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笑过2012》,最后男主的那一滴 笑着掉下的眼泪,让我很揪心,什么叫无奈,什么叫痛苦,什么叫就算再痛,我也得活着,我也得笑过。
突然明白,人生,挫折苦难是必然,但面对挫折苦难的那种态度,坚强与笑而待之,是我一生必须深思的境界。
无病呻吟的我和你,知足常乐吧。
又是一年灾难季,从海难到饥荒,诸如《少年派》和《1942》,从2D到3D,诸如重映的《2012》,苦海无涯,向前乏眼就到12月21日,而回头即是玛雅人的末日预言。
余生不多,还能怎么消遣?
用即将上映的电影《笑过2012》片名总结,再合适不过。
遗憾的是,《笑过2012》并不是一部教你如何打发余生的电影,而是灾后凄风冷雨中的一塘炉火,企图温暖一些个受伤的心灵。
故事的主人公和我们一样,均有着忧郁的末日情结,烙在他们人生印记里的,除了玛雅人预言的末日,还有另一组数字——“512”。
对于健忘的中国人,饥荒和国民党太远,太平洋和阿三更远,但对四年前的汶川地震,是道尚还作痛的苍夷。
导演未必经亲历过生死一线的汶川地震,但显然是受过《2012》摧枯拉朽的洗礼。
故事起始是“512”汶川地震,终点是“1221”世界末日,用“512”创伤,却用末世预言来疗伤。
末世预言,也可以说是末世危言,在中国,危言耸听,也叫谣言,是可能入刑的。
所幸玛雅人已做古,也没有计划生育在中国。
玛雅人的危言,确有中国的信众。
看完《2012》,有放弃当房奴者,美其名曰吃好吃好度余生,是为伪信众;也有提前把百万家产捐出者,美其名曰发点最后的善心,是为真信徒。
伪信众通过《2012》醍醐灌顶,仿佛突然看透了人生,真信徒拜倒在玛雅人石榴裙下,做了稀里糊涂的善人。
更有甚者一如义乌商人杨宗福,大发“末日经济”洋财,发明球状“诺亚方舟”,取个洋名“亚特兰蒂斯号”。
方舟售价100-500万不等,竟然还一气卖出了21个,其中光一煤老板就定了15个。
10亿欧一张的船票咱买不起,几百万人民币的“亚特兰蒂斯号”咱们还是玩得转的——不过就是京沪一套普通两居室的价码。
说造“诺亚方舟”,没有哪里的人堪比川人心切,比如《笑过2012》中的大马,他迫切地需要造一只方舟。
大马造方舟的目的一来不为自己求生,二来也不为出售谋财,既没有杨宗福的经济目标,也没有上帝的指使,大马造方舟目的只有一个,治疗儿子的幽闭恐惧症。
大马的方舟造价不高,也就是两万人民币,问题恰恰出在这里。
因为他是个借保外就医时,突发地震逃出来的囚徒,明确点说他就是个逃犯,哪里来这两万块?
——电影还没上映,不宜过多剧透——总之他迫切需要一笔钱,在他自首或者被抓捕前,迅速造一只方舟,造一只儿子期待的方舟。
还可以透露的是故事的背景:大马的儿子叫诺亚,不仅有自闭症,还有些许的狂躁和天才,他是汶川地震中一位惨死母亲怀里的幸运儿,据说还上过报纸——电影里是这么说的;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个仇恨自己父亲的流浪儿,因为父亲入狱前打断了母亲的双腿,致使地震来临时他们无以逃脱;孩子并不知道,大马打断妻子的双腿,是因为她不忠被捉奸在床。
大马的方舟,说到底还是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父子亲情,这点和《钢的琴》有点异曲同工。
而在创作上,《笑过2012》则显然比《钢的琴》想要的更多,冲突激烈的亲子线、感人至深的爱情线和进退维谷的警匪线三线并进,结果是文艺和商业媾合,灾难、亲子、爱情、警匪、动作、公路、犯罪、救赎等多种元素杂糅,甚至还有国产片中难得一见的汽车狂飙追逐的场面。
就新锐女导演游晓锦来说,影片的完成度还是挺高的,这也是今年电影市场“末日经济学”和“灾难经济学”的最后一役。
此片如若放在烂片成灾的年中上映,也许还能以诚意之作博个喝彩,如今投身大片扎堆的贺岁档,这本身也是一种灾难。
《笑过2012》想虎口夺食,着实考验片方的胆色和手腕。
【约稿请加QQ38379683 并注明“约稿+媒体名”;读者请加“老曾家”QQ群167743626】
拥挤乡村有教堂讲道,跟《离婚大战》中脚气鞋垫的忽悠(气功传奇故事忽悠)类似,不过一个是养猪,一个是趁大潮起大早赶集闪烁七彩灯光的玩具剑。
停在村中间的ktv小货车,1次1块,唱到90分不收钱,唱到100分奖励5块。
电影挺接地气而且也有一番自己的表达的。
震后男主得知儿子失踪,跟随男主保外就医的警察在地震中遇难,他就踏上找寻儿子的路途。
找到在台球店中,与女主作为台球店老板娘有点纠葛。
在之后这三口子有过温馨,也有过反抗,最终女主为了男主与他儿子,和反派同归于尽,男主服刑出来与儿子团聚。
(男主入狱是因为伤了原来给他戴绿帽的妻子)镜头语言凌乱而且烟火气,但在这些无论是误会也好,父亲被儿子瞧不起也好,日子还得过,没有世界末日2012,哈哈笑一场(也是给震后重建的灾民,无论是心里创伤舒修复还是人民文化事业加强),来年继续过。
结尾的麻将健身操有点逗,真国粹传外。
微笑,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太简单也太平常,我们生活的城市里都在宣扬“给人以微笑,微笑对人”。
微笑是有力量的是有生命力的,你可以会质疑,汶川地震失去亲人和家园的人们没有被灾难所击倒,他们用微笑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这样的微笑就有力量;当一个癌症患者在试图放弃生命的时候,众人给他(她)以微笑,他(她)可能就会就会勇敢的活下去,这样的微笑是有生命力的。
电影《笑过2012》,片名中的一个“笑过”,就会让观众以为到影院是找乐的,可看过之后大家可能会笑不出了,这种笑是一种勇气是一种坚定更是一种深处的反思。
地震给人们造成的物质伤害是有形的可以量化的,但是给人们造成的心理创伤是无形的也是无可估量的。
该片就是通过演绎小人物的故事进而诠释大道理,从而当下倍感压力的年轻人有一定疏导作用,这可能是电影本身的要表达的主旨。
影片中两条叙事线索既分明有交错,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一是戏中的父子情,演员王景春在电影中饰演一位想要得到救赎的父亲,为了给地震中留下心理创伤的儿子治病,决定为儿子造一艘“诺亚一号”,这段父子情是影片中的一大亮点。
其实这段父子情是很难诠释的,因为这对父子饱含了太多情感,有怨恨,有不理解,有敌对,关系太复杂。
孩子甚至把父亲当成是害死母亲的凶手,为了解除孩子对自己的怨恨,也为了给孩子治病,答应为诺亚建造一艘“诺亚一号”,在建造的过程中父子之间关系才逐渐缓和。
另一条线就是绝症女人的真爱,影片中的“父亲”找儿子结识了患乳腺癌的台球厅老板宋姐,她深信2012年地球毁灭的玛雅人预言,对生活持无所谓的悲观态度,靠经营一个小台球馆赚钱度日,一边还在进行慈善工作。
两人初识就发生肉体关系,彼此并不真正在乎对方,但最终却因对“儿子”共同的爱产生心灵共振。
女主角因身患绝症也自暴自弃,最终因真爱而振作精神勇敢的面对疾病和生活,这是一个心灵重建的过程,这条叙事线索让人勇敢相信爱,面对困难只有面对才有出路。
再说说这部片子的制作,它是一部由年轻影视公司投资,年轻导演执导、制作班底与演员都非常年轻的团队完成,这部影片没有熟知的明星难以直接吸引观众,这是不争的现实。
然而,制作方有勇气直面这种现实,影片质量的好坏让观众产生口碑传递,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为电影营销探索出一条全新的营销模式。
这部影片在堪称豪华的贺岁档期微笑上映,这本身在传递一种力量,在大片林立的贺岁风云中,它以微笑姿态示人,我们不要视觉的冲击和历史的积淀,我们要重建你的心灵。
今天看完电影《笑过2012》感触很深,很惊讶!
绵阳人能够拍出这么好的一部电影。
虽然电影没有冯小刚,张毅谋大导演拍的华丽的大场面,但本片却以简单质朴的画面传递着一种人性真善美!一种对承诺的信守!
一种父爱的伟大!
同时也把绵阳这座城市拍得非常美。
把绵阳人拍得坚强,质朴,乐观!
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值得一看!
因为是贺岁大片,今天首映就和朋友一起去看了,看片名真心感觉不好看,但是看完后,我彻底被征服、被感动了,热荐!
个人认为比《1942》还好看
个人觉得影片不错,喜欢!但似乎影片宣传力度不够,看后很感动,男主演的表情很生动,小故事却让我们回想到地震的那一刻,失去了太多的亲人无数的伤痛仍未消逝而更加珍惜身边的所活着的人....值得一看
一部绵阳自产的小制作影片。
一部很容易被片名欺骗(以为是恶俗片)的影片。
一部更容易被内容欺骗(以为是5.12献礼片)的影片。
甚至影片本身,都给自己贴上许多恶俗的标签,比如结尾的麻将操,比如对于地震中屹立不倒,代表天朝建筑水平的九洲体育馆的歌颂。
如果你仅仅了解这些就不去看这部影片,那你就亏大了。
“在罪孽深重的人群中,只有诺亚在上帝眼前蒙恩”为什么小男主角的名字叫诺亚,诺亚不应该是拯救人的那个吗?
为什么变成了被拯救的,为什么是一个患有幽闭恐惧症的震后心理疾病儿童。
给诺亚造了方舟“诺亚一号”的父亲大马是否隐喻上帝,他拯救了诺亚,但是谁又能否定,诺亚也拯救了他,唤起了曾经暴力冲动,可以把自己老婆腿打断的他心里的爱。
被拯救的,还有老板娘,还有老警察,他们也和诺亚一起拯救了大马,没错,每个人都是上帝,都有拯救别人的能力,诺亚,在这群人中,是中心,是媒介。
大马的眼神:悲伤。
大马看着心爱的人的时候,眼神里是蕴含悲伤的,尤其是诺亚第一次在卡拉OK车前唱那首《天上的光》时候,大马看着诺亚的时候,刚好唱到“你的悲伤,在我心里,你永远不会把我抛弃”,这是诺亚的心声,大马眼神里痛彻心扉的悲伤,让诺亚心里相信,也让观众相信这个男人的爱,他绝对不会放弃自己的孩子。
老板娘的眼神:风骚,玩世不恭。
看着就让人想犯罪,但是她却是一个敢爱敢恨,心底善良,有信仰的人。
诺亚的眼神:童真,迷茫。
和他打球表现出来的小混混气质糅杂在一起,让人心生怜悯,而当他唱那首摇滚十足的《天上的光》时,那种爆发力和酷劲儿让人震撼,这个童星前途无量啊。
老警察的眼神:真诚,决绝,慈爱。
看自己的孩子时候的慈爱与追逃犯大马时候的决绝都演绎的非常到位。
影片中对于背景的表现很有意思,热闹的夜生活,到处开展的麻将,围着车唱卡拉OK,甚至结尾处的麻将操,无不标识着绵阳人民已经走出了震后心理阴影。
最有意思的是老警察回到宾馆打开电视后果断把报道灾情的新闻频道切换到NBA,让人哑然失笑。
“你的悲伤,在我心里,你永远不会把我抛弃”。
灾难无情,但是上帝为我们悲伤,爱人的心为我们悲伤,我们要把这种悲伤,记在自己心里,这样我们永远不会相互抛弃!
刚经历了2012-3d的惊心动魄,期望⦅笑过2012⦆给些心灵的抚慰,加上海报主演误认为刘桦,好!
支持国货,就看此片。
独自买了票进了场子,空无一人,"黑衣女人"般的检票大姐看过票,开始了一个人的电影,感觉很爽,可接下来不太爽。
教堂唱圣歌的桥段似曾相识,⦅1942⦆也是这样,中国导演都开始用基督教做文章,可耶稣联系到影片本身情节都很牵强,,,主角出现,(这才意识到不是刘桦),搭救透着满身正能量的大爷,原来主角再找儿子,影像一闪,一个小学生貌似赌神般的亮相台球案,点烟、喝茶、怒目凝视,和星爷拍的装酷手法还是有些差距,打戏开始了,女主角出现了,大姐红发、红衣,故作婀娜,,,看过女主亮相后破灭了心中唯一的希望,抬屁股走人,算了给国产影片支持些,或许情节突出,,,经历了女主搔首ktv、车震、正能量大爷果然是警察、父子冲突之后,决定站起来走人,本着环保原则和放映室说了一声,"都走了呀"扒头一看,放映室也没人,,,客观地讲,这片貌似中央六频道午夜的电视电影,演员尽心,可编剧、情节、摄影等等,,,最大明星可能是孩子姨父刘亚津演的,印象最深的演员是主角前妻姐姐哭戏真切,正部影片心目中一星,打个两星,因为是国产电影,,,第一次闲言,如有冒犯,板砖勿拍,,,
一部拧巴的让人落泪的影片!
好久没看国产电影了,本以为这又是一场大俗的喜剧,本打算接受恶俗的一次折磨,没想到竟然看掉了泪••• 影片开始时受不了孩子的故作老成,慢慢发现的确是剧情需要。
整部片子虽然仍有跳转粗糙的地方,但从股市,情感,深意都能看出导演的用心!
王景春演的很给力!
小演员也很入戏!
女主略不舒服,但在整部戏里也相得益彰……还不错,推荐去看看!
拧巴是因为:结合了孩子戏,父子情,警察人性戏,床戏,车戏,心理戏,这么多纠结的因素混在一起竟然还讲出了故事和脉络•••最后还能把人看哭••• 自己去看吧!
偶然看到,治愈系的好片,和钢的琴一样,其实都有诚意,只是没什么所谓的票房保证。
其实还不错的,奇怪怎么这个电影没什么名气
奇葩到死的一个片,我打赌嫩们都没看过这种类型!
典型的导演有问题不关编剧事儿!超出预期的好,给高分鼓励下!为什么我对这样的小成本影片这么招我爱,因为他的情感贴近于你我,它敢讲最残忍的故事。。
电影中小孩的歌唱印象很深刻。小孩演得好。
各种元素乱炖,浪费时间的观影
没有一点喜剧,彻底的悲凉!那个女的死得不值,炸弹已经解开了,她不知道而已。国产片的大作!好评也不少啊?为何评分那么低?太低估他了!话说想了半天终于想起来:那个女的就是李米的猜想里那个邓超身边的!
打发时间,男女主都很个性
你看了说不好你找我 我直播抽耳光 o(∩_∩)o 哈哈
我最后还有一个问题.........爱过
我看是哭过2012吧。。。瞎眼了
挺好看的~
太邪淫
有温馨,有欢笑,有眼泪,有悲伤,也有纠结……
好看 感人
今天在太平洋参加这部电影的首映,听名字看海报觉得会是一部烂片,《爸爸的爱》那种的烂片!!!!但是看了之后真心觉得是一部挺好的片,至少拍得很有诚意,不浮夸,难得觉得可以推荐去看看的片儿。虽然我这样说有响应出品人号召之嫌。这部剧是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也或许是本身期望值太低的原因)
还凑合,名字挺二
人性本善……
本来很讨厌灾后重建的片子。但是这一部改变了我的看法。想象不到穷困的山区里,操着一口并不标准的普通话的布道者,几句圣经就是受苦受难人们的精神支柱。文化的冲撞下,是灾区人民脆弱的心,在令人绝望的现实面前,唯有信仰可以拯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没名气,可能跟这个毫无吸引力的名字有关。
想想别人的苦难,自己的烦都不算烦。对于幸存者,有多少人下半生都苦于赎罪。还有人和人之间出自真心的喜欢。挺好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