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人物。
必须要先塑造一个「平凡」的主角,一个没人家世显赫的背景,学识不高,却在艰苦的日子之中能乐观面对事情的善良人。
看到眼前大家艰苦的生活,要自强不息奋发图强,要用双手开拓生机。
不过需强调主角不是用救世主的姿态带领大家,是「我是一个小人物,但靠大家的帮助及努力我们一定能走上成功的路」。
主角身边的人可分为几类:首先是悲剧永远发生在身上命苦的亲人,老天爷不爱捉弄坏人,最爱捉弄善良朴实的人了,不是车祸就是断手,又或者什么感情创伤的,加上几个孤苦却又会间中惹麻烦的孩子,后来孩子又要死。
不靠着主角无与匹敌的爱,家早就散了。
然后要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作为日后发展路线的左右手;要有几个爱慕者被主角吸引,但主角必须是坚贞不移地拒绝了他人的追求,才可表现不向生活低头的倔强而决心一个人撑起一个家的伟大。
另外是无数古板守旧、鼠目寸光、见风使舵的人阻绊主角的发展。
当然少不得泯灭人性的恶人和骗子带来的考验。
人物定好了,开始主线。
家庭线里主角顺利地克死老公,然后小叔断手和婚姻问题,小姑被骗出走,基本靠一人带着孩子们。
感动的套路不外乎几种:妈不饿、妈不累、妈可以、妈没事。
不出预料是孩子长大各有所长,孩子学坏了爱打架也没事,缘份到了,孩子自然学好,这叫佛系教子。
你们别以为主角带小孩时生活就很苦,她还有精力关心邻里,扶老爱幼的,所以,在另一主线走发展路线嘛。
受爱戴和同情的主角选上了当村主任。
主角没什么学识,但关键时就能说出大道理,知道路该怎么走,完全体现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
但这样还是不够,剧组早已埋下了成功的天时、地利、人和三条伏线。
天时,是改革的春风和如火如荼的扶贫政策,在伟大祖国的德政下主角得到了无数机会和帮助。
地利呢,就是主角生活的地方就是一块好地,只是以前不知道可以这么用。
种的柿又大又红又甜又多汁又香,以前整村子真的都不知道欸,主角令大家开窍了,一起高高兴兴卖柿子。
最后是人和,出过城的小伙伴又会带着满腔热血和主意来帮你的,客人看你很善良不像骗人,反正是个老实人就会主动和你做生意。
学了本事的孩子有回馈的心去帮你。
然后受过主角家恩惠的孩子当上了高官。
种种有利条件,想不成功?
没门。
支线就是上文说的家人悲剧啊,主角的感情线啊等等等等,不多说了。
关键到了表现时候啊,要哭,要吼,要骂,燃烧心中对残酷命运的无力感但是又不会被命运打倒的高尚品格。
好了说到这里我们来实践一下。
畅想一下二十年后这类型的剧会怎么演。
以下内容均属虚构:二十年后大家都生活温饱受过教育了,但贫穷和学历高低都是相对的,所以发展后仍然有一群相对草根的阶层希望闯出一片天。
人物设定一样,乐观善良又命苦,没什么学识但自强不识的小草根人物,这次换新鲜的要男主角吧,但性格和行事风格一样,其他人物都差不多是那几类。
故事基本的时、地、人、事,人物设定了,就想一想要走什么发展方向,很自然就能想出该出现什么的天时和地利才配合到。
譬如说啊,做的是手工陶瓷餐具生意吧。
天时呢,当时机器化和3D打印产品流行中国,但一带一路政策把手工陶瓷推向国外,国外对这种文化深厚又品质优良的产品赞口不绝,而国内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动需求。
地利呢,那个地方有出产好的原料,因历史原因聚集有工艺的老师傅,本想着要被自动化生产淘汰,但主角为大家燃起了制作的热情。
人和呢,有热血的朋友们,有学成归来的孩子为产品改良品质,最后很成功的把产业发展很好大家一起致富。
支线就离不开妻子绝症死亡,留下两个没妈妈的孩子,自己老妈有长期病,老弟好赌欠一屁股债,老妹被老公家暴,然后主角用爱和耐心感动和照顾全部人。
主角对老婆的爱令他拒绝了几个貌美如花女子的追求,独自养大儿女,儿子长大了一身本事带着老婆跟外地人做生意,女儿嫁了个有志气的官员等等。
以前和同村子的人有些磨擦,不过发展过程中大家利益绑在一起成了朋友,然后别人为以前的事道歉,称以前小看了主角,反正让主角很有面子,大家看着努力的成果,高高兴兴的结束故事。
演员又老又丑就算了,剧情也经不起推敲,人物都是各种的脸谱化。
剧组显然是用自己先入为主的印象去描写农村,在我看来剧里的人物表现出中国农民的贪婪愚蠢弱势,却丝毫看不出他们的任何优点。
而且,无论怎么灌鸡汤,这也只是精神毒药罢了。
描写农村和农民的优秀剧很多,如黄土地等等。
但,这部垃圾连东施效颦都做不到。
这样意淫的剧情,这样赤裸裸地对中国农民的侮辱,太恶心了!!
故事制作各种不细致,各种穿越时空,越到后面越粗制滥造,农村人看了气瞪眼,城里人看了说糊弄,围绕一个女人,所有人都成了背景,小姑多年后拿上所有积蓄回来了,不小心受刺激得了失心疯,竟然就没人管了,任由在家成了无人问津的背影!
侄女从城里回来拿了些炸鸡腿,只问婶婶,一家人把可怜的姑姑坐在炕上就当成空气,啥啥破电视剧!!!
靠柿子能发家致富,全国北方农村都成华西村了!
跟着老妈看的,不知道为啥,这种题材的年代剧,我看一集居然能够看进去,就觉得情感挺真实动人的,一个女人能那么伟大,拉扯那么多孩子长大,特别不容易,那种农村人的淳朴,让人能感觉到人性中美好的一面,现代社会很难看到,所以会觉得弥足珍贵吧!
然后觉得这部剧折射了一个时代的变化,从小土坯房,到后来城市的大房子,这种历经时间变化,心路历程的变化,是我们这代人体会不到的,结合课本,然后通过这种剧集的呈现,会让我们直观感受到那种历史变迁所带来社会经济的变化
都二十一世纪了,居然还有这么畸形的三观。
今天老妈喊我去看,就随便瞥了一眼第19集,长全的妻子去找老板维权,结果她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人家老板把她关在屋子里面孤男寡女共处一室,然后让她喝酒,她居然二话不说就开始喝........我印象中,无论什么时候,精打细算精于算计的农村人可完全不是这样,他们可完全不会吃亏,更不会有像这样的常识都没有的蠢蛋🙄️建议大家看一看乔治艾略特的《writings about German peasantry》,贫穷并不能确保一个人的正直,愚蠢也并不是淳朴的同义词。
农民就是愚蠢的,没有常识的。
居然还会有这样的三观在中央一台流传受教了。
太可惜了!
全剧最可怜的就是王长安了!
一教书的,一肚子知识,饭都吃不饱还想着种花心情好,怪不得学生家长让自己孩子吹唢呐。
勤恳育人,收留一个为了追求爱情寻死觅活的女人。
闪婚闪育。
为了村里的孩子们,为了家庭,执意留在了贫穷的乡村。
留下更需要勇气,可惜这个温润如玉的男人却没有好结局…当时以为,这样一位受人敬仰的老师,意外去世怎么着也得十里村巷送长安吧?
结果,没了!!!
如果导演你真的要宣扬这种精神,何必一笔带过?
难道不应该让人们铭记这位老师吗?
结果就是,除了家人,村里受过他恩惠的人没有一个记得他!
那辆肇事车呢!
那个年代能买的起车的有几个!
就为了突出女主的坚韧不屈,就这么轻飘飘接受这个结局??
所以,一个大女主玛丽苏的戏,也可以罔顾现实。
所有的贫穷和委屈都可以理所应当地接受,任劳任怨。
我陪着我妈看这部电视,她大晚上跟郎中在坐着,大晚上去找牛旺,请问:流言蜚语是哪些老娘们自己嚼舌根吗?
你心里只有一个长安,你白天为何不能找人家?
非要大晚上去找?
不是明摆着误会?
全程就是那咋办呀咋办呀?
输出全部靠吼,真是醉了。
农村大女主戏要到啥时候,我妈看着剧中人物,指着这个是黄大妮的谁谁谁,那个是谁谁谁…还有,这个剧最令人恶心的一点是,老娘们智障一样的当这人家面嚼舌根,你们是眼瞎呀还是眼瞎呀还是眼瞎呀?
最后看到导演和王长安是同一个人,还是王茜华的现实中的丈夫。
算了,啥也不说了。
这种农村大女主电视剧真的别再拍了,家里人看了走不动道,都宣传的什么三观啊,全剧都在烘托女主的坚强无私绝世老妈子品格,看笑了,年轻时候让自己男人一定要走出大山,老了劝自己小姑子回来山里,家人团圆,嘴上说女儿一定要复读,结果也没读上,就这么算了,还留在身边当秘书?
真绝了,还有一个心思不轨的厨子,一个流浪汉郎中,都是为了衬托死去的男主知识分子的高贵身份,以至于孩子们都长大了还在一口一个爸喜欢这样那样,考上大学了女主说如了男主愿了,日子过好了也说随了男主愿了,连大女儿的对象也得是男主当年教过得得意门生,真的太绝了,感情一家子活着就为了实现死去的爹遗愿,然后各种机缘巧合日子就好起来了,前后逻辑也乱七八糟,这种剧本到底谁在写啊,下次别写了真的,18年的剧了24年还在播,四川卫视能不能进步一点,别再播这种无脑剧了
这部剧是我暑假里闲的无聊看的。
前几集吧,还行。
但是,后面我真的受不了了,四个男人,四个男人都喜欢女主杨柿红!
这是玛丽苏吗?
我无言以对。
农村电视剧就那么几个套路,这无疑又是一部烂片。
我觉得,这个电视剧应该改名,改成《全村男人都爱我》。
她,平淡无奇的农村姑娘杨柿红,有一个青梅竹马,牛旺。
他们深爱对方,柿红正准备和他结婚的时候,家人不同意,柿红悲痛欲绝地嫁给了王长安,慢慢的,她爱上了那个英俊冷酷的男人,她叫他长安哥哥。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长安哥哥在一次车祸中丧生。
柿红成了寡妇。
在几次偶遇中,唐师傅和无用都爱上了柿红,他们一个温柔,一个无赖,柿红该如何抉择呢?
请尽情收看cctv1《全村男人都爱我》
每次看到这种立足农村的题材总会觉得能看到一些好的剧,比如白鹿原比如平凡的世界,但是可惜,很多都是一些假大空的立意,披了个幌子最后结尾强行上升高度来体现这部剧的内核。
回到这个电视剧,一个圣母一样的女主,在农村首先是一个“少女”,且不提这个外表,演技也实在不敢恭维,其次到了最后带领全村一起种柿子成功发家致富就很不合常理,的确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种例子,但是这不能说明适用于所有的场合。
看了这个评分我讶异的是居然还能上4.
推荐给爸妈(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看,父母年纪大了,我们的观念他们不认同但是也不过多干预就已经是很棒了。
底下的评论太刻薄了…我陪我妈看,也是一直在吐槽演员年纪太大,可是我妈压根都不在意,她今年五六十了,看这部剧,她想起来自己小时候的事,年轻时的事,农村里鸡毛蒜皮勾心斗角的事,她开心,她难过,她觉得这部剧很实在,不像有的剧她看不懂。
我们用自己的眼光看,觉得女主是玛丽苏,觉得传播思想太落伍。
但是我妈却觉得,她觉得里面女主敢爱敢恨,她很羡慕。
我给她说豆瓣上对这部剧的评价,我妈笑了,给诸位带句话:你们呀,好好过自己的日子,不要对我们老年人太苛刻了。
是吼,各自有各自的娱乐,让我们父母自己开心一下,不好吗?
王茜华,农村大女主第一人
你有你贬低的理由,我表示尊重,我也有我吹爆的理由。放假在家一家人一起看的,时不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或者是吐槽地津津有味,能看进去,看着很舒服,就这样蛮好的。
真土 一直创业创业的 大字不认识几个农村人的说起理论来一套又一套的
内容我不想评论,客观上说节奏还不错,大小冲突一个接一个,除去个别地方没办法进旁白拖沓外,总体观感还可以,当然我也很想吐槽二三十岁柿红的满脸褶子和脂肪。总之,很少看这种题材的剧,没想象的那么难看,跟着我妈看了两集,我就一直跟着看下去了。
哈哈哈 过年期间我居然看完了
打一星的,都是恶意差评吧,本来就不是给你这个年龄段看的,不过,辣鸡豆瓣,上面说39集,害劳资错过了安徽经视第40集大结局
任何形式的玛丽苏电视剧都不好看
演乡村剧给老年人看可以,但演员那么多,能不能挑几个年轻的,新人也可以啊!
画风很不错 此刻刚开播 继续观望中.
我不知道这部剧为什么被你们这样喷。你们有没有看完,里面讲的老百姓勤勤恳恳为生活付出,有血有肉,你们带着有色眼镜这样打分恶不恶心。真想铲你们。
非常非常喜欢!怎么这么多一看到是主旋律就给低分就骂的人!
我感觉 爸妈看着好看就行了 那就是好剧 别总按自己的眼光来看 你有多久没陪爸妈一起看电视剧了?爸妈看着好看就行了 别一天天瞎毒舌!就你们的英美剧好看?就你们的日韩剧好看?就你们的番剧好看?还有你们的小鲜肉?告诉你们也就是爸妈不玩豆瓣,不然分分钟把你们毒舌评论顶下去!
非常好看
对不起我就瞄了一眼,也觉得这演技能把一众你们爱看的小鲜肉甚至吹起来的老干部知性女神吊打了
智障➕文盲➕低级趣味的超低端残档国产电视剧
放假陪爸妈,意外地觉得还行,角色鲜明演技在线,镜头也很有风格,剧情emmm起码能让我看进去。原来这部是柿红长安的夫妻店,简直王茜华专属农村励志玛丽苏剧,全村就女主最穷最惨最智慧最能干,最招十里八乡男人喜欢。为了强行命苦好好的角色都给写死了,每集都在咋呼呼,格局还是没撑起来。
我还纳闷为什么女主角现实老公没参演,结果第二集就出现了
爷爷奶奶觉得好看。
3星半。春节陪家人一起看的,青山绿水的乡村景色真美,剧情也还可以。。。
要疯,我妈又开始看这种,演员一样背景一样故事一样的……电视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