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改变世界的中国植物

主演:贾小军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剧照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剧照 NO.1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剧照 NO.2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剧照 NO.3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剧照 NO.4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剧照 NO.5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剧照 NO.6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剧照 NO.13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剧照 NO.14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剧照 NO.15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剧照 NO.16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剧照 NO.17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剧照 NO.18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剧照 NO.19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剧照 NO.20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剧情介绍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如果跨越时空在中国山川河流之间遨游一次, 我们能看到什么? 跟随《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脚步, 她逆流时间而上到达35亿年前的中国区域,看植物从海洋细胞开始爬上陆地,从匍匐在地到站立起来,进化出种子,绽放开花朵,打造一个郁郁葱葱的植物天堂; 她去到森林之中,看一棵茶苗经历百年长成参天茶树,看一棵竹子在地下攻城略地长出一片竹林,看林中野果被人摘下成为盘中之餐,看秘境野草被涂在伤口之上被人珍惜; 她去到广阔平原间,看一株大豆被人发掘出她的种子,看一种杂草演化扩张到处处稻田,看遍地花朵被人捧起装点成家; 她去到城市之中,看一片叶子被蚕咀嚼织出华丽篇章,看园林之中植物带人重返自然; 她去到高山之巅,荒漠深处,沉入水底…… 看到人类一直被植物环绕, 植物的身影无所不在。 中国以三万多种植物的数量位居世界第三,《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选取其中21科28种植物,汇聚2...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里克·斯坦的康沃尔之旅第一季宅门恩怨五行刺客今年一定要嫁出去欢乐乡村在盛夏等待新娘十八岁戏王之王不耻真相我的ID是江南美人天下有情之火太阳烈火营救六扇门之血虫谜案东北恋哥2对你爱不完卡拉什尼科夫龙虎少年队2周而复死八人死亡我的名字是连尼龙拳小子异度山谷女神宿舍的管理员。我们的连队一家子儿咕咕叫危险替身致命追击极拳攻缉倭寇的踪迹大事Hello,小姐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长篇影评

 1 ) 第五集 非常中国特色的竹子 — 个人感触

首先,我个人感觉(勿喷)!

竹子这集差强人意,深度不够。

但是亮点还是有的,就是最后提到了竹子开花的集体使命感和延续生命。

不过导演也是年轻人,刚毕业也需要历练的,先给予肯定吧。

(・ω< )★缺点1:干货少。

这集主要让有印象的就两点,竹林是个大整体,地下营养互通,相互运送,保持个大家庭。

还有一点就是竹子开花,终结的事。

其实这两点算常识吧,可拍可写的还可以更多更深入,却没有了。

这集时长也相对短。

缺点2:没有逻辑性。

a.好多类似的镜头反复运用,也没个主题,就感觉随便切来切去。

既没按时间走,也没按地域走,就连人文历史也不放在一起介绍。

b.为啥就突然选毛竹讲?

也没个地域原因介绍,或者种类特殊性介绍,哪怕对于人类的特殊意义也可以啊。

c. 结束语就放个竹林镜头,然后说,成全着无数物种???

就没了。

到底是想表示敬意还是谢意?

话说竹林挺独立的,到底她成全了哪些物种?

缺点3:深度不够。

比如说竹纸,制造工艺也不说,突然切个画面,就说捞纸这步很重要。

比如说竹荪,是消化竹子的真菌,就画面切了一下竹荪样貌没了。

比如说竹蝗吃竹叶,我以为竹叶立马要开始建立反抗机制了,结果没有,就突然说竹蝗繁衍下一代了,话说竹蝗对竹子有没有积极作用呢?

然后好端端的说熊猫了,咋不说竹鼠呢。

就是稍微深入一点的解释和前因后果应该要加上,好转折的,整篇内容的排列还是需要理一下的。

缺点4:人称的带入。

我更喜欢水稻那集的第一人称,竹子主要是第三人称。

a.很多事情以人类为主题,就好好的介绍诗词文化,历史渊源,竹子日常用品和将来竹纤维的发展,哪怕把竹林背景当成PPT背景也行。

b. 如果想以竹子为主题,那就好好的说一说与别的物种的竞争,如何独立出竹林的,这么多品种的衍化(参考水果那集),将来可能的发展和未解之谜。

我截了一些图,发散一下思维也是:1.我最喜欢的这张图,就是被积雪压迫的竹林,我看到了“臣服”二字,是竹林对大自然的臣服却不屈服。

她时时刻刻与大自然斗争,战败后的样子东倒西歪,可是大部分胜利了。

于她而言,整齐竹林其实是一人,终究她赢了。

被积雪压迫的竹林2.在众多我去过的博物馆中,最喜欢的是苏州博物馆,不仅因为藏品,更多的是因为整个布局设计,这张截图也是我心坎。

3.其实古人用竹来做器具,现代人可以用竹分离出竹纤维(而不是竹原纤维和竹浆),可以替代玻璃纤维,塑料,其他天然纤维(棉毛丝麻)等进入现代人的生活,这是人类工具的进一步发展。

4.而对于竹来说,竹开花死亡,再从一个种子10年后成就另外一片竹林,也是发展之道。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再此轮回,继以发展。

谁也不能预料一千年后的地球,适合他们生长的又是如何模样。

正如杂交水稻不断出现杂草稻一样,茶树不接受自花授粉一样,所有植物都把最好的营养和基因留给种子,重新出发。

(项目组,答应我,下次能不能拍好看一点的竹子开花照片,可怜巴巴(ಥ_ಥ))5.表白一下项目组的后期吧(~ ̄▽ ̄)→))* ̄▽ ̄*)o

 2 ) 本草(药用植物)

银杏,春天到来时开枝散叶银杏球花顶端的小囊中有花粉,花粉活力只有几天,依靠风媒传粉,可以传到方圆二十里,花粉落在雌树生长出来的胚珠上,胚珠两段有粘稠的小水滴,可抓住风中的花粉将其带入胚珠内 银杏的根:银杏的根部周围会不断生长出一些新的枝干,当年老的枝干已经苍老,另一边还是生机勃勃,银杏形成一个团体树瘤(木质组织):悬挂凸起的瘤状物向下生长,触碰到地面长出根

树瘤银杏叶体内有有毒物质170多种,将它分离成药物,第四次冰川世纪使世界上许多的银杏灭绝,中国的崇山峻岭使这一片银杏保留了下来银杏果:食用,在咳喘时能有效改善病痛 香格里拉海拔4000多米的喜马拉雅横断山冰缘地带:塔黄生活在流石滩,开花之前叶子为红色装成营养不良,积累时间10年~45年,一生一次开花机会,在夏初数十天内长出两米的花序,花序在裹着层层叠叠的苞片,底下莲座样叶片,叶子没有叶绿素,他与迟眼蕈蚊(昆虫)合作,塔黄花朵散发特殊气味引导昆虫来临,在塔黄上蕈蚊完成交配雌蕈蚊钻进苞片,将卵产在子房内,在找产卵地的过程中,身体沾上花粉传给柱头,帮助塔黄完成传粉,贡献一部分种子给蕈蚊的幼虫,幼虫成熟时塔黄的种子也成熟,叶片枯萎,蕈蚊幼虫钻出并钻入石缝,塔黄一共能产生7000-16000粒种子,约三分之一与蕈蚊分享,另外的随风飘散,塔黄可以治病

塔黄一生只开一次花 丹霞山(丹霞地貌)石斛/铁皮石斛,悬崖峭壁上采摘,没有土壤,缺乏水分营养,石斛有强大的根系,根没有根毛,一部分根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吸收空气中的水,根上附着真菌,真菌为石斛固定空气中的氮,分解动植物残体,提供营养,石斛光合作用给真菌提供能量,石斛果实成熟后,荚片裂开,有几十万粒小种子,可以随风飘扬,缺陷:种子没有胚乳,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萌发,只有极少数可在共生菌的帮助下发芽,夏天阳光直射温度高,石斛产生大量多糖物质(次生代谢物可提高免疫力),增加体液粘稠度,锁住水分,从而保护茎杆,采摘下来放一年都还不会死,茎可入药,植物遭遇逆境(环境变化 动物啃食 微生物侵蚀)产生的次生代谢物是所有本草植物的秘密 马达加斯加疟疾(温暖的气候 不卫生的环境 不卫生的水),青蒿素从黄花蒿中提取(讲的太少 太浅了) 中国三万种植物中,已知的本草一万多种,贡献了超过30万种天然化合物

 3 ) 植物的世界

不单讲植物,海量知识送给你!

对本万物皆好奇星人来说再合适不过。

我们每个人貌似每天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吃饭睡觉工作旅行。

但就是这些与谋生无关的知识所占据的比例,决定了你带着怎样的头脑去生活。

如果把地球的进程比作一天24小时,人类在最后三分钟才登场。

凌晨三四点钟海洋深处出现了生命的迹象,晚上九点植物才萌芽。

广袤无垠的宇宙,沧海一粟的我们。

一期一会。

来都来了,别留遗憾呀。

 4 ) 2019.10.29有感:

第一集我给满分,后边就差点意思。

如果第一集可以拿到九分,剩下的每一集最多拿六分。

纪录片的立意选的很好,视角也很庞大,在观看过程中无数次截屏,千言万语汇成“太美了”和“我骄傲”。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确实应该有这种讲述多样化的纪录片出现。

只是从纪录片内容和叙事角度来讲,每一集导演不一样造就风格也不同,但这不是缺点,很多纪录片都是这么拍的,比如《人生一串》。

问题在于虽然每集是一个主题但是讲的很散,部分升华有恶意煽情,有的还跑题了,部分镜头会多次重复运用(其实只要内容讲好这点可以接受),音乐单听还是不错的但是配在一起就……很乱!

甚至感觉不像专业人士拍出来的东西。

有些遗憾,这个主题很好,为了拍好分了这么多章节,结果就拍出来这么一个浮于表面,讲着讲着就跑题,有些失望,你本可以拍的更好。

但是通过这个纪录片,也了解了很多:尊重植物,不要乱摘花,乱撒种子等等,传粉对它们真的很重要。

也从植物的生命力获得激励联想到成长的挑战,人生的困难。

对于素食主义者:看看植物这旺盛的生命力吧,怎么能说食用植物不是在摧残生命。

也有危机感:也许是我们的好东西太多了以至于大家不够重视,也许是条件不充实还没有着手,但不宣传就会被“偷走”,到时候谁还会记得这曾是中国的东西呢?

 5 ) 植物进化论

1.看了第一集,本来特别焦虑,一下子就被安抚了。

植物的共生状态简直就是活脱脱的一部进化史。

植物需要光,水和土壤以及需要繁衍。

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植物特性。

在寒冷干旱的地带,植物主要和自然竞争,锻炼自己的耐力,并为繁衍者打造更舒适的环境。

热带地区,因为这些很充足,所以更多的是和同处在相同环境的选手竞争。

讲究的是克敌制胜。

人类感觉好像更狡猾一些,他们以繁衍来利诱麦子,帮助繁衍,同时自己获得固定的粮食。

通过不断的麻痹安抚各种对手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世界为了生存真的是什么都干的出来。

印象最深的是锥叶榕,水母雪兔子,花的诞生,海芋的介绍。

以及每种植物在生存面前都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目前看来人类最佳。

以及观察进化史可能真的有助于发展。

2.看了第二集,水稻。

觉得水稻也很厉害,他们的策略是共生,找到可以依靠的对象,当然这个对象足够强大(其实他们有广撒网来着),然后以驯化自己为代价。

驯化自己就是褪去原来自己赖以生存的东西,完全为服务于赖以生存的事物。

人负责帮助他们繁衍。

中间觉得可怕的点有,生存仍然面临挑战,被模仿,天然的缺点,没有足够的生存资源。

因为依附的对象足够强大所以都帮忙解决了。

(中间有一个点很感动讲高山水稻的生存,人搬来很克制自己,与天地共生,与万物同长,真好。

)最后抛出了杂草稻,依然有部分不愿意被驯化,愿意自己努力生长。

当然也就不会取悦被驯化的对象自己面对一切。

开辟新的道路。

根深叶茂依附。

 6 ) 隐藏的力量

从小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对植物不太有感觉,倒是妈妈会在阳台上种些小盆栽,太阳花、虞美人。。。

还有什么已经不记得了,这两种很特别到现在也没忘。

太阳花又叫死不了,很容易成活,夏天开得热闹,妈妈喜欢种花,可技术不行,一盆花种不了多久就能收获一个空盆,太阳花很适合她。

虞美人花朵千娇百媚,名字让人浮想联翩,有天有个人说是罂粟,瞬间我家和邻居家的虞美人都消失了,现在我知道虞美人和虞姬一样死得冤。

后来在一个整齐划一的环境里生活,花花草草的好像和我的气质不搭,遂远之。

直到有次在老妈阳台上看到一棵叶子油亮,叶边有小波浪边的植物,我不过出于礼貌多看了两眼,妈说喜欢就拿走,能开花的。

于是这棵长寿花成了我家唯一的植物,放在光秃秃的阳台上,有点落寞。

快到春节时她开出了一簇橙色的花,在阴冷的冬天燃烧,正是这簇像火苗一样的花,为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一个精神家园的大门。

因为对植物的兴趣,看了《影响世界有中国植物》,好一部伟大的作品,就像导演李成才说的:“我特别强烈地要求在城市里面生活的人,赶快补上这一课,因为只有真的了解了植物,才能知道世界的丰富和美丽。

”水稻一粒稻种进入土壤中,几个月内就能够长出数个稻穗,成百上千粒稻米。

它的每一次轮回,都给了人类千倍的回报。

每一碗米饭背后,都是探索不尽的生命奇迹。

从中国出发,水稻改变了很多人的饮食结构。

茶树茶树是中国继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贡献。

茶树的叶片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在人类历史进程中,茶叶贸易给我们带来了繁盛的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纷争。

今天,全球有30多亿人饮茶。

大豆数千年前,大豆在中国与人类相遇,用一粒种子,饱满了无数生命。

如今,大豆作为世界上最主要植物蛋白质来源,以自己千变万化的智慧,发展出各色各样的样貌,出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浸润了人类生活,养育了世界。

豆腐在异乡被称:touf ,和她在故乡的名字一样。

桑树含有大量蛋白质的桑叶吸引了与桑树纠缠了生生世世的天敌——蚕,中国古人发现蚕的秘密,织出了华贵无比的丝绸。

为了得到丝绸,全世界展开了对桑树几个世纪的追逐。

而蚕的这种速度惊人的吞噬方式,演化为逐渐消灭对手的专用名词:蚕食。

竹如果要用一种植物代表中国,那必定是竹子,如果说水稻滋养了国人的身体,竹子则可以说滋养了国人的风骨和品格。

在辞海中,以竹为偏旁的汉字,就有200多个,每一个字都是一种提醒着竹子以各种形式,对中华文明的滋养,竹子通过滋养中国而影响世界。。。。。。。

影片中导演对植物没有用宝盖头的“它”,而是用“她”。

“植物是万物的子宫,孕育了万物,而女性离生命最近。

”听上去特别温柔。

 7 ) 竹子(禾本科 竹亚科)

一共一千五百多种,最主要的是毛竹

攀爬在别的树上

毛竹主要生长在长江以南的山地地区(不会低温太久,斜坡防止雨水积存)竹林地下世界:根茎将竹子联系在一起,根茎相连,进行营养传输,使竹子繁殖扩张变得便利,地表上每根竹子是它的分支,储存光合作用的能量与大地的养分,秋天用根茎的储备培育竹笋,冬季休眠,春天竹笋萌动,在地底已有竹节,雨水来临,挣脱土地,每一节都向上生长,笋壳防寒保暖,但还是受降温影响

根茎

正在长高的竹笋只有一半左右的竹笋能长成竹子,长高期间,最快一天长高两米,50天后,就能长到20米高,长成竹子后,身高不再改变。

换叶

澜沧江畔除了身高,竹子还有维管束,富含纤维使竹子富有韧性,维管束周围的组织部分使竹子强壮,维管束由内到外逐渐变密,使外侧更具韧性,即将抽枝展叶的竹子富含纤维,柔韧适中。

随年龄增长,竹子不断优化维管束强度,中空力学结构、竹节、横梁赋予抗弯能力与强度。

维管束

维管束周围组织长出叶片,冬天的雪是竹子不能承受之重

度过寒冬,叶片在风雪侵蚀下逐渐老化,在第二年春季进行换叶,叶片中蝗科昆虫20多种,最常见是竹蝗(羽化-交配-雄竹蝗死去-雌竹蝗产卵)

竹蝗

竹蝗羽化

竹蝗交配死亡:竹子开花,开花时间复杂,等待多年后,开花前,同一根根茎相连所有竹子变黄,将叶芽转化成花芽,大约9小时内,柱头授粉(风 昆虫),若在这段时间内,花粉不能与柱头相遇,则无法繁衍后代,秋季种子脱落,共生菌(竹荪)将竹子分解,毛竹种子半个月内长成小苗,小苗有萌发成竹笋的能力,中国开花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竹子的花

竹子的种子

竹荪分解竹子秦岭 熊猫花16小时吃40公斤竹子,演化出第六根伪拇指更方便抓竹子,有发达的咀嚼肌与厚重的头骨,所以脸变圆。

乐器尺八—普化尺八

尺八秦汉开始成为审美对象,唐宋出现在诗歌中,被人种植在家门前,(终年常绿:清廉,竹竿有韧性:刚正不阿,空心:虚怀若谷,竹节:坚贞有节)苏州博物馆的竹子真好看竹子广泛分布

 8 ) 大豆(豆科 蝶形花亚科 大豆属)

野大豆(大豆的祖先)茎紧紧缠绕在一起,趴在地上或者缠绕在粗壮植物的茎杆上,秋天种子在豆荚中成熟,用豆荚的爆裂将种子弹射2-5米,从而拓展家族生存空间,种子会进行休眠可能1年,2年或者数10年,以这种方式防止一时间由于外界环境而全部覆灭

雄蕊花粉 雌蕊离得很近,且在开花前完成受精大豆

大豆的小花卤水豆腐(日本)将大豆浸水碾碎,然后加水进行过滤,滤出豆浆,趁豆浆还有香味时,用苦汁使其凝固(额,这个讲人文有点多)美国田纳西州的马丁1765年,英国殖民者引进美国制作酱油,用大豆喂养鸡 牛 猪 火鸡将大豆/棉花与玉米轮作,大豆与根瘤菌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氮肥,大豆发芽后,根瘤菌进入根部,依靠大豆吸取碳水化合物 水分 等营养物质存活,大豆根部形成有固氮能力的根瘤,开花时根瘤输送氮肥给大豆植株,大豆成熟后它的根茎叶 根瘤归还给土壤,起到肥田的作用

大豆根上的根瘤受精在开花之前就已完成,自花授粉,雄蕊 雌蕊之间距离很近,轻微的振动就会使花粉粒落到雌蕊上完成受精,但是这样使得大豆失去杂交优势

雄蕊花粉 雌蕊离得很近,且在开花前完成受精接受别的植株的花粉唯一的办法:它自己不产生一粒花粉,可能找到这样的野生大豆植株,它胞质雄性不育,但是送来别的植株的花粉,花粉数量少,沉重,花开得小,不易被风吹走,人工授粉容易碰到柱头,柱头受损之后就会死亡,而且一天的工作量有限,白垩纪时蜜蜂祖先已出现在地球,距今已有一亿多年了,工蜂采集的花蜜给它们提供能量,在大棚中蜜蜂帮助异花授粉,空旷的田野中,花小花蜜少,花香少,对蜜蜂吸引力不够,人们利用引诱剂,把蜜蜂引到大豆地中,蜜蜂采集花蜜具有专一性,从而使杂交大豆走出大棚成为可能

大豆的小花新疆伊犁:高温干旱少雨骆驼草,很好的蜜源植被,它的开花时间比大豆开花时间早,先把昆虫培养起来,大豆开花的时候不太抢蜂源,而且是天然植株,不用人工栽培,苦豆子可以吸引多种蜜蜂,黄花草木樨是分布最广的蜜源植被,向日葵在大豆开花后才开花

骆驼草

苦豆子

黄花草木樨有红白蓝等多种颜色的大豆花朵

多种颜色的大豆花朵

国家种质资源库储藏人工栽培大豆31039种,野生大豆9685种

 9 ) 国产纪录片进步很大

国内的纪录片进步很大。

像“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纪录片,以中国的多种重要植物为主角,展开了非常精彩的视觉旅程。

该片优秀的方面表现在:1故事选题非常好,整体的构思完整,细节把握到位,中国人来讲中国故事,而且表现不俗。

2 拍摄的画质非常优秀,配乐选取得当,文本撰写用心,讲解总体详略得当。

3 团队合作成果优秀,镜头中给观众展示的,比较客观,而又不失新意。

科研工作者的参与,也和以往的一些纪录片有很大的改观,给纪录片整体加分不少,增加了纪录片的理性、严谨,同时也保留了开放性。

视野的格局较为开阔,可窥见团队的用心,甚至能感受到团队想把纪录片做好的野心。

个人认为也有一些不足:1 主创团队对细节的把握,给这部纪录片增色不少。

但有些细节过于冗余,让我想快进跳过其中的一些部分。

2 整体纪录片非常严谨和客观,但总有些内容让我感觉有些编的痕迹,我的感觉不一定对,但是却影响了我的观感。

也许在科学性、严谨性还有提升的空间,也可能是讲述的方式导致我的错觉吧。

总体评分9.5/10.值得大部分人花时间观看和欣赏,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和有好奇心的小孩观看。

 10 ) 第一集《植物天堂》中喜欢的图片

青藏高原上的植物,水母雪兔子,一生只开一次花,在一粒种子时蛰伏许久。

苞叶雪莲,用布满毛细血管一样纹路叶脉的花朵包裹起来,抗冻

这种地貌叫流石滩

流石滩地貌

雨林的星空

雨林

雨林资源极大丰富,随之而来的生存竞争也极大

绞杀者,死亡与新生

在沙漠的一粒梭梭树种子 她渴望水,却不过多索取约46亿年前,火山大喷发约38亿年前,地球上开始有生命约35亿年前,岛屿出现,蓝藻是第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约4.2亿年前,最早的植物 苔藓 登陆约3亿年前,蕨类植物出现,桫椤是最古老的蕨类植物之一约3.6亿年前,水杉,种子出现约1.45亿年前,出现了最早的有花植物约6500万年前,亚欧大陆与印度板块撞击形成了青藏高原的雏形约200万年前,第四纪冰期 干冷气候使西北沙尘沉积在黄河中游 形成了平均80米黄土高原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短评

经常看得热泪盈眶,太美了。

5分钟前
  • 尤文威武
  • 力荐

能感觉到很用心,很想拍好,很努力,但是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

6分钟前
  • 哈哈酱
  • 还行

可以入选年度国产纪录片榜单了。

10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力荐

不管怎样,没有水果传好看。

15分钟前
  • huas_cd
  • 还行

乍一看集标题,每个都好奇。仔细一看内容,撰稿水平不行啊。单看片名我还以为这会是一部走向世界的经典作品,看了才发现是我想多了=.=

19分钟前
  • 杨梅
  • 还行

隔离在家终于看完了

23分钟前
  • 漫如水
  • 还行

满分的第一集,60分的后七集

25分钟前
  • AJun
  • 还行

刚看完《失敬,植物先生》再看这个,还挺有趣的。但总觉得是粗糙一些,不管是结构,台词,还算是画面和剪辑。

29分钟前
  • 林雨@图书馆
  • 推荐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7411v7sr

33分钟前
  • Max
  • 推荐

几乎每一集都出现的植物猎人威尔逊

37分钟前
  • Womo
  • 推荐

如果它不叫这个名字,分可能会高点。在内容和概念表达上,明显的野心很大,但是能力不足。内容杂乱,很多内容并没有为概念表达服务,且深度不够,这也导致整个作品撑不起它的主题。镜头还可以,但也没到顶尖水平。

41分钟前
  • Xinxin 👻👣
  • 还行

饭片,涨知识

42分钟前
  • hexdiad
  • 力荐

🍀🌳🍃

47分钟前
  • 老怪CXJ
  • 推荐

其他物种还在为生存宁死不屈挣扎时,人类你为了一点小事愁眉苦脸,何必呢💪🏻

49分钟前
  • 王思Wang
  • 力荐

大气内涵的题材;海量丰富的知识;上天入地的拍摄;新颖脱俗的风格,文艺抒情的词藻;内敛平实的剪辑;悠扬诗意的音乐。2019年中国纪录片应该被记住的一部好作品。

53分钟前
  • Kinglake_Lee
  • 力荐

堆砌素材而已。完全不值得,浪费时间。

55分钟前
  • 八圈
  • 较差

历史最垃圾自然纪录片……

60分钟前
  • 建宁公熊
  • 很差

镜头语言逐步靠拢国际化,但是配乐搞的跟言情剧的生离死别是怎么回事。故事可以讲得更好,用历史古今真正的融合表述而非无数遍强调“中国”、“中国的”来凸显华夏诞生的植物所具有的影响力。看到西湖荷花真亲切。比如莲这一集,不如学学《主厨的餐桌》韩国寺院老太太做饭的讲法?

1小时前
  • 🪐丧甜治多心
  • 推荐

园林生的福音 能拍这个题材足以看出制作组诚意 不过个人不喜欢其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表述 自大又狂妄

1小时前
  • Archive
  • 推荐

越看越失望。本草,大豆,茶树,桑树。

1小时前
  • 半途中断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