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剧不卖惨没法拍了?
老马十年冤狱,一出狱老婆肺癌,还能再惨点?
一小偷,手表都扔火车厕所里了,没证没据的让警吓几句立马就怂了?
一伙土匪在火车上拿刀打劫?
太尼玛玄幻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拍93火车大劫案。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毒点:1、马汪两家的十年冤狱,这十年,马魁蹲了十年冤狱,素芳过度劳累染上肺癌最后早逝,马燕童年全毁,被排挤被讥讽被打压,这才导致对汪新有特殊情感。
最后一句都过去了?
就结束了,甚至结婚了,真让人无法接受。。。。。。
说句大的,这可是“冤父杀母”之仇。。。
2、姚儿在当时选择一个有钱爱她长得还不差的有啥错呢?
一定要把贾写成毒贩?
意思是爱慕虚荣的女的都没好下场?
还在哈城街头卖烧烤遇到牛大力和娇妻?
这讽刺有啥意义呢?
姚儿这心性的人,即使是遭遇如此低谷,也会继续美丽,甚至改嫁。。。
不至于那么落魄凄惨。。
这我觉得如果编剧一定要写,一开始就把姚和大力写在一起,最后贾东窗事发,庆幸当初没走,就好了。。。。
3、为啥马魁要死?
为啥素芳要死?
为啥素芳死了还不让沈医生和马魁一起???
无法理解以前我会说遗憾终归是人生常态,现在我只觉得编剧下毒。
体现伟大、警醒的方式有很多,非要用这么膈应人的方式。。。。
还不错,推荐但是后半部分在好好编排下,合理点会更好。
第一,作为本剧首要矛盾,汪段长知情不报这一设定。
汪段长当时已经是列车长了的段位了,犯罪分子自己跳窗逃跑,你跟着缠和啥啊?就算扔了个盆,你不也是想阻止逃跑吗就算你胆小怕事,蒙了,你不承认,谁知道啊???????何苦弄成这样?犯罪分子跳车逃跑,失误摔死了。
所有人 信警察还是信死掉的犯罪分子。
这个矛盾点,太牵强了。
都列车长了,这点应变能力没有?那官场不是白混了。
这个矛盾点 圆的不够信服。
第二,作为本剧人物性格最突出的 马魁。
你与汪段长有恩怨,绝对不可能让女儿嫁到汪家。
那你为什么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墨许两人谈恋爱呢???既然你如此在意,那做父亲的为什么不一开始就阻止呢。
让两人处好几年都30多了着急婚嫁了,才往死了阻止。
那不晚吗????哪个当父亲的会这样做???啊,我女儿先跟你处着,玩呗,反正要结婚时候我就跳出来反对就行。
正常父亲不会这样的,尤其是马魁爱憎分明的人设更不会。
可千万别说马魁不知道他俩谈恋爱。
那可太说不过去了。
这两点 是本剧最大矛盾主线。
也是我认为圆的最不好的两点。
前面一直淡化了马魁对两人谈恋爱的仇视,还不如顺着这个节奏,就直接淡化了。
模糊了。
和解了。
的了。
最后各执一词,此事变成开放式谜团,汪段长即有可能是后来才在2车跑过去的。
也有可能受了威胁 怕事没站出来。
马魁也有可能看的是后来跑过来的汪段长。
很多真相都是模糊的 弱化这个矛盾点,也算是一种填坑办法第三,破案靠闻味,如果你拍唐人街探案网剧,林黑狗。
我就没必要质疑合理性,可你是写实的年代大戏啊!!!!!!!三十年后还能闻出人贩子味来?你怎么知道那个味道就是人贩子?你和人贩子睡过?你怎么那么熟悉?就算熟悉,30年还能闻出来?????不管鲁豫信不信,我是真不信。
第四点大毒贩子,没事老找警茶喝酒也就算了,套情报。
还带着你那一看就是最底层级别的小弟出来,那俩小弟瞅着就不太聪明,不怕露馅吗?太二了。
服画道都很考究,就最后李乃文的这4个小弟,大佬会跟保安一样的小弟玩到一起去吗?起码换换衣服,搞好形象啊。
你是老板,你和重要朋友吃饭,会带门口保安去吗??????如果说你们是好兄弟,那起码 着装和智商统一一下啊。
个人看法,如果后面结尾好好斟酌下,编写的在合理点。
还真能是部好剧我很喜欢丁勇岱 从白宝山 到琅琊榜 到人世间为你点赞!
总体来说,剧本把握非常非常不错了。
许多年了,公安一直希望出一部讲铁道警察的剧。
有过几个本子,基本还在铁路警察破案的层面。
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那么写乘警,写铁支,写什么?
这部以铁路警察为抓手,写时代的列车,写人物和人们之间的关系,写命运。
很有胆,很大气,很难的,也很牛。
能看出来作了扎扎实实的采写。
人物特点,很多案例,破案的抓手,小段子,都来自真实采访。
当然也免不了一些中国式表达情感的矫情,但也算没过度,毕竟是部台网剧。
最喜欢,牧羊痴儿看见汪新从列车上给自己丢下东西那一幕。
演的老好。
另外牛大力演的真好。
总之已经很棒了。
总之,回归故事,回归语言艺术,视听过硬,制作精细,仍然是今天长剧集的王道。
列车上的人间百态,大院里的温情烟火。
有笑有泪,有情有义,有相遇与别离,也有心结与释怀。
列车上,反扒、打拐、巡线、缉毒,铁路警察薪火相传,从蒸汽机车到电力火车再到高铁,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大院里,粮票、布票、共用水源,邻里互助,从自行车再到摩托车、小轿车,从收音机到电视,从大院到铁路小区,从国营商店到下海经商,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腾飞。
以上,五星⭐写在大结局之前。
---大结局吐槽分割线--槽点1:马叔下线。
为什么非要让马魁下线?
开年大剧大过年的大团圆结局不好吗?
非要搞这么一出。
况且没看出来马叔非要下线的必要性,不接受这个结局。
就不能是受伤了再救回来吗?
😭
槽点2:姚玉玲结局。
以姚玉玲的性格,她之前宁愿饿肚子都要把粮票换布票穿漂亮衣服,即便她落魄了摆烧烤摊也不至于灰头土脸。
我以为的结局是她终于认清了靠男人不如靠自己,然后再不虚荣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地工作,哪怕是摆烧烤摊也应该是干净利落的形象。
退一万步说,哪怕她真的落魄到灰头土脸了,也是她的教训,但是这和牛大力没有任何关系,专门拍个偶遇对比膈应谁呢?
槽点3:碎||尸案收尾潦草。
前面花了大量的篇幅师徒俩在各地碰到这个案子,结果结局一句抓到了草草收尾。
就算不能让师徒俩携手破了这个案子,也要让马魁亲眼看到啊,结果现在成了墓碑前的一句话……前面马健的亲生父亲的伏笔镜头埋得多好,在马叔骑自行车背着他的路上有一个镜头感觉身后有人,原来是因为那段时间他的亲生父亲在那附近转悠。
还有蔡小年的顺口溜首尾呼应也很好啊。
感觉是可以更好的,但是现在的结局不是很好,太可惜了。
结局改三⭐。
但是看在前面剧情和每一个熟人演员的份上,四星⭐吧。
最后两集就是💩!
1.自己是毒枭,请两个刑警吃饭,不去饭店吃,反而去毒枭开的夜总会,还叫4个带着纹身的喽啰陪喝酒,生怕警察不起疑,活够了吗?
2.老马说和瞎子学习闻味儿,怎么教的压根儿没演,再者说闻味儿这玩意儿是一个能教一个能学的?
最后老马连人身上的毒品味儿都能闻出来,开玩笑呢?
3.老马故意说抓到的一个毒贩关在人民医院,然后毒枭就派4个马仔去灭口。
老马也没说病房在几楼几室,马仔找都不用找,就直接到那个病房了?
警察已经埋伏好了守株待兔,还能跑了俩?
4.事情败露了,警察怎么就认定毒枭一定出逃,马上就能把偌大个城市各个出口封锁了?
没有堵到人,怎么就知道毒枭没走公路?
难道毒枭不会选择就地藏匿?
怎么就知道毒枭一定乘火车走?
嘿,火车还就那一个车次,就是俩主演天天跑的那趟车,然后就在这列火车上和毒枭上演个大结局,这都1995年了,火车车次那么少吗?
编剧和导演想强行来点冲突和反转,结果是拉胯又无脑的剧情。
如同饭马上做好了,自己往锅里扔坨屎!
很明显是想对标《人世间》《父辈的荣耀》等年代正剧,但整个剧组无论在局里还是在戏外,给人一种用力过猛,整体虚浮之感。
不仅没有展现出东北的特点,尽是东施效颦,特别是想拍摄火车戏,但整体都是绿幕抠图,没有丝毫认真负责质感,反而将精力用于各种营销之上。
特别男女主不仅没有丝毫带入感,反而局外表现,打工人心疼打工人。
请不要活在那个干的好不如嫁的好的年代!
你说姚玉玲聪明,却被内个年代的思想束缚,一心想嫁的好,从来没想过让自己干的好。
她只是内个时代下封建的产物。
你说她漂亮,确实男主喜欢过她,大力痴迷过她,但是到结婚这个问题,她的选择只有大力,跟男主。
男主有了马燕后,在大院的时候只剩下大力。
为啥漂亮的姚玉玲选择只有大力?
因为跟汪鑫分手的事情,大院都知道了,正常的男性是不会选择姚玉玲的,遇到点事就分手,各位姨姨也觉得姚玉玲人品不怎么样,也不会给她介绍对象的,那个年代没有百合网,也没有世纪佳缘,多半是隔壁李狗蛋跟这边王阿花组建了家庭,贾金龙如果不来大院,不是姚玉玲要不要选择大力的问题,是没得选。
用现在的思维带入姚玉玲!
不会跟一个人认识没几天的男人结婚,只因为他帅气多金,结婚几年了,一点都不知道老公贩d!
是不可能的!
从汪抓她时候!
问的话,你知不道贾金龙是干啥的?
从表情上她是知道,还有之前在火车上汪问她在干嘛的,姚说下海赚钱呗,然后低头!
按照姚的性格,自己有点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恨不得所有人知道。
只能说明工作不体面,不方便说!
看结局那天我跟我姐妹喝茶,咱俩都觉得,她肯定会再找个家庭好的人,继续生活,这才是姚,现实是,没有一个男人,会娶一个坐过牢,前夫是贩d的女人过日子,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
有多少家庭是因为d品破碎的,她要每天穿的漂漂亮亮,等他们上门撕了她么!
马燕估么第一个上手,灰头土脸烤串是合理的,说明她不在利用美貌,依附她人,是自身的觉醒。
牛大力带着年轻女友这个确实有点恶心人了!
还有一个版本的老婆不是这个年轻女孩,我感觉内个版本,不相见的会更好,因为姚玉玲,去诋毁牛大力,真没必要。
牛大力一直都是辛辛苦苦的赚钱,草根企业家有很多,做生意不仅靠头脑,还得看运气。
牛大力人品善良踏实肯干,只因为不符合霸总人设,去诋毁他真没必要。
一边是有点小聪明,过着富太太生活的姚玉玲,一方面是踏实肯干,即使跌倒了还要爬起来继续生活的牛大力,一边是理想,一边是生活,勤勤恳恳的劳工者不该被诋毁,什么再让姚选一次也不会选牛大力……如果当初姚选的是牛大力,作为火车司机,应该过着跟蔡小年夫妻差不多的生活。
又有什么不好呢!
古时候都讲的是门当户对,不对等的爱情跟霸总小说有啥区别呢?
还有人说金龙的爱太,拿的出手了,不后悔,找男人就该找贾金龙,别人不知道,我要是姚玉玲得恨死贾金龙了,贩毒不告诉我,如果没有他我还有个体面的铁路工作。
•᷄ࡇ•᷅相爱的人连最起码都真诚都做不到,算什么爱。
连丁桂安最后都为了妻子,不在作案,为啥贾金龙还要贩毒呢,这个程度真不算爱。
金晨的整容脸 尖鼻子真的不适合演年代剧 每次镜头一转到她脸上 一下跳出去了 … 太出戏了简直 跟其他老戏骨格格不入 跟个假人似的白不管怎么面部表情至少自然 这种年代剧还是要有演技有能力的老戏骨来演的 整容脸真的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题材 女主这个脸 演演网剧就得了 整容脸真的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题材 建议她跟刘晓庆PK一下 争做内娱假脸第一人
前期:八分前期很不错(真的很欢乐很温馨很推荐),埋线多伏笔多照应多。
中后期(最后一集前):五分一、有几条线很膈应人1、素芳在得知自己病重且知晓马魁工作忙的情况下仍坚持收养男孩给女儿徒添负担 。
2、素芳在世时便亲自为丈夫物色下一任妻子,马魁与沈姨的感情线从头到尾洋溢着怪异。
3、牛大力闹自杀大家围住姚玉玲。
4、马魁对马燕有着极强极残忍的控制欲,马魁与丽丽的相处体现中国家长对别人家的孩子更为体贴的鲜明特性。
二、埋线太散太长,填坑时有种“埋那么多线结果就这”的感觉,支线结束得太仓促,一些地方逻辑难自洽(汪永革当年的所作所为无法解释清楚,两家折腾多年却在一瞬间和解)。
最后一集:两分为悲而悲,过于套路,马魁这个角色并不需要以“因公殉职”为结局来突显警察的不容易,“苦尽甘来”类的结局会更好。
牛大力哪怕偷鸡摸狗粗枝大叶却能一夜暴富,这本身就不合逻辑,着重描写他带着比自己年轻三十岁的妻子与自己曾穷追不舍却追不上但如今跌落神坛灰头土脸的昔日白月光相遇,实在像是某些人的意淫。
总:取平均值后为五分,但看在整个寒假每天和家人坐在沙发上准时追更的份上给三星吧。
作为铁路子弟,着实喜欢这部片子,想起小时候在铁路大院里的点点滴滴。从前慢,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
白子在现偶古偶里还能被衬托出尚可的演技拿到正剧里来挑大梁可远远不够啊
开头搞笑中间磨叽结尾感动
在这样的配置里 白敬亭撑不起男主
追了大半个月了,马上还有一集就结束了,我真的接受不了贾金龙居然是大毒枭??!!所以姚玉玲不配爱情吗?就因为她不过活的人间清醒,所以就要让她必须得到这个“报应”??理解不了。
和狄仁杰对打,想复制人世间的成功,只是众多主角的脸和年代戏完全不搭,总有种小孩扮大人过家家的玩笑感。
温馨有趣的好剧,良心剧。这个阵容就让人不由自主的想看,白敬亭非科班出身,演技打磨的越来越好了,还有很多老戏骨们,看他们的戏真的是一种享受,是每天会蹲在电视机前和家人一起看的剧。
三星给配角们的演技 姚儿怎么会让自己那么灰头土脸的活着 男编剧和男导演的恶意溢出屏幕
只能说合格,挺适合过年看的。挺好一题材拍的这么。。。
结局好low的剧情,出人头地的中年男找了个年轻貌美女孩然后遇到了以前看不上他的漂亮女人,她落魄、衰老,而我露出了同情、心疼,算了吧,往事不可追忆,呵呵,男人的意淫,男人的爽点,真是好匮乏的想象力啊。。
关于警察的剧真不少,乘警的还真不多,有国产剧的通病,也有年代戏的亲切。
节奏太慢了。。。里面人物脸谱化的太严重了,包括那个景也假的不行。支线太多,小故事一个个的本来应该很有意思,但是剪的稀碎。没人想看吉吉国王找对象找十几集的,还没卿卿日常好看呢。。。最后坚持跳着看完了。。。怎么说呢,除了两个爹那个部分有点感人,其他的真的味同嚼蜡。可是那个部分又父权制的不得了。。。反正,不好看。
央八黄金档 连着九点半到大唐狄公案一起看的 作为年代剧质量极其一般,打光混乱节奏差,毫无意义的情节拉时长,目前为止剧情毫无新意极为老套
八百年过去了男编剧还在写膈应人的剧情(呕
有缘再见,相逢言欢。
剧本很好,幽默,真实,老戏骨很多,不错
中规中矩的年代剧、家庭伦理剧,混合了一点刑侦的元素。看得出编剧是老派男编剧,有点直男有点古板,年代细节精致到了头发丝,喜剧写得还可以像小品,家庭戏煽情戏一般般,就是感情戏不会写,毫无恋爱氛围唯有家庭逻辑,没有一对像真cp。
质量很高的剧 这7.1分真的没看懂
过于一般,撑不起开年大戏的梁子,有些逻辑过于牵强(比如金晨出场,那个往酒里添水的人有些降智),制作良好但到不了优秀。主线弱支线乱,看来桃今年无法复刻去年狂飙的神话了。
年代剧,每个人物都鲜活,有笑有泪,五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