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剧以倒叙的形式展开,不得不说结构安排引人入胜。
令人印象深刻的开场即是范思哲被安德鲁·库纳南(Andrew Cunanan)一枪毙命的场面,在阿尔比诺尼《G小调柔板》时而悠长时而宏大的旋律中,库里南在海滩上手染四桩血案、迷失心智的落魄模样,与范思哲在不远处的豪宅中环绕成群佣人、精致惬意的奢华生活,对比鲜明,让人难以想象两者会有任何交集。
旋即音乐戛然而止,枪声打破宁静,范思哲和身侧洁白的和平鸽一起倒在血泊之中,而后闻讯而至的警察、紧急抢救的医生、前来吃瓜的群众、伤心欲绝的爱人、肩负重任的妹妹,形形色色的人群纷扰,搅动着这起惊天的谋杀案,并逐渐起底库里南成为连环杀手的故事。
但事实上,除了对案件的叙述颇具吸引力,作为LGBT群体感触更深的是整部剧侧面折射出的LGBT群体社会地位的时代背景。
对于警方而言,性取向即原罪,同性恋的死亡案件多与吸毒、滥交等私生活混乱的情形相关,往往无法引起他们的重视,甚至对此嗤之以鼻。
范思哲被谋杀前,警方已经将库纳南列为通缉对象,却在迈阿密连一张传单都没有贴出过,直至范思哲作为知名人物被谋杀,方才出动警力全力搜捕。
尽管如此,范思哲死后,警探还对范思哲爱人就他们之间的开放式的亲密关系加以劫难,尽显嚣张与轻蔑。
在军队之中,则长久奉行don’t ask don’t tell的鸵鸟政策。
军官一旦有蛛丝马迹将真实的自己展露,便意味着军中仕途的终结,甚至对于公开真实取向的士兵,面临的更是现实的灭顶之灾。
Jeff为了不将自己暴露,甚至不惜自行剜去自己身上的纹身,看着令人揪心不已。
而他与公开身份的士兵那一瞬间的对视与享用,已是特殊情境下难得的慰藉。
在社会大众观念中,同性恋依然是罪恶和品行不端的行径,成功人士为了守护自己奋斗而来的不易果实,需要佯装出家庭幸福、夫妻恩爱的场面,而压抑自己内心的真实,性取向的事实往往成为其达摩克里斯之剑,一朝坠落往往即刻酿成惨剧。
即便是已经声名大噪的Gianni Versace,公开出柜也是会影响公司股价和集团形象的重要举动,遭遇到妹妹的反对,他也只能选择接受小报的采访而不能大面积宣扬。
如今,性少数群体的权益争取活动已经在全球四处开花,结合第一季辛普森案的African American的平权斗争取得的“胜利”,这条艰辛的道路需要庞大的社会力量的推动和前赴后继的先辈传道。
而在发声和表达自由缺失的东方大国,这条路必将行进的缓慢而艰辛,甚至比起经济实力的追赶之路更为布满荆棘。
而酿成多起连环杀人悲剧的故事的一切,要从库纳南的成长经历说起。
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库纳南从小被菲律宾移民背景的父亲优宠,给予他最为优越的物质条件,并灌输以成功学的人生哲学。
而事实上父亲只是一个满口谎话的诈骗犯,被FBI调查身败名裂后,携带全家所有的存款和送给库纳南的奔驰跑车潜逃到老家,只能过着蝼蚁般的生活,当这一切昭然若揭在库纳南面前,他的心理防线被击溃了,从小被各种物质光环加持,怎么会容忍自己“堕落”到踏实努力、认真工作的“深渊”。
于是,他选择否认,他对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包装之路正式开始。
他用自己的年轻姣好的容颜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打造自己富家公子的人设,游走在不同的金主之间左右逢源,同时不甘寂寞地为自己的荒淫享乐筹谋,但当谎话连篇终于被揭穿,面对无法支付的高额账单,他逐渐走向心理的失衡,意外又合理地走向连环杀手的道路。
第一个受害者是退伍军官Jeff。
他因为美国军队当年严格的政策,同情被排挤的同性恋下属被意外发现,而升职无望,只能退伍做着最低微的体力工作。
他不熟悉gay community的社交规则,无人倾诉因而更为苦闷。
当在圣地亚哥的酒吧遇到了库纳南,他们成为了好朋友,但逐渐识破了库纳南谎话连篇的真面目,加上库纳南为了“报复”Jeff在金主为他举办的生日会上与自己追求的男孩David交谈甚欢,向家庭传统的Jeff父母寄送了喜出柜的明信片,Jeff对其忍无可忍,搬到明尼阿波利斯开启了新生活。
而当库纳南被金主抛弃,为了自以为的“真爱”David飞去明尼阿波利斯求婚希望开启新的生活,却看到一幕幕Jeff与David关系亲密的画面,心理的扭曲让他将Jeff视作阻挡自己幸福生活的阻碍,并在把Jeff骗到David家中之后用羊角锤将他杀害。
第二个受害者就是见证了库纳南杀害Jeff全过程的David。
David与库纳南的相识本只是一场露水姻缘,心性单纯的David,刚到大城市探索被库纳南精心包装的年轻有为的人设吸引,文华东方酒店柔软的拖鞋都让他惊艳,从小没有体会过这种真挚感情的库纳南却以为遇到了the one。
为了追求到David不断向其发起金钱攻势,但最终被David所不适和厌倦,而出其不意的前来城市求婚更是让其惊愕和措手不及。
见证了杀害Jeff之后,David被迫卷入与库纳南一起逃亡的旅程,善良的他本以为可以唤起库纳南内心还剩存的人性,并促使其自首,但最终难逃被这个一直称自己为love of life的杀人凶手一枪毙命。
库纳南躺在David的尸体旁恍惚,得不到爱人的爱便将其毁灭,让人不仅感到毛骨悚然。
第三个受害者是库纳南曾经的顾客、地产大亨Lee。
他本计划向Lee攫取足够的钱财从而逃亡异国,但是当Lee向其展现自己引以为傲的摩天大楼设计草稿,他却将其认为是对其的一种能力压迫与征服欲,从小自负的库纳南忍无可忍,将这位深柜的富商用混凝土方残忍杀害,并将女性内衣与同性杂志摆在尸体旁,败坏其努力压抑维护的秘密和经营的名声。
第四个受害者最为无辜,只是库纳南在逃亡路上需要摆脱追踪而想要强抢的一辆卡车的司机,当其向库纳南哀诉自己“上有老下有小”的境地时,三条人命在身且早已失去耐心的库纳南将其一击致命。
当范思哲成为第五个受害者,掌握了线索的警方终于全力出击,将其围捕。
弹尽粮绝的库纳南选择在潜藏的一艘游艇上吞枪自尽。
而事实上,时至今日都无人知道范思哲究竟为何成为了库纳南的杀人目标,连二人是否相识也未可知。
也许如影片中所述,库纳南身背多条命案之后更是肆无忌惮,从小渴望关注焦点的他便干脆选择群体中的社会名流为其荒诞的经历再添加“浓墨重彩”的一笔。
库南安的父亲从小就一直告诉他you are special从小受到父亲的特殊对待。
他父亲是一个唯利是图的机会主义者。
最后嘴上答应着会去救他儿子。
实际上已经在联系好莱坞售卖电影版权。
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可以有多深?
Gianni Versace 的母亲,从小教育她的是你一定要去做你热爱的事在他一开始觉得很难的时候告诉他,困难是很正常的,只有通过日复一日的知难而上,你才能成功,这样你才特殊。
他也很好的把这些教给了妹妹,在知道自己可能时日无多之后。
手把手教她给她勇气去尝试。
而库南安的父亲,在最终被通缉逃亡菲律宾后说美国梦是完全行不通的,白手起家是不可能的。
还认为自己错就错在骗的不够多。
他觉得,自己的老婆从来不过问钱是哪来的。
只要有钱就好了。
从菲律宾回来的时候,库南安已经开始说他父亲在菲律宾有好几个香蕉园了杀 jeff ,他觉得 jeff 抢走了他爱的 david而 david 说出了真相。
因为 jeff 早就看透他了。
知道他是个骗子。
他很在乎别人的看法。
他没法从他的谎言中走出来。
所以当 david 发现自己没法劝他回头,想逃跑时也被他杀了。
david 从小本性善良。
他爸妈是一直都很清楚的。
在出事之后也完全没有怀疑过。
在 david 大学拿到总统奖后向父亲出柜时。
他爸说:“我不会骗你说,这没有影响,你知道我的信仰。
或许这不是你想听到的,或许你想听我说我不介意,但我说不出口。
我能说的是,我爱你胜过爱我自己的生命。
库南安。
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
虚荣?
他的努力配不上他的虚荣。
他始终相信自己高人一等。
在他吸毒之后的幻觉里Gianni Versace 给他量身定做西装一口一个 Sir他觉得自己和 Gianni 没有什么区别。
Gianni 不过是更幸运而已。
而 Gianni 在剧院拒绝他时说的是:但重要的不是去说服别人,去相信你会有所成就,而是去做。
大家开始变的不想谈论,越来越多人在生活中选择无视。
不支持又不反对。
是怕别人评判?
说你刻薄?
说你不善良?
又或是跟我没关系。
爱怎么样怎么样。
这也许是一部分人的心态。
当然肯定也会有一部分人会觉得任何关于同性恋的一切会感到的恶心。
网上有一种所谓的“舆论正确”。
我们得理解同性恋,我们得接受同性恋的存在的事实。
我们得对这个群体友好一点,并善待同性恋群体在扩大,网络上会有各种信息会越来越多有带有隐性引导的引诱儿童和青少年产生幻想和形成错误的对两性的观念。
好像现在变的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
这算不算一种变相支持?
繁衍是人类本性。
动物尚知道不能同性。
本是人类社会的畸形产物,适者生存。
同性恋决定了自己的性取向。
但是你要让正常人接受并理解对于正常人来说不正常的事情。
这
从第一集到第九集,一开始很厌恶安德鲁,觉得他张狂、高调、软弱、虚荣(演员演得好),到后来居然逐渐觉得他可怜可悲(还是演员演得好)…如果对他家庭描述基本属实的话,一个家庭对一个人的伤害有时候确实一生都无法治愈,但他自己也不是没问题,关键时刻自我的选择也很重要,但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也很矛盾,他从小是如何学习选择的?
当他在船屋看新闻时、看到范思哲的照片和他自己的照片同时出现在万众瞩目的枪杀案新闻播报时,他到底是种什么心情……
中间特别拖,最后一集应该会特别精彩,果然如此。
剧集没有随着安德鲁的死戛然而止,探讨了更多的主题,于是中间拖的部分,在最后一集终于有了回应,才明白每一个人物线都不是凑时长而已。
①同性恋话题。
警局问询收留安德鲁的朋友的那一段真的触动,甚至想原谅安德鲁。
同性恋一直以来默默无闻,大众更希望他们默默无闻。
但是安德鲁想让自己被看到。
他的举动或许因为他自己,但他的同性恋身份让他的举动对同性恋集体有了意义。
范思哲的爱人在范思哲死后,甚至没有身份站在范思哲家里。
范思哲的家人唾弃他,去教堂也不被神父祝福。
他的青春和爱,就因为是爱一个同性变得毫无价值。
是他错了吗?
②童年。
童年创伤,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太大了。
溺爱的父亲,软弱的母亲,过高的期望。
父亲对他灌输的人生观就是要特别,要被别人记住。
就是这样家庭教育出一个虚荣,不实干,永远活在别人目光里,宁愿犯罪也要被别人记住的孩子。
最后安德鲁走投无路,父亲却只想从他身上谋利。
即使是父母对子女,纯粹的爱也不存在。
在安德鲁弥留之际想起和范思哲的一面之缘,在辉煌的音乐厅里,范思哲告诉他重要的不是要别人觉得他特别,而是自己去做,自己成为特别的人。
安德鲁没有听进去,他到死都是在走捷径,想傍上富人。
于是范思哲被葬在独一无二的,具有他个人风格的地方。
而安德鲁与千千万万人挤在一起,封在墙上。
“你能在早上说这样的话,你在晚上也能这样说么?
”范思哲的情人和范思哲求婚时范思哲这样回答,到了晚上他的情人又说了一遍同样的话,这段还挺浪漫。
就是可惜了范思哲挺过了耳道癌,生活里有爱人相伴,事业上有妹妹帮助,本来美好的生活外出买了份报纸,被人在家门口枪杀了。
有些时候无良媒体真让人闹心,很多事情瞬息万变。
要不是媒体各种折腾把李车上有电话定位的消息提前爆出来,说不定安德鲁在没来得及杀范思哲之前就被抓了,而且整件事情充分体现了某些地方警方的无能和怠惰。
原生家庭真的太重要了,安德鲁、大卫和范思哲的父母从小对他们的影响几乎贯穿了他们的一生,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范思哲在儿时喜欢女装设计,他母亲鼓励并且告诉他,努力的人总会成功,自己一定不会替孩子决定他们应该做什么;安德鲁的父亲则一直给安德鲁洗脑他是特别的,只要相信自己特别就一定会成功,给他特殊于其他兄弟姐妹的溺爱,搬家时其他兄弟姐妹都在劳动,安德鲁独自坐在有风扇的屋子里看书、其他兄弟姐妹住在挤在一个屋子里睡觉安德鲁则住进家里唯一的主卧、未成年就收到一辆车作为礼物……虽说生孩子没有什么门坎,但是有的人真的没有资格生孩子,他们觉得人都应该有孩子便随意生育,觉得自己怎么都是对的,便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然后毁了孩子的一生……从安德鲁父亲和儿时安德鲁说起安德鲁脚受伤一声都没发出这一段来看,合理怀疑安德鲁父亲在安德鲁儿时猥亵性侵了他。
坊间有不少传闻,甚至有不少官方比较认可的著作里都有提到,范思哲可能和安德鲁有过一些“特殊”的关系,所以这属于情杀范畴。
但是纵观安德鲁杀死的几个受害者来看,他们身上似乎都有他想要的东西,他们是他想成为又无法成为的人……杀了他们等于杀了自己的梦,也会获得庞大的世界关注度,安德鲁终于迎来了自己“盛大”的结局,成为一个“特殊”的全世界都认识的人。
每一季一个案件和一系列的社会热点问题,这一季体现了同性恋在社会上的生活现状、困扰……最后想感慨一句gay的品味真的很好,衣品nice。
有的时候直男真的别想太多,gay的品味一般都很高的,别觉得人家在你周围就一定看得上你。
哈哈哈哈哈
这周趁每天做地铁上下班的时间看完了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想起来很久没有写长剧评了遂发表一下看法。
整部片其实就讲的是Andrew Cunanan在1997连环杀了五个人的故事,其中最知名的被害者便是范思哲,关于真实新闻和Andrew的真实为人豆瓣其他文章已经有所科普所以这里不做赘述,本文主要针对剧情本身进行探讨。
看第一集的时候觉得整体的观感还是不错的,倒叙开头引出悬念,方便导演慢慢展开对于Andrew Cunanan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一个杀人狂的,但最后看完发现这么多年了Ryan Murphy的叙事能力还是这么烂。
如果有了解过美恐的话就知道Ryan Murphy的叙事能力有多么多么差,基本上第四部之后的每一季美恐被人所诟病的最大问题就是烂尾,而烂尾最大的问题就是叙事能力太差,而叙事能力太差的原因就是剪辑思路太差。
但Ryan Murphy并不是在单个sequence上的剪辑逻辑差,相反这反而是他的强项,剧中有许多片段若是单个拧出来会觉得剪辑得相当好,比如第一集开头前二十分钟范思哲被杀的部分,交叉剪辑的手法运用得非常好,包括后面很多利用交叉剪辑的单个sequence做得也都很好,比如第六集范思哲和Jeff分别接受采访时的部分,和第八集Andrew父亲出逃的部分,可能由于多年拍摄美恐的经验,Ryan Murphy太了解交叉剪辑的优点:用蒙太奇混淆观众视听,留下悬念。
Ryan Murphy最大的剪辑弊病是他对于整体叙事的掌控力实在是太弱了,这可能也是他这么多年来都不拍电影的原因,因为相比于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的电视剧,平均长度两个小时的电影对于导演通过剪辑体现的叙事能力要求更高。
我个人觉得这部剧的剪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1.若我们把整部剧看成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叫范思哲谋杀案,但若是全文看下来可以发现其实整部剧只有开头和结尾是能够扯上关系的,其余有关范思哲的部分看起来是为了不使文章跑题而硬加上去的剧情,显得有些生硬,还不如把剧的名字改成库纳南连环杀人案。
其实Murphy本来有一个很好的关联Andrew和范思哲这两个几乎没有什么联系的角色,便是将原生家庭对于人的成长的影响作为暗线进行双线叙事的展开,母亲对于范思哲的支持让他最终成为了知名设计师,而Andrew的父亲对于成功和撒谎的偏执将他逐渐培养成了一个妄想和反社会的人,第八集完全可以平行地将这两条线对等地展开,只是Murphy在最终成片中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有将这个双向叙事进行展开。
2:其实第一点就提到过了,剧中有很多片段看上去是因为导演为了圆逻辑硬加上去的,不仅会让观众觉得很生硬,还会打乱整体的叙事逻辑。
比如在Andrew杀了Jeff要挟David逃亡之后给出了一段David小时候不敢打猎以说明david是个内心善良不愿意伤害别人所以最后答应被Andrew挟持跟他走以免更多无辜的人被卷进来,但这个完全可以作为这一集部分开头的引子来讲述人物背景,然而放到剧的中间,尤其是在Andrew要挟David逃亡的时候剪进来这么一段让本来悬着的心突然没了劲。
3:第三个问题便是Murphy在该细讲的地方不细讲,又在不合时宜的地方花大量的笔墨和镜头进行描写,导致很多人物的动机和逻辑不通顺。
比如其实Andrew和Jeff的友谊,我第一次看真的不太理解为啥Jeff觉得Andrew帮了他很多因为为数不多给出提示的地方便是1. Andrew是Jeff第一次去gay bar主动跟他聊天的第一个人2.Andrew和Jeff互相帮助对方找炮友。
就这么两条信息我真没看出为啥Jeff在得知Andrew是个imposter+以将他的同性恋身份告诉Jeff爸妈为由威胁Jeff两件事之后仍然由于之前Andrew对于自己的帮助伸出援手,这里明显需要Murphy花更大的篇幅去讲述Andrew对于Jeff的情谊而不是草草带过。
好在这部剧最大的优点—Daren对于Andrew这个具有妄想症和反社会人格的杀人狂的演绎—平衡了Murphy的剪辑弊病,才使得最终整部剧的呈现在观感角度来看是不错的。
David is lovely with cute character setting and good looking.Gianni and Donatella are being so warm. The dress in 7th episode let me want to be a slut. I think I'm fall in love with Gianni how he treats his sister touched me deeply.
1997年7月23日,同性恋者安德鲁·库南安饮弹自尽。
此前,他已经因连续杀害五人而被警方通缉。
躲在一个船屋,食物短缺,以至于开始吃狗粮,还被船屋主人发现了……一切都显示了他的穷途末路。
死,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是被别人杀死?
还是自杀?
最后他选择了自杀。
历史上的安德鲁·库南安美剧《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就讲述了安德鲁·库南安的犯罪故事。
在安德鲁自杀前,警方找到了他在迈阿密海滩结识的gay友罗尼。
两人不过短暂交往,然而罗尼在警局的那番话却叫人深思——“知道事实是什么吗?
就是他变成了个恶心的人之前,你就已经觉得他恶心了。
你太习惯我们隐藏在阴影里,我们大部分人也甘愿如此,我这样的人只会渐渐消失,我们病了也没人在乎。
但安德鲁很虚荣,他想要你们了解他的痛苦,他想要你们听到,他想要你们了解生来就是个谎言是什么感觉?
安德鲁才没有躲起来,他想被人看到。
”安德鲁之前杀人全然没有被警方重视。
哪怕犯罪现场并没有被刻意掩盖,他也都成功逃之夭夭。
“因为他杀了几个默默无闻的同性恋”。
同志之死,无人在乎。
有好几次,安德鲁差点就被警方抓住了。
比如有次他以约炮之名虐待并敲诈一个宾馆的客人。
客人想打电话报警,然而电话通了,客人又挂掉了,他看到了自己手上的婚戒。
他们都有一个不能被见光的身份。
《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中的安德鲁直到安德鲁枪杀了名人范思哲,警方才布置了天罗地网追捕他。
范思哲曾是安德鲁总和别人谈及的一个人,是他心中的一道光,是很多同志心中的一道光,“我们都想象,那么有权,有钱是什么感觉?
哪怕你是同性恋也没有关系。
”当然不会完全没有关系。
范思哲当年决定要接受采访,公开自己的同志身份,也曾被他最爱的妹妹力阻,要他为公司的利益着想。
你奋斗,你努力,你得到,然后所有的得到却成为你的顾虑和阻碍。
你努力,你奋斗,你去爱,结果你爱的人可能却是最先伤害你的人。
在范思哲去世后,他的妹妹多娜泰拉全盘接手了他的时尚帝国。
范思哲家族一直否认范思哲与安德鲁相识,而那次谋杀,就是一次谋杀。
詹尼·范思哲,《时代周刊》封面直到今年《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播出,范思哲家族还发表声明称:“对于这部与詹尼·范思哲先生死亡相关的电视剧,范思哲家族与之没有任何联系,更没有授权拍摄。
由于范思哲家族并没有授权出版原作书籍,所以这部剧本根据原著改编的电视剧应当被视作为虚构作品。
”不过剧集制作方立刻回应:“原创剧《美国犯罪故事》第一季‘公众与O.J.辛普森的对决’就改编自杰弗里·图宾创作的非虚构类畅销书《逃离人生》(The Run of His Life)。
第二季‘刺杀范思哲’是根据莫琳·奥尔特经过深入研究和考证而撰写的非虚构类畅销书《粗俗的恩惠》(1999年)改编。
这本作品里推究了安德鲁·库南安的日常生活和连续犯罪的事实。
我们支持奥尔特女士的细致报道。
”这才是回应,理直气壮,毫不回避,没有矫饰,你说“虚构”,我就说“非虚构”。
本来嘛,他们那么害怕,这也害怕,那也害怕,我们为什么还要害怕他们?
《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中的杰夫在军队里曾试图自杀安德鲁杀害的第一个同志杰夫曾是一名海军军官。
1993年,在总统克林顿任期内,美国国会通过了对美国军队同性恋军人的“不问,不说”(Dont Ask,Dont Tell)政策。
即允许同性恋者在军中服役,但禁止询问和公开同性恋取向。
也就是他们要用你,但并不承认你。
于是自1994年至2010年,有1.3万名军人因公开同性恋身份被开除。
这项政策直到奥巴马上任后才被废除。
杰夫就是这1.3万名军人之一。
他勇敢救了一名被战友虐待的同性恋军人,勇敢接受了记者关于军中同性恋生存状态的采访,在安德鲁的支持下勇敢出柜……然而在没有任何社会保障下的勇敢,注定是螳臂当车,注定是自我牺牲。
勇敢做自己后的杰夫仿佛拥有了多彩的人生。
然而另一方面,他被军中开除,一辈子穿军装的梦想就此破灭。
而且就算全世界都知道了他的身份,但他依旧不敢让家人知道。
你注定有两个平行的世界不能共存,你必须分裂,虚假,痛苦。
杰夫不知道这样支离破碎的人生到底是为什么?
到底该走向何方?
于是他后来甚至移恨让他勇敢做自己的安德鲁。
《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中安德鲁枪杀大卫之后第二个被安德鲁杀害的同志大卫是他的爱人。
大卫倒是在认识安德鲁之前就向家人出柜,但也是一直等到大学,等到自己被学校授予“总统奖”的时候,他终于鼓足勇气向父亲出柜,“Good news,bad news.”总要有个好消息,才敢说出坏消息。
虽然他可能也并不知道为什么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就是一个坏消息呢?
大卫父亲说:“我不会骗你说,这没有影响,你知道我的信仰。
或许这不是你想听到的,或许你想听我说我不介意,但我说不出口。
我能说的是,我爱你胜过爱我自己的生命。
”杰夫潸然泪下。
《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中的安东尼奥和范思哲范思哲去世后,妹妹多娜泰拉开始疏远陪伴范思哲多年的同性恋人安东尼奥·达米科,甚至连范思哲生前给他安排的房产也要收回。
《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最后安东尼奥曾试图自杀——谁能料到呢?
杀害范思哲,和陪伴范思哲的人最后都想要自杀了此残生——但险险获救了。
他幸运地一直活到了今天。
剧中扮演他的瑞奇·马丁在出演前还曾电话他,并得到了安东尼奥的帮助和肯定。
当然,如今的安东尼奥早已经被范思哲家族忘却了。
不过我倒宁愿他被更多的人忘却,不要被传奇绑架。
就像唐鹤德一样。
斯人已逝,活着的人不应该再受凌迟。
曾经深爱过,然而也要开始属于自己的新的爱情,新的生活。
瑞奇·马丁和男友已经订婚扮演安东尼奥的瑞奇·马丁本人也是一名同志。
2010年3月,瑞奇·马丁通过官方网站公布了自己是同性恋的消息。
随后,无数人涌入网站给他留言打气,时代终于不同了,人们纷纷支持他。
瑞奇感动回应:“我很好!
我比过去更坚强!
我感受到你们的爱了。
”这次出演《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他说:“当然,我之前可能没办法接演。
因为没有准备好演出这样的角色。
我的成就、生活遭遇、喜忧、挫折与不确定感、害怕失去事业等感受,因为我是同性恋是不争的事实,并且世界上许多男男女女也有同样的挣扎,并且目前还在经历。
这让我很有挫折感,这也是为什么当瑞恩(《美国犯罪故事》导演瑞恩·墨菲)告诉我这部剧、以及这对爱侣所经历的所有不公平的事情后,我对瑞恩说我必须参与。
”瑞奇·马丁说:“个人原因让我必须加入进来,我必须替世上诸多无法感受我现在的满足感的人发声。
”
第一季时的《威尔和格蕾丝》1998年9月21日,就在范思哲被刺杀,安德鲁饮弹自尽的第二年,美国NBC推出了同志题材情景喜剧——《威尔和格蕾丝》。
虽然这部剧重点是讲述同志和女闺密的友情,但在一开始也遭到了很多保守人士的抵制。
从1998年到2006年,《威尔和格蕾丝》一共播出八季,获得了16次艾美奖。
然而它更大的意义在于,是“美国首部由有线电视播出的引入同志题材的情景喜剧”。
1999年2月,当英国版的《同志亦凡人》播出并大受欢迎后,美国收费电视台showtime决定改编翻拍。
美剧《同志亦凡人》2000年推出。
之后又有了《摩登家庭》《新常态》《寻》《出柜家族》《当我们崛起时》《拉字至上》《狩猎季节》《分手后》……更可贵的是,这些剧涉及到同志生存的方方面面,人权的斗争,同志家庭,同志子女,同志养老,甚至同妻、毒品、性、艾滋病……只有全然不避讳,不否认,不丑化,且也不美化,才能让大家知道,同性恋者也只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是我们身边每一个有优点也有缺点的普通人。
2012年,在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开表示支持同性婚姻前,当时的美国副总统拜登曾在接受采访时大赞《威尔和格蕾丝》,“对于美国人民的同性教育方面,《威尔和格蕾丝》的功劳无人能及。
”
《威尔和格蕾丝》第九季回归2017年,就在《威尔和格蕾丝》终结十一年后,NBC宣布重启。
《威尔和格蕾丝》第九季播出,演员悉数回归,并且第十季也已被续订。
在重启的第一集,就是针对新总统特朗普的各种讽刺和搞笑,因为特朗普曾准备下令签署削弱对同性恋及跨性别保护的命令。
从而推翻前任总统奥巴马所承认的保护LGBTQIA+族群的行政命令。
好在最后被特朗普女儿、女婿给拦下来了,才没有开倒车。
《威尔和格蕾丝》第九季第一集剧照多年后再看重启的《威尔和格蕾丝》,演员们的老去是自然不可逆的,然而可贵的是四位主角:两个gay,两个直女,依旧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并且哪怕很多的笑点都是关于他们变老,头发变少,身材变糟,但两个gay依旧没有失去对美好爱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有个情节是威尔和某一前任在多年之后又重新联系上,仿佛旧情复燃。
威尔很开心,然而下一秒,事实就证明那个前任只是来威尔这里谋取钱财。
张爱玲的《金锁记》中,曹七巧后来再见姜季泽。
那时她痨病老公终于死了,她离开婆家居住,以为小叔姜季泽是来续未了缘,结果却是来谋划她的钱财。
她突然之间就心死如灰:“七巧虽是笑吟吟的,嘴里发干,上嘴唇黏在牙仁上,放不下来。
”这是她被困黄金枷锁的重要一步。
好在威尔没有变成曹七巧,因为下一幕,他的好基友杰克就出来了,威尔靠在了他的肩上。
好在威尔还有他,威尔还有格蕾丝。
好在这部剧集中,终于没有同志死去。
2018年,就在这两天,就在我正看《威尔和格蕾丝》第九季第十三集时,突然就看不了了。
显示剧集不见了。
然后有朋友给我发来了“微博社区公告”,公告中称,微博根据《网络安全法》要对一批内容进行集中清理。
“本次行动主要的清查对象包括:1、涉黄的、宣扬血腥暴力、同性恋题材的漫画及图文短视频内容……”
当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针对同性恋的“净网”行动了。
因为这个国家没有同性恋啊。
就在今天,就在这里,同志集体死亡。
回家的车上,只看了两集,却又很多话想说。
安德鲁·库南安,他纠缠虬节的情绪,他昏天暗地的生活。
“我曾是个种花的,你知道吗。
是个好人。
””我曾想过在这里,在迈阿密,重新开始,开个小报亭,需要两个人经营,你和我。
”“其实,我们相处的还不错,是吧。
”这正是他想要的,平静,真情,重新开始。
但他却义无反顾地逃离。
面对那推心置腹的闲谈,那毫不犹豫伸出的友谊之手,那歇斯底里的狂喜的幸福,那想要将他融化却平静毫无欲望的目光,他用胶带缠住眼睛,他想用喷涌而至的强烈无助击退绝望。
他知道自己已没有机会,得到友谊,得到未来。
尽管那是如此触手可及,如果他轻装只身,不负有那些不堪的往事,未烙上那个沉重的罪名。
他多么期望真情,多么渴望联系。
但当接纳真的来临,当感情重新萌生,他只得逃开,因为他是连环杀手啊,那些真情,只有放弃,才能存在。
只要难忘就好了。
正如他骄傲地说,自己总是让人难忘。
他要的多么简单,他不要永远,不要陪伴,他只要被牵挂,他只要被记得。
他寻找,他放弃,他再寻找。
但他已住定得不到如此简单的渴望。
因为年轻的人生,那无垠天空,那无限可能,是那么容易毁于一次铤而走险,更何况他肩负的,不只是一次铤而走险,而是半生的昏沉。
绝望中,他只想结束折磨他的仇恨牵绊与嫉妒渴望,他只想重生。
他杀了他,他毁了他仇恨的,纠缠的,渴望的,妒忌的。
他的心终于得以自由,起码能够呼吸。
但是,等着他的却不是重生。
一个正常的社会社会怎能接受一个灵魂纯净却身陷黑暗的连环杀手?
他只得坠入万丈深渊,渴望救赎,却陷入万劫不复。
叙事编排太差导致故事的重心在不断来回偏转,华而不实。
3.5 有不少佳句在里面,4、5集辐射到David和Jeff的戏都太好了。但这一季其实完全被“范思哲枪杀案”这个先行主题所牵制,整个倒叙和辐射外延的结构构思仅仅是以这个事件为起点,但剧集又多次强行把大牌云集的范思哲家族故事拉回叙事中,试图把它构建成核心强行点题,反而拖了后腿。
主角不是范思哲,是一个缺爱,没有认同感,不能融入集体,或者说特别的人。
时间线和叙事风格真的一塌糊涂。。。
看不下去!比起第一季的节奏分明和控辩交锋,这一季实在有点闷。
整部剧倒叙手法呈现Andrew是如何一步一步变成杀人凶手的。但中间硬要扯进范思哲家族,感觉是犯罪故事+家族风云的混写,但九集的篇幅限制导致两边都想说却两边都欠了那么一点点…相比之下还是更喜欢注重案情本身的第一季辛普森案。
改名叫安德鲁杀人案比较合理
这剧,两集最多了,硬是凑九集,连黑屏都要比正常剧多黑好几秒。中途我跑去看第一季的真探,再回来看这个真的看不进去。这可算看完了,主角故事交代完了m愣是又凑了10几20分钟完全没意义的戏。
in the end you just can't help to feel sorry for this boy
没坚持看完,剧本太直白,没有重点,无趣
为了佩内洛普·克鲁兹忍着看了两集,公平的说,她和整部剧一样灾难。最大的问题是毫无逻辑的剪辑,真的是非常非常混乱。不仅在表演、社会意义方面差距较大,甚至连台词都相差甚远。如果第一季可以给8-9分,这第二季1星不能再多了。
本来是想看范思哲的遇害案,没想到竟成为了变态杀手的连环杀人案🤦🏻♂️ 正片与宣传不符,这不就是标题党么🤦🏻♂️ 还有,正片剪得也好碎啊...
全篇范思哲内容不超过10%,剩下都是介绍 安德鲁库南安 如何一步步变成谎话连篇贪图虚荣的残忍杀手的,理解导演的意图,并且用大量的倒叙,但是拍的真心不好看,也不喜欢kunanan这个角色。比第一季真的差远了。片名真的不适合以范思哲来主打。
讲辛普森案,其实是讲种族问题,讲范思哲案,其实是讲男同问题。瑞恩墨菲可以。
跟范思哲几乎没关系
变态基佬杀手养成记!
挂羊头卖狗肉
当下感觉是实际没什么可挖掘的杀人案、在名人效应光芒下、作家和电视台凑剧情的故事。对于主角安德鲁库南,实在没看懂他的心路历程。身边的人被塑造的既善良的又有多金的事业成功心智健全的。完全不会同情他。也许男主演的太好?一看到他就觉得此人猥琐而卑鄙下流而没有担当。
5集弃,远不如第一季啊。拍成美国猎奇故事了。。。
刚看完第一集 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