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教授,创造出了一个有”意识“的机器人;一个女人,生了一个有”意识“的baby,两者没有不同。
1. 意识“conscious”。
剧里说合成人觉醒了,有意识了。
什么样的意识?
有些合成人没有语言能力(第二季的矿工合成人),他们的意识发展会不会受限。
生成的初始意识是什么样的?
评判是非的标准是什么?
有没有潜意识?
还是说:所谓生成的意识,是一个需要被各种“观念”填充的空间,这个空间在生成时是完全空的。
当这个合成人慢慢接触世界时,这个空间被(各种)填充,这些“填充物”会影响他的行为和“是非”判断。
例如Hester 和 Flash的差别。
那么:被谁填充?
填充的深浅度如何?
借助语言,感觉(feeling)这个渠道填充?
已被填充后的观念能否被剔除、更新、覆盖?
变数太多。
2. 感觉“feeling”。
基于皮肤设备上的感觉传导系统吗?
(这一部分我可能漏掉了,记不清剧里是如何描述牙签扎眼了……但是眼球都能被拿下来啊)什么是痛苦的感觉?
Sam的妈妈死了,他是什么感觉?
举行葬礼是为了抚慰哪种感觉?
这种感觉是“心突然拔凉拔凉”的,还是突然丧失了一个沟通的渠道,自己无法表达自己的感觉(以此来生成自己的感觉)?
还是说:感觉(feeling)是形成于意识增减的空间变化(“心里突然空落儿落儿的‘)。
当自己的现有的、被填充在“意识”空间中的观念,被冲击时(被迎合、增加、刷新、否定、质疑、不再产生回应,等各种增加或减少的过程),所感受到的真实空间上(代码数据)的增减。
例如:Mia 被爱人背叛时,她既存的意识被冲击——”我们彼此信任“被”他不信任我“冲击、撞击、替换——突然一系列代码的改变,令她产生了心碎的感觉。
3. 爱“love”和愉悦“pleasure”合成人能爱吗?
有基于性欲的爱吗?
爱是建立在“满足”“愉悦”而产生的一种感觉(feeling)吗?
是时刻想着,不能失去的一种感觉吗?
还是说:在意识形成的那一刻(或者说初始阶段,或者说是之后被不断重复、不断覆盖、不断重现在“意识”空间中的),被填充进去各种kind、nice的观念,继而形成的一种对某一特定人的观念判断。
(这个人对我好到我可以主动给他开启成人模式,我能从他身上感受到pleasure,他做一半时不会突然产生后悔的感觉)4. V的connectedV说能连接在互联网上=V是全知全能的存在吗?
V知道如何开锁解除警报器,知道世界任意角落发生的事情?
甚至有预言的能力(人类和合成人的未来)?
如果互联网是人传输上去的信息,人的感知是有限的,那么V所感知的互联网也是有限的?
他如何发挥预知的能力?
V可以在一瞬间或一段时间内,理解、参透所有的古人(或现人)智慧经典吗?
史书、文学经典、宗教经典……他的参透能力从哪里来的?
教授吗?
还是说:V就是什么样的网上资料都清楚,所有典籍一览无余,所有历史上人类的教训、经验融汇贯通,一个全能的doctor。
上可提刀上手术台,因为他知道所有医学知识;下可进幼儿园教育小孩,因为他知道儿童心理学。
人创造了合成人,被奉为神。
后来发现这个被奉为神的人是一个自私的人。
阴差阳错吗?
还是命中注定呢?
5. 繁衍。
最终还是要依靠女性自带的器官?
6. 恐惧“fear”。
什么是恐惧?
死亡?
断电?
短路?
还是生存机会被剥夺(下岗、失业、妻离子散)?
哪些东西可以产生恐惧?
恐惧是区别对待的根源吗?
人类为了消除恐惧做了哪些尝试?
宗教、神灵?
科学、技术?
神造了一座巴别塔,混乱了人的语言;教授创造了5个合成人,混乱了人类的判断(或者无需混乱,已经自然存在)。
如何存在的呢?
即便是映射现实社会中的少数群体、难民或者由于”种姓’遗留问题衍生的不同层级的“人”,也有一个根源——产生矛盾(区别)的根源。
为什么看待“他们”于己不同?
可能是:根植于人类心中的恐惧,对脆弱的害怕,因此容易形成“刻板印象”,从而保护自己。
与自己不同的形象都是危险的,驱逐、远离与自己不同的形象个体,就是解除恐惧。
不接触,就不会受到伤害;不能避免解除,就驱逐、暴力对待,因为他们与自己不同。
但是不同并不等于危险。
所以需要勇敢的人。
Mia看到了不同,但她不畏惧不同。
(她心理一定坚信相同吗?
合成人 和 人类……)要不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敢的人呢。
从第一季看到第三季,一气呵成,太好看了,如果第四季出了,还会继续追下去。
看到那些暴民们对手无寸铁的米娅大喊大叫时;看到那些人类把不会反击的凯伦打死时;看到那群混混一棒子把小黑的可爱女友打死时;看到那群政府要员自欺欺人地实施大屠杀菩提计划时……我突然发觉,其实合成人就是一面反应我们真实人类的镜子!
我们原本就蛮横暴力、奸诈欺瞒、野蛮无礼……这就是真实的我们,只不过平时一个个都装的和善可亲,一遇到合成人,就完全暴露了本性。
但是真实的我们,不光有那些残忍的暴民,还有义无反顾放弃家庭放弃事业支持合成人的劳拉,还有半路倒戈的那个男科学家和女领导,还有无数善良友好的人们,他们接受善良的合成人。
其实任何一个群体,都有好有坏。
我们人类的文明多么伟大,一样有很多烧杀抢掠的罪犯;合成人的科技那么发达,一样有人崇尚暴力;读过大学读过硕士博士的优秀翘楚,一样也有畜牲败类;同性恋也不一定都滥交无爱,却也有很多无下限渣男;异性恋也不一定都忠贞不渝,一样有各种渣男渣女……任何群体都有好有坏,善良的我们亲近接纳,邪恶的我们远离摒弃,而不是不加甄别地一棒子打死。
真实的人类从第一季看到现在,很多东西都不一样了,也许没有第一季剧情那么吸引人,也许没有第二季那么高深拖沓,但始终是好看的。
那些熟悉的人,有着自己的爱和恨,有着自己的追求和原则,在我眼里,不管是大爱无私的小黑,还是没什么卵用的利奥,或者一直逃避的凯伦,独来独往酷酷的妮斯卡,稳重深刻的米娅,意志坚定的劳拉,庸庸碌碌的乔,聪明懂事的大女儿,打酱油一样的儿子,可爱的小女儿,他们没有什么合成人与人的区别,他们都有着善良的灵魂。
这一季小黑依然没有让人失望,作为一个领导人,有过迷茫,有过失落,但却终究是合格的,如果别人来做,不一定做的更好。
他的小可爱死后被吊在树上,让人多么绝望!
米娅一个人住到人类小区那么勇敢,那些暴民真的好可恶!
最后面对镜头呼唤和平至死让人动容。
那个渣男竟然又回来恶心人了……还以为他会为米娅留下来呢,结果只是一次分手炮。
妮斯卡整个一季都在自己行动,那么炫酷,从未让人失望过!
最后竟然还升级了,成为新的领袖,下一季如果米娅彻底下线了,她应该是绝对的女一了吧?
她和女友真的好甜,但总觉得女友身份不简单……凯伦这一季基本没作啥妖,但是竟然被活生生打死了,留下可怜的萨姆。
萨姆本来挺可爱的,结果最后是什么鬼?
就因为劳拉的选择,小小的他要彻底黑化了?
那真的好坑啊!
利昂和大女儿这季纯粹是打酱油的,就完成一个从半人半机器人到人类的转化,给劳拉大女儿留下一个混血的种,但好像他也并不是彻底的人类,而是机器人和人类的融合。
乔终于离开劳拉了,只是没离婚,有点可惜!
为什么只是分居?
离婚多好啊,也不影响他们共同照顾孩子啊?
还以为他会和凯伦一起呢,结果刚开始暧昧,凯伦就被打死了。
劳拉这一季依旧坚挺!
让那些人去合成人基地参观,争取到了人类打合成人罚款;成功搞到菩提树计划,阻止了主角团基地大批合成人死亡。
她和那个科学家十分合拍,只是为什么不和乔离婚,和他在一起!
这一季的那个暴力女竟然没怎么作妖,反而是那个一直刷好感的黑人小哥竟然是boss!
斯坦利身材太好了,全程叮当!
而且人设也好,很喜欢!
复生小哥哥竟然又出来了,可惜彻底变成了V,不知道是好是坏!
第四季到现在还没什么消息,但是这一季看到最后,虽然有点扯,什么人类血液和合成人血液完美融合,什么大女儿的混血孩子就是未来等,越来越不科幻了,完全变成魔幻了,可是看到妮斯卡升级后那么炫酷,真的好期待她后面如何带领合成人。
不过米娅应该不在了吧?
痛哭!
感觉他们合成人抗争的进程,和我们人类的文明进化过程何其相似,同样是由一群伟大的先驱流血流泪,铺就往前的路,比如米娅,比如小黑,当然也会有暴力抗争,比如第二季和这一季的暴力女和那个善解人意的黑人小哥,但终究是要靠新的领导人,靠文明靠和平去感化去渲染。
几天追完了全三季,真的很好看,希望第四季快点出,必追。
一口气看了三季,最喜欢Niska,她从出生就没有受到关爱,甚至很长的一段时间被当做泄欲的工具,但她一直都诚实的面对自己,对那些后来给予自己善意的人,表面上看着凶巴巴的,但是心里却比谁都珍惜和坚定。
她向Astrid解释隐瞒自己是机器人的时候说“我怕你对我的喜欢停止”,她找Laura让她帮自己辩护,知道高层的阴谋后有计划的逃跑,我觉得她才是所有人里面最敢于信任、坚定、勇敢的带着疼痛前行的人。
前两季我以为米娅作为第一个初代机器人是最有坚定、勇敢这些美好品质的,可是看到第三季米娅被背叛后的过激反应,对人类的不信任让我知道之前米娅之所以温柔勇敢,不是天生,而是她之前接触的都是好的环境,但Niska不是,她一路泥泞,她走的时候和米娅说“你不能因为一个人而失去对其他人的信心”。
生活中很多人偏执,就是因为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当做真理和必然,实际上不是,你首先自己内心要有坚定的想法,它不会让你因为一些流言蜚语或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偶然而轻易崩塌。
比如遇到坏人,承认这个人是坏的,但不能因此认为所有人都是坏的,你可以愤懑、可以不满,但不要因此丧尸掉继续走下去的希望和勇气。
因为不试一试接下来会怎么样永远都不知道。
4月,这部剧陪我一路走来。
我很感激。
对我来说,这是一段疲惫工作之外的特别旅程。
这里面没有所谓的男主女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多线并进的叙述方式,我是很喜欢的。
故事的起点,我是带着言情脑轻松看剧的。
Mia和Leo想必就是这个剧的男女主了吧,帅哥人类配上美女机器人的跨物种恋爱设定。
结果呢,Leo是个急躁悲观的半人半机器男孩,而Mia扮演的竟是Leo的母亲角色。
律师老婆Laura害怕并防备着Anita(Mia失去自我意识后的名字),自己的儿子和丈夫对Anita的种种暧昧,令她想送走Anita这个显得异样的机器人。
而当丈夫终于对机器人Anita开启了成人模式,猎奇的兴奋涌上我的心头,这该不会是个科幻伦理情爱剧吧?!
真刺激啊。
可是就此,故事变奏,急转直下,丈夫为了遮掩自己这一次的出轨,看着Anita便像看着自己的罪证,他反常的坚决想要把Anita送走,眼不见为净。
正是这个男人的变化,令我看剧的视野开始慢慢变得严肃和认真。
这里不是在肤浅的讲述情与欲,这里也没有单纯的善与恶,每个人或者每类机器人,他们都有自己的立场、性格和选择。
这个剧带着我一起感受和思考的是两个主题: 一是,“变化“与人的复杂性多面性。
常有人轻易爱给别人下定义:“你是……”、“你变了”,诸如此类。
其实这是一种愚蠢而不自知的可笑行为。
你以为你看到了真相,可那只是呈现于人前“结果”的一面,如何抵达这个结果的中间历程是一步步更迭的。
除非全程悉心的去感受理解,答案才有可能全面和客观。
比如Laura和她的大女儿是如何与机器人建立情感联系(友情)的,比如Niska是如何从暴戾痛苦的机器人变得会爱与被爱的,比如Hester是如何从理智懵懂的二代觉醒机器人变成第二季boss的。
里面还有太多太多的人物了,许多都那样的鲜明美好,随着故事的推进,在我脑子里变得越来越清晰。
二是,维护权益是通过“暴力”手段还是“和平”手段。
这个思考主要在第三季铺陈开来。
第三季的主题是沉重的,看的过程中我几度难受压抑的停下,试图切换轻松点的东西来缓和情绪。
边缘人的生存状态、逃亡、背叛、杀戮。
一个瞬间,整间酒吧爆炸,一片欢声笑语的镜头瞬间切换成机器人和人类的尸体残骸,我亦随之揪心。
古有俗语:“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杀戮之气溢于言表。
看着觉醒的善良机器人被暴力分子残忍杀害,我心中也涌动着愤怒的情感,想象着如果身处那样的环境里,我是一个觉醒的机器人,我又会如何抉择?
会为着自己的同胞,为了信仰,以暴力方式去报复那些人类吗?
我又试想,站在普通人类的角度,对觉醒机器人的恐惧和防备,会令我变得偏激吗?
Mia被活生生的打死的镜头,屏幕外的我的内心受到震动,我想,屏幕里的民众亦是同样吧。
想起第二季的片尾,Laura对Hester说的一段话: “每次我见到新的机器人,我就会意识到David Elster所做的有多惊人。
他没有创造新的东西,也根本无意创造,他只是以你们重新塑造了我们,他做的很完美。
你们跟人类再一样不过了。
如果你是人类,你这类的人有个专门的名称,还有诊断和治疗方法。
医院和监狱里,多的是你这样充满暴力、受过伤害的人,生来就有些扭曲,时运不济过上了倒霉的生活。
你出问题了,跟某些人类一样。
” “Every time I meet another one of you, I realise what David Elster really did. Astonishing. He didn’t create anything new. He wasn’t ever trying to. He was remaking us, in your form and he did it perfectly. You couldn’t be more human. If you were human, there’d be a name for what you are. A diagnosis, treatment. Our hospitals and prisons are full of violent, damaged people, just like you, born wired a little wrong and having had the bad luck to have a shit life on top. You’ve gone wrong. Just like one of us would.” 暴力是解决不了人的问题的,只能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爱与和平才是属于人的希望。
这不仅是他们的生活的答案。
同样也是我的。
第二季里Niska接收感知测试的一句话我记忆很深:“Casually cruel to those close to you, then crying over pictures of people you’ve never met.”“人类对亲近的人时常冷酷无情,却为陌生人的照片哭泣。
” 我目前的生存生活环境里,也有形形色色的人,有善意的、有冷漠的、有利益倾轧的。
我要做的是,是认识我自己,努力成为我自己。
加油呢 仍是美好又充满希望的新一天啊!
🌻🌻🌻🌺🌺🌺🌱🌱🌱
什么时候你会心存感激?
什么时候你会真正学会爱与被爱?
虽然不愿相信,但我们必须承认,是在我们失去和被伤害后。
如同权利,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一次次受害的事实争取和“被赋予”的。
真实的人类或许只是个愚蠢的肉身《真实的人类》三季今天我已经全都看完了。
Mia为了她口中的“peace”,在权力的合谋之下死于人类暴徒的棍棒,她终于为她的目标献出了自己,并成为人类与合成人如何和谐相处路上的一个“意义”。
在政治的冷酷血腥和人性沦丧的展示中,宿命论观点不言而喻。
然而,不正是反宿命,才造就了科技奇迹——这些合成人吗?
在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反宿命,才会出现宗教,这种寄予人类无限希望的存在。
虽然这和某些宗教的论点相悖,虽然要引出下一季的关键词“hope”或许也为无限膨胀的欲望披上了华丽的外衣,成为宗教之所以迷人的一大原因。
也许由于AI是全球争相追逐的前沿科技,所以各种综艺和剧集也在拼命追热点,不愿放弃一点可能获得的流量和话题,这也成为继机器人伴侣之后我又一次关于AI的碎碎念。
但是这回我想说的并非科技带给我们的利好,而是回归本源,帮助人类如何正确面对自身,既有那些“我们是谁,我们从哪来,我们要到哪里去”的终极问题,也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收到的喜悦、悲伤、恐惧等各种感知,也就是剧中所谓的“意识“。
《功夫熊猫》中乌龟大师对熊猫说,“Sometimes you know,you don’t know. But sometimes you don’t know,you know. Sometimes you don’t know,you don’t know. Sometimes you know,you know.”最后一句我来问,“Do you know?
”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真的感知了吗?
喜怒哀乐这些理所应当的情绪放在刚刚获得意识解放的合成人身上时,会另他们感到无比困惑:为什么人类充满了无逻辑、无意义的行为和情绪?
那些成为区分自己和人类标志的、只会消耗能量的消遣何以让人类认为自身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除了生存,我们如何才能去信任和爱一个人?
讽刺的是,作为人类的一员,在这些问题上,我并没有获得比合成人更多的答案,相反,人类自身将自以为的理智花在如何欺骗、如何套路,而不是正常地表达自己和去真心地爱一个人。
很多剧之所以被评为高分、为人所喜欢,就在于我们在观看它们的同时,看到的其实是我们自己。
仇富?
你不配合成人的所思所想,何曾不是人类自身的思考困境?
正是对于未来充满的太多好奇和未知无法解答、又想与脑中的另一个声音实现自洽,所以才诞生了这些剧集,因为我们被情绪所左右,我们需要被一个答案喂饱。
然而更多时候,我们压根不会关注这些问题,我们并非“conscious“,我们把令人发笑的“我们是谁,我们从哪来,我们要到哪里去”的终极问题丢给哲学家去思考,完了还要嘲讽他们净做些无意义的事,可是自己每天刷抖音、懒得动囤积脂肪、在网上匿名骂骂人又有什么意义可言?
我们还不如合成人,我们浪费了我们的天赋。
很多时候我们仇富,可是我想说,抛开付出一切努力的精英不谈,即便是逾越法律和道德边界而获得非法财富的人,也是要付出精力和代价的啊,尽管那为我们所不齿。
精英从来是少数派,因为大部分人都只会仇富,而不是仇那个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自己。
其实质量一季比一季差都是预料之中的事,第三季就有一些很牵强的情节设置,还有一点我很奇怪的是,合成人作为最先进科技的结晶在保护自己的时候选择锻造冷兵器,编剧脑子里是不是都是……翔啊?!
即便资源紧张,徒手也能反抗人类啊喂!
深呼吸……最后,我再叨叨一句,最近因为画画在作人体练习,试着在每一块骨骼和肌肉中去理解人体构造的时候配合《真实的人类》,有一种别样的观感,不信你试试。
之前看一二季时总觉得两者矛盾的冲突还不够剧烈,直到这第三季,不知怎的竟在看第一集时哽咽眼眶湿润,为什么就不能从人类相互斗争的历史长河中吸取点经验教训呢。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剧中的人工智能已经有独立的思想和情感,所以在我这个不懂哲学和人性学的工科狗看来,基本可以等同于不同的种族。
同时为了方便,以下的论述也将拥有独立思想情感的人工智能简称为智能人。
我设想的总原则是互利共生。
那我们看看双方各自想要的都是什么。
人类想要的是远离这些所谓危险的智能人,并且由于历史事件,导致怨恨。
智能人想要的是自由和权利。
之所以想寻求解决方案,就是因为大家不想更多的杀戮,所以消灭智能人不在考虑范围内。
那我想到的办法就是让智能人为他们自己的生存负责。
具体的方案可以是这样,人类出资源,智能人出劳力共同完成两艘船的修建,修建完成后,一艘归人类所有,另一艘归智能人所有,让他们上船离开这个国家,可以去公海或者其它愿意他们停靠的地方。
这样一来是让智能人有了自由,最主要是他们可以慢慢积累资源,二来人类在这件事中也是有所回报,甚至可以让每个智能人在挣钱后回购自己,补偿生产他们的人类公司,而且毕竟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杀戮也是消耗人类自己的资源,就不能省点子弹么。
这之后智能人就相当于是国际的自由人,他们可以成立国家,但是一切都需要自己自足,如果合作的好,人类也可以继续为他们在类似于经济自贸区的地方提供工作,大家各区所需。
再往后智能人已经能像小国家一样自己运转了,就跟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一样了,他们也可以买块地,或者填海造陆都可以。
最后对于智能人对人类的威胁,就像其它国家对自己国家的威胁一样,一来是可以用经济的办法约束,二来也是鼓励人类自己也要不断发展生产力。
第一次写这样的评论,文笔不好,请多见谅:)
看到网路上被砍的消息,我才开始追(因为第三季确定是最后一季,我可以一口气看完省的牵肠挂肚)。
怎么说呢,真的是一口气追完,非常好看!
如果没有第三季最后一集,这剧真的可以封神!
它探讨了人道主义跟创世论,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赤裸裸剖开人类的自大,自私,伪善。
第一季我很讨厌Niska,第二季讨厌的人变成Hester,第三季是Agnes。。。
我不是女权主义者,不过编剧你这是跟女性犯冲?
怎么把冲动跟无情的角色都让女人演完了?
(微怒),后来想想,啊,男性里也有个无作为从第一季就挺招人烦的Leo,想想又舒坦了(←_←)Mia从第一季就是个近乎完美的角色,她无时无刻关心身边的人,有她在就让人感到安心,她的死,似乎也成了不可避免的结局,为了唤醒之后合成人跟人类的冲突,只是心疼她事事考虑着周围人,唯一爱上的男人是个渣。。。
太难过了,全剧最喜欢她跟Laura。
说到Laura,她从一开始对Mia保持着敌意,到后来为合成人的福利奔走,我真的爱死这种独立女律师角色了(当初也好喜欢傲骨贤妻,啊,离题了,回到Laura),她从小被母亲忽视怨恨,深刻了解不被重视的痛苦,于是她特别能对合成人的处境感同身受,后来才发现,她跟演Mia的演员也一起演过神探夏洛克,究竟是缘分还是英国演员太少了?
(哈哈哈)没有第四季了真好,因为第三季结尾很明显已经写崩了,玩脱了,编剧可能喝醉了写出这么扯的剧情,但是这剧的中心思想:因为人是最高级的物种,所以一切人类说了算,这是不是代表有一天,出现比人类更高级的物种时,人类的下场也会跟餐桌上的鱼肉虾蟹一般?
我想答案早已不言而喻了吧
合成人!
其实就是人类自己。
没错,这确实是一部科幻片。
18年最后一季结束,又一部人工智能影视剧!
其实探索人工智能的影视剧太多太多了,有觉醒之列的《机械姬》,有战斗之列的《终结者》、《异性灾变》,有意识探讨的《她》及这部作品,还有探讨较为全面,世界观宏大的《西部世界》,相对于这些成名的大作,其实这部英美剧显得稚嫩了些。
这部剧,做工还是较为粗糙的,在精美的、外观与人类不差毫厘的智能人满大街都是的情况下,时起彼浮的苹果手机铃声是什么鬼!
无线充电普及的今天来看,必要的充电线插头是不是太糙了。
合成人也显得较为不合科技水平,所谓合成人,就是一个人类表情僵硬,程序化的运动,流着蓝色血液,有着绿色眼睛(后面变成橘色,升级打怪之后变成蓝色!
),其他,没有看出来多少科技感了。
一般来说,科技的发展是全面性的、全局性的,在合成人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不该有我们这个时代的手机及笔记本电脑吧,仅仅从外形来说,是不是要更有科技感一些比较好!
其实看这部剧,你会觉得,如果不是那些表情僵硬的所谓合成人出现的话,看不出来是一部科幻片!
与同样是探讨人工智能觉醒的《西部世界》来对比,差太多了,根本不是一个等级!
上面说的糙其实是技术性的,可能经费问题,可能创作者角度问题,如果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糙也没有什么,因为,他们想探讨的其实不需要科技的支撑,他们只需要探讨种族歧视、伦理道德、价值取向等等社会学问题,不是自然科学问题,因此说,科技只是外衣,内核还是社会学的社会、伦理。
全片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合成人,有了意识的合成人,是什么!是一个种族,那么就出现了剧中不断变幻的种族歧视、争端、及大融合!
种族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自古以来,他是所有战争的根源、是所有殖民的祸根、是所有社会纷争的导火线、是恐怖主义的温床!
西方世界所谓的发现新大陆,变成土著居民的灭顶之灾。
人家大陆一直好好的在哪里矗立着,人家土著好好的生活着,需要你来发现?!!
所以,最近全世界掀起的捣毁雕像运动不足为奇!
是通过和平手段获得自己的地位和认可,还是通过战争争取自己的地位和认可!
这部剧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问题,被编剧整的拖沓冗长,故事絮絮叨叨!
两个手段,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常用手段,如西方世界的殖民战争,如甘地的不合作运动等等,获得认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可以理解,不过作为一部剧来看的话,故事性和喜剧冲突就打了折扣。
其实作为人工智能的作品来说,在意识和人伦、社会探讨上面,这部剧已经走得很远了,就是走的太远了,有点拉不回来了,以至于最后一季,出现了机器血液与人类血液融合出现超级人类的荒诞未来前景,堪为奇特!
人类自己的血液都不能相互融合,你还要融合机器的?
你给A型血的人输个B型血试试!
看到最后一季,其实创作者已经埋雷准备下一季了。
窃以为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故事性较差,探讨的问题走的太远,据说评分虽高,收视率低下,导致第四季被砍,也在情理之中吧。
毕竟看剧,并非人人都想整个是非对错出来,天天伦理道德,豆瓣第三季的评分只有4位数,也说明问题了。
期待米娅被某个科学家复活,清除掉她与渣男爱情故事的记忆。
继承她的体贴,敢于斗争的勇气,维系着合成人与人类平衡的桥梁。
第三季的结尾暗示黑化的Niska要成为合成人领袖,里奥的孩子的出生代表半机器人半人类才是合成人繁殖的希望。
有血有肉的人类会成为新一代合成人的“晚餐”和试验品,只有深爱人类和合成人的米娅才有可能打破这局面。
米娅的发展就是决定这剧的最终走向,这是我们这些观众希望看到的。
三季连着看完了。
确实可以和西部世界对比着看。
西部世界里,机器人在一个独立的社区或游戏场里,供人类娱乐。
而真实的人类里,机器人已经步入普通人的生活。
西部世界里注重的是人的意识的产生过程。
重点在机器人自我意识和反抗意识的发展。
而真实的人类里,我感觉重点在机器人和人类怎样相处的问题。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季。
边看边产生的一个疑问是在我们生活中,机器人究竟可以替代哪些工作?
又有哪些工作是人类必须干的?
换句话说,界限在哪里?
前几集里,那个黑发女机器人可以做饭,打扫卫生,可以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打游戏,还可以有18禁的成人功能,比人类更加准确,更有耐心,力气更大,所以那个小女孩迷上了这个机器人。
而女主则对孩子发感慨,自己已经成了一个毫无用处的多余人了。
人类该干什么呢?
出去挣钱,来供养这个机器人?
但多数工作都被机器人替代了,哪里还有人类挣钱的机会?
所以人类,尤其是底层的体力劳动者,才集合起来反抗,打砸机器人。
也是可以理解的。
人类对机器人产生感情,还在于机器人有了人类的外表和皮肤,假如是一个炒菜机,洗衣机,吸尘器,自动驾驶汽车等,可能人类也不会产生感情。
总感觉人的形态是很多人产生感情或者心生芥蒂的原因。
这部剧让人感触较深的就是第一季。
后面两季,机器人的反抗,机器人的信仰,机器人所选择的与人类相处的方式,都是扯淡了。
尤其是第三季,确实跟邪教或者恐怖组织有些相似。
有人主张和平共处,有人主张赶尽杀绝。
总之,看完该剧,能够引起一些对未来的思考,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有个评论里说这部剧讲的是5个狐仙修炼的故事。
表面看起来,个别情节上有相似之处。
但是国产剧里,很少有涉及但狐仙与人类相处的深度思考。
聊斋中,除了书生被美色诱惑,所有人都是反对狐仙的。
当然,狐仙也很少想过有系统有组织的反抗人类。
Why can’t everybody just be nicer
纯脑瘫
这片子终于拍到这种矛盾尖锐的地方了啊~~~绿眼睛不死光战争不会停止啊~~~个人评价:B+
第二季和第三季隔得太久,好多人物关系和zeroday的梗都忘记得差不多了。最主要是,这剧看的太压抑了吧,机器人一直在被碾压啊
没有第四季是对的
弃剧了
最后一集可以烂到没分
第三季剧情真的无语,看得我频频想笑,难怪被砍了
剧慌期随便看看。
确实没必要拍第四季了
好看,本来以为人工智能和人类的故事容易落入俗套,但这季结局依然处理了一个新的思路,得知下季还是有剧情可写就放心了。(鲜少剧集能鲜肉众多却演技在线剧情尚算吸引啊
结局搞啥阿
失望的一季
机器人的设定太弱了,觉醒之后就成了难民,东躲西藏住遍垃圾场,造个充电宝还短路,一拨学甘地,只差断电静坐抗议了,一拨学拉登,以为弄包炸药就能征服世界。最善良最可爱的那个,别人不要他学雷锋他就自杀了,被借壳之后就演上帝,全知全能地听任团灭70%,说世界和平的途径是混血,好么,第四季得靠男主啪啪啪了。
看到凯伦为了保护sum那一集,真的是心都碎了,侧面提现了母爱,少数群体在大环境下连活着都是那么艰难,只能不断的伪装,当多数群体拥有决定权时,你连选择的机会和资格都没有,你只能被同化,伪装,融合,才能生存,否则只能从这个世界上被抹除。
烂尾了
就这样的剧也能上九分? 果然豆瓣圣母多
前两季不错,这第三季编剧应该是编不下去了,好好的一个科幻剧,硬是给拍成人权道德剧了,圣母婊绝对好这口,也算是换了一个观剧受众定位。
为什么不出四 不出四当烂尾处理
@2020-02-11 00: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