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Infinity and Beyond!
这句话多见于描写向宇宙进军的科幻作品中,今天拿来做盛赞“漫游者”(PlanetES)这部动画连续剧的题目,绝对不止是名副其实,因为她远远超越于我的文字描述和肤浅赞誉,在我的想象力和审美标准的前方熠熠闪光,除了认真观看一遍以外,没有其他任何方法能让你领略其美妙之万一。
不过,“漫游者”绝对只是一部小众影片,如果你在这个圈子里,自然能欣赏到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之妙。
但圈外一步之遥,往往就是莫名其妙甚至深感无聊了。
所以,下面就是套圈游戏,圈圈俱中,方可证明你是同道中人,大家可一同上路,分享“漫游者”的无限乐趣。
1)狂热科幻爱好者“漫游者”的故事发生在2075年,人类对宇宙的开发和利用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太空旅行和空间站已司空见惯、月面建起了大都市,人类已踏足火星,而登陆木星的计划正在紧张实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影片却将视角集中到了一群负责在近地轨道清除宇宙垃圾的“残骸科”员工身上,这些普通的宇宙蓝领工作艰苦、待遇不高、牢骚满腹却又干劲儿十足。
这样的选题与现下时髦的科幻动画片中动辄爆发的宇宙战争、特异能力少年少女扎堆儿的情况相比较,无疑是过于平常了,在这样一个平实的基础上要玩出彩儿,主创人员祭起的法宝就是硬核级(Hardcore)的科幻内容。
科幻科幻,第一是“科”,故事必须建筑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
大多数科幻影片为了照顾普通观众的观感,在这一点上做了妥协牺牲,而“漫游者”则坚守了原则。
举两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宇宙空间是没有空气的,声音无法传播。
因此在“漫游者”中出现舱外行走的场景时,你只能在一片寂静中听到角色们使用通讯器进行的对话,而宇宙飞船掠过,推进器点火爆发的时候,你是绝对听不到任何音效的。
这样做,固然牺牲了视听效果,但却能够让真正的科幻迷捻须微笑。
还有一处更加明显,就是主角们的宇航服。
对普通影片而言,科幻的题材只是吸引观众买票进入剧场的一个卖点,而通常情况下主演的知名度是一个更重要的卖点。
由此导致了这样一种与现实完全脱节只有在电影中才会有的情况:主角们的宇航服都有一个又大又透明象玻璃鱼缸一样的头罩,因为只有这样,观众才能看到他们希望看到的汤哥水妹们的风采和神韵么。
在“漫游者”中,主角们的宇航服完全是按照收集宇宙垃圾的危险工作而设计的,头罩小又有很多防护,只能通过正面的一小块透明区域看到主角的脸。
而当工作的危险度加强的时候,连这一小块地方都会被可收放的防护罩挡上,主角们通过内部显示器观看外面的情况。
这时对于观众而言,屏幕上漂浮着的就是一些完全无法从外观分辨的铁罐头了。
这样的画面,如果不是对科幻有极强的执念和信心的话,是决不可能在商业影片中出现的。
科幻的第二要素当然是“幻”,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幻想,在这方面,“漫游者”也是绝对过瘾的。
影片中太空站和月面都市的宏大壮观、宇宙旅行的点滴细节、远征木星计划的曲折经历……充满了丰富的幻想元素和大量惊人细节,让真正的科幻迷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不过,在这里我也要小小窃笑一下,因为这部2003年的影片中的部分幻想,已经在今天被证明“过时”了--在空间站和月面都市中,空气是宝贵的循环资源,因此片中一位抽烟的重要女性角色--Fee非常痛苦,她只有在太空站中为数不多的吸烟室中才能过一下瘾,甚至在办公室里,她也只能呆在一个电话亭大小的隔离设备中才能抽烟。
这种矛盾冲突在某一集中成为故事主线,极大地推动了情节发展。
可是,就在看完这部影片不久,我的朋友何D君就买了一种叫“如烟”的东西,号称要利用它戒烟。
这是一种不燃烧的形似烟斗或雪茄的东西,内置气溶胶类型的烟弹。
对于抽烟者来说味道感觉都和抽真的烟没什么区别,但是完全没有燃烧和二手烟的威胁。
不要说70年以后了,现在恐怕都可以满足宇宙旅行的需要了,“未来”的问题已经被“聪明”的中国人提前解决了!
2)狂热动画爱好者“漫游者”改编自幸村诚的同名漫画,漫画在2002年获得了日本科幻大奖“星云赏”。
我刚看完第一卷,非常之棒,绝对是十年难得一见的精品!
不过,这种题材,在现阶段无疑只有用动画这种形式才能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首先,原著的故事内容丰富,紧凑连贯,不可能压缩到一部电影的长度。
如果拍成真人实景的电视连续剧,投资不知道要翻多少个跟头了。
而且就算有钱,效果也不见得好。
将“漫游者”与同期上映、同样是科幻题材的美国电视剧集Battlestar Galactica相比,动画片无疑是精致细腻多了。
我只是动画片的爱好者,但是对于动画理论和生产过程却没什么了解,所以没法象那些动画影评人一样从同画面活动角色数、色彩设定啊这些专业角度来说什么。
我看到的是流畅的画面、丰富的细节、紧凑的结构、赏心悦目的颜色和丰富的场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集的片头,聚集了人类航天史上的重大事件,从远古时代的壁画、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火箭设计、V2火箭空袭伦敦、美苏太空竞赛期间的各型火箭、Armstrong登上月球……震撼力十足的画面配合激动人心的音乐,真是绝了!
3)不着四六的理想主义者我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刚拿到“漫游者”这套DVD时,看着封面上各色没心没肺笑嘻嘻的“残骸科”员工群像时,我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一部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励志动画。
但是,当我看到中间时,已经完全被搞糊涂了。
在主角星野八朗太竞争进入木星远征队的几集中,故事变得非常、非常、非常阴暗。
虽然我不喜欢那种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片子,喜欢曲折和意外的惊喜,但是这个弯子未免拐的太狠了一点,有点让人难以接受。
还好,经过这几集的极度压抑,影片最终还是走向了理想主义的光明结局,让人感受到一种浮出海面,痛快淋漓的呼吸快感。
不管现实有多么残酷,坚持自己的信念,哪怕曲折前进也绝不妥协退让,在这一点上,我希望我也能象片中那些宇宙清洁工一样,永远不着四六地乐观、向往和奋斗下去--伸手摘星,即使徒劳无功,亦不致一手污泥(When you reach for the stars you may not quite get one, but you won't come up with a handful of mud either---Leo Burnett)。
最后一话,哈奇姆终于放下了杀意。
他重新走回了荒芜月面的深暗之处。
小八和小爱重新回到了宇宙,他们的结合以地球为见证。
正盛、艾德露小姐、特鲁夫,连同人类的冯布朗号,都向着更光明的未来前进。
库蕾娅被小爱所救,她的心重新有了归处。
只有哈奇姆,重新踏入了黑暗。
(地球多么的美丽啊)编剧唯独在此处留下一笔,是因为他在否定哈奇姆?
还是本剧人文关怀虚假的烂尾?
不妨说,哈奇姆与各位反抗者,他们都结局,编剧已经无法在正传中书写。
编剧很清醒,弱者的反抗注定是一种徒劳。
这不是他“虚假”的人文关怀,而是他对这个你死我活的残酷世界的深刻理解。
宇宙保卫战线出卖了这场战争中它的所有追随者。
库蕾娅、哈奇姆,他们用崇高的决心,要为他们的同胞在宇宙中,在地球上,杀出一条活路。
宇宙的垄断国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库蕾娅、哈奇姆,他们本应该是最欢心鼓舞的一群人。
大团圆的结局,明明可以这样写。
可大河内没有强行给他们加上这样的结果。
作为战胜的一方,他们一位受到了审判,一个则在修罗中挣扎,不知月面上与诺诺相遇后,他解脱了没有。
蝼蚁们的领袖?
在他那张无形的手下,你们仍然是蝼蚁。
这才是点睛之笔
只补充这一点了,多余的不提。
这部番一集25分钟,但有时一集甚至能让我看一个小时之久。
剧本里面太多的细节,让我不得不停下来思考和回味。
大河内设计的剧本可以说是短剧写作的教科书级水平。
番剧前半段的单元剧形式,每集主题都非常明确,但却能在讲单个故事的时候,对照好几条平行的支线,使得虽然故事简短但不枯燥,在对照之下反而更加深刻,且两头发力,影响到主角一行。
人物也在情节故事中逐渐揭示,逐层反转,也正是反转让我们更深刻的意识到作为人的丰富性。
结局数集则使诸多条人物故事犹如百川入海,将已有的铺垫和矛盾通通汇集到一起,在这之中推动剧情,也使人物产生变化成长,这为结局的宏大、繁琐、矛盾的突出、悬念的层层递进与揭示都做足了蓄势。
刚看完就过来评论的。
结局两集,大河内刀得够神,也甜的齁人。
小爱在荒芜的月面上,她背着库蕾娅,就像背着十字架一般沉重吧。
她所信仰的爱使得她的命运必然会是宗教般的悲壮。
这个场面展现了顶级的悬念设计:一面是小爱和库蕾娅这两个人物的命运,一面是关于爱的理念的终极回答。
无论如何,田名部爱是一个坚强的女孩。
结局处求婚的糖,几乎一瞬间让我忘记了所有大团圆结局处展现出的不和谐......大河内发的糖都如此高级,所以为什么不让他写完prpr的最后两集!!
/doge各集中好多细节,台词上的情节设计上的镜头上的主题上的, 真想一一拿出来回味,但是肯定是没时间了
当看过第一话时, 我立刻就被吸引了, 然后, 一口气接到洛克-史密斯的冯-布朗木星计划, 19话时, 从头带八和正盛的争论, 到21话, 和哈奇姆的争论, 越看越纠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自己的痛苦,自己所坚持为之战斗的意愿, 很难断定谁是谁非, 因为一个只经历过自己的人生的人, 很难去理解甚至去帮助一个过着和自己完全不同人生的人, 特别是那个人所坚持的战斗意志是建立在破坏自己所一直崇尚的东西之上, 如果真能理解并作出英明的判断,那无非是圣人了. 而这里讲的便是恐怖袭击, 发达国家中从小怀揣着梦想长大的人和发展中国家经历着战乱看着无数同胞死去的人之间无法信赖的关系, 开发者们的罪恶, 但怀着仇恨的悲伤的人们的做法就正确吗? 就像tori amos的1990年的专辑little earthquakes一样, 这些都是颤动人们反思自己的做法的小地震, 而当我试着去理解正盛和田名部, 头带八和洛克史密斯, 哈奇姆和库蕾雅所坚持的感情和信念时, 我真的是纠结的不知如何是好.
第一次看的时候就被OP超多的信息量吸引了。
从古代先人们的壁画中对天空的向往到V2升空再到俄国火箭之父手拿助听器听小孩子的吵闹,可以看出探索未知的这群人是充满着孩子气的幻想后而进入这一领域。
虽说在前进过程中有时需要承受失败,有时需要向现实妥协(V2诞生时被称作航天时代的开始,而最后不得不成为战争工具)人类一次次对未知进行挑战从而进步,航天人的艰辛探索与困苦平民的生死哪一个更能左右人类 这个物种的繁衍下去和进步。
对不起,我不知道。
当然答案也有可能是女主一直强调的 爱。
不过光是看航天人的不断进步探索 我是泪目了。
当美国室友推荐我这部作品时,我是完全没有对这部十六年前上映,名字土气的冷门动画产生半点兴趣的。
后来还是碍于他多次提醒,无奈地点开了第一集却一发不可收拾。
没想到一部动漫带给我的震撼竟然比星际穿越、三体这些作品还要强烈。
宇宙之美、人性之深,有太多感触无法用文字表达。
对于这26集动画,每个人的感触也许不大相同,但其中对权衡梦想与现实的讨论,想必每个人都会有所深思吧。
希望所有向往宇宙,对生活感到过迷茫的人都不再错过这部被遗忘的神作。
从琉希拿起枪反抗,喊着还有好多事情没做和菲嘶吼划破天际的那一刻,我开始结局式的感动,对于宇宙,人虽然渺小,但用爆发的求生欲望证明了自身的存在然后被感动的不是没有拿氧气,而是爱背着克丽亚在月球上,突然明白8的追求而瘫倒在地,Planetes响起,我就被感动到不行了,可是寝室的人全睡了,我只能忍住声音经历了距离和生死的离别,再次一起以最初的状态穿着宇宙服出toybox,看到这里不会被感动的人应该是没有.和最初的时候比,极光依旧不变.看极光的心情却变得欣慰无比.也许,以前是因为能看到它,现在是因为能和它一起存在.二人在宇宙中玩着文字接龙,于其说它浪漫,还不如称之为对人生平静,单纯,温朴的人生态度.无论从宇宙的角度去看他们,还是他们的角度去看宇宙,日本人对一和全的诠释,或深或浅地体现在很多作品中,让人抱着爱和和平去重新认识一切回想起大学时光看的这部动画 结局一直回旋于脑海
库蕾雅转身走后,小声的对头带八说了句,对谁都是半途而废的温柔。
真是很忧伤的一句埋怨啊。
也是应了那句,出现在剧中很多人头上的一句话,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一直认为,勇敢率直,为了自己的梦想拼力而为,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而往往因此忽略了其它同样需要呵护的事情。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吐不快。
平心而论,《星空清理者》作为科幻作品是一位严谨的科普老师,却不是一个大胆的幻想者。
细节保守,宇宙航行器外形成谜(如果真是翻盖手机广告那就算了)。
与同时期作品相比,论哲学意味探究的深度,对未来的大胆想象,它不如《攻壳》;论极致的孤独,对情节的把握和情感的烘托,它不如《CB》(黑石曜的神曲与后半部分及格的钢琴抒情伴奏不算,前半段的蜜汁二胡让人真实地摸不着头脑)。
但这正是它的主旨所在。
它讲的是人,(当然以上几部神作讲的都是人),却不同于自说自话清醒而悲观的《攻壳》,讲述孤独和罗曼蒂克消亡的《CB》,它里面的人是世俗的,微小的,它的视角是主观的,现实的。
他们不像少佐有着难以匹敌的力量、基于上帝视角内化的求索,也不像SPIKE一样一只眼看着无法释怀的过去,在宇宙中进行自我放逐。
主角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挂念,都在世俗的蛛网中瞻前顾后,作式微的挣扎。
所以他们的困境看起来是那么可笑,他们犯的错误,吃的苦楚看起来是那么尴尬——尴尬是因为在他们身上我们明明白白的看到自己。
清高的悲伤和极致的孤独是很吸引人的,它们把我们身上隐隐潜藏的特质放大到极致,这也是《攻壳》和《CB》最性感之处。
而《星空》令人复杂:尴尬和钝痛正因为它戳中了自己,说到底我们都是既不洒脱心思各异,朝令夕改尴尬求生的人啊。
科幻的部分就不多说了。
大学之后就与理科课分道扬镳,在动画中却学到许多。
OP和ED都为上佳之作,人类征服宇宙的路途让人热血沸腾。
而几位主角的完美与不完美却更让我沉迷。
人能活几辈子呢?
人活一辈子最多又能经历多少呢?
不过是借着故事过一把潇洒的瘾和说出心里想要说的话罢了。
因为相似而刺痛,因为刺痛而清醒。
田名部:我们忘了怎么飞翔,还要去拔后来者的翅膀田名部,全片女主角,也是争议最大的人物。
我一向对一味给别人制造麻烦的主角是没什么好感的(即使是为了拖动剧情让主角智商下线也不能忍受),所以一集,两集,直到第三集,我几乎要放弃这番了。
当田名部以毫无逻辑的“爱”的理由做着毫无脑子的事情的时候,我是愤怒的:这世界有多少的余地存放你的虚伪和自大?
而我的朋友是一个乐于抬杠的人。
当我气呼呼向他解释田名部截下漂流的宇航员的尸体的行为时,他略加思忖,回答说:“在某种意义上这种‘爱’也没错。
毕竟对于死去的人来说,留下的物质最终如何并没有意义;对活着的人来说,路还要继续下去,这对他们更有意义。
”也许是被他说动了。
我耐着性子看下去,看着田名部一点点地成长。
片中花了不小的篇幅描写她如何成为一个熟练的操纵士,也许是为了爱情作铺垫,但我更愿意把这看作人物自己的成长弧光。
直到最后,当头带八要离开半部,田名部用一个人的勇气撑起了整个部门。
她成为了温柔而坚定的一根线,维系着头带八和其他的小伙伴,乃至现实的世界。
当我看见弹幕里越来越多地出现“女主怎么还不出来”“这时候就该女主出现了”,我就知道我想对了:田名部是我们想要成为却不敢成为的人、一旦出现所有人都想要去依靠的人。
正盛说的对,田名部才是出现了就要好好抓住的女人啊。
无疑救起天鹅小姐是她的高光时刻。
田名部也是一个人,也会纠结,也会有本能的求胜欲,但最后心里的执着还是战胜了一切。
有多少人能从一而终坚持信念呢?
有信念的人是辛苦的,也是幸福的:他们不用因为动摇而犹豫。
我更爱的却是田名部给头带八那一封又一封的信。
她是那么善良,从来不愿意相信头带八说出的“抛弃”,而是温柔又坚韧地,把他看作一个走错了路的孩子,一点点牵他回家。
两人再次相遇之时,轮椅上的爱还是笑了,乐观得让人心疼:到了这时,她最在意的还是头带八,甚至布雷亚。
此时冲动化作了一种坚强的力量。
我们却也知道不用太担心爱:爱人和力量她都已得到,还有什么是跨不过去的呢?
(头带八居然一个正式道歉都没有哼!!
)再举一个例子,田名部的成长道路其实非常像许三多。
一样的带着傻气,成为团队的麻烦,一样的最后成长为最为坚韧的力量。
然而我们在生活中又给了这样的人多少的空间呢?
我们难道没有迫不及待地以“为你好”的名义匆匆打磨他们的棱角,这其中又有几分是出于“你就应该跟大家一样”的惯性和“我做不到的你也省省吧”的虚荣心呢?
很多时候,我们失去了高飞的勇气,却还在迫不及待地拔去后来者的翅膀。
田名部的爱是,许三多的红星也是。
所以,如果成为不了他们,也至少多一些包容,像费和史今那样吧。
头带八:在奋斗和焦虑中迷失的我们最初看的时候,觉得整个团队都对田名部无比地包容。
看到后面才发觉,头带八才是半部团宠。
对他的梦想,小队里没人嗤之以鼻;在田名部刚来的时候,菲也让她对头带八保持耐心。
甚至于在后半段头带八迷茫之时,半部对他的关系也从没变过。
相较于田名部这样执着得不甚真实的珍稀物种,头带八无疑与我们更为接近。
在故事开头,头带八的吐槽简直是广大群众的心声:这个新人,也太KY了吧!
但我们看着头带八从野心勃勃的小伙子到逐渐怀疑自身的社会人,看着他因为焦虑和自我怀疑渐渐走上歧路,看到他走火入魔以至于伤害了那么多身边的人。
当故事进行下去,头带八的失败逐渐成为渐渐显现的必然:在比较中,在焦虑中,他渐渐失去了自己,并且还没有意识到失去的那部分于他是何其宝贵。
到倒数几集时,我每看一会就要停下来平缓情绪。
实在是太像了,那种好友升迁后给予祝福却暗暗不甘的嫉妒,那种对于自己的怀疑,那种为了达成所谓唯一的目的渐渐变得不像自己的感受。
这是不是每个“社会人”必经的试炼呢?
我阅历尚浅,也被旁人屡屡埋怨过“眼里掺不得一点沙子”,然而在某些时刻仍能感受到这种彷徨。
我们都在被环境磋磨着,然后以此为理由让自己逐渐麻木堕落。
动漫里终究是仁慈的,头带八还是有着这么一大群爱着他的人,给予他指导,勇气和力量,让他终究完成了自我救赎。
他们实在是太好太好,以致于头带八之后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感谢和感动都让我心中有一丝丝不爽。
(哼才不是因为Luna萝莉也喜欢你才讨厌你呢)头带八某种意义上和天鹅公主一样,更接近满身缺点伤痕累累的“社会人”。
天鹅小姐:你的一丝不苟不过是自卑的强大伪装库雷雅,我对她的感情是很复杂的。
复杂来源于理解。
这部作品做得最好的就是人物塑造与情节组织(除了前期略略崩掉的田名部)。
这些人是如此的真实,不仅在于他们的性格真实,还有他们背景的详尽和令人信服的动机变化。
我一直是心疼这个女孩子的。
她是那么努力,但在别人看来,这种努力算是什么呢?
“天鹅小姐”,多么贴切又讽刺的称号,浮在水面上的优雅是依托水底下的不停划动产生的假想,偏这一池水如此清澈,便使得一切的努力在旁人看来又可怜又可笑。
是的,可笑。
而最残忍的莫过于,她自己对这种可笑了解得最为透彻,甚至比别人还要透彻,但她什么都做不了,只能佯装一无所知,继续勤勤恳恳。
在富二代来巡船之时,真不知道库雷雅是如何想的。
应该也是麻木了吧。
像空乘小姐一样利用美色,她做不到;像田名部一样愤而出拳,她亦做不到。
尴尬,无处不在的尴尬,故作清高的可笑的尴尬。
她是每一个“凤凰”的缩影,是挣扎在尴尬岗位上的尴尬“精英”们的缩影。
天鹅小姐总归是会爆发的。
因为这样勉强自己的人,一定有一个为之牺牲的底线。
对于库雷雅来说,是祖国山河破碎的事实。
“宇宙上看去,哪会有什么国界线”,这样的话语足以让一切听到的人心神振动。
但长久的压抑爆发之后是对自己的彻底否定和质问,并转化为愤怒和暴力。
对比起不甚真实的田名部,我觉得库雷雅的举动才更像一个骤然被煽动的青年。
因为自责而愈发成为为报国仇的执念,此时的库雷雅已经失去了理智。
故事仍旧是温情的,好在天鹅小姐最终得到了重来的机会。
最后的她,拥有了温柔而坚定的力量,和真正为之奋斗的目标。
可以想见在将来,能干的天鹅小姐达到的成就甚至可能比田名部、头带八还要高出许多,当然,她背负的东西也将比他们多得多。
我们终会在星尘间相遇太多的好故事在26集的篇幅中娓娓道来。
即使脱去众多的政治、人性、哲学描写,光是对广袤宇宙本身的描绘,在这部动画中就足以震撼人心。
长眠宇宙的宇航员、浪漫又危险荒凉的月海、还有在宇宙中微不足道却足以致命的小小垃圾,它们是如此引人入胜。
诚然在这个时代,一切都如此不定。
人类可能很久都不会启程,也可能明天某个珍贵矿藏被发现,宇宙开发就得以突飞猛进地发展。
我们总想了解得更多,探索得更多,这难道不就是我们拥有思考能力的意义吗?
危险,致命而美丽。
空寂,沉默和绝对的力量。
我们来源于微尘,也必将相遇于某处。
这是一篇本不该存在的感悟。
我向来是个缺乏表达欲望的人,如果不是有什么明显违背了我的常识,我宁可一直沉默下去。
非常不幸,某些评论成功做到了这一点,甚至一度让我怀疑自己的判断能力。
本话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愉快,轻松之余又有几分严肃,像是青椒肉丝里的青椒。
田名部举着人家父亲的棺材立在飞船表面上,威胁着要扔下大气层去,此时响起的却是雄壮的管弦乐。
看到这一幕我几乎笑死。
这绝对是我近几年印象最深刻的动画片段之一。
在抢棺材这样一个看似荒诞的事件里,巧妙展现了不同角色间的冲突,同时隐含着某种对人类文明的反思。
能写出这种桥段我真是做梦都要笑醒。
于是我怀着愉快的心情点进了评论区,想看看其他人对第三话的看法,然后彻底傻了眼。
我惊恐地发现有不少人在批判女主的所作所为,不禁怀疑制作组是不是辱华了。
更为神奇的是我发现这些评论同辱华毫无关系,仅仅是在愤怒地抨击一段我颇为欣赏的剧情。
这种情况反而更令我摸不着头脑,令我觉得自己像是个冲进游行队伍的素食主义者,喊了阵口号后发现队伍里全是食人族。
其实仔细想想,这些批评也不是没有道理:如果有个女同事天天和我谈这些,我大概也会被烦死,可能还忍不住揍她几拳。
但我十分不理解为什么要以相亲般的眼光去审视一部动画。
干这种事应该去微博。
那里多的是真实存在的傻逼,可以理直气壮地进行审判,何必在个影评网站上对一个平面人物大动肝火。
有评论说女主自作多情,我想这他妈不是废话。
尸体除了自作多情还能拿来干什么。
八郎太认为应该尊重死者的意愿,这不也是自作多情,死了还哪来的意愿;被区区一张相片改变想法的女儿亦如此。
田名部与其他人的区别在于,她的自作多情是有实际行动的。
抢棺材的做法当然很幼稚,而且很有可能丢饭碗,但我看动画不是为了来提升员工素养的。
认为女主的行为很恶心的人,其实可以想想反过来的情况:女儿要求再见父亲一面。
空间站准备送还遗体的时候,八郎太喊道:“你们这群幼稚的家伙。
”然后穿上宇航服抢走太空舱,登上飞船表面,叫嚣着要把棺材扔下去。
田名部激动地对八郎太说:“这个事情概率有多小你知道吗,法德兰先生一定是后悔了才回来的。
”八郎太大喊:“八嘎,同为宇航员我能明白,这个男人是想一个人死去的啊。
”这时雄壮的BGM响起,八郎太颤颤巍巍地说道:“地球对一个男人而言,实在是太小了。。。
”接着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从舱中缓缓飘起,封面上是个如同喜之郎广告般身材矮小的宇航员。
女儿看到不由得瞪大了眼睛,一阵沉默后说道:“请你们把我父亲,发射回太空吧。。。
”这时说女主恶心的人又会怎么想呢。
我想这些人总不会说:老子最讨厌这种有圣父情结的男主了,见一个打一个。
由于那些富有正义感的评论,我又把第三话重新看了一遍,以确认是否有所疏漏,结果越看越觉得这话牛逼。
它让我想起波拉尼奥的某些短篇:十几二十页的文字,将宏大的命题裹得服服帖帖。
仔细看会发现,第三话在短短二十几分钟里,表现了对保险业的戏谑、面对死亡的人生态度、太空情结、亡者的力量以及亲情等一系列主题,而且都巧妙地利用了空间站这一背景。
想到这我不禁对大河内肃然起敬。
再去思考抢棺材这段情节的时候,我忽然觉得没有一开始那么荒诞了。
说它荒诞是因为整件事是由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偶然引起的:一个本应安眠于太空深处的男人,以天文数字的概率受到引力的捕捉,回到了本想逃离的地球。
更为荒诞的是有个与之毫不相干的小职员,坚信这是这具尸体想念家人的结果,为此不惜和上司对着干,还差点把棺材丢到大气层去。
如果没有后面的剧情,这集就是个带黑色幽默的职场喜剧。
然而结果是怎样呢。
自认为理解死者的男主指责田名部无理取闹的时候,一张合影从舱内缓缓飘了起来。
法德兰的女儿看到照片后泪流满面,决定要回父亲的遗体。
这个镜头其实不能证明什么,只是不难想象,当时女儿脑中应该是这样一副场景:常年置家人于不顾的父亲,在生命最后一刻看着家人的照片,欣慰地笑了。
至于事实究竟如何,本话始终没给出确定的答案。
这也是我觉得最耐人寻味的地方:男女主在外太空吵来吵去,最后发展到抢棺材的地步,说到底只是在围着具尸体打转。
死者本应永远地沉默下去,却在本话中通过形形色色的人物,不断发出各种声音与意见。
“我想他一定度过了满足的一生”“父亲的目光一直与宇宙深处相连接”“他想死在宇宙里,同为宇航员的我能明白这一点”“不对,法德兰先生后悔了。
在宇宙里迷失,但还是想回到这里来。
”这些围绕尸体发生的对话一点也不荒诞,因为类似的剧情每天都在上演。
如今人们在网上就各类事件发表立场与看法,为了些不合心意的说法吵得头破血流。
还有人躲在一旁看戏,盼着有哪方权威来一锤定音,或是期待某种戏剧性的反转。
这些网络事件何尝不是一具具任人想象与解剖的尸体呢。
很难想象一段几分钟不到的动画能包含如此多的东西:家人间的羁绊、冲动的理想主义、对太空情结的反思以及话语权的冲突。
与本话在我心中引发的种种思考与情绪相比,女主行为是否端正,违反劳动法第几条这种事实在是不值一提。
最后,动画里女主说了这样一句话:宇宙对一个人而言,实在是过于广大了。
看到这里我真的非常感动。
我想爱当然是盲目的,如同田名部坚信,太空舱返回这一天文学上的事实,是由爱这一虚无缥缈的事物所导致的。
而这种幼稚且毫无根据、甚至于引人发笑的信念,也许是这大得令人绝望的宇宙里,唯一能将人们联结在一起的事物。
排名不分先后1,为了给军事卫星让道儿,推下的和平纪念碑在大气层里化成彩色的流星2,「那谁来保护宇宙呢?
」被自己的孩子们用一个最简单不过的问题噎住后,没骨气只会想着保住工作的拉维,最后却抗命牺牲所谓的晋升机会甚至冒着丢饭碗的危险,用机械臂击碎了联邦的机雷3,尤利终于找到自己妻子的遗物,却被残骸群击中,在即将跌进大气层时,看到手中仿佛指引得救方向的罗盘中「please save yuri」的刻字4,月球少女诺诺在月球荒芜的砂地跳跃玩耍,仿佛去到她注定永远无缘的最向往的蓝色大海5,菲用toybox撞飞了导弹拯救了整个空间站,自己却跌进大气层,实际上却只是为了抽一根烟....救空间站?
好像只是顺道而已....(真不愧是大姐头啊....XD)6,半课的大家为了让大姐头安心的离开半课偷偷跑去回收幽灵却突锤,最后还是在大姐头的指挥下成功的回收了幽灵,半课果然少了谁都不是半课啊....7,尤利把妻子的罗盘交给缠头八的弟弟,火箭笔直的冲上天空8,艾尔塔尼亚人塔玛拉做最后一项宇宙服减压测试时,在濒临失去意识前念着每一个参与制造宇航服的同胞的名字,最后也写上了库蕾亚的名字,一直以并不以自己出身为荣的库蕾亚改变了自己的价值观,而因为政治迫害不得不终止测试的塔玛拉在轨道看着地球涌出了泪水「为什么啊,明明从这里就根本看不到什么国界线啊.....」9,里加路多老师给每个人起的外号....特别是给库蕾亚起的「天鹅」10,洛克史密斯对为了救人而落选的木星往返船海选选手说「我的船上不需要理想主义者,而是能把团队损失降到最低的现实主义者」「利己主义者更好!
我自己就是利己主义者!
」11,爱背着成为宇宙防卫战线内应的库蕾亚在月面上奔跑,在最后氧气耗尽的时刻,并没有取走能让自己活命的库蕾亚的氧气罐;看着在地上因缺氧苦痛扭曲抽搐的爱,库蕾亚虽然本没有想着求救,也依然对着经过的客船打出了求救信号12,爱空白的遗书13,“結婚しよう、「う」だよ!
” “うん。
” “よしゃっ!
お前の負け!
”(这简直是我见过的最完美的求婚桥段儿,没有之一!
)
就算人类上天了也是要做社畜的 宇宙日常番细节感人,但看的不太入戏
谷口悟朗是属于那种后劲很足的人。主题:要有爱!
好久没看过那么清爽的脚本了……最后一话绝赞的bgm配合地球、宇航员词汇接龙和求婚,紧接着黑石ひとみ的PLANETES,太有美感了这闪光弹!
一开始女主的性格差点看不下去 后半段主线还行 可以再扩充 男主的迷茫有点过多了 强行虐 好在结局皆大欢喜
在太空大航海时代,进行按照世界体系理论的“核心-边缘”路径的批判创作,显得具有十分前瞻性和现实力量。但是后半大河内对于角色间关系性的写作,又显得十分保守和庸俗
设定和内容都不错,男主角如此2B弄掉一颗。
只有第一话还不错
硬派科幻 戴着锁链的狂欢 俨然一股史诗气质 生时俯瞰群星 死无葬身之地 就是宇航员的浪漫 (看的时候真想巴女主)
日本动画中少有的硬科幻作品,与其他一些设定花哨的SF相比Planetes中的设定只像是为衬托角色而做的最低限度展望,贴近现实的苛刻让人时而忘记它的虚构本质。一丝不苟的严肃题材结合如诗般浪漫情怀,又不乏妙趣的职场日常,形形色色角色就像是真正存在于不远未来中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
包装再光鲜的童话也是童话,前凸后翘肤白貌美的圣母一样是婊子
3.5。一开始以为又是那种角色单薄充满胡闹的故事,直到看到为过世的人留下花那集才改观。虽然主角性格很难让我有太多好感,人物塑造也有各种问题,但世界观完整靠谱,剧情发展顺畅,对于一些社会议题的讨论都在及格线之上,最后串联在一起的故事也有宇宙宏大与人的努力对照之下带来的感动。在宇宙中留下的一朵花,在飞行船里看不到的国境线,人也是宇宙的一部分,词语接龙的求婚。
没感觉
「船には港が必要だ。いつまでも待ち続けてくれて、最後には自分を受け止めてくれる、そんな港がな。覚えておけ。」职场青年群像,细节处用心,改编有高完成度,单元剧稳步推进而串起,18集小高潮为分界,后劲足。配音阵容豪华
没看完,女主~唉😔
不是科幻番而是职场番。Debris Section. 讲真如果office里有一个晨间剧女主角的话会蛮困扰的,就静静地丧不好么,派遣文员就很棒棒呀。E10白色康乃馨,E11小国宇航服,E20基友正盛宇宙壁咚。E26极光词语接龙求婚。印度奉承,中东恐袭,南美贫穷,美国移民黑了个遍。宠物海参。你的爱太肤浅了。
可能真的是偏爱渡边信一郎,同样是太空片却没有那么多词句里充满爱爱爱的说教。明明就有足够吸引人的太空设置和各种新奇人物,偏偏要来那么多实打实的爱的感动。。。。。。。。。no way
女主烦人精,前面剧情也不吸引人。 被封为神作也许是因为设定很超前或者后续剧情吧。总之前面就是不好看。
哈?
让灵魂从重力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吧!
实在看不下去了 再看怕他妈被这傻逼女主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