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看的一部剧,目前看到第三集。
齐三公子真的太聒噪了,目前看像御赐小仵作里景睿的角色,但又没有景睿有江湖气人又靠谱,浑身充满了一种没有被世俗污染的愚蠢,听说他是男主,感觉是为了和女主人设互补吗?
女主人设很好,但胡真的不够漂亮,说她是青楼头牌真的太没有说服力了,我理想中扮演这个角色的人是陈瑶,好看又聪明还自带御姐范,太贴了。
而且看了胡冰卿的妆容后我开始理解为什么他们说她是一姐代餐了,某些角度的确像,蔡的口味真的是一点也没变,早年的孙莉,后来的一姐,再到现在的胡冰卿,底子是一样的,菀菀类卿现实版,蔡还是很爱自己的,她本人也是这个风格。
县令男二额头太短了,眉毛还画的那么斜,感觉整个眼部被吊起来了,第一集看了好久总会被他的眼妆出戏,觉得拉着特疼,但人设是好的,因为人设好,看到第三集已经完全接受了这个别扭的妆容。
县丞是帅的,眉毛太粗了。
我一开始以为男主是县令,他是男二,因为这个设定太像包拯和公孙策了。
目前希望全员人设不要反转,就这么安安稳稳踏踏实实的破案子吧,我真的讨厌主角人设反转的,特别是探案剧。
后续看了再更新,希望不要让我失望😞2月10日更新今日看到了27集,男二的人设在我这里崩塌了,一边享受未来岳父身份带来的种种官场红利,一边还嫌弃未婚妻又吊着女主,真的好烦啊,不过好在剧里男主毫不留情的骂了他,否则真的太憋屈了。
男二未婚妻刘小姐一出场挺讨厌的,就是刻板印象里的恶毒女二,但小姑娘真是有错就认,坦坦荡荡,特别可爱,她和女主在她表姐家那个案子,两人相处真是比女主和男二相处还有火花,后面她直接点出男二借着实现女主天赋的借口留女主在县衙是为了让女主不明不白跟着男二的龌龊心思时,我真是觉得这姑娘太可惜了,她比谁都通透,但她受限于时代以及家族,不能退婚,男二哪里配得上她啊!
描翠这个角色,我一开始以为她会和蔡大饼有感情线的,但没想到她死的这么惨,目前27集,小棉袄也受伤了,鸣珂舫好像水很深啊。
女主父母被害的案子肯定还有后续,但这一段太原戏写的太散了,每个人都是谜语人,看的太烦了。
看到太原这一段,彻底确定男主这个角色,是按照贾宝玉去塑造的。
他还挺适合,和女孩子相处完全没有油腻感。
希望女主父母的案子元凶,不要写成男主父亲所为,否则又是第二部《梦华录》,我真的好讨厌女性因为性缘关系轻易原谅男性家人对自己家人的伤害,这得多三观不正,编剧写这种不就是纯粹恶心观众吗?
枣花的死写的太恶心了,好像就是为了让县丞觉醒珍惜眼前人技能点,让他忏悔当初拦住了女主和男二在一起的决定,可是我并不觉得他做错了啊,他说的很对啊,女主也没有怨恨他,也接受了他给的中肯的建议,你看枣花死后他后退一步不再阻拦女主男二,女主就受了这么重的情伤,何苦呢。
枣花不写死写成重伤也好啊,任何一个捕快都可以做她舍身护死的事,何必非得她,她受重伤后也可以大彻大悟对县丞不再执着啊,写死是什么脑回路,气死我了!
目前来说。
所有的女性角色都很好,老鸨也不差,人家演技挺好的。
目前最可爱的女性角色,蔡包子。
目前最可爱的男性角色,连书和蔡大饼。
看完了。
男二人设没塌,他就是在感情上太懦弱和无能,配不上女主和女二,最后女二没有同意和他在一起留了个开放性结局挺好的,否则我会乳腺增生,但男二事业线是没塌的,正直无私无畏,挺好的,就冲这点我原谅你。
我真的好讨厌那个秦熠啊,就算齐老二临死嘲笑他小时候被侵犯,我还是恶心他,自己小时候被侵害,长大后侵害别的幼女,恶心不恶心,抽刀向更弱者吗?
真是猥琐自卑又可怜,齐老二骂的不错!
齐老二我一直以为这个角色会反转,挺好,没有反转,为家族牺牲了,也是可怜可叹。
我一直在想,齐家被抄没后齐家女眷去哪了,齐老三好像完全忘了这档子事儿,或者说编剧忘了,只顾着和女主恩恩爱爱了,想起红楼梦里贾家被抄后那些女性的悲惨,不由的一阵心酸,本来觉得编剧写齐老三写的挺好的,虽然是复刻贾宝玉,但至少演员演的不油腻,没想到最后编剧甚至都没留一句台词说一下齐家女眷,无语。
但凡在最后几分钟,女主和男主一起过年的时候,两人在吃东西的时候聊天,提了一嘴女主此次出去经商路过了太原,给太原的齐家女眷置办了年货,也托女主照顾好在外流放的男主和男主他爹,不就好了吗,又不费镜头!
最后,祝贺我看完了,中间有些地方囫囵吞枣看的,但总体来说,7分吧。
真的很不错,剧情很紧凑,主角一个个也很踏实,女主一直靠自己的细心谨慎破案,男主虽有一些莽撞,但一直心善,也有成长。
嗯继续看看完了,还是蛮不错的,结局也不错,女主这么聪明做生意挺好,男主自觉当贤内助hhh。
聪明冷静的女主和可爱心善的男主(也是第一次这么形容)都很好,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很鲜活,演员也都是很用心的塑造角色,韩知县头铁但一心为民,刘小姐正直善良,蔡铺头仗义,蔡包子可爱,仵作一开始有被他吓到,不过也是尽职友善的人,齐二哥打点家里一切又疼爱弟弟,被秦熠抓住折磨我都哭了😭,太可惜了。
秦熠这个深井冰死有余辜。
整体逻辑也是通畅的,案子推理整体是比较合理的,都是通过细节蛛丝马迹找到真相,女主也没有开金手指啊,她从一开始就是因为聪明被韩知县雇用帮助破案,后来韩知县也好,齐梦麟也好,都是因为女主聪明冷静又善良喜欢的她,我不明白有的人打一星理由说逻辑一团糟还骂女主是什么鬼。
为了可爱的男主,五颗星o>_ 反而是女主的人设,并没那么完美,这和她的经历有关,拧巴,纠结,犹豫,看起来总是闷闷不乐。 后期调查家里火灾迷案,处处都靠男主保驾护航,唉,在古代要当一个完全的大女主,半点离不得男人,剧情和人设一样拧巴PS:看完了最后几集,女主自从脱离贱籍之后舒坦自然了很多,更加自信坦荡了,我反而更喜欢后面几集女主的表现,落子无悔,敢爱敢恨,颇有侠气后面的齐小衙内也成熟了很多,接人待物依然真诚,不再像以前那样傻乎乎容易上当,跌宕起伏的遭遇没有改变他的真善本性,反而让他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爽剧,男女主都没有突破时代的金手指,结局有些古代画本传奇的味道缺点也有蛮多,比如普通老百姓刻画得太脸谱化了,秦熠死得好随意,唉~总体来说,瑕不掩瑜,很有唐人味道
唐人虽然土,但这种土放到现在反而清秀了起来。
整部剧的场景到处都是灰扑扑的,一点古偶的“精致感”都没有,衣服也是,虽然不那么好看,但是以棉布(平民)和绸子(官宦人家)为主的设计,其实更符合常理。
所以我觉得这剧就是用最土的那种方式在拍剧,就是以前的那套非常熟悉的味道,虽然现在大家都不用了.......这种朴实就是不知不觉会让人看完,完全没有不耐烦。
我还看到有吐槽胡冰卿太冷,翟子路太聒噪的,我觉得都不是事,这剧的角色干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很清晰不闹心,我喜欢这样的。
编剧虽然探案写的很,磕碜,但人物写的很好,编剧笔下的人物,有人性。
高水平的探案,说实话大多数团队做不出来,而现在不猎奇的探案,已经吸引不到观众了,这种往人性挖掘的方向倒不失为明智的选择(比猎奇好,猎奇让我恶心........)罗疏被迫在鸣珂坊周旋多年遇事总能冷静自保为先;齐梦麟被家族养在深闺(?
)多年不谙世事所以至纯至善也至傻不懂折中;有理想有抱负的韩慕之从始至终都能坚守自我;而会被韩慕之的傲骨吸引、读圣贤书长大的刘婉会大义灭亲;党政之争讲究一个“名正言顺”,所以刘巡抚不会明刀明枪跟齐家干架(脏活累活多的是狗腿子替他干);连棋潜伏在齐雁锦身边数十年,很难不被感染出恻隐之心;而秦熠不把人当人,所以也就会被鹏程背叛。
从主角到小配角,所有人的行为逻辑都是基于人物本身的性格、价值观和当下的情感驱使。
扳倒犯罪团伙的可以是小龙套,关键时刻救下县令的可以是农夫,坚守大义为天地立心知行合一的也可以是女子。
人人都走在用力活出自我的道路上,鲜明生动而热烈。
多难得啊,不为所谓高潮、所谓的高能大场面让步,编剧在写“人”,而不是写“highlight”。
当然要细说缺点,这剧也是不少。
但我坚持做电视剧跟木桶原理是相悖的,电视剧想要吸引人,不是要做中庸,而是要发挥所长往自己擅长的方向深挖,只要把自己的长板做的足够长,它就能跳出来了呢。
这剧朴实无华的置景妆造运镜,那些泥泞的路扬起的尘土,怎么不算夯实了它的鲜活呢?
#终于看完了大结局##超点你害人不浅#PS,我突然想起齐梦麟和韩慕之就谁能护着罗疏,没了家世齐梦麟啥也不是,齐家吃的就是民脂民膏这件事发生过争执,结果到了结局,齐家为自己做过的孽付出了被抄家的代价,没了家世齐梦麟确实啥也做不了只能做个家庭煮夫,而罗疏,她从来都不需要谁护着,反而是她可以护着齐梦麟。
说大女主谁是大女主。
喊口号有什么用,观众不看你怎么喊,而是看你怎么做。
#你点谁呢# 唐人还有钱拍剧吗?
还是继续拍吧,内娱妖魔鬼怪太多了,我想看些正常人。
没有为爽而爽的主角光环,没有为了立人设放弃剧情的链接与逻辑,前期小案中都将几个大线索巧妙的融入而不牵强,到后面点连成线线画出面后真正令人回味的巧思,这部剧从框架上就胜过了同期一众大制作。
且真正的女本位叙事,不是立大女主人设,而是通过现代语境来表达女性自古以来的情感生活困境,既不脱离现实又达成了立意,比口号式的男性叙事伪造的“大女主”更有力量。
短评里细说了这部剧我最爱的两个点。
这部剧是一个成人世界的故事,总体来说挺好看的,除了男二有点丑。
女主人设是一个善解人意,聪明伶俐,因在鸣柯坊中学会了察言观色保自己生存,所以女主是个很务实的人,她坚毅勇敢,为了自由拼尽全力,第一目标明确,且不会因为道路险阻就轻易放弃。
当官媒婆嘲讽鄙视她,她选择忍让,因为她知道以现在她身份想在县衙生存就不能跟这个小人计较,女主很务实。
巡抚女儿当众欺辱她,为什么她顺从,因为不想给男主和自己找麻烦,且她也不会因为这些人的欺辱而自怨自艾,她内心坚强。
当看清男主不能娶她时,她选择放手,虽然心痛不已,当齐大少爷说男主坏话时候女主很生气,她懂他难处知道他以尽力,这才是一个坚毅勇敢目标明确的成年人应该有的表现。
而不是像有些评论说的那样,什么女主就应该上去怼呀,她是有当巡抚的爹还是咋的,无脑爽剧才这么拍。
补充一点,电视剧服化道很精良用心还原,让我由衷感到我们祖宗的穿衣审美品味真的太棒太高级了,尤其你中姐妹的那身紫衣服,还有齐公子的衣服,真的太好看的
很久很久没有上豆瓣了,这次,特意下载,就为了私心给这部剧打个五分。
先抛开情节不说,整部电视剧的服饰,场景布置,看得出工作人员真的是很用心,没有清一色的绿布抠图,都是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布置的实景拍摄;也没有磨皮到迷糊的滤镜,都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妆容;更没有清一色的白头发、白衣服,瘦到干巴,难以辨别的演员,向我们展现的是一群鲜活有生命力的人。
罗疏、齐梦麟、金苗翠、韩慕之、刘婉、大饼、包子,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有自己的追求,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闪光点。
唯一不足的是,情节拉进太快。
其实如果可以在后半部分的原有基础上再做深化,我相信这部剧肯定会更好。
但我还是有私心,这部剧的服化道装扮和场景布置真的很值得现在影视圈的工作人员学习,现在流行那清一色的白衣白发,修仙练道,其实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真的很远很远,《锦囊》中所向我们展现出来的更多的是普通人在遇到困难时的解决方向,有关感情的,有关亲情的,不抛弃不放弃。
由于剧集安排,后半部分确实有点过于仓促结束,但希望这种用心的剧能被大家看见。
冷门佳作,探案剧,服化道很用心,场景很真实,市井人家,高门大户各有千秋。
探案细节不够严谨,光环聚在女主身上。
但最打动我的是感情发展,完整细腻,女性思想和男性尊重都很超前,真正的互敬互爱。
女主渴望自由的身份,男主少年心性爱护女性,男二清正廉直仁义爱民,女二清醒聪慧不卑不亢。
跟以前的电视剧相似的是,感情故事始于女主倾慕男二的高风亮节,君子抱负,男二欣赏女主的聪慧自强,两人的爱情真挚满怀,小心翼翼,看客必然动容。
然而现实是身份处境的鸿沟,女主也不能放弃自由,男二被地位桎梏,所幸两人都虽不舍却懂得放手。
而后转头,却发现最适合自己的人早已出现,男主的勇敢无畏少年热血,容得下女主的自由追求;女二的肯定支持聪慧识人,可以助男二成为想要的自己。
他们都在新的故事里拥有幸福的人生,年少的爱情就留在过去吧。
提前声明,因为只看了剧,不知道此剧人设和细节的合理性更多来源于小说原著还是编剧,姑且算作编剧的。
如果我说的优点大都来自于原著,那么这篇马屁送给作者。
被探案的剧情吸引来,如预料般案情本身并不悬疑复杂,但难得的是本剧把过于常见而易落入窠臼的角色都塑造得真实而立体。
女主不再是从来只存在内娱剧宣口中的“独立大女主”,而是真的不靠男人而自立,甚至向来用来装点“大女主”的男主高官之子的身份最后也是可以丢掉的。
结局女主经商大获成功,男主洗手做羹汤,这也确实更符合人设走向,毕竟男主善良纯真,然而在人情世故方面是不如女主的。
常见的宅斗戏也不是一味的坏人陷害好人,无论正妻还是小妾,不过都是被夫权压迫的受害者罢了。
这其中体现的对夫权的彻底祛魅,才是成就大女主的根本。
实在厌弃“独立女主”的成功必须少不了嫁给一个比她更成功的“男人”,这样的女主即使让她天天喊口号,本质还是这些早已被驯化而不自知的编剧,觉得女人不嫁给优质男人就不是真正的成功。
女强男更强不过是升级版的霸总文学罢了。
最难得的是,哪怕是配角甚或没有姓名的群演也是被当做真实的人来塑造的,而不是一件工具。
为亲情自小卧底的反派弟弟可以在关键时刻帮助反派,但也会因真实的主仆情谊而对多年的主人心存不忍;救男二的可以不是配角,而仅仅是械斗中仗义出手的普通村老;民众可以被反派安插其中的带头者煽动,但同样也可以通过自己对这个人之前的作为来进行自我判断。
所有人都是有行为逻辑的,而不是根据主角需要信手拈来,仿若只有主角团有脑子,其他所有人都只是NPC。
整个世界也是落地而不悬浮的,政敌厮杀是不会走到明面的,作为得到巡抚背书的大反派再嚣张也是不能仅凭口信就可以闯入县衙抓人的。
就明明只是这个世界的合理逻辑,但已经多年没有在内娱古装剧中见到过了,简直感动。
总之,整部剧有种早些年常见的古装剧的风格与水平,而不是现在的悬浮古偶,不禁让人感慨:当时只道是寻常。
是这几年古装里最喜欢的,另一个是小相思。
说到结尾,我觉得没有全员降智,是因为几个主角对政治敏感度太低,且了解信息太少,罗疏是了解不到且不感兴趣,小齐和慕之则因为个人性情一个不愿意了解一个不屑于了解,但是慕之能上来是因为皇帝需要纯臣,需要真清流(当然皇帝也需要浊水来制衡大臣,所以结尾皇帝各打一耙一并敲打,看大家乖了之后再收编继续用)。
巡抚搞的是个大局,我个人觉得齐爹和二哥不算降智,是因为齐爹和二哥之所以小瞧秦也是因为秦一直只是个走狗,觉得还是可以将计就计的,加上二哥心里救弟情切所以才给了连棋烧粮的机会。
而二哥之所以死也是因为第一二哥愧疚;第二,他不死会被刘带走折磨作为搞齐爹的工具,从二哥和秦的对话中可以知道二哥手并不干净;第三,二哥死了朝堂更同情齐家,这个我们从之后钦差的态度都可以看出来,毕竟钦差也都是官场里混出来的,谁能确保自己是干净的,只能说刘巡抚做事太过,为人太狠。
关于小齐去火场救罗疏是送命这个看法,我个人理解是慕之是小齐让小乞丐找来的,然后慕之作为县令无法亲入现场,毕竟秦变态不知道会做什么,这件事情只有小齐能做,所以小齐也是很重要的。
另一个,罗疏向百姓说明齐家送粮看上去暴露了小齐,但其实小齐本身就会暴露,一直在临汾县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告知民众的好处更大,争取民心和正名是非常必要的,后面很多事情都铺垫了民心的作用,至于民心刚开始很愚昧,那也是因为百姓都是普通人,普通人我们本来就是日久见人心的。
关于查案是否有用,如烟是罗疏他们查出来的这个虽然没明说,但可以推断出来,也说明主角团的努力并不是完全没有用,而且罗疏在这样巨大的信息差距下还能立刻找徐仵作保下鹏程也可见其机智,最后其实也起到了作用,钦差们是一步一步动摇的。
关于刘婉,我一直觉得她是因为自己的精神内核选择了慕之,所以并不是她是慕之的思想附庸。
慕之看似突然的喜欢也是因为他们对于圣贤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理想的认同,他们是灵魂上的知己。
相较于罗疏,慕之和刘婉的共同语言更多,罗疏对慕之也总有一种仰慕而非平等的态度,对应的,慕之对罗疏也并没有小齐那么平等,这也是有几集慕之被骂的一部分原因。
最后,刘婉大义灭亲,也并不是因为小情小爱。
第一,她这样做会减轻对刘家的刑罚,因为刘巡抚那么发展下去迟早要出问题(刘做事太绝);第二,她心中的道义不能允许,某种程度上她甚至是出于对父亲的爱这么做的,她不希望父亲一直错下去;第三她不想慕之死,这几个原因都很重要。
而她这么做并不突兀,她前面反抗态度的铺垫很多,比如对秦的鄙夷,对父亲的劝告等等。
此外她并不是只靠几句话就捶死了刘巡抚的罪行,她确实有物证,之前有一处特别刻画了她进刘巡抚的书房,其实她举报已经很有说服力了,再加上物证就更加板上钉钉了。
然后是小齐,有人说他不像男主,他是没有那么聪明,那么有抱负,那么有野心,没有多少学识,可是他善良侠义纯真有小机灵。
我其实觉得现在的作品有一种不太好的倾向,好像一个人在与爱无关的条件上优秀才值得被爱,然而爱真的是看这些吗?
在我看来,爱是公平的,会爱的人才值得被爱,而小齐无疑是会爱也愿意爱、付出爱的人,他本身就是值得爱的人,再加上他对罗疏坚定的选择和平等的陪伴,这些都很难得。
在这里我没有比较他和慕之的意思,因为他们都是非常好的人,而慕之也是形势所迫没有办法,他忠于他的理想,这本身就是他杰出的品质,他和罗疏没有在一起只是缘分没有到罢了。
最后我想说罗疏,这是一个真正的大女主作品。
大女主不是女主要有多高的位置,多大的权力,而是她有她真实的符合人性的人物设定及发展,有自己稳定的思想内核。
这部剧的很多女性也是。
罗疏之所以流离失所依然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并不是来自天降金手指,剧里她正直的父亲是铺垫,幸福的懵懂时光也是铺垫。
剧里的很多细节都让人物塑造不再是无源之水,包括剧里的很多配角,在此不多赘述了。
当然这部剧并不是尽善尽美,比如罗疏对齐家的态度转换从仇人到爱人的家庭这块虽然有少量交代但确实太少了,虽然罗疏很独立,这一块恐怕很难让她自己说,但可以让小齐来问,但后来小齐自己顾齐家的各种事情没顾上,要是能补上就好了(给太太们递笔)。
还有前头判案有的地方罗疏确实太虎了,有点光环在身上,后面她给小齐拿药不化妆我都觉得很合理了——她前面就很虎,不过有朋友说她要易容的,这个确实做不到,过去是请仵作帮忙的,她自己可能确实不太会。
总之真的很喜欢这部剧,它不是把标签当人物,让标签们按照吸引人眼球的方式死去活来,而是在认真地讲好一个故事,讲好一些鲜活的有缺陷的人的故事。
感谢这部剧所有的创作者!
看了头两集就觉得还不错,在古装悬疑这个类型里秒杀之前的《清明上河图密码》。一眼看到《繁城之下》里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小反派于垚…第一集里知县命人连续掌掴贼子的情节,让人不禁回想起《繁城之下》里宁理打人的巴掌。结构是单元探案,三集一个案子,美术、摄影、服化道,以及音乐都很不错,声画俱佳。看到后头,有那种女的脚滑,一脚滑到男的怀里的情节,发觉这剧其实是古偶,探案推理悬疑都只不过是点缀其中的元素。此剧对标的不是唐诡、狄仁杰、宋慈,而是《御赐小仵作》《花间令》,但质感好十倍,超越了古偶类型,汲取了悬疑探案剧的优点,刻画了一众生动的群像。只是胡冰卿不像聪慧早熟的18岁少女,而像成熟稳重40岁的林依晨。而翟子路像年轻时的潘粤明,角色是个男版傻白甜,他演得游刃有余,乐在其中,对喜剧节奏的把控可接雷佳音的班。
服道化真的做的很好,很真实了,明制落地是真好看,剧情案件大部分全是和女性有关,古代版的杀妻案也是看的让人头皮发麻,两个被杀的妻子都是看的让人唏嘘,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服化道精致又没有过分滤镜,群演真实演技好,道具复原,比较精彩。细节有与历史大相径庭之处,也有不合情理的设定,烂尾,但总体瑕不掩瑜。
看了十集感觉不错。简介说是讲十大民间奇案,但每个案件都有现实的影子,喜欢探案剧的可以放心食用,类似少年包青天,很难得看到认真讲故事的剧了,值得鼓励。胡冰卿和翟子路的表演也是个小惊喜,没有工业糖精太好了🥹,求结尾高能
制作很不错,奈何剧情实在。。难道女捕快就只能查风月那点事嘛?神马老婆出轨、改嫁,老公劈腿、杀妻,神马假道士奸污良家妇女,这是在讨好女性还是贬低女性?编剧十有八九是个男的。。同类型远不如锦衣之下和小仵作。。
其实开头拍出来的画面还挺美的 胡冰卿之前貌似有点丑闻不过我记忆中好像演技还凑合 加上是探案剧还是点开了 果然只能当背景音 剧情很简单 凶手很好发现 后半段的剧情感觉是编剧累了不想干活了瞎编的 但是这部剧吧确实不适合女生看 很多地方感觉设计的莫名其妙虽然打着女主剧但本质感觉还是男人写的 翟子路这个男主人设也太好了哈哈哈 男二真的很想做了眼角提拉好奇怪的眼睛
跟妈妈看的 女主不行
一口气三集!开年最好看的明明是这部!! 演员选的特别好 情节也很新颖 害得是唐人啊 有铁齿铜牙那味儿了 翟子路真的可可爱爱 真是看够隔壁那些熟人脸了
就是为了凸显这个所谓“洞悉人心”的女主,玩了命的降低周围人的智商。案子破的和过家家一样
胡冰卿穿明制服饰好看,饱满的额头显得非常有智慧,跟罗疏的形象很契合,男主的服装感觉比女主的还多还好看,翟子路这次真是太露脸了,剧里性格也有意思。
以探案为脉络的世情剧,拍案惊奇的味儿,唐人的家底让品控有一定保障,明制做这放量可太舒服了!翟子路的演技真的好灵!感情戏上带着胡冰卿,气氛还不错。编剧前几个案子,矮子里拔高个,比流水古偶是好看的,导演能设计出节奏的轻重,各单元的演员们也相对耐看。探完市井案后,其他部分就纯难看,编导演共沉沦谁也不冤枉。
过年期间在父母家陪他们看了几集,剧本太差了,故事情节也莫名其妙。妆发造型还可以,但整体实在不行。
胡冰卿这个造型好好看,作为一个破案剧爱好者,剧本身看着一般,再观望观望。
剧情不太吸引人呢~翟子路还是可爱的~
只是冲着胡冰卿美貌来看看,没想到几分钟就被吸引住了,比很多炒来炒去的剧好看哈
剧情是日常+单元剧的结构,搞笑日常与推理探案结合,风格偏喜剧,当个下饭剧ok。
3.5/落地的明代古装剧(服饰、角色身份、地理位置等等),探案没有什么太出彩的地方,虽然我不喜欢刘巡抚,但人家有一点讲得没有错,为什么案件都是风流韵事啊🥺🥺,我看出来大女主啦,但每个故事都是男女之事挺无聊的,最后齐家倒台也很难评。。。。可贵的是女主真的是底层出身,一步一步都依靠自己,结局又何尝不是简爱,也是一场大火,烧倒了齐家,男女主才能够在一起。
女主人设可以的,聪明冷静,又有才能,男主感觉不行,跟个纨绔似的,听他喊女主“娘娘腔”就烦,男二看起来稳重多了。第三集弃剧,女男主查案的时候,有一个大娘嫉妒女受害者的美貌,口出恶言,令人不适,只是这样的话还能接受,因为古代女性受父权思想驯化,视美貌女子为敌是“正常”的,不能接受的是说公道话的人是男的,感觉有点恶心,换成女性就好多了。
前面破案还挺好看的,辞了捕快之后的剧情过于冗长。
还能看,探案剧该有的悬疑、推理等元素都还算料足,就是节奏有点慢,下饭看看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