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缺没有入门的时候,陈皮皮负责整个后山生活不能自理的师兄们的投喂工作。
有人投喂,就不存在生存问题,能活下来,就可以弹琴吹箫,人生的意义,硬生生的被这俩人弄的很简单。
高山流水遇知音,就算世界上没人能够明白,拥有彼此也就够了,如果再加上能时不时虐待一下小师弟,生活就变得更加快活。
陈皮皮快疯了,一首曲子再好听,听千八百遍也是想吐的。
你们乐在其中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连累我!
作为一个史上最年轻进入知命境的强者,整天干一些打杂帮手的活计也就算了,还要接受来自于师兄们的精神污染。
如果不是书院外面叶红鱼的恐怖,陈皮皮可能早就在这种重压之下逃之夭夭了。
所以后来陈皮皮处心积虑,要把宁缺弄进来,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去走二师兄的后门,不光是因为和宁缺的友谊,也不完全是因为烦隆庆太子,最要紧的是,宁缺看上去比隆庆太子更合适。
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就是嘛,这世上的事情不是什么都可以拿情谊来解释的,事情哪有这么简单。
他根本就想找个替死鬼。
这个世界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和真诚呢?
陈皮皮,我劝你善良。
至于之后不久陈皮皮的如意算盘就落空,也只能说是天意弄人(天谴)了。
人行于世,各有各的道,北宫未央和西门不惑的道,就在音乐。
这对最擅音律的师兄弟,本是书院后山性情最跳脱、开最朗、最爱说笑话的人,一旦浸淫入音律世界后,却另有高山流水的清雅风姿。
但常常活成蓬头垢面,险成饿殍的样子。
人的专心,不过如此而已了。
集中力是很稀罕的,大多数人的集中力很容易被攻击,不信的话,你在谁想干嘛的时候,发给他一个淘宝链接……这才是让我最佩服的地方。
青峡之战,仿佛还是在书院后山,所有人都无心听檐雨,专心做着自已的事。
北宫未央在调琴,西门不惑在贴膜,王持在煎药,四师兄在设计新东西,六师兄点燃火炉,任箭落如雨,安静如常。
因为心中平静,所以无所畏惧。
最终北宫未央和西门不惑成为了青峡那场战斗中,最关键的战斗力。
这大概是对方从未想过的事情,甚至可能也是他们从未想过的自信。
天谕大神官不明白,他说:“音律乃末道,即便你二人修到知命境,也无法看到天道的尽头,这是何必?
”这句话听上去很熟悉,就好像我们年少时偷摸做的手工,摘的歌词,画的漫画,看的闲书,踢的足球……被家长发现,急赤白脸的训斥:你不好好学习,净干这些没用的事情,将来要怎么办!
我为我热爱的东西倾尽全力,在你眼里却不值一提,我不奢望你能明白,但用你的价值观来统一我的标准,似乎就显得有些蛮不讲理,这种蛮不讲理里,充满了掌握话语权高高在上久了的优越感衍生出来的傲慢,让人打心底里无法接受。
何为末道?
我弹我的琴,论我的道,要你这妖怪多话!
仿佛道,一开始就被框定了范围,但凡超出划好的这个圈的,都是些不知所谓的东西。
大好的岁月,就被那些无用的东西占用了时间,想想就让人痛心疾首。
一代代的父母,多是如此,从古代读书考八股,博功名成了读书人一辈子的大事,到现在,每天忙碌的课程和紧张的升学考试。
我们究竟为了什么而学习,而活着,未来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去选择,大多数人都说不清楚。
只是别人都这样做,自己如果不这样,就显得像个异类。
所以别人都能这样活着,那自己也得这样活着,修行,提升境界,变的强悍,拥有力量。
这个独木桥上,挤满了人。
但力量究竟是什么?
这个世界是时刻变化着,发展着的,总有些人拥有打破一切陈规的力量。
北宫未央听懂了天谕大神官的话,所以他回答:“世间万千法门皆是道,修音律便是修天道,只不过音律不是用来战斗,而是用来体会的,知命境弹琴和普通人弹琴又有什么区别?
本以为神座是雅人,却不想连这道理都不明白。
”是的,我的心中没有疑惑,我对我的生命,足够负责。
这就是北宫未央的自信,是书院后山的自信,是夫子的自信。
所以我不在乎我的敌人是谁,有多少,我也从未对我的实力有过怀疑,因为这不值得怀疑。
或许战胜你们很难,但战胜自己,远比战胜你们要难多了。
连这个都不怕了,天底下,还有什么人堪与我一战?
势均力敌的那个人,在北宫未央和西门不惑的眼里,清晰的只剩彼此。
这世上,哪有什么所谓的末道,心之所至,就是最适合自己修行的道。
专心致志的走自己的路,不去看别人也不去看终点,只看脚下,看每天度过的点滴分秒,付出自己生命里所有的精力,可能走的不是最远的,也可能走的不在最前面。
但那有什么关系呢?
知命境和普通人没有区别,弹琴就是弹琴,对喜爱音乐的人来说,哪分什么阶级。
知命境修知命境的道,普通人修普通人的道,弹自己的琴,体会自己的人生,悟自己的因缘,关别人什么事。
每个人得到的,也都不尽相同。
悟出来的道理,自己的就是自己的,说给别人听,他没走过这个路,没这个经验,听了也是懵懂。
对不懂的人,多说一个字,都是浪费时间,有些东西,非要自己去悟出来。
夫子教给弟子的道理,简单的毫不藏私,无非就是专心二字,大道至简,大音希声。
这世间最怕的,就是想太多。
所有给一星的 都是水军,,,这剧是我看过最最最最良心的剧,,,,,,,主角也是演的很到位,比那些什么小鲜肉好的不是一点点,,,,,抛开他的出身说,,真的到位了,,很满意,,,特别是特效,动作,,这些就不说了,,,比一般的电影好了不是一点点,,,良心剧,,,水军都去死,,我看不起水军,,,本人今晚刚看这片子,,只是不想大家被水军给骗了,。
,,,
这部剧的诚意,相信不管看没看过原著,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还算还原的创作剧本、实景拍摄的绝美风景、一众老戏骨的倾情加盟、干脆利落的武打场面、不会尴尬的特效运用......如果这些加在一起,你还是只能给1星,那接下来的问题,你完全不用看也不用思考了。
因为陈飞宇毁原著宁缺而给一星的朋友,请你们好好思考,为什么还要来看这部剧,留着原著那个宁缺在心底不是很好吗?
为什么要让这么一个表面沉静、内心阴冷,满心仇恨、杀人不眨眼对桑山又可以温柔以待的“穿越者”形象具象化呢?
你在脑袋里想想不就行了?
说陈飞宇宁缺演成“傻缺”的朋友,原著宁缺可是穿越过去自带两世思维“生而知之”的少年,电视剧里有提过穿越这个事吗?
哪怕他是一个从小在战争中长大、在边城杀人如麻的“砍柴人”,他也不可能成熟的过来自未来世界,有前瞻性又腹黑冷酷的“两世人”吧?
所以,真的别吹毛求疵了,说电视剧毁原著的,你可以不看,连全程监制的老猫自己都觉得不错,不知道你们又在鸡蛋里挑什么骨头。
等哪天投资方看不到用心制作的希望,全去拍什么《心脏暴击》、《砸天记》、《斗破马场》、《舞动面馆》的时候,有你们哭的,哭着求着喊人家拍人都不会理你。
看看这些为了黑而黑的人,钱真好赚。
刚看到豆瓣上这部剧有7.1分的时候就让我好生费解,最费解的是有大量的评论说作为原著党认为它非常有诚意非常尊重原著,不好意思,不敢苟同。
我承认作为玄幻类小说要改编成电视剧非常困难,但您既然要拍,就得做好准备以及功课。
不然你挂着这个ip干什么?
不如自己再去拍一部好了。
我看到很多人说它很优秀,理由是它比斗破好,比择天记好。
我:???
为什么要跟一堆垃圾对比,跟垃圾比赢了很值得骄傲吗。
这部剧不是垃圾,它的实景拍摄、服道化和打戏都足够秒杀很多电视剧了,但是,重点是,它是《将夜》啊,我始终认为,可以改编,但是很多核心细节不能变。
之前有评论问我,大黑马啊那些的很难拍出来,我承认,已经那些小说里用大量文字铺垫出来的画面的确很难在电视呈现,但核心的主线内容是不是不该轻易的改编,故事的重点是不是也应该在电视里向观众表达呢。
我对将夜这部小说有很深的感情,书里那句桑桑是宁缺的命啊,真真是看一次泪目一次,知道它要拍成剧的时候我真的是无比期待,跟很多身边没看过小说的朋友安利,大概有两三个朋友看了以后说,看不懂啊什么乱七八糟的,我一一和他们解释西陵是什么,不可知之地是什么以及永夜。
你说作为一部剧带给观众这么多疑问,这是成功的吗?
作为书粉谈几个我认为重要的细节吧。
第一原著里唐王和皇后何等的相亲相爱,可是电视剧里我看到十几集了也没感受到那种感情。
如果不是这份爱,夏侯作为一个魔宗的人无法在唐国拥有那么多力量,宁缺的复仇也不会显得有多艰难。
第二个细节就是颜瑟认徒弟了,书里颜瑟找到宁缺的那份欣喜若狂还记得吗?
将鸡汤帖和宁缺都视若珍宝,不惜和夫子抢徒弟,剧里是直接在路上因为一串糖葫芦一个字……喂,这可是神符师哎,这个身份对宁缺对唐国对以后的剧情发展有多重要,咱们就不能稍微戏剧化一点吗,好歹让没看过书的观众知道这到底是多重要的一件事啊。
至于其他一些细节就不说了,毕竟用很多人的话来说就是改编嘛,不可能一毛一样。
演员的演技我刚看前面几集的时候的确也接受无能,目前看到第十二集在自我说服的过程里反倒接受了,拿男主来说,陈飞宇一个这么年轻的男孩子,作为演员也没啥经验,你让他马上把书里那么饱满以及复杂的人物马上活灵活现的表达出来,的确也不太可能。
总之,这部改编自将夜的《将夜》它真的很多问题,但我也不会骂它是一坨狗屎,作为喜欢原著的人来说当然对它的期望更高,甚至挑剔,我喜欢那个为了复仇为了活下去不择手段的宁缺,喜欢那个被宁缺视为生命的桑桑,喜欢那个冷漠却有情的叶红鱼,甚至是反派隆庆,他前期有多优秀和不可一世,只是很可惜,目前这些我都没在电视里感受到,至于充满智慧有仁慈的李慢慢,二师兄等等等等12集里还没太多戏份所以就不评价了。
最后我的确不理解很多原著为什么说“我认为很还原原著”这种话,也不理解为什么它会值得五星,这是不是意味着它将是玄幻小说翻拍的最高水准?
实景拍摄,优秀的服道化固然值得表扬,但这并不能说明一切啊,难道讲故事不才是重点吗。
我刚吐槽一句本末倒置,就来了一堆拥护者反驳,怎么着,不能批评了还?
你乐意五星就五星,你乐意用尽赞美去维护这剧你就去维护。
我们不喜欢的,不满意的,也拥有在这吐槽的自由。
我指望着跟真正的书粉愉快交流呢。
最后。
我之前吐槽夏侯作为一个武道高手,一个纵横大陆北方的男人在第一集就被唐王捶的满地找牙,竟然有人回复我说那是因为人家是唐王他作为将军不能还手。
我:????
您看懂了吗,谁让他还手了??
重点是他作为那样厉害的一个人,被唐王随便捶了几下就倒地上并且流血了,ok???
真是良心剧啊公主真的不冷吗?
穿得那么少说话时看得出白气,举着伞手都冻紫了,这里应该是真雪吧,后面的雪像是特效做的,说话没有白气从沙漠到花林再从小河树林转到雪地,自然风景秀美瑰丽一次都没有看到月亮,这个细节必须好评包括第一集时让句问桑桑,出汗了吗?
这个是补充的细节吧?
因为桑桑有寒症,不是故意使唤的还有【要取你的命】这还真编出歌,唱出来了开拍前一群陈飞宇黑子没拍出来就不停在黑我不知道你们认为的宁缺是什么样但我认为的宁缺是一个为了生存无所不用其极的人,但他也是一个有底线的无赖,不是痞子不是流氓无论前面那段时间的斗破吴磊(哭着鼻子啊啊啊大喊哭着我要当斗者斗者)以及武动杨洋(猥琐占女人的便宜),那都不是宁缺他是内心有着铮铮傲骨的冷血真汉子,男儿有泪不轻弹一群人说男主不学斗破哭鼻子那他就不像宁缺你家男人哭鼻子要不要我送尿不湿?
回来打打脸,这才三个月,这剧就被观众扔垃圾箱没人看了,可见公道自在人心,不在水军多少。
标题起得不太合适,不过不想改了。
==================================几年过去了,这剧提都没人提了,看看人家《庆余年》,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傻逼豆瓣,扇你们耳光===================================对于从《映秀十年事》就开始关注猫腻的老读者,无疑想撕了整个剧组。
影视化删除了所有悬念,抽掉了所有情感,简化了所有细节,把猫腻的书拍得跟土豆西红柿的书一样流水账。
一,剧情改编上强行平铺直叙比如开头世界观直接粗暴地用旁白,一口气塞了很大的信息量,但是完全没有画面情节配合,能记住才有鬼了。
而原文的开头是这样的:
正是三人看蚂蚁的一场对话,描述了作品最根本的世界观,一点点展开架空世界的设定。
在李渔的出场上,编导生怕观众看不懂,硬是不留一点悬念,直接宣布公主假扮侍女,粗暴得一塌糊涂。
而原文是这样写的:
太看不起我们读者和观众了吧?
当我们是脑残呢?
课文上王熙凤的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有谁不记得?
非要改得这么low是想羞辱谁?
二 对白改编毫无情感猫腻作为网文作者中的一抹亮色,正是因为他作品中是包含情感和趣味的。
不像有些作者的作品干巴巴的流水账,毫无情感和戏剧性。
但是电视剧的改编抹杀了这一切。
例如马将军劝宁缺护送公主的对话,原文是这样写的:
在这段对话中,宁缺和全城军民的情感跃然纸上,而语言中的诸多细节又填补了故事背景。
但是到了电视剧里,翻来覆去提吕洞玄,生怕观众记不住这个人么?
而没有了情感铺垫,原书中猫腻藏了几百章,催人泪下的三句话,被编导草率地直接抛出来,只留下满屏的尴尬。
三 尴尬的演技宁缺是一个蔫儿坏的机灵鬼,惯会甜言蜜语的小无赖,表情应该是很丰富的。
而主演陈飞宇是个肢体和面部一样僵硬的装逼男。
你们不觉得他说起话来特别像吴亦凡么?
没有语气语调的变化,没有眼神,没有表情。
我觉得他适合的角色只能是《凡人修仙传》里的韩立,永远冷漠地打怪升级,表情只有“微微一愣”。
能拍出这样每一分钟都是尴尬的电视剧,从根本上来讲,还是剧组把观众当傻子看,以为一个大IP加鲜肉摆pose就能搞定一切,顶多找着老戏骨配角撑一下场面,所有复杂细节全部被粗暴抹平。
这样的傻叉电视剧,作者只能厚着脸皮说还可以,但是相信每一个老读者都会拒绝好评,我们观众不应该被这样草率对待,我们想看到更有艺术价值的作品,我们有着远高于剧组的审美水平,而这也是我们在一众流水账网络小说中,看到猫腻,支持猫腻的原因。
## 怼一些傻逼1. 说电视剧必然有改编的电视剧是可以有改编,甚至可以改编情节。
但是什么改编是好的,什么改编是坏的,这是有底线的。
把情感丰富的原著改编成流水账,这也算优点?
把所有的悬念伏笔全部去掉,影视史上都没有这样的道理。
世界观背景的介绍,必须要用大段的旁白一次性说完?
脑子秀逗了吧!
这分明就是敷衍,是偷懒!
哈利波特也是幻想故事,有开头一次性给你十分钟旁白讲巫师世界的吗?
冰与火之歌也是架空,有大段大段的世界观介绍吗?
魔戒也是魔幻故事,作者甚至给魔戒世界写了整部编年史,创造了专门的语言,但是无论是书还是电影,有一开场就介绍虚构的历史,大段旁白吗?
世界观就不能在故事中徐徐展开吗?
用点脑子很难吗?
旁白可以有,但是非要这么生硬吗?
看过大明宫词吗?
以主角太平公主的视角,娓娓道来的旁白见过吗?
旁白一定要像动物世界那样的吗?
别犯傻了,没见过好作品的傻逼们!
2. 说比烂剧都好的没见过这么自甘堕落的蠢货,不知道什么叫暴殄天物。
傻逼编导培养傻逼观众,傻逼观众成全傻逼编导,最终实现共同傻逼。
## 想说的都说完了,没啥好撕的,也从来不想叫醒在铁屋子里沉睡的人,所以有些评论眼不见为净。
作为看了20年网络小说的老读者,在作者默默无闻的时候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看着他们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认可。
然而人红是非多,读者多了自然也良莠不齐,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猫腻写完《大道朝天》就不会再写大长篇了,而他也还没有优秀到能让人重拍他的作品的地步,所以最好的三部长篇《间客》《将夜》《庆余年》拍毁一部就是永远的损失,作为作者和合作方他自然不能公开批评电视剧,但是老读者们实在心疼,这不仅仅是猫腻的心血,也是我们的青春。
猫腻的书是可以反复读的,如果拍出来的电视剧只能播一次就销声匿迹,那就是彻底的失败。
相反的成功就像琼瑶剧,小说很少有人会看第二第三遍,但是还珠格格年年会重播。
又比如《甄嬛传》,电视剧比小说升华了不止一个档次,这是成功。
我们读者的要求也没那么高,改编可以,不失水准就行。
觉得如今的两部《择天记》《将夜》拍的不错的观众,实在是有点羞辱了猫腻,太低估了他作品的趣味性和文学性。
猫腻能从一大堆的网络写手中脱颖而出,而电视剧随着热点过去将淹没在茫茫剧海中,就足够说明问题了。
打五星的未必就是水军,可能就是一群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的小白观众,到了明年或许就根本想不起来还有这部剧。
如果时间证明我是错的,我反而会很高兴。
可惜不可能。
前年某日,我开始看择天记,后来陆续又看了庆余年和将夜。
这3本里,我觉得庆余年写的最好,将夜次之,择天记几乎崩了。
但庆余年和琅琊榜很像,尤其去除了打的场面后,可惜后者已经播出,隐约有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
因为看的顺序和猫腻写书的顺序不相同,所以前后对比起来有或许和别人不一样的感受。
猫腻擅长文字,尤其擅长三五更的小故事,更擅写全篇的高潮。
最初看择天记,就是因为周园一段吸引我读了下去。
择天记里的周园一段、圣后死一段,庆余年里的大东山一段、陈萍萍一段,将夜里的夫子斩神一段,都很精彩,哪怕有些字句单看起来一般,但放在整个章节来看仍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
猫腻也擅写人物,择天记里出了无数个闪耀光芒的配角,将夜里的几位二层楼先生也还可以,庆余年里的陈萍萍、庆帝等等。
但猫腻对故事全局把握的不是很好,择天记自圣后死开始、将夜自夫子登天开始,后面的半本就几乎成了凑数的部分,细腻的文字、篇章仍有,但没了主心骨,更不要说择天记最后的烂尾;只有庆余年一直写到最后,所以讲3本里庆余年最好。
另一点是对人物的笔墨有时分配不好,择天记里女主几乎是个花瓶,更别说那个倒霉的罗布,将夜里太多柳白、掌教、三行走这样的灌水人物了,而给反派隆庆的又太多,以至成了打不死的小强。
从全局来看,这三本书还是网文的大体套路,主角光环太多,庆余年里甚至开了后宫,将夜开篇作者明说了这是部爽文,总之给人感觉很不好。
择天记拍成烂片,和编剧乱改剧情有关,却也和原著本身描写有漏洞、开挂太多、场面太宏大有关。
第1点还能通过适当修改剧情解决,剩下两点导致电视剧很难还原原著。
听说庆余年和将夜也拍电视剧了,二先生在青峡前挡下千军万马看着很爽,但一想到被拍成实景就觉得很扯,七天七夜只是4个字,一千年只要3个字,可要真拍出来,应该拍多少分钟呢?
所以真没法对这两部电视剧报太大希望,只能寄希望于3D动画,但是看秦时明月的龟速,又觉得网文动画化遥遥无期了。
哎。
在新闻哥的安利下看了六集将夜,习惯性翻豆瓣,对将夜目前的分数感到惊疑。
看了下一二星评,十条有八条喷男主。
演宁缺的这孩子上辈子是缺了大德还是怎么着?
粗略浏览几页,脑子里大概有了几个关键词——‘势力星二代’、‘丑’、‘毁原著’、‘演技烂’。
对于不带一丝客观性的主观打分,我只能定义为‘狭隘’。
因人家底和长相而喷的,你缺乏对一个人、一个个体最基本的尊重。
因觉得毁原著而喷的,你完全无视了剧作方改编的诚意。
说男主与原著不符的,你不理解什么是‘改编’。
如果照搬原文啥都不动,那不叫电视剧《将夜》,而是小说《将夜》PPT。
我几年前看过原著,觉得剧作的还原度其实算不错的,但宁缺的人设明显是有所改动,因为‘某些原因’也必须改动。
小说里的宁缺穿越而来,再世为人,外热内冷,看似温情之处,总透露出一股子冰冷的算计,他是披着少年外皮的成年人。
而陈飞宇不是小说《将夜》里的宁缺,却是电视剧《将夜》里的宁缺。
这个宁缺,少年中二,十七八岁,时刻一脸‘老子之外普天之下皆废柴’的不屑,拽的和我高中班上总是坐后排踢女孩凳子的男学生一模一样。
而被观众诟病的‘废柴’口头禅,仔细想想,和‘傻逼’有什么区别?
所以我更倾向于认为,陈飞宇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本色’出演,所以这谈不上‘演技烂’。
本色之外,陈飞宇也在努力演好这个宁缺该有的情绪,这部分的演技,也算不上‘烂’,但飘忽,时好时坏,可能上一段给你惊喜,下一段就令人无语。
我要来一句‘他还是个孩子呢,需要鼓励’,你们会不会骂我。
低分档除开骂男主,另外喷作品的貌似挺团结,都比较执着于一点——第一集拍得贼傻逼。
客气点说,开篇直接丢出世界观、多线叙事是在赶客,给观众设置门槛,这种手法不好。
我的点可能有点怪,因为我能接受,所以不觉得这样叫不好。
有门槛,跨过去不就得了,不想跨过去的,躺门外骂娘是怎么一回事?
门里边风光您看了吗?
一时看不懂真有那么重要?
反正我当时是真没咋记住,但这并不妨碍我继续看宁缺的主线。
而我自以为的没记住,随着剧情的深入,却开始逐渐清晰。
从不太懂到懂,我仿佛察觉了这种手法的深意。
它先在你心里投下了一片影子,你以为你没care,它不动声色一点点把影子实化,直到某一刻,春风化雨般,你懂了。
我还懂了,《将夜》是一杯茶,适合慢品,是一捧酒,需要酝酿会儿,才能在你心里烧出火来。
想喝速溶饮料的,你在这里打一星,不仅糟蹋了茶酒,还给饮料抹了黑。
当然,这杯茶不算顶级,但要被打成茶渣,的确有点说不过去。
最后。
谭维维的《永夜》非常非常非常好听。
这首歌在剧中响起的第一瞬就抓住了我的耳朵,然后循环到现在没出来。
歌词美,极美。
“我看见了云海 如晦如梦幻 我唤来了星繁 似灭似绚烂 我翻过了绿洲 无边且无岸 我亲吻了河川 春去春又来”这也是《将夜》绚烂静美剧景的映照。
不夸张的说,谭维维的声音,让我听到了天地,高潮部分的循环往复,甚至有令人落泪的冲动。
她唱出了一种境界,浮游天地,沧海一粟,梦想在彼岸,无舟可渡。
这部剧,好的地方,服化道景、打戏、老戏骨、电影质感等等,大公号们都夸过了,瑕疵的地方,神神叨叨的传销头子隆庆、‘你觉得开心就好’的黎明等等,也都有人们吐槽过了。
所以我也就不再赘言,直接给出我的打分。
在我这儿,《将夜》值得四颗星。
三星半给剧,半星以资鼓励,为剧作方的诚意与用心,希望他们吸取1的教训经验,好好拍2。
什么是诚意与用心?
反正我知道那种一集40分钟能找出41个bug、哪里没去抠哪里的出品肯定不够诚意。
拿着淘宝批发来的假花彩纱大量布景的不见得是缺钱,是缺心。
好的态度拿出了坏的作品尚且值得鼓励,更别提,《将夜》它并不差。
颜瑟大师,老戏骨,没得挑,真正做到讲台词,跟平时说话似的,演得太好了。
对宁缺好,最赞他那句台词,对徒儿的钟爱之情,让人感动。
卫光明,对桑桑好,亦师亦父!
我说这俩口子真好命,遇到的师傅都这么好的!
朝小树,反正从第一个眼神开始,这个角色就是安志杰的了。
没啥好说的,春风亭一战已成经典!
首先陈飞宇演技真的太嫩,几乎没有,其次隆庆像是陈凯歌私生子一样洗白加戏,第三,你们总吐槽什么斗气化马毁原著,可将夜原著里大剑师也不是灵魂出窍御剑的呀,为什么这种特效处理没有看到原著党吐槽?
不过是将夜的水军太强,一直热炒春风亭之战。
还有公主让丫鬟顶替殉葬自己逃跑之前为什么要洗澡?
能不能让丫鬟洗?
公主逃跑路上被人追杀竟推理说不是金帐王庭追杀,说金账王庭没这么大胆子害唐国公主,编剧你失忆了吗?
一开始要公主殉葬的是谁?
还有,西陵神教的选角和造型是认真的吗?
一个个脸上有疤凶神恶煞的,让人怎么相信这些人是大神官?
这些不是黑帮打手吗?
为昊天积蓄信仰力的神官长这副模样是如何让教众信服的?
靠打吗?
其实从一开始我对这剧打戏就很失望,一开始宁缺砍柴被马贼设伏上了当,硬刚,自家同袍全被杀就剩宁缺一个活下来杀光了马贼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你有什么好得意的?
完全不哀悼一下同袍们的生命就那么拽拽的回到渭城可还行?
这就是梳碧湖砍柴人的范儿?
第二场在北山道吕清臣战书院入魔的弃徒大剑师,原著里剑师除了剑圣柳白一派是拿着剑的,其余都是念力御剑战斗不持剑,看到那弃徒拿着剑挥来挥去我就无比失望,就是不想花钱做特效呗。
第三场,春风亭之战一开始还可以,朝小树拿剑砍人砍一路非常爽,安志杰不愧是动作明星,每一剑都砍得非常流畅有力到肉,但当朝小树灵魂出窍一样拿着剑追斗我就没兴趣了。
而宁缺的打戏,身段不行,力度不行,气势更不行,全靠那些演小混混的武行自己配合衬托飞啊翻啊滚啊,变成搞笑戏了。
宁缺刺希张贻琦那段,完全是把宁缺的性格颠覆了,原著里心计深沉,心思缜密,神不知鬼不觉的杀死了张,剧本竟改成冒失鬼一样毫无计划明目张胆还让人逃了出去,简直失望透顶。
宁缺不是穿越者,穿越者的设定一抽掉,剧里的宁缺就像没有灵魂了,变成一个普通的青葱少年,没有心机,没有思辨,没有坚韧,没有深度,本事也打了折,这几集下来陈飞宇演得最好的地方就是他在考书院时抱怨卷子写满了却没分的时候,应该是他的真实体验。
其实他如果去拍些校园青春剧还行,能哄到些粉丝混点流量。
16岁的陈飞宇演18岁的宁缺,25岁的宋伊人演14岁的桑桑,一个扮成熟一个装嫩,看着不像少爷带着小侍女,倒像儿童找了个老妈子,宁缺和桑桑的心灵契合完全没演出来,各种日常十分生硬,甚至硌应。
先吐槽到这里,我从不到豆瓣评论,实在喜欢将夜这本书宁缺这个角色才去看剧找虐,虐到心里有火不吐不快专门下载豆瓣来吐槽的。
近年玄幻网文改编剧水准第一,这个排名有无异议?优缺点并存,隆庆 崇明的戏我全跳了。与原文一致部分大体不错。
天不生夫子,万古如长夜。人设的改动尴尬的要死,尤其是西陵神殿那一段儿,中不中洋不洋的,隆庆辩难那一段简直鬼扯,扑死的节奏!
男主竟然是个照骗,嘴凸真碍眼,演技太差,不分场景地挑眉。实景和特效能给一星吧。剧情穿插辩论赛,台词云里雾里的
同期同平台上映的剧,隔壁某剧有7.8,这剧6.8 我表示不服……相当不服,想打架
那些差评简直不能忍,什么主角嘴巴歪的,鸡蛋里挑骨头!这么良心的剧你却一直盯着人家嘴巴!!说看不懂的,麻烦耐心一点多看两集,一群人都跟着别人瞎起哄,听风就是雨,虽然主角是陈凯歌的儿子,但是他的演技起码没有让我出戏,挺好!
只看了头两集,特别喜欢这种制作精美的剧作,拍摄、美术、武指、后期都非常细腻,没有娘娘腔主演(除了公主尴尬), 其他人都很入戏,期待成为国产奇幻剧的新标杆,值得关注。
果然还是无法满意…男主的嘴是歪的还喜欢搞出坏坏的样子喊别人废材,裁决大神官是个没有心机的傻子,唐国国君一点帝王霸气都没,三个天下行走一脸大叔相……这不是我心目中的宁缺!这不是我心目中的将夜!
几个片段真的很有古龙武侠的感觉,可惜节奏莫名其妙的,男主歪嘴症,隆庆太尬..
在将夜和庆余年出片花后,我曾和几位朋友讨论将夜和庆余年哪一个能更火。除了我,他们都选择了将夜。他们说庆余年一看就改动很大。我当时提出一个问题,小说改编电视剧,到底是更符合原著好,还是多改编好呢。在将夜这部剧播出后,我虽很欣喜有一些符合原著的地方,但是大部分还是觉得尴尬
小袁女士做个人
国产改编修仙剧,目前应该拍第一位了吧。说不好看的,看完第5,6集再来评论。追完了,可惜后面再也拍不出春风亭的感觉了。哎
腾讯居然要会员才能看。当初为大家提供免费影剧的腾讯已经阵亡了?
隆庆皇子家里有矿吧?那台词,跟小学生背课文似的
飞宇小弟,年方十八。容貌上得克里斯吴六分形似,演技上更得其八分真传。表情僵硬,台词尴尬,将夜越往后越难撑住,再厉害的老戏骨也经不住主角这么糟蹋
服装太丑了……没有仙侠古装的韵味
好不容易化妆正常了一点,却碰上了新一代面瘫接班人,唉。。。
1.外景没话说 2.主演演技就有点尴尬了 3.喜欢莫山山
三星给春风亭,其余的真的感觉剧情在注水,完全看不下去了。。。
每一天都在孤独的吹爆将夜,真的热血,拍的真的美。但是根本就不火……大家都说,质感和高级的幽默感以及复杂的世界观真的很难取悦广大电视剧观众,青春、热血又中二什么的,也并没能打动年轻观众群体。但还是要为孤独的追求品质,却因为无法赢得掌声而焦虑的片方鼓掌一下下……
主演看着太难受了,总是翘嘴尴尬,想演出纨绔的样子完全不会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