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https://mp.weixin.qq.com/s/ueUtlGRmND08gAK7CdvfSA当地时间今日在美上线的《黑暗物质三部曲》第二季(His Dark Materials Season 2,2020),早几天我们这里就能找来看了,这是流媒体时代比起光盘时代带给我们的巨大便利。
上面的第二季开篇片头承前启后,对剧情有所交代。
下面是第二季的预告片和海报:黑暗物质三部曲 第二季 英国预告片1
看来这部讲平行宇宙的科幻剧大有看头,那就从第一季的 8 集开始看吧。
当中一个剧情设定是,在与我们平行的另一个世界(量子力学有一个“平行世界解释”已经在科学界大为流行)里,每个人都有一个化身动物的守护精灵。
莱拉和她的守护精灵可能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原本也和他们一样被精灵守护着,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祂们被人类嫌弃,就隐身了,不然的话,那个叫高铭(1974- )的家伙,他就不会在无意中,在我们的同类里也发现一个能看到“精灵”的女孩,详见据说已经卖出了 500 万本的畅销书《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2010)的这一章☛https://mp.weixin.qq.com/s/TalUYGE8ErAhNeWMtolYUw
我非常喜欢黑暗物质的世界观设定和动物灵这个奇思妙想。
但不管是电影还是剧集都让我觉得浪费了这个好本子。
小狼女演的这个角色不仅不让人觉得可爱,反倒让人讨厌;库尔特夫人一点感觉都没有;剧情推进乱七八糟且气氛沉闷;要说好的话只有动物特效和小演员罗杰的表演了……就目前看的四集来说已经崩了……太遗憾了……
看「黑暗物质」,复制整段内容,打开最新版「夸克APP」即可获取。
畅享原画,免费5倍速播放,支持AI字幕和投屏,更有网盘TV版。
/41e534T2lF:/链接:夸克网盘分享 pan.quark.cn「黑暗物质」,复制整段内容,打开最新版「夸克APP」即可获取。
畅享原画,免费5倍速播放,支持AI字幕和投屏,更有网盘TV版。
/41e534T2lF:/链接:夸克网盘分享 pan.quark.cn
好多年前,看过《黄金罗盘》,一直对较神秘的片子感兴趣,一直期望拍续集,也一直没等到。
初看到这个片子,大概看看介绍,与《黄金罗盘》,剧情类似,也不是很渴望,还是被男主吸引围观。
其实观感还是很不错的,画面很漂亮,有复古的建筑和人文气息,也有高科技的飞行汽艇。
故事情节较电影交代的更加清楚。
后面情节又加了一条线,更加立体。
“一美”不再有少年感,但不影响我对他的喜欢。
这里的角色更适合现在的他。
其他的演员颜值确实没法和电影比,但演技在线。
还是很能带入剧中的。
会继续关注的。
世界太大了,也太小了。
作为个体,渺渺一粟,终其一生可能也触碰不到世界的边界。
但对人类整体而言,自20世纪上半叶,地球上就再也没有人类脚步未到达的角落。
即使如洛夫克拉夫特心心念念的纯净圣地北极,也早已插遍了人类旗帜。
所以有了奇幻文学,我们的心灵需要更多对未知与探索的寄托与向往。
哈利·波特在一个平平无奇的火车站,穿越九又四分之三站台,来到了神秘有趣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
佩文西家的四个小孩子们,穿越家中的衣橱,便进入到恢弘壮阔的魔法王国纳尼亚大陆。
托尔金《魔戒》的中土世界,霍比特人与精灵、巫师共存;乔治·马丁的维斯特洛大陆,正上演疆场厮杀、家族权斗的冰与火之歌。
而有这样一部可与以上奇幻文学齐名的著作,同样甫一诞生就震撼了整个幻想小说书迷世界。
只不过,它一直缺少的是可与原作等量的影视改编。
这就是英国作家菲利普·普尔曼的《黑暗物质三部曲》(分别为《黄金罗盘》《魔法神刀》《琥珀望远镜》)。
普尔曼的名头说来可着实不小,他曾被誉为是“继《魔戒》作者托尔金之后最优秀的盎格鲁-撒克逊奇幻小说家”。
而他的三部曲更是把卡内基儿童文学奖、《卫报》儿童小说奖、惠特布里德文学奖拿了个遍。
在2003年BBC举办的一项读者票选调查活动里,《黑暗物质三部曲》名列读者喜爱榜第三,仅排在《魔戒》和《傲慢与偏见》之后。
2019年,时隔12年(07年有过一次电影版),美国HBO联手英国BBC终于再度将这部奇幻小说搬上了银幕,预计将以三季的体量来讲完这个故事。
日前剧集第一季已在百视通鼎级剧场上线。
剧集第二季将在今年后半年到来,在此之前,我们也刚好来重温一下第一季。
▼和《哈利·波特》系列一样,《黑暗物质》也常被认为是儿童奇幻文学的巅峰作。
然而关于这一点,普尔曼还“不大高兴”了。
凭什么咱拼死拼活地写了好多暗黑故事和深度探讨,还被归到儿童文学了啊。
也没办法,谁让你有一个童趣十足的灵魂设定呢!
在《黑暗物质》的世界,甭管后续故事走向多复杂,你得首先接受一个概念,这里的人类灵魂会以动物的形态作为实体出现,它们被称为“精灵”(Dæmon)。
人类和“精灵”间的关系是一体共生而绝对神圣的。
怎么说?
它们几乎就是你的一部分。
会和你对话,有自己的名字和个性,物理距离不能离开你太远,距离会让双方都倍感痛苦。
在孩童时期,“精灵”是可以任意变形的,要直到成年,它们才会作为一种动物实体固定下形态。
更关键的是,当你死去时,“精灵”也会死去。
“精灵”死亡,它的人类同样会消亡。
本剧主角是12岁的小女孩莱拉,她的“精灵”潘平时便是一只白白胖胖的小雪貂。
仅第一集就展现了变小猫、变飞鸟等多个形态。
“这个故事始于另一个世界,一个和你的世界既相似又不似的世界”。
剧集开始,通过字幕,就简单介绍了本剧世界观。
这个世界在几个世纪以来一直由势力遮天的教会当局掌控。
而他们的势力没有到北方荒野(北极),在那里,女巫间流传着一个预言:这则预言是关于一个有伟大命运的孩子的。
在剧集一开始的大洪水时代,这个婴儿被带去了牛津。
12年后,小姑娘长大,机灵又野性的莱拉出场。
莱拉显然是个“野孩子”,一出场就是和朋友罗杰带着自己的“精灵”奔跑在牛津的屋顶上。
穿过厨房、跨越雕像,从一个知识殿堂蹦跳到另一个,逃课、捉弄老师、躺在暗室棺木里吓同学。
算得上无“恶”不作,但也像新生的竹子,莽着那股子自由飞翔的劲头呼啦啦地向上生长。
小姑娘莱拉由[金刚狼3]中的克隆版小金刚狼达芙妮·基恩出演,而饰演她叔叔阿斯里尔勋爵的则是“一美”詹姆斯·麦卡沃伊。
当莱拉奔跑在英式城堡的校园里时,“一美”扮演的叔叔则正在北极痴迷于研究一种名为“尘埃”(Dust)的新物质。
“尘埃”是一种只影响成人、而孩童身上没有的粒子。
通过“尘埃”,可以看到肉眼所不能见的物事,比如阿斯里尔在北极发现的“天空之城”。
然而,当他提出关于“尘埃”的观点,立马就被教会统治者认作“异端邪说”。
教会宣称,世界只由现世和天堂地狱组成的精神世界组成,以此控制人的思想,他们并不允许有其他“多重世界”的理论出现。
而莱拉牛津这条线,和叔叔北极这条线,将由周围不断失踪的小孩联系而汇合。
当莱拉最重要的朋友罗杰也在一夜之间没了踪迹,莱拉终于踏上了前往北极探寻真相、拯救朋友的旅程。
▼《黑暗物质》的世界是一个五彩万花筒。
这里既有“精灵”、魔法与女巫,有把铠甲当作生命的王者“披甲熊”,有不断航行寻找孩子的吉普赛人,还有可以指引一切的真理仪(黄金罗盘)。
既有中世纪般教廷的威严控制,也有后工业革命时代的城市大型建筑群。
有典型英伦式的建筑和美学风格,也有上空飞行的蒸汽时代齐柏林飞艇。
斑驳鲜亮,光怪陆离,是现代风情与蒸汽朋克复古风格的完美交融。
卡内基儿童文学奖作为世界儿童文学界的“奥斯卡”,给予《黑暗物质》的评价是:“这本书重新定义了儿童文学,改变了人们看儿童读物的视角和思维。
”因为小小的12岁少女莱拉显然是这个世界大大的“冒险家”。
她似乎天然为冒险而生,机灵古怪、勇敢睿智,带着“为何人死后精灵就消失了,而人类却徒留一副骨架”的天真质询与思考,为拯救同伴,乘上前往北方的飞艇。
一路上,她发掘真理仪的使用方式;智斗绑架孩子们的“饕餮”首领库尔特夫人;她招募“披甲熊”和他的飞行员朋友,最终跟随吉普赛人的船只到达北方站点解救小孩,捣毁站点。
天空云层之上,是穿梭在云海中的飞行热气球;地上海流之间,是吉普赛人的航行船只。
小姑娘莱拉皱着眉、对老让她读书的库尔特夫人说“能不能把我塑造成那种虽然读过一些书,但主要是在外云游、到处历险的形象啊”。
浪漫死了。
本剧从小女主的形象,到整个世界,无疑是一次对西方大航海时代和飞艇时代冒险精神的全方位致敬。
让人想起太多那个时代的浪漫传奇。
法国气球飞行员布·朗夏尔第一次使用以可推动的翅膀为推进器,和鸟状尾巴为舵的气球,飞越了英吉利海峡;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三度远征太平洋,又在环球航行中发现了新西兰与纽芬兰。
著名的“齐柏林伯爵号”开启了横跨大西洋之旅的新时代,还进行了首次环球飞行。
改编自气象学家詹姆斯·格莱舍热气球之旅的电影[热气球飞行家]中,冒险家刚刚与死神擦肩而过,苏醒之后便又开始了孜孜不倦的气候求索。
劫后余生,他们欣喜地朗诵起斯宾塞那首《蝴蝶的命运》:“还有什么降临众生的幸福,堪比无拘无束的享受愉悦,堪比成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主,堪比将雨水从苍穹之顶洒向大地,堪比以生性灿烂的花儿与野草为食,堪比将赏心悦目的万物尽收眼底。
”
而《黑暗物质》的世界,便正是这样一个奇幻烂漫又洋溢着无限热情与想象力的冒险之境。
跟随小女孩莱拉一起,以孩童般的纯真与无畏,冲破世俗框架与垂垂老矣的教会统治缠斗,谁又能不为此动容呢?
▼空中都市,几乎是人类幻想史中最具神迹与奇观的那一类。
从宫崎骏[天空之城]的失落文明拉普达,到[掠食城市]蒸汽朋克世界中的空中浮岛。
我们真的太喜欢幻想悬浮在头顶之上的神秘空中都市了。
在《黑暗物质》中,也有一座“天空之城”。
进步科学家在北极发现了“尘埃”这种粒子,又通过“尘埃”才看到了肉眼所不能见的“天空之城”。
当它被展现在屏幕时,老朽的教会人士被震惊了!
教会绑架小孩子,在北极站点做实验,也与“尘埃”有关。
“尘埃”打开了一扇隐形之“窗”,让人从此地可以进入另一个世界。
这也引出了本剧另一个重要设定——平行世界。
普尔曼写《黑暗物质》颇有耐心。
整部小说最重要的平行世界设定,直到第一部结尾才初现端倪,男主角色到第二部才出场,可谓用了完整三部小说才建构起整个世界观。
比起《魔戒》和《哈利·波特》等奇幻系列,《黑暗物质》实在太慢热了!
但幸好,剧集改编版没这么做,它把世界观建立提前了!
比如开场片头几个不同世界在屏幕横铺、交叉、折叠,就显示了对“平行世界”的暗示。
再比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小男主威尔的出场,也被提前到了第一季中。
普尔曼说过,《黑暗物质》的创作曾深受史诗《失乐园》的启发。
《失乐园》中,伊甸园的夏娃和亚当被撒旦变的蛇引诱从而偷吃了禁果,他们被逐出了伊甸园,但也从此获得了知识。
天神与撒旦之争,也是黑暗与光明之争。
而来自不同世界的女孩莱拉与男孩威尔,他们要在平行世界间穿梭冒险,与教会统治、恶魔鬼怪、甚至上帝进行殊死战斗。
两人几乎就是预言中的“夏娃”与“亚当”。
预言与天选之说,自由与专制之辩,冲破黑暗的反宗教崇拜,对工业革命与冒险精神的推崇,甚至物理学的暗物质与平行世界理论......《黑暗物质》的内涵远远超越了儿童文学范畴,但另一面,它又是如此地充满了孩童般的奇思妙想与烂漫趣味。
打开百视通鼎级剧场,订阅《黑暗物质》,就能和莱拉一起,穿梭不同世界,经历异域探险!
我看了前几集,最开始还觉得挺好的,设定也是我比较喜欢的大胆的魔幻类设计,但看到后面有两个情节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剧透预警)。
一幕是砸学院,当时取景在牛津,还的的确确是在牛津的学院里拍的,当时刚学完“焚书坑儒”的我看到magisterium 的人撕书真的是都快哭出来了……不是在装,这种做法是违背道德的,有个角色的一句“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无需保护”这句话让我心寒。
还有一幕是一个年轻记者被反派发现在向女主角(女主角是个有点叛逆的女孩子)透露真相,因此被强壮的男性反派拖到车里。
年轻女记者的守护兽(daemon,与主人的灵魂绑定,痛苦会与主人一同分担)是只蝴蝶,反派说了一句“真漂亮啊”,就一把死死地捏碎了蝴蝶,年轻记者痛苦的表情和支离破碎的蝴蝶也是我看不下去的理由。
我只能说,黑质这部英剧的黑暗超出想象,其反应社会阴暗面的方式过于真实,也使我难以为其评分。
我现在还是将这部剧划在想看范围内。
我想装作没看过它,尽管我现在还在说明我不想看它的理由。
这季末尾,女主彻底成为孤女,尽管她的父母都还健在。
她的妈妈为了权力伤害别人,她的爸爸为了实现正义杀了她无辜的朋友,走到这一步,这已经不叫正义了。
尽管女主是未成年人,但这真的不是一个青春期故事,这是一段成人之旅,你曾相信的全都将坍塌,再无倚靠。
第六集她和自己妈妈,两个对对方都全然失望的人,隔着一扇门怒吼,这段真是太棒了。
她的聪慧她的狡诈继承于她的妈妈,然后她又不得不拿这些来对抗她。
这里面有一段细思极恐的细节,女主的爸爸在看到女主来到研究室时,脸上全是愤怒和恐惧,当他发现女主的朋友也来了时,表情变成了欣喜。
他解脱了。
他之前为什么恐惧和愤怒,他想过拿自己女儿做实验吗?
从这个比,这个妈妈其实是比爸爸好的。
至少她不会拿自己女儿做实验,至少她会做出我不伤害你朋友的承诺。
看到最后一集,突然明白她的父母其实是一类人,聪明强势,野心勃勃。
这个男人在山顶,向自己年轻时的恋人描绘未来的世界,充满蛊惑。
为什么年轻时已婚的女人会选择跟他私奔,因为同样的激情和野心。
强烈的我要改变这个世界的欲望。
任何一个自认为聪明的,觉得自己远不止于此的年轻女人,都抵抗不了这种诱惑。
好想看他们俩年轻时的故事啊。
他们的女儿继承了他们的能力,却幸运而不可思议地走向了他们的反面。
只是一个人跟父母彻底决裂,再无偶像和寄托,该多孤独啊。
看《黑暗物质》的同时,我还在追《武林外传》。
以前也搞过英剧pk国产剧的竞赛(同时追两部剧,最后看哪部剧先被弃),上回是英剧赢,然而这回是《武林外传》彻底吊打《黑暗物质》,虽然两部剧的预算和制作精良程度根本就不在同一个水平。
但即使是拍电影,最终我们还是想看一个好的故事,而不是一部制作精良的MTV。
我本来一直挺喜欢BBC英剧的,这部《黑暗物质》,却让我想起了很多制作精良的好莱坞垃圾电影。
原本其实我个人情感上是比较偏向于《黑暗物质》的,因为我就住在伦敦,这片子里拍的很多英伦本地的景色,我都非常熟悉,看着很亲切。
结果目前我只看了三集,我感觉没有动力再追下去了。
首先是女主角实在不可爱(即使抛开颜值不谈)。
本来我还以为是我自己的原因,我自己性格比较敏感比较乖,所以可能不太喜欢这种个性张扬、性格倔强的外国小女孩(我一向和欧美同龄人也合不来,就是因为感觉他们太嚣张,甚至让我害怕)。
结果,和《武林外传》里的莫小贝一对比,我就立马分出这俩小女孩的高下了。
绝对是莫小贝吊打Lyra。
莫小贝可比Lyra顽劣多了,更加女汉子,但是我却非常喜欢莫小贝,感觉这孩子太有灵气太自然了,她满满的生命力,让屏幕外的我都深受打动。
Lyra相比之下,就是个典型的脾气不太好、过于嚣张的外国小女孩的形象,不光是一张脸永远板着,没有了小女孩的可爱;而且最致命的是身上没有一点点灵气。
即使她在屋顶上蹿下跳,我都觉得不可爱。
如果你让Lyra站在玛丽莲梦露这个大人身边,你甚至可能会觉得,玛丽莲梦露反而比她更像个天真可爱的孩子。
这个不是颜值问题,莫小贝和Lyra都不算是漂亮的小姑娘,两人在戏里都是灰头土脸,莫小贝甚至更加难看点。
但明显就是莫小贝比Lyra有魅力多了 --- 演技和灵气都超越后者。
其次是女主角的父母也都很不可爱,简直就是可怕的一家子。
演父亲的那位演员很有名,我在其他电影里见过他几回。
其实长得也还可以,至少也算个英俊小生。
然而即使第一集里Lyra那么眼巴巴地想见他,我也不明白这个uncle到底有什么魅力。
当然我觉得这个演员的演技好像本来就很一般,见过他几回,都没对他演过的任何角色留下深刻印象。
演母亲的演员,一开始刚出场时,觉得还行,虽然不如妮可基德曼在《黄金罗盘》里那么耀眼,但我也还在尽量感受她身上独特的魅力。
结果后来她逐渐暴露出自己危险的一面后,我越来越讨厌她。
很多电视电影都证实了,其实坏人也可以很有魅力。
然而这位母亲,却是既坏又讨厌了,我甚至后来发现她的嘴很难看 --- 越看越丑。
虽然是奇幻冒险类,但剧情发展让我昏昏欲睡。
我没读过原著,也早就忘记了《黄金罗盘》的情节。
刚开始我不是非常明白Daemon和主人之间的关系 -- 开头字幕里说,Daemon是主人灵魂的实体再现。
这本来是个很有趣的设定,想想看你每天和你的灵魂同出同进,这应该是多么神秘而又亲密的一种羁绊。
结果拍出来的效果让我感觉,这些Daemon好像和主人身边的宠物没啥区别。
我感觉Lyra好像是养了一只会说话的小白鼠,两人每天说说话;有时小白鼠还会变成其他动物(这一点我也是后知后觉)。
我甚至还因此回过头去再看了一遍开头字幕,以为是我理解错了。
这一点让我非常失望,整个片子因此没有一点奇幻色彩。
唯一的奇幻元素,也就是天上的几个飞船(在其他电影里其实也见多了),所谓的North(和北极长得差不多),还有极光,dust,罗盘,甚至连带甲胄的熊都并未让我感觉很期待。
后来又拍了很多吉普寨人的场景,他们扎寨的那几只破船,还不如我家乡苏州小桥流水下的泊船有诗意。
吉普寨人那几只破船,在我们苏州太湖农村区域有很多,都是农民家用来捕鱼的船。
这一点又很让人失望,吉普寨人是多么浪漫有诗意的民族,很多西方小说里都有吉普寨女郎 --- 他们穿着打扮可都是很艳丽的,热情奔放,能歌能舞。
为什么这部奇幻电影里把他们拍成如此灰头土脸的难民形象?
我理解他们穷,他们四处流浪,但这并不表明他们就不能有浪漫诗意的感觉呀?
论想象力,我觉得这部所谓的大制作的英剧,还远远不如皮克斯动画他们。
看这剧时,我还有个感觉很惭愧的地方(也许是女主角演技不好,念台词像背书)--- 我记得女主角一天到晚在说 "I want to find Roger”这类话,每次讲到Roger这个词时还会特别强调一下那个Ro。
结果后来我心生反感,每次她又讲到Roger的时候,我就会在心里烦“Roger你个妈”。
到了这个份上,更加说明我已经对这部剧没有感情了。
第一集里有一些Lyra和Roger一起玩耍的情景,来为他们伟大的友谊做铺垫。
可惜我既没有对Roger小朋友留下深刻印象,也没有为他俩所谓的友谊动容。
所以后来Lyra一直缠着她妈说要找Roger时,非但她妈不耐烦,连我这个观众也感觉不耐烦。
还有,Lyra第一次去她妈家做客时,妈妈给她换上了一件天蓝色的裙子,还说这裙子她穿着很漂亮。
我在那个场景中顿时出戏 --- 不光天蓝色的裙子有一点皱巴巴,而且穿在Lyra身上一点也不合身,像是件臃肿的睡衣,衬得她更加灰头土脸。
感觉这孩子就是没有公主气质(被《黄金罗盘》小女主吊打)。
英剧还一向是以优美的台词以及富有激情的演技著称 --- 这两点在这部剧里也是乏善可陈。
台词像白开水一样,而且所有人的演技都很机械。
明显感觉这些演员都不怎么想演这部戏,缺乏热情,缺乏感染力。
还有我不知道为什么一部青少年向的奇幻剧拍得如此阴暗、压抑、沉闷。
根本没有一点”即将踏上冒险之旅“的兴奋感和孩童式的好奇,而是一上来就是各种阴谋、绑架。
现在回想起来,以前的《黄金罗盘》,还是很有奇幻的感觉的,色彩也是闪耀又明艳的。
即使像《哈利波特》这样色调也比较暗淡的电影,也还是拍出了很多让我们兴奋又好奇的神秘的场景。
而《黑暗物质》又有些什么?
它能和《查理的巧克力工厂》《玩具总动员》有任何可比之处吗?
The Lost Boy 7分吧。
情节梗概On their journey to the Station, Lyra and the Gyptians finally discover what the Gobblers have been doing to the missing children.
风景片
Serafina穿这么少飞来飞去也不冷
我不是马
取暖
熊之间不能杀害,所以王子殿下被剥夺了
灵、身分离实验?
前面三集还可以说是铺垫 刚刚把第一季全刷了 卧槽了整个剧一美戏份也是少的不行 不是男主角来的么 最后居然切割精灵了 这么突然就黑化了吗 无语了 真不想说什么吐槽莱拉演技的话 毕竟年纪小 但是怎么着也稍微带点感觉吧?
后面那真是快进加倍速赶进度 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平行世界的内容完全带不出重点 英剧真是不行了吗?
估计后面还会有好几季的东西 不知道导演能不能聊清楚故事 继续等吧 希望后面有好东西拍出来
向来觉得第一集不知所云的剧都不咋样。BBC+HBO可能很难再现years&years的高峰了
这部剧给我的感觉,就像“我花了一整天时间无倍速无快进完完整整地看完一整季最终还是决定弃了”这么矛盾。能感受到里面有很宏大的世界观,制作也是精良的,但或许因为人物刻画或者剧情逻辑等等原因吧,个人观感还是低龄化,时常怀疑自己在看儿童剧。事实就是,我知道Dust是个很大的未解之谜,但却没有什么吸引力让我再去继续探究它到底是什么。
三集弃,除了视觉效果,竟有看国产剧的感觉。
没看完,好无聊.
第一集神剧气质 可惜后面水准没有保持 剧情和人物塑造都乏力 导演的掌控力还欠火候
女主毫无演技 剧情拖沓 莫名其妙
还行,一美心里想的不是女儿而是泼恩哈布
比影版好看多了
2021.01.29 ~ 2021.02.05还行吧,虽然情节有些单薄,但小姑娘演得蛮好的。
服化道再精美,小动物再逼真,作为首季而言也是比较差的。极度缓慢的剧情+缺少震撼的大场面对没看过原著的观众很不友好,大多数角色全程神神叨叨,而且剧情并不存在什么伏笔。忠心希望第二季能够加快剧情发展,增加冲突,要不然每集一个小时,真的很难坚持下去。
这改得还不如影版,那个满头揪揪的黑人怎么感觉和谁对戏都能拉得上cp,还以为戏多的白人黑客男和他能成一对结果死得如此果决,伤心了
儿童向,没有逻辑,剧本太跳跃了。两星给小潘和罗杰。
特效真的可以!
第一季中规中矩 设定很有意思 灵魂伴侣 多元宇宙 奇幻与科幻的混搭 还掺杂的有宗教元素 折腾了一季只说明了一件事 有一对痴迷于自己事业的父母真要命 整一季的故事就是母亲坏要利用女儿 父亲看上去好但最后还是要利用女儿 甚至母亲能为了女儿而放弃理想 父亲却执着向前 所以这是在说西方人更信奉世上只有妈妈好 而虎毒不食子就是一句屁话?最后两位命运之子进入尘埃隧道 期待他们历史性的会面
女孩挺惨的,摊上这对一个利用自己、一个利用自己朋友的父母。一美戏份也太少了。
剧情缓慢,表演一般,乏善可陈。
拍出电影的一个质感,结果本身又不是电影的节奏
除了特效一切翻车的无聊儿童剧,尤其是狼3里惊艳的小萝莉在这里严重洗粉。
但还是期待下一部的
太吊诡了,剧情发展是快的,但每个人的表演却都非常拖沓,每个人说话前都要楞个一分钟,以及贯穿全剧随处可见的想和解都和解不掉的智商bug,真的费劲。X23演的小女主特别冷漠迟钝不灵活。说是青少年儿童向,结果一整季都在切小孩!我的天我感觉我看得都够呛,小孩看还不得直接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