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big d--ick competition,笑死1️⃣这老头真忙啊。。。。。。。。。。。。
每个人都在向他“要要要要要”2️⃣游乐园大侄子有点烦,不太会读空气;以及not everything is about uuuuuuuuuuok?
3️⃣女婿 Tom这个时候求婚。。。。。。。。。。。。
也真的是脑子有包4️⃣Tom真的有病,这个家里他是食物链最底层。
换句话说,他也只能“压”住、拿捏大侄子,然后就疯狂冲着大侄子发泄自己的情绪5️⃣开头的钢琴曲真的真的很好听很好听很好听风起云涌6️⃣靠,知道他们老爹为啥要重新回来任职了,3 billion - 30亿。。。。。。。。。
欠了这么多贷款啊7️⃣一些细节蛮无语的,比如当他们家庭内部需要商讨一些重要决策——佛系大哥的女朋友就得回避;小女儿(shivon)的老公在shiv抗议“come on”过后,就可以留下了。
呵呵8️⃣f*ck的频率出奇高9️⃣(especially 传统行业)实体的难啊🔟呃😅公司内部系统一直在弹邮件,而这时候小儿子 Roman在对着落地窗打✈️。。。。。。。。。。。
1️⃣1️⃣其实Ken朋友的建议很合理——如果不舍得放手,那就只能抱着这个行将就木、即将倒闭的企业等死。
还不如及时止损,去找一些别的、自己有可能热爱的事业1️⃣2️⃣百事可乐也不会直接找上可口可乐的门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什么鬼比喻,but it works,很达意,xsl😂1️⃣3️⃣他爹醒来一集多,几乎见不着面,唯一一次主动要召唤人去见——就说了一句完整的话:骂他二儿子大傻逼??
jeez,拿自己的私产私股出来填补家族企业的巨大亏空,就换来一句这…我都替他儿子不值…1️⃣4️⃣这老头自信到……我都怀疑自己应不应该怀疑他能不能行1️⃣5️⃣我靠,通过“友好政///府”……在海域上大事化小避免消极公//关。。
这么看,邮轮真是个犯///罪的好地方1️⃣6️⃣还有,这个公司怎么哪里都在爆//雷啊……钱没了,法律层面也是一堆问题1️⃣7️⃣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和Tom老妈有杏//关系,然后他老妈说梦话说漏嘴了笑死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就这点破事,真的是病//毒//传播啊——大家全知道了😂(我还以为我脸盲,没想到真的是Gerri)1️⃣8️⃣我说这大哥Conner的精神,也不太正常吧。。。。。。。。。。。。
(后面情节里,他还要去竞选美//国//总//统,好一个大无语•ᴗ•💧)1️⃣9️⃣他爹完全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啊。
或者他也不屑于去了解。
一天天的,最吃力不讨好的就是Kendall,各种背锅扛雷2️⃣0️⃣笑死了,他这个小儿子神吐槽——kim jong pop金//正爸(独///裁老爷子)想到了昨天看的Yahoo🆚Google,以及微软之前强烈抵//制开放源代码➖➖感想:还是自由包容,能走得更远更宽广2️⃣1️⃣隔很久来看,荒谬程度更上一层楼。
因为时日久,“拔”//出来了一点,没那么入戏和进入那个氛围,就像在很远的地方看——于是更觉得这一大家子人、这一帮人真的好离谱…(也有了一点旁人看我看的东西时的感受:有点绕,大概就是我感受万千时,路过的人只会觉得陌生➕莫名其妙➕很难瞬间 get 到)(以及,通过思考和平移场景,设想代入,共情能力又又又+了一点点🤏)2️⃣2️⃣ shivon 这个 ex,让我总结道:好人 might 无聊,激//情 about to 出/轨2️⃣3️⃣我不觉得 Ken 有什么大毛病。
看到多瑙某条评论说只有老爷子一个正常人,我真的$*%=-.^€ ❓❓❓2️⃣4️⃣在 s2,有点乏力了。。
感觉美剧是这样的,再好看,如果一直断断续续、不一口气看完,那就还是会感觉无聊2️⃣5️⃣ 真的是各有各的小算盘。。。
Ken 解散公司前,还炸出了一些员工最后的灵感💡(他爹没明确赞赏,但看得出比较满意--真是万恶的资/本家啊,吃人不吐骨头,越剥削越霹雳手段,越称心如意•ᴗ•💧)然后 shiv也有自己的主意,她没听从 Tom 的建议--两边摇摆墙头草。
而是直接把竞//选团队那边的工作掰了➖➖想到这里就有点心酸了,心软、理想主义,好像很难和这个偏弱肉强食的社会,达成平衡(而且被氛围pua 得,总感觉似乎是自己能力不足,拿不到成效,才用“善良”当“遮羞布”。
但真是如此吗?
即便果真如此,那又如何呢?
这样的社/会,又健康吗?
)2️⃣6️⃣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他爹是有点小幽默的,不耐烦起来,开口就是老阴阳人了,what are you waiting for? A kiss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2️⃣7️⃣感觉这家人性格真是挺糟糕的。。。
自己气儿不顺,随口就发泄给路过的员工(_💧)(🈯️刚被爹“a kiss” 熊了一下的小儿子)莫明其妙啊简直2️⃣8️⃣他爹是真的很会pua,Ken 这次的动作,终于让他满意了,熊了小儿子➕放权给 Ken,总算对Ken 有张好脸了可我好无语2️⃣9️⃣不过Ken 本人,则是一脸便秘,很纠结、很不适、很不认可的表情,但又无法反驳btw, 喜欢这里的情节设计!!
前面刚讲到这家人性格,小儿子是随口发泄Ken 选择的方式是,趁小卖部老板不注意,拽了一包他的电池,扔在门口的垃圾桶里了--很能表达出 Ken 的性格!!
就是偏温和。
连发泄都是偷偷摸摸的,比如憋屈或是烦闷啥的,选择吸毒伤害自己的方式解压;再比如之前在家宴上受气,去洗头间疯狂扔东西这里也是偷摸拽,还只拽一包,都没多拿不过虽然但是,人家小卖部老板多无辜啊!!
(ಥ_ಥ)真是不讲「因果关系」德🤦♂️3️⃣0️⃣出去游玩旅行,晚上的宴会上“扮野猪”---真的太荒谬了话说关于人性的两种创作类型:一种是人性、心理层面的恐怖(在我看来,某种意义上是比鬼片还可怕😨)另一种就是这样的荒诞,每每我都好无语,在心里面默念:一出好戏…(ps,如果再配上交响乐,就更典了,比如 <寄生虫> )3️⃣1️⃣老头也很无奈不确定性(各方面的-比如,要拿公司怎么办,要拿 kids 们怎么办)➕很着急(受他年龄和健康的限制)私下接触皮尔斯家族的 naomi,只是为了“惊喜”aka 得到爹的夸奖,小儿子大概蠢到老头无语了3️⃣2️⃣暴发户(roy 家族)🆚 高知老钱(皮尔斯家族)---这种较劲,我表示爱看(๑>ڡ<)✌️3️⃣3️⃣s2越来越好看!
剧情逐渐进入高潮,节奏加快看他们面临并解决一个又一个挑战&难题。
带感不过这一季 ep4 最后,ken 有点让人心疼,不知道他咋了,突然心态崩了暴露脆弱,看到shiv 来了,感觉自己接班无望了?
他这状态,魂不守舍的…放进韩剧,我就要以为他得绝症了(bushi)3️⃣4️⃣而且这部剧,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小细节,很细腻、很能表达人性比如 ken 几次在楼顶天台,然后经过🔫木//仓击自//杀事件,天台铸起了高高的玻璃墙,ep4 结尾,他低头靠在上面,抬眼的那个瞬间--好动人,瞬间超级心疼再比如 Tom 对着大侄子大爆发,疯狂砸东西泄愤发泄情绪,转过头,他发现原来用升职加薪还是依然能打动大侄子的,他不是决意要离开--这时候反而发自内心地开心笑了(男的真的好爱有自己的“物品”!
是种病得电)3️⃣5️⃣我感觉没人知道老爷子到底想干嘛,没人跟得上他的思路3️⃣6️⃣说到给 Ken 好脸子,他之前是听话也不行反叛也不行,好像怎么做都是错,现在是一边听老爹的话一边霹雳手段对外边,atmosphere 差异变化大到 shiv 直接问:你(ken) 是不是抓住老爹什么把柄(潜台词:不然他为什么对你这么好?
)3️⃣7️⃣听完 Naomi的餐前祝语,Ken 这么久以来第一次笑了3️⃣8️⃣一边觉得老头掌握所有人性格特点、基本能预判出他们会有什么言行;一边又觉得我是不是过分神化他总之还是那一句,他坚定、独//裁、说一不二到,我都怀疑🤨我应不应该怀疑他…3️⃣9️⃣Rhea(皮尔斯的经理人,从一开始就在两边串联)对三个子女的评价好精准!
shiv 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比实际的聪明;Roman 远远达不到标准;Ken has every shots, 只是不知道怎么用、什么时候用…4️⃣0️⃣i dont fu*king know--果真啊,老头其实是拿不准的,只是没跟任何人表露出来(至少镜头里没看到),除了和 rhea 讲了这句话4️⃣1️⃣看美剧,真的很怕---谁忽然给谁来一🔪,或者来一🔫4️⃣2️⃣Ken 好可怜,他很伤心很难过,非常非常愧疚疑似害了那个男孩,想要倾诉获得安慰,可是爸爸妈妈都不愿意听。
最需要支持和陪伴的时候,父母都做不到4️⃣3️⃣老头阴晴不定、脾气暴躁,等等这些,很让我有即视感还有出尔反尔•ᴗ•💧4️⃣4️⃣ken 说,或许这只是他错误的爱的表达方式。
然后,Naomi 说了好对的一句话,he loves the broken you,他爸爸只爱破碎的他(甚至我再残忍一点,那都不是爱,只是破碎的他最好用…)4️⃣5️⃣ 笑死,他们在游轮上,一边吃早餐一边推举到底选谁出来牺牲、平定纠纷。
大家各有各的主意、各有各的小算盘 again,疯狂唇枪舌剑。
最好笑的是大哥疯了--缺钱,因此建议选他自己,然后给经济补偿--但问题是,这茬子事怎么都扯不到他头上啊😂逻辑根本不通4️⃣6️⃣ 真的很爱看这家人走投无路、无计可施、四处撞壁/吃瘪4️⃣7️⃣ 别犯傻啊!!
Ken。
嘴呢,说你不想、不愿意被牺牲啊!!!
4️⃣8️⃣ 永远不要指望别人的良心,或者说,永远不要指望任何人事物。
把主动权交出去,只会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4️⃣9️⃣ 干得漂亮啊Ken!!!!!!!!!
太帅了果真憋憋屈屈、忍忍让让在欧美剧里是不存在的!!!
太爽了!!!
我要学习学习学习!!!
保留 soft 的权利,be a killer 鲨鲨鲨鲨鲨!!!
5️⃣0️⃣s3。
其实这是最合理的、最好的选择。
反正 logan 之前也提出了,要让大家把他自己推出去担责任5️⃣1️⃣Roman 虽然很这样那样。
但他真的是思路清奇😂每次的解题方式都不走寻常路,异于常人5️⃣2️⃣logan 挂了Roman的电话,就说 Roman is out(没有做临时 CEO 的可能)笑死我了哈哈哈哈😂5️⃣3️⃣ 我靠 这个律师 lisa 真聪明,滴水不漏。
玩法//律的人还是心眼子➕嘴皮子,双双够用5️⃣4️⃣这些反复背叛,反复假意重聚 cos 亲密一家人。。
真的会似曾相识,在同一部剧里有既视感也是绝了。。。
就看着这家子人,因为不同的事情,反复横跳,有变化但又几乎在不同的事情里做出同样的举动5️⃣5️⃣ 鸡飞蛋打,两败俱伤,everyday,every where,every moment…5️⃣6️⃣股东大会。
所有人都在看着 logan,所有人都在等他的决定,等他的判断…而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候,Logan 失去了理智,似乎(?
)陷入精神错乱…真是好样的。
这剧情吊人胃口、很有紧张感…5️⃣7️⃣他们都好孤独啊。。
每个人都好孤独Ken 在意大利(老妈婚礼)崩溃大哭,说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小孩、老爹、亲密关系没一个玩得转(话说我真的觉得他需要一些长期稳定的心理咨询)他们老爹也是半夜一个人寂寞地看电视,身边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5️⃣8️⃣这爹真的太讨厌了,一不如意就疯狂打压 pua 自己小孩。
有些话,我作为观众,听完都觉得很难过。
话说得太重了。
可想而知,他作为孩子们的父亲,又有那样的社会地位,成年累月地,以父母这样的角色,如此粗暴地对待自己的小孩,真是太不应该了… shiv 没说错,现实版的 gaslight5️⃣9️⃣不需要爱,是种超能力--Connor 真相了6️⃣0️⃣走得都这么戏剧,荒谬、急促到像一个“玩笑”,very surreal6️⃣1️⃣ 有一点“不合理”。
或者也可以说,是我太震惊、不愿意接受,所以在疯狂地回溯。
总之,这样的财力,和年纪、身体状况,应该要随身跟着医生才可以啊(ಥ_ಥ)尤其是,故事的开端就是在直升机上,老爹发病、陷入昏迷,那么,🚁直升机这种东西--远离地面、孤立无援的情况,才更需要小心对待才是啊6️⃣2️⃣这时候(巨大的悲伤和 lost面前) 还得要一直 market market market business level,好无语6️⃣3️⃣ 突然觉得厌烦,每个人都面目可憎6️⃣4️⃣对呀,shiv感慨得没毛病。
他们三个团结起来的时候,真的很好很有爱,瞬间因为一张起草的纸📜。
又分崩离析了6️⃣5️⃣真的很爱看欧洲人和美国人有矛盾。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frank 和 Carl 说在玻璃房里蒸桑拿的那批男的,像挂在窗前的北京烤鸭,笑死我了哈哈哈哈哈哈6️⃣6️⃣comfortable in the world,他总是在世界上怡然自得---Ken 对老爹的致辞,很有趣的一个点他的脑中容不下完整的女人。
---shiv 真相了。
此处莫名想起来,也是之前 shiv 说的,她把自己陷进了--时时刻刻想着“爹在想什么”这样的境地(退出竞//选团队之后)所以说,他们老爹真是拿捏人心的cpu 高手6️⃣7️⃣ 好厌//女啊。
Lucas (北欧那一位)忽然在说什么屁话?
觉得 shiv 咄咄逼人,要把USA CEO 的位置给Tom???
hello??
6️⃣8️⃣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Greg(大侄子) 别把我笑死,这一群人又旁若无人地讲瑞典语,大侄子直接打开了 live translator6️⃣9️⃣在妈妈的厨房里,做“给国王(Ken) 的加冕餐”,可能是本剧最佳场面。
Roman 一直在舔、前后左右转着圈舔--“妈妈不让吃的,继父 Peter的起司”笑死我了😂😂7️⃣0️⃣ 因为人心,因为利益,摇摆不定,一直在变化。。。
如果可以多多少少团结、有爱,be like 正常人那么一点点,这部剧都拍不完第一季(扶额)🤦♀️7️⃣1️⃣ 终结暗箭伤人的文化,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卡罗丽娜也是很经典,旁(也不算太旁…毕竟高层管理人员之一)观者清7️⃣2️⃣you are bullshit,im bullshit,she is bullshit,we are fu*king nothing西窗老师说得对,Roman 这一段全剧最佳,总结得正正好7️⃣3️⃣几乎没有过,看完电视剧,会后劲这么大…不停搜关注的人说了什么,关于这部剧。
一般都是电影出现这样的感觉,比较多
WARNING: 以下疯狂剧透DISCLAIMER: 性别不完全是继承的主题,所有的角色都是复杂的shitty people,the show is shitty people being shitty.>在S1E7,Logan 毫不留情地对她开炮:>You run towards politics to prove that you’re your own man? Fine. But that’s not principle. You’re scared to compete. You’re marrying a man fathoms beneath you because you don’t want to risk being betrayed. You’re a f***ing coward.>成为“her own man”(看这三个词的讽刺!
)的诅咒其实是Logan的自恋型人格在她身上投下的阴影. 后来她以董事身份参加晚宴遇到昔日情人 Nate, 对方问 who are you, Shiv 答道,I’m Shiv fucking Roy. 这是她的自我认同和定位。
>在游轮性骚扰事件中 Shiv 被派去说服受害者放弃作证,她说,“You can't trust anyone, you just have to be smart”,这是她对另一个父权制的受害者传递的信条。
>Shiv 从没有停止对权力和身份不加掩饰的争取,Logan 说她害怕竞争,但在Shiv的视角,she’s too smart to compete with ANYONE. 于是一次又一次过于急切地暴露意图,在皮尔斯家的晚宴上,在Rhea的圈套中. 也一次又一次折戟再战. >但 cowardice 也不是空口无凭。
Shiv 的行为模式通常是”keep options open”, 言外之意即 once I fail on this, I’ll always have another. 这里面有作为 strategist 的智慧,更有心理的成因。
>power 是她的胡萝卜,“被背叛”则是她的大棒. 事实上她被所有人背叛过,父亲、兄弟、丈夫,all the men in her life. 她被当作一件武器,用完即弃。
>在 KTV 里她对 Logan 说,他之所以一直都对、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只是因为他有这种扭曲的能力,一种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那反之 Shiv 就更像是一种 "self-unfulfilling" prophecy——总是因为害怕失败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总是失败后无可奈何地走上一条后路. >没有人能质疑 Shiv 的公关和谈判能力,但 Shiv 的自我认知过高,可以说是傲慢。
对此 Marcia 曾当着她的面戳穿(S1E9):>He made you a playground, and you think it’s a whole world. Go out and see how you like it.>她也无法正常地表达关心。
尤其是Tom曾经一次又一次表达他很害怕坐牢的时候,Shiv根本没有能力对此作出反应,但她其实背后跑去跟 Logan 说别让 Tom 去坐牢。
Logan只教会她一种语言,权力的语言,“strategy”, “leverage”, “deal”, “cost/return”. Tom 曾经对 Shiv 说,“You can’t just take my love and bank it. And then, take it with you to the love market, and see if you wanna invest in me.” >甚至最后她向Tom抛出橄榄枝示好,想要 “serious relationship”,她说,”it would be so convenient”. 因为这很方便,有利可图。
>Ken 的演员 Jeremy Strong 有一句很好的概括,“ Where love is absent, power fills the vacuum”. 这是说 Logan 的自恋人格对 KRS 三人永久性的伤害。
>FINAL WARNING :结局剧透>最终集里,Shiv 在关键时刻的一票既合理,又荒唐。
>合理是合乎她一贯的逻辑,把利益计算摆在一切价值的前面。
大选之夜那通佯装打给 Nate 的电话,表面在关心Ken 关心世界是不是要毁了,背面还是把自己与瑞典人的交易放在首位,已经表达得很明白。
>那荒唐如何?
咋看上去,好像是Shiv 作了最终的选择,她把王冠亲手递给了 Tom. 但继承的编剧非常喜欢的一个主题就是control the uncontrollable (语出 Jesse 对S4E3的解读) ,Shiv 在此的选择,也是不可能之选择. >一边是眼看成为 Logan 2.0的Ken,当她看到 Ken 得意洋洋地把脚搭在 Logan 的办公桌上,看到 Ken 在投票时说 Let’s do this for my father, 她突然被 trigger ,意识到 Ken 的虚伪、manipulative 的本性,意识到她有多厌恶这个人. >没错,选择 Tom 可以 stay in the game ,可以继续玩权力的游戏,但她完全可以不选择。
Roman 最终道破 we are all bullshit ,于是他自由了。
而 Shiv 此处的选择看似既没有赢也还没有输,但是对权力的欲求如果压过自身主体性的确立,主动地选择不自由,是真正的悲剧。
更令人难过的是,她此刻的、最后的筹码,是作为肚子里 Tom 孩子的母亲,作为与 Matsson 暧昧的女人,是她的身体。
>>小组里有个讨论说到Shiv 的关键一票与雅典娜关键一票的同质性。
由于这个理论非常精彩不得不提一下,为此我专门去补习了一点希腊神话。
典故出自埃斯库罗斯的Oresteia :>阿伽门农杀死自己的女儿祭神,他的妻子为女儿复仇,伙同情人杀了他。
他的儿子 Orestes 为了给父亲复仇,在太阳神阿波罗的指引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复仇女神认为 Orestes 有罪,阿波罗认为他无罪,最后找雅典娜去判决,雅典娜说我不能判决,我们找十二个人投票(最终票型6比6与剧情一样)。
雅典娜为Orestes 无罪投下决定一票,英译原文是这样的:>ATHENA: It is my duty to put the final vote upon this issue and I give it to Orestes because I was not born of any woman and, except marriages, I respect, with all my heart, by my father’s side and so I will not support a woman who has killed her husband, the guardian of the house.734——“EUMENIDES”,Translated by George Theodoridis>雅典娜是宙斯单独生下的,她没有母亲,只有父亲,于是她站在了杀害母亲的 Orestes一边。
一种解读认为,雅典娜的这一选择,意味着 patriarchal justice 的确立。
而 Shiv 的这一选择,意味着她又回到那个丛林中,而且仅仅是作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 Tom 不再是 Shiv’s husband, Shiv 成了 Tom’s wife, Shiv Wambsgans, 她不再是 Shiv fucking Roy.
第四集最后肯豆在洗手间里看了一下遗嘱整理思绪后,出门私下跟雨果说,在媒体上黑我爸。
同样,第一季第一集,洛根和肯豆说还是我继续干你靠边之后,受到打击的肯豆也是在这个大房子的洗手间里,发泄了一通,出来后去棒球场,然后私下打电话跟媒体爆料自己家族。
如果我是导演的话,可能会用第一季的那个洗手间。
这样能更鲜明地对比出肯豆彼时和此时的不同身份和心境。
再说一点,这一集里的前后呼应,或者叫铺垫,我觉得设计得也很巧。
本集开头:肯豆进到房子的一楼大厅时雨果正在给他女儿打电话。
本集中段:雨果向肯豆自曝提前抛股票,让肯豆抓了把柄。
本集最后:肯豆找到雨果,跟他说让媒体黑我爸这事必须你自己偷摸办(我有你的把柄)
仍然会觉得手持摄影看的头晕,但不得不承认所有的乍然的zoom in和zoom out都合理又恰到好处。
前三季可能都是两倍速看的,没有太注重对话的细节而更期待剧情的发展。
仍然不评价剧情,不评价每个环节是否合理,我觉得剧情属于合理而有独特的,没有说多么惊艳,但个人并没有多渴望精彩的剧情。
最抓我的是对话和台词。
演员的台词功底太好,对话编排的极其精妙。
曾经我有非常清晰的偏好,即作为图像呈现的电影,优秀的摄影大于台词。
但看完s407,准确的来说,一倍速看了其中的一些对话,会被精妙的安排所折服。
每一句台词精雕细琢,看似荒谬的闲扯,尖刻的讽刺,都独特且不可替代,我会想到让子弹飞的台词编排。
虽说是讲顶豪的权利斗争,但我觉得落脚点仍然还是人与人之间最基础的关系,本来想说群与群,但这部剧仅存在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讨论。
仍然会记得看better call Saul 的时候被S5e9 Jimmy和Kim 在一个封闭房间内的争吵惊讶的五体投地,看succession S4e7最后Shiv和Tom甚至超越婚姻故事般的争吵而写下这篇短评。
看似必然要爆发的争吵在一个绝妙的时刻出现,能够覆盖五年的剧情,戏剧化的内核以极为有张力的方式呈现出来。
所有戏剧化的剧情都能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找到相对应的片段,所有的剧情都能落脚于最基础的人际关系。
电影大量留白,却又让观众知道exactly发生了什么,编剧功力可见一斑。
没有在网上找到很多影评,但我也更相信自己的理解,所有的留白都在对话中必显无疑。
不想说这部剧封神,但是在当今电视行业我觉得真的做到了最好,需要慢下来看。
第四季有些嘎然而止的意思,就在老爷子飞机上突发疾病离世的那一刻,因为这才是本季的第三集,一个是意味着本季就是最终季了,二个是真正的继承之战正式拉开帷幕,而之前的所有争斗,都在老爷子完全的掌控之下,因为所有的内部的候选人都如同罗曼最后的戏言“we are all bullshit ”。
也许前三季的争斗,竞争上岗人都没有入老爷子的法眼。
老爷子实在是太强大了,对内对外对上对下,噢,不对,老爷子从来没有对上过,连总统都算不得对上!
所以,最终季老爷子踏上了卖出公司的旅程,如果老爷子在世完成此项任务,那也就没有了之后的决胜局了!
最后的情节包括结局看得乏味,因为前三季充斥着同样的剧情,反转再反转的令我感觉非常不严肃的感觉,现实中的故事有时候用一句“连电影都不敢这么演”,那现在就这样演给你看了,你又觉得不符合现实吗?
抽丝剥茧,其实说了一件事,历经沧桑一生,老爷子确实老旧了,但是家族中却无一员大将可以替代他把家族企业延续,成功了这么多,这是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
故事的精彩在于给观众一窥掌控这个世界的那组人群的巨大力量,却带上即便是那样巨大的力量其实也难以掌控全局的、令观众也感受自我满足的一丝丝小心机……
神剧,爽剧,让人词穷痛快过瘾的剧。
神编剧,在把故事讲完整后恰到好处地停,让我们所有人都相信剧中人的生活还在继续,没有烂尾,没有遗憾不遗憾,只觉得这tm fxxxing life。
在国产剧各种毛病drama满天飞甚至从得奖作品改编的剧都烂得不行返回去看看原作竟然也是个烂尾的大环境下,逃回去看美剧,上来就是这样一部,真是让人舒爽了太多。
不是先入为主的角色一定要披荆斩棘才爽;不是高于生活的爱情一定要没有瑕疵才对;不是说反派人物也有温情甚至感情专一才叫“丰满”(甚至反而正面人物不会写了)……就是真真实实的生活,也很有看头啊!
所谓的真实,就是事与愿违,违了之后又蹦起来挣扎。
大可不必带入富人的生活,甚至作为普通人羡慕接近富人的生活。
现实中我们其实直接/间接都能接触到很多富有的人,但给他打工?
我们就是老板心血来潮让你买几百个饭盒还不给你报销的女公关;跟他是亲戚?
我们是以为要被送劳表示感谢结果其实随手介绍个表贩子来让我们花1/5税前年薪自费买的greg egg;甚至到了跟他dating,我们也不过是他空窗期消遣炫耀自己金钱power专机接送“studio给你看看我有耽误你演戏无所谓吧”但几句话不高兴了就给你原封送走打回小出租屋的女演员。
这tm就是生活啊,真正的能成为财富的金钱和大部分人都没有关系。
这部剧看完我意外地没有仇富,尽管我也想从三面落地窗的曼哈顿大平层醒来。
但活到30多,我竟然开始理解了,“金钱不是万能的”、“内在比外在重要”这些小时候觉得是屁话的道理。
未经事又自以为是的时候,我总是不屑地觉得“金钱买不来爱和健康,那就是钱不够多”。
但经历越多、看到越多,越明白钱根本买不来爱,有很多时候健康也是基因和命定。
钱买不来爱,钱可以买来依赖、顺从和陪伴,但都不是爱。
钱能实现很多,但同时也能蒙蔽很多东西。
第四季Shiv越来越大只,据说是演员本人也怀孕了的缘故,而在剧中我完全没觉得她有变丑或怎样,只觉得这个人物好美,她好有power,甚至她的体型变大让我觉得她更强大了,她从一个人变成一个大地之母的感觉,整个人更丰沛了。
人,明知道也不能做什么,还是要什么都做,拥有这种力量的生物可爱又可怕,可敬又可恨。
那么就奋力活着吧,不要去纠结无意义的东西,去爱、去恨、去争取、去失去,去喝下那杯酒,管它是泥土味,还是落水狗味。
很庆幸把最终季留到现在看,很多事情有了人生经历的积累后再品味是全然不同的感受。
两年前我也许会走马观花地为Ray家族被拱手让人哀其不幸,如今却理解了命运的如椽大笔下游弋的人人之选择。
每个选项会通往不同的人生,好像左右都是路,但人又会归于他们所追寻的方向在游戏里博弈。
除非你是历经百态无数次调整决策系统的Logan,但人总还是会有所懈怠,落入曾经的经验轨道上,尽管那不一定是正确的,但却是最舒服和服务于当下自我的。
希望自己可以永不懈怠。
喜欢《继承之战》一开始是喜欢它恢宏的叙事,通过伫立于世界之巅却亦风雨飘摇的Wayster横截开来,为观众徐徐展开一幅壮阔的图景。
原以为是精密的建构辅之以高效的运作,却只是萦萦绕绕半盘散沙。
世界也许会在某些时候不小心成为草台班子,可是终将有一天大厦崩塌,有新的王者来重整队伍,肃清内外,众神归位才是恒久发展的终局。
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在看到威严如Logan时候想得是什么呢?
好像天然地将他笼罩上权威的外衣。
有所成,必有因,然后带着这份刻板印象一路向前,在某些时刻有所怀疑过吗?
有的,就像Ken的反叛。
但是看着他犀利且不怒自威的眼睛,那团火苗不自觉地又熄灭了,直到那个肃穆的背影因为多年老道的经验比你自己更早提前预知了你的反叛,并向试图将你压于五指山下。
这一刻,你警觉,服从规则不是你的出路,你要颠覆。
所以从这点上,我是能共情Kendall的,一开始代入的也是他的视角。
虽然大家都半斤八两,如果一定要选一个,不管从老爷子的倾向,还是第三方看,他都算是个还不错的选择,至少他是最早觉醒并建立起自我框架的。
永远记得初次亮相的Kendall像个十足的草包,在老爸的阴影下他从未活出过自己,因此懦弱无能又优柔寡断,完全是Logan的反面,没有一点商业手腕。
虽然揽了一摊子事在身上,但没有几件是处理得当的,为父为子皆是一团糟。
但实际他心里却有十足大的ego,以为自己撑得起一切,尽管总是临危就乱。
四部《继承之战》也是Ken的成长史,一步步觉醒、反抗、承担,摇摇晃晃长成能扛起责任的大人,但是对手不等人,历练化作一场空。
Roman真是个小可爱啊。
敏感卑微,但谁说我不行我一定要F*回去。
用玩世不恭掩盖内心的胆怯。
全剧最爱老爸的人,反之也是被父权制深深PUA的可怜人。
在Logan的一次次威逼利诱下缴械投降,被伤害却永远第一个交出信任。
这是多么纯粹的感情啊。
商人重利轻别离,所以很可惜他不是商战的好手,终究要拱手让人的,哪怕默默地说过老爸选了我……Shiv竟成最大转机是一开始绝对没想到的。
同为女性,能深刻感同身受在一无所有时候被忽视甚至排挤的感觉。
但又怒其不争,有点恨铁不成钢。
Shiv被Logan当不经人事的小女孩,虽然她的确没经验能力有限,但不禁请问二位少爷又好到哪里去了呢?
半斤八两,却非要搞歧视,也难怪Shiv最后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这个家亏欠她太多。
老爸画大饼,合作伙伴摆一道,两个哥哥虚情假意实则抱团。
顶层社会密不透风的父权制给女性带来了什么?
尤其Ken最后说我才是the eldest boy那股嫡长子地味儿,简直震惊。
求人办事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未来上位Shiv铁定被架空,那还不如扶持窝囊老公。
很多事不是由亲缘决定,而是利益的平衡。
这点也要说句佩服,尤其是Tom一再背叛的情况下,Shiv仍然能不被情绪左右保持清醒,选择最有利的站位,简直政治家级别的决策。
收购后给Tom的结局反而让我舒了口气,虽然Wayster不属于Roy家族了,但是老练的企业家搭配合格的打工人,才是基业长青之道啊。
留给其他任何几位继承人,都要画个问号。
传承究极到最后,是传公司而不是传人吧。
全剧最引人入胜的是,明明是我们此生也许难以企及的斗争,却偏偏在这个顶级富豪之家中变得朴实无华,甚至让观众觉得之于你我一步之遥。
无数次看到所谓金字塔顶端的人,在紧要关头处理危机也充满慌乱与恐惧,也在很多时刻以一个自己都没想到能成功的灵光一闪而力挽狂澜。
整个故事设定在经历波澜起伏的家族巨擘的中央,光怪陆离的装饰品吸引我们登堂入室,实际褪去翡翠镶边的华丽外衣,这场战争人人都在经历。
第四季中,当Logan得知四个子女齐聚KTV为Connon开单身派对,怒气冲冲的赶到现场要求谈判。
当子女们一再要求他为之前的事道歉,他先是漫不经心,继而恼羞成怒,随后给了他的子女们一个发人深醒的评价,“You are not serious people."但如何理解这个serious呢,serious如果照字面理解,为严肃的,认真的。
有的时候,不严肃是好的,当气氛紧张时,说说玩笑话,互相戏谑打趣可以活跃气氛。
比如第四季中Logan要收购Pirece新闻,在等待报价结果的焦虑不安中,他强令周围随从开几个玩笑。
但是这些受Logan之苦久已的高管们,竟无法讲出哪怕一个轻松的笑话,反倒是受荼毒时间尚短的Greg,一针见血的向Logan发问道,"Today is your 90th birthday, where are your three kids?",一下子就抓住了美式脱口秀毒舌的精髓。
深陷抑郁情绪,几句不着调的话,一些愚蠢的行为,也能瞬间令人走出深渊,第三季末尾时Kendall濒临崩溃,终于向兄妹吐露了他曾经过失致人死亡的心理阴影,这时Rome几句调侃,“Who didn't kill someone?
I have killed a few.”令深陷自我指责,自我怀疑Kendall破涕为笑,三人也重归于好。
然而,综合四季下来,不严肃和不认真确实是对三个子女的公允评价。
Logan的四个子女,虽然各自都有着自己无法直视的问题,但统而言之都是戏谑人生。
他们活在父亲精心构建的游乐场中,对现实世界的艰辛漠不关心。
而每当观众被编剧精心构建的剧情所吸引,开始与Logan 的三子女共情时,编剧又总是能用老练的嘲讽刺痛普通人的内心。
第一季第一集中,Rome 用 100 万美元引诱棒球场工作人员的小男孩,迫使他为自己的命运全力奔跑。
第四季最后一集,Kendall 对助理提出的辞职申请当面斥责,称其不考虑自己的感受,非得在父亲去世的当天提出辞呈,而罔顾其本人已推辞再三的事实。
Shiv则一再漠视自己丈夫的感受,嘲讽甚至贬低他的人格,也因此尝到了苦果。
Kendall的我执心态Kendall其人患有极其严重的躁郁症,这导致他的情绪时常陷入极端的摇摆不定。
虽然他的一系列决策复盘来看都是正确的,但因为压力导致的情绪失控,使其往往在临门一脚的时候功亏一篑。
比如在第一季中,他两次试图搬倒Logan的决策,第一次在董事会提出了不信任投票,在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为了稳操胜券,不辞辛苦的搭乘直升飞机前往长岛拉票,但却因意料之外的交通管制,无法在第一时间亲临董事局会议,导致Logan可以大肆纵横捭阖,把本来的好局拱手让人。
实际上,Logan前妻的一票无足轻重,即便去掉本来可以争取,但最后关头弃权的Stew和Lowarance,也是绝对多数获胜,但Kendall的多此一举让他一败涂地。
第二次更加离谱,在Shiv和Tom的英国婚礼上,本来联合Sandy与Stew提出的Waystarr收购案,已几成定局,但因难以承受的压力,Kendall外出寻找毒品,阴差阳错的酒驾过失杀人,也因此被Logan抓住命门。
至此之后,Kendall背上了良心债,郁郁寡欢,直到第三季末尾才释怀。
古往今来,成大事者,除了有必要的聪明才智,更重要的是要能临危不乱,处事不惊,泰山崩于前不变色。
因此,Kendall即便是具备一些基本的商业头脑与判断,在对商业趋势的判断上有些独到见解,但在杀伐果断,手段毒辣的Logan面前,也必然是屡战屡败。
他的迟疑不定,也令身边的人苦不堪言。
其实有些时候,决策者需要的是当机立断,至于最终的选择,并没有那么重要。
这就像Logan所说的,“Making your own reality,and once you`ve done it,apparently everyone is of the opinion that it was so fucking obvious.”真正决定成败的,更多时候是人心向背。
为什么Kendall很多精密策划,都因为内部人员的背叛而痛失好局,归根到底在于Kendall无法真正取得旁人的信任。
他们也许会因为短期利益暂时给与口头上的支持,而一旦形势明了,会非常淡定的逃之夭夭。
因为在旁人看来,Kendall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家公子,他游戏人间没关系,因为无论他造成何种无法收拾的局面,都会有人替他收拾残局,而普通人一旦受到牵连,后果不堪设想。
轻则无法养家糊口,重则锒铛入狱,甚至性命堪忧。
Kendall情绪不稳定的原因在于他严重的我执心态,即,非得继承Waystarr大位不可。
用他在结局时的一句话“I‘m a cog built to fit only one machine",也因此最后一集在与Shiv对峙时,他不惜以性命相逼,而实际上在Kendall的扮演者Jeremy Strong的设计中,Kendall的结局是一步一步的走向自己的死亡,最终溺死在冰冷的湖水中。
正是这种几乎疯魔的我执心态,导致他无法面对自己的失败,也因此做出的决策必定不会从理性出发。
例如在大结局中,Shiv在最终决定公司命运的一票落到自己头上时,突然怯场,提出要单独呆一会,想清对策。
而Kendall则急不可耐的与Shiv当面对峙。
起初,Shiv对自己的反水还抱有愧疚心理,说“I might have changed my idea。
”这时的理性决策应该是,先巧言令色的安抚其情绪,然后再徐徐以图之。
但Kendall则不然,立即厉言正色的大声质问,why?
喋喋不休的陈清厉害。
可很明显,Shiv此时并不想诉诸理性,而是被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所左右。
这也最终导致了两败俱伤的结局。
实际上Kendall有无数次机会可以脱离Waystar的苦海,以自己的雄厚财力为依靠,开辟属于自己的事业。
在剧集中,Logan曾经对Kendall厉声痛斥,"Waystar is my idea, find your own idea。
"包括Kendall的生母Carolina,教父Frank,意中人Naomi,都曾经劝诫过Kendall不要执迷于接班已经病入膏肓的Waystarr。
但我执就是这样一种当局者迷得心态,当人执着于一件事的时候,听不进去旁观者的善意忠告。
坚持有时是有用的,因为当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此时的坚定目标,锐意进取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我执。
但长期主义和我执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对待失败的态度,”长期主义“者漠视失败,愈挫愈勇。
而“我执”之人则无法接受失败,无法想象除了达成目标之外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换言之,长期主义者享受过程,而“我执”之人只在乎结果。
所以在每次失败之后,Kendall都会陷入“虚无主义”,吸毒,滥交,偷窃,不过是他用以麻木身心的手段,他并不会享受其中,所以每次继承有了新的希望,他总能果断的放下恶习。
Kendall无法想象自己的另外一种人生,但我们可以在编剧的笔下窥见一二。
大多数时间处于亢奋和抑郁两种极端情绪中的Kendall,也有着少数所谓的“Happy Kendall”的快乐瞬间,虽然极其短暂,但由于与Kendall大多数的苦瓜脸形成鲜明对比,显得格外迷人。
剧集中罕见的几次,Kendall勇敢的忤逆自己的父亲,当面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而不只是在背后发泄情绪,面对面时装作言听计从。
他的真正释怀,找回自己。
第一季不信任投票失败,又被父亲编织的谎言恶语中伤,Kendall备受煎熬。
他投入毒品和酒精的怀抱中,但也因此有了勇气在家族集体治疗中,一针见血的指出Logan之所以对子女抱有成见,是因为“I was born lucky, and you`re fucking jealous。
”而第二次就是他在第二季被要求背下邮轮丑闻的罪责时,开发布会公开斥责父亲是所有恶行的罪魁祸首,因为正是在他的领导下,Waystarr才形成了一种歧视,推诿,谄媚和谎言的有毒氛围。
前一晚在游轮上,Logan语重心长的对他说,“You`re not a killer ,you've to be a killer” ,随即言出法随。
望着屏幕上那个勇敢无畏,胆大心细的Kendall,Logan竟感到些许安慰。
其实,正如第一季不信任投票前夜Roman对Kendall所言,Logan内心,其实正期待着Kendall在一场堂堂正正的对决中击败自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终身事业所托有人。
Kendall的心里缺陷正是源于Logan孜孜不倦的控制,在最终季三兄妹谋划董事局投票时,Kendall难得的吐露出自己的心声,原来一直以来,他之所以汲汲于做Waystarr公司的CEO,是早在他3岁时,Logan的一番随意许诺为其种下的心魔。
一个心智未开的孩童,当然无法识破Logan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御人术。
结合剧集中,Logan分别在不同时期,给兄妹三人信誓旦旦的承诺来看,这种言之凿凿,当然是做不得真的。
而可怜的Kendall信以为真,毕生为之努力,时刻准备着。
他深信,Waystarr的重担必须由他一肩挑起,而相比他那已近迟暮,老病缠人的父亲,显然他对未来的判断更清晰,更能把握不断更迭的科技发展和变幻莫测的商业模型。
然而他的贵公子身份,导致他无法真正理解权力斗争的残酷,他的家族财富和地位,更使他远离普通人的艰辛,无法与真正的用户共情。
脱离了家族的庇护,他一事无成,无论是投资新贵科技企业的屡次碰壁,自主创业时习惯性的高举高打和手高眼低,都证明了他并不适合在这个尔虞我诈的商业世界中生存。
在三兄妹中,Kendall无疑是CEO的最佳人选,但即便如此,他距离一个跨国媒体巨头CEO的素质也相去甚远。
在屡次试图篡位失败后,Kendall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自己一直被Logan 否定的原因,是否因为手段不够像Logan。
因此在剧集的后半段,他开始模仿Logan的行事风格,比如,在Logan去世后,在被问及是否要放出Logan的黑料以拯救股价时,他表面义正言辞,但暗地里却吩咐Hogo这般如此。
当然,他自以为是天衣无缝的操作,全被Shiv看在眼里。
纠其原因,是因为Logan是按照天性行事,知行合一,一切水到渠成。
而Kendall则本性良善,因此他的模仿就会变形和走样,十分别扭。
在第一季末尾的人命案,细究起来,其实并非Kendall的直接责任,但他却以为自己铸成大错,以至于第二季一直以行尸走肉的状态任人摆布。
而相反的是,在Logan心中,这简直无足轻重,一条人命在他心里掀不起任何波澜,反成了他用以钳制Kendall的手段。
商场如战场,在利益和权力面前,道德感和羞耻心都是授人以柄。
Logan对此深信不疑,并身体力行。
而对Kendall而言,他无法摆脱天生的道德束缚去做一个彻头彻尾的asshole,也就注定无法进入Logan的法眼。
也许,最适合他的身份是做一个幸福的富家翁,利用Waystarr的丰厚分成,过安稳生活。
剧中若干次表现了Kendall三兄妹的温馨瞬间,一次是第一季Shiv和Tom的英国婚礼,三兄妹同仇敌忾,共同追忆童年往事,打闹嬉戏间,所有利益和权力纠纷都被抛诸于脑后。
一次是在最后的董事会的分崩离析前夕,三人在英国母亲的厨房,用一堆冰箱剩余食材DIY了一杯奶昔,给Kendall加冕。
在这个瞬间,Kendall似乎得偿所愿,真的做成了他梦寐以求的接班人。
这充分证明,Kendall是有正常生活的能力的。
他的聪明,善良,有眼光,不卑不亢,超过无数普通人。
只不过,他极其不适合Waystarr CEO这份要求苛刻的工作,但放眼全世界,适合这份工作的人又能有几个呢。
是“我执”让Kendall屡屡陷入自毁情绪,无法自拔。
Rome的讨好型人格Rome则患有极其严重的讨好型人格,作为家中的二儿子,他是时常被忽略的一个,如果说Kendall被寄予厚望因此倍感压力,Shiv则是独占宠爱因此恃宠而骄的话,Rome则是一直在被打压,被无视中成长。
因此他渴望得到关注,这也解释了为何他总是不分场合的开着各种尴尬的玩笑。
在Tom的单身派对中,Kendall轻描淡写的谈起的一件往事令Rome伤心不已。
原来他们共同的父亲Logan,在家中奉行着丛林法则,将于兄弟两人中竞争失败的Rome投入狗笼子,后来更是直接将Rome送去寄宿制学校。
这些悲伤的往事极大的影响了Rome的身心健康,令他无法释怀。
细究起来,Rome的性障碍也应该与此有关,在与他女友的交往过程中,他无法完成正常的性行为。
必须令其扮演“尸体”才得以如愿,因为他的内心极度的不自信,无法对一个活生生的人上下其手,只有在面对尸体的时候,才有自信心。
但女友百般配合还是无果,他就转去教母Gerri处寻求帮助,在Gerri充满厌恶的声声斥责中,他躲在卫生间里完成了释放。
相比起另外两位子女,他始终在被斥责,甚至被殴打中长大。
正因如此,他极其的不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被委以重任,不相信自己可以完成艰巨的工作,以至于无数次的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相比Kendall始终汲汲于心得接班人之位,他想得到的,不过是父亲的陪伴和认可。
也因此在第四季中,Logan的突然离世,对他产生的极大的打击。
在葬礼上,他当众致辞时竟然语噎失声,不能自已,完全是真情流露,无法不令人动容。
而在Kendall因为召开新品发布会,找人用软件生成了Logan的一段语音。
他竟然借机生成一段Logan厉声申斥的录音,放在手机中反复播放,借此找到一些过去的感觉,用以慰藉自己受伤的心灵。
而在最后一集决定Waystarr最终归属权的董事局会议中,当Kendall面对Shiv突然反水而突然崩溃,二人恶语相向,局面几近失控时,Rome却似乎突然通透了一般,他大声的叫着“We are all shit.",从而打断了两人喋喋不休的争吵。
最后的最后,当Kendall缓慢的走向自己的终结,Shiv怯儒的牵起Tom冷漠的手,Rome却在酒吧中沉默的坐着,此刻他虽孑然一身,但已经看清了自己的命运,也接受了兄妹三人必然分道扬镳的事实。
也许他真的能痛定思痛,破然后立,彻底将Waystarr抛于脑后,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Rome是聪明的,剧集中数次展现了他通过直觉精准的帮Waystarr公司做出了正确决策。
其一是,Waystarr公司面临邮轮性丑闻和被恶意收购的双重压力下,Logan委任Rome去阿塞拜疆接洽主权基金操盘人,看对方是否有意发起私有化邀约。
Rome顶着自私银行家和财务总监的压力,秉持自己的真知灼见,一针见血的点明了收购资金背后的地缘政治风险,展现了其极其睿智的一面。
虽然Logan对此明镜一般,但却从不言明,更少鼓励。
对于Rome而言,他近乎于Logan的一条狗,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Logan有时对其拳脚相加,但Rome不仅不反感,反而甘之如饴-他打我,是因为关注我,重视我,这好过他对我的冷漠和忽视。
而Logan每次对其好言相待,一定是有求于他,但Rome却选择性忽视,他每每为之动容,因为他太渴望爱与关注,以至于失去了分辨爱的能力。
他时常被虚情假意环绕,而对恋人投来的真正的关心和爱护,却无法适应,甚至于惊慌失措。
他失去了爱人的能力。
这种求而不得,得而复求的矛盾,令他时常生活在痛苦之中,以至于谩骂和身体上的疼痛成了他的毒品和安慰剂。
最后一集中,当Kendall为了让焦虑不安的Rome振作起来,面对至关重要的董事会投票时,他用手死死的按住Rome的伤口,然后拥抱了他。
这种令人大跌眼球的举措竟然非常奏效,Rome果然从焦虑症中恢复了过来。
而其背后的逻辑是,先用痛苦将迷惘的Rome拉回现实,然后再以亲情温暖其心。
Shiv的自恋型人格Shiv的问题在于其自恋型的人格,在她的眼中,她是最聪明,最世故和最有魅力的。
养尊处优的成长环境,使得她养成了心骄气傲,视他人如无物的自我中心主义。
与Rome苦苦求爱而不得不同的是,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和唯一的女儿,她得到了来自父亲和身边所有人的无限关爱,长大后作为Waystarr家族的潜在接班人,又得到了无数男人的爱慕。
爱对她来说,不值一提,因此无论是溺爱自己的Logan和崇拜自己的丈夫,都被她视作达到个人目标的工具。
在她咄咄逼人的外表下,是空洞荒芜的内心,她积极游走于各种政治势力的边缘,目的是为自己谋求最大利益。
与Kendall始终如一的追求Waystarr公司CEO不同的是,Shiv数次进出公司。
在Logan许给她公司接班人一位前,她就职于一直以批判Waystarr公司为主要政见的Gil班底,为个人政治前途着想的同时,并没有想过回公司接班的事宜。
也许因为自己的女性身份,在Waystarr公司这样一个普遍厌女的环境中成长,早早的就抛弃了幻想。
但Gil的政见是众所周知的,他认为以Logan为首的美国富豪为富不仁,不合理的攫取和囤积了天量了财富,这才造成了美国社会的贫富不均和两极分化。
入职这样的竞选团队,完全不顾及Logan和家族成员的感受,正是Shiv自私自利的体现。
也许她天真的以为,这可以用作自己与父亲的交易筹码。
”她很聪明,但又不想她自己想象的那样聪明”,这句Rhea在与Logan在去往伦敦的私人飞机上对Shiv做出的评价恰如其分。
在这之前,由于Kendall在第一季的背叛,Logan取消了他的接班人资格,同时开始寻觅新的接班人。
这时,也许是一时心血来潮,也许是一份认真的考量,Logan正式通知Shiv成为接班人的不二人选。
Shiv开始表现的难以置信,毕竟她作为子女中的唯一女性,长期被排除在接班计划之外。
而当她确认了这条信息的真实性,便开始激动和躁动起来。
她急不可耐的向Tom分享了自己可能会上位的好消息,引得Tom摩拳擦掌的开始谋划未来。
她不顾Tom的反对,以一种无法挽回的方式毅然辞掉Gill竞选公关的工作,随即兴奋的向Logan讨要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结果,Logan表现的异常冷淡,好像完全忘了自己的承诺,失去了让Shiv接班的热情。
在Shiv一再的催促下,才敷衍的给出了一个接班人培养的长期计划。
恨不得明天就大权在握的Shiv当然无法接受。
因为长期被溺爱,Shiv习惯了欲望的即时满足,一旦受挫,她就会失控,变得患得患失。
第二季Logan为了寻求外部收购,求助于另外一个传媒巨头的皮尔斯集团。
为了获得对方家族的信任,整个家族要前往对方庄园共度周末。
为了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打破Sandi和Stew的毒丸计划,Logan对子女们三令五申,指示他们要谨言慎行。
不出意外的,这群缺乏教养的子女们在对方面前丑态百出。
其中,Logan在面对Nan追问接班人计划时的讳莫如深,令Shiv十分不满,直接在饭桌上公开了她与Logan的私下交易,从而令Logan甚至整个Waystarr家族陷入被动。
在Shiv那里,一切都可以被拿来交易,父女亲情,兄妹情谊,甚至夫妻感情,唯有个人利益优先。
当然,这也多亏了Logan多年来孜孜不倦的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
但Shiv并非毫无可取之处,多年的政治公关的工作经验使她拥有独特的专业能力。
在Waystarr游轮事件暴发之后,有一名女性受害者要现身说法,这对公司非常不利。
而为了压制潜在的负面舆论,Logan派出同为女性的资深高管Gerri与Shiv一同前去谈判求和,本意应该是Gerri主导,Shiv观摩学习。
出乎意料的是,Gerri在受害者面前打起了退堂鼓,于是Shiv勇敢的担下了责任。
她站到对方的角度,痛陈一番利弊,成功的使对方签下了NDA(non-disclosure agreement),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Shiv的女性身份使得她在几乎全是男性高管的Waystarr公司能够占有一席之地,而她自己也似乎领会到了这一点,时常以女性主义代言人的身份自居。
但她的所作所为却无不显示出父权主义的特征。
她对待Tom的蛮横霸道,令本来深爱她的tom最终对其离心离德。
她对待Waystarr资深高管,不像Kendall一样的充满尊敬,虚心求教,也不像tom一样的平等相待,而是像对待家奴一样,居高临下和颐指气使。
无法笼聚人心,这即是Shiv几度尝试进入公司高层,最终却屡屡败下阵来的根本原因。
Logan和资本主义的基本运行逻辑Logan远没有他看起来那样强大,第一季家族集体治疗的不欢而散之后,导演用一个特写镜头展现了他那伤痕累累的背部。
这提醒了我们,这个传媒大亨的童年其实是无尽的苦难,也部分解释了Login的控制欲。
他不堪回首的历史,令他时刻焦虑不安,无法真正放下心来享受他所创造的一切。
对他来说,家人是可以依靠和信赖的伙伴,但也有可能会转变成致命的敌人。
正如Evan在其葬礼上的犀利评论一样,Logan创造的媒体帝国,有意无意间,激起了人们心中的黑暗面,他利用人性的恶大发其财,而同时又不断地创造着新的欲望。
但也许,这个世界的堕落无法完全归咎于Logan,他以及其代表的资本家群体,不过是顺势而为的幸运儿。
真正的罪魁祸首,应该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原生缺陷。
当然,资本主义在其创建初期是具有先进性的,当它取代了使生产力停滞不前数千年的封建制度时,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由此可能带来的政治利益面前,人类的创新力被极大的激发出来。
当然,封建制度不是没有资本家, 也不是没有政治和资本的联姻,但封建和资本的本质区别是,资本家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
这使得资本家可以自由创新,资本可以自由的流动。
这使得国王不论如何看资本家的财富眼馋,也无法动摇其根本。
资本的不断堆积,促进了生产的持续升级。
由资本所驱使的工业和传统手工业的本质区别在于,手工业的增长是有极限的,受限于原材料,劳动力供给或单纯的由个人意愿左右。
但由资本驱动和许诺的增长则是永无止境的。
为此,人们耗尽了心力,找到廉价的原材料产地,源源不断地劳动力供给,从而不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增加消费人群,开拓细分市场,满足各种不为人知的需求。
当资金不足时,就公开募资,提高资本的流动效率。
在这个产品过剩的年代,生产端的问题其实并不难解决,关键在于需求。
当需求不足时,生产再多的产品,都会过剩。
但由于那个不停增长的许诺,生产一刻都不能停下来,这时就产生了产品的堆积,企业陷入恶性竞争,大打价格战,最终随着一轮又一轮的出清,良性的市场秩序被打破。
支撑整个生产过程的动力来自冒险家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驱使下,麦哲伦 ,达伽马,库克与哥伦布们勇敢远航,开辟新航道,发现新大陆,为众多创新者开辟一片片热土。
冒险家的另一面则是掠夺者和彻头彻尾的强盗,他们无视土著们的财产和生命权,凭借船坚炮利肆意的破坏和攫取。
他们自以为是文明和福音的传播者,但其实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不停的占有土地,金钱,奴隶和文物。
面对异域文化,他们只作猎奇式的观看,缺乏基本的尊重和深入了解的欲望。
而每当由于文化差异陷入冲突时,他们不会浪费时间去沟通和对话,而是选择胁迫与杀戮。
当他们终于达到目的,心满意足后,还要利用认识上的优势缔结不平等条约,妄想可以将特权永远保持下去。
到这一步,殖民者们才开始注意到自己的吃相不佳,又穿上燕尾服,打起蝴蝶结,重新做回文明人了。
他们当然有这个资格,因为有着如过江之鲫殖民地人民们受着压迫和剥削,也有着源源不断的殖民地财富被掠夺,于是他们可以不事生产,流连舞会,宴饮,马场和邮轮,然后还要指责被殖民国家的野蛮和落后。
冒险家精神的另一个源动力实际上是资金增殖的需求。
也就是说,看似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企业家的创新行为,实际上背后是由资本驱动。
资本宛如一头永远不停下奔袭脚步的猛兽,永远在寻找着新的沃土。
它的躁动不安成了企业家,创业家们不停努力的推手。
那么资本为什么要不停增值呢?
起因当然是通货膨胀,由于中央银行不停的创造货币,整个社会的财富因此被不断稀释,这也导致了拥有资本的人的不安心态。
像以往那般,将金银等贵金属深埋地下用以保存财富的方法失灵了,因为金钱不再是流通货币,并且由于开采技术的不停发展,即使贵金属也有贬值风险。
这些都驱使着资金不停的从资本家的个人账户流出,再重新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去。
然而,如前所述,资本主义发展到高级阶段,真正的问题便不再是生产不足,而是生产过剩而消费不足。
造成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资本经营过程中,普通员工的工资,从来都被当做是成本,而不是资产。
以至于计算人力资源成本,也如计算其它成本一样,力求压得越低越好。
但在实际经营中,又过度依赖于普通人不断地扩大消费,以此来降低库存,提高周转率。
这两者之间存在一个无法调和的矛盾,因此资本主义时常会陷入周期性的危机之中,通货膨胀时候的纸醉金迷,以及金融危机的一地鸡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济学家们想了很多办法,但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比如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导致占人口大多数的中低收入人群购买力不足,就深挖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的购买力,为他们量身定制更多的奢侈消费,这也是令Evan无比痛恨的消费主义的根源。
但无论富裕阶层再怎么提高消费,相比起大众消费也是极为有限的。
再就是扩大政府投资,投入基建和社会保障。
短时间内确实能收到不错的效果,实际上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是借此度过。
但问题在于基建和社会保障的所需投入是有限的,完成从0到1之后,再扩大投入,边际效应开始显现,结果很可能是滋生腐败和浪费。
更何况即便是政府投资,也要讲究回报率,政府举债也是有债主的,如果盲目扩大债务,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寅吃卯粮,即将今天的问题转嫁到未来,从而酝酿出一次更大的危机。
第三则是宽松信贷,即降低利率,释放更多的银行资金到实体经济中去,但这也意味着扩大信贷主体,从而加大暴雷风险。
在这个不断延长的链条上有无数的脆弱环节,经济上行期歌舞升平,信贷是锦上添花,而一旦经济开始下行,流动性枯竭,多米诺效应会引起系统性风险,经济也因此陷入衰退。
而还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人们一旦对自己未来的偿付能力产生质疑,即便信贷再宽松也无济于事,这是央行再放水刺激,也只能任由资金积压在银行和投资机构空转,无法向整个实体经济体系中引入活水。
继承之战中,无论是第一代的领导人Logan,Evan,还是第二代的Lucas,Kendall,都时刻有着对企业市场地位无法保持的担忧。
而实际上,不仅仅自身作为传统媒体,有被新兴科技巨头取而代之的趋势,更令他们感到恐惧的是,他们自身的财富和社会地位无法长久保持。
而后者,植根于资本主义自身的结构性矛盾中,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也许就是这场悲剧的根源吧。
Logan死了,本剧运筹帷幄的第一大反派、至高无上父权制的代表、将人看作经济单位的冷血资本家、串联孩子们与高管的绝对主角之一,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宣告game,over,我无法得知这对Logan自身而言意味着什么,但对于孩子们而言,他们的敌人和亲人因为死神直接消失了。
对于观众而言,前三季一直以来的叙事逻辑被打破了,事实上,我之前完全沉入了编剧构建的叙事圈套中,编剧通过三季孩子们与Logan的对抗让我形成观影的期待:究竟哪一方会获胜?
当Logan之死打破第一层叙事时,高层们迅速加入战场,继承的战场结构远比我想象的以及编剧之前呈现的主线更复杂,在线性逻辑的故事线上还有层层嵌套,我恍然大悟我被编剧的叙事游戏所欺骗了。
其实就在上一集,还在用人物假象和语言陷阱设置圈套,Logan在第一季身体情况就堪忧,但是上一集中他踩箱子的动员训话展现出来的领导力、精神力都让我相信他饱满的战斗状态,忽视了他的身体情况,以致于他最后在一个非常的(飞机上)场所发生了具有偶然性的“死亡”让我彻底震惊、无法相信,但震惊之余又的确能感受到编剧前期对Logan的身体情况、高管的背地运作都有铺垫,虽然出观众的意料之外,但的确在情理之中。
对孩子们来说反抗对象突然消失并不意味着胜利,而是父亲死亡带来的伤痛。
【Kendall——I love u 和 Can’t forgive u】 Kendall和Roman是最先从Tom那里得到消息的,他们都惊慌失措,Ken显得比Rome理智,但他俩跟弥留之际的Logan说话时都语无伦次。
Kendall是非常矛盾的,他跟Logan说的重点是“I love you, dad. I do”和“I can’t forgive you”,一边说“爱”一边控诉,他对Logan的态度就像Shiv之前评价他一样“永远无法在崇拜父亲和想要杀死他之间找到平衡”。
跟Shiv和Rome相比,Ken对Logan的死显得最冷静最理智,在公司高层说他们拟声明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孩子们和Logan关系不好时,Kendall立马以昨天晚上在KTV见过面证明他们关系没有破裂,他也及时告诉Shiv和Rome不要表现得冷血以防利益受损,表现出了“killer”的感觉。
但是他的的确确就像之前对Logan说“I’ll broken when you die”那样心碎了。
其实KSR三人都不愿相信也不肯接受Logan的死,他们选择了问自己情感上非常依赖的人,Shiv是一直问Tom,Tom说Logan没了心跳也没了呼吸Shiv基本就相信了然后伤心自己没和Logan道别。
Ken是一个人去甲板上问Frank,Frank说不想骗他的时候他眼泪瞬间出来,因为他相信爸爸死了。
飞机上没有Rome依赖的人,所以他是唯一一个去看Logan尸体的人,即使前面他再怎么无法置信也不得不在尸体面前接受死亡。
Ken前面显得冷静,但是远远看着Logan从机舱被抬出来的时候他泪流满面,从几个孩子来说,我觉得可能Logan的死对Ken的后劲打击是最大的,前几集他为能打击Logan由衷开心,现在作为敌人的Logan再也无法战胜了,作为父亲的Logan也无法再回来。
【Roman——You are good dad】Ken可能是后劲最大的,但Rome显然是受冲击最大的。
他无法相信Logan死亡除了他并不相信飞机上的任何人之外,更大的原因是他无法接受自己害死父亲,Roman觉得他给Logan发的留言可能让Logan并发,所以Connor问发生了什么的时候他对Con道歉。
Roman在这一集里最可怜。
他在电话对Logan说话的重点跟Ken完全不一样,Roman没说自己对父亲的感情和态度,而是一直对Logan说他是“good man,good dad,good job”,一方面是Roman不相信父亲会死,另一方面可能Rome平时跟爸爸说话的语气态度就是讨好、服从,但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想通过称赞Logan来弥补他说出口的伤人的话,甚至到最后他才意识到自己忘了说love。
其实Roman一直是最听Logan话的人也始终没有彻底违抗父亲,因为Logan让他去伤害Gerri他第一次鼓起勇气说出自己的不满,恰恰此时Logan死了,他会认为自己的叛逆是凶手之一。
当Shiv找Tom,Ken找Frank的时候,Roman想依赖的对象Gerri因为上午的事情对他十分比冷漠。
其实Rome也是三人里最爱妈妈的,他喜欢Gerri的原因之一也是寻找母爱,S3E9里他一直以为最爱自己的妈妈为了利益毫不犹豫背叛了他,他是三人中最无法接受的。
在这一集他同时失去了父亲和作为母爱替代的Gerri,而且从他的视角来看,他自己是这两个人离开他的直接原因,Roman在本集一直in denial是因为愧疚。
【Shiv——Hoping it was mom】 Shiv在察觉不妙之后的第一反应是“mom?
”她潜意识里希望死的是母亲而不是父亲,并不是她想让她妈gone,而是父母之间她更亲近父亲,她跟Logan的父女关系本身没有Ken和Rome的父子关系那么有对抗性,三个孩子中Logan对她也是最温和的,所以知道Logan出事之后她的情感表达是最激烈的。
跟Ken和Rome不知如何开口而言,她电话里跟Logan说话也最为自然流畅,她求她爸爸别走的时候我痛哭流涕,她说的话其实带着一些撒娇和要求,也是她一直和Logan相处的方式。
Shiv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体,她不愿接受父亲死亡但是在Roman失常的时候告诉Roman爸爸的确走了;她在情绪失控之后很快恢复了理智考虑下一步的计划,而且写出了公关声明并发表给媒体。
这在她和Tom的相处过程中也能看出来,爸爸死后她很崩溃找Tom寻求情感支撑,但是又在和Tom拥抱之后推开了他,一边感性的依赖他,一边还是觉得Tom并不十分可靠。
最后她和Tom一辆车走了,我想其实此时Tom也应该清醒了,他在公司得到的一切都来自于Logan,所以Logan死后他说自己失去了保护者,但是Logan给他的一切都源于他和Shiv的婚姻关系,跟Shiv离婚之后他会失去与公司birth的关系而真正失去一切,不知道她和Tom的离婚会有什么变化。
【Connor——He never even liked me】 当KSR已经或多或少整理了心情之后,他们才记起要将Logan之死也应该告诉大儿子Connor。
Con是所有孩子中最能接受Logan之死的,Con刚见到Ken和Shiv的时候就问是不是Logan出事了,一方面他作为大儿子年纪已经够大了,父亲出现身体状况很正常;另一方面他是跟Logan是最疏远的孩子。
他知道Logan死讯时没有怀疑,而是说“他从来没爱过我”,Con缺爱到婚礼前一天晚上还把KSR 的行踪出卖给Logan试图换取爸爸参加自己的婚礼,缺爱到直到Logan死前还在幻想,但是Logan选了生意抛下了他的婚礼,Logan死了,Con则被父爱判了死刑,他再也无法得到梦寐以求的父爱和认可。
其实Con是以自大掩盖自卑维护自尊的人,就像他将自己得不到爱宣称为自己的超能力,就像他在脱口而出Logan不爱他后又急忙否认,就像他明知Willa跟他在一起是为了钱却不肯承认。
但是父亲的死还是击穿他的防线,他卸下自尊向Willa坦白自己的自卑和一直害怕Willa离开,也正是他的坦白让他了解了Willa的真实想法。
不被家庭所爱对Con来说或许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联系的淡薄反而让他成为最能脱离原生家庭的人,所以Con选择继续与爱人的婚礼而非为不爱自己的人而中止,婚礼的确很冷清,但也很浪漫。
【Logan——人是什么】对Logan而言这算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剧集没有给出Logan的视角,我也无从得知Logan死前是否还有意识,是否还有听觉。
他有看到Roman给他发的留言吗,他有听到他的孩子在电话里对他的爱、赞美和挽留吗?
最后一个生日三个孩子和妻子都不在身边的孤独、没人谈心只能找保镖倾诉“人是什么”的孤独”,终于在死亡的时候又一次上演了,他死时周围最亲近的是谁呢,虚情假意的Karry、貌合神离的Frank、要离婚的女婿Tom还是被称之为“最好的朋友”的保镖?
放弃参加大儿子的婚礼,与二儿子小女儿和解失败,最后一天得到小儿子的指责。
相信人是“经济单位”的Logan,最后死在没有顶级医生、医疗团队的飞机上的经济巨人Logan,人是什么?
他们的笔杆永远只听从角色内心的声音、永远只忠于故事本身。
《继承之战》的创作历程和背景颇为曲折。
尽管起点低调,但最终成为备受瞩目的“爆款”美剧。
故事虽然发生在美国,但主创团队多是来自英国、有着深厚莎剧底蕴的剧作家和编剧。
而剧集本身则蕴含着以「黑色幽默」和「社死尴尬喜剧」为特色的英式幽默风格。
01继承之战 · 前生时间得退回到2009年。
编剧Jesse Armstrong创作了一部名为《默多克家族》的电影剧本,讲述了媒体巨头默多克在自己78岁生日那天试图让他和娇妻邓文迪生的两个年幼孩子(Chloe, Grace)在新闻集团中获得投票权的故事。
这个剧本在好莱坞的制片圈被疯狂传阅,但因为虚构得太真实没有制片公司敢接拍。
《默多克家族》2009年7月12日 第四稿专栏作家Frank Rich是该剧本的粉丝之一。
几年后,他和Jesse在美剧《副总统》的拍摄片场相遇,并向HBO建议让Jesse参与一个叫《帝国主义者》的项目,但该项目最终没有成行。
Jesse继续扩大对媒体大亨的研究范围,创作出电视剧本《直系亲属》,试播集剧本讲述四个兄弟姐妹在父亲的媒体公司中争夺平等的董事会投票权。
该剧本引起了HBO剧集主管、以及导演Adam McKay的注意。
改名为《继承之战》后,Jesse和Adam开始筹拍试播集。
【Adam McKay的代表作有《大空头》、《不要抬头》、迪克 · 切尼版《副总统》】02 继承之战 · 低调起点试播集的主演们去导演监制Adam McKay家做剧本围读会。
那天恰好是2016年11月8日,美国2016年总统大选的当晚。
临近深夜,当所有人都丧气地得知特朗普成为第45任美国总统时,深谙讽刺喜剧的Adam McKay幽了一默,“各位,好消息是,《继承之战》终于有它存在的理由了。
”《继承之战》第一季于2018年6月开播。
作为夏季档剧,HBO都没有在它上面花什么广告费。
相比其他HBO剧,比如买了大幅广告牌的《巴瑞》,在日落大道上有巨幅竖排广告的《不安感》,HBO仿佛对《继承之战》没什么信心。
当时我在洛杉矶,唯一一次看到《继承之战》广告,是我家边上西木大道公交车站灯箱小广告,仅此而已。
这样的“轻慢”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以默多克等媒体大亨为原型打造的故事。
【除默多克以外,Jesse还参考了Hearst家族、Redstone家族、Comcast创始人、Breitbart创始人等】03 继承之战 · 英剧内核虽是在HBO播出,故事也发生在美国,但《继承之战》的主创Jesse Armstrong是英国人。
包括本剧后来加入的大部分编剧中,一半以上是有莎剧功底的英国编剧及剧作家。
所以,我们以为自己看的不过又是一部讲美国大佬的美剧,但《继承之战》的内核底色却是:以黑色幽默、社死尴尬喜剧(cringe comedy)著称的英式喜剧。
04英式喜剧 vs. 美式喜剧在英美两国生活过以后,我意识到英美对幽默观念和尺度差别很大。
例如,我的英国室友常说的c-word,放到我的一些严肃紧绷的美国同学那里,是要被拉去批斗的。
英国喜剧大师斯蒂芬 · 弗雷(aka. “油炸叔”)对英美两国的幽默风格做了精辟总结:传统意义上,美式幽默源于乐观和希望,而英式幽默则更注重放大失败和绝望。
美式喜剧拒绝用负面的眼光看待自己,而英式喜剧则通常以主角失败告终。
【原视频链接】通常来说,杰瑞 · 宋飞的《宋飞正传》是美式喜剧的经典代表。
他通过对生活的犀利观察和拆解,以自己的智慧征服观众。
然而,在传统的英式喜剧中,越是自以为聪明的人,最后(社)死得越惨。
例如,在英剧《IT狂人》第二季第一集《同事聚会》中,男主去了残疾人厕所,导致他最后不得不装残而告终。
同样是讲科技宅男的HBO美剧《硅谷》,虽然也有很多尴尬的情节,但主角们的命运比完全没有晋升希望的《IT狂人》的主角要积极和乐观得多。
左:英剧《IT狂人》 (2006-2013);右:美剧《硅谷》(2014-2019)美国传统电视网(NBC、CBS、ABC、FOX、CW)尤其注重收视率,老板们担心如果主角不讨喜或三观不正,观众会心生厌恶而弃剧。
因此,传统美剧会遵循传统的人物塑造的配方,确保主角的形象得到观众的喜爱和认同。
当然,也有打破传统配方的美剧,如《公园与休憩》、《发展受阻》等。
虽然在美国本土有一定受众,但放眼全美,它们仍然属于小众之作。
与此相比,《我是艾伦·帕特奇》、《窥视秀》、《黑爵士》这样以社死、尴尬著称的英剧在英国之外的热度并不高,而在英国本土却享有极高的收视率和业界赞誉。
【如果对社死/尴尬喜剧感兴趣,可以移步到这个豆列】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以上讨论的英式幽默和美式幽默是概括总结。
在各自的阵营中总能找到反例。
例如,以“丧”著名的美国单口喜剧家路易C.K.,以“损”出名的英国单口喜剧家吉米 · 卡尔等。
05 没有《幕后危机》就没有《继承之战》Jesse Armstrong曾师从Armando Iannucci的《幕后危机》剧组。
【《幕后危机》后来被HBO改编成了美版的《副总统》(Veep)】习惯定机位拍摄、柔和叙事的观众初看《幕后危机》,会觉得仿佛在看某个质量很差的盗录影碟。
而这就是《幕后危机》特色,也就是伪纪录片的沉浸式拍摄手法(俗称:多动症镜头)。
此外,《幕后危机》打碎了我们以为人人讲BBC英语、文质彬彬的绅士英国的幻想。
剧中有一个fxxx不离口的人。
那个人就是操着一口浓重苏格兰乡音、在首相身边做公关顾问(Spin Doctor)的Malcolm Tucker。
Malcolm逮着个人就骂,不论男女肥瘦美丑。
人这个物种,在Malcolm嘴里被一视同仁、公正公平、无差别地虐骂。
这剧放在别处,可能会被扣帽子、被砍,编剧甚至可能被公开抵制。
【看这剧的额外奖励是,你会发现fxxx居然可以有那么多花式变种用法,为今后用外语骂人打好坚实的基础。
】
Malcolm金句这些厉害的英国编剧敢于扯下自己国人伪善外衣,让世界看到一个个经艺术加工处理后仍旧高保真的故事和人物。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众情人款的美剧像是吃多了腻味的垃圾快餐,而短小精悍的英剧则是先苦后甜的绿色食品。
06谜一样的人物历史在美国学习编剧时,我有这样一个发现:高度工业化的美剧编剧会通过一系列高密度的场景非常严谨地交代人物的背景信息,不给观众太多遐想猜测的空间。
一般看完美剧的第一集,你会知道主角姓甚名谁、ta的心理状态、ta的发小闺蜜、ta的习性癖好、ta的人生梦想,以及ta被安排的剧情任务。
最典型的例子是编剧Vince Gilligan的《绝命毒师》的试播集。
Vince用了不到15分钟的时间让我们知道老白的基本情况:妻子有孕在身;儿子患有轻微脑瘫;虽然曾获诺贝尔奖化学奖但如今落魄到在公立高中教化学;因为经济拮据又不得不打两份工;在家在学校在洗车店没一点地位;同时又查出晚期肺癌,即便动手术,最多苟活两三年。
老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underdog(最接近的翻译可能是“弱者”,而非直译的“落水狗”)。
这些开场的人物设计让观众对主角产生怜悯同情,即便他之后会做很多丧尽天良的事,我们也会有意无意从理智和情感两方面为他“开脱”。
而英国编剧(尤其是喜剧编剧)则更为随性。
他们甚至不介意观众可能对主要人物产生负面的第一印象而弃剧。
【《继承之战》的主创Jesse Armstrong就是喜剧编剧出身】比如,Ricky Gervais的《临时演员》第一集上来,就是几个临时演员在片场等开工的场景。
我们不知道男主为什么想当片酬为零、存在感为零的临时演员,我们也不知道他和傻憨憨的女主认识了多久,男主的经纪人那么逊,我们不知道男主为什么还不把他开掉。
再说回到《继承之战》,Jesse Armstrong沿用了他在《幕后危机》、《窥视秀》的创作习惯——拒用闪回(flashback)、不明确交代角色来历和背景,而是“固执”地通过角色对话、细节等非直接的方式暗示人物历史。
比如第一季第七集:Logan让孩子们到大儿子Connor家做家庭治疗,那集最后给Logan满是疤痕的后背来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特写,这个镜头暗示了Logan童年时受到了叔叔的虐待,也可能解释了他为什么会成为今天的Logan。
打骂是他唯一了解的“爱的语言”。
Logan背上的伤疤你会发现,《继承之战》虽然从不明示角色的背景信息,却让吃瓜观众的我们更想知道罗伊家族成员的黑历史。
比如,Logan的第三任妻子Marcia:第一季第三集中,Shiv让前男友Nate调查Marcia。
我们借此窥视了Marcia些许背景信息:她31岁时首次现身巴黎,担任出版助理,第一任丈夫是黎巴嫩商人,他们在巴黎过着奢华的生活,办过很多高端派对,结识了艺术家、作家、政治家、军火商、石油商等人。
但Marcia空降巴黎前的身份和职业却一片空白。
但另一方面,Marcia对Connor相好Willa冷嘲热讽的态度似乎也说明了什么(即,Marcia曾经也是Willa)。
后来,Marcia对Shiv说,“如果你对我的过去感兴趣,可以直接来找我。
” 这话暗示了Marcia的人脉很深广,但同时威胁满满。
此外,看《继承之战》永远永远不准跳过的片头,也是窥探罗伊家族过去的一个窗口:
不在场的母亲,心不在焉的父亲07继承之战 · 主创的魄力看过诸如《幕后危机》等以辛辣著称的讽刺英剧后,你会发现《继承之战》这部HBO美剧里有英式喜剧惯用的传统配方:✅ 晃动的伸缩镜头✅ 谜一样的人物历史✅ 社死不偿命 (L to the OG)✅ Fxxx不离口 (Logan)✅ 三观不正 (Roman, and etc.)对看惯正剧、爽剧、传统美剧,或是被营销号贴上「老钱风」带节奏的观众来说,很容易也很自然地投射我们自己的想法,并对剧中人的行为产生某种社会责任的期待。
尤其是Shiv这个角色,因为她是罗伊家族里唯一的合法女继承人,所以观众会希望她能打败父权(patriarchy)、杀死亲哥、弄死老公、歼灭老人团、做一个新时代需要的大女主。
但是英国编剧如Jesse Armstrong, Armando Iannucci(代表作《幕后危机》、《副总统》、《斯大林之死》等),他们从来不会因为大众主流的喜好来讨好迎合任何人。
和他们笔挺的腰杆一样,他们的笔杆永远只听从角色内心的声音、永远只忠于故事本身。
梦回2018,《继承之战》开播的第一季,因为不但没有一个“讨喜”(rootable)角色同时还似乎是全员恶人的配置(Roman在全剧第一集竟然胆敢拿工人阶层的无辜小孩寻开心),导致这剧的热度极低。
和被标为“烧脑剧”的Showtime美剧《亿万》相比,追《继承之战》的人门可罗雀。
从清冷的第一季到如今爆火的第四季,Jesse Armstrong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剧出圈就打算迎合大众的审美和口味。
甚至在《继承之战》第二季、第三季横扫艾美奖、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在万众期待之下回归第四季之时,Jesse平静地说:“这会是《继承之战》的最终季。
”在所有人都忘了第一季第一集开头就铺垫Logan有病在身,我们依然固执地觉得Logan会像现实中的默多克一样,再干一百年。
Jesse却在第四季第三集给了所有人一个当头棒喝,“无情”地杀死了一代枭雄Logan Roy。
英国编剧Jesse Armstrong在一个创作者甘为资本折腰、只为迎合主流价值观念、只为刷新收视率收割粉丝量、只要给钱就拍到天荒地老的流媒体时代,有这样一个依旧清醒的艺术家,服务于他笔下的角色、故事本身、还原一个没有滤镜的真实资本世界。
作为观众的我们,还能有什么其他要求呢?
我只想说: 且看且珍惜。
And MAD RESPECT to Jesse Armstrong (and HBO).P.S. 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号:🌟 好好讲故事 (WeChat ID: SforStory) 不只有剧评 🌟
这剧从主创、导演、演员,再到后勤人员,能入组参与创作见证开花结果的都是家里祖坟冒青烟的幸运儿!The stars are aligned, literally. 很开心能从2018年6月开播就追这剧,一点点看着它慢热之后的大火。舍不得标记【已看】 。我会常回来看看,promise 😭😭😭
看着看着,我觉得这个电视剧不就是美国版的新老娘舅吗?家产,撕逼,宫斗……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分数?
不喜欢但是好看,看不到还很期待。不喜欢缠斗半生到底仍是好大儿,也不喜欢他们的遣词造句。这一con的虚荣虚伪是印象最深,为了1%花了一亿,还要利用自己的婚礼一会坚持选到底,一会又对大使头衔心动了,拒绝后又想反悔摇尾乞怜。他老婆Willa Ferreyra才是真忍者。这一con的虚荣虚伪是印象最深,为了1%花了一亿,还要利用自己的婚礼一会坚持选到底,一会又对大使头衔心动了,拒绝后又想反悔摇尾乞怜。他老婆Willa Ferreyra才是真忍者。莎莉安is my kerry 哈哈哈哈哈哈哈幽默太幽默了,排排坐
屎结局
这么一部无聊的狗血剧,我竟然把它看完了。对话多到令人发指,99%都是废话。
终于看完了…
63,想要就得不到,还会一直是筹码,有别人想要的东西才行。买方答应给Shiv的位置没有给,Shiv继承了老爸,答应给的投票没有给。汤姆不是想要者,是接受者,脏事能藏,命令能做,侮辱也能接受,而且还能保护Greg。
希芙最后的反水背叛。实在是太过生硬和突兀。不是不可以这么做,但是你能不能做一点铺垫呢?直接拉低了整个剧集的素质。
冲着神剧的名头来的,结果非常失望,剧情平淡又无趣,所谓的争斗全靠嘴,没有一件实事,更让人反感的是,几个主要角色上一秒还在坚持某件事,下一秒就坚决反对这件事,反过来也是,连说话都是,一会儿结结巴巴,一会儿又跟连珠炮似的,简直神经病。总之,想看爽剧的,千万别碰,太垃圾了。
看不懂看不进去我没有问题了
All-timer。有些人自己看不出那些用留白和细节编织的、不断流动的潜文本就说编剧没有铺垫结局为了转折而转折也够可笑的。最搞笑的是要求编剧讲明角色最终的动机,大概评论者以为现实中每个人都是Logan Roy随时随地都知道自己在干嘛。但即便是Logan 又真的随时随地知道自己在干嘛吗,Succession最出色的一点不就在于呈现出角色与他们动机之间的断裂吗?
来啦 第一集最后一幕拍出来婚姻故事的感觉啊 卡司都太棒了 20230530 这是最现实的最符合逻辑的结局 再见 succession
全家人都凑不出一套健全人格,但真好看啊。
放过观众吧,这季看的我太心累了,我不想再追了。还得说这几个子女没本事,天天依附在老爸创立的公司吸血,有野心没实力那种。还不如人家老大干点自己的事儿,虽然干的也不靠谱吧。
美国编剧都是工业化培养出来的一群人,下限很高,剧情精彩方面有工业化基础不会无聊。但是,为了剧情的一波三折,不惜扭曲人物本身,从而反过来影响自身剧情的逻辑自洽,导致人物刻画矛盾,前言不搭后语。剧情可以靠模式化训练,而人物塑造是要灵魂和天赋的。也正因为只会讲故事居多,导致现实主义或历史剧匮乏,一旦有这种就轰动性的好,比如兄弟连和纸牌屋第一季(第二季其实有点走偏)简而言之,美剧强在编剧,但编剧之外的部分,都很弱。。。
看完第三集与第三集幕后的我 🤯 Succession和Better Call Saul(虽然艾美眼瞎就是不给奖)这俩兄弟真是把电视剧艺术拉升到一个新高度
shiv投tom放弃自己哥哥,整个一东西文化差距了
最后感觉是为了反转而拍,兄妹三人发疯给我看烦了。最后被GOJO收购了,挺好。
。。。。好恶心的结局
谁能想到这破事能拍四季,一会要卖了,一会孩子们要接管,一会肯豆要搞老爹,反反复复从第一季摇摆到第四季,里面的角色看着似乎有些人设,比如有的玩世不恭,有的有野心没能力,但是几乎所有角色都没有真正核心的内心,他们做出来的事情就像随风摇摆的小草一般,让你猜不到下一刻他究竟会做什么决定,可别以为这是编剧高深莫测,明摆着这就是在瞎编呢,太扯了,整天穿着西装礼服这里开会那里派对的,该斗的时候没斗起来,各种所谓的伏笔毫无意义,这高分,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