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经典的喜剧片,不修边幅的女特工因为任务被临时改造成为选美佳丽,明着参加选美,暗地里调查恐吓事件。
剧情不算很特别,女主哈特改造完成,到参加选美,从强悍的女特工到优雅的选美佳丽这两种据有强烈对比的身份之间转换,中间发生了很多啼笑皆非的意外,也是这部电影的笑点。
哈特的改变我觉得也是电影的看点之一,从前的哈特在男人堆中工作,不化妆,不注重仪态,甚至对这些嗤之以鼻,看不起选美,感觉有点逃避自己的女性身份,也是变相地武装自己,不承认自己柔软的一面。
但是参加选美这段经历,让她发现很多事情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在跟其他佳丽的相处中,真正跟其他女性敞开心扉交流,抛开从前的偏见,开始接受一个全新的自己,从纯粹地为了完成任务,到真心想保护新认识的朋友,自己也在无形中变得更自信。
总的来说,是一部很欢乐的电影,演员演技在线,剧情紧凑有笑点,适合闲暇时间观看。
这片子让我很容易想起《律政俏佳人》,同样是奥斯卡影后拿奖之前的爱情喜剧,同样拍了两部,女主角同样身兼制片人(《律2》瑞斯才做的制片人)。
所不同的是,《律》讲的是小女生的故事,《选》讲的是超级大条女人的经历。
这种大条,让我想到茱莉娅·罗伯茨,但还是有些差异的。
桑德拉·布洛克看起来比大嘴美女没有头脑得多,也许是因为她的确算不上美女,但一样的自嘲精神会令女人看起来可爱得多。
自嘲其实是一种智慧,尤其是在女人身上,显得十分大气、亲切。
可我们这里似乎没有这种气质的女演员,姚晨有一点,但骨子里毕竟是小家碧玉,表演时也就少了许多底气。
说说剧情,普通的喜剧,带一点爱情,一点励志,聪明的是把镜头对准了选美舞台。
一位位绝色佳丽泳装上阵,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吸引男性观众的呢?
而对于女性观众,剧中桑德拉扮演的格蕾丝·哈特,这样一个邋遢女人都能成为“美国小姐”亚军,还有什么比这更鼓舞人心的呢?
比较出乎意料的是本片请来了Michael Caine、William Shatner和Candice Bergen三位老人家来衬托如云的美女,看着两位七十岁上下的主持人做决赛主持人真觉着有点怪,不过老人家们的确演技非凡,也足以证明布洛克大姐的极佳人缘。
就是影片男主角太难看了,乍一看有点像尊龙,可还真没尊龙好看。
比许多警匪喜剧高一点的是,本片女主角格蕾丝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不但为“美国小姐”的选择标准注入了新鲜元素,更使她自己通过这次任务实现了蜕变——“人们只在乎那些在乎自己的人”,不但切中主题,而且使这部片子不会那么容易被人遗忘。
一部情节俗俗的电影,感觉在很多电影中都经历过, 不过如果不是sandra bullock, 也许很快就换台了。
演的不错, 感觉是在本色演出
Sandra很特别的表演风格,紧张得来让你会有些可爱,借用她在戏中所说,别以为无脑,其实他们是真的。
看她的戏就是会让你放松地笑,生活别太沉重。
90年代正是美国新女性自我认知爆发成长的年代,电影对女性议题的关心也空前暴涨。
这部影片2000年票房破亿,成为当年票房赢家。
剧本做的相当扎实和优秀。
整个观影过程爆笑不断、又唏嘘不已,最后女主被其他选美女孩们感谢、相拥时,还有点小戳泪点。
是不错地合家欢影片!
再看看眼下的好莱坞类型片,真心是退步了,20年前的商业类型片都比现如今的好太多了!
以下用布莱克-斯奈德剧本节拍表去分析本片剧作的经验,会发现节奏感好的出奇:1 开场画面女主童年,一个书呆子形象,但却好打抱不平;长大后女主终于凭能力跻身男性为主的FBI人物形象塑造:性格不同于其他女孩,遇到不公不会袖手旁观;情绪:轻松;基调:对刻板的女性形象的挑战2 主题呈现女主被派去做卧底,因为好打抱不平的性格,在执行公务时想帮助被“差点噎死”的坏人骗了、想要救他,差点毁了逮捕计划、致使同事枪伤,被同事和上司嫌弃主题:在以男性为主的警局,女性只能作为钓鱼的诱饵而存在,不被重用3 铺垫回家后异常生气,气自己犯了错、差点将同事的性命葬送;第二天一早像接到了“大任务”一样,开着警笛去帮全组人买咖啡——讨好只为了得到机会;但女主在男性俱乐部中自有一套生存法则,这种长期的错位和磨合给人一种更大暴风雨即将来临的预感人物塑造:对这份工作的热爱、负责和对每个人(哪怕是嫌疑人)都怀以善意的个性——“爱管闲事”带来麻烦,但也让这个人物栩栩如生4 推动/催化剂接到新案子,前一晚行动中表现出色的男警官得到晋升,而“犯错”的女主则被上司罚去做文职工作、不得继续参与新案子作用:再次强化主题=女人被异化,尤其在男权社会中更难出头,即使有过人的头脑和才能5 争执女主千方百计想说服上司和同事、挤进新案子中出力,但没有一个人给她机会6 第二幕衔接点新案件可能与美国小姐的选美大赛有关系,警方需要派遣卧底进入选美大会;HR资料库中唯一能匹配的女性卧底就是女主,但女主极其反对以选美小姐的身份参与作用:强化女主讨厌自己被贴上传统女性的标签,很排斥胸大无脑的女性形象——为最后的人物弧光做铺垫7 B故事(爱情故事)男主约会美女时正好撞见女主,女主与约会对象互相暗中较劲,铺垫了男主一开始轻视女主、最后对女主转变观念、爱上她的爱情线。
8 游戏女主被迫作为选美大赛的女卧底,需要进行形象上的大改造。
改造过程相当搞笑,但最终的改造成果也是惊人的作用:女主虽然从外表上像美女更靠进了一步,但内里还是那个相信头脑比外貌对女性更重要的认知9 中点/伪高潮通过女主和同事的严密布控和跟踪,最终破获了一开始以为的嫌疑人“公民”,案件看似告一段落,上司下令案件破获,众人撤离;但女主却在和美女选手们的接触中逐渐放下成见、但也意识到坏人另有其人,真正意识到她想要保护她的新朋友们10 坏蛋逼近大会主席和儿子在密谋新的破坏计划11 一无所有警方都撤离了,上司威胁她要么撤离、要么不再是探员——身份的消亡12 灵魂的暗夜连老导师也离她而去,她很担心能否独自应战,她甚至不知道如何化妆、更分辨不出哪一只是口红,但为了保护其他女孩,她坚持留下来;而女孩们也帮助了她作用:男人都离他而去,她之前看不上的美女们却毫无保留地帮助了她——girls help girls 13 第三幕衔接点男主临撤离前无意间从选美导师处得知大会秘书(也就是坏女人的儿子)是个十足的坏蛋,意识到危险在逼近依旧在选美大会上独自应战的女主,和导师一起返回协助女主。
14 结局男女主协力阻止了装在皇冠上的炸弹伤及选美第一名的计划。
(选美现场的场面调度我认为很烂,暴露了导演对多人物、大场面拍摄失控的缺点,这一幕的剧作节拍并不是很好)15 终场画面众人秘密为女主举办了颁奖会,智慧与美貌协调统一了,女主也真正意识到“世界和平”的口号的真诚意义,人物弧光彻底转变完成,与美女朋友们相拥在一起,台下的男人也为她鼓掌骄傲,认可了她的成绩。
Sandra Bullock情节也许老套,那就看演的效果,还是很喜欢之前之后的反差。
或者说Sandra只是披了层漂亮的皮,当然她本身的条件是超棒的,S线条身材。
作为不修边幅的工作狂,是一个极端,而变身性感女神之后,她仍是她,固执、忠于自我、富有责任感、善良的FBI。
看着固执,但比赛回答问题所说对选美态度的改观,又显露了坦诚的亮点。
虽说金子总会发光,但必要包装确实还是需要的相信此后她在工作生活中也会注意到这点。
这同样也是对观众我要说的吧
女主格雷西·哈特的人物设定为一个以母亲为榜样的联邦调查员,除了性别和身体之外活脱脱就是一个邋遢男人,为了突出这一点甚至FBI调查局内只有她一个女人,而同事在潜意识中都默认哈特是一个男士除非一些不愿意去做的事情都交于哈特(例如买咖啡、伪装等等)。
影片开头一段哈特童年的片段就展示了哈特从小的与众不同,而后哈特在观众眼里的的第一次出任务由于担心嫌疑人的身体状况导致同伴受伤受到上司诟病外加女性身份,被安排做一些适合女性做的分析职务,由此可见其实女性的身份即使是哈特也无法避免地不能和男性同事得到平等对待。
而后哈特被迫参加《美国小姐》当卧底进行改造计划,影片具体的通过礼仪、走路姿势、形象的改变等详细又集中的叙述展示哈特的改变还有认识了一些女性同伴 ,这也是哈特一种对自我身份的重新理解。
然而在我看来影片的并没有展示自由的女性主义,哈特参与《美国小姐》在同伴和赛制之中的得到认可,是一种他人的认可;得到好友艾瑞克的爱情,这些都发生在哈特改变之后,感觉很可笑,这对于哈特来说也许是新生活但是我认为这是对她原先的一种抛弃,像是对人格的一种否定.有提及舞台上大喊请求认可女同性恋,这种呼吁女性主义的行为在影片之中表示为不够明智的方式。
而《美国小姐》负责人女士的维权方式已经物欲化,这些都像是表明现在(当时)始终没有有效的途径维护女性主义。
时间才能证明什么电影才叫经典。
多年前,没有网络、没有引进大片、没有资源,我只能通过一只一只非正版DVD、VCD来满足自己对外国电影渴求,期间你还需要忍受乱七八糟的翻译字幕和不定期出现的卡碟、断片,这些都能构成我关于青少年时代关于电影的“美好”回忆。
今天,我就重温了一部高中时代看过的一部经典(或者说典型的)美国喜剧电影《Miss Congeniality》(特工佳丽)。
当年的烂字幕让我根本没有看懂电影的细节,加上当年年纪尚轻,电影背后很含义也没有看懂。
现在的重温,别有一番滋味。
其实电影的情节也是很简单的,正如我之前说的,是电影的美国电影,肯定是HAPPY ENDDING的,有趣的地方是现在看来,当时的桑德拉布洛克鲜活地演绎了“女汉子”,并开始了“女汉子也有春天”的类型片时代。
粗粗鲁鲁、大大咧咧、不修边幅、混迹在男性为主导的工作中,这样的女汉子显得理所当然又格格不入。
不过从电影一开头她违反纪律救了疑犯,我们就能看出她善良。
之后她被上司派去执行一项重要任务——买早餐,我觉得这个剧情处理得相当经典,就是放在今天的电影依然是笑点。
女主角在男性为主导的工作环境不被重视,她想参与案件并提供线索,相反她的一班男同事,在被上司问到下一步计划的时候都扮“忙着找资料”,形成了鲜明对比。
其实男主角也不是好东西,虽然他对女主角可以算是“兄弟”,但他没有真正重视过女主,直到女主真的变漂亮了,他才开始有点私心地维护起女主的“权益”——不如男同事通过针孔摄绿机观看女主泳衣装扮。
案件最后也没有站在女主一边,不认同女主认定的犯罪嫌疑人。
不过,男主在最后知错能够、回头是岸,并破了案件抱得美人。
这部十年前的美国电影对于女性权益的呼唤,还表现在纽约佳丽在走下舞台前大声疾呼“女同性恋应该可以参加选美”。
所要表达的思潮,现在看来一点都不过时。
好比如今年6月看过《神探伽利略XX——内海的最后事件》,电视剧所表现对于职业女性处境的思索,不就是类似这部《特工佳丽》吗?
可以说,这部电影要表达的内涵,已经超前了十多年了。
所以说,只有时间才能证明,《Miss Congeniality》经典电影。
在电影《特工佳丽》中,女性主义是本片的一个重要主题。
影片以一种轻松搞笑的警匪片的形式呈现女性主义主题,为女性发声。
在本片的人物形象的设定上,女主角是一位FBI的警察,由于警察的特殊性,导致这个职业大多数由男性组成,而混迹在一众男性之中的女主角格雷西无疑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同样也受到男性的压迫。
她性格暴烈,不修边幅,丝毫不注意自己的形象,与其他女性角色截然相反。
在电影最终,通过外界改造和她自我的改造,她完成了任务。
梅林对格雷西进行的外部改造,是她改变了自己原来的邋遢形象,格雷西野通过选美会上的经历,认识到了女性身上柔美的一面,并且将柔美与刚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获得了事业和爱情的双丰收。
本片其他配角的设定也或多或少的打破了人们对于女性的固有认知,同时为女性权益发声。
罗德岛小姐最终获得冠军,她的专业有关原子物理,而不是一些常见的女性职业,同时在影片中提到她曾被大学的文学教授性侵,并且这类事情屡见不鲜。
纽约小姐在舞台上公开向自己的同性恋人表白。
影片有意在中间夹杂这些细节,打破大众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同时对一些危害女性权益的现象进行了披露和批判。
现在,越来越多的影片在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社会地位,追求平权。
《特工佳丽》虽然已经时隔多年,依然有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这部剧讲的是一个FBI女特工原来是不修边幅的样子后面因为一次特殊的任务,需要变装成为一位选美小姐,对她的外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后,发现她也是一位大美人,在参加选美比赛过程中,她和其他的几位选美小姐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在寻找凶手的过程中,慢慢察觉到了凶手就是这次选美比赛的主持者,但是团队却认为凶手另有其人,就提前中指此次任务,她却执意一人留下来继续查,在影片里的男主也不相信女主,也离开了,但经过调查后,男主发现女主的猜测是对的,又返回来帮助女女主,最终两人一起破了这桩案件,并在一起了。
又名: FBI麻辣女王 / 选美俏卧底 / 选美小姐 / 美眉总动员 / 选美警花 / 麻辣女王导演: 唐纳德 皮特里 (Donald Petrie)上映年度: 2000官方网站: http://misscongeniality.warnerbros.com/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imdb链接: tt0212346
连看两部Sandra Bullock的片,假装她不是大美女的样子is unconvincing...Heather Burns好圣洁好可爱,beauty pageant is outdated and I do want world peace
喜欢桑德拉。虽然看片名和开头,就百分百能猜中结局,但是这确实是部节奏紧凑的喜剧。特别喜欢集体美国小姐出场舞片段。
高中看过…记得很有趣,然后今天重温,发现这可真是个hell of a good story!!!! Makes me laugh so hard!!什么元素都有了,同时又不是为堆砌而堆砌(除了最后男主和女主hook up,真是多此一举,不然我就打五星了),是一部很好的成长电影啊,尤其是女性意识成长。女性就必须要有女人味吗,如果女性要想在自己的工作上出色就必须彻底远离女性特质吗,如何做一个完全不被男权/男凝所影响的自由自在的女性,这些都是我直到今天还在苦恼的问题。这部电影也真的有认真在讨论这些问题,虽然作为喜剧没有办法特别地深入。真的好喜欢女主的性格,she is so cool,虽然高中看过之后就忘记了,但是说不定她真的影响了我很多。Vic真的好可爱,傻白甜女二也好可爱。
第一次认识桑德拉·布洛克,有一段时间特别迷这种选美桥段。
无聊到爆炸!那个时代的电影烙印,就像千禧年的时候我刚好13岁,天天租港片看,很多喜剧都是这种套路
美女VS特工 这俩名词放在一起永远都有噱头
因为这部爱上Sandra Bullock~
下班回家,想看个电影不知道看啥,内耗了两个小时,从好莱坞动作大片想到东欧冷门小众闷片,从影史大师艺术巨作想到血浆恐怖B级片,全都不想看,还是chick flick可以,顶得住,这片败笔在男主角的戏份。
因为布洛克小姐在地心引力呻吟的太卖力所以找了这部电影来看,不,是因为闲的太无聊所以找了这部电影来看,当年觉得又蠢又好笑的地方还是又蠢又好笑啊
生死时速里面和基努 李维斯演对手戏的女主角SandraBullock ,想不到是这样的造型just so so的片片
喜欢桑德拉……喜欢女主角头发梳不开的样子……因为我是那样的……看到她变美女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有希望了……
到现在还记得当年这部戏有多红。
为桑德拉布洛克而生的电影和角色,几乎是最好的讽刺喜剧。可惜作为chick flick,爱情线有够糊弄。
这个故事是愚蠢而缺乏足够理由的,但是这部电影是轻松搞笑的,它在合理和荒诞之间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平衡。桑德拉·布洛克全面地完成了自己的个人演技秀,她在里面大大咧咧,但是绝对亲切,在邋遢、美貌和搞怪中完美转换,朴素而真实,也许真的只有桑德拉·布洛克可以如此轻松地做到。
年轻的桑大妈男人婆形象出镜,选美大变身!
如果强悍女真的能不用变成公主都可以称霸,那么我就死而无憾了
同为著名小妞片比威瑟斯彭那部差远了,只是刻板印象来回用而已,谈不上颠覆,也没有主体,依旧是厌女症合集。
整个儿看下来依然觉得选美比赛就是当代裹小脚,全程也是着重在外貌上规训女主这个聪明勇敢的独立女性,就连感情线也是在女主“变漂亮”之后才有所展开,其他参赛选手也基本都被塑造成了胸大无脑的典型“美国甜心”,太恶臭了。
职业演童话 年轻真好 MC演gay太迷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