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该动漫的编剧和行骗天下JP是一个人,而且两个剧又是一个类型,所以看的时候不免会放在一起比较。
大欺诈师和行骗天下比较更加注重人物的刻画,每个人物都有完整的过去,人物的性格也比较鲜明。
因为是动漫,可以随心所欲,所以在格局上也可以更大。
但反过来骗术的系列上就不去行骗天下了。
总得来说情节爽快,剧情反转的部分也都恰到好处,每个主角的轮廓也格外分明。
只不过男主和东出昌大演的小朋友比不那么讨喜,小朋友是真的想金盆洗手,只不过每次都被达子骗或者想要帮助别人才继续行骗。
到真人的是非观有些混乱,明明自己之前骗老人和小孩,还总对罗朗的侠盗行为口诛笔伐。
最后的结局强行大结局,把之前三个受害者都集合起来,就是为了强行把故事穿在一起,这是编剧的习惯。
但是有为男主的父亲抛弃他们母子的行为洗白的嫌疑,而且罗朗最后没有杀刘,也不知道是为了完成女主的心愿,还是只是单纯想骗钱。
最后说下画风,真的让人眼前一亮,明明色彩对比那么强烈,却看起来十分舒服。
配音也很有诚意,特意找了中国人陪音,英语的部分也全部用日语代替。
看着评分挺高,我以为很好看,看了前面真的很上头很好看,但是,你这个结尾是想干什么,离大谱!!
你知道我看了结尾有多气吗!!!
我现在总算能体会到那些烂尾的漫画动画片为什么观众那么气了,因为他的结尾离谱到一个离谱的程度,你不得不气,一想起来我就气。
看全员恶玉都没有那么气!!!
我以为男主会黑化,我以后最后他真的反转了,结果,你告诉我全是演的,你告诉我枝豆为什么会原谅他们,为什么!
枝豆做错了什么,全程都在被你们骗,就为了你们的复仇计划,毁了枝豆的前半生,你们的复仇计划和枝豆有什么关系。
并且还因为桃乐茜,枝豆他爸还去坐牢。
奥兹去坐牢我他妈也是非常的不理解,你为了一个“萍水相逢”的诈骗同伙,不顾你儿子你妻子,就硬去坐牢,为了复仇?
您脑子没事吧,桃乐茜比枝豆还重要?
还因为你坐过牢枝豆找不到工作,后面的一切都是因为你。
说什么枝豆母亲已经原谅了,她原谅了枝豆就得原谅吗,前面过的那么惨全都得原来??
结尾奥兹还说枝豆到了叛逆期,我叛逆你妈,自己的过错还全部怪在枝豆上面,枝豆没一刀砍死你我都觉得不合理。
前期枝豆多么可爱,甚至为了回归正轨主动去自首,然后,你们又把人下套带回去,为什么,偏偏要是枝豆,非要把他拉下水。
啊啊啊啊啊我好讨厌桃乐茜。
凭什么那么多人就为了你!
结果你还没死,搁tw哪躲得好好的,那么多人为了你复仇,你就搁那装失忆是吧。
前面还嗑罗兰和枝豆的cp,后面为什么枝豆你不砍了罗兰!!!
他骗了你那么久!
你不是说一直都想骗过他的吗!
我以为你真的会骗一次他!
这是什么屁的大团圆结局,你凭什么大团圆结局,三个被骗的受害者还坐在一起吃喝玩乐,不仅他们三坐在一起,还和你们这个诈骗集团一起合作,合理吗!!
他们不该是想把你们碎尸万段吗!
所有人都在套路枝豆,什么事情都不告诉枝豆,我看着都好憋屈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枝豆你支棱起来啊枝豆。
我承认,画风很好,色彩很好,BGM很好,就是剧情傻逼。
第一次在动画片里看到那么多国语言,还有纯正的中文,配音还算挺不错的,就是编剧吃了屎。
人设也算是不错,每一个单元(除了最后一个)都也算可以,辛西娅很美,各方面都很好,就是结尾脑子被门夹了。
我就很好奇这样的结尾凭什么分还那么高,大家都被他前面的剧情欺骗了,多少人因为他前面的剧情被安利。
用了两天看完,几乎是一上头就歘歘歘的看完了,所以这个结尾真的把我气到了,如果你前面也那么烂,结尾也烂,那我说你是不忘初心,但是你前面给我上了一道国宴,最后一道菜给我上了一个印度干净又卫生,我他妈吐你身上。
恶心!
下头!
我真的被气到了!
期待那么高,你他妈给我来一拳。
狗东西
case1的时候,罗兰对枝豆说“你终于做到了”我以为这是一个救赎男主的故事,没想到这是一个只有男主受伤的故事。
阿比对枝豆说“宽恕自己吧”时我很纳闷,因为我认为明明是枝豆选择宽恕了这个世界。
他被父母欺骗,被他同伴欺骗我多么希望枝豆在case4对父亲对罗兰的呐喊并不是一个“欺诈”,而是他压抑自己数年的心声
画面上大胆的色彩运用和配乐满分,前三个案子很精彩,个人最喜欢伦敦的雪,但这最后一个案件,是编剧脑抽了吗?
最初对罗兰很有好感,觉得他黑吃黑惩治坏人有种现代侠客的感觉。
结果呢?
最后一案一揭秘,全都是为了给他女友报仇?!
你报私仇拉上那么多人,尤其男主真人,赔上自己爹不说,还得赔上自己!
多少次人家想回归正常生活,甚至连牢都坐了,罗兰一次又一次的做局,把他拉入事件中,又啥都不说,然后利用真人的善良道德绑架他!
主要是罗兰和桃乐丝的感情线非常突兀啊,比比辛西娅和画家那条线,多让人动容啊,罗兰和桃乐丝莫名其妙就亲上了,就求婚了?!
然后桃乐丝这角色,我完全没体会到她有啥人格魅力让那么多人给她报仇,她的人设很单薄,完全搞不懂罗兰图她啥。
男主最后被卷入黑帮,黑帮老大为什么对他青眼有加我也不懂,尤其是他放了小孩之后,这是妥妥背叛,留他一命已经不错了,居然留在身边当儿子养?!
龙虎帮那边一枪崩了桃乐丝的做法才是黑帮的应有的做法,不过他们老大也离谱,几年没见的罗兰忽然回来就给予翻译的要职,一点怀疑警惕都没有?
摊子铺那么大的两个帮派老大智商和警惕性差的离谱!
两人谈判因为不懂对方语言被骗我也是无语到家了!
到了最后男主爆发那段,我本来是想站起来鼓掌的,终于有人把我的心里话说出来了,结果呢?
最后男主和他们和解了,简直让我想砸电视。
这结局处理,不仅没给我解气,反而让我觉得之前的所有情绪投入都白费了。
如果我是男主,见到罗兰一次就打他一次!
四星(9分但不能四舍五入)缓了下之后,其实故事的结局还是可以的,在考虑了各种因素后(价值观,故事情节,戏剧性等),已经是能做出的比较好的选择了。
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它欺骗了一切又谁都没有骗,全程(后几集)就是演给观众看而已,这已经不能称之为故事,只是单纯的表演罢了。
虽然很戏剧,但过犹不及。
转折太快,幅度过大,强行插入之前的三个“受害者”,所谓彩蛋实则凑篇幅的桃乐茜复活,特别是,铺垫了那么久的真人的背叛,结果也就是演给观众看的一场戏,这些一连串看下来跟被喂了屎一样难受。
冷静想想,故事也并非完全没有铺垫,只是太过于细微而转折又十分剧烈让人忽略了罢。
而这一切,特别是男主角的悲催人生,也只是为“金发臭男人”的复仇戏剧所做的排练。
这一系列操作成功把主角团几人的好感全部败光,只剩下对枝村的一点点同情了(故事最后一集的演绎更是不让观众同情,安排了一个“大团圆结局”呢)以及,音乐很好听,可惜那首最有神韵的「Free」(也可能叫Wanna be free)或许因为版权原因,只能在剪辑里面听到了。
画面以及色彩很大胆,很适合戏剧性的剧情。
但,终究是败给了「现实」
我一开始也不怎么感兴趣,不过现在真香了呀。
不过看到评分这么高心里面舒畅了一下。
但是看到这么多人不喜欢又觉得心里面很不爽。
虽然感觉里面是有一些地方有点憋屈。
但也没有一些人说的烂到这种地步吧。
被套娃的感觉挺新奇的,看这部番的时候一直怀疑人生。
看完之后我连我整个人的思想都开始怀疑了。
(而且C P还挺好吃的。
)
编剧古泽良太的名字,无论是不是混“二刺螈”,但凡看过《Legal High》和《行骗天下》的观众都不陌生了。
事实上,这部动画似乎就是《行骗天下》的动画版——主角一行的“正义”欺骗团伙、闹别扭的队友、剧情上的多重反转,等等。
不过,受限于动画的表达形式和单集时长限制,《大欺诈师》据说不能像日剧那样充分地表现人物和剧情。
真的是这样吗?
或者说,《大欺诈师》仅仅是《行骗天下》的“二刺螈”版本吗?
——这么挑衅地问问题,我个人的想法当然是“不是”,而且要讲点理由出来。
首先荡开一笔,讲讲和这部剧根本无关的东西。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由于SNS的发展和网络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与即时化,人们对于社会新闻的关注里,总是隐隐约约带有一些对于所谓“反转”的期待和恐惧,以至于一方面人们会对种种不公不义表达即刻的、本能式的反应,另一方面,当面对“反转”时,也会将同样强烈、同样本能式的反应投射到原本自己施加同情的一方。
结果,“正邪”两面随着“反转”“再反转”而走马灯式地变化,最终剩下的“正义”一方,几乎毫无例外地是从头到尾都义愤填膺或无动于衷(这两种截然对立的态度恐怕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的“吃瓜群众”。
究竟这种现象在社会治理意义上和道德意义上是好是坏,这种问题要留给社会学家和媒体理论家。
不过,如果将同样的认知模式搬到对于通常所谓“文艺作品”上(啊,多么古老的一个词汇!
),有的时候的确可以遇到让受众“图一乐”的作品,但有的时候恐怕也会导致作品在品格上的败坏。
绞尽脑汁想着“你或许在第二层的时候会觉得我在第五层而故意让你以为我在第三层,其实我在第八层哒”,总想着比对方高明一层,站在“聪明脑袋”的顶层,姑且不说为何这种畸形的心态近年来愈演愈烈,就面对一部归类为“悬疑”的文艺作品而言,这种态度在根本上恐怕也会错失作品中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弄得一地鸡毛。
在这个意义上,限定于《大欺诈师》目前播出的三个故事(14集)来说,我认为这部作品比《行骗天下》更出色——哪怕仅仅是因为,《行骗天下》基本上都是围绕“是人(包括女人和男人)就下三百层”(三百层地狱吗?
)的“你在第几层我在第几层”模式展开的;也就是说,作为一部纯粹的娱乐性作品,《行骗天下》的目的就是和观众“斗智斗勇”,看谁当骗子的水平更高。
仿佛是《古畑任三郎》那样的侦探剧一样,凶手和作案手法一开始就呈现给观众了(欺骗的目的和对象呈现给观众了),主要的看点不是找到谁是凶手(谁是被骗的一方),而是如何建立起破案(行骗)的链条。
与此相对,动画的单集长度和每周一集的传统播出方式(像这次Netflix这样,一次性将前14集放出的做法,当然并不常见),决定了《大欺诈师》的制作方无法设计非常复杂的诡计嵌套形式,也就无法做到像单集时长40分钟至一小时的日剧那样,埋足够多的伏笔来实行剧情“反转”。
正是因此,《大欺诈师》的三个故事的走向,呈现出了与《行骗天下》那样case by case不同的线索。
具体来说,在第一个故事“连线洛杉矶”中,主角枝村遇到了比自己厉害得多的大骗子罗兰,并逐渐交代了罗兰“团伙”的核心成员。
在此过程中,《行骗天下》所熟用的“反转”或“嵌套”结构得到了再现,无论行骗过程中细节的“真实性”如何,制作者讲故事的方式和《行骗天下》别无二致。
但这种专注于和观众“斗智斗勇”的重心,在第二个故事“新加坡之空”里却被部分地转移了。
制作者显然是希望通过几个case来分别交代几名团伙成员的来历;不过,如果说枝村的经历在第一个故事中更多地是点缀性的存在,那么在空难中失去双亲的阿比和曾经参与空袭自己家乡的驾驶员之间的恩怨,就不仅仅是一个点缀。
在第二个故事最后一场决定性的比赛中,阿比让自己的仇人重新坐上飞机代替自己参与比赛,这个决定就在罗兰的计划安排之外——不过,“主谋”罗兰早已将这种“意外”考虑在内,于是提前准备好了备选的应对方案,成功化解了可能出现的不测。
而到了第三个故事、即关于另一名成员辛西娅的经历的“伦敦之雪”里,我们终于看到了整个诈骗计划之外的“意外情况”。
“伦敦之雪”的故事并不复杂,甚至非常俗套。
辛西娅年轻的时候在一家咖啡店打工时,偶遇了一名贫穷的画家托马斯·梅耶。
他邀请辛西娅做自己的作画模特,两人因此情投意合,过上了清贫但不乏希望的共同生活。
一日,两人在摆摊卖画时偶然碰到了著名画商兼拍卖师詹姆斯·科尔曼,后者看中了托马斯模仿明画的能力,让他替自己画赝品。
托马斯答应下来,并开始变得有钱;但辛西娅却对他甘于画赝品感到很失望,两人因此不欢而散。
在最后一次吵架时,托马斯对辛西娅说:詹姆斯认可了我!
吃豆罐头要等多少年才是个头啊!
(ep. 13)多年后,枝村阴差阳错将价值连城的《伦敦之雪》当作普通的画作廉价兜售给詹姆斯,于是找到罗兰请求帮忙“骗”回原画。
为此,罗兰团伙设计了一场“地下拍卖场”的戏码,一方面离间詹姆斯和为他出钱拍下满屋名画的情人法拉,另一方面让枝村找到早已欠债累累的托马斯,拜托他画一幅仿作。
当年看到小朋友在美术馆里对着自己画的赝品认真临摹而心生愧疚,终于一口气举债买回所有伪作的托马斯,也因为这次重操旧业而还清债款。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地下拍卖场”中罗兰拿出《伦敦之雪》的时刻。
(当然,制作者在这里也插入了一个常见的小诡计:枝村有意把真品拿去了拍卖现场,而赝品正因为倾注着托马斯的汗水而更为“珍贵”。
)在此之前,众人在商量要从詹姆斯手里骗得多少钱的时候,罗兰等人预计是五千万英镑;而早就对詹姆斯怀恨在心的辛西娅说,要从那个情人那里拿到七千万才罢休。
在拍卖现场,阿比支开了情人法拉后,对詹姆斯耳语道:可以拿出七千万,请务必拍下。
果不其然,詹姆斯对《伦敦之雪》报出了七千万的价格。
可是,正当罗兰要落槌成交时,坐在台下的辛西娅却报出了更高的价格:七千一百万。
这个举动令包括罗兰和枝村在内的所有人都震惊了,罗兰甚至说:莫非要出大事啊。
(ep. 14)于是,辛西娅和詹姆斯两人一路竞价,直到詹姆斯最终报出一亿英镑的价格。
为什么辛西娅要这么做?
一方面,当然可以说,她有把握,对《伦敦之雪》情有独钟的詹姆斯会头脑发昏一直竞价下去;另一方面,也可以说这个举动超出了罗兰团队的计划安排。
辛西娅的从容来自她对詹姆斯的了解,但不仅于此;更重要的是,在两人竞价过程中,画面闪回到了当年辛西娅和托马斯两人过着清贫生活时的对话:托马斯:蒙托亚的画非常贵。
辛西娅:多贵?
托马斯:我们两人一直吃豆罐头吃到死那么贵?
辛西娅:稍微吃得好点吧。
不过,总有一天你的画也许也能值那么多。
托马斯:那样的话,就把外面所有的豆罐头都买下来吧。
(ep. 14)对于如今身为欺诈师的辛西娅和每日干着苦力的托马斯,曾经各自以“演员”和“画家”为目标努力奋斗、彼此相爱的往昔人生,早已不可能重来了。
于是,站在辛西娅的立场上,用这个机会向詹姆斯“复仇”似乎就是再好不过的机会——而她一开始就是对罗兰等人这么说的。
不过,既然如此,为什么她没有满足于约定好的七千万英镑?
在此,值得玩味的有两点:一、辛西娅不知道枝村掉包了真品和赝品,那么在她看来,面前这副托马斯仿作的《伦敦之雪》,就是值得曾经“认可”他的詹姆斯以“把外面所有的豆罐头豆买下来”的高昂价格来拍下的佳作。
也就是说,辛西娅以与“欺诈师”身份相符的方式,在另一个意义上实现了曾经和托马斯的畅想,或者说,完成了她自己曾经对于托马斯的画作抱有的期待。
二、另一方面,更有意味的是,“一亿”在这里或许超出了确切的数字(超出了“定个小目标”意义上的“一个亿”),因为在往昔的对话场景中,托马斯和辛西娅都没有明确地说,“把所有豆罐头都买下来”意味着多少钱。
就此而言,如果说辛西娅对于托马斯成名后画作的价值所抱有的期待,在这场欺诈的拍卖会上呈现为惊人的数字(从五千万、七千万到一个亿),那么最后这“一亿”的数字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具体数字本身,超出了可衡量的价值——就像她始终带在身边的那枚素描的戒指,从一开始就是“真的”东西:两人纯粹的感情和纯粹的理想、两人的“纯粹”。
因此,“一亿”意味着无可衡量,意味着比高更高、比大更大,这也就是为什么辛西娅的竞价超出了罗兰的算计和预期,超出了整个计划的控制范围;同时,通过这种象征着无限夸大的仪式,辛西娅和托马斯也才能将两人往昔的“纯粹”如其所是地、恰如其分地埋葬和接受,既不否定它,也不回避它。
更不必克服它。
没有妥协、没有反转、没有诡计,而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没有狗血剧情,没有跌宕起伏,而是在日常生活里相濡以沫。
——这种单纯朴素的生活方式,在机关算尽的“反转”构造中,不是在“第一层”,而是在“第一亿层”。
它是绝对的、无限的,它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刻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展现“被压抑者的复归”。
前面几篇连起来可以达到四星水准,瑕不掩瑜。
但是,最后一篇完全是垃圾。
败笔在于这根本就不是欺诈。
黑社会老大发现老一代骗子团,不杀掉老爸和他全家,还让他在身边当律师?
他可是人贩子!
而且他在老大眼里是个出卖同伙的骗子,黑社会最忌两面三刀,没有义气的垃圾。
只会像日本老大一样把他丢海里喂鲨鱼好嘛……两边都是黑社会老大,同时都被迷晕,你怕不是开玩笑。
都迷晕了直接拿钱走啊,还演啥?
为了报仇的大型沉浸式体验?
excuse me?
最后大团圆游艇party,只有前面被骗的那几个人渣也是老爸雇的演员,为了给男主练手搞彩排呢,我才能心平气和不吐槽……被你骗完不推你下海就不错了,他们应该直接把主角团所有钱拿光,最后预示主角团要制定新一轮计划还差不多…桃乐丝这个角色根本就不该加恋爱戏,应该是互相羁绊加一点暧昧,主要是彼此之间的革命情谊,掺杂爱情就变质了。
被《巨人》引流,看到整理霸权社作品合集的视频,一眼就被这部吸引到了呢,其他不谈反正足够让眼睛享受。
明年第二季也要上了,作为原创番还是可以期待一下。
1.任何人都不能忤逆名为宿命的星星。
(装杯效果拔群)2.国家饲养的家畜总是肚子很饿嘛?
只要一天没有摘掉项圈,就一辈子都是丧家之犬。
(就是感觉看到自己未来)3.愿幸运女神会对赌徒微笑。
(智障儿童欢乐多,命运女神笑不活)4.给你那与兔子同等的性冲动想想办法吧。
(生动比喻)5.大家都阔绰起来万万岁呢。
(为共同富裕美好愿景奋斗)6.世界因为民族冲突和种族歧视以及贫富差距变得越来越差,所有的人类应该都是平等的不是吗?
所以我决定了,我要将你们一视同仁地左拥右抱呢!
(地主家傻儿子的灵光一现)7.人心必须要有趣才会被打动。
(至理名言)8.那种像蜥蜴一样的家伙亏你们钓的上呢。
(蜥蜴人统治世界)9.别随便把松弛的胸部和价值观强加于我!
(深柜王子在线破防)10.女人是治愈男人的缪斯,所以才不希望你们到野蛮的战场上来。
(吃瘪王子在线挽尊)11.缪斯只到20而已,过了20以后就是脏兮兮的老太婆了。
别给我看干燥的皮肤,这让我想吐。
(没什么新意的厌女言论,这部番很爱不分角色地拿女性器官说事儿)12.所谓的扭蛋玩具啊,赚出一个好的,就会觉得“今天真走运啊”,既能当做占卜又能当做咒语还能当作护身符的最棒的兴趣了!
(剧眼意象)13.所谓的反派角色,大多都是找本身心地善良的人事与愿违地扮演着。
(可能大概是这样吧)14.螺旋桨飞机这玩意儿啊,是重化学和流体力学的融合艺术,一颗螺丝的松紧程度、一种加油的方式方法,就能完全改变它的飞行距离和速度。
(祝我们都能拥有自己的私人飞机)15.赌场是胜负之事的伙伴嘛。
(真理)16.你死了就能解决的事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但能解决我自己就已经是天大的事)17.怨恨、嫉妒、无聊的羁绊,可以从这一切里解放出来获得自由。
“飞上蓝天”这件事就是能够让你有这种感觉呢。
(私人飞机+1)18.枕下巴枕腿地打发时间。
(没怎么听过这类的状语成分)19.所谓的画作价值,不只是画他的画家名字,重要的是有多么的看重那幅画。
(对应一切关系喽)20.你很擅长纵容我呀。
(适合调情)21.日本人手巧且擅长模仿。
(我大学老师还觉得日本马桶水能喝来着)22.现在不是看女人屁股的时候。
(同11一样散发莫名喜感)23.和有弹性的年轻人相互碰撞,偶尔也很不错呢。
(同11、22)24.每次看到它,我就成了俘虏。
(这句凑数的)25.为了让对方坚信不疑而编造的谎言,不知不觉地连自己都信以为真了。
(全剧主旨)26.所谓重新开始人生的机会,并不是人人平等的呢。
(真理+1)27.你知道比道德观念更重要的是什么吗?
那就是宽恕之心啊。
(一个迷恋孔子、痴读古汉语的日本人说的)29.《金阁寺》、《山之音》、《舞姬》、《古都》、《雪国》、《伊豆的舞女》。
(剧中出现上述作品并认为三岛由纪夫和川端康成国际影响力上的差距在于翻译)30.现实不会像游戏那样合理美好。
(真理+2)31.所谓结婚,是一种过时的可恨契约哦。
(真理+3)32.“没必要下互相束缚的诅咒。
” “我接受你的诅咒。
”(不错的结婚誓词)33.云南南路美食街(上海真实地名) 星河湾 (上海豪宅,剧中有曲笔) 真民日报 真民网(不敢写“人民”) 朝鲜周报(原型为为韩国的朝鲜日报)34.是我折断了他那个像匹诺曹一样会伸长的鼻子。
(生动比喻+1)
看完22、23集后很难受,像是吃了坨屎。
如果结局是停在枝豆说完那段真心话那我会打个三星(我觉得是真心话)。
我们可怜的枝豆在众人面前一顿表演,看完结局后我并不觉得他很厉害,反而很心疼他像个小丑一样。
什么狗屁“原谅自己”,搞哲学那一套我们大老粗可看不懂,阿比的情况和枝豆完全不同,她怎敢厚脸皮这样说,逻辑撑不起来阿!
枝豆能叫来前三个“反派”(他们还有说有笑)就很离谱!
照这样之前的欺诈不就完全没起到匡扶正义、惩罚恶人的作用了吗!
最荒谬的是混了那么久的黑道大佬们自己被下了安眠药醒后竟没察觉出来!
最生草的还是桃乐茜中了枪掉下海竟然没死,是海王救的还是你自己漂的?
整个下来桃乐茜、罗兰、枝豆父亲那些欺诈师也没反思自己,硬拉别人下水破坏别人正常生活丝毫没有愧疚吗!
所以后面十集什么时候放出来啊!/20201210时隔快半年看完了最后十集 嗯 又中吉沢的计了 但是还是很有意思疯狂反转 而且OP ED也特别有意思 特别是OP 很有感觉 看最后的情况估计是要有第二季啊
最近几年看过的最好动画
居然是近年的片子我麻了 我以为零几年的呢 套路太老了 不过背景的光影一绝
最后一个章节强行包饺子可太怪了,但《伦敦之雪》好棒。
真的太棒了,很多人说最后一集垮掉,我倒觉得最后一集有点惊天魔盗团的意思,导演想来次天马行空,只不过受剧情时间限制显得一切太紧张了以至于太不合情理了。不过我觉得是满分神作,好久没有看到这么好看的动漫了。阿比满分,最后这个自拍满足了我对cp的梦,至于那个戒指倒不妨理解为罗兰和宝拉这对cp的开始
只看了第一部分,洛杉矶连线。开头诈骗团伙骗男主上贼船比较有意思。其他不过尔尔。男主性格不喜欢,不理解类似为了偿还良心债去自首的行为。弃了。ps男主长的贫弱女气,罗兰到时挺有魅力。
无语。前三个故事这都啥啊。最后一个还挺有意思的
节奏太慢了
作为行骗天下老粉丝的我能不看编剧的同系列动漫吗?连环套什么的最过瘾啦
结尾有点..............(扣一星
跟长泽雅美的行骗天下一比,真是的菜到家
不如黑化!不如黑化!!!(可能有剧透)冷静了半个晚上。我猜编剧想写游戏人生,他们还有大把的骗局有待张网,他们享受落子收官的笃定,因此辛西娅的复仇被翻覆,罗兰的复仇只在瞬间。而人非草木——情与戏的矛盾感本来是上佳主题。伦敦之雪就恰好,远东魔法师却失衡。风流人可以多情,更可以深情,短短几帧对话桃乐丝的幻觉疯得好动人。但对真人算什么啊?……我已经不太好了。我看我是冷静不了了。我真的很喜欢美术声优伦敦之雪,我已经气死了。
追到后面对剧情审美疲劳了
大概3-5集一个故事,几个故事构成的片子。由于过于流畅的剧本而让人眼前一亮,也是由于剧本过于流畅多看几集就有点不想追了。就像文笔毫无破绽、剧情却容易陷入定势的小说。也许以后有时间了会再慢慢看一遍吧。
劫富济贫也不能改变欺诈犯罪的事实,而夺走罪犯的钱这种惩罚力度也太小了,要干就干一票大的。而且多绚烂的手法改不了贫乏的逻辑,终究是为了私利,也别扣上多大的帽子,骗就是骗,让观众见识一下精彩的骗术表演吧。
等了很久,看完最后一个case有些失望,情节是如此地一波三折同时又是如此地让人提不起兴趣,感觉非常奇怪。私以为最好的故事是伦敦之雪,剧情和感情几乎都被拉满。作画满分,配乐满分,故事就差了些。
像《hustle》一样,人不讨喜,事不可信。“最后干一票大的”,生硬愚蠢难看的死亡flag。希望男主凭儿童贩卖走上人生巅峰,起码算“改邪归正”。口称单干实则羁绊,刻意反常。莫名就老爹成骗子了,原谅和好,被骗者不计前嫌,不爽主角团全员善终,死而复生物归原主。最后影射大统领是骗子?
行骗天下动画版,色彩丰富到没的说
上一集:啊啊啊啊啊 哭死下一集: 啊啊啊啊啊 混蛋!被骗了
尾巴收得太没余味话讲得太满,但还是比《行骗天下》好,甚至觉得《行骗天下》才是原点。这个故事的戏剧核心(所谓翻转)并不值得多次使用,更别说作为中心卖点了,观众通过“狼来了”的惯性猜测情节走向是轻而易举的。本作比《行骗天下》多走一步在于,这并不是古泽良太版的《鲁邦三世》,至少人物不是中空的符号,他们存在一个过去,甚至有失败版的达子,他们的过去让之间对立的价值观得以存在,幸好本作不只是空有翻转,而是将重心从小聪明叙诡移到了人物像上。而关于角色,不只是古泽良太,这本身就是日本动画擅长的领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