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一下,写在前面:粉丝这个群体是真的有够恶心的,素质是真够低的。
平常休息的时候,有刷豆瓣电视剧榜单找剧看的习惯,新剧的话,大抵是要看短评做初步判断的。
看了评论短评,期待感挺高,虽然考虑到有某些所谓粉丝参杂其中,鱼目混珠的嫌疑,但还是抱着很大的期待看了两集。
于是就有了以下吐槽。
(涉及剧透)1,主角三年前因为泄密,导致缉毒大队行动失败,队长变成残废。
三年之后这个“人才”又回到了缉毒大队😂这得多“人才”,才能在这种情况下重回缉毒大队?
2,且不说这个“人才”全程扑克脸,苦大仇深的样子。
上级领导到县局,开大会汇报案情,在案情会上突然跳出来出示新证据?
😂私藏现场证据没处分,正常,主角嘛😂案情会上一个刚回缉毒大队的缉毒警跳出来也没说法,也正常,主角嘛😂嗯,这里让我想起了另外一部叫《号手就位》的玩意,不敢说一毛一样,只能说高度相似😂3,洞察力极强的“人才”怀疑局长,于是要求同事只向大队长汇报,大队长竟然也没向上级汇报。
艾玛,这儿简直给我看笑了😂中国的制度实行了这么多年了,还有这么愣的缉毒大队长?
😂别说体制内的人不信,甚至只要走出校门,上过班的人就不信吧😂不汇报意味着所有锅都需要这个大队长背着😂而且哪怕再大的功劳,也是集体的,甚至是领导的😂肯定有人说,咱们缉毒大队长大公无私,哎,就单纯为了案子,哎,就纯粹不考虑个人前途。
但问题是作为一个缉毒大队长,真的就那么相信一个三年前因为泄密而导致行动失败的“人才”的一面之词?
😂这个缉毒大队长真的合格么?
😂4,最无力吐槽的事儿来了,三年前因为泄密,导致“人才”兄被贬派出所,三年后案子还没结束,“人才”兄本人还在拼了命的追查的时候,哎!
他竟然又双叒叕跟别人谈案情了你敢信??
😂而且是一五一十,娓娓道来你敢信?
😂保密条例呢?
😂回归缉毒大队的时候,局长现让他被了一遍,哎!
他嘴就敢跟棉裤腰一样,哎,和盘突出你敢信?
😂真的是跪了😂顺便吐槽一句,粉丝这种玩意实在是毒瘤,真的没想到已经到了影响豆瓣评分的程度,以后有流量参演的玩意,我也只能避而远之了😂盲猜这片儿不敢开评分😏像《号手就位》《王牌部队》一样😏
看到了第九集,每集真的没有倍速快进。
真心觉得不错。
看的出来导演真的拍的很用心。
剧的质感很好,无滤镜真的好真实,画面和画质看着很舒服。
剧情紧凑烧脑,从一开始觉得全员恶人到现在觉得都是好人🤣 每集都有看点,现在真的看不出谁是坏人了。
演员的演技完全都在线,对手戏很好。
两位主角,王一博和陈晓,演技全程在线,原声台词,爆发力很强,一些细微表情处理的很好。
总的来说,冰雨火是一部良心之作,真的值得去看!
这个话题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一些讨论和争议有感而发的。
我很少实时追剧,特别是这种一天一集的播放方式,让人完全没有上帝视角的优越感。
然而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犹如考古人员拂去文物上的尘泥,这个故事的全貌,以及其中的巧思在我眼前渐渐清晰。
在我看来最大的反套路就是吴振峰这个角色的设定。
之前我和很多观众一样,因为网传的简介以为他是专业的卧底,我们看过了太多《基督山伯爵》式的,蛰伏三载,王者归来的复仇故事,也看过了太多“三年又三年”,再不收网就要统一黑道的卧底故事,以至于看到他还像老鼠一样被四处追打,艰难地一点一点接近目标,却很快落入陷阱功亏一篑时,会感到有些许失望。
然而当剧情告诉我他只是个普通人的时候,我却忽然感受到了这个角色的可贵。
我们经常吐槽国产剧到处是公子王孙,不讲普通人的故事,现在这个普通人,就以这样单薄瘦削,风尘仆仆的形象站在了我们眼前,然而——他可以被打倒,却不可以被打败。
现实中我们也会在一些社会新闻里看到、听到这样的人,他们没有身份地位,没有特异功能,与芸芸众生唯一的不同,就是不认命,所以才甘愿用后半生的平静换取一个真相,即使没有人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最后会得到什么……《冰雨火》的主创选择这样一个视角去讲述这个故事,尽管因为种种原因不免瑕疵,却依然是令我耳目一新的尝试。
我非常喜欢剧中对吴振峰“普通人”这一面的刻画,面对死亡的恐惧和痛苦,面对强敌的虚张声势,偶尔卸下心防的疲惫脆弱,以为任务即将完成的喜悦,他在“敌营”中为了保护自己装得满身是刺,却早已忘记了如何与朋友沟通……虽然这个角色一出场,大家就知道多半是奔着be去的,但他并没有被塑造成一个随时准备为伟大事业献身的形象。
也正因为他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所以当他推己及人,由自己的不幸想到让更多的人免于不幸时,才真正道出了这部剧的英文标题“Being a hero”的意义。
另一个我很欣赏的反套路是这部剧对女性角色的刻画。
不知道是从哪里,忽然传出来剧本原来的名称叫《姐妹》,虽然看着屏幕中一群大老爷们感觉不明所以,但不得不说,剧中女性角色虽然不多,但刻画得并不敷衍。
她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男人戏”中镶边的贤妻良母,也不是警匪片中常见的完美受害者。
或正或邪,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思想。
我之前一直担心的某些警匪片中为了制造话题安排的擦边球,这部剧中也没有出现。
关于这个优点,专组中看到过一篇专门讨论的帖子,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还有一个我不知道该褒该贬的反套路,就是这部剧对回忆戏份的安排。
我看过很多用回忆水时长的剧,甚至同一个回忆片段循环播放。
而《冰雨火》中的回忆戏份,可以说安排得非常克制,以至于直到结尾,吴振峰和陈宇的发小情,吴振峰的过去,吴刚的见义勇为,基本都是出现在对话里。
或许这样安排有利于剧情的紧凑,但也不得不说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角色一些行为的动因以及人物形象的立体性。
综上,这部剧在我这里可以打四颗星,第五颗星送给片尾曲。
感谢第三集(不知是否记错)的片尾《背负》的旋律响起时,让我梦回了十几年前坐在电视机前追剧的场景。
歌词与剧情遥相呼应,曲调深沉大气,无论是否看过这部剧,这首歌都值得一听。
看到目前更新的集数,最先吸引我的是题材,禁毒!
我们生活的社会里,有这样的一群负重前行的人!
他们不能出现在光明的世界里,他们只能与黑暗斗争!
致敬他们!
这种题材真的教育人!
这部剧选用年轻演员,带动的群体可能也会偏年轻化。
但往往是年轻化的群体更需要教育引导!
整部剧,剧情走向扑朔迷离,但真真假假就是社会的写照!
演员方面,我觉得演技是不错的,没有乱七八糟的美颜,体现出整部剧非常好的质感!
从剧情上来说,开篇就很激烈,案情步步紧扣,疑团云云,很烧脑,特别符合悬疑剧情节!
从人物上来说,陈宇警官很聪明!
善于发现细节和分析案情,有年轻人的冲劲,也有他的虎劲,每天一怼,被领导怼,由于性格过于直爽直言不讳,也经常把领导气着,这也是看点之一,但不得不说,每次拿出来的证据也让人很服气!
还有陈宇的发小,为了解开父亲是不是毒贩的谜团,自己深入虎穴!
还有剧里的老戏骨,更是把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
另外就是整部剧全部都是原声台词,没有任何的滤镜,甚至可以看到毛孔的那种,特别真实,特别舒服!!
👍🏻最后让我们致敬幕后英雄缉毒警察!!
《冰雨火》完结了,虽然剧方献上了小爽文似的的彩蛋,但我不需要了也领不下这情(只能当个花絮看,根本宽慰不了我)。
既然现实如此残酷,我们就直面淋漓的鲜血、惨淡的人生吧。
非典型主角吴振峰的首次出现是在回忆中的,确切说是在陈宇的梦境中,是一场雨夜里热带丛林的生死追逐。
随后的这个角色的过往和一些前期的所为继续以回忆的形式呈现,包括3年前五一广场扰乱了警方抓捕毒三的行动、被林德赞告知父亲暂未能洗脱毒贩的嫌疑当场崩溃、境外公交车械劫亡命,3年后回到云河与胡庆山在味享餐厅打斗、与磊子们在逼仄空间追逐斗殴等。
他在审讯中对警方刻意隐瞒,让人疑惑他的行为动机,这都给这个角色蒙上一层迷雾。
这是一个非典型的主角,不与毒贩群像同流合污,也和正气凛然的警察群像泾渭分明。
在第三集,投案的峰哥被双人押解向警车,燃炸的主题音乐响起,他迈着沉滞踟蹰的步伐,被刘海遮挡的沉郁目光中却流露出坚定与决然,宣告这个璀璨夺目的角色和他的故事即将隆重展开。
(这个片段反复盘了好多遍)在后续故事中,吴振峰和以陈宇为代表的警方,从互相猜疑到通过为吴父翻案而消弭疑虑通力合作,不断升级打怪,最终将云河的贩毒网络连根铲除。
铁打的禁毒大队和吴振峰,流水的毒贩毒枭。
粉墨登场的毒贩从混混到头目到大佬到枭雄级别越来越高,越来越接近贩毒团伙的核心,要闯的关也越来越硬核。
在此前三年,他为了洗清父亲的罪名只身流落勐佧,艰难地守住了善良与正义的底线,三年后回到云河他联系陈力文求合作,希望借助警力洗冤复仇。
在这个过程中,吴振峰九死一生,思想上完成了从一心洗冤复仇到认识到个人恩怨必须放置于铲除贩毒集团的全景规划中才有意义、才有可能实现的蜕变升华,以普通公民的身份承受着一个线人/卧底所面对的身体和心灵上的磨难难,让人心碎。
步伐沉滞踟蹰,沉郁目光中却流露出坚定与决然多愿你归家有一扇灯,不只是在梦里天知道小破站“用港风的方式打开吴振峰”的二创我刷了多少遍,BGM《晚风心里吹》中这两句词真的太贴合吴振峰了:夜半莺歌叹息我孤身...梦里归家那一扇灯。
峰哥的大多数时候茕茕孑立孤独无援艰难苦涩,一直处在hard模式。
我更愿意盘一盘他为数不多的一些放松防备的时光。
如果命运不这么捉弄人,峰哥也是一个很有生趣的妙人吧。
片段1:三人吃饭陈宇去接从戒毒所出来的吴振峰,掏出了玉坠,关键是表露出愿意相信吴刚是清白的,峰哥这才肯住进了弥香。
入住当晚,吴振峰洗完澡出来露台和陈宇、杨玲一块儿吃饭,他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自顾自坐下拿起筷子就开吃了。
杨玲盯着他看,他发觉了就直接瞪回去,尴尬得杨玲说着“还有菜”起身下楼去了。
好吧,终于剩你哥俩了。
“吴振峰,我问你,戒毒所你怎么进去的?
”“你女朋友好像不怎么待见我,你怎么想的?
”“我问你话呢,戒毒所你怎么进的?
”“谁在我的强制戒毒通知书上签的字就是谁呗。
你除了审问我,能不能说点别的,千辛万苦把我接到这里来,非得这么死盯着我,你有意思吗?
”一边吃着一边贱贱地笑看陈宇还一边全身晃荡从第一集开始,陈宇就一直跟吴振峰说,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
今天还是绕不开这话头,但这会吴振峰难得的心情特别好的感觉(可不嘛,终于可以安生地吃饭睡觉了),避重就轻四两拨千斤就把这问题挡回去了。
有家常的菜肴整洁的床铺安全的保证还有熟悉的发小一起,对于过了3年的境外贩毒武装团伙的走卒生活的吴振峰而言是珍贵的温馨的,虽然心底明白这不会持久。
你有意思吗片段2 下楼吃瓜弥香店内麻古风波后,吴振峰吃完东西下楼洗了个碗冲了杯咖啡还吃了个瓜。
一下楼他就看到了林局在殷切地和他女儿婷婷说话。
虽然陪着小心关怀备至,还是惨遭女儿嫌弃,吴振峰都看在眼里。
不一会婷婷就以赶飞机为由要离开了,林局软语求女儿能不能改签晚些出发好一块儿吃个饭,但婷婷根本没有要迁就的意思,林局怒了爆发了但又立马懊恼了退而求其次那我送你吧,就这也被拒了,这一段峰哥手里拿着刚冲好的咖啡,走到中景处懒洋洋地往吧台一靠,好一副前线吃瓜姿态。
这一段戏挺有意思,4个人走位也有点复杂,不知要不要排练设计下。
最后,林局拿着三明治要塞给女儿却没追上,懊丧地打开自己的车门准备走时,吴振峰走到店门口贡献了全剧阴阳怪气名场面: “雅思啊,出国啊,挺有钱呐。
” “什么意思,在这儿住着不容易,老实点!
我警告你,不要搞事情!
” “我能搞什么事儿呀,陈宇现在天天盯着我,杨玲她爸还在调查我。
怕死我了都”说着吴振峰就挠着肚皮走回了室内。
吴振峰不止一次回想过林局3年前义正词严地说“我们绝对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在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你爸的清白之前,我们还是得保持对他的怀疑。
”在吴振峰看来,运河公安的清白就是存疑的,首当其冲就是林局。
逮着一个机会暗搓搓揶揄,但由彼及己又体谅林作为一个父亲的不易,况味杂陈。
吃瓜我最积极片段3 给父母扫墓拳场一役又从看守所出来后,吴振峰来给父母扫墓。
“爸爸、妈妈,你们还是葬在一块儿了,”吴振峰深深吸了一口墓园的空气,用手抚摸着墓碑,“真好。
”“这三年来都没能来看你们,是我不对。
你说你也是,一点线索都没给我留下来。
知道我这三年是怎么过的吗?
我为了给你讨回清白,我真的,什么方法都用尽了,但是我真的找不到线索,我现在觉得好累啊,我不知道我还能够坚持多久。
”这个片段首刷和二刷都是泪目的。
子欲养而亲不待,何以报亲恩?
对于亲情,吴振峰为了为父亲洗冤不惜只身流落勐佧3年,坚守住底线没有与毒贩团伙共沉沦,苦苦探寻咬牙坚持搜集线索。
同样对于亲情,郝东用以作道德绑架的说辞,冠冕堂皇地说”一个人连亲情都讲不明白,还讲什么道德、法律“,用姜磊妈妈的养育之恩试图pua刘队,坏人啊,真是从根上就长歪了。
在父母墓前,吴振峰彻底放下心防掏心掏肺,也是他最纯真最脆弱的时候。
尤有这些珍贵的放下戒备的时刻让人想象到到吴振峰可以作为一个正常人去生活的图景。
何以报亲恩?
“贩毒的人,远比毒品可怕得多。
”《冰雨火》的故事足以震慑人心,离不开反派角色的塑造,这些涉毒的角色个个刻画得鲜明生动毫不单调呆板。
鬼手,起初在戒毒所的霸道只是一层脆弱的伪装,虽说跟了峰哥,但碰上K的人立马乖乖服软,面对刘队也唯唯诺诺,谁都可以拿捏,就是在贩毒集团底层夹缝里求生存的马仔的典型。
阿坤,东哥的得力干将,就是黑帮电影中那个忠肝义胆的兄弟,说自己的命一半是郝东的,一半是万萌萌的。
在K要分崩离析前他还以为可以和萌萌远走高飞,对东哥义薄云天被抓捕后不惜替他顶罪,忠义和女人不但不能两全,更是满盘皆空,谁叫他早已卖身给魔鬼,杀人越货脏活干尽,底色注定悲凉。
万萌萌,一个平日里骄纵任性的富二代女孩,毒瘾发作起来毫无体面让人悚然,不顾爸爸的反对非要和阿坤在一起。
她触动我的点在于,当她知道自己怀孕后,她后悔吸毒了,希望保住孩子。
傻姑娘,怎么可能呢?
万贺达,看似致力重建K和勐佧的合作的和事佬,实则利益至上老油条;看似无比疼爱自己的女儿处处为她考虑,实际上纵容她吸毒,为了自己的体面不愿送她到戒毒所;倾巢之下看似为了能保住女儿而竭尽所能,实则真的动了舍弃女儿生命的念头。
做一个毒枭的子女,不是一个人的主动选择啊,贩毒的人,你给你的至亲骨肉带来了什么?
郝东,云河的毒王,说不与勐佧合作,勐佧就3年出不了货,出生入死的兄弟阿坤对他也不过是一个紧要关头可以舍弃的筹码。
从他的身上感受不到什么暖色,他代表就是一种极致的癫狂的恶,恶人更有恶人磨。
杨兴权,口口声声说自己被毒贩害得家破人亡对毒深恶痛绝,为了不让从戒毒所出来的吴振峰住在女儿的店里而上门大闹,理直气壮地跟林德赞拍桌子说你欠我们家一条人命,却是最扭曲最丑陋的灵魂,是整个故事中最没有人味的那个:对杨熠痛下狠手,当吴振峰面枪决郝东,给于大夫洗脑调遣人性之恶为己所用...还有琼姐、姜磊、于大夫、二两、阿鼠、骨头、阿辉、老八,每个都是鲜明的甚至浓墨重彩的。
他们最初可能也像你我,是普通的人,如身边的人,或误入歧途尚浅还有重新做人的机会,但欲望让他们中的多数坠入深渊万劫不复。
一个个地刻画毒贩的群像,再让他们一个个陷落,是冰雨火这个故事的力量的重要来源。
吴振峰——晓圈不一样的焰火放在所有陈晓演过的角色里,吴振峰太特别了:糙汉美学开宗立派的角色。
虽导演声称要破除陈晓的帅,但这邋里邋遢的妆造,结合傅导的光影和镜头语言,以及角色孤身走暗巷的际遇,终究混成一种摄人的魔力。
再刷的过程中,很多镜头都看不够。
峰哥在晓圈目前是独一无二的,展现了晓演员让人惊叹连连的可塑性,结结实实地拓展了晓演员的边界。
尤其在顾千帆余温尚未退却的时候,就呈上了吴振峰的名片,让我真的很惊叹于晓演员的静水深流、用功至深。
晓迷开玩笑说希望峰哥能接棒沈星移作陈晓的经纪人,这个有待观后效,但角色的魅力就是很顶。
从最初早就听说这个剧由于某些原因迟迟未播倍感心塞,到8月初居然毫无预警突然空降让人喜出望外,到播出期间为戏份时长为各个角色的一些行为动机而疑惑,为吴振峰的际遇起伏而揪心,再到超点大结局一切尘埃落定。
追随吴振峰,我们走过了一段独特的时光。
到最后,对吴振峰到底有没有活下来,我已经释然了。
如果他活下来了,希望他回归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归家有一扇灯为你而留,不再孑然孤身。
如果他牺牲了,那就是必须去直面的淋漓的鲜血、惨淡的人生,是与罪恶的毒瘤的残酷斗争的常态,惟其如此,才能警醒我们安宁生活来之不易,感恩缉毒力量的默默奉献。
片尾曲《背负》我非常喜欢,尤其是尹约老师的词,仿佛就是最真切的吴振峰的心声和写照,也自然很贴整个故事的主题。
在歌词中《冰雨火》的人物与故事,吴振峰的不屈、不甘、坚韧与奉献又再一幕幕呈现:风之后吹来无尽的风天之上还是空空天空脚下路步步沿着初衷伤和痛也是赋予我的光荣这故事哪怕无人传颂热血仍时刻为你汹涌总有人和平岁月承重突围时燃烧烈火熊熊谁能看清楚我的背负唯一的出路是没有退路牙关紧咬住为你守护心深处时光如故人如初任千难万阻纵身飞渡以天地为度以天涯为途从铭心刻骨脱胎换骨不回顾也绝不追问
冰雨火是我唯一一部不想快进看的剧!!!
生怕一个不留神就错过了重要情节,然后我就看不懂了,关键我还越看越上瘾啊!!!
哎,谁让这陈宇长我心坎里了呢,这质感感觉在看电影太好看了!!!
扑朔迷离的剧情,全员演技在线,原声台词,无滤镜。
当然王一博的神颜!
太绝了!
他饰演的陈宇一角深入人心,每个细节之处都表现很到位!
冰雨火值得一看!
是初一的课文吧,郑振铎先生的《猫》,初入中学的学子在那时就知道要善待小生命,摒弃偏见。
第三只猫不能人言,就在“就知道是你”“猫猫一定是猫”的断言妄语里,在邻家的屋脊上离去,西谛先生痛悔于此,世人也常常为冤屈他人后自我宽慰“你为何不说?
”它说过,只是你不肯不想不会听;他写过,只是你依然傲慢依然偏见以至于戾气深重而不自知。
因为你有所偏爱,于是就封闭五官,断章取义,觉得好不容易有了打分的权限,有了吐槽的空间,那就下死手吧,然后在网线的那头笑,一时间似乎你的世界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为什么呢?
为什么不可以放下傲慢,抛掷偏见呢?
去年岁末寒冬,去给一个大学表演系新生汇报演出打分,我知道他们还不够优异,但还是尽量给他们争取更多优秀等第的名额,今年暮春再次参与果然进步良多。
为啥说这么多主题以外的话,是因为我居然看到有人给《冰雨火》打低分,愕然又心痛,我们曾经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听到过的善言,都抵不上一个可怕的偏见。
导演我是喜欢的,有自己的风格,这一次他有更大推进,不沉醉于已有的成就,整个剧全实景,且有专业警察的指导,最感动的开机时,主创们带着鲜花去祭拜缉毒烈士,没有忘却,愿将缉毒警察的故事让更多人知道,让民众了解艰辛不易,甚至于付出青春、热血、生命,而缉毒警们也许只能沉默,没有鲜花与掌声,还可能被误解,这误解可能就来自于亲朋好友、甚至于同事以及被保护的民众。
看剧时无意中看到一个弹幕,直接否定剧存在的价值,说警察们不需要被记录,牺牲是应该的。
我都震惊了,是怎样的缘由,让安稳在空调房拿着手机的人说出这样的话。
再看演员,老演员的演技自然无可厚非,我还特别欣赏两个年轻人王一博和陈晓。
先说陈晓,以前看得他的作品大多是古装,也不错但没有让我沉醉不知归路,这次他真的很棒,眼神戏,不管是被陈宇发现时的慌乱,还是忽悠小弟时的狡黠,看林局拿出钱时的怀疑,都很符合故事情境有说服力,希望他能继续与好的团队合作,更上层楼。
再来谈谈王一博,我看到有些人的评价,都无语,你认真看了?
从普通观众角度客观公允地看了?
如果没有,你可以不欣赏他,但不能否认他演活了陈宇。
不谈别的,就谈谈他的几次“报告”:初始回缉毒大队的报告,原本内心激动、声音高亢,到被林局撕开伤痛让其直面,他的眼神和面部表情的变化,实在绝妙;像接吴振峰回家住的自问自答,让这个热血又青涩的小警察显得那么可爱,那一刻缉毒警察不再是远离普通民众的存在,而是一个人,是你我的朋友、同事;知道刘队的外甥是毒贩时,他的报告又变了,及时地转换话题,假装倚仗长者对他的宽容,糊弄过去……陈宇的每一次成长,不需要刻意写在公屏上,而是渗透在每一个眼神、每一次语气语调和微表情里,虽还不能称为教科书式的表演,但绝对可打90以上的高分。
王一博,绝对是有灵气的演员,更可贵的是他能坚持自己的逻辑,不受外界蜚语流言干扰,这就非常非常珍贵。
当初,注意到这个年轻演员,是从百里弘毅开始,这次看他的陈宇,他果然没有让人失望!
当然如果你已经心有偏见,五官尽闭,也确实为难,只是爱憎都有源,针不刺到自己身上的确不知道痛。
征途漫漫,愿我们不遇偏见,也不予偏见。
从开头追到21集,可算看明白了这部剧——《不知谁家二愣子小少爷实习展演日志》泥煤!!!
现实中的缉毒警是这种人吗?
两个编剧待在厕所里乱想的剧情吧,一个男厕,一个女厕,最后一起定稿了居然没有对稿,以至于第21集11分46秒无脑陈盯着王毅坤三个大黑字呆呆的问出“这是谁”。
泥煤!
他一个干警在被上级明确要求回避任务后几次三番的自作主张的肆意妄为后回来怒气冲冲地质问上级领导,“你们在干什么,为什么不告诉我”领导在开会,他随意进出,无视领导问话,在会议现场接听电话……这还是警察局吗?
这还是工作场景吗?
这还是拍给人看的电视剧吗?
从第一集到目前,某主角的演技本人压根就忽略不计,只冲这个题材去的,结果越看越不对味——所有警察都离不开陈某,所有毒贩都不知道在干什么,犹如过家家你哭我闹。
亲情、友情、人性的复杂多变、缉毒使命的神圣与艰辛全被庸才编剧忽略,因为他们只会写出懵懂少女独闯夜总会的“精彩大戏”。
青年演员的评价标准:1、信念感,是否相信,像个孩子一样相信。
王一博做到了,所以演得真。
2、表现力,诠释角色是否有独属于王一博的特点。
他找到了自己的表达路径。
3、分寸感,对生命、生活、世界的理解,需要恰当好处地定位在陈宇的阅历上。
他是适配的,也全情投入了,创作态度与是否流量无关。
我觉得他演陈宇很合适,他表情是偏冷静的,说话速度,嗓门和做事动作是偏快的,既体现陈宇的办案所需的聪明理性,又体现初生牛犊的冲劲和急躁,角色性格表现得丰富且让人又好笑又喜爱,王一博演得很成功,我很偏爱这个角色,是剧情的主推手,且富于成长性。
哈哈,我算是陈宇的事业粉吧。
王一博是个很有信念感的人,无论是演戏还是舞台,他都能全情投入,并且把他的感情传递出来,让观众感受到,这种情绪感染力非常强大,所以看王一博的表演都很容易与他共情,不出戏。
流量”说明受欢迎,受欢迎不是罪!
王一博说他对演戏有“野心”,而如今他的工作重心也投入在演员这个角色当中,投入大屏幕当中!
期待下半年王一博电影作品上映,让我们一起走进电影院品鉴品鉴吧
首先不磨皮,我觉得是对观众眼睛最大的尊重了每个人皮肤的质感和个人的经历连在一起来看就很有感觉,画面好看,镜头语言讲究,虽然我不懂,到我都能知道很多镜头都是蕴含深意的,可以说诚意满满。这部剧线很多,稍微不带脑子可能就有点记不住了,会看的不明白,虽然不是“轻松”追剧了,但是也一定程度,跳出了,网剧舒适圈不是吗?每个角色反转再反转,很精彩。个人觉得,警察和毒贩的塑造都很饱满,演员演技在线,萌萌阿坤万贺达鬼手…等一众“反派”都在角色呈现上花了功夫,看他们的表演,很享受,很代入。备受争议的王一博,我只能说,我没出戏,也很代入,大可不必,鸡蛋里挑骨头。总的来说,这部剧,从正反两面,向我们呈现了,毒如何摧毁每个人,jc又如何不易,教育意义还是蛮显著的。
国产剧和阴间滤镜干上了可能是……他们是不是认为这种黑色调很高级……王一博可能和导演有仇,要不然也不会老是给他特写,把他问题暴露得很彻底,有看到他在努力想演好,但真的很像稚童在模仿大人然后求表扬……
没有高于预期 但是可看 感觉这是我姥爷最爱的风格
虽然我很喜欢陈晓,但王一博的演技真是让人看不下去。。。
滤镜很舒服,全员演技在线,总体有电影质感,用心好剧。夸夸晓哥!拍戏时只有122斤,一出场吴振峰就立住了,晓哥演技值得反复观赏!
片子质感还好,剧本不太行。陈晓还挺适合这个角色的,演的也还好,王一博嘛,我对他没什么意见,就是以后别演戏了。
王一博演技确实提升了,而且还是原声!!!全员演技在线,剧情扑朔迷离,每一集都有新人物出现,记不住啦都!!!感觉每一集都要换个幕后大boss
该怎么说呢?其实更多的原因是编剧编得太差了,还有逻辑不通,这就是一个很大的bug,再加上镜头的语言手法不怎么样,所以说呈现出来的效果才这么差
故弄玄虚的叙事,一塌糊涂的剪辑,乱七八糟的演技。唯一是正常人且有点人性光芒的竟然是杨玲玲,最眼前一亮的角色是蓝安然。陈晓一如既往颓废装X式表演,王一博有进步但不多,俩人一个演戏老套路,一个演戏无章法,活脱脱没头脑与不高兴。叙事上八集妥妥讲完的故事磨磨叽叽32集还收得匆匆忙忙,每集一大半都是毫无信息量的过场戏。都2024了,还玩《破冰行动》那一套?
虎头蛇尾,王一博的演技真的是灾难啊,热血青年不一定都要靠吼,情绪激动的戏份演的总像无理取闹
本来觉得可以打五星的,毕竟王劲松、刘奕君、张志坚的加持真的非常带感,加上陈晓的的沉浸式演技完全就是豪华顶配。但是王一博真的撑不起来这个人物,面部表情有点僵硬有时候有点用力过猛,反正就是镜头切到他脸上的时候就会感觉是个演员在演警察。而且给陈宇的主角光环真的好扯淡啊,这是禁毒大队诶,每一位警员的人身安全都在危险当中,陈宇的主角光环就一直支持他违反纪律公然违抗上级的命令,到底是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还是不把队里的纪律当回事,这警察也是完全不合格吧。且不说一开始的时候就说他是借调的,就算是禁毒大队的正式成员也不带这么不服从命令的,你可以有怀疑可以不报告,但是你不能公然违纪吧,而且就算不跟这个案子你还可以跟别的案子是吧,不可能说整个禁毒大队就这一个案子吧。当然,除了陈宇这个角色拉胯之外,其他都非常有看点。
迄今为止国内最好看的缉毒剧。陈晓的表演有突破,王一博的角色让人眼前一亮。
这么好的题材是怎么做到拍这么烂的……
想看陈sir!
王一博演技真的好呀,很自然,看了四集,演技在线,剧情节奏快,喜欢
前几集节奏好真好,云河禁毒形势为什么越禁越严峻,埋下来好多伏笔。林局,目前看起来应该是好人,跟小毒贩有联系应该是为了摸清云河的毒贩网。保护伞应该另有其人吧。再看看
剧情方面细节太糙,男主呆瓜脸看着实在太出戏了。只能就饭看
现实里陈宇这样的警察应该活不过两集吧。王一博好像不懂轴和面瘫的区别。陈晓演得神态不像道上混的。杨熠下线的那段跟闹着玩似的。最后一集主角光环强大机关枪一通突突愣是连擦伤都没有
难看,可惜陈晓了
看到第三集,剧情流畅,节奏紧凑。说实话是超出预期了,老戏骨一如既往的稳,年轻演员的演技也很惊艳,已经可以看出大体故事框架很好。且画面质感好,爆破打斗场面都很精彩,有个别场景比如水下,追车等甚至有电影感,期待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