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刷剧被简介骗了太多太多回了,而这部剧的简介是真·简介,整个故事大致就是这样,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令人意外的反转,也没有各种狗血套路,只有平稳的节奏,持续的发糖。
不管别人咋说,反正我感觉比《爱上特种兵》和《你是我的城池营垒》好看。
点名归晓,在如今女频文改编剧泛滥的时代,这样一款女主绝对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拒绝男闺蜜,拒绝异性知己,精准的把控关系边界。
有多少女主以“好朋友”、“好哥哥”、“男闺蜜”的名义理所当然的享受着他人的付出、陪伴与帮助,最后一脸无辜的拒绝:对不起,我不能答应你……我呵你一脸信不?
这里就没必要点名了,“自古男二意难平”的根本不就是女主一直给他们机会吗……整个故事精彩程度不足,就是刷完了留给你的记忆点不是特别多,二刷欲望较低,但优点也是有的:男女主戏份占比高,主线清晰明了,没有在任何一个配角身上花费过多的笔墨,你可以说剧情平淡,但不能说剧情灌水。
男女主初恋、初婚、双洁、双箭头、双向奔赴,没有多角恋,没有复杂的感情纠葛,全程清爽1v1爱情模式,进度不拖沓,撒糖不吝啬。
来个快问快答:如果你十年未见的前任,突然出现想跟你复合。
且你俩阶层、生活方式都差距极大,一方天天脸拉老长、一方要扶贫式婚恋。
这种情况下,你还会同意复合吗?
同意的,一会儿可以文末点个赞;不同意的话,就点个关注吧。
问题抛出,来聊聊让我想到这个问题的作品:《归路》
开聊剧情之前,我得先吐槽一下本剧的导演。
如果不是因为豆瓣和百度,都能查到导演余翠华的相关信息,以《归路》的剪辑观感,我会下意识认为,本作导演刚从婚庆转到影视行业。
在余老师的操作下,《归路》开篇的剪辑比起网剧,它更像婚庆外景MV。
大段突然出现的MV式转场、突然发生的对视、突然弹出的歌曲,配合熟练中带着点生疏的剪辑分镜,和极慢的叙事节奏,味道实在太冲。
总之,我觉得这个团队开影楼应该挺赚钱的。
至于拍剧嘛,余老师的这次日式慢节奏尝试,确实没太“慢”到点上。
硬件水平没拉满,再好的剧本也容易颠散了架。
更何况……这是高危的国产!
城市!
言情!
偶像剧!
当然,以往城偶拉胯,除了赛道自身雷多,也跟编剧爱瞎搞息息相关。
本剧原著作者“墨宝非宝”老师亲自操刀编剧,说不定剧情上能抢救一下呢?
所以,看看剧情吧家人们。
男主路炎尘是个顶级排爆特警,平时在边境执行反恐、拆弹任务。
鉴于前八集都没有职业戏份,咱们姑且把他是特警的身份丢一边。
这天,他奉命到北京出差,加个油的功夫,竟然偶遇自己十年前的初恋女友归晓。
按照套路,前任相见不是热泪盈眶,就是剑拔弩张。
那么,路炎晨跟归晓见面是什么状态呢?
“化成灰我都记得你”。
在一般语境下,这句话后面跟的要么是玩笑,要么就是来寻仇的。
但很明显,路老师属于夹在中间的那一类,俗称“垮着脸装高手”。
别看表面稳如老狗,路老师的内心已经小鹿咣咣乱撞。
而归晓,见到路炎晨也是情绪微妙。
从逻辑上可以推导出,这是一个破镜重圆的模板。
两个人既然都有想法,接下来就该捅破窗户纸了吧。
没有,接下来你要看两个成年男女见面就摆出一副臭脸,转身就满眼长情。
哦,“长情”这段是我根据剧情走向推理出来的。
反正,俩人这个状态,肯定是有某些历史遗留问题。
至于症结所在,可能跟归晓甩了路炎晨有关。
可惜编剧觉得这不重要,前尘往事直接略过。
接下来,归晓借着朋友要出国做生意的机会,跟着朋友一起去了边境找路炎晨。
刚到边境,归晓他们开的车就被偷了。
都说有困难找警察,特警也是警,于是归晓很顺畅的见到了路炎晨。
俩人面倒是见了,可路炎晨依旧是一副冰冰凉的状态。
双方唯一的交流,就是路炎晨求归晓,帮战友的孩子小秦找个北京的学校上学。
期间小秦疯狂带节奏,让周围所有人都确信,他俩就是男女朋友。
这种感觉,就特别像我想从两个傲娇怪身上找糖,得全靠弹幕引导一样。
很快,归晓的旅行计划结束,他带着小秦回北京找学校。
路炎晨的调令也到了,他也准备回一趟北京。
这里,编剧拿出了一集半的时间放VCR,速通了归晓和路炎晨从初见到恋爱,再到卧室发糖的全过程。
如果你有入坑的打算,我建议你先看第四集,再看前三集。
这样,虽然剧情没交代二人的心结在哪。
你也能通过他们发的糖,大概理解开篇归晓和路炎晨为什么永远一个驴脸、一个苦脸。
多了别问,问就是爱过。
但是,发糖只是短暂的。
接下来就是前八集最大的天雷滚滚:路炎晨要结婚了,但新娘是个天降。
原来小路的爸爸欠了别人的钱,债主家里有个刚离过婚的千金赵敏姗。
赵老师给了一个还钱思路,让路炎晨娶她,老路欠的帐就一笔勾销了。
老路当即表示:中!
谁能想到,都2023年了,还有卖儿鬻女的神仙桥段。
哦,原著2016年就开始连载了啊……墨宝老师能想到这么“沾点啥”的情节做冲突点,尤其卖的还是个特警队长,这不来个大义灭亲,给亲爹送个有期徒刑我就不是很理解。
算了,这都不重要。
归晓一听路炎晨要结婚,她是震惊的。
路炎晨一听自己要结婚,他也是震惊的。
归晓是哀莫大于心死,路炎晨则直接开始反抗亲爹的包办婚姻。
经过一系列的抗争,双方达成共识:小路帮老路还钱,但老路“买卖警察”的操作必须终止。
而经历过这场闹剧之后,二人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虽然前八集一直在没糖找糖,但气氛到这了,准备破镜重圆吧。
至此,我看完了截稿前的所有更新。
故事先讲到这里。
老粉们应该知道,我国产剧验货一般看三到六集,这次我却看了足足八集。
看这么多,就是想搞清楚他们前三集里,为什么明明心照不宣,却永远摆着一张冷脸。
结果,八集看完,这个最核心的矛盾点还没讲出来。
因为矛盾冲突理不清,比起什么“这糖好甜”,什么“眼神拉丝”,我的直观感受就是“俩人很矫情”。
中间回忆二人上学那会儿谈恋爱的过程,倒是能浅磕一下。
可也就是看一集VCR级别的快剪,大概速通了一下他俩的恋爱过往。
紧随其后的“父亲卖孩子”桥段,整个把我带进了民国画风。
也不知道编剧是想拉扯角色,还是想拉扯我。
于是我又速通了一下原作小说,大概理清了中间的矛盾:简单来说,北京孩子路炎晨为了离开北京考了警校,跟归晓谈了异地恋。
异地恋本身破事儿就多,因为每天都要训练,路炎晨也没时间顾归晓。
正好,彼时归晓父母离婚。
于是乎,俩人稀里糊涂就分手了。
归晓提了分手,这是女主身上的心结,再复合抹不开面子。
男主虽然也是北京户口,但家里没啥积蓄,没车没房。
而归晓家里是住别墅的官二代(剧版似乎改成了富二代),又是职场精英。
俩人阶层相差太大,加上工作性质不同,所以张不开嘴。
随后,就是咱们看到的这八集内容了。
有一说一,动机确实很俗,但起码有个动机。
这个能穿起前文,又不影响后续的东西,我个人觉得在不晚于第四、五集就该放出来了。
现在第八集了还没交代,属实有点不像话。
当然,这里有原著的锅,原著这段就是插叙,可能墨老师觉得这招很高明,就直接搬到了剧里。
但是,看剧是个有即时反馈的线性娱乐手段。
尤其是发糖情节,最好还是有前后文呼应,这样才能磕的香。
可《归路》呢……除了每集开头,官方弹幕提醒我磕CP能抽会员,单凭前三集给到的信息,我实在很难get到,男女主是一对甜甜的恋人。
演了三集前戏铺垫还没落听,就能劝退很多观众了。
如果不翻原著,我看了八集都没弄明白,他俩为啥一见面就微表情失控。
加上双方所谓“拉丝”的眼神戏,也挺……偶像剧的。
带着这么多疑惑,我想磕也磕着不踏实。
而原著看到后面,男女主还要就门第阶层、扶贫式恋爱、未婚先孕(据说剧内改成已婚了)、最后结局拔高升华到警察家庭、女性独自带娃不容易等主旋律问题。
这么大的信息量,搭配相当堪堪的剪辑、调度,以及放在16年都算不上前卫的原著台本。
我只能说,编剧挺敢想的,但我挺不敢想的。
至于评价嘛,偶像剧看了一车之后,我已经开始躺平了。
只要主角别开场就拧巴降智,只要感情戏别尬糖精,只要别违背常识和道德法制,只要有一条能用一句话概括的故事线,最好能快进到发糖和甜甜的恋爱,它就算及格。
假如,期间男女主盛世美颜、配音能贴嘴、原声不尬气泡音、眼神全程能聚焦、嘴巴能张开、面部肌肉能跟着情绪变化,它起码 7 分。
可实话实说,《归路》属实差点意思。
剧情调配失当,开篇剪辑蹩脚,节奏慢到流汤,演技和台词也就那么回事。
整体看下来,与其说磕“归路”,还不如说是引导观众怀念自己的初恋。
这也是我在开篇抛出“复合”问题的原因:我没看到编剧讲故事的诚意,实在不理解编剧到底想干嘛。
像这种需要观众自带干粮、自行脑补的甜剧,实在没啥硬拍的必要。
费这么大劲搓个半成品剧,还不如再翻录一版有声书呢。
行吧, 今日份的吐槽就先到这里。
小伙伴们别忘了点赞、关注。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阿翟
点开这部剧之前,只是抱着随便看看打发时间的想法,毕竟很少看国产剧。
没想到看了几集之后,入戏了,甚至熬夜追剧。
也许是我偏爱破镜重圆,从校服到婚纱,兜兜转转还是TA,正因为现实中很难实现,才有这样的魔力。
先说破镜。
大学的时候两个人分手,各自给的理由都是当时太年轻。
少年人的爱恋热烈又勇敢,曾以为异地根本不是问题。
可是一根电话线毕竟太单薄,看不见对方的疲惫,也看不见对方的崩溃。
说爱很容易,但爱人是一种能力,需要习得,而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失去。
在自己的生活一团乱麻的时候,还没有足够成熟的心智去应对,希望从对方那里获得支持,而如果对方也心力交瘁,无暇提供情绪价值,关系的破裂几乎是必然。
在我看来,没有谁有错,在人生的关键成长期,只有先学会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才有余力经营亲密关系。
路晨就算当时知道了归晓爸妈闹离婚,可能还是会分手,因为他依然要接受忙碌的训练,见不到面不说,连通电话都看运气。
有时候年轻可能意味着ego很大,认为自己很重要,可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很弱,所以就希望对方替自己分担,当对方做不到的时候,就觉得无法接受。
再说重圆。
比起十几年一直忘不了对方,我更倾向于两人是在分开的时间里没有碰到更惊艳的人,而重逢时已经习得了爱人的能力。
问题依然存在,路晨工作的特殊性,随时可能送命,路晨家里的负债,还有双方家长的不支持……可是两人反而更坚定了,因为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债能还清,也能慢慢得到家长认可,至于路晨的工作,短期内可能是无解了。
可是哪里有完美的爱人呢,一旦爱了,TA的好与不好只得照单全收。
重要的是凡事有商有量有交代,让对方安心,包容和理解对方。
我比较喜欢的一点是,这个剧承认了原生家庭的顽固性,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两人都选择保护对方,从物理上把对方与自己的原生家庭隔离。
结婚确实是两家人的事,但来自家庭的阻力是自己的课题,不应该把对方搅和进来,因为免不了要消耗感情,容易疲惫。
总的来说,这部剧讲的是成年人的爱情,初恋确实美好,但难以走到最后也是常态。
即使没有破镜那一段,我也会喜欢归晓和路晨后来的故事,因为成年人(指心智上)之间的爱不是轻飘飘的,是有分量的,这其中有包容,有心疼,有责任……破镜重圆的故事虽然美好,现实中却不多见。
先让自己成为完整的人,当对的人出现的时候,就能够有很好的情感体验,而结局如何,也许没那么重要。
那天在找电视剧 无意之间看到《归路》就点开了因为喜欢松韵和井宝 没想到这部剧我那么喜欢看首先是设定男主是警察 其次是青梅竹马嗯我有一个不知道该叫做青梅竹马还是初恋的男生 我们02年秋天认识 上了三个月幼儿园的我被我妈报名当地破有名气小学的学前班 那个时候和他认识了 他比我大一岁 印象里的那时候的他 一直在我身后笑 是令我踏实的笑容 害不知道想写什么 为什么会喜欢看呢是因为归晓和路晨的结局也是我想要的结局可是我们都知道这种结局太难得 虽然我和他现在依旧没有定数我希望平行世界的我们已经像他们一样了就像路晨对归晓说的那句“我化成灰也认识你”看到的时候我就笑了出来 因为我也说过不知道自己再说什么 只能说看到了自己 也给了自己最美的期待 现在也没以前那么期待了 谁又有那么长的时间再陪一个男孩长大希望平行世界的你我 都能拥有最想拥有的一切
在宿舍接电话的那段,持续争吵冷战和警队日常训练给路炎晨带来的只有疲累,他无暇顾及心爱女孩的情绪波动,也在气对方不理解自己。
当他以为这通电话不过和以前一样是两个人闹脾气时,“分手”“累了”传来得平静而又突兀。
井柏然前面一直垂眸,听到这里一个抬眸就表现出路炎晨觉察到这次或许是真的要结束了,握着电话的手也慢慢开始颤抖,眼眶开始发红。
当归晓说“分手了都没话说呀”时,路炎晨的颤抖愈甚、泪水也慢慢涌上眼眶,可自尊使然,也是习惯使然,他第一反应是极力控制,直到“最后一个电话了”,他才不得不犹豫地憋出一句“不知道说什么”。
说出这句话后,背后室友的声音仿佛就是抽掉他逞强的无形的手,我们看到井柏然微微晃了一下,然后朝画面左边的床架靠去,而眼泪同时落下,正是逞强第一次被打破的结果。
可是路炎晨显然不愿意这种失控被室友以及归晓察觉,所以他深深地吸气,闭上眼,眼睫颤抖了几下,以尽量平静的语气询问她“想好了?
”,这句话实在是很路炎晨,这个男孩从年少到重逢,一直都把女孩的意愿放在第一位,就后面剧集来看,他认知的两个人之间从未分过手,可见他问她,一是确认心意,二也是挽留。
对方的肯定让他的自尊又上来了,他喉结滚动、牙关咬紧地回了“好”,可泪势汹涌出卖了他心底的痛,对面挂电话后更是出现了逞强的第二次被打破,他原本紧闭着的嘴唇微张,眼神也开始慌乱,他知道室友在身后自己要表现正常,可显然他还没有调整好,所以他们扔纸、调侃,他都管不了,一抹泪落荒而逃是浑噩思维下唯一做得出的反应。
井柏然走出宿舍楼的表演也延续了这种浑噩,几步后惊醒般折返,犹豫是否再回个电话的时候,他脸上出现了少有的“恨意”,或许当时的路炎晨确实也委屈,觉得他这么爱她她又怎么能轻易地说分手。
然而这一切未及消化,户外拉练就强行切断了路炎晨关于分手的心思。
岔开一句,雪天拉练,侧面反映出路炎晨的优秀,身为班长,他瞬间切换到一名特警该有的状态,他没有倒下,为了队员安全主动垫后,最后还把体力不支的队员安顿好。
训练过程中路炎晨确实无暇去想,但这段感情对当时的他几乎是唯一的支撑,就算端着自尊,这般乍然失去注定会让他的世界地动山摇。
所以休息时间似乎注定是给路炎晨宣泄的,但这个宣泄不是一步到位的。
在漫天飞雪中跑步,身体渐渐处于一种机械式的坚持,冰冷的何止是天气,还有心。
得空喘息时,雪正好停了,他无意识地想远离,一步一步踩进深及膝盖的雪,一点一点卸下身上的重负。
当坐下开始解马甲时,路炎晨的逞强第三次,也是彻底地被打破了。
井柏然的表演是有节奏和层次的,第一层:马甲即将脱下,手突然没了力气,头埋进马甲里,无声地试图把心中的沉重情绪释放出来;第二层:猛地拽下马甲,重重的喘气声、戴好帽子背好/枪/的动作,实际是在做最后的挣扎和缓冲;第三层:他用手捂脸,吸鼻子,冰冷麻木的身体逐渐被热泪瓦解、被心痛席卷,他意识到这一切对抗都是徒劳,终于躺倒在雪地里哭到抽搐。
不远处结伴的队友不知他正在独自经历撕心裂肺,我想屏幕前的观者此刻也再无法不代入,不泪目了。
所以井柏然的这段情绪处理,我愿称之为【逞强的三次打破】和【无人处彻彻底底却又极尽克制的崩溃】。
作为一个喜欢看爱情轻喜的人,这种“慢热”文艺纯爱真的不是我的型。
对于谭松韵选剧和演技的信任,我又拓宽了我看剧的类型。
归路的故事真的很简单,100个字以内可以讲完的信息量。
前6集的片段式讲述方式,更是让人看得一头雾水。
直到第9集吧,里面路晨把归晓送回家后并没走,归晓给他打电话,他蹦汽车上和归晓对望这。
可能是本人有类似经历,一下子就把我带进去。
三十岁的成年人,因为初恋重燃,那份少年的轻狂冲动幼稚,一整个刹不住车,很让人动容。
到11集,归晓分享许医生的事,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看法。
这段虽然只是聊天,但是很大程度让我对归晓改观。
之前以为她是恋爱脑,倒贴。
这段归晓的叙述,让我知道就是因为她什么都不缺,财务自由,工作能力也好,她在选择爱人的时候反而更纯粹,不需要对方家庭优渥,不需要对方财务支撑,她需要的就是一个她自己喜欢的爱情和爱人。
不管她为这段爱情做了多少牺牲,她的付出是悦己的。
这个年头精致的利己主义太多了。
只要是我在这段关系里付出更多,我就吃亏了,我就是恋爱脑。
爱情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事,归晓没有爱情可以过得很好,有了爱情她觉得自己过得更好了,她就是需要这个情感联系。
我觉得反而是某种意义上的女强人设。
路晨家庭复杂,工作危险,长期不能陪伴,能和他走下去的女性一定是有丰富的自我精神生活,在一起是连体婴,分开时也能各自精彩的非常有能量的女性。
直到两人看日出,我就入坑了。
真的好浪漫好浪漫
中间几集就是各种甜蜜小片段。
记忆深刻的还有路晨执行拆弹任务整夜未回,归晓无法入睡,路晨一回,归晓就主动求婚。
还有归晓回忆他俩分手的那段。
分手过的情侣应该都能共情。
小时候恋爱,一个狂打电话,一个没有回应,越没回应,电话越打得疯狂。
多少人赌气分手,就是一辈子了。
最后一集的call back回应也特别好。
有人说最后一集水,我不认可。
前面29集都是归晓特别爱路晨,虽然知道归晓是悦己,还是有点不爽,不管是第一次表白,复合的表白,路晨都没有直接表达爱意,像是一个抛出鱼饵等鱼上钩的上位姿态,若不是第三十集,我真的觉得路晨在这段关系里面赢很大。
第30集才知道是路晨先爱,是路晨故意在归晓面前表现,是路晨选择回北京。
两个人是双相奔赴。。。
看完这集真的又调转头回去看他们在小酒吧重逢的那一集,他的话说得真的不好听,但是他是爱的。
但是我也要说,路晨在这段关系里还是太爱自己,也许是家庭变故让他没有安全感,接受不了一点点感情上的拒绝。
他总是有暗暗的方式调度归晓,让归晓爱上他,让归晓主动去牵他的手。
路晨你就庆幸吧,你遇到了归晓。
再讲讲演技吧。
谭松韵这部戏里又一次刷新我对她演技的认识。
老实说我之前觉得她就是长相讨喜,本色出演类型的演员,演技可以,贵在自然亲切。
这部剧的几场哭戏,只要看过的人,是就算上个高位rs,除了对家粉,也没啥可黑的程度。
分手的难过
心疼男主的难过
知道男主生死未卜却要补充体力抗住悲伤的难过
看到男主尚未苏醒的难过特别是27集这场哭戏。
女主去见还没苏醒生死未卜的丈夫,同时她已经快要生产,还忍受着宫缩的疼痛感。
小谭一个未婚女性,演孕妇已经不容易,这种宫缩的生理痛和担心丈夫的心理疼夹在在一起。
谭松韵演得让你在情绪內的同时,还可以准确的感受到她是两种痛感同时在的。
而且这场戏,她除了一双眼睛。
全身上下都被遮住了,连脖子都没露出来,情感却还是从她的眼睛传递到了观众,这种大场面戏,她演得细腻真实且不炸真的不容易。
很多人总结哭戏会把那种哭天抢地的总结出来,我真的很不喜欢那种很表面的演法,很油腻和炸裂。
小谭的戏痕迹感很弱,真实又细腻,她并没有大声哭叫,你却准确的感受到她的痛苦,真的很厉害。
因为谭松韵的灵气,我真的被动被她拓宽了我很多看剧的类型。
我这么肤浅爱磕糖的人,竟然开始看职场和纯爱。。。
谭演员加油,你的剧,什么题材,我都会支持😁。
写在最后,我要说归路是个有格局好故事,但是片段式的风格,真的不是所有人都接受,若一旦get到这个设定和讲述方式又很上头。
整个故事如果剪成20集估计节奏会更好。
OST超级好听,所有的歌都超级好听。
雪景拍得也很有氛围。
我给分可以到7.5分吧。
谭松韵演技可以加一星,四星拿走,告别归路。
因此,路晨和归晓的爱情才让人动容 … 导演很会拍感情戏,很多细腻温情的小细节,容易有带入感。
服化道都不错,两个年龄段的呈现很真实。
整体剧情流畅,两段时间线和回忆的切换不突兀,看着很舒服。
场景选择既日常又特色,拍出了我大新疆雪山、沙漠的辽阔,山脉、峡谷的险峻,禾木的宁静古朴 …
男女主真的有在认真工作,虽然后期的感情进展很快很甜,但实际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很真实,毕竟普通人的生活大多忙碌,留给感情的时间并不多。
因为短暂所以珍惜,两人不多的相处时间就格外腻乎。
感谢松韵和井宝的呈现,心情随着剧情起伏,为忙碌的三月、四月增添了许多回忆。
要告别了,希望平行世界里的路晨、归晓一切都好,期待导演、松韵和井宝的新作品。
怎一个怪字了得!
被男主那句“对不起”吸引过来的,雪天拍得很唯美很有氛围感,导演很会拍慢镜头,镜头语言也很棒,但是太喜欢滥用慢镜头了,一集多的十年前回忆里,两个人对视的慢镜头,牵手的慢镜头,没什么意义只感觉拖拉,很多时候感觉自己开了0.5倍速。
两位主演的演技完全没有发挥出来,唯一让我感觉演得好的是路晨十年前和十年后能看出来不一样…还有特警,多好的职业啊!
怎么就不好好写好好拍啊!
第七集之前除了别人描述男主雪地救人以外,完全没拍出闪光点,真的很气愤!
还有女主的职业,目前看到第七集都没看出来,看了简介才知道是投资总监,女主工作内容总可以拍一点吧?
无数的无用镜头无用的戏码,比如第七集里女主推个行李箱去公司准备出差了,什么事也没发生就给了个早餐,这场戏到底有什么用?
表示她喜欢吃早餐吗?
还有这个疑似对女主有意思的男配没个正脸镜头像个路人甲一样…第七集目前还是看不出来他们俩感情如何深刻,只活在配角的台词里,依旧不知道为什么分手,如何惨痛的分手也在配角嘴里。
哦还有一点,那一集半讲两个人如何在一起的,sooooooooo long,你说一点点插叙还好,直接故事讲到分手也好,你啰里八嗦讲了一堆停在分手前是什么意思,然后这些配角比如孟小衫是哪个黄婷又是哪个海东又是哪个海剑锋又是哪个,在我看完这一集多才认清楚,人物关系也不讲清楚,这几场见面也不心动,到底这个回忆是在水剧情吧?
在豆瓣这么久,看过这么多剧,打过这么多分,第一次写剧评。
还是根本没有完结的情况下就开始写。
在微博上偶然刷到片段,想起原著的一些内容,就起了追剧的心。
我极少看国产剧,特别是这种国产爱情剧,实在是一直觉得没什么营养。
但是这部剧让我就着广州连绵的阴雨直接看了一整个周末。
先讲讲缺点,这部剧的大问题是原著作者做编剧。
这会导致他默认为观众都是看过原著的人。
我看了一下短评,很多在骂前几集坚持不下去,不知道男女主角怎么都苦着张脸,也看不出来他们之前原来的深厚感情。
另一个问题是导演在插歌这块用力过猛,导致很多地方像个大型MV,为了太贴近原著有些地方也很不自然,毕竟原著是有很多内心活动的,演戏没办法那么多内心戏,总得让演员自然点。
让我惊喜的是井柏然的演技。
我以前从没看过小井主演的任何一部剧,对他的认知就是路人程度,甚至早期分不清楚他和付辛博。
我知道很多评论说他端着,不自然,但是我觉得作为书粉,他演得非常路晨,把原生家庭的不温暖和军人的克制都体现得很好。
另外书粉介意谭松韵不够美人,但我觉得够灵动的美人演员真的不多,就不要太苛责了。
好的影视作品真的能勾人回忆。
随便也扯点自己的事情。
我曾经也这样爱过一个后来去当兵的男同学。
和路晨一样,长得帅,话很少。
他高中之前甚至都没读过男女混合学校。
他坐我前桌,那时候高中刚开学,晚自修他无聊找我借手机。
我们学校禁止带手机,但我看着他那张脸,毫不犹豫就借了。
结果半小时后发现化学老师站在我的身后看着他。
手机毫不意外就被收走了。
刚好中途休息的铃声响了,我还处于极大的震撼中,根本也来不及去怨他什么,他突然一拳砸向墙壁。
那么厚的墙壁竟然凹了一个坑。
他看了我一眼,然后就跑出去了。
他的同桌和我的同桌还在无力地安慰着我,我也说不上来是气愤还是心慌,整个人死机。
20分钟后休息结束,他还没有回来座位上,我什么卷子也写不下去,就看着墙上被他砸出来的坑一直发呆。
然后听到他同桌突然叫我,我转头过去,看着他把手机轻轻放在我手上笑了笑。
我那时候有点晕,我们从来没有过手机被没收之后还能拿回来的先例。
我和他同桌一直问他,他被问烦了就说“我和老师说不拿回来我会被你打死”。
我才不信,但也知道就这个情形问不出什么来。
后来回想起那个晚上,我在心里千遍万遍地感谢着化学老师。
而我的心就如同那面墙,也被他砸出了一个坑,再也不得平静。
然而我没有归晓那么好运,他没能回应我的满腔热情。
虽然他看上去只和我传纸条,只和我多说话,即使在没有坐前后桌之后。
整个班都知道我喜欢他,就他一直默不吭声。
高考前我憋不住了,在电话里跟他表白。
他说的那句“我觉得朋友比恋人更长久”,我是真的化成灰都记得。
但这句话没有劝退我,可能我太贱,而他还不够绝情,我总是放不下。
相隔上千公里的大学,几乎每个月就靠那么几条QQ信息,加上他们学校的什么树洞和论坛上偶尔一点蛛丝马迹,我的心从来没有冷下来过。
渐渐地,我们越走越远,他去当兵,我去出国,各自也谈了恋爱,我以为就这么放下了。
可是我回国前,他微信里问了我一句“你真的喜欢你男朋友吗”,让我马上分寸大失。
我那段时间正在和男朋友闹分手,他的这句话直接加速了进程。
我满心欢喜以为他终于发现我的好,但他所有的行动在我看来都是因为寂寞了想找人陪。
可我只能自欺欺人,骗自己他一定会对我改观,日久一定见人心。
他在异地当兵,过年前和我抱怨买不到票回不了家。
我忽略了他能回家的其他所有办法,一个人开车几个小时去接他。
不知道怎么地送完他回家,我倒车的时候失了神,车子直接失控撞上树,我怕得要死,带着哭腔给他打电话,他很平静,直接让我开去修车店看看。
我突然像被一盆冷水从头浇下来,瞬间清醒,这么多年的热情一下子灭了。
从那之后我再也没和他联系过。
就连他过年若无其事的拜年,我也直接删除,一了百了。
那之后2个月左右,他谈恋爱了。
又过了不久,他结婚了。
听他同桌说,他曾在婚礼上悄悄问起我是不是很恨他。
再不久,他老婆怀孕了,他的一切生活都很平凡幸福地进行着。
从此与我再无任何瓜葛。
我为什么能看这个剧看到来写点剧评,是因为我感慨自己永远不可能拥有如归晓一样幸运的爱情。
所有美好的想象就只能寄托在这部剧里了。
是他们演出了我的平行世界里的另一种可能。
我感谢他们。
之前,没有看过井柏然演的电视剧,因为喜欢松韵看了《归路》,演的不错,塑造人物很成功,还原小说人物,之前说井柏然的台词不好,我收回。
他的声音低沉,有磁性,有年龄感,霸道,温柔符合路炎晨的人物特点,越听越爱听。
松韵的工作缘真不错,如果一直能遇到这么好的工作伙伴,那就太幸运了!
希望松韵能再努力一些,放慢脚步,提升自己的演技,为我们带来更好看的剧集!
全程在看井柏然和谭松韵。剧情有点儿缓慢。挺好的,在家里,一边看剧,一边偶尔还能回回微信,喝几口咖啡,氛围轻松的。不是那种分个神,就接不上剧情的电视剧。
分手十年还互相喜欢对方,还能在一起…搁着演科幻片呢
三星毫无剧情可言,用营销号的话说就是超长MV,各种亲亲各种粉色泡泡,更可怕的是1.5倍看完了。行吧,算是认识井柏然了。
三颗星全部送给主演们颜值,其他真的一无是处……
看了几集 跟原著小说相似度挺高的 但是总感觉男主声音出戏 没啥感情有点死板 太低了 还是决定弃了 一共看了四集吧…
看了5集弃了。首先,时间线是乱的,剪辑的太太碎了,看起来太乱了。其次,男主他在演什么,一直摆着一张臭脸,这是偶像剧诶,一点苏感都没有,他的颜值就见仁见智了,我是get不到。然后,女主感觉她演技下降了,早期最我和锦衣还行,但她一直都这样演戏,审美疲劳了,再加上年龄增长身材等等问题,总体看起来很怪。最后,演员剧本布景各方面真的差,男女主之间没有cp感没有张力,一些剧情很奇怪,重逢后没有那种非你不可的感觉。不说了,还是再刷何以好了。
归路是个有格局好故事,但是片段式的风格,真的不是所有人都接受,若一旦get到这个设定和讲述方式又很上头。整个故事如果剪成20集估计节奏会更好。OST超级好听,所有的歌都超级好听。雪景拍得也很有氛围。我给分可以到7.5分吧。谭松韵演技可以加一星,四星拿走,告别归路。
期待井柏然和谭松韵的新戏
靠演员演技支撑的一部剧,虽说谭松韵演的和李尖尖差不多,但还是比甜宠剧女主强很多,井柏然外形贴合原著,演的也不错。撇开演员不说,剧情很没意思,尤其一些让人天雷滚滚的剧情也一比一还原实在没必要,作者的小说太平淡了,拍成30集的剧可看性太低,缩减下戏份会更好
感觉不是很有CP感,谭松韵还是很可爱的,谁能想到已经30+了。
这剧情稀碎的,演员知道自己在干嘛吗?
墨宝非宝操刀编剧简直封神,这部剧置景太爱了,包括雪景也太美了,真的很想去新疆旅行。
额,混乱
尬住,好土的剧情,加上疲累的两个中年人,效果emmmm
要不是这俩演员,都不见得会看。剧情太单薄了,演员努力地靠情绪靠氛围带入观众,这是小说逻辑,没有成功转换成影视,不合格的剧本。尴尬的台词,重复的人设和老套的破镜重圆,就看两位艺人的化学反应能撑几集了。
连肝十几集还是不想看了,越看越难看bia淡,全是情绪,毫无细节。井好丑,大厚嘴唇,极为做作。小谭果然只适合这种乖巧的角色,完全靠她的超强cp感硬撑。相爱的细节太单薄,不是谁都能写出最好的我们,作品素材需要从生活积累又高于生活。
属于人间理想了。
不好看,虽然看过小说,但这个电视剧拍的真一般,看了两集就看不下去了
我现在看到jbr就想到大表姐 jbr何德何能啊
凑凑合合看完了,剧情勉勉强强,演技平平淡淡,整体说不上好坏,反正一言难尽总感觉有点差强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