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了很多关于神存在的例子,或者称为巧合。
但是其中2句话我很欣赏,1.你没见过的不代表没有;2.你相信有鬼,就应该相信有神。
影片的剧情很简单也很老套。
一个准神父不相信神,然后在驱魔历程中,被种种事实说服,成了神的忠仆。
影片的节奏很好,气氛把握也很到位,安东尼奥霍姆金斯的表演一如既往的到位。
(其中一大段他坐着,身体被绑着,只靠表情和语调表演,就像是在向沉默的羔羊致敬)片子属于让你有耐心看下去,但是看完后没有什么值得回味的,无聊时看看打发时间还是很适合的。
片子很经典的就是从始至终都没有所谓的神迹出现,这也是很多宗教电影共性。
只是恶魔出现在世人面前,就像数学的反证法(仔细想想好像不是反证法),我证明不了神的存在,就证明他的对立面的存在,然后你就信了。
这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万能的神至今没有消灭以撒旦等人为首的一小波反动分子,原来是在养匪啊。
神那么忙那里有时间一一应答世人,又怕世人因此不再相信他们的存在,于是跟恶魔达成了一点小默契。
这边我神没时间露面,恶魔你去,你去的效果也一样,世人都会相信我的存在。
恶魔整死人了,满意了;神,搞定信仰了,也满意了。
颇得《资治通鉴》的精髓啊。
表面上看来,《仪式》是一部关于驱魔的宗教电影,但是随着影片的深入和细节的挖掘,它给我的感觉是,《仪式》是一部披着“宗教”的外衣,讨论人心善恶以及信仰的影片。
主人公迈克是一位入殓师的孩子,在这样一个家庭之中,他的母亲早已离世,只剩下作为入殓师的父亲,而迈克的未来似乎也只能是继承他父亲的衣钵继续入殓师这样的职业。
但是迈克并不想和父亲一样成天跟死人打交道,于是他决定走另外一条在父亲认可范围之内的路——神职人员(宗教)。
相当于是影片开篇便没有告诉我们这是一部纯粹的宗教电影,因为主人公迈克就不是一位基督徒,他没有坚定的信仰,或许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他还是一个无神论者,他更多的是在探索未来的道路。
这个基调很重要,在暗中决定整个影片的走势。
下一个段落便是在讲迈克在神学院的学习,并最后宣誓成为一名“神父”。
然而从老师同迈克的对话我们得知,迈克的成绩是很优秀的,但是他唯一的弱项却是神学(神学院里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同时这门课程也可以看作是“信仰力”的测试指标,我认为)。
对于迈克而言,在他的知识体系当中,最出色的应该是科学,心理学尤为突出,而这些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恰好同神学有极其大的沟壑。
而且老师也提到,迈克的神学是故意考砸的。
也就是说迈克是知道这些知识,但却不信它们。
于是迈克决定退学,他给老师发了一封退学申请,但是老师试图挽留他(为什么老师非要挽留这名神学糟糕的学生?
影片后来告诉我们,正是因为在迈克身上所散发的理性以及“无信仰”,老师决定让他去罗马参加学习一个驱魔的课程)。
在挽留过程中,有一个突发事件,就是老师在雨中追逐迈克的过程中遇到了一起车祸,一名年轻的女孩当场被撞死了,作为神父的迈克上前为她超度(既然已经决定不在作为基督的信使,为何迈克还要为她超度?
这与信仰无关,只是迈克心中的善念以及迈克对于死亡的强大的承受能力,毕竟他曾经也是一名入殓师。
而这也是老师一直执着于迈克的原因)。
经过这一事件之后,迈克同老师有过一次交谈,老师劝说他,甚至还威胁他(学费),最后迈克只能选择服从老师的安排去梵蒂冈教廷参加驱魔师教士的培训课程。
可以看出哪怕迈克很努力地去选择自我的方向,但是生活对于他来说是被动的。
来到梵蒂冈参加学习驱魔课程的初期,迈克依旧还是对宗教充满的了怀疑,从他在课堂上的发言,以及与安吉丽娜的对话便可以看出。
而且他根本便是不相信有恶魔附体一说,在他的概念之中,这些都是精神上的疾病,更认为驱魔是荒谬的(科学与神学的碰撞,信仰问题)。
进行到这一步,迈克的心中并没有疑问,没有因为神学的熏陶而动摇他科学上的理解(无神论调)。
他所做的一切只是在按照某些生活中指示,去完成必要的步骤,就像是在走过场。
接下来就到了主人公真正的挑战了,他的新老师卢卡斯神父出现了。
卢卡斯神父并不是一名正统的驱魔师,而且他也并非是一名彻底虔诚的基督徒(这便是为何他会被恶魔附身)。
驱魔的过程,我便不再详述。
只是通过几次的驱魔,真正地颠覆了迈克对于魔鬼的认知,然而关键在于即便知道了魔鬼的存在,迈克也依然无法真正地建立对于上帝的虔诚信仰,表面二样,这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他无法驱魔。
这个渐变的过程中,有几处转折点,一是那位孕妇的死亡,一是迈克父亲的死亡,最后的高潮是卢卡斯神父被恶灵附身。
卢卡斯在收到患者死亡的打击后说,自己不知该相信什么了。
而在说出这话的时候,这名经验丰富(照理来说也是信仰坚定)的神父却是虚弱地感叹而发。
从这点上而言,影片是在超越宗教,因为信仰并不仅仅局限于宗教,而是极其庞大广泛的。
世界的未知实在太多,众多的无法解释,极其容易让人产生怀疑,而这点体现在这名老神父上便极具冲击。
这是与以往的宗教电影完全不同的。
到了这一点,便不仅仅是上帝和撒旦,而是信仰与怀疑、未知的冲撞。
在我看来,本片的上帝和撒旦实际是通过人心的善恶在进行对抗,而作为无神论者的迈克从始至终都可以看作是一名基督徒,因为他的心中没有道德观上的恶念,哪怕说他不信基督。
而反观卢卡斯神父,虽说是一名基督徒,后来去也屈服于撒旦,实则是心中有晦暗的一面,于是便成为了撒旦的突破口。
所以我认为,本片旨在讨论善恶,而且虽然善恶是分明的,但是一旦落脚在人这种“中介”上面,则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恰好与信仰这一主题联系在一起。
驅(祛)魔類型片裏,總有神父以上帝之名命對方自報名號的戲。
自報名號,很令我著迷。
怎麼報名?
不可能報假名,因為報假名等於欺騙。
但欺騙已經在神力的威嚴下失靈了。
所以只可能報真名。
「者行孫」或「行者孫」那種報名法,是不存在的。
有沒有可能「無名」?
無名就報不出來了。
我猜「無名」要分成三種情形,一種是雖無名字,仍可定位。
一種是完全無法定位。
第三種是客觀上可以定位,但它不認為可以。
雖無名字,仍可定位:仍然可以用一些特徵自我特定。
例如說:「我就是路邊那棵榕樹下的那位」。
假設如此報名,應該還是會被驅逐成功。
完全無法定位,那成了上帝自身。
顯然不可能。
第三種,客觀上可定位,但它主觀上不認為可以。
例如,明明是住在路邊那棵榕樹下的那位,但它就是不覺得這種說法足以特定自己。
若是第三種情形,試問還能不能被驅趕?
只要信仰唯一至上神,結論自然是任何異物都能被驅趕。
但是,另一方面,對方自報其名乃是加以驅趕的必要條件。
兩個前提加起來,結論只有一個:假設它不願意和任何特徵建立聯繫,它應該一開始就無法附身。
只是一陣游離的風,或者一個什麼。
抽象地看,能不能說在這思維背後運作的邏輯是:願意把自己和外物(特徵)建立自我指涉的聯繫,是異物控制人(附身)的必要條件。
也是給人控制(驅趕)的必要條件。
本片有一場戲恰恰給這邏輯下了註腳。
Lucas神父笑談他養的貓:都給牠們取了名字,但沒一隻聽使喚。
為什麼?
會不會正是剛才說的原因?
貓不會願意把自己交付給一個名字,一個聲音、一個外在的特徵。
貓,一種不能被馴化的肉食動物,有時可愛有時兇殘,在洋人眼裏,像是沒有附身能力的魔鬼,潛藏魔性,卻無魔力,只能嚇唬人。
貓不能附身控制人,也不受人控制。
因此,Lucas神父可以祛魔,卻無法喚貓。
這是本片的小幽默,但有大道理。
作为恶魔之王,你是不是最近很蛋疼啊?
有那么多的使命要完成,潘多拉的盒子至今下落不明、恶魔之门500年来从未打开,门的那头亿万恶灵在忍受地狱火的炙烤……你丫的去和一个老头子,一个小菜鸟去玩过家家,你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巴利?
你伤不起啊!!!!
有木有!!
有木有!!!
我终于搞懂我的信仰是什么了。
我信仰的是道法自然。
坚信的是共产主义,尊敬的是毛泽东周恩来,太阳不再是单纯的照明和补钙,我与太阳一起和光同尘。
太阳在我的心中一下子变得又红又大又温暖了起来。
月亮的阴晴圆缺也不再是悲伤怀秋的意象,而是温柔,又无比的清净。
风也不再是吹倒我的怪力,而是让我神清气爽毛孔抒发的药水。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希望你们这些已经去世的伟人善人保佑我。
就当做善事了ε(*・ω・)_/゚:・☆耶,我爱大自然。
希望大自然也爱我哟
我个人觉得 这个算不错的片子 很多哲学思想在里面 人亦是有了坚定的信念及信仰才能勇敢面对一切 所谓恶魔 也其实更多的表现为人的心魔 还有念想被恶魔操控 灵魂不再洁净 需要被洗礼 被驱散 需要勇敢
霍普金斯用近二十年的时间去摆脱《沉默的羔羊》中汉尼拔给他圈定的形象,但是似乎很难成功。
无论是导演还是观众,都是习惯从他那张脸上读出一个吃人博士的影子。
难怪这个惊悚电影也要用他的脸作为拉拢观众的砝码。
作为一部号称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驱魔电影,电影浓重的悬疑和宗教气氛会把1月空气变得更加阴冷。
巴尔相貌丑陋,声音沙哑,经常以猫,青蛙,人形出现,有时候也以三者混合的形象出现。。。
片中的猫、青蛙、带手链的枯槁人手出现时,男主角竟然没有想到恶魔巴尔。。。
情节开头不错,结尾应该更精彩才是,不过原声音乐相当对味儿,力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又迷上了孔明灯。
在那些晴朗或者阴霾的夜晚,这些薄纸做成的古老灯盏带着神秘莫测的箴言飞翔在澄澈或者混沌的天空中。
中国人是仪式感很强的民族,留恋夜空的先民敏锐地感受到这些不论身处何地的人们都能看到的星座具有某种联结时空的魔力,发明了天文,揭示四时与人生的关系,研究气象,善待自然,确信恭敬与谦逊不仅是一种形式,还是这世上最深刻的力量。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大河文明哺育了人们基于土地、乐善好群的集体主义精神。
我们不是没有梦想过海洋,然而却常常对那些不能掌控的事物望洋兴叹,所以只能制造出并不存在的神鬼去填海、去各显神通。
河流给予人们最初的想象力。
在岩石,在河床,两岸之间,处处都留下仪式的影子,逝者如斯乎。
一去不复返的江水就是我们对时间的理解,这理解是超乎所有民族之外的。
礼、仪,是汉民族的根本,甚至还是如今人们存在的根本。
你不曾面对夜空中飘忽不定的孔明灯凝望而感到放灯人的美好愿景吗?
你不曾在孤枕难眠的月圆之夜追逐月光的辗转而辗转反侧吗?
人们把纸钱燃烧成灰,认为它会借助风抵达一个极乐的世界。
堪舆注重仪式、形式感、名誉,而把其他归为“身外之物”,这种思维方式是绝无仅有的。
假如离开这些想象,人们简直难以生活。
从这一点来看,中国人是充满着宗教性的,他们具有臣服信仰的一切潜能:诚惶诚恐、群体意识、心怀自然。
可是,我们拥有自己的宗教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是否能像欧洲人、犹太人一样充满发自内心的骄傲?
不,我们没有。
仅仅是因为祖国地域辽阔、文化形式复杂、政治历史漫长吗?
曹操借张鲁玄学势力扩张政权,丘处机千里跋涉,劝成吉思汗戒杀,被封为神仙,且避免了中原更多的血腥,宗教是影响过政治的。
但是中国人更本质的宗教,却是那个在夜空中挥之不去的“礼”字,我确能体会那个站在辽阔土地上礼天的帝王他内心的虔诚与敬畏。
没有什么比这更神秘了,启示、预言和感应,请告诉我王朝的姓名吧,请为我言人祸福吧,将我作为人的卑微和惶恐一并带走吧。
天地的庄严造就了人们对自我渺小的认识,在遭受西方思潮不断以强势侵略或缓慢渗透等各种形式的杂糅,还是没有否认那个生活在浩渺云烟之外的无比卑微的自己。
而且,永远也不会拒绝谦卑和礼让的本能。
仪式是浪漫的,我们正是无法拒绝浪漫。
我们喜爱鸟类,认为鸟是漫游在人间的神的启示和神的眼睛,鸟儿寒来暑往的迁徙特性就是四季的仪式。
草木枯荣,我们从不等闲看待,蒹葭苍苍是对爱情和丰收的美好等待。
接受季节的到来是一场仪式。
接受诞生与死亡是一种仪式。
旧历新年,王朝的皇帝为他的江山守夜,请驾,净面,拈香,放炮仗……这一天他须比任何人都要小心谨慎,在威严的仪式面前,他是臣。
中华民族的宗教并没有一个清晰可托的形象,既不是儒道佛的结合体,也不是所有民俗的综合,而是一场仪式,是第一个中国人出生时仰望的天空,是上至天子下至平民无一例外的对造化和命运的臣服。
纤夫为什么要歌唱,采莲的女子为什么歌唱?
永恒的洛神哪,赋予我们河流般的生生能力、思维方式和心灵的坚韧,上善若水,祖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活法,即带着悲悯清澈的眼睛热爱和体恤生命,注重血缘和家庭,顾全大局,珍惜名节。
于是人们用氏族和部落作单位,以宗族和地位划分等级,与西方以公民为单位,以决斗和选举划分等级完全不同,我们走向了由道德支撑的社会,西方则走向了法制约束的社会。
这样看来,中国人仍然比西方人更具有建立起某种宗教的潜能,奇怪的是,善于审时度势的基督教反而不断更改自己,成为西方社会的普世价值,外国人来到中国,纷纷发现中国人缺乏信仰的一面,看到他们祈求鬼神仅仅是为了免除灾祸。
我终于想放弃“中国人是宗教性的”这个论证,可为什么,那些星群的轨迹常常影响我的行为,它们亘古不变的耀熠往往使我想象起命运?
没有报章告诉过人们科学考察队在掘墓之前会像清朝的皇帝那样放炮仗,倒是在西方电影《英国病人》里面却能看到考古学家对于灵魂的恐惧。
我们所信仰的关系着生死和性,这在中国从来都是禁忌,但我肯定中国人比任何一个民族都要了解这些禁忌,甚至更想实现它们。
借着中医和内丹学,中国人对禁忌做出了史无前例的勇敢探索,西方人不得不惊叹于我们对身体的了解和掌控,而我们从不谈论。
因此在信仰的问题上讳莫如深。
我无法证明中国人的宗教性,尽管清楚它确实存在、一直存在。
依我看,现在最要紧的便是让每一个中国人重新发现内心的虔诚。
城市居民不再放炮仗了,年轻人更是对儒道佛和民俗一知半解,充满热情地投入到社会的物质分配之中。
我记得小学一年级当少先队员的那一天,我们不明所以地走到操场上排队,运动员进行曲响起来了。
我和其他孩子一样因为兴奋而想偷笑,老师反复叮嘱不要说话,国歌响起来了。
我们还什么都不明白,但仪式令人庄严,那时候这群孩子内心一定充满了中国人的本能,仪式感的本能,不知神圣为何,但却肃穆,纯洁得令我心疼。
我不知道今天的孩子在系上红领巾的时候会不会涌出没来由的泪水,他们的泪也许比他们将来的财富和地位重要,也许就是这个民族的未来。
我弟弟信上帝.他认为他的存在就是在代替上帝拯救人类.每次打完电话他都会说愿上帝保佑你,各种为我祈祷.他很乐意与我谈论信上帝的好处.并全身心投入工作和关爱家人,只因他觉得他是主的化身- - 我不认为他们的信仰会造成交流障碍.即使我认真问他:上帝是否存在?而他总会回答:若爱存在,上帝就存在.因为上帝就是创造爱的源头 上帝永远住在爱里,上帝爱世界上所有人包括想悔改的罪人 想要信耶稣的可以到本地教堂买一本圣经看看 每个地方都有教堂的 信耶稣此生平安 来世得永生 有所信仰就会有所敬畏,有所敬畏就会知何事可为与何事不可为,知道了什么事可为什么事不可为,就不会干出背理天意人伦的逆天大错,遵从了天意人伦的法则就会一生安宁幸福 这就是大道之法则,也就是爱的法则,神之道!
/
故事七零八落,许多细节都没讲清楚,删得有点多,拍摄手法也无甚新意。小男生在霍普金斯前很没存在感啊。。。
少见的结局圆满的驱魔电影 == 说句题外话,驱魔确有真人真事,那为什么西方宗教里的魔鬼没有在东方里出现?当然在东方是鬼怪。用老马的理论又成了宗教是人类意识的变相,是虚假的。问题是这个解释能说明一切么?没看到不代表不存在。坚决鄙视老马的SB理论。
3.5分。在惊悚和宗教题材的神秘主义之下说的是一个人从无到有的信仰,换句话说是一部西方宗教主旋律,达芬奇密码的对立面。惊悚成分在这部影片里倒是为了主角的性格而服务,是一个值得赞许的亮点。
去掉首尾几十秒.. 这还真是部好电影..
开个玩笑其实魔鬼想把他掰弯,最后他还做了上帝的直男!恶魔最善运用内心阴暗面和恐惧里使你动摇。怀疑论信仰和赎罪类信仰,三种都撞击在一起也不比最早版本的驱魔差到哪里去,毕竟滴血未沾可以吐钉,在没有心理防备之下就被附身了,所以说信与不信就在一念之间~正如你并不孤独一样。前半段好
乏善可陈,这类宗教信仰的题材太烂俗了,且以个人「真实经历」为基础,没有迎合非欧美地区的观众口味的诚意。就其惊悚气氛的营造,颓废肾虚,少有精彩镜头,基本吓不到人,只有Michael 和他爸通电话又得知他死去已六小时之际颇有日式恐怖的味道,不过导演不善利用,让Michael哭丧,搞成
冲着霍普金斯看的 我说你怎么老是演这种题材的电影啊 而且最后都是被恶魔附身之类的····
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只是我们生活在物欲横流,缺失信仰的当今,也许魔鬼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也已经习以为常了。
真仪式
我现在对这些鬼啊怪啊的很不敏感
烂尾啊= = 想说世界观与我相悖…… 摄影不错 从此对青蛙有阴影= =
感觉就是在威胁我们这些无神论者。
宗教与科学
不好看,宗教片
上帝之手 永远是仁慈的
画面挺好看的,情节一步步进展到后来,气氛也铺垫得不错,抱着期待看了下去,结尾居然就……即使是真实事件改编,也可以处理得再有气魄些嘛……
故事还算紧凑,也时有惊悚效果,不过宗教色彩过浓,我终于还是没法太投入。老头演得真好,让我想起了《沉默的羔羊》,真的想给3颗半,可惜给不了。
驱魔题材看来真的不适合我,越看越闷,只是最后那个只有先相信魔鬼才能相信上帝的理论有点意思
6.2分
好一部迷信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