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与梦想

光荣与梦想

主演:唐国强,侯京健,黄晓明,佟瑞欣,刘劲,张桐,吴刚,马少骅,王劲松,高圆圆,李小冉,王丽坤,李晨,倪大红,聂远,李乃文,马元,郑恺,冯雷,高伟光,张一山,关晓彤,曹可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1

《光荣与梦想》剧照

光荣与梦想 剧照 NO.1光荣与梦想 剧照 NO.2光荣与梦想 剧照 NO.3光荣与梦想 剧照 NO.4光荣与梦想 剧照 NO.5光荣与梦想 剧照 NO.6光荣与梦想 剧照 NO.13光荣与梦想 剧照 NO.14光荣与梦想 剧照 NO.15光荣与梦想 剧照 NO.16光荣与梦想 剧照 NO.17光荣与梦想 剧照 NO.18光荣与梦想 剧照 NO.19光荣与梦想 剧照 NO.20

《光荣与梦想》剧情介绍

光荣与梦想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0世纪初的旧中国,军阀割据民不聊生。湖南青年毛泽东积极投身革命运动,在李大钊、陈独秀指引下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参与了创建中国共产党,工友赵语迟一路追随,并与陈独秀门生厉春风成为至交。蒋介石叛变革命,厉春风投入了反动阵营。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挺进井冈山创立了根据地,赵语迟成长为革命战士。蒋介石连续围剿苏区,毛泽东在党内遭受排挤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长征路上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日寇侵华,中共团结全国各阶层取得抗战胜利。蒋介石发动内战剿共,毛泽东指挥解放军三大战役把蒋介石赶到台湾。美帝卷土重来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毛泽东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三年浴血奋战打败美帝,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真正屹立在东方。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义勇军魂生活大爆炸第二季爱与真实作秀时刻空中的飞鸟五月的鲜花你是我的命运镖行天下之牡丹阁IT狂人第一季戈雅之魂浪花淘尽一个人的武林拯救电影院大学任你行再造初恋机器鸡:星战特辑第三集小镇缉凶狱蝶红旗漫卷西风光影造梦师Ⅱ安托万夫人最后一站丈夫、妻子和情人黑盒子一页的恋爱换了人间东京二十三区女少女☆歌剧RevueStarlightRondoRondoRondo良医第一季藕断丝连

《光荣与梦想》长篇影评

 1 ) 《光荣与梦想》收视率第一,老戏骨定律再次被验证了

最近,第27届上海白玉兰奖公布了入围名单,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张桐在《觉醒年代》里成功饰演了李大钊,却没有入围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很多人直言:“白玉兰奖这是发大水了。

”不过,看完入围名单我们就能明白其中的端倪了。

《觉醒年代》这部剧是近年来难得的主旋律精品剧,讲述了1915年到1921年的6年里,陈独秀和李大钊为救国上下求索最终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整部剧不仅品质精良,演员也是全员演技在线,豆瓣评分也从开画时的8.4分一口气飙到了9.3分。

不过全员演技在线也造成了一定的“内卷”。

比如陈独秀和李大钊谁才是这部剧的男一号呢?

陈独秀的戏份更重,可剧尾的字幕里却把李大钊放在了第一位,很多剧迷也是争论不休,为此编剧龙平平还专门出来解释,这部剧是双男主剧,排名不分先后。

不过考虑到于和伟在《巡回检察组》里也有精彩的表现,最后于和伟入围了视帝名单,张桐遗憾出局。

同样的“内卷”还发生在配角上。

《觉醒年代》里,马少骅饰演的蔡元培,曹磊饰演的鲁迅,朱刚日尧饰演的胡适,张晚意饰演的陈延年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最佳男配的提名只有一个。

最终马少骅提名最佳男配,其他演员只能遗憾陪跑。

简单分析就能看出,并不是白玉兰奖发大水了,而是《觉醒年代》太过优秀,给观众的和评委带来了幸福的烦恼。

不过,这些没入围的好演员不必太过沮丧,因为这两年精品好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属于他们的春天到来了。

在《觉醒年代》快结束时,弹幕里有观众就说,希望这样的好剧能够一直拍下去,最好从1921年拍到2021年,续集的名字就叫做《革命年代》和《复兴年代》,这个提议获得了许多人的点赞。

万万没想到,观众的心愿很快就得到了满足。

5月25日,电视剧《光荣与梦想》开播,这部剧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觉醒年代》的续集,张桐在本剧里继续饰演李大钊。

本剧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开端到1954年抗美援朝胜利为终点,讲述了我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我一口气看完了5集,有一种酣畅淋漓而又意犹未尽的感觉。

《觉醒年代》是由张永新执导的,他之前的代表作是《军师联盟》;《光荣与梦想》是刘江执导的,他之前的代表作是《黎明之前》和《咱们结婚吧》。

两位导演的风格不同,但在创作这两部剧时却好像达成了某种默契,使得两剧是有一定的继承关系的。

首先是故事上的继承。

《觉醒年代》是以五四运动为全剧的高潮,以中共建党为故事的结尾,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光荣与梦想》开篇用旁白的形式讲述了五四运动的意义,接着就用大量生动的细节完成还原了中共建党的全过程,看完《觉醒年代》的朋友可以无缝切换到这部新剧之中。

其次是演员的继承,张桐在本剧中继续出演李大钊,侯京健在本剧中继续出演青年毛泽东,有了这些熟面孔,观众也能快速切换到新剧之中。

最后是画面上的继承,两部剧从取景到运镜到画面的色彩处理都呈现出了电影般的质感,张永新和刘江联手拔高了主旋律电视剧的创作天花板。

不过,两部剧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觉醒年代》用43集讲述了6年的历史,主要角色就几十人,主要以文戏为主,讲述的也是新文化运动启发民智的故事。

这使得《觉醒年代》拍摄的方式是“小而精”,全剧好像在芝麻上绣花一样拍的很精致。

比如不同的场景之间用版画的形式进行衔接;比如毛泽东出场、鲁迅写下《狂人日记》、陈独秀和胡适分道扬镳时都用了一种艺术化的处理方式;比如全剧用大量的动物来进行隐喻:用蚂蚁爬行来反映左倾思潮,用青蛙来暗讽保守派是井底之蛙,用牛来暗示毛泽东是执牛耳者,用骆驼来表示古老的中国负重前行等等。

而《光荣与梦想》用40集讲述了35年的历史,包含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和抗美援朝等大事件,有大量的战争戏,剧中出现的真实历史人物达到了400多人,参加的演员多达200多人,拍摄的场景多达700多个,其中黄埔军校的戏只有12场,可是剧组却专门搭景还原当时的场景。

这使得《光荣与梦想》的拍摄方式是“大而全”,它以点带面讲述故事。

比如刚开始重点讲述中共一大成立的细节,然后下一个场景就跳转到2年后国民党一大召开,接着就是1年后黄埔军校的成立,几个事件之间是作留白处理的,这样的拍摄方式少了《觉醒年代》那种黏性,但格局和视野更加宏大。

在演员方面,两部剧都是老戏骨压阵,都保证了下限,但也是有巨大的区别的。

《觉醒年代》因为人物比较少,在演员选择上就以演技为唯一标准,这使得全剧里戏骨云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历史人物都都戏骨们塑造的形象而立体。

但《光荣与梦想》涉及到的演员有200多人,全部选择戏骨出演是不现实的,它在演员的选择标准上更加多元化,看点是要超过《觉醒年代》的,但在演技的稳定性上就会产生一定的偏差。

比如张桐和侯京健都在两部剧中出演了李大钊和毛泽东,但在《觉醒年代》里张桐是主演,侯京健是配角,而到了《光荣与梦想》里,张桐成了配角,侯京健成了主角,两人的表演方式自然也有了变化,观众能否接受这种反差是个问题。

再比如马少骅在《觉醒年代》饰演的是蔡元培,在《光荣与梦想》里饰演的是孙中山,这位老戏骨饰演两个角色时是有明显的差别的,欣赏这种差别对于观众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对演员却是一大考验。

还有《光荣与梦想》中,侯京健、佟瑞欣、唐国强分别饰演毛泽东的青年、中年和老年时期,黄晓明、刘劲分别饰演周恩来的青年和中年时期,几个演员之间如何做到无缝衔接也增加了看点月难度。

此外,《觉醒年代》里于和伟成功饰演了陈独秀,而《光荣与梦想》中达康书记吴刚出演陈独秀,吴刚的造型更接近陈独秀,而于和伟的表演更有个人风格,两位戏骨的隔空PK十分有看点。

《光荣与梦想》也有争议的点,比如王劲松首次饰演蒋介石、李晨饰演张国焘,黄晓明饰演青年周恩来都遭到了观众的质疑。

对了,导演还邀请了张一山、谢孟伟、曹骏、关晓彤、高圆圆都有争议的演员饰演历史人物,也是一招险棋。

演员选择的多元性决定了它的看点更多,争议更大,整体性更差,拍摄难度也更大。

但不管怎么说,《觉醒年代》和《光荣与梦想》都是几个老戏骨撑起来的剧,于和伟、张桐、马少骅、唐国强、刘劲等老戏骨才是两部剧成功的关键。

两剧的创作理念不同,拍摄方式不同,演员的表演风格也不同,但恰好从两个侧面证明了老戏骨定律已经成为电视剧创作的铁律,好演员的春天已经到来了。

最后,我给大家一个建议:想要系统全面了解中国近代史,可以先看《走向共和》,再看《觉醒年代》,最后看《光荣与梦想》,这三部剧承前启后,组合在一起就是一部完整的中国近代史。

好的历史剧并等于真实的历史,但是却是引导观众去了解真实历史的一座桥梁,从这个意义上看,《觉醒年代》做到了,《光荣与梦想》也做到了。

 2 ) 年代

看着很好看,让我体会了那个年代的历史,是我真切感受到了历史的意义,和那个年代的光荣和携带的梦想,演员也选的很好,人物细腻的演技和对角色的刻画都非常的不错,能够使我真情实意的感同身受,投入到剧里,对青少年的三观树立也很不错,是很不错的一部正剧,通过电视剧历史了解人物,更加投入,省时省力,是不错的了解,消遣的日常历史剧之一

 3 ) 历史的光荣,每一个革命者的梦想

建党一百周年献礼剧《光荣与梦想》作为主旋律电视剧,必然会展现历史的光荣,可这剧并没有让观众觉得遥不可及。

因为它没有止于向浩瀚历史致敬,因为铸造这光荣的,是千万革命者的梦想。

宏大叙事下聚焦每一个投身革命的人,正是他们的一言一行汇聚在一起,最后书写了这部《光荣与梦想》。

《光荣与梦想》铺开时光,讲述了从中国共产党建立到抗美援朝这段历史,这自然引发观众对“史诗型”电视剧的期待,这部剧也不负众望,历史事件的呈现波澜壮阔,同时,历史人物的刻画也是细致入微。

虽说四十集的电视剧要讲述35年间发生的历史,但观众却绝不会有流水账式的观感。

每一集的主题都十分明确,比如第一集建党筹备,第二集第一次党代会的召开,第三集国共第一次合作,第四、五集黄埔军校众人投身革命的积极风貌,第七集北伐战争期间,叶挺率领的独立团横扫千军……观众的观感在这些历史事件种被一次次调动起来。

随着主线剧情的深入,副线剧情也穿插其中,剧情愈加饱满,可看性也更强。

比如第三集,李大钊孙中山两位伟人会面,李大钊提到了工农力量的重要性,同一集就呈现了刘少奇在领导工人运动时慷慨激昂的发言。

第四集黄埔军校革命志士聚集,学习军事知识,同样也展现了杨开慧细致耐心地在夜校教工人们识字。

第七集北伐战争开始,独立团作为先锋队,在两湖地区受到了农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护。

主副线共同演绎历史事件的同时,各种细节的点缀也让这部“史诗”电视剧不仅有恢弘的气势,也充满了温情的气息。

第一集结尾处,工作之余的毛泽东给杨开慧梳头时说:“我这不是张敞画眉,不是平儿理妆,是润之啊,给我的开慧好好梳一次头。

”伟人也是平凡人,也有缱绻情谊。

第二集一大召开,参会的各个代表举手投足间,人物性格尽显。

董必武沉稳坚毅,爱护年轻同僚。

毛泽东深夜还在做文书工作,董必武带来麻糖给他解乏,并提出帮助毛泽东完成工作。

毛泽东说要请他吃辣肉面作为感谢,因为“湖南人无辣不欢”,董必武十分欢快地回应“我们湖北人也是无辣不欢”。

此时宏大叙事暂时退后,同道中人互相关心的情谊,轻松愉悦的氛围瞬间就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同样,黄埔军校招生期间,陈赓、方志敏、徐向前、蒋先云在参与面试的时候,不仅每个人展现出的气质性格各不一样,每个人也从不同的角度——战争、工业、民生、团结群众——切入,展现了投身革命的必要性。

细心的观众可能注意到,这四人面试的时候,配乐也是不一样的,而每一支配乐给人的感觉恰好能很好的呼应他们各自的性格。

这里当然也要感谢各位实力派演员的助力,在有限的篇幅里刻画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革命是不可阻挡的洪流,可这股洪流的构成正是这一个个鲜活的人。

说到历史上每一个具体的人,这部剧另外一处让人期待的地方,可以说是对女性革命者的着墨。

王会悟在第一次党代会召开的时候给予了坚实的后勤支持,并且在危难时刻提议嘉兴渔船游湖做掩护,完成会议。

杨开慧不仅是作为妻子、母亲和毛泽东的灵魂伴侣出现,她同时也是革命的一份子。

第三集中,她不仅支持毛泽东的工作,同时说:“我也要工作,我也是党员呀。

”这就呼应了上面提到的第四集副线,杨开慧在夜校教工人识字。

向警予、邓颖超等也会相继出场,这一方面观众还可以有所期待。

作为一部讲述党史的电视剧,思想方面的呈现也是必不可少,可思想毕竟是抽象的东西,怎么清晰地展现出来又不会让观众觉得生硬?

导演和编剧在这方面也下了功夫,用电视剧的优势,把这些抽象的思想生动地演绎了出来。

黄埔军校课堂上,借师生之间的问答互动和陈赓之口引出了“革命意志”是最有力的武器,这个情节也很快在下一集军校队员出征中体现出来,在独立团无往不胜的时候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也可以预料到它会是整部电视剧的草蛇灰线。

 4 ) 《觉醒年代》《大浪淘沙》《光荣与梦想》剧情刚好互为补充

觉醒讲的是一大前,拍摄风格偏艺术化,浪漫。

大浪讲的是一大本身(五四到一大用了六集来讲,因为这个会其实开了一周)以及之后各种会议和战斗的决策过程和各人物的性格转变,也可以看成是毛思想的形成过程。

风格偏写实,质量也是天花板水平。

光荣讲的是大事件,比如战争,所以五四到一大只花了一集。

从昨天第一集来看,非常能体会到导演的用意,整体感觉很不错,比较安静、克制。

光影风格像2000年左右的电影,就是有点偏黄,有人觉得好有人可能不喜欢。

目前觉醒是9.3,大浪估计8.8,光荣预估8.5拭目以待!

 5 ) 不错

真的太好看 了啊,黄晓明演的真好, 演技真是越来越好了 , 每天都追剧 , 啊啊啊 , 更新快一点啊, 看不够啊看的我热血沸腾!

真的是太好看了!!!

这是今年看过的最好看的剧了,很久没有看电视剧不快进了。

浪漫的革命主义情怀,一口气看了10多集合,恨不得一晚上看完,越看越上头,真的爱死了这剧剧。

 6 ) 这部献礼剧把我看哭了,它太有人情味了!

作者:杉姐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相关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也忽然多了起来,献礼剧成为荧屏热点。

最近,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光荣与梦想》上线了。

从2019年开拍,我就开始关注这部剧了,它的卡司,太让人期待了!

导演刘江,既执导过《黎明之前》《岁月》以及抗疫剧《在一起》这样的大场面历史剧集,又有《媳妇的美好时代》《老酒馆》《咱们结婚吧》等现实题材情感剧。

黄晓明、张一山、关晓彤、高圆圆、李晨、黄觉、罗晋、吴刚、韩庚、李小冉、聂远、王丽坤、王劲松、倪大红等众多明星联袂出演。

首次用电视剧的方式完整、生动地呈现出中共一大期间鲜为人知的细节。

《光荣与梦想》从中共一大召开开始,横跨近三十年的历史,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历面貌,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单薄到壮大的光辉历程。

电视剧制作精细,剧中严苛考究各种制式的服装与场景,涉及的真实历史人物就超400人,场景超700个。

例如,黄埔军校的戏仅有12场,但剧组还是专门搭景,重现了当时的场景。

它是一部大气磅礴又精致如丝的艺术品。

网友赞它:一集封神!

做工精良,电影画质。

而我,完全没想到,从一开始就被其中细致、动人的故事线所吸引,原来,献礼剧也可以拍的这么棒!

虽然才看了十集,但已多次泪目,它是电视人献给共产党、献给那段历史、献给平凡伟人们最美的情书。

01在电视剧开拍之前,导演就给出了“见人、见诗,见细节、见冲突”的创作要求。

要求的重点是:要把党史中的人物生平经历,变为惊心动魄的励志故事,让历史人物更具有温度。

所以,《光荣与梦想》给我的第一观感就是:它是有人情味的、有烟火气的,滚烫的热血和生命就在其中。

故事的开始不是战场,而是回忆。

1982年,3月的某一天,瓦匠在修缮杨开慧烈士的故居时,从砖缝中发现了杨开慧当年的《偶感》等手稿开始。

“天阴起朔风,浓寒入肌骨。

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的诵读声让故事回到1973年的中南海菊香小屋。

小屋里不是别人,正是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他步履蹒跚走到书桌前,看着杨开慧和孩子的照片,拿起一把木梳,陷入了沉思。

时间回到1919年,张敬尧公然行凶,年轻气盛的毛泽东去京城告状。

当时的政府,表面上给了一个满意的回答。

但暗地里,根本没有任何行动,只是想甩掉他们这群大麻烦。

年轻的毛泽东意识到:靠一个贪污腐败的政府,去拯救黎民百姓,这条路,走不远。

于是,他们开始组建自己的力量,起初只是想赶走张敬尧,没想到慢慢的,这股力量有了自己的党,有了自己的纲领,实现了国共合作、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壮大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开始了北伐,开始了抗日......中共一大召开、黄埔军校成立、孙中山北上、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第四次反围剿、红军长征......历史书上草草带过的时刻,在这部剧中居然如此生动,居然有那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中共一大的召开,本来是在上海李公馆,大会虽然是秘密进行,但大家热情似火,几乎是用争吵的方式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

会议间歇,他们也到处走,到处看,体察风土民情,感受百姓迫切的需求,为中国共产党组织工农红军打下坚实基础。

大会还没有开完,一个穿灰色长袍的中年男人闯进了李公馆,外国警察随后进行搜查破坏。

李达妻子王会悟女士当即提出,大家把会议的地址转移到浙江的嘉兴去。

为了不引起注意,他们有的买到杭州半路下车,有的则直接买到嘉兴。

大家佯装游玩,在嘉兴租了一条船,借打麻将游湖的名义,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而这位提议去嘉兴租船开会的女士王会悟全程追随,她坐在船头一面激动的倾听着大会的内容,一面提高警惕,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破坏分子。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的王会悟女士和剧中人物的神态、装扮十分相似。

(历史上王会悟女士)

(剧中的王会悟)一个出场仅仅几分钟的人物,都能如此用心,剧组诚意着实感人!

在这里,我看到了弥留之际一遍遍说着“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孙中山。

看到了在危难面前,要孙中山先走的宋庆龄,她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但不能没有你。

看到了“你我风雨十载,舍命舍子,志还在”的革命夫妻。

我看到了年轻的毛泽东,他还没有成为重要领导时,冷冷清清的宣传部,被他打扫的一尘不染。

看到了爱护后辈,给其他同志夹肉的方志敏。

看到了年轻有为、大义凛然的周恩来,把枪留给别人,要知道,有武器就是生的希望啊!

我看到了十大元帅之一的徐向前,在参加黄埔军校的入学考试时,身形清瘦到让人质疑。

但当他表达了“我就是要一新参加革命”的决心时,评委为他亮灯。

看到了天生就就是将才,骨骼惊奇的大将陈赓。

看到了千千万万“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的年轻军官。

毛泽东、周恩来、方志敏、徐向前、陈赓、叶挺、左权、李大钊、陈树湘......向我们走来。

在这里,他们不再是神坛上的将军、烈士,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03作为一位女性观众,在所有的剧情中,最吸引我的是感情戏。

杨开慧第一次亮相,是和毛泽东相见,他叫了一声“开慧妹子”。

毛泽东远行,杨开慧送她一把梳子,那是革命的女性的柔情。

他们开办了文化书社,为工农讲课。

多少次,两个人畅谈中国革命。

不谈工作的时候,毛泽东和普通的丈夫一样,会抱孩子笑,给家里劈柴。

寂静的夜里,毛泽东拿起梳子为杨开慧梳头,我们和她的反应一样:原来毛泽东也是柔情铁汉。

中共一大召开前,杨开慧问毛泽东:这次在上海开完会,中国会不一样吗?

毛泽东坚定地告诉他:会。

我想,正是因为他们革命的精神如此之坚定,如此之纯粹,才能支撑日后更多的磨难。

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杨开慧被捕,壮烈牺牲。

她本可以登报和毛泽东脱离关系,逃过一死。

但为了稳定人心,杨开慧拒绝了友人的提议。

她托朋友翻出家里的布料,为她做一身青布衣服,奔赴刑场的那一天,穿在身上,格外单薄。

之前,我只知道杨开慧为革命壮烈牺牲。

但在这部剧里,细节都刻画的十分到位:杨开慧先生中弹后,导在地上,满脸都是沙子,她三四个小时还没有咽气,用双手在地上挖出一个两个大坑,狗日的发现她没死,又回来补了一枪。

听到消息的毛泽东,第一反应是,看看天空,他没有大哭,但天空快速移动的白云,代表着他此刻的心情。

怎么会不痛呢?

毛泽东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夜,第二天早上他开门说“我没事了”。

但风吹起,桌面上翻飞的“霞”字,是他写了一夜的思念和痛苦啊。

《光荣与梦想》是属于那些革命英雄的、是属于中国共产党的,更是属于那个时代的。

他们书写下的伟大历程啊,注定不是这几个字就可以书写的,但我们能做的是,尽最大的努力还原,是更好的呈现出一个个有血有肉、鲜活热血的生命。

《光荣与梦想》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为我们带来了一道津津有味的文化大餐。

《光荣与梦想》是真正属于当代人的革命故事!

 7 ) 《光荣与梦想》:宏大叙事下的历史与人情

导演刘江早先拍过都市剧如《媳妇的美好时代》《归去来》《咱们结婚吧》,谍战剧如《黎明之前》,年代剧如《老酒馆》,驾驭不同类型题材的创作能力可见一斑。

这次拍摄《光荣与梦想》这样的历史正剧,定位和风格让人眼前一亮。

《光荣与梦想》是为建党100周年献礼,这么严肃的主题,涉及党史的内容又不容出现偏差,创作难度可想而知。

第一集开头用杨开慧这首《偶感》起兴。

查了一下,杨开慧这首诗是1982年3月10日修缮杨开慧长沙板仓老宅时,同一批手稿一起发现的。

用一首感怀诗起兴,这预示着杨开慧和毛泽东的革命爱情会是本剧的一大看点。

现收藏在长沙湖南省博物馆内 这么温情的开场应该是导演有意为之,有意消减正剧自身与观众的那种疏离感,避免变成高头讲章,政治教育片。

就现在已经播出的集数来看,导演的处理非常妥帖。

从中共一大会议前毛杨二人为对方梳头,到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抱着毛岸英去学校听杨开慧给工人子弟讲课,诸此种种,彰显出一代伟人并不是只有建功立业、威武雄壮的一面,更有那温情柔软的一面。

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这些情感戏的穿插弥足珍贵。

除了毛杨二人的相濡以沫、相敬如宾,让我大受感动的还有一场戏,是孙中山和宋庆龄劫后余生互诉衷肠,马少骅和李小冉把那种痛失胎儿的常人之情和对全中国孩子的博爱之情演绎得非常到位。

从宏观的大历史到普通人的真情实感,孙中山和宋庆龄这两个人物是妥妥地立住了。

《光荣与梦想》不仅文戏好,画面的质感、音乐的渲染营造出的那种观感也非常出色。

一部作品是否精彩,跟是否主旋律无关,而是与人物的塑造、剧情的推进、故事的叙述息息相关。

作为正剧,《光荣与梦想》不能全靠几场温情戏来拉起观众的好感,如何讲好主线故事才是关键。

而且《光荣与梦想》叙事横跨35年、历史人物多达400余人,如何避免海量的人物脸谱化,是颇费考量的一件事。

要拍好这样的重大历史题材,剧组坚持的“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这样的理念是非常关键的。

拿黄埔军校建校招生这场戏来说,特地安排几位典型人物做了着重表现,考前温文尔雅的方志敏给农家出身的黄维讲解革命,给军阀当过士官但文化素养不低的陈赓分析中国形势。

人物性格分明,也给面试时各人的演说做足了铺垫。

考场上的几场面试更是精彩。

对比考前的闲谈,考场氛围的营造、考生慷慨的陈说,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需要提一句的是,剧中安排毛泽东负责黄埔军校上海考场招生考试,并不是为了突出伟人而做的刻意安排,而是有史可据的事实,可见剧组真的是做到了“大事不虚”的地步。

第五集黄埔军校南征陈炯明,军官请战强攻淡水城这场戏,陈赓、郑洞国、曹渊、杜聿明、王尔琢等十几名观众叫得上名字的军官争相请命,观众能感受到,虽然这些人物的性格和感情迥异,但是都秉持着相同的奋勇攻敌的理念。

演员的表演、镜头的张力、情绪的表现都十分具有感染力。

《光荣与梦想》还只播到第12集秋收起义,但就已经播出的剧集来说,水准非常高,期待在接下来的剧情中,《光荣与梦想》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精彩。

 8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此等好影片让更多的年轻人更加的认识了老一辈的不易,珍惜眼前的生活,我们应该继续努力,加强国家建设,推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更加要珍惜老一辈革命先烈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的生活,此影片能给年轻人深深的上一课,里面的内容真实,内人寻味,从开头到结尾一直看着我,生怕错过了重要的镜头

 9 ) 评论

看了唐国强唐老师的演技,果然是教科书级别的,内容也非常贴近,很好看,特别是里面的一些人物,演的都非常好,专门找一些跟他们相识的人演,不过感觉唐老师演的毛主席还是偏凶一点,可能年龄大了,演的太过用力还是怎么滴,不过作为一部庆祝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贺片,我觉得还是非常不错的,毕竟我党是从一个弱小的党慢慢发展起来的,其中的艰辛通过剧集就能表现出来他们有多么的不容易。

 10 ) 难得好看

《光荣与梦想》这部电视剧真的好好看,一个重大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用崭新的方式讲故事,还真没有看到过这样类型剧如此开片的,很有创意及质感,人物都特别鲜活,一点点都不做作,没那么假的感觉,带入感很强,而且特别接地气,感觉很真实一点都不形式化,这几集出场的演员演技好棒,真的融入了剧情当中了。

剧情节奏也好快,一点都不拖沓,很期待后面。

《光荣与梦想》短评

革命进行时,一路走来如此不容易,感恩伟人们和大佬们。看历史正剧也是学习,学习党史,学习新中国的背景和发展史,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习党的理念。

7分钟前
  • 停格
  • 力荐

还是觉醒年代好看

8分钟前
  • Dickens Victor
  • 还行

从剧的艺术角度而言,可能会稍逊于觉醒年代。我觉得还是契合和不契合的演员的演绎让观众的观感有点撕裂。但这部剧还是很好的一个快速了解党史的途径。这部剧,很好的贯穿了共产党为了人民闹革命,为了人民上战场的思想路线。特别是最后一集朝鲜上甘岭停战前夕,志愿军在最后一分钟得知即将停火而最终没有扣下可能创下狙击人数记录的扳机。这跳动的不是数字,而是鲜活的生命。止戈为武,我们深知,我们为何而战。

10分钟前
  • Samantha
  • 推荐

对于黄晓明,我只想说:油腻,装逼,恶心!是谁让他演总理的?导演是脑子进水了还是被绑架了???如果没有黄晓明,这剧我能打很高的分,你让他去演一个汉奸不行吗???

15分钟前
  • cyzz
  • 较差

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是南昌起义时期就有的智慧

20分钟前
  • 繁木
  • 推荐

这部剧使使历史不再只是历史,而是成为了有温度的故事

25分钟前
  • 慧明伊
  • 力荐

要是没有黄晓明,可以多一星,演戏一定要端着吗,看到他就出戏,太难受了。看完就去重温法兰西岁月的周总理

28分钟前
  • 风信子
  • 还行

#光荣与梦想# 孙中山被军阀欺骗太多,苦于一直没有掌握可靠的枪杆子,所以很看重军队。李大钊和他会谈时提出最应该关注农工,并指出,军队就是武装起来的工农。第三集24——27分钟,刘少奇组织安源矿工大罢工,劝说大头兵放下枪杆子的演讲,实在是教科书级的。首先把同样穷苦的大头兵和水生火热的旷工归为一类,以获取他们的同情。然后又提出旷工人数众多,一旦枪响,大头兵也顶不住,以震慑他们。最后一句“穷苦人不打穷苦人”的口号画龙点睛,软硬兼施。实在是妙啊!别回头,往前走!当领导的不低头,士兵们就不会丧气。

33分钟前
  • 豆瓣响铛铛
  • 推荐

党史基本靠说,军史基本靠打。军史压倒性盖过党史。

36分钟前
  • 山微漾
  • 还行

中国革命的历程

38分钟前
  • 淡淡的兔子
  • 推荐

革命先辈努力奋斗换来了今天和平与繁荣。铭记历史,用自己的努力工作为中国的发展做贡献。

41分钟前
  • 夏全德
  • 力荐

无论画面、镜头有多高级,当类似渡江打响前几位老总开会的段落出现的时候,简直感觉是在过家家!

43分钟前
  • 莫问侠
  • 较差

比还有一部差远了

45分钟前
  • 你是我的小欢喜
  • 还行

没其他意思,就是为了cdl来打的差评

47分钟前
  • 陨落星辰
  • 很差

侯京健演的真好,抽烟的神态绝对用心揣摩过,太惊艳了

52分钟前
  • 洋鸟消夏录
  • 还行

太难了 走向共和->觉醒年代->光荣与梦想!湘江战役最让人愤慨 黄晓明 李小冉 高圆圆都不适合演这些角色,还不如用没有名气的2023再见!

55分钟前
  • 一日千里
  • 推荐

很荣幸,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57分钟前
  • 木彳亍
  • 力荐

紧接着觉醒年代看,这剧情过分紧凑,像是历史课本的影视版。历史事件的讲述也不均衡,前面是过于紧凑,后面抗美援将近五集。但是摄像和音乐非常棒,非常感染人,场面震撼。

1小时前
  • 哈尔的移动城堡
  • 还行

我看傅冬菊要是换人演会更好,陈都灵什么鬼演技

1小时前
  • 豆友CtGS67RH4I
  • 很差

我觉得拍的真心一般

1小时前
  • 花生皮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