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电影蕴涵着人文主义式浪漫,而这浪漫,并非全部源于电影情节,而是在演员讲法语时微噘的圆唇、微抿的嘴角、微颤的睫毛、微醺的眼神里徐徐沁泌而出的。
她未必是美女,她没有出奇制胜的人生故事,她只是轻柔地甩个法语小词儿,话音将落时声调俏转个小弯儿,就能走进你的心里。
不懂法语的人看法国电影是难以理解法式幽默与法式治愈的,因为法国人的电影需要你打开所有感官、调动全身细胞与认知去感受、去体悟、去回味。
这部法式“穿越剧”,没有年轻貌美的美女帅哥,没有拯救过去修改历史的荒唐行为。
女主人公父母的离世、姊妹淘的悲伤遭遇、爱情的倦逝,通通没有在她回到过去时得以避免,她所做的却是在不改变实事的前提下更好地做个告别。
重回未来后,过去没有改变,唯一改变的是她的心态。
在她用一个更包容平和的心态与生活言和、与自己言和后,竟惊喜地找到了过去自己为自己留的人生惊喜。
一个信守诺言等待她14年的人,和一份自己留给自己的念想。
究竟这是个梦,还是她真的曾回到过去重新经历一切,在观众心中是个问号。
然而,这很重要吗?
初恋在电影叙事里通常属于年轻人的话题。
无论是马里奥主要的《初恋这件小事》,还是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都把我们拉回了那个青涩的初恋季节,捡拾时光中校园里的心动瞬间,因为我们都曾经在自己唯一的青春岁月里深深爱过一个人。
这似乎更带有致青春的味道。
带着诗意回顾过往,连遗憾和悲伤都很美。
可这似乎还是未经生活彻底打磨之前才能拥有的心境。
法国电影里个人很喜欢《天使爱美丽》,不仅仅是它幽默的表现手法,更在于细节之处彰显细腻和法国情调。
《再一次初恋》除了镜头语言上带有明显的法国电影特色外,在叙事上也带有质问和思考的深度。
如果我们身在中年,曾经与我们海誓山盟的另一半另有新欢,生活的轨迹被彻底打乱,我们是否应该后悔当初的抉择。
如果已知未来的结局,回到过去,理性的指引下我们是否可以做出果断选择,不再相信爱情和自己当初固执的选择。
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不禁回顾自己曾经无所终的感情经历,试想若是回到大学时光,我应该会有更加骄傲和正确的选择。
我定不会在苦心等候并不喜欢我的人,我定不会对一个心无定性的人早早妥协,我定会做出更加有利于自己的决定。
因为我经历未来,已知结果。
《再一次初恋》的女主角卡密得知丈夫埃里克另结新欢,离婚后的圣诞节舞会上昏倒在地,醒来时惊奇发现40多岁面容的她竟回到了自己的16岁。
那时父母尚在,未识初恋。
卡密心中做着和我们一样的果断决定--定不会陷入埃里克的爱河之中。
然而生活的重演似乎并不会按照我们的预设进行,卡密一味逃避埃里克,两人之间不断上演滑稽的闹剧,心灵的悸动难以回避。
卡密清晰知道埃里克会在第几个路灯下亲吻她,并且心动不已,难以抗拒。
卡密为了摆脱埃里克也试图和别的男生谈情说爱,结果总是令人啼笑皆非。
在那时的16岁,只有埃里克最懂卡密。
40多岁的卡密在自己的16岁里,不仅仅想改变的是爱情,她自责自己的早孕导致母亲的意外去世。
她试图改变未来母亲去世的结果,弥补遗憾,因此用录音机记录父母说话的声音。
然而卡密仍然无法左右结局。
心灰意冷的卡密找到自己的物理老师,想弄清其中的缘由。
原来在自己重回16岁,只是看到过去,并非回到过去。
电影的开头,与埃里克决裂的20岁卡密在回到16岁之前,曾经心灰意冷的去钟表店修理手表,那是父母送给她的生日礼物。
她问修表老人,究竟是“生活摧毁了爱情,还是爱情终有所终”?
修表老人说“改变能够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最终要的是要有甄别二者的智慧”。
40多岁的卡密在自己的16岁时光中,将记录父母声音的录音机交予物理老师,并约定当她回到真实的世界时会来再次拜访。
最终,卡密如约实现,以更加从容、淡定的态度面对真实的生活。
在电影中重回16岁的卡密虽然有着理性的决定,但那些动人的默契依然让卡密无法抗拒内心对埃里克真实细腻的情感。
卡密依然会爱上埃里克是电影中关于预设问题的答案。
尽管脆弱的爱情因生活的摧残和打磨而黯然失色,若是在青春的年华里真心相恋,即便无果,那时的岁月亦无可遗憾。
再走一遍,我们依然会追随内心所向。
试想如果卡密与埃里克的相恋带有世俗的杂质,重回青春的卡密定然不会再和埃里克相恋了。
当幻境消失时,才是无限的孤独和凄凉。
重回16岁的卡密接受了无法改变的事实。
那么即便爱情终有所终,依然可以不悔真心。
面对率性的自己,或许再回到那时岁月,我依然会爱你,追随于你。
无论爱情或是理想。
看到女主穿回16岁,很惊讶外貌怎么没变。
以为下一秒就回变回一个青春美少女,然后等着。
看到男主出现才知道本来就是这样演的。
是啊,如果按惯例出现少男少女不就成了一部普通的青春片了么。
每次看着违和的女主时刻提醒着我这是穿越片啊穿越片。
重回青春,有多少人没想过呢?
特别是每当生活不如意的时候。
可是谁能保证重来一遍,在当时的情况下,你不会做同样的选择呢?
或者即使改变了轨迹,谁能保证生活一定比现在好呢?
影片后期的时候女主在青少年时期知道了后来的生活,依旧会重蹈覆辙,于是接受,然后雷点来了,竟然先给自己找了个备胎?
在还是青少年还爱着男主的时候跟未来的备胎调个情打个kiss然后相约25年后见面如此便解了二十五年后的困窘?
虽然可能这是女主兼女导沾沾自喜的浪漫设定,可是实在是……囧囧有神
看电影的时候和放映结束后的主演见面互动中,都有不少观众疑问导演为什么让卡蜜回到16岁时和40岁时是同一个演员。
诺薇米与16岁的卡蜜和她的闺蜜、同学相比,要老得多,而且穿着少女的服装,很不协调,正如片中她的闺蜜说的卡蜜的身材是那么奇特。
观众的视觉感官也不舒服,觉得不能融入回到过去的状态。
我倒是觉得这是导演在这部剧中的一个独特之处。
卡蜜和她的丈夫互相深爱结婚,但是再完美的爱情也敌不过似水流年里婚姻的磕磕碰碰,丈夫喜欢上了其他的年轻女子,要离卡蜜而去,尽管曾经如此深爱,25年的婚姻就此结束。
卡蜜以40岁的面孔回到过去,与身边的一切都是不协调的,正是这25年的岁月,让曾经迷人的卡蜜红颜老去,只剩婚姻失败带来的伤痛。
所以,卡蜜25年前的丈夫主动接近她时,会大叫“你毁了我的一生!
” 所以,知道结局的卡蜜想要远离丈夫,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可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并没有能够让卡蜜按照预想的发展,卡蜜还是爱上了他。
爱情,或许就是这样,明知道这样的结局,明知道自己会受伤,还是会不顾一切。
即使时间可以倒流,还能回到过去,还是会选择这样一条路。
影片中,卡蜜因为知道了未来,知道妈妈会很快因为脑血管破裂去世,知道父亲也会离开自己。
卡蜜想方设法去阻止,希望父母能够陪在自己的身边,希望多留一些父母的记忆给自己。
在父母生日的时候,在过节的时候,总是要拿一个录音机,把爸爸妈妈的声音录下来。
父母的爱,总是被我们忽略。
我们常常会后悔当初我没有……。
就如卡蜜,曾经她也把妈妈的话当做唠叨,曾经她也不在意爸爸妈妈在老去,曾经她也未曾意识到应该向爸爸妈妈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
我们总是在失去的时候才悔恨没有珍惜。
曾经走过的路,不知道还会不会再去走;曾经看过的风景,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去看;曾经遇见过的人,不知道还会不会再遇见。
所以,珍惜当下。
那天看完电影我就做梦了梦见回到高三那年 好多朋友一起去爬山那天一群人晚上喝醉了 在屋顶睡觉 讲掏心掏肺的话应该是那时候真正的爱上你几句话的事梦了一晚上诶 能再经历一遍就好了如果还能在一起 不管是梦也好 穿越也好 一定会开心的要死掉的最好能停留在那一段 时空静止还是走向结局也没关系 无论多少次回到过去我还是会选择你 毋庸置疑因为失去你两年多了 还是一样的想你。
about her是一个短评评误导了我,我以为这样的电影,这样的感情,就是要坚定不移的贯彻无论多少次回到过去也要选择内心的真爱这样的中心思想。
所以,怎么可以忍受最后卡米拉逃离了埃里克?
所幸我今天重新拾起了结局,卡米拉一觉醒来,其实一切都没有改变,她梦回16岁所做的改变,并没有让她今后的人生有变化。
她要面对的依然是一个离开她的丈夫。
无非是多了一盘磁带多了一张照片多了一份淡然,而感情,永远都没有变,无论是开始还是结局。
about me前天的公交车上,我就突然想如果让我回到过去怎么办,可是我却发现,我并没有改变人生的勇气。
我还是会选择现在的生活现在的人,选择看过的每一部电影听过的每一首歌读过的每一本书。
顶多就是有件衣服我不会买,有本书我肯定要了。
可是我的人生不会因为少买一件衣服多买一本书而改变。
我不知道如果我不选择这样的人生,我又能存在于哪里。
about movie一开始我果断也是受不了女主五十岁的大妈脸五十岁的大妈身材穿越回去竟然在一群16岁中学生之间毫无违和感的上学谈恋爱。
不过看到后来反而满满的都是感动。
我热爱所有真诚的电影。
other回到过去,我想到的一直是<求婚大作战>,把喜欢默默埋在心底总是在等一个永远等不到的机会。
即使是最后一刻只能靠那只丑爆了的老妖精回到过去去挽回,也永远说不出一句我喜欢你。
《99 Luftballons》http://www.xiami.com/song/1411343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那辆载着你过去人生的绿皮火车依然会继续在它的轨道上安然地运行着,况且况且,悠哉悠哉。
载着Camille人生的绿皮车依旧经过了母亲的死亡,经过了再次对前度的迷恋与沉沦,经过了曾经的曾经。
影片一开头便着墨于Camille乱成一摊的生活。
事业一无所成,已到中年却还是在演着只有一个语气词的戏。
感情一塌糊涂,与丈夫的争执吵闹让这个中年妇女的郁闷心情更上一层楼。
在跨年的这一天,丈夫与自己的感情已经僵到无法挽回的地步,而女儿似乎也未起到多大的作用。
是上天的怜悯亦或是时间缝隙里的妖怪在恶作剧,Camille在跨年前夜的倒数前一秒以手表为媒介穿越回到了16岁那个美好的年纪。
见到了早亡的父母,见到了年少时一起打闹的姐妹,当然也见到了那个让他半辈子的沉沦的男子。
而即使知道母亲在一个月后会逝世,即使做了努力甚至不惜暴露自己穿越的事情拜托物理老师帮忙预约医生给母亲拍片做检查,也还是没有改变母亲死亡的既定事实;即使知道自己如果与前夫继续发展下去自己的下半辈子会活在曾视丈夫为自己全部人生的阴影下,也还是改变不了自己对那个男子的深沉迷恋。
既定事实无法改变,但这个游戏的创造者可没有说不能创造些什么。
Camille留下一卷父母生前的录音磁带,以此作为与物理老师相见的中介,相约再见。
于是,这辆火车驶在驶过与丈夫分离的愁痛区后进入了一个温暖的橘色地带。
明明知道喜欢你的结局,走的再远也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永远;走得再近也终究达不到想要的梦境。
Camille的人生在一觉醒来以后变得也没那么糟蹋,也并不是像粪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
与前夫能够心平气和地谈着过去,谈到她的初吻,谈着那张把她俘获的相片。
如果能回到过去,记住,你改变不了什么,但是游戏开发商并没有说你不能创造什么,不是么。
这部电影感动我的地方不关于爱情,而是主人公回到过去和父母好友之间的一些片段。
她在病床上醒来,跳起来兴奋地抚摸妈妈的脸,对爸爸说你真年轻。
全家人一起吃国王饼,女主中年的外貌却是小孩的神态,伏在桌子底下分饼,起哄让父母亲一个。
早上赖床,拿收音机采访妈妈,妈妈说她是个小姐,帮她准备去学校的行装。
非常担心妈妈的身体状况,当她说自从妈妈死后就开始酗酒,突然让我嗓子一紧。
可怜的老孩子。
她对父母说,你们要保证永远活着,父母说,我们永远不会去世的。
然后三人愉快地又拘谨地录着歌曲。
当然,和朋友一起聊天嬉闹,包括在大闹课堂,以及美好的恋爱。
这些在回忆中才显得更加珍贵。
如何珍惜,怎样把握,其实很多时候无法做到做得完美。
也没有让时间倒退的魔法。
昨天看了《Camille redouble(中文译名为:再一次初恋》,影片开始没多久就戳中泪点,边看片眼泪就滴滴答答地就往下掉。
知道每次哭了之后眼睛就会肿的很厉害,可是看电影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地非常代入。
或许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当电影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仿佛就忘却了我们自身的身份和所处的环境里,就这样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或许可以说进入了另一个人的世界。
看完影片后顺带看了下网上的评论,大家褒贬不一。
法国媒体对这部影片的评价都很不错,有些都给出了五分满分的佳绩。
一看演职员表才发现原来女主角就是这部电影的导演。
这个故事的构想不算新奇,或许可以说的上有点老套,没有逃离穿越的剧情。
这种同类型的影片也许有不少,以前看过一部珍妮弗加纳主演的《女孩梦三十》让我的印象也很深刻。
我觉得对这部电影评价比较高的人应该都是通过这部电影想起了自己的生活,让自己产生了很深的共鸣,所以对这部电影产生了这么深的印象。
我不禁在想,从小看电影我看了很多所谓的美国速食大片,俊男靓女,简单的喜剧,每次看的时候都很开心,其实那些电影都差不多,模式都很接近,我就特别喜欢看简单的校园爱情片(或许也可以算NC片吧)可是看的时候确实很开心,然后也因此对生活产生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我想这都是正常的,成长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如果没有这个一点一点领悟的过程,一下子我们就变得超强了,那也许也就没什么意思了(不过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够一夜长大,一下子变得特别牛逼)。
回想一下这部影片最触动我的,应该是女主角对爱情的态度吧,还有亲情。
这部电影的情感非常饱满,从一开始女主角被丈夫抛弃(也许不该用抛弃这个词,女主角的酗酒对他们的婚姻破裂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从她失控的表现就能看出她对丈夫的深爱,当她重回16岁的年纪,一方面不断拒绝着自己未来的丈夫对自己的追求,一方面用心感受和父母相处的每一刻。
如果给你一个重回过去的机会,你会怎么做?
应该说这是一部非常温情的电影。
人们总是在失去了之后才知道珍惜,在亲人的离去之后愈加想念,在重新回到过去时会很珍惜在一起相处的每一刻;害怕看到感情的破裂所以愿意把它扼杀在萌芽状态。
爱的如此深切所以离开了之后几乎就无法活下去。
我想,这部电影的美好之处就在于它让人们回想起过往的岁月,提醒人们要把握好现在的生活,因为我们没有机会回到过去重新再来一次,所以,请认真记住亲人的样子。
爱情、亲情,友情,这些感情都是如此真实的存在,让人动容,让人回忆起来就会觉得感动。
虽然复古钟表店的穿越剧情像极了重返20岁,但是电影的表达和剧情却并不一样,我更喜欢这部略带伤感并不那么美好圆满的电影结局。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里40岁和16岁的卡米尔都是同一个人扮演,并没有特意化妆年轻,更有一种用现在的目光回顾过去的味道。
和about time一样,都是穿越了时空,但是却平淡又美好,并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卡米尔回到过去最珍贵的是那些和父母、和朋友、和初恋的人在一起的,日常琐碎而又美好的生活片段,当然也会有痛苦,比如改变不了的妈妈的去世,既然无法改变,就只是去经历它,去体验痛苦,因为痛苦也是人生体验的一部分。
想起之前在网上看到的一段话,大概是说,时间就像是沙漏一般,不管当时是怎样的痛苦,想要逃离,回过头看的时候那段时光留在脑海里的总是美好的回忆。
喜欢这个故事的结局,并不是喜剧的大团圆,最后的他们还是分开了,约在一家咖啡馆门口见。
但是那时的他们已经可以对发生过的事情都感到释怀了,甚至可以轻松地开玩笑了。
“餐馆关门了,我们曾在1月1号来过的不是吗?
”“他们不能忍受的我们的分开。
”“得努力接受啊,难道因为我们分开了,就不能来吃饭了。
”这一幕让我想到穿越回16岁的卡米尔发出这样的感叹“是生活毁了爱情,还是爱情必然会结束,爱情,是风吗?
”我想卡米尔是相信爱的,从她的眼神中,我也看到了他们过去的深爱,激情,浪漫都真真切切地发生过、存在过。
只是这个世界上大概没有什么东西会保持拥有不变,爱也一样,它来的时候汹涌澎湃,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就像是一阵风吹过。
卡米尔最后坦然接受了这个事实,她仍然微笑着对他说:“我明白了,即使我有20年没见你,即使我此生再也见不到你,都还是一样。
”大概是虽然我知道也许我们的爱情会消失,我会很痛苦,但是我从没有后悔过在那时爱上你,如果再一次回到过去,我仍然会选择爱上你。
谢谢你带给我的所有的美好回忆。
BJIFF 240421 / 不懂,不喜欢,再也不看你们文艺逼深爱的电影了。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8.5/10 极其强大的情感洪流,萧瑟荒芜的广袤土地孕生若即若离的依连关系,在每一次凝视下冲发,刻印在孤独的内外隔阂间。@14th BJIFF
荒芜之地上失去母亲的青春期少女 面对的困境与成长 全片对女孩困境的描写非常隐忍克制 以此呼应着她无处抒发的隐秘的内心状态 只在不经意间的几处笔墨交代了情况 发现来月经的不知所措 独自去商场选择内衣犹豫不决最终放弃 面对身体发育和母亲角色的缺失 无法同麻木独断的父亲敞开心扉 也无法摆脱终日在逼仄车内的二人生活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巨大的扇叶将阴影遮蔽在女孩身上 占据着画面 向远处排开 孤独没有尽头的生活绑架着这个青春期女孩 压抑和对父亲的仇恨日益升温 导演通过大篇幅的流浪生活和土地环境描写用平缓的长镜头 将这股绝望压抑的气氛向观众释放出来 最终女孩砸车出走 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青春期的冲动与成长
太多固定长镜头了,能懂导演为什么这么拍,但是完全有不像学生作业手法的更优解……
#北影节 每个人都像蓄势待发的火山,又像露出水面百分之一的冰山,冷峻的侧颜配上隽永的留白,打开车门的时候都会北边的寒冷。配乐也很喜欢,加上风景真的会打动我。可以理解所有人,理解一些细微的情感变化,但没有带入和共情,所以扣一星。其他感受1.不是所有的电影都适合大屏幕,这种艺术品2.我真的晕由远推进的镜头,摇晃、追随、固定机位都没问题,一看推进镜头就头晕……
这两个长镜头通过在被拍摄主体的运动轨迹上进行变焦横摇来控制了主体物的隐藏和再现 以此实现了时间的压缩 空间中的位移。此外影片在为数不多几段描写少女个人的部分使用了手持拍摄 摇晃 倾斜的 体现着焦虑不安的跟随视角与绝大部分时间里用来描绘压抑死寂与沉闷的 只有变焦和横摇的长镜头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 体现了少女心理与环境的巨大冲突
慢节奏
摄影好美,演员表现力太强了!没什么情节,但油画一样的画面,纪录的却是凛冽的破败的没有希望的东欧
7.0/北影节第五部 清冷 肃杀 叛逆 逃离 移动长镜头组成了全部内容 配乐很紧迫惊悚 无睡点但无共情处
片中对女孩困境的描写非常隐忍克制 以此呼应着她无处抒发的隐秘的内心状态 只在不经意间的几处笔墨交代了情况 发现来月经的不知所措 独自去商场选择内衣犹豫不决最终放弃 面对身体发育和母亲角色的缺失 无法同麻木独断的父亲敞开心扉 也无法摆脱终日在逼仄车内的二人生活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痛苦的观影过程,确是我一直迷恋的母题。
几个感悟:1、被夸奖像老塔、安哲等的片子要慎看,2、穿得太有时装杂志品味的人物大概率没有真实生活,3、剧本的孱弱并不是人物不说话、长镜头和胶片颗粒感能挽救的。4、没话说就请拍短点。#BJIFF2024
#2024北京 亚洲首映3.5
BJIFF 14|“It seems that the summer is going to be cancelled.” 有人带着女儿和投影仪四处流浪放电影,有人裹着大衣在荒原的路边卖冯内古特和卡夫卡。人与人之间都没什么话可说,一瓶烈酒、暴力的拳头、砸向玻璃的石块和裸体照片就是情绪的全部表达。内心和自然一样神秘而令人畏惧,非常俄罗斯。看的时候发现一些画面明显有胶片受损的痕迹,大概是刻意为之? P.S. 电影画面真的很像“从世纪金源(对不起 但那个商场真的好像)到瑞瓦肖”啊… 以及中文字幕又在胡乱翻译了,have enough fling都不能好好翻嘛…
偶尔停车,卖几张碟,加一次油,争吵又和好。没有目的地,只有不断延展的公路和一种笨拙的相依为命。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里面的俄罗斯真的很典啊,简直一个人口老龄化,乡村劳动力流失纪录片。俄罗斯本身多民族国家,能看到中间有几个小男孩在山上说想去巴黎用的阿语,并且难得的在俄罗斯电影里看到了蒙高丽亚血统的人(而且确实基本都是干餐饮的😂),小van里面的萨满教经幡元素,一路上语言风景的不同展现他们走过的路有多遥远。全程没有演员的名字,只有各种身份,讲的也是各个身份下的成长。但是说实话这个片子只能是及格的好看,不恰当的配乐很影响质量,能感到导演想通过持续对焦某个景观,把人们代入女儿视角或父亲视角,恍惚也好,愤怒也好,甚至于无奈的沉思,只是利用画幅的放大和聚焦来做这点就会生硬,少了逻辑和细节镜头的铺垫。
头一回参加电影节,有点新奇。风格是安哲。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一开始不知道这片要干啥(没看过介绍),只是觉得给这掌机的话我可太high了。看明白这两人干啥之后更是…不就放个盗版露天电影,怎么酷得像2077里的游民+超梦黑客,就逛个大西伯利亚,怎么酷得像辐射荒原+极乐迪斯科😆要说这片有啥很高的艺术成就吗也没,但4月这俩电影节看的所有含迷影元素的电影里这部最酷了没有之一,可谓十分罕有地同时集齐我想看+我想拍+我想玩的内容,看得我全程内心不停敲碗大喊aaaa🥲
不懂评论说的什么“故事”“叙事”,好震惊,这种弥漫出荧幕的张力与情绪竟然无法被感知。无言的隐隐对抗的相互厌弃又牵挂的父女关系,女儿反复追问的未来,被甩在时间外的村子与放电影的游牧民族,揍人也被人揍的男人,那么想去的海边原来是为了撒下妈妈的骨灰,一夜的放纵与回归……草原上飙车带起沙尘的镜头太酷了,那瞬间觉得幸好我有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