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剧情还行,今天看了34集!
这炸弹就不能直接丢?
要人拿着跑?
这傻逼剧情,我就只能给你差评了!
前面都好好的,强行牺牲,弹幕都觉得你们傻逼!
我还特地注册来骂这剧情的!
我特么,这评价要写140字?
杨洋这前后没有改变的表情,不是粉丝推,就是垃圾剧!
2021的时候,要讲硬汉,这就是蹭热度!
前面30多集,我觉得最牛逼的是萧,嘻嘻哈哈就啥都通过了,主角精神有问题,不正常。
正常军旅这样的人,早特么滚蛋了!
就是为了瞎搞剧情,就主角这样,幽闭恐惧,动不动就过激反应,什么部队能留?
唯一的亮点,就是炊事班的班长,其他,就是垃圾!
⚠️长文预警字很多先把视频版放前面【特战荣耀】PTSD科普&夸夸特战荣耀,燕破岳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真的拍的很典型_哔哩哔哩_bilibili在我能查阅到的研究数据里,战后PTSD的发生率在40%左右,是士兵非常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同时,社会支持对于PTSD患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获得他人情感支持的人比没有得到同样支持的人恢复得更快。
剧里对燕破岳PTSD的刻画是花了心思的。
展现出来的症状典型且全面,相应介绍的台词也较为准确。
我觉得,剧里把男主设定为有心理缺陷,并且愿意科普,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且有社会担当的。
深感于此,所以一时激情做了这个视频作为补充。
我实际来说可能并不那么专业,说的内容肯定也存在错漏和不足,如果能帮助大家对PTSD有进一步的认识就好了。
我始终觉得,衡量文明的标准,是愿意投入多少目光,给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群体。
以下是文字版:患有应激障碍的人是疯子吗?
当遭遇危险或威胁时,人体会自发地进入战斗或逃跑反应。
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肾上腺素飙升,心跳、血流速度加快,肌肉紧张,意识高度集中,时刻警觉,伴随焦虑恐惧的情绪,随时做好应对或逃离的准备。
正常而言,当威胁消失后,激素分泌回落到正常水平,这些行为、情绪、认知反应,都会慢慢消退,但也有可能一直持续。
这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成因。
在目睹或经历死亡威胁后,身体始终无法放松到正常状态。
换句话来说,这是一种可治愈的生理机制失调。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在士兵中非常常见。
对美国陆军和海军士兵的研究发现,约百分之15到19%部署在伊拉克的士兵以及约11%部署在阿富汗的士兵被确诊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
对从伊拉克返回的士兵的跟踪研究发现,42%的士兵报告有一些心理健康问题。
最常见的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
在一组关于创伤事件发生率和创伤后PTSD发生率的研究中,统计样本的战争事件发生率为6.4%,体验战争后,PTSD的发生率高达38%。
这是我一个没那么专业的心理学爱好者,硬着头皮来班门弄斧的初衷。
恳请大家不要称呼燕破岳为疯子或者精神病,我知道大家都是善意的调侃,但这些词依旧在社会层面上带有极大的贬低色彩。
在抑郁症都还没有被大众广泛接受的今天,我想大多数人在听到自己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反应时,一定和燕破岳一样,第一时间就是反驳。
觉得这是弱者才会有的表现。
他们拒绝心理健康治疗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害怕招致更大的污名化。
在查阅数据之前,我也不知道,战争后出现ptsd的症状竟如此普遍。
我不知道这个军旅剧的观众有多少是真正参加过战争的军人,但一想到可能真的会有出现像燕破岳一样后遗症的士兵,看网友的评价是疯子、好可怕,我就觉得很难过。
我想告诉他们和大家,PTSD并不是洪水猛兽,就算得了也并不是因为心理承受能力差或者软弱。
它只是生理的调节出现了问题,并且是可以治愈的。
特战荣耀剧中出现了ptsd的三种核心症状。
一,就是剧中所说的创伤后再体验。
患者会反复体验创伤性事件,和创伤相关的影像或想法会违背患者本人的意愿,闯入患者的脑海中并且反复出现,通常通过闪回或做噩梦的方式。
二,患者会极力回避,让他们想起创伤性事件的场所、活动或人。
会因为该事件而不切实际的责备自己,甚至因为在创伤性事件中幸存而产生“幸存者内疚”。
三,患者处于过度警觉和持续唤起的状态。
(1)过度反应。
攻击第三个毒贩时,燕破岳开枪直到枪空了,都没有停下;(2)对刺激物非常敏感。
原本生活中一些不太危险的事物也会唤起创伤体验。
燕破岳把战友当作敌人,生性本不残忍的他,非要将敌人置于死地;(3)还有情绪激动,易被激怒以及失眠。
艾千雪的做法是不太正确的的。
脱敏疗法确实是治疗ptsd的一种方式,但需要在让患者感到放松安全的情境下,并且根据患者的适应能力,由低到高逐渐适应不同焦虑程度的情境。
像她这样,让患者被陌生人围绕,并且直接回忆起真实的创伤情景,极有可能加重患者的症状。
细心的朋友可能也发现了。
燕破岳的童年阴影,同样也是一种ptsd。
而且发生在儿童时期,程度必定更为严重,影响必定更为深远。
然而,当时他受到的心理干预……嗯……不提也罢。
这次主要介绍燕破岳战后的ptsd症状,他的地窖ptsd还牵涉到儿童教育问题,情况更为复杂,而我学艺不精。
有机会再和大家讨论。
在12集之前,我对特战荣耀的评价是一个文戏做到了精扣质感和细节,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靠打戏吸引眼球,刺激观众感官的的爆米花电视剧。
但12集改变了我的看法。
之前我很少在电视剧中会看到,对ptsd会有如此长篇幅的刻画,他的症状是客观且精准的,镜头里的情感是悲悯的。
尤其值得表扬的是,它把疾病大名全须全尾地打在了字幕里,做了一个简单的科普。
看完电视后,我在网络上搜索战争后应急障碍,发现搜不到太多有用的信息,有一些会笼统的说战争后士兵会出现心理问题,更多的是借战争后遗症的名号对一些刺激性的游戏或影片进行调侃,要么就是复制粘贴难懂的科学术语。
搜创伤后应激反应障碍的科普倒是能搜到不少,但大多数是面向普通人。
有些甚至会在标题特别注明,90%是非军人。
我关闭搜索页面时,心情是非常震撼的。
就我个人而言,我对这个词并不算陌生,但剧情展现出来的这些,我以前从来没考虑过。
再一查数据,又震惊了,怎么会有这么多?
我们很少会关注到军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因为他们展现出来的形象就是利剑一样笔直的身躯,钢铁一般的意志,绝对服从,好像什么都能够克服。
稍微柔软一点的场景,就是年夜饭连线时,那一点思念之情。
因为距离我们的日常和社会秩序太遥远了,我们甚至都没有办法去接触到这一个问题,就是,杀人是什么样的感觉?
就连他们内部新兵问老兵这个问题时,出于道德的天然禁忌,他们也会天然回避。
当燕破岳问起这个问题,老范只是神情严肃的隐晦答道:是一种后坐力。
第一次杀人后的燕破岳终于懂了这个回答。
也变成了那个,无法再坦然回答的人。
老范说:玩雷的人,终究会被自己的雷炸死,这句话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看过的一个动画片,有句话,一直记到现在,大意是,当一个人第一次杀人的时候,他也同样被杀死了。
我想,这就是后坐力吧。
我们当中,最勇敢的人,为了保护我们,付出的代价,比我们想得要大得更多。
我必须要收回此前的评价,特战荣耀的野心比我想象的要大很多,当他开始借由人物之口说出更多隐秘的细节,当他开始讨论一个此前很少有人关注的话题,我意识到,他想做一部真正属于军人的电视剧。
想做一个窗口,让普通人更了解军人,也想替军人说话。
至少,当他将PTSD带入大众的视野,我的内心是非常感激的。
预测创伤后应激障碍易感性的一个指标,就是能够获得的社会支持。
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获得他人情感支持的人并没有得到同样支持的人恢复得更快。
希望大家不要觉得ptsd很可怕,给患有ptsd的人更多的关爱。
也希望大家不要因为偏见,一棒子打死一部好剧。
最后引用一句话作为结束:他们背负了一切能承受的东西,包括了对这难以承受之重的无声敬畏。
——Tim O'Brien 美国作家,越战老兵和平万岁。
想了一下特战荣耀的剧情展望,杨洋的燕破岳,好像是他第一次演一个非成长型而是修正型的角色。
军旅剧好像也挺少有这种类型的主角,一个看起来被训练得很优秀的人到了军队,重新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并不是完全适合军队的需要。
我们很少看到有强人主角是进入主剧情之前,成长是被训练过度的。
这也是部队长官看到燕破岳的时候,剧情呈现上,让人觉得长官们对他的处理,并不是通常会看到的,对不服管的刺头怪咖的对待方式。
而是奇怪这孩子的行为怎么会是这样的,这是不正常的。
军队规训培养的不仅是人的纪律性和团队性,其实我们的军队,是非常注重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规正。
说的明白点,燕破岳在进军队以前,大概是属于,被精雕细琢到训无可训,技能点点满,但思想上训练没到位。
过度保护自己的内心,又不觉得自己的身体有极限的那种,被不正规不正确的军事训练方式,差点把一个好苗子训废那一类。
燕破岳并不完全是独狼,而是入伍以前的单兵训练就是没有团队的。
他除了依靠自己,他好像并不寄望团队里别人的水平高低。
也就是说,他心里的团队,必须依靠一个牢固的组织结构,分配团队的力量,兜住团队能力的底线,而不是去相信团队里每个人的能力和潜力。
燕破岳的强迫症,大概是无法忍受短板和缺点,如果有就训练提高,提高不了就用方式规避,提高效率。
这看起来挺有效的,但咱们的人民军队并不是这样培养军人的。
所以,与其说特战荣耀是燕破岳的成长过程,不如说是军队和燕破岳通过正规的训练实战,对他自己修正补全的过程。
现代的社会生活,让很多故事的主人公,并不再是一张白纸通过故事变得五彩斑斓。
而是大家都是没有拼完的拼图,这多那少,零零碎碎,不是很完整,不是完全合适的碎片堆积着的状态。
所以,再看特战荣耀,不如换一个角度来看待燕破岳这个角色,和他的故事,这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剧方式。
cr.世寒水星
这两天翻看特种兵小说,里边有一段对燕破岳的描述很让人喜欢,虽然不知道将来这部剧怎么拍出来演出来,但是看完这段描述内心真的有一种这个角色就是为杨洋量身定做的强烈感觉。
在小说中提到,燕破岳的兵种代号是“白起” !
带领的部队叫“始皇”山地特战部队。
小说中提到,燕破岳是个很传奇的人物,是个武将,号称“军神”。
他说话的声音有点低沉,带着一种金属的质感,却并不刺耳!
燕破岳(代号白起)有句语录:在世界特种作战领悟,勤能补拙,只是一个美丽的成人童话,相信它的人,都会死。
死在同样勤奋,但更加优秀的敌人手里。
小说中是这样描述燕破岳(代号白起)的:他的头微微昂起,不是他喜欢居高临下,而是这样的高度,他可以看的更远、更清、更仔细!
在深深的眼眶中,一双黑得纯粹的眼睛,目光没有咄咄逼人,也没有杀气腾腾,只是那样光明正大地望过来,但是仅仅和他的目光略一对碰,他的目光中所蕴含的自信与骄傲,就像是一把无锋重剑。
他看起来大约一百八十五公分,身躯挺拔如剑,充满爆炸性力量的腰肢完美地支撑起了一个男人的骄傲与尊严!
让他站在那里,沉静如水得就犹如一个传奇!
他的脸庞线条犹如刀凿斧刻,有着亚洲人最渴望的立体轮廓,这并不是去什么国家做整容手术后的成效,而是他相由心生的结果!
他的嘴唇总是下意识地抿起,让人觉得他有一点点严肃,有一点点难以接近,但是当他的嘴角轻轻向上一掀,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时,春分般的温暖就会拂面而来,让人会在瞬间喜欢上他的一切!
自信、沉稳,在内心深处拥有火焰一般的热情与张扬,却因为经历太多太多,所以学会了用气定神闲的态度去面对周围的一切,这个男人,奇异地将火焰与海水合二为一,形成了一个如此奇特,又如此独一无二的他!
我很期待,但同时也很害怕,热血的剪辑让我看到了杨洋的血性,军装路透让我看到了他就是一名军人,对不同人物的拿捏让我看到了杨洋的可塑性。
可是我害怕夸张的剧情与剪辑的失败以及某些细节(因为军迷也会看)会又向之前武动乾坤一样。
武动乾坤杨洋对角色的塑造,人物的变化处理的好,可是因为道具服饰的破烂,剧情的改动,让他被说油。
同样的大导演,同样令人期待的预告,我希望这次!!!
剪辑和剧情争点气,因为杨洋真的很努力!
被人推到舆论高潮,我不想看到这么努力的他又……我希望2020以后对他好一点!!!
看的第一集 节奏很好,镜头质感也不错,主创团队是用心做剧的,细节很到位。
2019年疫情发生之前能横跨中国拍出这么一部国产军旅剧也算是一种幸运了。
杨洋表现很惊艳,这一代演员里和军旅题材适配性最高的。
再看一遍来时的路,历时九个月,从春到冬,走的每一步都算数,流的每一滴汗都荣耀!
献上我们庄严的承诺:接下来的每一步我们也一定全力以赴,不负期待。
男神一直想接军营的电视剧这次如愿了,喜欢杨洋也喜欢兵哥哥,所以这次我一定会追紧这部剧不松手的,男神其他的电视剧估计我要抛到脑后了!
刚开始看见男神时,只是觉得长的好看笑起来很治愈!
我就决定要追,后来知道男神是军艺时更是大吃一惊!
不追星的我却陷进去就不想出来了,喜欢你将近5年,以后的路我会一直陪你走下去,希望我也是那片蓝海的一员
《特战荣耀》,一部成功的商业电视剧,也是一部失败的军旅题材电视剧。
作为一部商业电视剧,《特战荣耀》毫无疑问是十分成功的,目前的收视率以及网络上的讨论热度,目前累计播放量已突破四亿,是以往军旅题材剧难以匹敌的。
这很大程度上是受益于宣传方式的改变和收看成本变低,还有演员本身的资源,《特战荣耀》也因此成为今年以来最为火热的电视剧。
但是作为一部军旅题材电视剧,《特战荣耀》是失败的。
因为由小说改编的原因,其故事跟大多军事网络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男主军人世家出身,想获得认可便去部队证明自己,去了部队谁也看不起这样的傲天式男主,通过多次参与重大任务及演习一路提拔最后获得认可的故事。
这一剧本早就已经被网络小说写烂了,可是编剧导演似乎很感兴趣。
可是现实与小说、电视剧并不一样。
每个连队的确会有那么一两个刺头兵,但不会有刺头新兵傻到敢不服从命令,敢顶撞班长的。
男主在新兵连时,因不满班长的组训方式,当面顶撞新兵连班长。
部队有句话,叫“级别不到,不要瞎闹”,也有句话叫“是龙你给我盘着,是虎你给我卧着”,不服从命令在部队无论是什么级别什么职务,都是要吃大亏的。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一点从役前训练就开始强调,但是这一点好像编剧并不了解。
男主一行人还是作为没下连的新兵,就学习军士军官才学习的军事地形;同时也是作为没下连新兵,潜入至演习中精锐部队的运输车,在精锐部队的眼皮底下换上衣服并融入其中,可以说这已经是有玄幻小说的样子的了:越级学习知识技能、筑基期小朋友溜到大罗金仙眼皮底下还不会被发现…… 作为一部商业电视剧,我会给四颗星 但是作为一部军旅题材电视剧,我只能给一星…… 如果有网友看了这部电视剧而萌生了入伍的想法,我只能说真实的部队生活跟电视剧并不一样。
都说这个四月是属于杨洋的,月初压了两年的《特战荣耀》上了,月底久违的古装新剧《且试天下》也要播了,对颜狗来说,这个四月是幸福的。
至于两部剧的成色如何呢?
我先说《特战荣耀》,因为我在知乎有个高赞回答里批评过杨洋在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武动乾坤》里的演技太油腻,以至于很多人都以为我是杨洋黑。
我冤枉啊!
我发誓我是爱杨洋的!
只不过杨洋和黄晓明存在的问题是一样的,就是他和观众之间只能有一方觉得他帅,一旦他在表演中帅而自知的时候,观众就该被那牛油锅底一样厚的油糊住眼睛了。
但是今天,我准备好好夸一夸杨洋。
(看我诚恳的眼
《特战荣耀》里看得出杨洋转型的决心,无论是外型、身材和动作,都能看出杨洋是下了狠劲儿和苦功去准备的,他别说话的时候往那儿一站,还真有军人那范儿。
和《王牌部队》里那俩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的货相比,起码在外形上就具备更强的说服力。
再来说故事,节奏很快,怕观众觉得新兵时期没意思,几乎是每集都有小高潮,没有战斗也要机械降神*创造机会让主角去战斗,所以,不带脑子去看的话,会觉得这部戏相当好看。
机械降神:当剧情陷入胶着、困境难以解决时,突然出现拥有强大力量的外部力量强行将难题解决,令故事得以发展和转折。
这是一种并不高明的讲故事技巧,因为它破坏了故事的内在逻辑,是作者笔力不足的证明。
如果再加上没有当过兵,对军旅生活没有任何了解这一限定条件的话,更会认为这部剧精彩绝伦。
但是对我这种从小在军队大院长大,直系亲属三代都有军人的人来说,我认真看了几集,看得我脑壳疼。
《特战荣耀》改编自男频小说《中国特种兵之特别有种》,毫不意外是本爽文,这就导致了故事的天生不足,看得出导演是想努力把它往正剧上去靠,但是原设定那种主角光环高于一切的法则摆在那里,和正剧本身严谨的气质就是冲突的,所以这种努力,对整部剧品质的改善,也就非常有限。
整部剧讲述的是出身兵二代的燕破岳为了向自己的老爹证明“老子英雄儿好汉”这个道理,在高考前夕毅然从军,在军营中大发神威,一路吊打战友和敌人,终成一代“兵王”(简称Bking)的故事。
但是,从第一集从军到部队的剧情开始,你就会觉得剧中人的所作所为不像是一群18+的成年人能干得出来的事,主角三岁,班长五岁,连长七岁,不能再多了。
当我带着“原来杨洋是在演三岁小朋友”这种豁然开朗的心情去看剧,我发现一切不合理的情节都说得通了!
看,开场第一个名场面,新兵坐大巴到新兵连报道,去接兵的连长和指导员发现,这帮小兔崽子把当兵当春游,各种浪费粮食,没吃完的东西就当垃圾扔了一车。
然后连长气炸了,当场让所有人把浪费的粮食捡回去吃完。
讲真,别说是新兵了,但凡是个小学生我都没见过这么没素质乱来的,看着一地的垃圾和蒋龙一副委委屈屈别别扭扭的表情,我!
悟!
了!
各位成年演员一定是在努力扮演三岁的小朋友,一定是这样的,故事讲述的是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的小朋友们,第一天进入“特战幼儿园”,开始学习各种人类社会的基本常识的故事。
这么一来,故事终于有逻辑了。
吃完垃圾(bushi)之后,连长罚所有人,包括唯二没有乱扔食物的男主和他的马仔一号去跑圈,400米的标准跑道跑十圈,还没有跑到一半,也就是没跑到两千米的时候,一群原设定是18、9岁的大小伙就跑得溃不成军了。
尤其是蒋龙,好吧,又是你,没成名之前的你总是只能演这种小弱鸡角色以衬托主角的牛掰,才跑不到五圈就到了哭唧唧地要在地上爬的地步,这合理吗?
我们上初中的时候早操就是跑四圈了,男女都一样,你这体质怎么能通过征兵的?
还被作为好兵苗子送进特种部队?
只有设定是三岁小朋友才能说得通,雀食,一般的三岁小朋友必然是跑不下来十圈的,只有主角这种天生Bking才可以!
接下来,是凸显男主天生Bking的环节,班长训人的时候,他在后面接嘴:「真烦」。
班长真的是脾气太好了,居然还问他烦什么,又给了男主一个装杯的机会:
我们来品一品这幼儿园小朋友水平的对话:Bking:我替他们跑完行不行?
好歹班长比男主多上两年幼儿园,逻辑比他过关一些,终于说出了几句正常人的话:没毛病吧你?
你替他们吃饭睡觉行不行?
如果我是班长,我这时候真的不想做正常人了,你既然要装杯我就让你装,我看这个班人特别多,至少四十人,每人还剩五圈没跑,你Bking,你去跑吧,200圈少一圈都不行哦!
如果这样的话,男主将在开场第一集,卒,全剧终。
紧接着又到了近几年军旅题材喜闻乐见的烂梗,男主一定是个天赋异禀的刺儿头兵,他一定会从开场就扎刺儿,然后还没人收拾他,让他屡屡装杯成功。
眼看替跑不成,男主开始公然质疑班长,说大家跑不下来,不是体质的问题,是班长的组织方式有问题。
由于班长也只比男主多读了两年幼儿园,所以没有扛住Bking的第二波攻击,被他绕进去了,情绪瞬间崩溃,让男主去组织。
接下来,男主开始放大招了,我以为他有多厉害呢,结果使出了以下两招。
第一招:排队是的,你没看错,他把所有人排成了四列,选出了四个临时排长让他们领跑,顺便给自己和马仔一号封了个临时连长和副连长的官儿当当,然后自己在最前面边跑边喊队:1——2——3——4,1234。
就酱。
真的,我当时就被这种骚操作震惊了,不是震惊于Bking有多厉害,是震惊于这个桥段的弱智。
真的,只有第一天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才会不排队乱跑吧?
堂堂新兵连的班长都不会给整个队吗?
来看看班副给男主的骚操作吹的彩虹屁,都上升到二战的指挥体系上了:
第二招:食物诱惑男主在前面边跑边忽悠后面的小朋友:加油跑哦,跑完了我们就可以去喝喷喷香的羊肉汤了哦!
结果大家就爆种了,包括刚刚才要死要活说跑不动的蒋龙,不是,你们不是刚刚才因为太饱所以乱扔粮食,在连长逼你们吃完之后,就跑了这几圈,你们就又饿了?
这不说是三岁小孩儿我都不信,我小时候就是这么忽悠我弟的,这招等他上小学了都不好使了!
看杨洋那么用力地卖羊肉汤,油腻倒是不油腻了,就是有点怪好笑的。
△我当时的心情就和他左边的两个兄弟一样,实在憋不住笑了。
你们别以为我是在开玩笑,男主这波新兵们年龄绝对不超过三岁还有如下铁证。
在进入正式训练的第一天,男主完成了一个标准的向左转和向右转动作,以至于惊动了连长,问他第一天当兵,转体动作在哪学的?
喵喵喵,这还能去哪儿学?
谁在小学的体育课上没学过?
再不济,初中军训总学过吧,高中军训总学过吧?
用得着那么震惊吗?
除非你们都不超过七岁,还没上小学,这就难怪了。
所以男主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好像隐藏了个什么惊天大秘密一样,内心独白还在说他参军之前就接受过军事训练之类巴拉巴拉的。
行吧,你高兴就好,如果你说的军事训练指的就是排队喊口号向左转向右转,那么我也是资深军事人员了。
说到内心独白,这部片男主的内心独白真是集羞耻play之大成了,让我非常想采访一下杨洋读这些台词时的感受:
总之,是我这个观众听了都尴尬的想连夜逃出地球的程度。
就目前放出的这些集来说,《特战荣耀》充满了幼儿园式的装杯和幼稚,演连长的吴健是个好演员,演技和外形出演军人都具备很强的说服力,但他也只能在一个逻辑处处有问题的剧本里去出演一个行为逻辑莫名其妙的军人。
比如,男主和他兄弟因为组织新兵排队跑步展现出了“出色的才华”,所以连长罚他们再多跑了好几十圈,从白天一直跑到了晚上,理由是要把男主“从妖孽变回人类”:(这理由又是男主独白说出来的,jio下的魔仙堡已经动工了。
)
是你,金吒!
怪不得转世了还想着要降妖除魔,辛苦了!
再比如,男主和他的马仔一号第一次远远地看到了女主,然后两个人就嘴贱了一下下。
两人说话的声音不大,当事人没听到,本来事情到了这里问题也不大,但是连长听到了,要处罚他俩,这也没问题,问题是你猜连长处罚的方式是什么?
是让他们俩站到食堂门口把刚才那两句悄悄话大声重复200遍,生怕别人不知道。
本来只是三个人的电影,现在闹到从所有人的全世界路过。
女主:我可谢谢你了啊!
总之,因为编剧想要表现男主的天生Bking,他必须要写一些男主对战友和敌人进行降维打击的剧情,但是又由于完全不懂军人真正的强大和牛掰是怎样的,也完全没有军事常识。
因此编剧只能偷懒用集体降智的写法,把除男主之外的所有人都写成三岁小孩,才显示出男主这个小朋友比普通的三岁小朋友要厉害……那么一丢丢。
其他人之弱智,包括但不限于男主的马仔一号在演习的时候给蒋龙讲鬼故事吓到他乱跑掉下山坡把信号弹和指北针都搞丢了,以及毒贩失心疯去主动攻打男主所在的驻训基地等等,总之,这些毫无逻辑的行为,都是为了让男主大显神威设置的,全员工具人罢了。
所以我其实是真的为杨洋有一些惋惜,看得出他想要转型的决心,但是他选的这个本子真的太拉了,他再怎么收着那股“我很帅”的劲儿去演,最终男主还是给人中二幼稚的Bking感,这是男主的人设决定的,表演也挽救不了。
还是那句话,现在国剧里已经容不下普通人了。
职场剧里天生霸总,仙侠剧里天生上神帝君,生活剧里人均富二代个个都住大house,连军旅剧里都只有天生兵王才能当主角,普通人,尤其是来自农村的穷人,天生带有原罪,不是主角身边插科打诨烘托主角牛掰的小丑,就是心底阴暗扭曲只会用下作手段和主角为敌的反派。
倘若是现在,那个从孬兵成长为军营中普通一兵的农村孩子许三多,只能是Bking身边蒋龙的那个角色了。
可是,许三多、史今、高城,甚至是成才身上的人味儿,我已经很久没有从这些Bking身上闻到过了。
一般涉军题材的影视剧都是兵种宣传片,武器展示片。
但最主要的核心是展现我国军人的风采和部队发展的成果。
社会弥漫了一种思潮,觉得“个性”重于“规则”,但是军队和警队是纪律部队,一切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偶像剧的观众大多是青少年,对于他们的三观会直接造成影响,在成长过程中会直接带到这种思潮。
每年都有因为不能吃苦或者不服从管理的人员被退兵或辞退。
职业是有要求和标准的,做什么事情要符合实际情况。
何况训练不只是跑步,就算“打破重塑”也是要讲基本法的,新兵刚到连队报到就无理挑战“规则”,连队主官都纵容,居然还出现“连长”命令给两人送水和食物,整个营区都在看他们两人跑马拉松表演吗?
这是变相支持“不守规矩”吗?
部队、警队是纪律部队!
所有的“个性”需要符合部队的需要,所有的“创新”需要符合部队的发展!
部队的职级、岗位都是有相当作用的,“权力”相对于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如果在战时,职级岗位人员是需要实现“目标”的。
不是菜市场买卖,挑挑拣拣,随意分配。
更重要的是《特战荣耀》里的主官没有对这种行为予以批判。
部队不能这么宣传,怎么过审查的?
国内的军旅剧是拍给观众看的宣传片。
国家很多年没打仗了,要让人民放心。
要深入一点的内容也拍不了,探索部队发展核心的问题,大部分群众也看不懂。
一直认为现代战争不是单兵种作战,“靠几个侦察兵得来的胜利,不是真正的胜利!
”巧合、偶然不能永远跟随主官,部队需要更“机智”。
近几年的军旅剧一直宣传“单兵”“兵王”,注重“个体”的成长,但现实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内卷”,不可能会有专门的时间来“成长”,只能“成长”在学习中,“成长”在工作中,“成长”在生活中。
一专多能,协同发展的核心是“牵头”,最终胜利是要靠“将”的。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当“将”,而“兵王”只能管他自己。
个体的贡献对于整个大局,重要也不是最重要的。
战争注定是要有牺牲的,有的是注定要成灰的,但他们的生命早已融入在共和国的血脉里,重生在一代又一代军人中,他们的功绩过往早就与部队发展交融在一起,军魂永不灭!
目前,国内的影视剧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如何更好的契合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要,如何更好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
真几把难看。
后面战斗力越强,我反而觉得越程式化。狙击手剧情好看
有一点割裂,14集了还没成长变化,前面团长说燕心里只有自己,然后又说同意他参加选拔,让更厉害的人收拾他,可是他的个人英雄主义还没解决呢,这个PTSD也好的莫名其妙,生病两小时,到养老院看5min就好了…
好弱智的剧情
电视剧制作很好,大场面很震撼,好像是实景拍摄的。主演都是肌肉男,身材很棒。杨洋演的角色很像刺头,有能力的刺头,虽然经常顶撞教官,但也会被教官收拾一顿😂😂有点那种不打不进步的感觉。也是一路经历,一路成长。不知道真实的兵王是不是他这种的。萧云杰和吕小天真是喜剧人,为电视剧增添不少笑点。蒋璐霞也很猛,感觉比红海行动里更猛。很多年没有这么爽的军旅剧了,真爽。
剧开头还是把握住了节奏,剧情推进很紧凑,人物出场性格挺鲜明的,后期从新兵到猎豹这个成长过程应该有很大变化吧。
前面挺有意思的,一个新兵蛋子如何冲破各种障碍进入特种兵,特别是还有和毒贩的交手。后面越来越扯,无休止的训练,怎么变态怎么来,抓到刑天之后的情节更失败。还非要搞国际化。是不是后面要搞星球大战?
后面比前几集好太多了,但依旧还是爽文风格的,别太认真,看个热闹看个激情的话还是不错的//果然是起点大男主的爽文风格,这种内容作为小说爽文看,自娱自乐就算了,拍成剧实在是有点太离谱了
不出分什么鬼,这都能压得住?
萧云杰追着车,叫着班长的这幕真的戳!喜欢两个班长,最不讨喜的竟然是yy这角色,哎…明知是成长剧,还是喜欢不起来哎
打红蝎这段很燃,后面的国际赛不好看,总觉得演国外特战队员的这些外国演员很违和,气质差了一大截。
一般涉军题材的影视剧都是兵种宣传片,武器展示片。但最主要的核心是展现我国军人的风采和部队发展的成果。社会弥漫了一种思潮,觉得“个性”重于“规则”,但是军队和警队是纪律部队,一切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偶像剧的观众大多是青少年,对于他们的三观会直接造成影响,在成长过程中会直接带到这种思潮。每年都有因为不能吃苦或者不服从管理的人员被退兵或辞退。职业是有要求和标准的,做什么事情要符合实际情况。怎么会出现让新兵从白天跑到黑夜的事情,演员认为很酷很帅?何况训练不只是跑步,就算“打破重塑”也是要讲基本法的,居然还出现“连长”命令给两人送水和事物,整个营区都在看他们两人跑马拉松表演吗?不能这么宣传部队,怎么过审查的?
致敬军人。本片可以六颗星。
车站一个炸弹,拆不了,又没绑你身上,你抱着炸弹跑什么?
为毛电视剧里都是不服管的后面反而会被喜欢。安分守己的人不值得被好好对待么?不喜欢这样的设置。
杨洋是怎么做到每一帧画面都在耍帅的。但是杨洋那个背挺的是里面所有男演员挺的最直的,而且无时无刻不在抬头挺胸。郭笑笑真是硬汉女子,太帅啦!
杨洋真的挺适合演军旅题材的剧的,他的身板和人看着都很正,不错。。。
有没有当过兵的来讲讲,为啥所有军旅剧,新兵入伍都是这种风格,有不服管教的兵,有莫名其妙无比暴躁的军官。
太悬浮了!不像是部队,更像是学校军训,男主这样的新兵在部队里是不可能存在的,而且,进特战队的条件必须是老兵中的佼佼者,不可能是新兵蛋子。一星保底给辛苦,一星给杨洋的颜。(孟阿赛的演技真是多年如一日的硬演)
不是,虽说国产剧倒退20年,也不至于这么摆烂吧?这是啥??这是反讽的艺术吗??不,这一定是战忽局下的一盘大棋,不能让外国知道我国军队的真实实力,就冲这个,它也值一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