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顿庄园之旧瓶新酒外国电视剧获得美国电视剧大奖艾美奖不多见, 唐顿庄园做到了. 唐顿庄园披着怀旧的外衣, 诉说着崭新的观念, 一网打尽老中青各路人马, 进而成为人类最爱的电视剧, 当然定语是2010年.旧瓶故事开头相当老套. 伯爵有三个女儿, 大女儿只有出嫁才能继承庄园. 这样的故事我听了很多遍好不好? 傲慢与偏见, 理性与感性… 第二季讲到战争和失去, 有点像乱世佳人吧. 至于各类勾心斗角, 喜欢看宫斗的有福了. 大量对贵族生活的详细描写和对诗词音乐历史的引用又如同红楼梦一般. 1921年的英国拥有地球1/4的陆地和1/4的人口, 难怪近百年以后唐顿庄园能让地球人老中青三代心甘情愿地吞下古典高贵的诱饵, 听新生代的贵族娓娓道来借古讽今时代变迁的故事. (作者Julian Fellowes娶了贵族而封爵.) 新酒弱势群体的遭遇总能更深刻地反映时代的巨变, 并且更能受到人们的关注. 只有女儿的家庭多次成为作家们的主题, 除了上面的傲慢与偏见, 理性与感性, 乱世佳人, ”屋顶上的提琴手”描写1905年五个女儿的犹太家庭, 其犹太身份使其成为弱势群体中的弱势. 不要忘了莫言的丰乳肥臀通过八个女儿的家庭描写了1900到1999中国的百年沧桑.唐顿庄园的一半笔墨描写楼下的仆人. 对弱势群体的描写既包括楼下的绝对弱势群体, 也有伯爵女儿这样的在楼上的相对的弱势群体. 唐顿庄园在弱势群体的话题上有新意, 不但有我们以前所熟知的同工同酬, 更重要的是机会平等. 举例说明,乐嘉和黄菡之间曾有男女平等的讨论. 乐嘉认为男女厕所的隔间为一比三就能实现平等, 而黄菡并不领情, 认为真正的平等应该是男女不分厕. 乐嘉的想法是我们男性普遍的想法, 认为男女平等还是应该由男性说了算并由男性定一个标准. 而黄菡则提出了正解, 无论这个正解是如何让男性难以接受.唐顿庄园就刻画了同工同酬到机会平等的这一观念转变. 第一季中仆人GWEN成为了第一代白领丽人. 第二季开头的索姆河战役牺牲了大量男性公民, 唐顿的女性们不得不参加了战地医疗, 运输, 募捐等活动. 一战结束的1918年, 英国女性争取到了投票权. 伯爵承诺每一个长期员工的养老. 但剧中多次提到的100年前的英国首相乔治Lloyd George则建立社会福利系统来解决弱势群体的养老问题.另外托马斯是100年以前的同性恋, 可惜他不能活着看到2013年英国通过同性婚姻的法律.美国观众的狂热是唐顿庄园在地球人中流行的重要推手, 第一夫人米歇尔多次要求在第一时间看到该剧. 第一季里的Change(改革)是奥巴马2008年的竞选口号, 第二季里的Forward(继续改革)是奥巴马2012年的竞选口号. 剧中多次提到100年前的英国首相乔治Lloyd George, 其倡导的对弱势群体医保改革在英国早已实现, 但在美国终于在奥巴马任内生效. 难怪第一夫人这么关心唐顿庄园, 难怪美国公共电视台PBS愿意花纳税人的钱去进口这样一部外国电视剧, 难怪它获得美国电视大奖艾美奖, 难怪奥巴马的总统竞选对手罗姆尼的承诺是关闭公共电视台, 也难怪罗姆尼竞选失败, 看不到唐顿庄园? 美国人民饶不了你! 投桃报李, 第三季唐顿庄园出现大量美国元素, 伯爵的美国丈母娘莅临指导伯爵应该如何进化成适者生存的生物. 不过这里编剧不露痕迹黑了美国外婆一把, 当她边吃边说滔滔不绝之时, 所有其他贵宾早已结束用餐, 并在耐心地等她吃完.“维护一座大城堡,需要很多很多钱。
Robert(伯爵)年轻的时候,家里已捉襟见肘,于是他娶了富有的美国姑娘Cora,以Cora丰厚的嫁妆拯救唐顿庄园。
这是当年的一个典型现象,据说从1870年到1920年的五十年间,大约有几百位美国富家女嫁给英国贵族。
这些富家女中,最有名的一位叫Jennie Jerome,是被誉为“华尔街之王”的富豪Leonard Jerome的女儿,于1874年嫁给Marlborough公爵的第三个儿子Randolph Churchill。
他俩的长子,日后成为英国最有影响力的领袖之一,首相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
” 引号内摘自 靓包博客总而言之, 不管古典现代, 还是旧瓶新酒, 唐顿庄园总有一个侧面适合你.唐顿庄园之进化中的贵族一将功成万骨枯, 古今中外的贵族来历大同小异. 中国只在在周朝以前有贵族, 秦汉后渐渐取消. 欧洲的贵族骄奢淫逸, 只收税不作为, 不能适应社会的变更, 在接踵而来的历次革命中被屠杀殆尽. 只有英国贵族, 懂得适者生存的道理, 自古以来不断地妥协, 终于能进化到今天. 唐顿庄园表现的正式这千年进化中的小小一环.不像欧洲宜人的气候和各地区都繁荣的经济, 中国只有在黄河流域的生产力最高, 所以中国在秦汉时期吸取了周朝的教训取消了贵族分封制度. 帝国只允许皇位继承人一族繁衍. 例如刘备之类的精神贵族实乃汉景帝之后但也必须卖草鞋为生. 帝国的精英由公务员考试产生(科举). 蒙元和满清征服者们也建立贵族制度, 但结果是昔日骁勇的贵族在战争中一触即溃, 无法保护自己的皇帝和家园.英国最好的地方是南部的英格兰, 风调雨顺, 农牧兴旺. 地形平坦, 交通发达, 有利于早期的工商业. 但是平坦的地形和与欧洲的近距离使得英格兰易攻难守, 使得英国自古以来被多次侵略征服, 可谓城头变换大王旗. 新来的征服者分封手下大将为贵族, 但是这位征服者逝世之后, 贵族们就内讧. 于是北欧的海盗或者欧洲的贵族表哥们就时不时串个门, 打个劫, 侵个略, 成为新一代的征服者. 后来贵族们又内讧, 历史又开始循环. 最后一个征服英国的欧洲贵族表哥是1066年的诺曼公爵, 他的后人吸取了前人的教训, 终于在之后的一千年里使英国免受其他表哥和海盗的征服. 诺曼王朝的贵族与国王在1215年开始了第一次进化, 他们签订了大宪章, 简单说就是贵族向国王强买了政治权利, 国王必须接受议会通过的法律. 从今天的角度看, 对国王来说这个交易挺合算的, 即来钱, 又能让贵族们在议会里吵架而不是在战场上内讧, 进而能在欧洲表哥或海盗侵略时一致对外. 后来的国王开启了第二次进化, 为削弱贵族的力量, 他把平民也拉入大宪章中以期摊薄贵族们的权力. 这样就开始了新一轮不断进化的循环, 结果是平民的权力见长, 而贵族和国王的权力更加摊薄. 每当战争时贵族必须身先士卒上战场才能对得起其收租的特权. 唐顿庄园中有一定的诠释.仔细看看唐顿庄园的每个故事, 伯爵本人似乎没有一次独立的做出正确的决定, 倒是当了很多回橡皮图章. 不过这不也正说明当时英国贵族体制的与时俱进吗? 至少不会因为伯爵一个人的错误导致全盘皆输.一个非常有趣的细节是当伯爵忧虑跟司机私奔的女儿时, 伯爵夫人劝他高兴点, 因为万一又有什么革命来临, 伯爵在对方阵营还有自己人. 话虽无奈, 但也揭示出英国贵族进化的每一小步都要适应环境, 才能在新世纪继续存在.唐顿庄园之英剧节奏不看不知道, 英剧节奏很快, 台词睿智幽默且密集, 让人不愿错过任何一句话 必须十分专心. 美剧就稍稍拖沓一些, 半小时的剧情能拖成一个小时, 2013年人类最爱的电视剧Breaking Bad绝命毒师也不例外. 可能美剧的设计就是为了让观众一边吃饭一边聊天一边推特一边看电视. 无论如何, 这都比天朝的把两小时电影拖成50集电视剧来得紧凑. 唐顿庄园之一战二战第二季讲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大胆猜测一下第五第六季会跳跃到二战. 玛丽的儿子小伯爵乔治1921年9月出生, 到二战开始1939年9月满18岁, 作为贵族应该第一批去欧洲前线. 如果是这样的话, 唐顿庄园很可能会失去这个继承人. 然后我们观众又有眼福了.唐顿庄园之长镜头长镜头摄影反映出导演的功力. 唐顿庄园总有漂亮的长镜头. 大型豪宅别特别适合长镜头的拍摄, 比如”俄罗斯方舟”里的冬宫, 90分钟电影只有一个长镜头. 第一季开头长镜头跟拍仆人Daisy的上楼生火炉, 带我们参观了豪宅中的主要空间. 第二季的长镜头反映唐顿庄园改建成医院后面貌. 后来玛丽和马修起舞拥吻被Lavinia看见也是一个长镜头.
唐顿庄园补完了,三天不到看完四季。
越看越没意思。
虽然片子场景对话都一股子高大上的味道,但人物上每季之间性格脱节严重,整体故事往后的情节很俗套。
天天就各种我爱你我爱你,简直就是华丽丽的琼瑶剧。
除庄园之外的外景有些就很囧了,战争时期的那个战壕,太想吐槽...怀疑剧组的钱都用在演员衣服和餐桌的餐具上了。
楼下的勾心斗角跟国产的一比实在太小儿科,楼上的各种家庭矛盾也都看了千百遍类似的。
编剧偏重主角大小姐心理太严重,说话时常尖酸刻薄,有点人性闪光点立刻大家都欣赏,相比之下二小姐简直就是个苦逼。
不过第四季里二小姐打扮的比前几季里好看多了。
楼下众人性格也很矛盾,章鱼嫂和托马斯,还有后来者Alfed, Jimmy身上都有性格脱节的地方。
特别是mr.Bates,演员选得就很不好,本想表现其正直,但看上去就像尘封的火山,看似稳重沉静但各种阴沉面迟早爆发出来一样。
在章鱼嫂上,也许编剧想体现人性就是这样:平时有矛盾的人,真让其中一方杀了另一方也是下不去手的(圣诞特辑里审判),但反复起伏略微奇怪。
最让我搞不懂的就是托马斯了,这角色是楼下的坏人,矛盾的引发者,但他的伎俩未免太小儿科,而且基本就没成功过啥。
平时不留口德把所有人都得罪一遍,领导面前也时常偷懒不干活,最让我觉得奇怪的就是他跟章鱼嫂的决裂,简直就是无语了。
第四季认识到问题所在,找了个新的lady's maid过来,说要她当自己眼线,结果跟这新女仆说话也是趾高气扬,把人逼到敌方阵营了。
结果跟随老爷旅行美国归来,跟jimmy见面时蠢萌一笑,又只能感叹,这丫智商没救了。
老太太真是剧里最可爱的角色了。
她本身是善良的,更是坚强的。
人本身离经叛道,但又清楚哪些规矩是可以随意玩弄,哪些又是不可侵犯的,而不可侵犯的她是不去触碰的。
扶着手杖,日日闲游,大事当前,笑笑了之,跟孩子拌拌嘴,跟亲戚吵吵架,儿子行事鲁莽了,避开众人私下骂一骂,孙女有心事想不通了,她去开导一下下。
餐桌上一出现争吵或者差错,调侃两句,或者转向Carson表示晚宴做的真好,请向大家转告我的谢意。
她跟积极分子Isobel(大表哥他妈)不一样,她对大部分社会不公是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因而只有穷苦民众的事情被捅到她面前她才去管,没看见的她情愿收拾收拾她的花园继续看不见。
她不是变革者,为了庄园的延续操了一辈子的心。
所以在二小姐哭的时候,开导二小姐说了句,生活就是这样一个磨难接一个磨难,直到最后死去,然后自己眼圈也红了。
老太太是属于旧时代的,但却并不完全排斥新生活,只是在努力尽最后一份力气,支持庄园的维系。
等到老太太死去,大约庄园也要最终卖出去,然后全剧终啥的了。
司机童鞋是upstairs里我最不待见的。
三小姐居然喜欢上了这个煞笔。
年轻时冲动易怒,有一腔热血和政治信仰,却不知考虑现实。
空有抱负,但看到旧社会的摧毁所带来旧社会家庭的哭嚎却又难过不忍。
跟三小姐的浪漫爱情算是最美好的了,之后的贫困生活三小姐也没有对其怨念,真是幸福人生。
回到唐顿后,对于庄园主人家对自己的退让和爱护也看不见,只觉得处处被人鄙夷,又要坚持孩子按自己习俗洗礼,当时就觉得三小姐怎么就喜欢上了这个自卑又鲁莽的楞头青,还爱得那么深沉。
要说三小姐的绵绵的声音我真超喜欢的。
之后一次神马政治事件,居然把还怀孕着的三小姐先留下自己跑了回来。
虽然知道三小姐的社会地位可能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万一孩子在混乱中没了怎么办??
简直就是傻冒。
最后三小姐生孩子出了事故,死前还惦记司机童鞋的未来出路。
这只跟大表哥比简直弱暴了,最重要的就是司机童鞋内心的自卑感太甚。
全家外出那次,居然被女仆给心理控制牵着鼻子走了。
后来又被那个女仆下药(是药还是劲酒?
),跟女仆有了一发。
鄙视之。
大小姐。
这女人我不太待见,说话刻薄什么的不是关键,关键是她总欺负二小姐。
她跟大表哥之间的恋情简直就是琼瑶剧,搞笑死了。
大表哥他妈。
一个字形容,烦。
这里要管,那里要管,谁的事她都要指点一下。
老太太故意设局捉弄她的那集笑死我了,不过老太太病了她照顾老太太的时候我还是蛮感动的。
这样的人吧,嗯,其实对促进社会公平和谐都很好,但假若她管到你头上了,会被烦死。
Daisy,小厨娘,总是爱上不爱她的人。
Anna,居然喜欢上了Mr. Bates,还喜欢的那么深。
爱情真是奇怪的东西。
第三季秀了近一整季的恩爱,看得鸡皮疙瘩掉一地的时候,我还在腹诽,秀恩爱死得快,第四季果然发生了惨剧。
如果我没那么不待见Mr. Bates的话,我应该超级同情Anna的。。
但每次Anna哭得伤心欲绝时候,我都觉得很囧。
Mr. Carson, Mrs. Hughes,这两只是楼下的顶层,男仆女仆厨娘奶妈都是其管制范围。
但两只心肠很软,人也是正直那一款。
这是不是把现实描写得太过光明了...特别是还偷偷帮着养那个跟军官通奸的女仆,实在是有点善良得过分。
那女仆倘若是被强迫了也就情有可原,可在那样一个社会,你自愿地,然后还指望社会接纳自己,还有胆对着军官他爹伯爵大人面前大吼,还一幅自己清高多么怎么怎么的模样,这是脑残还是白痴?
要说那伯爵没直接把孩子抢走把那女人扔一边而让女人带着孩子走了,还派人监视女人动向实在,,,这种莫名其妙的行为实在不能理解。
最后这女人还被伯爵夫人接受了,我的价值观。
故事就是这样的,在那个年代,仆人在主人家勾搭主人家的客人,被管家发现赶出了主人家,发现自己怀上了孩子,于是找到管家,管家就帮忙补贴你把孩子生下来,还帮你一起养孩子,一直写信给客人,客人不理睬这个曾经的女仆。
然后那位客人在战乱中死去,没给家里留下子肆,只有这个bastard,客人爹妈来主人家缅怀客人。
于是管家让女仆见了客人爹妈,然后客人他爹暴怒,女仆愤而离场无一人阻拦。
然后又有人帮助女仆见到客人他爹妈,爹妈提出孩子给我们,我给你一笔钱,你再不要见到孩子。
女仆表示不行,我得要孩子,于是再次愤而离场。
之后,女仆养不起孩子,做了妓女,忍受不了生活的艰难,再次找到管家,要求见客人他爹妈,于是孩子被带走了。
她还得到了善良的大表哥他妈的帮助,有了体面的工作,甚至在看不起和厌恶妓女的社会里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和谅解。
最后她甚至得到了一份临近客人她爹妈家的工作,还得到客人他妈的同意,每月可以看一看孩子。
这是童话故事还是臆想症患者写的剧本?
真实故事会是,这女仆被发现之后赶出主人家,成为悲惨世界里的芳汀,但孩子不会有传奇人物冉阿让去养。
没继续追的欲望。
今天听博客,关于表达欲的。
挺赞同播主的观点:我们分享,一方面是助人,一方面是利己。
可以吸引同频的人,同时可以回忆起之前的美好。
所以我决定,从现在到去英国之后,都尽量多的表达自己,一个是通过社交平台,一个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树洞。
今天就谈谈最近看的唐顿庄园吧。
目前刷到第四季的第6集。
先说主人公庄园助人robert,没想到这么完美的人设,在第三季竟然也能出轨一个小女仆。
可见男人真的就是靠不住的(btw,既然如此,何不找个让自己开心的,经济条件又满足的)。
大女儿rose 自从mathus 去世,就一蹶不振,不过似乎整个abby并没有太长时间的消沉下去,之后该运作的事项也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这告诉我们,凡事给自己已给期限,可以悲伤难过,但时间过了,就要重新振作起来。
tom 自从sibly生产去世后,也有一段love affair 不过很明显是被利用,并且被pua了。
利用自己融不进圈子为借口,想让thomas给他一个名分。
真的是君子道不同不相为谋。
二女儿感觉存在感不高,对于男人,好像就喜欢比自己大的人。
当然也不是很世俗,不像rose,一出生就注定要为了利益舍弃很多东西,包括不能自己做主的爱情和自由。
再说说楼下吧:仆人这边的线主要以bates和anna 为主;两个人因为可恶的valet/的性侵闹得很不愉快,但bates 听到后的反应和做法真的好man.不仅没恼怒,而且觉得anna真的是太大度,为了家庭舍弃自己。
这种男人真的很难找哇。
永远把妻子放在第一位的人。
thomas依然是那个兴风作浪的人,生怕漏掉一点消息,想上位,或找到自己有利可图。
他又拉拢了新的女主人的贴身女仆,想要打探到消息daisy逐渐有了自己的脾气,不再是那个委曲求全不敢发声的小透明了。
不过她爱上了不该爱上的人,最后也放过自己,放过他让他走。
整个剧充满了贵族气息,也体现了分明的阶级关系。
听说利兹就在约克郡,有机会一定要去唐顿庄园逛一逛,体验一下剧里的氛围。
就酱。
昨晚没电后就着本子看完了新出第四季第一集。
第三季里Matthew出车祸离开后,本以为再也不会接着看下去。
但世上又哪有那么多“本以为”呢。
前三季Matthew无疑是剧中灵魂,故事发展基本围绕他展开:继承权之争、参加一战、庄园改革······Matthew给庄园带来了新元素,一个从事律师行业的贵族庄园的继承人,坚持新的经营理念,虽然基本每次都会遭遇老爷的“It is ridiculous”。
其实庄园的新元素早就存在,当年老爷为了维持庄园经营,破格迎娶了个敢拿枪闯世界(Have gun,Will travel)的美国夫人Cora,此事后来引发作为旧大陆英国老派贵族的老爷他妈老夫人的数年吐槽,麦格在里面真是个槽神。
故事继续维持着upstairs主人和downstairs仆人两条叙述线索前进,主线是Mary从丧夫之痛里走出,穿插着楼上主人们的事情:Matthew母亲走出丧子阴影、老爷和二女婿小司机携手经营庄园(当年那个发誓要从事爱尔兰独立事业终身的小司机如今是庄园的代理人了,你的理想呢少年),二姑娘Edith与伦敦报社编辑的不知结局的爱情,。
楼下仆人们的故事更加精彩,小人物创造大千世界。
梳着蟹爪头的贴身女仆Obrien终于走了,不辞而别。
一开场就是以Obrien不辞而别另攀高枝的轰动新闻带我们回到阔别了一年的唐家屯。
楼下的故事更丰富更温情。
男管家和老朋友的纠葛,女管家的“多管闲事”,温吞的管家Mosley对职业生涯感到迷茫,高傲阴险骄傲Thomos和恶毒保姆的较量,小厨娘Daisy的暗恋又一次没有成功·····有一点值得一提,打蛋器、面包机已慢慢占领了唐家屯的厨房,厨娘把它视为竞争对手,如临大敌,有失业恐慌。
唐家屯的路面上满街跑的都是汽车,而厨房里居然才开始用烤面包机,贵族家庭到底是有多保守,此时大概是1920年。
这一季有着再出发的意思,走出死亡阴影。
It has been 6 months.It has been 8 months······但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说是要走出,留下来的人才最痛苦。
影片开头色调暗沉压抑,然后转向一身黑衣的Mary,大提琴配乐响起,其实这时我有关掉KMplayer然后上床睡觉的冲动。
从1、2、3季一直看到现在,这剧越来越有点红楼梦的意思,庄园和大观园,所谓悲凉之雾,遍披华林。
但朱利安还是不能和曹雪芹相比的。
唐顿里开篇里就挑明了贵族们的捉襟见肘:唯一男性继承人在泰坦尼克号事件中死去,老爷后继无人,法律明确规定财产不能传给女儿,庄园难以为继。
暑假在家看老版《红楼 梦》,凤姐死去,宝玉从牢中放出,粗布衣裳,只身一人拿着昔年贾府的灯笼走在薄暮里,珠箔飘灯独自归。
那凄凉,真不是容易道出的。
《桃花扇》里饱看兴亡的老艺人苏昆生有段唱词,叫《哀江南》吧:俺曾见,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过风流觉,把五十年兴亡看饱。
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
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
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Mary在饭桌上最终爆发:“他连一场战争都挺过来了,最后居然死于一场愚蠢的车祸,Matthew死了!
他本可以再活50年的。
” 即使再活五十年,也是磨灭成尘埃 。
不想说什么了,这一集大家基本上都从事着翻篇儿事业,希望继续存在。
比如George和小Sybil快要长大了,比如二姑娘终于找到了如意郎君(虽然郎君还有一位“阁楼上的疯女人”),第一次在酒店吃饭。
二姑娘很可爱,对那位伦敦编辑说:“看起来真疯狂,妈妈曾说我们永远不会在公共场合吃饭的,除非是我们下榻的酒店。
” 如今连英国女王都数年不定制礼服,花钱修缮王宫都会被拒。
第一个走出唐顿的是三姑娘Sybil,跟着小司机从事爱尔兰独立,结果死于生产。
如今,愿我们的二姑娘有个美好的前程吧。
1. 伯爵情难自禁激吻女仆。
伯爵形象在我心中一直是威严庄重、主持整个庄园事务、干练公道、令人佩服。
但何曾想到在战后也有心理变化。
之所以出现上述这种局面,实在是让人费解。
一则该女仆品相普通、性格也没看出有过人之处,而伯爵夫人不仅才貌出众、处理大局游刃有余,而且心底善良富于同情心。
两相对比,实在是想不通为何伯爵会作出如此举动。
结论:男人就是男人。
女人不管多么优秀,如果你不关心了解你的男人,那么他的身边处处都可能是小三儿,有时候当你发现这个小三儿是如此地平凡你都不能理解对方有何处吸引你的男人的时候,你才真正是没搞清楚局面。
所以,女人啊,夫妻心心相印,默契很重要,任何时候都是这样。
2.马修未婚妻自暴自己无法胜任把持庄园大局。
对于这个一看上去就略显稚嫩单薄的女子(尽管大小姐也瘦,但整个人透露出的那种御姐气场确是截然不同),我只想说:女人啊,该强势的时候就要表现出自己的气场,哪怕一开始心理也是没底气,也不要让别人看出来,事情是人做出来的,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被对手的气焰给吓到。
自己的幸福要自己争取,哪能拱手让人呢。
相比之下,玛丽对男人的把控真是拿捏有度啊,知道自己的魅力所在,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让男人帮助自己实现愿望,同时在争取自己和家族利益的时候如此有心计,有手腕。
关心身边的人不动声色,让他人没有丝毫压迫感。
对william探亲准假的巧妙对话,发现妹妹西波尔夜里私奔后对其讲的那番话,让人真觉得她是个识大体、会处事儿、说话有理儿的主儿。
其形象真是越发让人喜欢和佩服。
对于未婚夫理查德对自己的监视和怀疑,她针锋相对,其实她心里也是有底的(自己心里不是另有隐情,何须在对方出现一点小小的语言或行为质疑时候显得如此激动和怒不可遏呢!
)结论:论做事风格和手段心计,大小姐还真跟《红楼梦》剧中的薛宝钗有的一比。
论性格的率真和坚强、对利益(包括对心爱的男人和家族的前途)的争取和守护,其与《飘》剧中的斯嘉莉不相上下。
3.玛丽希望马修拿他继承的遗产(其先前未婚妻的父亲留下的)挽救唐顿庄园。
有观众表示非常对大小姐此举感到非常愤怒,认为其自私,用别人的钱来补贴自家,也不管这钱得来何处。
就我个人而言,首先唐顿庄园发展到目前状态,伯爵当然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个男人把继承祖业、守护并发展祖业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这也是为什么他对马修一直很重视,不管玛丽是否嫁给他,他对这个庄园未来的继承人的关注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女儿的婚姻--这点从他与伯爵夫人对玛丽婚姻态度分歧可以看出,我敢说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区别。
男人关注祖业家族荣誉,女人更关注自己儿女命运)。
而对于膝下无子的伯爵来说,关键时刻还是决定把这个家道即将中落的消息告诉给大小姐玛丽,此举足以证明在伯爵等众人眼中,大小姐玛丽是要承担家族复兴和发展重任的,也唯有她才能不负重望,挑得起这个重担。
事实上,大小姐从一开始出场的外表冷静、对各种身边事情处理得不动声色,以及每每在家族里出现小状况时表现出的关注和给出的处理方法,都足以说明她是胜任这个角色的。
如今,眼看家族出现危机,她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拥有巨额遗产的夫婿,而此种情况下,对方又表现出为难情绪,她自然感到失望伤心。
出现这一局面,我只能说:一,我非常佩服大小姐对家族的责任感。
(这跟斯嘉莉通过各种手段挽救tera庄园有的一比)二、大小姐还是心太急,以为男人,只要是爱上她的男人,为了她就可以赴汤蹈火,她的感受永远是第一的。
这种做法有时候反倒适得其反。
做人,毕竟还是要将心比心的。
个人认为,大小姐如果不要如此强势,略为示弱低调一些,大婚之前因为此事表现出心情不佳,作为夫婿的马修能不怜香惜玉嘛,都是夫妻了,你不用强求他都会自然想办法帮你一起渡过难关的呀,不管他用什么办法,但肯定不会袖手旁观,否则就不是真夫妻。
结论:女人该强势时候决不怯场,该争取的时候不卑不亢。
但一味的强势反而得不到好,适当时候示弱反而能激起对方的保护欲。
所以,做个聪明智慧的女人真的需要修炼啊。
4. 美国人的坚强和乐观。
伯爵夫人在得知伯爵投资失败、唐顿庄园即将破产的消息时,对伯爵说的一席话让我印象尤为深刻:Don’t worry about me. I’m an American. Have gun, will travel. – Cora. 与传统的英国绅士贵族相比,美国人在日常生活礼仪中少了繁文缛节,多了平等民主;在面对战争、家道衰落等不幸时局时少了悲观保守,多了坚强乐观。
《唐顿庄园》终于也播到了第四季。
从来都是后知后觉的我,这是第一次在电视剧的当季追剧,还要面临着大表哥马修已经去世的现状。
是的,第三季圣诞特辑的最后五分钟,马修从医院出来,开车回家。
玛丽刚刚生下了他们的儿子乔治,他们刚刚许下永恒的诺言,他是第一个见到孩子的人。
在三妹西玻尔因生孩子离世后,乔治是第二个降临到唐顿这个老宅子的孩子,母子平安,他带来的是生的希望,足以让人们相信整个第三季笼罩在唐顿上空的阴云终将消散。
第三季的唐顿庄园经历了财产濒临破产的风波,经历了伊迪斯被在婚礼上被抛弃的悲剧,尤其是在经历了西玻尔小姐的离世后,唐顿庄园似乎再也不能经受任何哪怕一点点的冲击。
更何况,事情好像已经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了,小西玻尔健康的成长,在监狱里的贝茨先生也回到了唐顿庄园,托马斯这个基佬最终也算是经历波折却功德圆满,玛丽和大表哥马修经历了前两季的波折之后终于在第三季一开始有情人终成眷属,并且生下了一个男婴,唐顿庄园总算是后继有人。
马修从医院看望妻子和孩子回家,一路开着车穿行在二十世纪初英国的林间小路上,阳光照耀着他俊俏的脸庞,他再也不是第一季里那个双下巴的胖子,也不再是第二季那个刚从战场上被抢救回来并且面临着不能生育的后果的病号,第三季的他,有了自己的爱人,并且也逐渐在拯救唐顿庄园颓势的战争中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不但连襟Tom站在自己一边,就连保守的岳父也承认自己治理唐顿的思路是正确的。
他开着车穿行在林间小路上,这是英国最美的景色,阳光映射着他眼中的光芒,那是喜悦的光芒。
不管任何时候,一个男孩只有当他成为父亲的时候,他才可以真正地称得上是一个男人了。
眼下,他就刚成为一个男人。
他相信靠自己的力量可以挽救唐顿的命运,可以给爱人以幸福,可以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正直美好的人。
阳光映射着他眼中的光芒,那是他抑制不住的欣喜。
然而却有迎面开来的一辆车,于是几十秒之后,他死去了,毫无预兆的。
乘坐的汽车被全部烧毁,鲜血从他依然俊美的脸庞上流过。
而直到这一刻,我才相信之前说第三季丹丹要弃剧的消息并不是传闻而是真实。
不,我知道这是真实,但又怎么敢相信呢。
第三季马上就要结束了不是吗?
我险些就要相信玛丽真的可以圆满了好吗?
那个骄傲的玛丽,从来都是略扬起她的下巴,宁愿一直单身的纠结也不愿意放下自己心中的那一点矜持。
她没有三小姐的亲民可爱,也没有二小姐的敢作敢为,她算不上多么美好,但是恰如她自己在第四季第一集里说的:“不知怎地,马修一去世,他在我内心发现的那些温柔情愫,好像已经枯竭了。
”在马修的面前,她觉得自己是美丽的,她可以卸下自己的伪装和防备,她可以是真实的自己。
更重要的是,有马修在,她内心那些阳光、温柔的一面才得以展现,她心中充斥着的不安才得以抚平,她才相信自己还可以做一个合格的母亲。
看到玛丽,有时候我仿佛觉得是看到了自己,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是防备,因为有自己小小的坚持,所以是骄傲,也盼望着能有一个人,他可以看穿我所有的软弱,让我有着肆无忌惮的真实。
但是马修却偏偏去世了,死在一个似乎最不可能发生死亡的时候,在他年轻的,像花一样的当口,被死神永远的夺去了生命,只留给亲人无尽的哀伤。
而我,也不禁为他的离开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惊。
唐顿似乎永远都是这样。
那些隐藏着悲伤,往往会因为时日长久而最终转危为安,一如贝茨先生最终出狱,而基佬托马斯也并没有因为搅基而住进监狱。
但另一方面,那些突如其来的悲伤,却总是毫无预兆,让人模糊了眼睛,忍不住心痛,一如西玻尔小姐的去世,一如马修的离开。
西玻尔小姐去世后的Tom,我不知该如何揣测他的心情。
因为只能见到他抱着孩子立在窗前的身影,他一个人在upstairs吃饭。
我能感觉到他的沉默,却似乎觉得他淡忘了自己的悲伤。
甚至他还受到了那个名叫艾德娜的女仆的调戏,在那之后他还可以对休斯太太说:你会给她一封体面的推荐信的吧。
于是我以为他已经不再悲痛了。
却在休斯太太对他说“西玻尔小姐会为你骄傲的”之后,他扁着嘴巴,在休斯太太这个老仆人的面前突然地哭出了声:“I can't bear to be without her。
”那一刻他突然喷涌而出的痛苦惊诧了我,这才让我意识到他之前的平静不过是隐忍的假装,而不是真的已经忘记。
他是怎样在西玻尔去世之后,继续生活在这个原本不属于他,他也无法融入的家庭里面,一个人默默无语地在全家都出去旅行了之后,坐在空荡荡的餐厅里吃饭。
而他还要和马修一起治理唐顿,如他所说,每一个出生在唐顿和靠婚姻的关系进入唐顿的人,都要为唐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然而在这一刻,他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悲伤,也许是因为那悲伤已经满溢了出来,他再也控制不住了。
而休斯太太坐在他对面,握住了他的手,“You must bear it。
”其实这是一句多么残忍的话。
这无常的人世,我们生活于其中,只能承受而不能享受,我们从来都不知道生活会突然给予我们什么,然而不论是什么,我们都只能bear it。
不是can,而是must。
于是我们在巨大的沉痛面前只能紧闭我们的双唇,我们只能掩藏起内心的悲伤,以保持最后的一点尊严。
所以Tom在巨大的悲痛面前只能沉默,沉默。
至于马修的母亲,又何尝没有潜藏的悲痛。
她说“如果你唯一的孩子去世了,那你也就不是一个母亲了”,然而二小姐伊迪斯却还是告诉她“你会是一个很棒的祖母”。
于是她便只能戴着这样的名号,怀着这样的信念生活下去。
当每一次悲痛来袭的时候,当很多次她觉得自己快要撑不过去的时候,当每一次她也想要痛苦一场的时候,她也许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告诉自己:“I must bear it。
”而玛丽,也许她还太年轻,也许她的生活虽然偶有波折,但总还是一帆风顺,于是她还不曾学会怎样去承受这突如其来的生活变故。
于是她消沉,在马修去世六个月之后都还是消沉。
她和伊迪斯在楼梯上相遇,而“老大难”的伊迪斯终于有了自己的爱人,有掩饰不住的欣喜,而玛丽虽然口中说着“玩的开心”,却还是掩饰不住自己的失落,甚至有她在家族聚餐上扔掉餐具愤然上楼,因为她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因为自己的丈夫去世了,因为她心中觉得悲痛。
真的,玛丽到底还是太年轻,太没有经过风浪,也许真的只有到老夫人那个年龄,经历了更多的死亡与悲欢,她才会知道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生活给予我们的,We must bear it。
正是在这一次次的风浪中,我们渐渐成长,也渐渐老去,最终心如磐石,终于能看惯世事沧桑,终于能在面对下一次的生活变故时变成一个长者,握着那个受伤的人的手,说:We must bear it,and we can bear it。
唐顿第四季结束了。
这一季与之前几季的明显差别就是:这一季太多人有太多的秘密——虽然唐顿第一季就是以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开始的。
Tom和女仆Edna之间的纠缠,Anna被一个陌生人“attacked”,Edith怀孕几欲打胎后把女儿送给他人收养,Rose和Robert为维护王室名誉费劲心机,Mrs. Hughes无意间在大衣口袋里找到了Bates去New York的车票......这些小秘密构成了这一季唐顿的故事构架,更不用说穿插其中的Rose 的各种小心思小秘密,Thomas蠢蠢欲动的各种坏心思。
稍一仔细看就会发现,当downstairs的仆人们有什么秘密或者难言之隐的时候,都会去寻找Mrs. Hughes的帮助:Anna被玷污之后,她的第一反应不是去跟Bates诉苦,而是让Mrs. Hughes帮她圆一个谎;Tom被Edna的纠缠感到无力害怕,也让Mrs. Hughes帮忙化解。
Mrs. Hughes是个好人,obviously,所以大家都愿意找她帮忙。
“This is not my secret to tell.”我喜欢Mrs. Hughes的这句话。
与人交往,我们始终都应该应该记住这句话。
而当upstairs的主人们有什么困难时,大家都倾向于不去向Robert求助。
Edith把自己怀孕的一系列事情都告诉了姑妈,Mary自己的秘密或者知道的别人的秘密要么不说,要么告诉妈妈Cora,要么自己去解决。
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Robert是个伯爵,是个爸爸,太有威严。
而当Mrs. Hughes遇到什么棘手的问题的时候,她往往会和Mary商量,然后Mary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力量来帮助对方。
她们两个好像成了连接downstairs和upstairs的秘密桥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有的秘密太小,小到我们过不了多久就忘了,有的秘密却太过沉重,明明不能说,明明要烂到自己肚子里,但实在是太沉重了,压的自己喘不过气来,所以渴望有一个人能够一起分享一起承担。
于是一个人的秘密变成了两个人的秘密,两个人的秘密变成了三个人的秘密。
幸运的话,这个秘密也就只有这三四个人知道了。
但有的时候,秘密不再是秘密,慢慢的三个人变成了三十个人,最后变成了全世界的人。
唐顿的生活之所以能够风平浪静的继续下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部分秘密被一群品行端正人格高尚的人努力化解了,而另一部分秘密被他们死死地埋在了心里。
这很让人欣慰。
我不喜欢那种残忍虐心的电视剧。
我知道它们剧情很好,人物演绎很棒,但是我看不下去。
因为太虐心。
主角的秘密总是能被坏人无意间发现,然后稍一做手脚,主角总得死上几回,才能熬成正果。
而唐顿不是。
每次风暴来袭,平静的海面就快要破涛汹涌时,总有人能够化风暴为艳阳,心还没到嗓子眼就已经稳稳地落下。
唐顿里好人太多,以至于到后来我都不曾害怕担心谁会因为秘密泄露而一蹶不振。
我知道Anna的事肯定不会被Thomas知道,Anna和Bates也肯定不会因为这件事而劳燕分飞;我知道Edith的baby肯定不会被别人知道而引发一个唐顿的丑闻。
我知道的。
可惜这只是电视剧。
现实总是比电视剧更残忍丰富精彩。
总会有人揭穿你的秘密,所谓怕什么来什么,然后引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故事情节。
我很自豪,能守住别人的秘密;也很庆幸,有能够吐露自己的秘密而毫无后顾之忧的朋友。
第二集很散碎,和第一季一样是铺垫,想必第三集才算正头戏不如第一季,第一季第一集虽然也是铺垫,我那时对英国什么继承法一无所知呢,但引人看下去。
像我等中国人呢原本哪里知晓英国贵族庄园的生活,就因为这电视剧才了解,才愿意看。
几条线也就那样吧,话说他家这远亲rose,到底为什么有这个人物,去跳舞什么的,好琐碎啊。
希望这姑娘改改轻浮的习惯,遇见浪荡子还和她一阶级的,她就倒霉了,就算是现在这等行为也实在是说不过去。
那找上门的园丁人还算不错,要是同一阶级就好了,算是很可靠的人吧。
我原本挺讨厌这姑娘,最后她那white lie 还算善良,说什么你值得更好的姑娘应该是有感而发吧,a litte romance 有点罗马假日的风格了,其实很现实的,人们终于摆脱王子灰姑娘的梦幻了,但大多数人会说不同阶级人在一起很难最后会分手之类的,其实我觉得这情节更真实,压根就看不上,哪里来的后续和分手。
而是根本就不可能开始。
这姑娘能这么大方的舍得,本来就看不上嘛。
不过还好她还算明事理,知道赶紧让对方但断掉想法。
安娜和bates又受委屈了,看来接下来几集那个新来的女仆和thomas可能会兴风作浪呢。
新来的女仆不会勾搭上谁吧,那可太可怕了。
谁会是lady mary的新任呢?
napier又回来了,其实若不是有mathew同学,对于mary来说,napier才算是她这个阶层合适丈夫人选,家世相当为人论教养礼仪都让人满意,有工作不游手好闲,对mary有感情,有财产,就是有些无趣,不过西方人一般更看重人是不是够cool之类的,呵呵,不知道接下来新角色会有谁啊
神经病啊编剧脑壳有屎吗????
本来大表哥没了也就算了好歹还有奶奶在只靠奶奶撑场大小姐办死不活的,新男主也不太喜欢老爷越来越讨厌了,夫人虽好总是被贱人蒙蔽讨厌的总想勾引小司机的贱女仆又回来了只有修四太太和卡森和厨房太太比较好我靠我靠着前面积攒下来的情谊因为奶奶还在坚持追着可是看完这集我真的宣布弃剧编剧是真的脑壳进水了fuck!!!!!!!!!
为啥还要折磨安娜,安娜是最好的姑娘,几乎没有任何缺点善良勇敢坚韧懂事还有小司机明明开始很好很好了现在一下子又和贱女仆凑到一起了神马玩意儿啊没大表哥我也忍了毕竟大表哥是因为档期关系我靠可是这好好的剧突然变成了三流脑残狗血剧编剧你是突然疯了吗编剧告诉我你是发生了多大的变故才会把剧情编成这个鬼样子fuck!!!!!!!!!!
It's not so unbearable without Matthew,though sometimes haunted with the sweet scene in which Matthew whispered ,"Oh,Mary!Mary!"Excited to see how Mary cheer up,how up and down connected.Nobility reflected in details,and not just on the face,like Tom said,"I don't believe in types,I believe in people."
少了大表哥的唐顿,还是差远了,如果老太太再辞演、、、、PS:Anna事件太烂了。
编剧搞了这么多最后能收回来么
第四季居然就这么完了。真是平淡啊
小司机胖的还能看吗?!!!剧情狗血就算了,演员的自我修养呢?!!贝茨要是真宰了那货加10星!!
这季是被和谐过吗?这剪辑和BGM是闹哪样?切的好突兀,剧情也狗血了。。╮(╯_╰)╭
2024.11
mary又有新的追求者了- - 不想看了 mathew!!!
呃,渐入无聊之境。
没有了大表哥的唐顿庄园,唯一的亮点就只有老奶奶了,吐槽句句见血……安娜被强暴的戏码真的好狗血好多余。Mary's Men悉数亮相,这让二小姐情何以堪……不要总说唐顿庄园的剧情不温不火,这反而正是它的特点——从容优雅。
竟然还有第五季、、、
久闻大名,从这一季开始看,这么高的评价颇不可思议
我真的 觉得 安娜那条线的 这个writer 可以去死了
大表哥都木有了看个铲铲啊。。。
表哥不再 真是没心看下去 大小姐再惊艳 也没兴趣欣赏 感觉拖拖沓沓 完成任务的一季 还有贝茨先生你再搞法院之类的戏码 我就真的要生气了
没那么糟糕
才看几集
本来一直是5星的,可这一季真的没了什么灵魂,只是狗血啦。不过还有那么多喜欢的角色在,舍不得扣太多星星
第一集活色生香啊,生机勃勃
。。。。。。剧情和制作水平居然能一落千丈到这个程度,我震惊了。弃剧转黑【
哎,受不了虐安娜啊!有点节操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