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优酷上看了三天晚上的《上海王》,电视剧,很久不看的东西。
这部据说收视率很高的电视剧,打出的旗号是一个女人的传奇一生,但我看到的是两个史诗般的男人。
三代上海王,一个是英雄,一个是枭雄,还有一个,我不愿意说他是狗熊。
常力雄,传统意义上的帮派首领,坚持义字为先,他是浦江商会发展壮大的第一块基石。
这个男人是个英雄,让人从骨子里敬重,无论男人还是女人。
他一言九鼎,他一身正气,他不怒自威,他是个英雄。
师爷三爷五爷,商会的十万会众,都为他折服,效命于他,无论是关系存亡的大事,还是个人的私事。
小月桂即使自知不爱,还是心甘情愿的嫁,为他传后,为他报仇。
他是山,可以依靠,即使不在了,依然让人无法放下,这就是人格的魅力吧。
黄佩玉应该算是反面人物吧,一个有着佛一样方正的面孔的男人。
他阴险毒辣,老谋深算,滴水不漏。
童年的悲剧就注定了他一生的命运。
他活在仇恨里不能自拔。
他重回上海,唯一的目的就是为父报仇。
明知父亲的被杀是自找,常力雄还慈悲的放过了他们母子,但是,人活着要有目的,悲苦的生活让他无法释怀。
他回来了,他成功了,他茫然了。
刺杀常力雄之后本想离开,却被留下做了新一任的会长。
男人无法拒绝权利的诱惑,尤其是在他已没有目标的时候。
常力雄的智慧,其实不在他之下,魄力和胸怀又远远胜过他。
他还是被利用了,把浦江商会发展壮大到鼎盛,却树敌无数,最终还是被除掉。
相比他们,我更欣赏的是黄佩玉。
英雄太遥远,远得陌生,只可以崇拜,即使可以嫁却无法爱。
黄佩玉更像一个人,不过是一个陷在仇恨里不能自拔的人。
生活的苦难造就他的性格,磨练他的意志,单枪匹马面对这个不公平的世界。
他心狠手辣,他不择手段。
他不相信义气这种东西,什么事情要签字画押,要有真凭实据。
为了南京路,他筹划一年,使哈同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灭掉青寅帮,他最终成为了第二代的上海王,登上了权利的巅峰。
可是,他还是寂寞的,一个如花的女子只是装饰,心灵的空虚无法弥补。
男人不能对男人诉苦,身边的美女却没有大脑。
这时,他遇见了重回上海的筱月桂。
如意班锻炼了她,生活磨练了她,她独立,她有胆识,她还散发着成熟女子的气质。
她像一盏灯照亮了他灰暗的生活。
他想要抓住,给冰冷的生活一丝温暖。
当他拿出戒指在众人面前求婚的时候,我看到了常力雄的影子。
他们同样是不拘世俗的男人,面子是身外物,心动的女子却是十年难出一个的。
他也愿意给她一个名分,一个世上女子都看重的东西。
她却看得透彻,黄佩玉是东风,只能借不能靠。
我在想,如果筱月桂对他不只是欣赏的话,他的命运可不可以改变。
也许不能,他只是需要一个心累时候的港湾,所以他只能走向毁灭。
他能看出筱月桂对常爷没有爱,却不能想到崇拜有时比爱更深入骨髓;他能看出筱月桂心中另有所爱,却不能理解青梅竹马时候的深情能绵延至今。
他败在他的无情,他终于想要追一份感情了,但这份情却从一开始就不是属于他的。
陷入死局,看到师爷辛黛玉阿其走出来,他不意外也不难过。
但是,看到筱月桂从楼上走下来,他真的心冷了。
却还是不甘心的执意追问,你是不是从来就没有爱过我,这个一开始就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
不知道他喊出那句:“常爷,我最终还是输给了你,输给了你爱的女人”时,他有没有想到过,这样的结局是他童年离开上海的时候就已经注定的。
我想他不会,他也许会后悔为什么要爱上筱月桂,真的无情无义的过一世,才是他应该走的路。
问世间请问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不幸言中。
高僧不能给他回答,他也找不到自己要的答案。
至死方休。
无欲方能无求,心中有爱,一开始就已经输了。
他看的明白,商会从此就要走下坡路了,余其扬可以得到常爷和他都得不到的爱情,却无法带领商会走向明天。
常力雄可以借用黄佩玉一时,却还是没有找到可以托付的长久人选。
什么义字,和众的力量,都是套话罢了,只是师爷要在死前给余其扬铺好路,给常爷报了仇。
其实,在他接任会长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不会有一个圆满的下场了。
黄佩玉死了,这个电视剧就已经结束了。
看到余其扬在成为第三任会长之后还心甘情愿的跟着巡捕房的人走,在里面揍个半死,然后被一个妾有情郎无意的美艳女子牺牲自己救出来的时候,我都要崩溃了,一个疯疯癫癫的小女孩还不够掺和的,还要演这么一出儿,简直就是恶俗的言情剧的套路了,不看我也知道以后要怎么演了。
赶紧换到大结局,看完拉到,别把那点儿好印象全砸进去。
本来给同事说,这个剧演得不好的起码还帅,可以看的下去,看来错了,我已经过了只看一张脸就可以满足的年龄了。
帅可以锦上添花,比如饰演黄佩玉的陈锐,帅却不能雪中送炭,比如饰演余其扬的钟汉良,这个小帅哥的演技真是不敢恭维,公道的说,这也和给他提供的剧本有一定的关系。
巍子是临时救场,二十天拍出来的英雄,还是可以了。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找袁立演女主角,这么吃重的角色,只能说基本还好吧,可是大结局中举枪互诉衷肠那么煽情的戏,演得真是有点砸,幸好还没有小帅哥表情那么夸张,强忍着看完了。
建议看过电视剧的就不要看原著了,我是有这个习惯的,结果这是唯一失望的一回。
虹影写的就是一女性小说,拍出来改得更像一部社会小说了,第一回感觉编剧重要。
得人心的是英雄,得天下的是枭雄。
英雄有太多的责任心,枭雄却是自私的。
被英雄爱上是幸福的,被枭雄爱上是两可的。
爱上一个英雄可能受伤,却远远没有爱上一个枭雄伤得厉害。
英雄是用来崇拜的,而枭雄,只能欣赏,远远的,欣赏。
阿其最终也没有能和小月桂在一起。
余其扬最终也没有能成为超越过去的上海王。
当时的爱你还记得吗?
到了中年的阿其和小月桂,其实说话的机会很少,一张嘴,总会说“小时候”,是的,小时候,他们分明还记得他们认识这么多年来的点点滴滴,记得当时说过的话,做过的事。
那时候的小月桂,是个乡下来的野丫头,胆子大,不怕人,做事肯出力气,被一些人喜爱,也被一些人嫉恨,阿其是个单纯快乐的小跟班,和长工们关系很好,有时候也会和辛妈妈撒娇,也被沁云迷恋着,是常爷看重的接班人。
我猜,他们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就互相喜欢了吧,就像厨房边的水,淡淡地荡漾着波纹,心里是知道的,不用说出来,如果没有接下来的事情,也许几年后,他们会结婚,像阿其梦想的那样,买一个山头,种一大片苹果林,生很多孩子,看他们光着屁股在林子里跑来跑去。
这个简单的梦想让我想起了重光,她是独立有思想的女人,生活在一个喧闹的都市,她穿绣花鞋,鲜与人交往,恋父,在遇到宋清佑之前有很激烈的恋爱,她也只是想找个和她一起种树的男人罢了,幸好,宋有所庄园,可以种树,还有可以种莲花的池塘。
扯远了,其实我是想说,无论多么简单的梦想,多么简单就可以办到的事情,一和人掺和在一起,就会变得复杂,而且难以实现。
小月桂的出现对于一品楼里的一些女人来说,是一个谁都不愿想起来的事情吧,她不好看,也不优雅,可是就是有这么多人喜欢她,秦老板喜欢她的福气,阿其喜欢她的单纯,常爷喜欢她的菜泡饭,我不知道我是否可以用这简短的两个短句来概括阿其和常爷对她的喜欢和爱,姑且如此罢。
她就是不经意间成了一个闪光的女人,而这样的光芒成了横亘在她与阿其之间的鸿沟。
“我只是一个小跟班。
”“他是大老板”“他是我义父”不同于钟汉良以前演的小顾,小顾的悲剧在于他太想要一些东西了,而阿其的悲剧在于他太容易放弃了。
本来那就是自己爱的女人,他却因为考虑那么多,只能亲手把她送到自己义父的手中,只能自己坐在房间外面想象里面的情景,只能借酒浇愁沉浸在回忆里。
也许,他确实是懦弱的吧。
我一直觉得,小月桂不爱常爷,我想,那只是一种盲目的崇拜吧,他是一个好的结婚对象,而已。
可是当小月桂追着远去的汽车嚎啕大哭时,当她为他准备生日晚宴时,当她在新婚前夜露出的甜蜜微笑时,我几乎以为她真的爱上了这个男人了,原谅我的肤浅,我实在不忍见到钟汉良皱起来的眉头,这样的难过一直持续到黄佩玉死的那里,“在你心里一直有个男人,也许你不欣赏他,也许你不崇拜他,可是你爱他。
他是谁?
”“余其扬”还有什么事情比得到自己所爱的人的回应更好的?
没有了吧…就算我们不能在一起,可是,一想到你看着我说出我名字的那一瞬间,我觉得我是幸福的。
之后,他们还是没有能在一起,面对沁云的挺身而出,阿其终于和这个他并不爱的女人结婚了,十年,他们相敬如宾,可是连沁云自己都知道“你对我的感情,从来没有超过兄妹之情。
人不应该欺骗自己一辈子。
你心里有个你一直爱的人。
我知道。
你知道。
她也知道。
”相爱的人最终也不能走在一起,最爱的时候没有说出来,说出来的时候却又已经不能相爱了。
编剧很残忍,他让小月桂亲手杀死了阿其,死在了他们的绵绵爱意里,之前的一切都无足轻重了吧。
小月桂的女儿爱上了阿其,阿其成了依附政府的走狗,这些都没有关系了。
我爱你,并且愿意死在你的手上,我知道我们不能在一起,我是开心的。
我到现在还能想起阿其中枪倒地时的笑容,还有小月桂失控的尖叫声,她一直表现得如此镇定好像从来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把她打败,原来不是她太坚强,而是这份爱,她从来不知道有这么重。
小月桂是一个大女人。
小月桂始终选择了她认为有能力保护自己的男人,常爷也好,黄佩玉也好。
阿其在他心目中,是需要她来保护的。
大女人,其实是一个想找个靠山做回小女人。
小说中的小月桂更加有欲望阿其是一个小男人。
特别喜欢小哇演出来的那种情窦初开,爱在心中口难言的表情神态。
当阿其愤怒地说,常爷在的时候我是个小跟班,黄佩玉在的时候我还是小跟班。
小哇当时的表情,微微皱了鼻子,这个表情真的是愤怒的表情。
我老公和儿子生气的时候就是这个表情,我们家也有两个小男人。
上海,一直是个让人思绪万千的地方。
近现代那些令人肝肠寸断又百转千回的爱情大多发生在这个不太平的城市。
让它承载太多的悲欢离合是历史的赐予也是时代的无奈。
所以既然被冠名《上海王》,那这部戏便是出身在了一个高贵的血统下了。
这部戏我之所以觉得好看,并不是因为内容特别的引人入胜,当然更不是因为帅哥而蒙蔽双眼。
其实,只是因为我的恶趣味,我喜欢悲剧,而这部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悲剧。
能数的出的入场人物,都是悲到骨子里。
就连最后卖西瓜的水果摊老板娘,都是一个痴情且悲情的女子:“话说,20年前,有位女子曾立下誓言,终身不嫁,为浦江商会的‘三爷’痴痴守候了一生……”这故事可以这么开始。
只是,纠结在谁比谁惨,谁又欠了谁今生那份情债,实在是一种荒唐的认知。
因为在悲剧中,每个人都错过,而且犯得都是那些无法弥补且后悔终身的错。
常爷的仁慈,成就了黄爷,黄爷的错爱,让阿其明白了小月桂的真心,也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故事中,如果要说小月桂,我只能说,明明是个女人,却活得像个男人,我是一丁点儿都不喜欢。
嫁常爷和逃那个什么老板的婚也就是几天间的事儿,虽然说男人有品性之分,一个是鹰,一个是鹌鹑,但无论是什么,你小月桂喜欢的明明是阿其这朵喇叭花呀。
所以小月桂这第一个决定,就是男人才干的出来的事儿。
第二个决定:做黄佩玉的女人,我更不想说,无论原因是什么,反正她当了上海王之后,大可以改个名字叫“冒险王”,当然这是后话。
第三个决定:杀阿其,你小月桂这一生杀过几个人?
虽然说你看过人死在你面前不是新鲜事儿,但是你自己杀?
那是阿其呀,是你从16岁就爱着的男孩儿,是你当着众人说爱他的男人,是眼睁睁看着他和沁云结婚却只能把爱深埋在心底的人。
可笑的是,埋着埋着,就深到自己都不知道有没有了,非要等他死了,哭着喊着说爱……所以我说,这根本不是女人做出来的事儿。
男人,只有是英雄、枭雄而且郎心如铁,才下的去这狠手,可是一个女人就这么“勇敢”且“坚决”的做了。
小月桂,骨子里是个倔强的灵魂,我尊重她这份自我肯定,但是那副肉皮囊却毁了本应是辉煌灿烂的人生。
阿其,就是错错错,因为从一开始他就是错的,明明没有金刚钻却偏要揽瓷器活儿,如软玉一般的性格,柔情似水的爱,即使再春风化雨也无法与强势的权利抗衡。
看到了吧,爱情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奢侈品。
一念之差他为别人作了嫁,又是一念之差让他和沁云过了9年无爱的婚姻,爱情他总愿意给,但那人却终究不愿意收。
爱情之于阿其和小月桂最华贵的恩赐就是雨中相对无言,你在台上吟唱,我便在台下注视,我与你即便隔着那烟雨蒙蒙,也胜于众人前寒暄客套。
曾经,素墨、影相、木梳、前庭眉眼传情,后院嬉笑追逐,终不过是一场青梅竹马少年梦。
再聚首,红颜宛转沉静,少年意气风发,对饮楼畔,亭外无语。
时间也不过就是斩断一切的刽子手罢了。
命绝时,白牙淌血,口中咿唔,是男人死在女人手里的最丑的样子。
假如,反过来,躺在你怀里的女人是你的最爱,却命丧你手,那你便成就了另一个响当当的“上海王”。
只是,你终究是那个傻呵呵迷恋“姐”的阿其。
不过浦江商会的结束不能算是阿其的错,因为不管浦江商会最终是毁在了时代手里,还是他阿其照管不利,当了政府的走狗,这都不能怪他。
因为当年的上海允许“王”的存在,常爷时代辉煌过,黄爷时代嚣张过,而余爷时代是没有“王”的,数来数去浦江商会也该夕阳红了。
他惟一犯得,也是最大的错误,就是养了一个饭桶,这个傻子把荔荔打成了脑瘫,二的无以复加,蠢得翻江倒海,所以最终的命运也无非就是枪下一缕不冤的魂。
那个时代,男人有着自己的使命,女人却只有宿命。
不过我欣赏这样任命的女人,不是因为我是宿命主义,只是因为任命的人是宽容的也是慈悲的,看得开也看的透。
所以我最喜欢的也最心疼的是沁云。
喜欢她,因为她是唯一看得开的人,放了手,解脱了自己也成全了别人。
所以虽没演到她善终,却不难想象到这结局。
心疼她,是为她小女子的一片心,她的经历像足了唐朝时期的霍小玉,只是比起那个女人,她却是沉鱼落雁无人阅,闭月羞花空蹉跎。
美梦惊醒却只有凉薄人不闻不问。
沁云呀,爱情之于她是第一刀刺肉,第二刀刺骨,第三刀却连灵魂也斩没了影儿。
爱莫逝于心死,最终做个只有大爱的人,的确是最好的归宿。
悲剧有悲剧的妙,能让人记忆犹新,场景历历在目。
常爷是英雄,黄爷是枭雄,余爷是“大雄”,没了各种版本的多啦A梦,他力不从心呀。
而小月桂那副美娇娘的人皮下,却的确住着一个“射天狼”的男儿汉。
但不管怎样,最终《上海王》无非就是阐述了一群人的倒霉经历,即便从中穿插了各式各样的爱情、友情、亲情,都无法磨灭它是部悲剧的定位。
在上海滩,你要嘛有钱,要嘛有权,如果这两样都没有,那你如果是个男人也行,不怕死总能闯出个名堂,可你是个女人……这段台词到现在我还有印象,谁能想到在弱肉强食的上海滩,最后叱咤风云的会是个女人?
可她终究是个女人,她所有的坚强勇敢都是为了自保和保护别人,从这方面来说,她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所以最后她会解散帮派也是必然的
还没有看过原著,应该会马上补上。
这部片子是无意中跟着妈妈看的,立刻被吸引,不在于剧情,而是在于它的记叙手法上,不断的以黑白画面插上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特写,音乐的鼓动,一个个未来竟然可以这么揭开,如同揭示着逃离不开的命运,不论怎么逃,都逃不开。
这样处理叙事结构却不担心降低了观众的审片好奇心,这点是我最赞赏的,因为,我的好奇心没有降低每集的结尾都以同样的那段渐进强烈的插曲结束,带有悬念,让人欲罢不能。
我很喜欢他的剪辑,虽然里面用了很多虚拟场景,但是这个差强人意,过了,其他的剪辑,他通过空镜头与文字来转换叙述,我挺喜欢的。
总之,这部片子吸引我的第一点,就是他的剪辑。
剧情也是不错的,虽然觉得袁立的可塑性弱了一点,钟汉良也是同样,但看得出,演员的表演很卖力,我觉得这很重要,所以在剧情和表演上我也认可。
我以前都不太喜欢魏子,这次改观了,觉得他演的很好,入木三分,演员大部分达标。
而且群众演员也ok,不会出现很恐怖的阿婆穿着旗袍,我已经是心满意足。
道具也ok,不会出来现代雨伞和新款自行车在20年代,我感激得要命!
话说回来,那么多电视剧如此不看重道具,很愤慨!
不提凡此种种,就可以推荐这部片子啦不知道为什么个人很喜欢,虽然的确有点虎头蛇尾,还是觉得这么说不公平,是我看得有点虎头蛇尾,不过还是要推荐的。
——他强任他强,你是余其扬我本人更喜欢悲剧,并不是说我偏爱天下鸳鸯破镜难圆,世间骨肉生离死别,近年来有太多为了虐而虐的言情IP,阅毕无半分悲凉,尽是欲迎还拒的矫情。
成功的悲剧,其艺术感染力来自于全剧没有一个令人痛恨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是可怜之人,他们的自私凉薄背后都有深深的迫不得已。
正是对每个角色命运的悲悯与同情,造就了这部悲剧的忧郁味道。
《甄嬛传》做到了,《上海王》也做到了。
不管前期是何等缱绻浓情郎情妾意,开头是何等太平盛世歌舞升平,梦里不知身是客,临了了,每个人依然两手空空。
悲剧,没有百转千回后走向团圆的喜悦,像极了从不圆满的人生。
阿其令我心疼,不安全感,伴随了阿其一辈子,我不希望他来做这个上海王。
他没有享受过真正的父母之爱,没有享受过真正的兄弟之义,没有享受过真正的夫妻之情,他的人生是缺失的。
时代在变,他的原则无所适从,他的情义总是被漠视被辜负,他永远是那个倔强的壁花少年。
在别人看来,阿其为情所困,为义所趋,不适合当王,至少在中国,除智勇外,任何负累与牵挂,都会被认为软弱。
项羽仁义,却被后世称为“妇人之仁”,这就是中国社会所不认可的领导者身上的贵族气质。
阿其一辈子风度翩翩,对下人友善,对对手慈悲,他相信真情,相信道义,他相信命运会待他公平,他从不让别人为难,他追求的是真心跟随以德服人。
可到头来,受伤的却永远是他自己。
阿其和弟兄们的关系维系也不是依靠强权。
这也就是为什么三爷五爷被黄佩玉逼得负气出走却敢于和阿其叫板甚至软禁阿其,为什么凯西那个法国流氓在黄佩玉面前衣冠楚楚却在阿其上任后衣冠禽兽,黄佩玉在苦日子的磨练后,目无尊长,不择手段。
同理,刘邦为了称帝可以用尽下三滥的手段,而项羽手握刘邦家人生杀大权却未报复索命。
项羽相较于刘邦,阿其相比于黄佩玉,较为顺遂的人生反而成为了一种诅咒,曾经的修养反倒束缚了他们手脚,尘世的苦难最终都背上了他们一人肩头。
何曾不怨,只是不忍。
阿其,真真是月桂树下劳碌的吴刚,守望了一辈子,却永远活在她的余光里。
我喜欢小月桂,她色艺双全,兼具骨气和胆识,聪明一世,尽管有玛丽苏之嫌,但还是喜欢她心疼她。
她活得那么清醒,那么成功,但也活得无可奈何。
坚韧如小月桂,历经几度生死,一次次错失和心爱的人相守的机会,命运待她优厚也刻薄。
玛丽苏女主们,自然是开了光的:甄嬛之于其他妃嫔开了许多外挂(槿汐等忠仆/温实初/十七爷/有名望的母家/貌似纯元)其他嫔妃可能具备其中的一样,甚至一样都不具备(如安陵容),而其中任何一样都能让她固宠,但甄嬛一辈子太平吗?
小月桂和三代上海王纠葛不清的爱恨情仇让她为此大起大落,她和常爷/阿其的一见钟情虽说是辛妈妈/沁云苦守一生求不来的福气,但为此,她又怎能预料她亲眼见证了三代上海王倒在枪口之下,甚至是因她而死,其中也包括她最爱的人?
甄嬛和小月桂,都经历了和亲骨肉的生别离,挚爱死在自己怀里,差点曝尸街头等磨难,她们都是笑到最后的女强人,但,依然是输家,输掉了一生的安稳和幸福。
造化弄人时过境迁固然是一回事,但命运和缘分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说到底,不过是人事后对求之不得的一种归因,天命就是一个人的人格,在每个转折点的不起眼的作用,从涓涓细流汇集成帘帘飞瀑,最终成为滔滔江水。
我时常在想,如果小月桂在常爷死后和阿其在一起,在重回上海后和阿其在一起,在黄佩玉死后和阿其在一起,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但事实上,这些时刻,小月桂甚至都没有下意识地找过阿其,何谈长厢厮守。
落魄之际,她想到的都是不依附于人,她从未想过此时的阿其活得好不好,心里想没想着她。
小月桂比沁云独立,但她没有沁云勇敢,至少她不敢把自己的心交付给阿其。
所以,我个人认为,小月桂和黄佩玉的爱情,才算是棋逢对手。
否则,真是对阿其极大的不公平。
因为我希望阿其,永远做一个明媚的少年郎。
到山上,栽一片苹果树,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你和她抱着你们的胖娃娃(们),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任它山下风云变幻,谁称霸称王。
p.s.我超级喜欢钟先生和袁小姐的演绎!
瞬间沉溺,无法自拔。
希望钟先生能多接正剧,不要在一众霸道总裁的角色中无法自拔,多和老戏骨切磋演技~袁立轻松驾驭各个年龄段,大气沉稳,妩媚端庄;辛妈妈和沁云风情万种;上海王们各领风骚……总之一句话:这些角色简直找不到更适合的人来演了!
不能日日沉湎于此,我要去早朝了。
(袁立本人会唱申曲吗?
陶昕然本人会花样滑冰吗?
好佩服这些演员呀)p.p.s 我觉得阿其特别像那种从小就被称赞乖巧懂事的孩子,自己忍下来特别多的委屈,一直谦让,恪守礼仪,长大后还要被看着长大的长辈们指手画脚地规划人生,独立做出的决定永远被质疑,放不开脸面和手脚,从未真正的独立,也从未真心的顺从。
最为一个人,常力雄无疑是让人折服的,,他见解独到,眼光长远。
他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是袁世凯、北洋军阀还是洋人,与上海来说,都不过是过客,真正能够依靠的力量只有广大的群众,而商会的生存之路就在于游走于各势力之间寻求独立。
这种思想在当时来说,的确是具有全局性和先进性的,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同时,,他对于自己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知道自己不可能率领浦江商会完成时代变革,于是在明知黄佩玉派人刺杀了他的情况下,仍能果决地传位给他,为商会数十年的发展铺平道路,这份气魄和胸襟实在无人能及。
黄佩玉,第二任“上海王”,他上任于危难之际,十年呕心沥血,重振了浦江商会往日的声威。
他同样有勇有谋,但不仁不义,心狠手辣,是一个无情的枭雄。
但我并不讨厌他,只是充满了爱怜和痛惜。
小时候的悲惨遭遇让他的性格有些扭曲,他仇恨世间,对外部世界的一切怀有极大的恐惧和不安。
为了摆脱这种恐惧和不安,他一方面千方百计地像常力雄复仇,希望用这种方式寻求解脱;另一方面,他不断地追求权力,为此不惜任何手段。
他的一生充满了争斗,与生活斗,与命运斗,与常力雄斗、与青寅帮斗,他一直在挣扎着,努力地活得更有尊严,他害怕被命运踩在脚底,所以希望通过获得权势来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
其实,他就像是一只满身伤痕的小兽,为了不让人欺负,拼了命地装出森林之王的样子,他想让所有的人都害怕他,这样或许会感到少许的心安。
他的一生一直都是孤独的,他只相信自己,对智慧有着执着的追求,他似乎无所羁绊,永远理性地设计着一个又一个巧妙的阴谋,为达目的玩弄着一场又一场智慧的游戏。
直到筱月桂的出现,她是他注定的劫难。
他动情了,对于无情之人这一点点的感性就是致命的弱点,当他几番犹豫终于决定试着对筱月桂敞开心灵的一角时,却已是踏上了不归路。
师爷、辛妈妈、阿其、筱月桂想为常爷报仇这是人之常情,他们顾不上也不可能为黄佩玉想一想。
当年杀了常爷对黄佩玉来说也未尝不是一场折磨,自始至终,他只是想要一点点温暖而已,他第一次想要相信一个人,想要付出真心啊,可命运却用死亡给了他最大的嘲讽。
黄佩玉最后在邪路上越走越远,何尝没有师爷等人的责任?
是他们从来没想过要拉他一把啊。
如果,有那么一个人能早一点走进他的生命、能给他一点点的希望,也不至于如此了吧。
对隔着国仇家恨的虐恋情节,我向来支持女主手刃男主伸张正义。
反而在那些戏里,从无有这样果敢爽利的女主。
可对于《上海王》的结尾,我只想问编剧一句:你让筱月桂打死阿其,心里不亏的慌吗?
小月桂与阿其之间,唯一能谈得上深仇大恨的,止有荔荔的不幸罹难。
可那恰恰又不是阿其下的手,一个脑子瘫痪的手下擅作主张伤到了荔荔,余其扬自己都气疯了!再怎么苛求,照《刑法》来算,他顶多背一个间接过失的责任。
你筱月桂替三爷五爷出头,替郑老板徐老板出头,替浦江商会的会众出头,甚至就算是为刘骥出头罢(剧里她都不知道刘骥之死的主谋是余其扬),但对方是阿其啊。
是那个在枪林弹雨中抱着你躲过后背子弹的阿其,是那个你一哭便不管不顾将你藏进他的小阁楼的阿其,是贸然上门忍气吞声为你求人的阿其,是在你投向黄佩玉怀抱时私下帮你倒掉毒茶的阿其。
他救你那么多次,爱你超出廿年,你不报恩就算了,岂能杀人?!
你可以不和他在一起,不怪你,半生风雨飘摇,谁都看得出你最缺安全感,那是阿其给不了你的。
但你同样不够理由杀他,浦江商会何时成了你的责任?
为了他们你去杀阿其?
真是天大的笑话!
我只觉得,最后三集的筱月桂与前面29集不是同一个人。
前面有情有意,后面忘恩负义。
俗称“人设崩塌”。
――《上海王》从前,有一个萝莉,正直勇敢。
兵荒马乱,她跟着大人进城讨生计。
从前,有一个正太,纯良可爱。
世道混乱,他跟着大人出来办事。
萝莉找正太借笔,正太很好奇,于是,两个小朋友相识了。
正太教萝莉写她不会写的字,看萝莉站到台上,勇敢地介绍自己,正太笑了,笑得很纯真。
正太家的大人遇到了危险,一片混乱中,萝莉勇敢地在枪口下救了正太。
于是,萝莉被正太家的大人们带回去,给了份差事。
听到大人们夸奖萝莉机智勇敢,正太笑了,笑得很开心。
萝莉和正太年纪相若,相处甚欢,这份感情悄悄地萌芽壮大。
也许他们自己还不清楚,可是另一个喜欢着正太的小女孩却看的很清楚。
小女孩利用大人对自己的宠爱欺负萝莉,以为这样就可以让正太回到她身边。
可是她错了,这样做,只会让萝莉跟正太越来越近。
后来,出现了一个坏人,要抢萝莉。
正太悄悄把萝莉藏在了自己家中。
这时候,他明白,自己已经爱上萝莉了。
萝莉在正太的家中打扫房屋,她很开心。
这时候,她也明白,她爱上正太了。
可惜天不遂人愿,坏人绑走了萝莉。
正太没有办法了,他只是个小男孩,无能为力。
于是,大叔出场了。
大叔很男人地救回了萝莉。
正太很开心,可是他很快就开心不起来了,因为大叔也一直喜欢着萝莉。
这件事情以后,大叔决定要娶萝莉,保护她,照顾她。
正太很苦恼,大叔是他心目中的英雄,恩人,他不能和他争。
正太只能把这份没说出口的爱默默藏在心里。
萝莉很震惊。
虽然她敬重大叔,感激大叔,可是她爱的是正太。
未经世事的萝莉一筹莫展,一夜之间,曾经疼爱她的女王对她恨之入骨,曾经欺负她的小女孩对她巴结逢迎,曾经爱护她的正太却沉默不语。
可是萝莉还是很勇敢,她拒绝了大叔,决定回乡下。
大叔很爷们,纯爷们,什么都没说,派人送萝莉返乡。
正太很高兴,也很难过,毕竟以后可能见到萝莉的机会就少了。
送萝莉返乡的时候又出了新的问题。
萝莉的家人已经被坏人残害至死了,萝莉,没有家了。
心灰意冷的萝莉恨不能拿把菜刀去跟坏人拼命,正太只能劝她冷静。
又是大叔,二话没说,很爷们儿地解决了这件事情。
吃过了萝莉做的清水鱼,大叔要回城。
萝莉送他们到村口,欲言又止。
汽车开动了,萝莉就追着汽车跑啊跑啊,直到跑不动了,追不上了。
萝莉很伤心的哭了。
这时候,大叔踩着夕阳过来了,汽车,又回来了。
“丫头,哭什么啊?
”那一刻,萝莉觉得,大叔就是她的天,是她的神。
天塌了有什么关系?
大叔一定可以为她撑着。
所以,萝莉答应了大叔的求婚。
这一次,是从心底里,真心的决定,要做大叔的女人。
正太除了借酒浇愁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大叔,也是他的神,他的天。
所以他劝自己,萝莉跟着大叔,一定会很幸福很幸福。
只是幸福,也许太遥远,远到伸手可及却不可触及。
大叔死了,死在与萝莉的婚礼上。
萝莉的天,塌了。
作为一个不祥的女人,萝莉,被逼走了。
作为被暗中确定的继承人,正太,挑起了更重的担子。
从此,他们没有再见过面,六年。
生活的磨砺把萝莉变成了一个御姐,凡事,靠自己。
而正太也成熟了,只是爱萝莉的那颗心,依然纯良。
有一天,他们,偶然再见。
正太高兴的说不出话来,几乎叫不出萝莉的名字,尽管这个名字在他心里被念了六年,每日每夜。
而萝莉,叫他,“余先生”。
怎么?
你怎么能,叫我余先生呢?
我还是你的阿其哥啊。
你知道吗?
我一直,在等你。
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再见到你,我只是一直在等,也许有一天,我们还会再见面。
一声“余先生”,击的粉碎。
其实萝莉又何曾忘记过正太?
只是她不敢奢望,这个男人,还属于她。
而要活下去,她只能,当御姐。
直到,直到,杀害大叔的真凶现身。
在这个复仇计划的最后,在那个男人一败涂地只能做最后挣扎的时候,那个男人绝望地说,“在你心里,有一个人,也许你并不欣赏他,敬重他,但是你爱他,是不是?
他是谁?
”萝莉慢慢地转向正太,终于承认了自己的感情。
“余其扬”。
简单的三个字,对于正太来说,无疑比佛音还要美妙。
他没有想到,在他爱着萝莉的日日夜夜,萝莉也一样爱着他,同样久,同样深。
大叔走了,坏人死了。
正太以为,自己和萝莉就能够在一起了。
可是他自己却遭遇了危及生命的麻烦。
那个一直爱着他的小女孩,牺牲自己,救了他。
他只能,娶她为妻。
后来,那个小女孩长大了,她明白了爱情的真谛,于是她决定放手,让正太去争取自己的幸福。
可是正太,还是正太,他天真地维持着一些旧的秩序,一次次误入歧途,一次次错过了萝莉。
他已经,回不了头了。
最后,正太和萝莉站在了对立的两面,举起枪,每一次都要忍受心脏巨大的煎熬把枪打出去。
正太死了,死在他一生中最爱的女人的枪下,那子弹,是他亲手填进去的。
你还爱我吗?
爱!
傻瓜,我怎么会舍得你死呢?
所以我把枪转了一轮。
我明白,你还爱我。
不,你一直,都爱的是我。
我也爱你,可是对不起,要留个烂摊子给你了。
最遗憾的,是没能给你,戴上我的戒指。
萝莉最终成为了女王,她也走了,带着一颗疲惫的心和一身的传奇,离开了,这个让她又爱又恨的地方,终老于,他乡。
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坐在桃树下,不知怎么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后记:余其扬这样的悲剧人物,如果不是我们家哇来演,就不会如此动人,我也不会掉那么些眼泪。
小哇就是有一种本事,他的扮相总有一种让人原谅的本事。
无论他做了什么,做错了什么,都让你不忍心去责怪他。
一如顾惜朝,一如余其扬。
想起曾经跟小羽说,其实我是大叔控,可是我不知道为何独爱小哇。
今日我明白了,我是爱他的纯良,他眼神里永远的纯良。
他所扮演的那些个人物啊,即使真的是坏到丧尽天良,可是你一看到他那张脸,他那副眼神,你就觉得他都是有苦衷的,他不是有心的。
你又怎忍心责怪?
從小跟班的隱忍,黃爺手下的身不由己,到上海王的周旋和妥協,苦思積慮不願坐以待斃。被虐得啞口無言才是真正的虐,浪漫而憂傷的阿其哥,卻被編劇活生生寫成了無能的暴戾之人,明明相愛,但終其一生都無法擁有自己心愛的小月桂。連吻戲都沒有,白瞎了咱們村長那麼美好的吻技,差評啊!
不错
女主没有演出传奇女性气质。剧情好多硬伤。
小时候电视上看过的有印象剧系列
一个女人的奋斗成长史,与上海王的名字相去甚远!!!非常失望!!!
唉。电视剧和原著差太多。为啥要杀阿其呢。。
好坚强的女人。
还是更喜欢虹影的原著
钟汉良帅呆了
最后那个俄罗斯轮盘赌太囧了……
我给上海电视节重新拟一份获奖名单,最佳男演员老段,最具人气男演员小哇
哇同学又悲催了……
豆瓣打分这群人对以前的剧太宽容了吧,什么鬼,这烂剧,常爷没死还能看,常爷死了也就凑合,阿其那段什么鬼,无力吐槽的剧情,还有好乱的感情戏,父子爱上同一个女的,母女喜欢同一个男的,爱上女主的全死了,什么玩意
那时的钟汉良才是最帅的
三个男人支撑一个女人的故事
钟汉良的脸依旧萌萌圆润润= ̄ω ̄=~~剧本有点平庸,多亏小哇才能看下去。前面讨厌死何立了,筱月桂碰见他就没好事。虽说事情不是他决定的,但好歹也是头号跟班,做人和老婆李玉差太远,老大刚死就把老大老婆送进窑子里去了。另外吐槽一下阿其,何立总能找到筱月桂,怎么阿其就找不到呢……
虽然跟原著差了十万八千里,不过也很好看。好喜欢钟汉良演的余其扬,有一个人你不崇敬他,欣赏他,但是你爱他。。。
最近追小哇的剧,每一部他的结局都是死,求小哇哥不要再演這種虐心的片子了!!但这部真的是超好看,虽然女主略显玛丽苏,但是难得主角配角都演的很到位,哎…对于余其扬,恨不起来,只能叹他执念太重,生不逢时吧!
特别喜欢钟汉良的民国戏,喜欢他塑造的所有书卷气深情又带点悲剧感的角色,这样的他很有魅力,也只在这个时候让我觉得他很迷人。
d导演脑子进过水了 //20080607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