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次时海,花开彼岸天。
说实话,影片开始时我想到的是国民大师夏目漱石笔下的那只猫,因为同影片中的猫咪一样,它也看透了人间冷暖。
同样,它也掉到了水缸里,告诉了人们猫咪怕水这一事实。
“我不知道世界将如何变化,但水缸里那只猫的瞳孔,将成为永恒。
”夏目漱石在《我是猫》的后记中这样说。
或许吧,它们的眼睛更加清晰明亮—— 《猫汤》是一部以第三人称的上帝视角叙述的故事。
但即使自己不作为一个参与者,心中依旧心有余悸,融入进去。
《猫汤》所塑造的是一个麻木而残酷的世界。
没有言语,没有表情,连情绪波动也极少(马戏团欢呼鼓掌除外),表达情绪的唯一媒介就是肢体动作,诡异的画风,恰到好处的配乐。
但如同《摩登时代》,这些优秀的作品永远有着它极其独特迷人的表现形式。
进入作品本身,作者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
当然,每个人心中的看法都是不同的。
恕我愚见, 我所看到的,是一种对于生存与死亡,过去与将来, 聚合与离散,破坏与创造,远方与近前,他人与自己的思考与警示。
同样暗含着的,是人性与人工智能的矛盾化,是迷信盲从的真实体现,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巨大影响。
影片开头,猫咪掉进了水里。
或许这一刻开始,猫咪便已经死了。
所以当它从水中爬起来时,
它去扯妈妈的围裙,去爬爸爸的背,它们都没有反应。
所以它才能看到人就像气球一样泄气,靠表面活着(美丽的皮囊,有趣的灵魂)。
所以它才能看到姐姐被没有骑牛的阎摩牵走,并与之争抢... 当与姐姐出门时,给了那朵花(影片中多次出现)一个特写——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旅程”便开始了。
它们先来到了马戏团。
看到兔女郎血肉飞溅,作法念经又恢复原样;吐仙气变巨象;企鹅吐出美丽的符号时,人们尽情欢呼。
是激动?
转为崇敬?
还是信任信仰?不得而知。
但当洪水来临时,在人们恐惧与呐喊中这一抹信仰便土崩瓦解。
它救不了人们,但人们依然相信并以此为乐。
换一方面说,如图中绳子越拉越紧,换取的只是一时的“炫目”,得来的却是日后不可逆的灾难。
所以说了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发展战略已是中国发展的共识”哈哈哈开个玩笑最近有点走火入魔。。。
在船上,它们遇到了名副其实的“猪队友”。
好心的猪打来鱼想要和猫咪分享,猫咪心里有所顾忌——它不想吃“猫屎咖啡鱼”,便吃了猪的肉。
残忍的背后是为了生存,正如在沙漠中对好心的猪大打出手,为了自己,别无他法。
正如自然进化学说,物竞天择。
当猪意识到它的善良将导致他的死亡时,它咬断了猫的手,但那已经太迟了。
猫咪对食物的挑剔,来源于妈妈对它的教育——海边吃死鱼眼时敲头。
那一刻它看到的工业发展不当对环境造成的灾难性的毁坏。
即使在影片播出后近20年的今天,污染依旧是各国发展的制约因素与重要问题,可谓一针见血。
但我看到的是曾经中国家长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曲解,或许与影片无关,但家长对孩子的教导或误导将对孩子有终身的影响。
“善良”的老太婆与三毛机器人缝好了猫咪的手,给了猫咪丰厚的食物。
可能有那么一段时间,猫咪完全信任并由衷感激他们。
但当它醒豁之后,才发现人心险恶。
顺风顺水时人人称赞,对你笑靥如
花,但皆有所欲者,为难之际便恶言相向,幸灾乐祸,恨不得取你性命。
虽然觉得把断手断脚的机器人闷在锅里有些残忍,但是转念一想,机器人是没有生命的。
但“他”却有七情六欲,会发怒,有计谋,难道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吗?
或许吧,如《终结者》一般,也是告诫我们防患于未然。
然后,上帝开了一个玩笑。
他的午餐掉到了时间中,让惊涛骇浪平静如斯。
不得不快进时光。
自然进化,生老病死,日月交替,单调而真实。
不得不倒转时光。
跳楼与遭遇车祸的人们得以幸免,落下的匝刀收回,珍贵的文物还原,屠杀的避免,原子弹的规避......心中有所触动,光阴如梭,时间如水,回到过去从古到今都是人们最大的梦想之一吧?
能看出人们对其的渴望,但更多的却是无可奈何——既然无法做到,那只好寄托在神灵之上了。
找到了,找到了那抹希望。
当姐姐恢复神智时,是弟弟第一次笑。
那朵花的确不是彼岸花。
她没有那么艳丽多瓣,她只有四瓣,但那也足够美了对于猫咪。
但她的确是在彼岸。
为什么? 回到家了。
岁月静好。
家人团聚。
但当猫咪离开时一切才揭晓。
妈妈,爸爸,姐姐都消失了。
如同那天落入水中后它看见的,什么都没有。
或许是太想念亲人了吧?
太想念它们的爱了吧?
但都如彼岸花,是那样遥不可及,是那么充满遗憾。
究竟是“我”失去了它们,还是它们失去了“我”呢?
小结 说实话我很不满中国网络以及外研社。
他们什么电影都不准看,什么话都不能说,网上连《猫汤》都看不了,更别提其他更有教育意义以及思想创造意义的电影。
希望以后不要总让中国人挂着外网IP去学习吧。
本人资质低下,头脑愚笨,言语不当评论不当之处请尽情指出,不甚受恩感激,谨记忠言。
你坐在马戏团里看着美女模特四肢分离,血肉横飞,你以为这就是精彩。
你欺负猪笨,切掉一块他的肉煎熟了然后给他吃,看着他把自己的肉吃的津津有味。
你以为只要鞭笞就会得到顺从,结果那个被你欺负的人临死前也要咬断你的胳膊。
你感谢那个善良的老婆婆,感谢她为你把断掉的胳膊缝上,其实在床底下藏着一麻袋断胳膊断腿。
你傻不拉唧的以为自己走运,大叔给你吃烤鸡给你吃巧克力涂层的房子,哈哈,然后你在大叔的温泉里发现了调味料,他想用你做汤。
你时而踌躇满志地规划人生,时而细细回味过去的日子,呵呵其实贪玩的上帝只要随意拨愣一下时钟,你说没就没了。
你拿到了四叶草,姐姐醒了,家人团聚,坐在一起吃饭看电视,你高兴地不得了啊。
谁知道你一眨眼的功夫,他们全都没了。
你以为这个世界可美了可好了,你以为自己艰难的旅途可以换来最后的圆满。
呵呵你煞笔了。
《猫汤》是一部非常短,角色很萌,但是看完之后却有毛骨悚然之感的动画。
动画的制作人兼分镜是著名的动画监督汤浅政明,但监督和演出又是另一位知名动画人的佐藤龙雄(他曾经监督上世纪的名作《机动战舰Nadesico》)所以,这部作品应该算两人共同创作的。
这部作品的角色与情节诡异残忍,似乎没有逻辑串联起来,但又似乎说了什么。
从表层故事来看,猫汤通过一个猫弟弟成功帮他姐姐找回了灵魂,但最终却归于徒然都被毁灭了的故事,似乎讲述了蕴含在看起来完全正常普通行为中,无处不在的暴力性,而这种暴力性常常需要转换视点才能看清楚。
而我们平时的生活,其实是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行为本身的罪恶,让自己活得心安理得,或许,这就是人。
如果我们在吃西瓜,我们不会考虑西瓜上的两个小蚂蚁,虽然对应到片中这两个小蚂蚁可能是姐弟,他们用尽了一生企图与命运抗争。
换句话说,人类的同情只会作用到与自己相似程度较高的存在上,这其实也是一种生命的自我保护,因为如果无限同情,就什么也不能干了,自己也得饿死。
或许,这才是一切生命的本质。
低熵组织为了维护自身,总是需要让周围的环境变得更混乱,这样看来,这种事实真是既震撼,又无情却还无奈。
不过,如果只是在这种层面分析,那么这个作品就有种形式大于内容的嫌疑。
因为讲述这种主题,并无法解释为何作品要使用这么诡异的形象,画风,和一些看似不关联的剧情,即使这是一部改编作品。
所以后来我和其他人讨论的时候,在反复观看后,发现了这样的一个解读方向:用穆赫兰道的梦境精神分析的方法来解读,后来发现竟然能通,进而觉得这极有可能是在表层故事下的另一层故事。
在这个分析中,其实一开始猪弟弟根本没有从水池中出来,因为之后整个故事都是他在濒死时候的梦境。
他姐姐确实卧病在床,但很可能没死,而他虚构的想要救姐姐的情节,其实是他自己的求生本能被潜意识压制的反应。
他中间被爸爸救起来,其实也只是求生本能反复在梦中被扭曲满足的结果。
来自姐姐身边的童话书封面的奇怪大鸟,出现在马戏团中后来变成水,其实是来源于窒息的过程中肺部开始有空气,后来完全充满水的事实。
而众人勒紧绳子,更加象征了无法呼吸的痛苦。
里面的黄金大象,是最后在街上的海报中存在的。
长腿的鸟在他们家的日历里。
鲸鱼马戏团则是他们家厕所的壁画。
梦境,就是由熟悉的东西构成,组合与化妆之后,扭曲地满足自己的意愿。
反复的救助姐姐,暴力与生死,还有与洪水相关的梦境,其实正是对应将死时候的求生欲,还有被淹在水中的环境。
以及这个树叶影子的细节,也被他非常类似地映射到了自己的梦中。
在所有能查到的资料中,我们并没有发现这样解读《猫汤》的方式,但确实因为有非常多的线索指向这种分析,所以这次仅仅是抛出一个想法。
等下次如果有机会,做一期《动画教室》,从这个角度来专门深度分析一下《猫汤》。
猫汤这部作品的深度,其实远远比仅仅有第一层故事更深,而这样,那些看似猎奇的形象和情节,也有了创作依据了。
坐在公共汽车上,突然想起高中最后一个同桌,想起他毕业失恋趴在桌子上偷偷的哭,很好的一个人,热心,冷幽默,打篮球很赞,很迷电影,那个弃他而去的同班女友,面无表情的对朋友们说:“从在一起始我就打算在毕业的时候甩了他,因为他配不上我!
”怎么会有那么狠心的一个人?
冷静到冷酷,理智到无情,对一个人微笑只是为了某一天伤害他,接受一个人只是想享受有个人对你无怨无悔的好,就像充满爱怜的喂养一只准备长大吃掉的小鸡,那么久,她自己都不会伤到心么?
但最近,发现这样的人其实很多,而且狠心的人,在这个社会仿佛活的还会更好一点,那个高女同学现在混得也是顺风顺水,做了公务员,部门好像是国税局。
这个社会不需要感情泛滥,悲哀太多,留不住匆匆路过的同情心。
在百度贴吧看了猫汤,可爱的形象,可怕的故事,阳光没有温度,上帝没有伸出救赎的手,世界就像一张饕餮的口,蚕食着无辜的幸福时光。。。。。。。。。。。
当然当然,据说猫汤的原作者98年自杀身亡了。。。
生活不该那么悲观但世界真的是有秩序的么?
善恶,悲喜,爱恨?
还是围绕着吃喝拉撒睡这些本能欲望的碰撞出来的无意结合?
造物主真的慈悲么?
还在是无聊孤独中创造这个世界,又在烦躁时像碰倒棋子一样随意损坏一些?
但无论如何,我希望阳光温暖,路人留步,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爱。。。
从前,有两只普普通通的小猫,和普普通通的猫爸妈一起,过着普普通通的猫生活。
猫姐姐叫nyaako,猫弟弟叫nyatta -- nya是日文里的猫叫声,那么,姑且先叫他们喵子和喵太吧。
你知道,再普普通通的生活也会有些故事,喵子和喵太也不例外。
猫故事是这样开始的:有一天,为了寻找喵子丢失的另一半灵魂,猫姐弟离家开始旅行。
猫灵魂的丢失原因其实并不太重要 -- 原因这个东西,每个故事都有一个,就像每只猫都会喵喵叫一样,这么普普通通的东西,又有什么要紧呢?
目的地其实也无关紧要,独一无二的只有旅途本身。
喵子和喵太,路过闲聊的猫主妇,看过上帝客串的马戏团表演,和一只随时从自己屁股上提供火腿的猪在大洪水里泛舟,乘着水做的大象横穿沙漠 -- 旅行是件不容易的事,喵太被咬断了手,还好缝猫尸体为生的老婆婆用针线又帮他缝在了一起;变态欧吉桑想用他们炖猫汤,可是却自己失足掉进了汤锅。
精疲力尽的上帝停止了时间,因为要拣起一不小心掉出好远的午餐;于是猫姐弟溜过冻结的海洋,在他们身边,一只蓝鲸正破浪而出,不知谁的泪滴掉落,然后硬梆梆的粉碎了。
上帝又把时间倒退,好让午餐回到盘子里;于是坠落的人们都轻飘飘的升上天空,碎片重聚,伤口愈合,死者复生。
最后上帝舀起一勺午餐送进嘴里,血红色的汤水淋漓,不停滴落,遮天蔽日。
猫故事是这样结束的:猫旅行胜利结束,猫一家幸福团聚。
猫爸爸正醉醺醺的喝着烧酒,歪在塌塌米上,咔嗒一声,就消失不见了;猫妈妈拿着饭勺,正向碗里装饭,咔嗒一声,就消失不见了;喵子边吃饭边看着电视,咔嗒一声,就消失不见了;电视机里的综艺节目歌舞升平,咔嗒一声,就消失不见了;喵太从厕所回来,看了看空无一人的房间,桌上的饭菜,和闪着雪花的电视机,咔嗒一声,就消失不见了;猫宅的灯光闪了几闪,咔嗒一声,谁按了遥控器的钮一样,所有一切,都消失不见了。
本片脑洞奇大,结局莫名的想起少年派了。
看这片就看你要不要过度解读了,就算不那也是够血腥的,恐怖程度就一星吧。
个人把猫小弟救姐姐作为主线,从死神手里拉回姐姐的半条神魂保住了姐姐一条命,带姐姐散心游玩一路遇到的各种奇异怪谈,遇到再危险的情况自救也不忘姐姐。
最后姐姐恢复神志那一幕真的特别让人动容。
副线就是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总之所有的灾难都是有因有果,由宿主造作的由宿主本身承担。
里面那么多荒唐的东西深思起来极为可怖,比如说莫名出现在小船上的猪,把猪肉割了吃了,猪的皮囊还有意识且还感恩又一路驮着姐弟在沙漠里走。
我最怕的是把猪比喻成猫妈妈,所以再见。
这种脑洞的拒绝。
小孩子们的寻梦旅程就这样结束了。
出逃,不一定要带上行囊离家出走,有时候只是精神上的游走,可以只消几分钟的光景。
影片最后,猫弟弟家人的消失意味着这整个故事可能只是猫弟弟的臆想,又或者导演想告诉我们:成长本来就是一个人的事。
从一个人潜入浴缸按下模型飞机,到一个人站在电视机前,从看奇幻的马戏团表演,到遇见邪恶的变态大叔,我们带着猫姐姐,也就是小孩子时期的梦想,一个人闯荡成人世界,最后看遍一切,毕业回家。
每个小孩子都有这么一段旅程,有时很美,有时很丑,却不得不经历。
所以说<猫汤>是一部暴力成长史,因为成人的过程本就是暴力美学。
小孩子们的美丽世界被成人世界逐渐瓦解颠灭,换来更为坚固的盔甲和外墙,结实地保护好自己。
常常听到抱怨成人世界的灰暗和冷血,艳羡小孩子们生活在怎样一处世外桃源。
根本不必懊恼或叹息,因为生硬的铠甲才更适合在这个世界生存,脆弱轻薄的糖衣甚至抵御不了一场绵绵小雨。
前几日看到的<多啦A梦>结尾,作者说,只要给大雄一个灿烂美好的童年就好,至于在14岁就会死去的事实,在经历过的欢笑和无忧面前,也会变得渺小。
有时也会纠结一些消极的词汇:不公平,无情,现实,灰暗,***社会,每每此时,总忍不住祭奠童年的天真美好,如今的我们,或许已经穿上太多的铠甲,或许每天都经历着现实的偷袭,但李开复说过的几句话很好“我要你相信温暖,美好,信任,尊严,坚强这些老掉牙的字眼”“要原谅这个世界和自己”“ 要有任凭时间流逝,不会磨折和屈服的信念。
不是因为在学校的象牙塔中,才说出我爱世界这样的话,是知道外面的黑,脏,丑陋之后,还要说出这样的话”,要在成人之后,也爱这个世界。
小孩子时代想要快快长大,成人时期却想要回到回不去的从前,我们都执念彼岸的花开最美。
不论是成人世界还是小孩子世界,始终是我们一个人在走,只有心中的花开才最美。
要相信自己相信的,坚持自己坚持的,放弃应该放弃的。
道路两边的荆棘和蜜糖,都只是成人世界应有的风景。
要习以为常,要微微一笑,这些,都只是我们所爱着的世界的一小部分。
所以看到小孩子的时候,不必伤感,也不用怜惜,可以摸摸他们的头,却不必打扰他们的世界,因为他们也会像我们一样自己走出来,最后以我们习惯的方式和我们交谈,成为我们中间的大多数。
<猫汤>之殇,以前学<国殇>的时候很喜欢这个字,意义多种——死亡、悲伤、未成年而死、战死他国,都寓意着结束。
<猫汤>只是用一把最犀利的刀子剁碎我们曾经的世界——无知无畏,横冲直撞,很痛却很真实地看清了自己是怎样成长,是所有人的暴力成长史。
在豆瓣动画分类里找出来的,封面是两只小猫,大的有点诡异的瞳孔,天真的表情,背景是钢铁制造的花朵与一些枝蔓。
乍看,有点可爱,细看透着诡异与冰冷,正如《猫汤》本身。
确切的讲我是看了三遍才敢动手去写点什么,猫汤不同于看过的任何动画,尽管在看完第二遍的时候我脑子一直浮现《千与千寻》 ,猫汤里马戏团里的被人类用来取乐而栓住的大鸟与千与千寻里的河神,因为贪吃变成猪的千寻的父母和被猫弟切割最后折磨致死的小猪,这些都有某些隐喻方面的相似。
但看完第三遍,就彻底改变想法,很多人看完《猫汤》第一印象就是诡异跟残酷,我却不同,第一遍时有点晕乎;第二遍时被作者的想象力折服,只顾惊叹那些匪夷所思的画面与镜头,忘了故事本身的意义;第三遍,静下心来,一点点看,却是越看越发觉得浑身冰凉。
我记得有篇评论里说猫汤是部乐观的人看到希望与激进,悲观的人看到绝望与残酷的电影,我大抵属于后者。
镜头一开始,是个清澈明亮的水池,镜头很缓慢,带着夏日午后慵懒的感觉, 接着猫弟弟把小车放进水池里玩,怎么看,这个镜头都是天真明亮又可爱的,一失手,小车掉进水池底部。
镜头转换,快速推进,经过猫家的围墙,镜头扫过贯穿全场的四瓣花,接着推进,在一个大树下,蚂蚁在一只被掏空的昆虫躯体里进进出出(这个镜头转换的太快,以至于我看了三遍也没看懂什么意思,后来还是看图解才看清)。
然后镜头又快速转回到躺在房中的脑袋上吊着一兜儿冰水的奄奄一息的猫姐。
医生宣布猫姐姐已经没救,掉在水池里的猫弟弟,半死之间灵魂出窍,看到死神带走了猫姐姐,它跑去告诉正在做饭的猫妈妈和喝完酒后正在小酣的猫爸爸,但是他们没法听到猫弟弟灵魂的声音,猫弟弟自己追了出去,经过路口的时候三位猫大婶正在家长里短的,猫弟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态,拔了一位猫大婶的气门,猫大婶如同小孩玩的那种充气塑料动物娃娃一样,瘪了下去,另外两位愣了愣,继续聊天……我不知道这个镜头有什么特别含义没有,但是我看到时候,自然而然的想到了人与人之间麻木的情感,别人的痛苦悲伤死亡,不过是事不关已的饭后余谈。
接着,猫弟弟在天黑之际终于追上了带走猫姐姐的死神,猫弟弟与死神抢夺姐姐的灵魂,最后一人挣得一半,死神最后被猫弟弟的执着感动,告诉它需要四瓣花才能救猫姐姐。
于是开始了旅途,他们经过一个大的水塘,猫弟弟随手把被蚂蚁掏空的昆虫丢进水里,他们经过森林……来到一个马戏团,小丑报幕,上帝将一个女孩用齿轮肢解了,血飞的到处都是,观众们目瞪口呆,最后上帝念了一段咒语,被肢解的女孩又完好无损的躺在案面上,观众热烈的鼓掌……接下里是变戏法,观众说出什么,上帝吐口烟就能变出什么,最后猫弟弟说黄金象,上帝吐出的烟圈就慢慢变成了一只金黄的大象,观众们发出尖叫……接着,上帝的表情变了变,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很大的幕帘上,幕帘里缓缓走出一只透明的大鸟——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让我想起千与千寻里河神的大鸟。
大鸟身型巨大,透明的身体里漂浮着白云,爪子如同巨大的树根——这只大鸟在这里很明显的象征了自然。
大鸟的一只腿被拴着,四个人使力拉绳子,大鸟受痛就会吐出五彩的泡泡和星星,观众看得兴高采烈,全场情绪高昂,只有大鸟凄厉的声音显得异常突兀,最后大鸟的身体达到极限,体内开始产生黑气,黑气覆盖了白云,产生了大量的水,直至撑破大鸟,大水向外奔去,冲向了观众席,观众四下逃走,大水冲向麦田冲向山坡……整个地球都被大水给淹没了。
镜头由远拉近,猫弟弟跟猫姐姐躺在一个小木船上,木船的另一头坐了一只猪,下雨了,猫弟弟用荷叶给姐姐接水喝,失去一半灵魂的猫姐姐意识混沌,只能机械的喝着。
小猪给猫弟弟捉来一盆鱼,猫弟弟想起那些鱼都是吃自己便便长大的,非常愤怒,一把推倒了小猪,在小猪身上割了一块肉煎来吃,猫弟弟喂猫姐姐吃肉,小猪在一边看着流口水,猫弟弟把剩下的一块给了小猪,小猪非常欢快的吃起来。
在这个镜头在整个电影里给我的印象第二深,不知是该斥责残酷,还是怒其愚懦……后来这只猪在被猫姐弟吃完了身上的肉之后用一身皮囊拖着猫姐弟走在沙漠里,猫弟弟一边走一边棍子敲打小猪的头,再用小刀切下鼓起的包吃,因为难吃猫弟更加愤怒的敲打猪头,最后猪体力不支终于倒下了,倒下后猫弟弟更加用力的殴打小猪,甚至连神智不清的猫姐也一起殴打它,小猪在临死前咬下了猫弟的一只手……可以说看到这里的时候,脑子整个很混乱,某些地方被狠狠的戳到了,又说不清确切是哪里。
有人说这是成长中的暴力天性,有人说这是剥削者的自食恶果,我总觉得这些说法统统有点单薄……到这里我才真正觉得在某些人性剖析方面,日本人真的比我们做的彻底残忍,也更坦白,没有任何修饰的真正能直戳根底。
后面他们又遇见了缝合猫尸的老婆婆,猫弟弟的手就是被老婆婆缝上的,接着是奸诈狡猾的试图把猫姐弟炖成猫汤的巨人……然后是沙漠、大海,冻结的时间……镜头中间穿插了很多看着匪夷所思的场景,肚子里装着两只小猫的女尸,被鸟叼走喂了小鸟,小鸟拉出的粪滋养了一棵树,树上的种子里结了两个小猫……还有吃着不知早餐中餐晚餐的上帝,上帝一顿饭,人间已沧桑,人类的生死病老不如上帝的一顿餐。
在上帝为了拿到卡在时间齿轮里的食物时,随意拨快齿轮,又随意拨回齿轮,出车祸的人倒回出车祸之前,被枪决的人活过来,被子弹打碎的雕塑重新聚拢……这些倒回的镜头远比快进的镜头更有震撼力,瞬间苍老的生物让人觉得生命无比脆弱,而这些从时间里倒出来的生命,让人觉得生命是那么可贵——这可能是我从整个电影里看到的少有的正能量的东西。
猫汤的作者Nekojiru,这位被称为鬼才的女画家在31岁的时候自杀身亡。
暴力 愚蠢 残忍 麻木 猫汤无处不再诉说着这些 ,说到这里,我又想到《千与千寻》,千寻的成长也是从最后一段的旅行作为开始和终结,猫汤也是一场旅途,成长最终都离不开一次独立的旅行……只是千与千寻,是用多么温和又正能量的方式,而猫汤却太过残酷与犀利。
在结尾处,猫弟弟与猫姐姐终于在一片钢铁的枝蔓延伸处找到死神说的四瓣花,于是猫姐姐恢复神智。
猫姐猫弟一起手拉手的去街上买豆腐,猫弟弟一走一跳的样子,很温暖很缓慢,也很天真。
简直与打死小猪的那个猫弟判若两猫,我一直觉得小孩是世界上最单纯也是残忍的生物,因为没有道德认知,可以随便杀戮,而不会有不忍与怯懦。
这点与某些人认为的暴力与成长,以及暴力是与吃喝拉撒一样的本能有点叠合的意思。
(参考神志不清时候的猫姐跟着猫弟殴打小猪这段。
)最后一个片段,猫姐猫弟猫爸猫妈一家团聚,坐在桌子一圈边吃晚饭边看电视, 从猫弟兴奋的举起叉子可以看出气氛很好,中途猫弟去厕所,在这时段,猫爸猫妈猫姐,相继消失,就像突然没有信号的电视一样“嗖”的一声不见了,从厕所出来的猫弟回来只看见空荡荡的桌子跟没有信号的电视。
一切都在一瞬之间,让人措手不及。
镜头拉远,是猫家的房子,在黑夜里一盏忽明忽灭的路灯,终于“嗖"一声全黑了,屏幕开始出现与猫家电视一样的无信号花屏状态,片刻后是片尾曲,,不断重复的八音盒片段,画片也是不断重复的片段,猫姐姐不断的被推向猫爸跟猫弟。
就像上帝来回拨动时间齿轮一样。
看完《猫汤》之后久久不能说出真正的感受,包括现在,却又不得不说。
作者用残酷又温柔的笔触讲述一切,当你以为一切是温暖的开始时,残酷进行了;当你以为一切回归温暖时,一切瞬间又消失了,我们像跟随猫弟做了一场奇特又诡异的梦,梦醒了,一起都是虚幻。
看到很多评论说作者一定是神经病,只有神经病才会有这么瑰丽与诡异的想象力。
其实神经病,毕竟有个神字。
猫眼看世界,一半亲历,在飞溅鲜血的嘉年华中舞蹈;一半灵媒,在不死非生的感知中穿梭。
隐蔽在正常中的异常才最让人惊恐。
影片一开始便是可爱小猫在浴缸中的自娱自乐,看似温馨的场面,却因诡异的视角反常起来,旋转的房屋,被凸透镜方法变形的景物,让人晕眩,更让人恶寒。
也许有人看到猫弟弟大而纯粹的黑眼珠会被萌的一塌糊涂,我却只觉心惊,尤其在水下看到那双眼,是的,从一开始,片子就不着痕迹却也不遗余力奠定着自己诡谲暗黑的基调。
状若温情默默的拯救旅程开始了,用四瓣花换取灵魂的剧情设计纯情的让人害羞,但这只是作者披着纯良外衣开始的第一刀。
前路漫漫的小猫,你可看到你跋山涉水找寻的花儿就在身边,蛛网下纤弱的小花,正等待着被采撷。
只是,唾手可得的永远蒙着灰尘,先知在本家永不吃香,至理明言。
旅程的第一站——马戏团。
当世人麻木不仁,鲜血成为了寥寥无几能取悦人们的元素。
于是,小猫们便看到了这样一场“精彩绝伦”的人肉切割大戏,何时起,血浆不再是惊恐的代名词而成为了亢奋的催化剂。
而愚蠢的人总是妄图以破坏或伤害的方式取乐。
不顾一切的毁灭,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加之于他物的伤害必将加之于自己,加之于他物的毁灭必将毁灭人类本身。
旅程继续,这次的诺亚方舟没有盛满希望,相反,它有污秽(食人粪便的鱼),有贪婪,有暴力……除了色欲,其余六宗罪竟都在这小小的一艘船上。
最惊人的一幕,莫过于沙漠中猫家姐弟对猪车夫的刑虐,说生喝血死抽筋亦不为过。
当暴行单纯化,不再是借口生存或其他,才是最最可怕的恶,直接刺痛画面前我们的眼。
缝好自己滴血的手笔,小猫打开满是断肢的袋子,肮脏而且数量巨大。
其实,大概人类都不过是残肢,一截一截,也曾被苍蝇巡戏,也曾恶臭不堪。
在童话中,城堡永远是王子公主幸福快乐的归宿;但请不要忘记,在现实中,城堡却可能是恐怖片悬疑片甚至灾难片。
城主大人视生灵为草芥,建立在血腥与残暴之上,肆意寻欢作乐。
猫眼看世界,蚕食生灵和血腥屠杀都不具备任何意义,归根溯源,也只是人类本性的恶之花肆意盛开的必然结果。
人吃猫,猫吃人,那一锅汤不论煮了什么,都脱不开惨叫和挣扎!
继续上路,小猫睁大眼睛看着静止的一切。
高高在上的神随便的轮转时间,也不过是为了半块血淋淋的扇贝,谁管地球千疮百孔,万物生灵涂炭。
静止,倒回,都是神根本最最随便的一挥手。
原来我们不能释怀的死亡,战争,进化和其他的一切,都是如此渺小和无关紧要。
那些自以为是的族群,也无非就是别人的一顿盘中餐。
最后,小猫找到了拯救姐姐的四瓣花,快乐牵手的姐弟的背影那么宁静美好。
或许是太温馨和谐了吧!
导演终于忍不住划出了第二刀也是致命的一刀,团聚的一家人莫名其妙的消失掉了,只剩电视里一片雪花点,消失了,彻底消失了。
猫眼看世界,残忍,血腥,邪恶,毫无希望。
本片以荒诞和超现实的手法揭露着我们不敢或不愿意面对的现实,纯洁背面,是深不见底的黑暗,在那里面,血肉纵横,恶恨驰骋!
片尾音乐中那段循环往复的八音盒,带着意犹未尽的惊悚,一遍一遍,重复重复……
第一遍时没看懂,后半部分是边看评论边看电影的。
电影刚开始时,给我的感觉很像梦境,只有梦里才会出现这种朦胧,似梦非梦的味道。
暴力与成长应该是这部片子的主题。。
成长的旅程出发点是拯救,就像孩子们成长的开端总是伴随着美好的愿望。
然而旅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充斥着暴力:从这段历程中,我们依稀看见了猫弟弟的成长轨迹。
其实,这一切发生的还要更早。
一条肥鱼被一群全副武装的人有秩序的分割,最后只剩下一副骨架,鱼骨架在大海中畅游,穿越了时光,搁浅在猫弟弟童年玩耍的海滩。
猫弟弟取下了骨架上的鱼眼睛吞进了肚子,原来,从幼年起猫弟弟就已经从暴力的果实里分得一杯羹了。
不仅仅是猫弟弟,善良而愚蠢的猪在被鞭打时终于一改憨态可掬的形象咬掉了猫弟弟的手,暴力是无奈的反抗;痴呆的猫姐姐几乎什么都不会做,却懂得和猫弟弟一起鞭打猪,在作者看来,暴力行为和吃喝睡一样是最基本的本能。
动画的风格很让人心痛,这让我想起来以前看的一个小动画,里面的角色都是很可爱的布偶,却暴力的要命。
就是不喜欢神经分裂!
咔咔地猛砍……
乘着虚无的孤舟.濒死体验/狂想/梦,如是幻觉嵌套.主角感知内洞悉外的片段其落潮都设计得漂亮,故途中虽数度迁跃,发展却流畅.结构各层表现上可调整得再有区分度些,但主创或刻意不为,就是看起来有横生枝节.话题并无特别集中一致的探讨,琐细发散多是情绪的/个体的,与其说在阐释观点毋宁说在展现人的精神处境
几乎完美黑童话
吓shi窝了!大白天看得我毛骨悚然,那猪自虐啊!实在诡异和变态,猜不透日本漫画家的头脑里到底住着什么样的奇怪生灵。最后那幕,猫弟是真心爱猫姐啊XXXXXD
只想用《神奇宝贝》里面的一只宠物小精灵来评价:超梦!
看不懂
这想象力也太惊悚了、= =
绝对看不懂
这不是动画,这是诗。
恐怖~
看懂就怪了
请告诉我,我为什么看不懂
萌是可爱卖萌就是犯贱了!美瞳猫!日式恶趣味!变态!差评!
我承认它很牛逼,但是我就要打低分!
绝逼是个神经病画的,好特么惊悚诡异,跟我想看轻松萌呆的喜剧初衷背道而驰,谁特么推荐这种漫画绝逼是为了报复!!!
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有一种诡异,扭曲的画面、不成比例的猫眼,最后的结局很突兀,一台关闭的电视
我可以说它重口吗,我可以说它重口吧。……看得懂但不是我喜欢类型,所以就三星
残酷的童话啊,有好多隐喻。
变态,邪恶,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