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对于题材确实是给予肯定,演技方面有陈宝国和林栋甫,老戏骨保证。
(不得不再狠吹一波,林栋甫演的姚父真是赞!
)另外,有些不足的地方:剧情是有拖沓的,另外王雷的表演,在我个人看来,有点拿捏不准,看前两集的穿着,应该是大户人家出身,可是演的却是略有浮夸,希望后面几集可以有比较大的突破。
还有一点就是服装道具设定上,给个小tip,如果不是大制作,还是尽量减少大场面,因为这样显现出来的漏洞会比较多。
最后,对于这种题材还是要多包容,算是初次尝试吧。
总的来说,还是蛮不错的!
这是一个在战争背景下描述人性光辉的电视剧,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签证官,通过一张张的签证把备受迫害的犹太人带离奥地利,这是一场斗智的战争,而战争,免不了失败与死亡。
有的时候普济州能成功送走栋梁之才,而有的时候无辜的人总是无原因的被杀害。
这是你的战争,也是我的战争。
其实题材是很好的,但是电视剧真的没有拍好,如果重点是在于签证官艰难的寻找犹太人、在纳粹的眼底下把他们送离奥地利,那电视剧里面拍的真的是很失败,看了25集了。
并没有紧凑的节奏、也没有紧张的气氛、到目前为止印象最深的还是海伦被杀的那一集,只有那一集感觉到好看。
一看简介,这不说得就是中国版“辛德勒”何凤山吗( 二战期间,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的何凤山向数千犹太人发放了前往上海的签证,使他们免遭纳粹的杀害。
)那应该看起来还不错啊,而且有陈宝国这种老戏骨压阵,怎么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不过越是怀有希望可能越会让人失望。
首先剧情拖沓,15集能讲完的非拖到30多集,中国电视剧都有这个臭毛病,动不动就50多集往上,30集都算少了。
日剧在这方面做得就比较好,一季也就十集的样子。
比如天海佑希的《Boss》,当时吸引我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剧情紧凑,一集结一个案子,对比《重案六组》,还是更喜欢日剧这种快节奏,国内剧组应该学习一下。
其次,大场面还是露怯,这个真没办法,大场面就得舍得砸钱。
最后,希望某些演员好好提升一下演技吧。
不过,总算有些进步了,翻译官拍完,拍外交官了,虽然评价不怎么高,但是起了个头就好,不能总是手撕鬼子啊,多腻味。
这部剧选材确实是耳目一新,中国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电影都很少有这方面的题材,陈宝国老戏骨演技没话说,里面的女演员也都不错的感觉,王雷90分,但是这部剧唯一感觉有点别扭的就是,二战时期,就算是国民党政府,感觉自从德国建立轴心国阵营以后,中国在德国方面的地位应该是没有剧中这么高,工作人员在纳粹党卫军眼里应该没有那么安全,还可以保护一个被党卫军盯上的女人那么多次
看这部片子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没敢评,怕给出不中肯的评价。
好好看几天,感受一下这个剧组的态度,就可以评价了。
我从初二开始看美剧,主要看的是刑侦题材和医务题材,这几年英剧日剧也看过一点,这几年培养下来,我认为剧组的态度是一个剧最最关键的保证,这一点体现在各个细节,可以不尽善尽美,但是不可以不用心。
首先,剧本,题材非常新,立意是表现中国人的道义和勇气。
这个立意很容易挨骂,不好表现,弄不好就假大空,这几年也足够多了。
我简单了解过人物原型何凤山的事迹,我觉得他的抉择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价值取向,个性化的东西很足,中国道义里可归为道义和勇气。
因此表现起来一个国与个人的度很需要把握。
毕竟大主题,以小见大更有真趣。
人设和演员。
主角是一个少爷人设的年轻外交官普济州,逃婚到奥地利。
少爷人设不好弄,不是说一副玩世不恭盲目天真就可以了,阔少群体还门类繁多呢,每个阔少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他的身世信仰有关。
普济州是那种有学识有修养有热情的阔少,良好的家境会使他把一切看得简单,年轻又让他莽撞。
但是外交官的家传是在他性格里的,因此他在这个环境下又是可教育的,可成长的。
他的莽撞经过特殊时代特殊身份的历练,可以渐渐删删改改凝练出一种外交官的勇敢来,知进退,但是在需要担当的时候又能够坦荡无畏。
剧情发展到现在,他以一种极快却合理的状态成长起来,前期的性格设计安排的世间饱满,能让人感受到一种个性化的东西,普济州就是普济州,应该在这个场合中出现,又独特而可爱的人。
男主角王雷有功力,懂得一个度的把握,热情不谄媚,悲痛不癫狂,合情合理,足见思考。
尤其和宝国叔对戏的时候,不仅没有被虐,反而相得益彰,没有被老戏骨的神级功力压制,还能够体现自己的特色,非常有意思。
整部戏里最爱看他俩飚戏。
再说宝国叔,个人感觉是宝国叔自己赋予这个角色的是这个人物的灵魂,是高于生动的,近乎丰满到真实的饱满细节。
人物不用说话,坐在大桌子后面,不用动,也不用有什么表情的变化,单是一双看着你的眼睛,就能体现角色的过往。
宝国叔代表作《大宅门》,里面白七爷活脱脱中国大老爷,十足派头,大气,有范儿。
但是在这个角色,老外交官是洋派的绅士,不同于白七爷的大开大合,西方主义绅士是收敛的艺术,又不同于“高贵的消极”的中式儒雅,它更像一种仪式,和西装更相得益彰的仪式感。
说回到角色本身,可以说副总领事的人设也很成功,语言很有水平,性格老练但仍赤诚。
还要特别说一下女主,被逃婚的姚嘉丽小姐,演员张静静。
姚小姐是个大气女子,延续其他人物的特点,她也是个独特的大小姐。
这些年神剧中的名媛,不得不说,很多连娇嗔的眼神都一样,看多了也烦。
还是那句话,不可能有一样的大小姐,大小姐脾气也有特点,要合情合理。
姚嘉丽的大小姐脾气,不喜欢说软话,不会温言细语。
但是不娇蛮,也不胡闹,受了委屈什么时候抗争到底什么时候不当回事,也很聪明,是一个智商在线的。
演员真的惊艳,起初不知道她,觉得容貌不惊艳,但是可以说表演水准是可以的,在没有非常耀眼颜值的加持下,演技就成了观众好恶的唯一标准。
这个角色是很容易让人烦的,想想烂大街的大小姐样板,就说一个油亮亮的脑袋带这个网子涂着个唇蜜,说话前先说“哎呀”。
一口气写这么多,脑子有点跟不上了。
我觉得,国产剧也好其他作品也好,不要总拿大师的标准衡量,毕竟我们的产业水平现阶段还不足以催生电视大师。
这两年雄起的孔笙团队带来的《琅琊榜》《欢乐颂》可以说非常出色,堪称国产剧经典,但是当一个剧体现出十足的良心的时候,也就可以赞誉了。
这部剧是不完美的,比如说对纳粹的刻画流于形式,有点烂大街的二流子气质,看到党卫军就不想看。
剧,真的很怕“流于形式”几个字,成功是不能复制的,批量生产只能叫制造,但是文化产业真的只能容得下创造,容得下真正的心血的付出。
我们不是没有拍出过大师级的电视作品,94版《三国演义》,87版《红楼梦》,《康熙王朝》,《大宅门》等。
这些作品不论从深度还是演员还是制作,足以称得上呕心沥血之作,也让我们隔着屏幕和岁月,也能感受某种高阶的洗礼,大师的学养,某种我们常人难以探查到的生活细微之处的微妙情思,奇巧的命运安排,甚至美感。
唐国强说,现在的影视圈,都是围着21岁以下的孩子转的。
对,我们需要的是精品,并非杜绝娱乐,而实在是呼唤用心,某些东西实在是关乎情感交流啊。
年少无知,全是业余,有不妥当处望斧正。
早就看见这部剧的安利,播放之前还有陈宝国的访谈。
抱着很大的期望看这部剧,实在越看越失望!
中心思想是为了表达保护二战犹太人,很高大上。
剧情越来越扯!
普男士智商实在感人。
剧情的曲直发展都是建立在他感人的智商基础上。
本剧不知要表达什么三观,就目前的情节发展来看,男主三观极不正,为了一个女人,不顾自己的职业家国,自以为是。
那个女人的老公作为反抗组织成员,多次不顾组织安危,擅自行动,自以为是。
不想看了!
三星是给陈宝国的演技。
让人很失望的一部剧,编剧高满堂,演员陈宝国,本来应该是顶级配置的一部正剧,预想结果是口碑屌到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痞子型的男主,谈情说爱的路线,真的是高满堂编剧?
讲真,看这类正剧就是为了剧情的,不是为言情戏,想看言情戏直接看偶像剧得了。
正偶结合的剧真的不要太差。
真人真事,有原型,有记录,本来可以来个人物纪实,宣传一下那个动荡时代国人人性的仁善与包容,现在竟然成了痞子无脑追星,谈恋爱,和所有人杠,说好的睿智仁义沉稳风趣世家公子外交家呢?
怎么就搞成了现在的成片?
如果是流量小鲜肉当班拍成这样应该给个赞,然而陈宝国领衔的阵容拍成如此烂剧就只能给差评。
先说自琅琊榜后就再没追过剧,这是那之后的第一部。
元旦前后,看到朋友转何凤山的故事安利这部剧,很是感兴趣,还特意百度了各种报道和资料。
冲着王雷+陈宝国+何凤山原型,可以说最初对这部剧是满怀期待的。
结果, 开局坚持了没半集就看不下去了。
(我不是从第一集开始看的,具体哪集不记得了。
)表演痕迹太太重,一点也不自然。
本来看作品介绍时就觉得硬加的感情线很违和,希望在剧中能处理得自然一些、靠演员的演技补救补救,至少要有一定的说服力。
然而剧情未推开,两个招牌主演的表演都形容不出来的别扭,说浮夸又不似韩剧那么吓人,就是步调一致的很不自然、不若以往那样收放自如、不若以往那样抓人,实在没法劝自己看下去。
虽说,论不自然,王雷角色的情况更严重一些,陈宝国的把控还是老道得多。
但,正是陈宝国表现出的那分别扭,让我对这部剧失去期待。
挺大气一个题材,为什么要填那么多的儿女私情自降身价。
还有那刺眼的白惨惨的灯光色调,太不年代感了。
后面死不甘心地又看了某集希望能挽回印象,却再次被救世主式的狗血剧情雷倒。
彻底放弃挣扎。
能把这样的题材+戏骨糟蹋成这样,这剧组委实人才济济。
从此记住这剧的导演编剧,这2位的作品今后能不看就不看了。
陈宝国上阵都架不住被毁,上别人更好不了了。
花导演的作品以前没看过,这是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
高满堂的作品以前看过几部,虽然谈不上喜欢,但是靠导演拉着演员拼演技好歹还是看得下去的。
这剧导演不给力,毁的够彻底。
把一个好故事讲好是国产剧最不擅长的事情之一,这部剧就是全面毁的典型代表。
不仅没有“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反而把高大上的感人故事改得处处狗血。
个人体验而言,是近年观剧前后落差最大的,没有之一。
看在毁题材+演员的份上,给1星都有点愧对良心。
从表演到人设到剧情统统不及格。
总结看这部剧的经验教训:再好的演员也填不了导演编剧的坑。
今后再追剧还是要遵循人设+剧情第一位的原则,不能盲目信任演员挑片的眼光。
感觉每个演员都演得很好,特别是饰演汉斯的那位演员,把坏人的精明表演到了极致,很喜欢这部剧,感觉这部剧是国人和外国人一起合作的到目前为止最好的一部电视剧!
力荐大家去看一看!
外国演员的演技也确实很棒!
老演员陈宝国同志的演技确实值得点赞!
电视剧剧情紧凑,一环扣一环,虽然是两个不同地方的拍摄,但是顺畅感丝毫不减!
把两个不同地域的特色都完美的展现了出来,故事情节更好的融入其中,内容更是让国人感到自豪的中国的外交!
导演组的拍摄,剧情的进展有条不紊,连贯性非常好,整部剧看下来就像是在读一本二战历史书,更像是一个在二战现场观战的路人,很少有漏洞,让我这个观影多年的资深观影人也无暇顾及什么拍摄漏洞了,剧情已足以完全凝聚我的注意力,片尾沙宝亮的《多瑙河畔》更好的契合了电视剧的历史故事情节,音乐一起,历史重演,让人的情感更快的投入到影片中,久久不能自拔!
总之,很棒!
很棒!
真的很不错,值得一看!
Verry Good ! Wonderful ! Groß !
三星给演员的。
整体水平凑合。
先吐槽,这戏道具组累死,现代的道具太多,捷克几个演员长的不像犹太人和日耳曼人,倒像些白俄毛子。
捷克外景也不像奥地利。
还是有抗日神剧的影子,为了突出我方的光辉形象,盖世太保和所谓犹太抵抗组织都是些白痴。
党卫军上校是个变魔术的出身,带着瘪脸中尉跟班,城管般的整天跟一些开发廊的,收垃圾的过不去,所谓犹太抵抗组织一窝土拨鼠大不了就弎人。
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去抓这三个人。
犹太抵抗组织这群人也是智商捉急,几次三番就刺杀一个人不成。
女主她老公大卫枪法和脑瓜不行,逃命本事却一流,打不死的小强,且伪装造型众多。
中国签证官莫名奇妙的就爱上一个犹太女人,他就听不出琴艺有区别。
汉斯上校那么低端阴险,就找了那么个虔诚善良的高端老婆,从某种程度上说,他这个老公,爸爸当的不错了,努力工作,加班加点,不黯女色,忠于家庭,从一个变戏法的奋斗到四十多岁,当个上校也算不易。
除了不该教唆孩子种族灭绝歧视观念,给孩子变魔术,带孩子打猎,烤个兔子吃,教孩子用枪,用匕首,学会自卫,培养孩子男子汉气概,符合普鲁士军官传统,他老婆也太反应过度。
屁大点儿小事,警察局一个将军领着一群校官开会,就抓那弎个犹太人,抓了46集,盖世太保是有多闲,,,,。
什么脑残配音
剧情太拖沓了,演员演技不错,但是拖得有点看不下去,没有高潮,感觉一直很平
比较喜欢陈宝国老师的电视剧,剧中扮演的副总领事沉稳还有点小幽默,演技太好了
宝国叔大赞~
男一这次没演好
好多台在播诶,还行
20集弃 咋说 不难看 就是温吞得不行 节奏问题 加上外国友人们的国语配音 糅杂着十分吊诡的气氛 让人麻木无语
很失望 气质气质很重要 觉得没有民国学者富家子弟的高雅和贵气 还是不要接这样的剧演呢 导演水平好有限啊 给二颗星吧
什么时候冲动的感情用事,成为了值得歌颂的价值观。
手撕鬼子撕不出新花样了开始玩纳粹。。能不能不要再拍这种脑残神剧。。外籍演员演的一个比一个差。。真的太图便宜了么。。。在奥地利的外交官跟本地人说中文。。。槽点不能更多。。。陪我妈看了多少神剧。。
布景一股哈拉滨屯子味
很好
男主角一点气质没有像个村痞,对着女人大吼大叫,你当中国呢
中国版的辛德勒!一直在热播,还是挺好看的,喜欢王雷!配乐也很喜欢
何凤山的故事真的很感人,可是编剧太烂,对不起“中国的辛德勒”,看到一半实在忍无可忍,弃剧!!!
剧情不错但有点拖沓,人物对话幽默,正与恶的结局描述的太完美。副总领事的人设很喜欢,充满人生的智慧与胆量。
剧情 唉妈呀 演技 唉妈呀 拍摄 唉妈呀 整个一粗制滥造
真的好像在看译制剧啊...王雷和陈宝国为啥要演这么一个戏啊,简直不敢相信是这几年新拍的
可惜,就算陈宝国这样的老戏骨也无法救得了这部戏不被吐槽,主角塑造跟一个外交官完全不符合,让我想起了方面挂了勃列日涅夫电话的那个话务员!冲动!
剧本浪费我宝国叔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