,人都是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哪怕犯人后来重新做人了,也不代表受害者家属就应该原谅他,何况少年犯十有八九家庭是有重大问题的,能有多少概率改过自新呢。社会没有资格要求受害者家属原谅谁,但还是希望他们能尽快走出阴霾,毕竟死者是不希望家属复仇的。

16分钟前
  • ACC.御手洗
  • 力荐

三星半

19分钟前
  • BandontheRun
  • 还行

结果是都没原谅

23分钟前
  • 向来心是看客心
  • 还行

不去看冒烟的火,不代表火已经灭了。

26分钟前
  • 铅笔后面有橡皮
  • 还行

第一集跑路。因为,遇上诈骗集团不报警弄它?还帮忙提高业务水平?社会主义青年很难接受啊。🤔

28分钟前
  • 啊炭
  • 较差

板谷由夏简直会发光太美了吧,东出昌大莫名感觉不太适合演主角虽然蛮帅的

29分钟前
  • 飞行员
  • 还行

人之初,性本恶,其善者伪也,作恶是不需要什么理由的,但行善却需要极大的觉悟

32分钟前
  • 清醒的梦者
  • 力荐

太压抑了,隔了很久才看完……受害者放不下恨,生活还得继续向前,真的是倒霉啊。

33分钟前
  • 一瓶子蕨
  • 推荐

太烂了。什么悬疑剧啊,你个侦探干嘛多管闲事。看了三集看不下去了。第一次看到WOWOW这么垃圾的剧,不是WOWOW就是一集弃。

35分钟前
  • 风林火山
  • 很差

第一集都没看完

39分钟前
  • 飞在花
  • 较差

知道東出昌大做的事情之後還選擇看他的劇本身就有一種沒來由的懺悔心理。傷害發生之後,受害者的家屬要如何處理憤怒,加害者和加害者的家屬,旁觀/參與審決過程中的警察和律師如何擺放自己的位置⋯⋯是一個很值得討論的議題。但是這部劇集的討論還是不夠,且過於男性化了。劇集裡的女性只有三個身份:遭受男性暴力的受害者、愛慕男性甘願犧牲的聖女、造成男性加害者/受害者悲劇童年失責的母親。編劇一集又一集的專案在嘗試去體現男性加害者的另一面,一次又一次選擇讓男性角色來解救身陷囹圄中的男主,促使他成長改變。而女性角色只是推動劇情發展的工具人。

41分钟前
  • 麥田捕手🎐
  • 还行

好丧,好压抑,也好治愈啊。

44分钟前
  • 缚床灵团子
  • 力荐

这个也是与恶系列…挖的更深

46分钟前
  • 撞墙
  • 力荐

颓废的东出昌大好帅啊!但剧情太糙 情感囫囵又狗血

49分钟前
  • 翠西 。o 0 O
  • 较差

两集弃,也不是不好看,就是不吸引人。东出昌大是帅的,结婚对象竟然是杏,三娃,无绯闻,太棒了。他也是面瘫有魅力,换正常人脸笑谈反而普通了。Ps2021年6月因为东野圭吾的彷徨之刃又看到这个剧评,想骂一句woc,曾经无绯闻的东出昌大和杏已经离了

50分钟前
  • wanglubei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