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电视剧用1997年许美静的《倾城》做片头曲却非常契合,看来日新月异的世界总有些角落或时刻还和从前一样。
片尾曲《阿拉斯加港湾》也不错。
片头曲是曾比特翻唱的,知道这个名字是前一阵他翻唱了《繁花》里的《一生何求》和《再回首》。
进入正题,聊聊这部香港婚姻爱情剧《婚后事》。
三对恋人年龄不同、性格不同、家庭条件不同,追求幸福的路上走得很辛苦却相同。
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婚姻已经快变成“勇敢者的游戏”😆(不知是为了省演员还是制造戏剧冲突,6个人组成四对、五对好像也很合理😅)豆瓣有条热评“恐婚必看!
”,我的评价是:确实可以看看,因为看了之后会发现——其实有些婚姻真的……很恐怖。
哈哈哈~女一号有能力有魅力,女二号漂亮又聪明,光这点也值得看啦。
光听结局会觉得这是一部很离谱的剧,但这看似离谱的结局还能在豆瓣上有8.0分,可见编剧的功力,在细节和人物刻画上都下了一番功夫的。
结局:男女主复婚,女主和女二和平相处,他们女儿和女二成为朋友。
男主与和女主有过一段暧昧的好兄弟依然关系很铁……这个剧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些看似简单的对话却把人物关系和情感刻画得入木三分。
男主以为老婆出差,一夜未归早上回来发现老婆在家。
女主问他是不是出轨了,他说已经结束了。
女主回:那就是开始过?
(我心想这女人思维真清晰。。。
同时发现女主相信男主说的每一句话,因为男主说结束了她并没有怀疑。
说明女主很了解这个男人,而爱一个人才会这么了解他。
)男主说他没有上床。
女主回:那有没有在洗澡和与她上床时幻想过。
再次说明她对男主说的没上床也是相信的。
有意思的对话!
看最后一集时总觉得还应该安排男主和女二再见一面互相说声:谢谢。
结果真的有这个镜头,互相说了一句:对不起。
谢谢你。
因为互相伤害过,应该说声对不起;因为相遇让自己成长,应该说声谢谢。
我太懂导演了,或者说导演太懂我了!
哈哈哈哈~还有个看起来很离谱的情节,男主把那段暧昧关系写成了小说。
女主认为这是还没有忘掉对方的表现。
但一个有故事的朋友告诉我:有时候,写下是为了忘记!
而不是为了记住。
男主也是这么解释的,我觉得应该相信他们。
氛围都烘托到那个份上了,男主居然真的只是和女二聊了一夜的天。
除了他老婆估计没人会相信。。
写着写着突然顿悟!
写完这篇我要去追这个导演的其他剧,不会再提这部剧。
果然!
写下是为了忘记。
————————————烟花会谢 笙歌会停显得这故事尾声更动听
很久很久没有混迹豆瓣,也很久没有写影评了。
因为最近的假期有空连续看了两部电视剧《不够善良的我们》和《婚后事》,特别是《婚后事》,看的过程中竟然感同身受得让我如此压抑痛苦甚至一度想弃剧,但是处女座的完美主义让我咬咬牙坚持了。
这个过程中还实在是压抑得受不了跑去看了两集知否再回来的o(╥﹏╥)o可能太多共鸣,也可能是太写实,每一个Emma压抑到情绪失控和Mira恋爱脑卑微自伤的场景都仿佛在写很多个曾经的自己,或许今天坐在这里写下这篇影评的目的也在于此,仅仅只是记录而已。
年轻的时候谁不是莽撞冲动,谁不是恋爱大过天,正如其他影评所说,Mira身上有的那种青春活力那种勇往无前正是每个疲惫中年都向往的,她们仿佛不怕伤不怕痛,爱就要轰轰烈烈的爱一场,尽管现在有多少流量引导女人要做“大女主”人设,要清醒要爱自己,可是同样身为女人的我,也会为身边有Mira这样的人感动得落泪。
她明媚可爱,情感丰富,能够让跟她在一起的人感觉到自己是真正的活着。
结合着《不够善良的我们》一起看,于是乎我发现,简庆芬身上就没有这种所谓的“生命力”。
她是男人眼中很适合结婚的“好嫁风”,连简自己也说,我是何太太是布布妈妈是好媳妇是一个爱护地球的好人,但是,唯独她没有她自己。
她迷惘她想自救,所以才会想起平行宇宙的Rebecca,她靠着只字片语的IG去想象R的单身生活到底如何精彩。
而所有人都觉得她生活富足家庭安稳,还要给自己找一个所谓的假想敌,而因此跟安稳安分的何瑞之各种找茬,其实就是大部分人眼里的“作”。
简的行为能够理解,何的无奈厌烦也能理解,当“岁月静好”被破坏之后,彼此之间的内耗会演变成一种“冷暴力”,正如Tim不理解Emma的经济压力、亲子疏远,Emma也无法理解Tim为何会写一本婚外情小说寻找出口寄希望于对方理解自己、拯救自己。
所以简之后的出轨,除了一部分原因是报复何的冷暴力之外,其实更多的只是想把自己从这种日复一日的枯燥乏味无人问津中拯救出来,去感受自己还是在真实地、用力地活着。
这个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莫名想起简的那句,“那当然不是爱啦”,那么问一下你们是在“做恨”吗?
(笑鼠)作为一个曾经的伪文青,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写过这么长的文了,这么些年来,毕业工作结婚生娃,有时候看到别人写小作文还会嫌弃的不去细看,现在写什么也没有逻辑,不会跟年轻人一样用思维导图写写大纲再下笔,很难得有这么一段时间可以完整的看完两部电视剧并且写下评论,就当作记录一下吧,埋头向前,偶尔也要抬头看看月亮。
当房贷车贷孩儿贷各种生活杂事向你扑来,有谁又能够做到不忘初心,夫妻之间能够互相体谅自是最好,若做不到,其实你换个人,又真的能够更好吗?
不去做无谓的假设,曾经我们或许都是Mira,以后也可能变成Emma,无论是哪个,我都爱每个阶段的——我自己。
上一次看关于爱情主题的电视剧港剧,觉得有如此强烈共鸣感的要数《爱我请留言》,而多角度、不同角色视觉的叙事方式,有《叹息桥》珠玉在前。
林肯在《香港爱情故事》获得好评后,又再来一波《婚后事》。
直到Davey和Gina的故事,一段没有法律承诺,甚至是双方同意的单向开放关系。
开始的时候,Gina大概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从第一个限量版手袋,迫及待地拆开,到全香港只得一个的包包,等下班回来再看,就正如她扔掉儿时的“宝贝”时所说:“呢d野全部都记载住我嘅唔开心”。
因为每一个包包都是Davey夜不归宿后送的。
她扔掉的是外婆以为的“宝贝”,离开时留下的是爱人以为她要的“宝贝”,奔向的是原生家庭的治愈方向。
因为懂事她得到了想要的物质,从小就是这样。
如果开始在一起时,是为了拥有更好的物质生活,每天扮演一个懂事的女伴,那么学会了做富豪身边的女人之后,离开又留下所有的东西是为什么?
Davey一直是一个花花公子,但是大学时期就爱着Emma,只想Emma开心就好,哪怕她婚姻出现问题,都是陪伴、安慰和劝导,Emma酒醉后的一吻,他没有让事情继续,我觉得他是知道Gina很介意,无论跟哪个女人鬼混,Gina从来只介意Emma一个。
到泳池边的泡脚,我觉得他俩虽然好嗑,但这一刻也是真朋友。
但白月光的魔力变成狗血剧情,我就emmm……当Davey真的知道自己爱Gina的时候,也是他知道自己失去Gina的时候。
他以为无论自己如何放肆,都不会失去她,他以为她真的不介意,她真的能包容他的风流,他觉得每次只要花点钱,大家都开心。
殊不知,当她带他去见家人的时候,当他为她洗手作羹汤获得家人好评之后,当他以为她会和他坐上一世一生的航班时,机票已经改成她一个人飞往灵修地。
一个人出轨,两个人都有责任。
或许是因为两个人没有沟通,或许是因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太过包容。
初夏,晚风轻吹,惬意安谧,不知不觉看完了TVB今年2月26日开始播出的20集连续剧《婚后事》,该剧从六位男女的不同视角出发,讲述他们共同纠葛其间的婚恋情感故事,感触有三:
一、最深的心痛,悦悦。
本是很乖很可爱的小天使,在幸福的三口之家快乐成长。
当父母婚姻出现问题、准备离婚的时候,懂事的她想尽办法,希望父母复合。
在父母打官司争夺抚养权时,她时而说爸爸好,时而说妈妈好,让法官不知道该把她判给谁,她以为这样就可以一直把官司拖下去。
父母离婚后,她绝望的让人心痛,把她卧室里摆放多年、代表幸福家庭的玩具小屋,拿到楼下丢去垃圾桶,佣人觉得可惜,想拿去自己用,她不同意,坚持亲手丢到垃圾桶,这是何等的心凉。
父母离异,伤害最大的是孩子,以往的幸福之家就此拆散,害怕自己被遗弃,不知以后怎么办,她愤怒,她失落,她自卑,她叛逆,她的学习、生活和心理都受到重大打击,却无人可以诉说,因为当事人就是她在世上最亲的人——父母。
二、最大的遗憾,潘张。
潘善仁(罗子溢 饰)和张明芯(陈自瑶 饰)是一对大学恋爱、毕业结婚的恩爱夫妻,颇有家资的张嫁给潘后,公公赌债缠身又身患癌症,她努力工作为公公还赌债、治病。
公公不仅长期住在他们家,还经常醉酒,吐得满卫生间都是,还往垃圾桶里撒尿,把家里弄得乌烟瘴气,都是她去收拾。
虽然两人经历了风波,但多年的感情太深了,眼看即将复合,“其实刚才的生日愿望,我许的是全家身体健康,还有我们可以重新开始”。
就在此时,不知为何,潘写了部小说,关键是写到“这场婚姻是互相凌迟的酷刑”。
片中主要人物6个,以潘张为核心,而小说的这句就是蝴蝶的翅膀,导致了张和潘离婚。
为何要写这部小说,关键是为何要写这句话,不合逻辑啊,潘对张这么多年的感情是真挚的,为生活奔走忙碌一天到家后,明明疲惫不堪,却先关切地问老婆,自己买的香薰精油对她失眠是否有效。
他照顾女儿,陪玩陪学,随叫随到。
虽然有时和老婆争执甚至吵架,但他始终是爱护家庭的。
他怎么可能这样写,还在小说里将老婆写成逼得所有人喘不过气的女人,是悍妻、虎妈、工作狂。
如果说真的是完全虚构,和实际无关的话,那他的脑袋也是进了水,就不想想这么关键的时候去写这样的小说,会让张怎么想。
全剧分为四部分,离婚、不忠、错爱及修复,小说里这句过激的话导致离婚,进而发生后面那么多事,如果没有小说那句话,两人直接修复,带着女儿一起生活该多好啊,实在太遗憾了。
三、最美的爱情,花婆。
她每天早晚给去世的老公上两柱香,嘴里不停念叨着“亲爱的,爱你爱你爱你”。
她和身边人说,等以后她两腿一蹬,就叶落归根,和老头子团圆了。
她还说,这辈子非常幸福,嫁到这么好的老公。
说话时,眼角尽是对老公的思念,对婚姻、对家庭、对这辈子的满足。
她不去住漂亮的大房子,而是住在和老公生活多年的旧房中。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真正打动人的感情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毫无疑问,她是全剧中最幸福的人,无论白天夜里,醒着或在梦中,她都是开心的,坦荡的,而想到去世后能和老头子团圆了,连死亡都温柔了起来,这是何其的甜蜜,这是终极的浪漫,人世间,夫复何求。
最后三句话,和大家共勉,珍惜眼前,安宁喜乐,过好当下。
评录官:6分,值得一看
女人,真的要独立,金钱和精神!
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情,当你面对这一切的时候,如何从崩溃到自救,考验的就是这个!
加油,生活是自己,学会爱自己,爱生活,不依附任何人。
看的好压抑啊,有没有人同感啊?
感觉他们每个人都不开心[汗颜R]又压抑,又想坚持到结尾[汗颜R] Emma的角式演得很真实,做左母亲后,失去了一切,包括自己的人生,轨迹改变了,角色改变了,没晒自我的存在价值,只想为家庭舍弃自己。
看《婚后事》第四集孩子视角,从父母的融洽到争吵,家庭破裂,男主角让女儿再给他念一遍《小天使》,说孩子比大人更能理解这里的含义,看哭了,眼泪莫名就留下来了,可能是触及到了自己的内心深处 。
孩子有着自己的无奈和痛苦,而这是大人理解不到额If I Can Stop One Heart From Breaking by Emily Dickinson If I can stop one heart from breaking, I shall not live in vain; If I can ease one life the aching, Or cool one pain, Or help one fainting robin Unto his nest again, I shall not live in vain. 假如我能使一颗心免于破碎 我便没有白活一场 假如我能消除一个人的痛苦 或者平息一个人的悲伤 或者帮助一只昏迷的知更鸟 重新回到它的巢中 我便没有虚度此生 “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於哀伤 我就不虚此生 如果我能解除一个生命的痛苦 平息一种酸辛 帮助一只晕厥的知更鸟 重新回到巢中 我就不虚此生”
婚后事一口气看十集,感慨一下婚姻真的不易,因为爱会消失,但十年的陪伴又是真的。
感触最深的一点是Emma离婚后失眠,模糊中看到Tim的存在,在床的另一边,仿佛触手可及。
其实离婚后最难受的不是失去爱,而是失去记忆中那鸡零狗碎一地鸡毛外的陪伴,是那片刻的岁月静好。
十年前我的认知出轨是不可原谅的事,绝对不能容忍,十年婚姻生活后的我也真心认可婚姻中的出轨确实是两个人的责任,除了未成年的孩子外没有受害者,但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确实没办法接受,分开其实也是更好的选择!
剪辑得太乱了,非要把一件事用不同人的视角都讲一遍,大可不必啊,非常影响观感,一次性流畅讲清楚是判几年啊!!!
童年悦悦非常可爱,成年悦悦先不说长相了,就说演技是个啥呀,只会抿嘴抿嘴抿嘴,所有场景下的所有情感表达都是抿嘴,到最后就是情绪演不出来就全用特效来凑,不管是恋爱场景还是失恋场景,动不动就转五彩光晕,要么一团特效乌云大雨,真是醉了,格格格格不入啊。
中年Emma天天别个白发卡也是醉醉的,除了很突兀很违和完全get不到还能体现啥,看到最后发现男主真的超级无敌自大自卑自私,凡事都是从自己出发,根本不在乎其他人的感受,不管是对父亲妻子小三还是女儿,自己总是一副受害者的样子,其实在这些人的人生里,他才是最大的加害者。
这个剧,最根本的大概是想表达,每个人在面对事情解决事情时都会被自己的经历所局限,但是编导和表演上实在是不尽人意。
没想到tvb还能再出一部口碑剧,看到监制是林肯,似乎一切都有据可依。
几年前tvb最后一部在国内有热度的爱情剧,也是林肯监制的,那部是《香港爱情故事》,2020年。
现在的我对电视剧要求越来越严格了,去年一整年只看了一部tvb剧,《隐形战队》。
只看了前五集,就很明智放弃了。
看到这部戏评分一路上涨,本着资深tvb情怀和对监制信心,我还是开刷了这部戏。
这部剧目前看完了三集,第四集这里卡壳了。
如果每一集打个分数的话,第一集5分,第二集4分,第三集3.5分,第四集是孩子视角叙述,我个人认为太琐碎了,所以暂时就没继续了,简单来说,这部戏也免不了tvb剧的通病,完美的高开低走局。
第一集的优点很多,比如一开头六大主角的各自独白。
没办法,我依然是家嫂的颜粉,很喜欢家嫂这part,王敏奕这个妆造很加分,讲台词小表情和节奏也故意有了变化,多了几分性感。
第一集情节展开的风格像是打开一本书,也颇有新意。
第一集是从阿tim的角度叙述这个事儿,于是Emma似乎就成了一个失心疯的女人。
第二集整个角度emma展开,我们又看到了故事的另一个版本。
第三集的主角是day少,我其实还挺喜欢黎诺懿这个演员的,这部戏里他的人设也是最好的。
对朋友好,对女主emma也一直非常克制,把爱放在心里。
但问题也是从这个人物这出现的,渐渐的找到一些套路的地方。
本来Emma破罐子破摔是一个戏剧高潮点,最后又被灭火小能手给解决了。
观众好不容易提起来的那口气,也断了。
在说缺点之前,我想先仔细分析分析,第一集能得到5星的优点:1,情节够丰富。
这是过往tvb剧最大的优点
短短一集,讲到了很多信息,男主原本有一个美好的家庭,故事插叙手法下,看到2015年是一个分界点,Emma虽然还跟女儿一起给爸爸做蛋糕,但眼里那份爱变成了犹疑。
然后讲到了两个人的离婚官司现场,两个人的婚姻变成了一个修罗场。
众多支线也恰如其分表现出来,男主经济拮据,男主跟kol之间过往故事,男主的好兄弟出场。
最绝的是结尾两条线:一是女主Emma假装在法庭上情绪崩溃,就是为了拖男主下水,玩的一手好反转。
让人一下子很期待故事接下来的发展线。
二是男主tim晚上做的梦,梦里他又看到了自己跟mira相识的经过,自己是如何一步步滑落的。
我也很期待这条故事线。
2,几位主角演技让人演技一亮Emma因为第一集人设关系,我不太喜欢这个角色,但演员表现来说,是有分数的,小组里的黑图尬黑显得很可笑。
我也没想到惊喜来自于罗仲谦。
十几年前,他还是《尖子攻略》里被补习的一个少年,现在也到了演补习老师年龄。
罗仲谦这次演的tim,我觉得说服力很强。
他的不善交际,他的清高自冷,他的纠结落魄,都演的很好。
3,六大主演颜值中上水平,几乎可以当作是一部tvb式的偶像剧去看,当然不是20几岁的那种。
4,阿tim和mira那条线很抓我,mira那条线似乎也很有意思。
说完优点,其实缺点也呼之欲出。
主要是两点:一是节奏快起来以后,莫名其妙总是要自己降一波节奏。
第二集对比第一集就是如此。
就没办法做到一路高能。
二是越往后越套路和越细枝末节。
如果真的能从四大主角或六大主角来叙述也能好看,偏偏第四集加了一个儿童视角,也许主创是想贴地和赚眼泪,但在我这就是降节奏和变得重点不清晰。
所谓的每一集一个视角,其实做的也不够好,几个视角独立戏没那么好。
最后,如果第二周播完了,分数没降太厉害,为了阿tim跟mira那条线,这部戏我还是会继续追下去。
3-5再更分割线因为评论区豆友第四集视角其实是不可缺少的,我还是去看了第四集。
其实我一开始没说实话,或者叫没把实话说尽。
我前面说我不喜欢第四集是不喜欢那么零碎的视角和略显套路的开头。
但实际上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我现在也做了父亲,我们家小宝只有一岁多一点。
做了父亲以后,我对这种从小孩视角展开的叙事角度天然有些抗拒,尤其已经知道了这部是悲剧向,起码到第四集这还是一个家庭悲剧剧集,小孩子太无辜了,看得人又感动又压抑。
看完第四集,还有个地方的批评我收回。
第三集的大火,不是day少扑灭的。
Emma是为了女儿所以发表的声明。
第四集轮到男主发癫,所幸最后迷途知返。
孩子版的片尾曲是最佳催泪位,谁说片尾曲就一定是情歌呢,她用来描写亲情也是那么恰当。
结婚了的有孩子的夫妻都来看看这部剧吧,离婚对孩子的伤害太大了,我看的过程中不自觉会想到我们家那个小朋友,只是想到已经是心疼满满了,男人啊,不要行差踏错!
挺细腻又深刻的,讲了三对夫妻婚前婚后的身份及心理变化。
Emma和Tim这对里,男的出轨以及有个一屁股债又爱惹麻烦的爹,说实话,前半段非常能理解老婆要离婚并要抚养权的做法,谁能受得了自己在外拼搏还要处理家里这一对烂摊子,但是真正离婚后,为了女儿以及更加理解了各自的需求,他们兜兜转转又回归了完整的家庭,虽然最后老公截肢了,但这并不影响家庭内分工会出现改变,谁都想在不麻烦他人的前提下靠自己努力生存。
Gina和davey这对也是兜兜转转还是你,花花公子的老公在没结婚前并没意识到一直陪伴在身边的老婆是自己的福气,反而在老婆彻底离开自己出国后,开始追求了心中的白月光,之后便意识到时过境迁,白月光也是过去式了,本来浪子奉行的是不婚丁克主义,但之后在国外遇上了老婆之后有了小孩,意外之后双方都能从痛苦的回忆出来还是付出了很大的勇气。
mira和天晖是一对朋友走向婚姻的李大仁式陪伴吧,老婆之前的小三印象非常深刻,也是因为从小没有母爱,对于成年之后遇上Tim的感情无法自拔,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好在有姐姐以及最好朋友的老公陪伴,但婚前那么肆意洒脱,婚后鸡毛蒜皮太真实了,谁不想在下班后回家前躲在车里或者公园的长凳上逃离几分钟现实生活的压抑呢?
潘悦是家教已经很好的一个小朋友了,性格看上去也没有缺陷,小时候经历了父母离婚,但是也没影响到父母爱她,她的感情还是饱满的。
方式挺好的,和《the affair》差不多,不同人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视角,有重复,但推动剧情发展还挺快的。画面也挺好,演技也不错。很多引人思考的问题。中间那些矛盾挺真实的,但其实是无解的,剧中的love heals everything和每个人被触动后自我反思自我校正在现实中很难。这些地方就感觉有点牵强狗血不合理。
罗仲谦王敏奕演技好过陈自瑶好多,别再吹炒作女王演技了…家嫂这部剧比在新闻女王里好很多,看来疯批人设就是比上进好青年容易诠释。同样婚后发癫,家嫂真的演的比陈好很多。可能我就不是林肯的受众,港爱我也看不下去觉得不好看…干嘛虐我Gina啊…
这群演员演技基本合格不过距离出彩还差点火候,剧本有点意思,至少不算烂剧,看后面发挥?
【四集完】第一二集都还不错(罗仲谦戏路宽了以后感觉演技也有了),印象很深的是Emma一直强调是因为只能靠她挣钱所以女儿才更黏那位家庭好爸爸,第三集成年人复杂的情感生活有些drama,看完第四集小朋友视角,结尾曲响起的时候就想跑来出分。劝各位做父母的在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前多想想小朋友,不要事后对伴侣打感情牌,对孩子又发表一些等你长大就懂了的无能为力的言论。爸爸对女儿的爱非常深,但一旦代入你的妻子也同样是别人深爱的女儿,感觉就很奇妙,小朋友长大后终究是另一个我们,循环的无力的人生。
很喜欢这个题材,虽然开头让人有点错愕,都后续出现不同视角后开始变得有意思,尤其是包含了小孩面对这些变化的视角,让爱情、婚姻、家庭的观点更多元,有不少编写得精彩的情节,比如Davey和Gina分开那集,没有师奶剧大段的对话,一些沉默和眼神已经给这段爱情按下暂停键,高级!两位演员也演得很好。不太满意第三章“错爱”,让CP强行归位,不过第四章又圆得不错,尤其是潘悦这个角色贯穿始终,最后把这些人又都拉回到一起,整体很有意思。
没三观的剧!
2024年香港人还在抢男人
第一集就很惊艳,这竟然是tvb出品。
三星半,悦悦其实几惨
胭脂滤镜受不了,怎么和叹息桥比?
爱情罗生门,《叹息桥》珠玉在前,不同口味,看这剧能不能拍出属于TVB套路的罗生门吧。
好一般,虽然多人视角的确能够看清各自立场。到后面却是索然无味。没必要把三对搞得这么错综复杂。香港虽是弹丸之地,但还是很大的吼。离开旧爱,可以去找很多新人。
同樣是多視角敘事 比《歎息橋》易入口 可能是tvb近年最好看的愛情小品劇(王敏奕真的好美!
终于看完全部二十集,必须说是TVB继《新闻女王》之后又一出佳作,不过和前者爽剧开挂不同的是这却是一部极其接地气容易引发结婚人士强烈共鸣的剧集,全剧最佳的是剧本,除了不同视角的情节展开,对白台词的精彩也是一大亮点,堪称金句频出;而全盘TVB常年龙套这次担纲主演却个个交出信服演技,让人刮目相看,除了最后善仁夫妻成年后的女儿选角以及造型都很迷之外,其他可谓都很精彩;结尾也算收的比较合理,鼓励一下打个4.5星吧
我不知道后面会怎么发展(估计也不会看完),吵架很真实,斗争总比风平浪静苟活要好。第四集好扎心啊,当“中间人”的角色好痛苦,受伤的还是孩子。
叙事很像叹息桥,一件事情的多个视角。TVB拍的好不错。看到E02女儿叫妈妈别逼她,妈妈说我想让你好好读书,女人要有保护自己的能力。特别难过,不仅承受婚内被出轨的伤害,还要承受被女儿误解的委屈。太难了。没想到最后的结局是大团圆,人生或许就是不断的和解?
练习粤语的好资源
比起港爱,导演二作各方面都精细了不少。如果说前面十五集三对犹如困兽斗,那么最后五集为了修复他们彼此间的关系,剧情难度陡然上升,父母、女儿和恋爱双方,都在学习成长,虽有强加之嫌,磨难过后的大团圆结局倒也并非不可接受。我很喜欢Winki,Gina有点像我最爱的角色江新月,在期待中清醒又幻灭,是知趣识相的伴侣,也有故作洒脱的伪装,比Annie幸运是她明白如何去开解自己,Davey也比Henry更有看向未来的决心。
正因为相爱过,才要让这段爱体无完肤,一个个歇斯底里的夜让爱的人变成魔鬼,一句句疑神疑鬼的话让追求的人患得患失。想变成木头人,就不会收到伤害,想一分为二,在爸妈的斡旋中完整。晚上安眠白天咖啡,白兰花想起初恋,婚后事改编影视。小说是对现实的放大宣泄,也是对压力的逃避。
??抖音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