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ct不是传统音乐番。
传统的音乐番往往以校园故事为主,音乐为辅。
而卡二却跳出了这个小格局,格局更大,主题上更偏。
他的主题有:爱与和平,对人工智能的思考,励志于奋斗。
其中涉及政治惊悚、贸易战、移民问题,细品一下像不像某个国家。
如此复杂的内容我相信24集肯定讲不清楚。
还有就是导演的风格。
渡边信一郎的作品其实大多数是非主流的,你看这画风、音乐、故事就知道不可能是主流题材。
在加上他曾经说过一直都想做一部真正的音乐剧,于是他做到了,但尝试可能不被市场接受。
那骨头社亏了吗?
其实不亏。
骨头社那来这个能力全球海选歌手来为动画唱歌,全靠网飞砸钱,靠的是渡边和骨头在业界的名气和实力。
骨肉社其实没用多少钱就搞了20周年纪念性作品,岂不美哉。
音乐剧需要创新和拓展,虽然尝试不一定成功,但它的魄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音乐是世界共通的语言,因为它能跨越所有的沟通障碍,直抵人心。
渡边信一郎,他的作品不需要任何观望,不看就是损失,他的作品故事总是很吸引人,不管多么超脱现实,你也总能从作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
音乐的力量是无穷的,我自始至终都这么认为。
渡边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无疑还是他那领先其他监修一个身位的音乐品味,每一部作品的配乐都是那么浑然天成,恰到好处,加之对故事情节的精确把握,很容易就直击观众的内心深处。
渡边该是个多么洒脱浪漫的人,通过自己的作品充分展示了自己独特的个性。
赞美渡边,希望有生之年可以一直看他的作品。
熬夜看完了《C&T》的最新一集,果然没有让人失望,倒不如说远超所望,音乐一流,故事节奏一流,如同水一般流进心里,随后激荡,久久无法平复,以至于又回头把所有的音乐部分听了好几遍,简直爱到不行。
音乐番最佳?
连佐贺僵尸都不如好不好。
剧情不是白开水,是过期酸奶,有毒。
歌是真的一般好听,天天吹的是耳朵坏了吗??
豆瓣动画去是真的真的完了,各种虚高,而且一点反对意见都不让说。
日本动画药丸啊。
这剧情是无力的要死还难看。
都到火星了,文化科技还是那么底下。
搞什么的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气死个人
10/10分认真做音乐的动画在做音乐这方面,这部动画是认真的;在做动画这方面,这部MV也是认真的。
一开始就是被第二话火星移民纪念馆里的《The Loneliest Girl》吸引进去看,开始看之后就停不下来了,主角二人创作的每一首歌都能直达我内心深处,让我产生共鸣,虽然每首歌都偏短,不够过瘾,但的确是很合我听歌风格。
虽然看到有评论在抨击做的歌只能算三流水平,如果这里面的歌只是三流水平的话,那我的听歌品味或许就是三流水平吧。
剧作采用了双声优的模式,台词用专业声优,然后唱歌的部分就用英语系专业歌手,这样剧情方面看起来很舒服,唱歌的时候也很舒服。
这种搭配简直是赛高。
议题多而不繁杂在这部动画里,描绘的不仅是主任公成名之路,在这个主线剧情上,还加了许多过去、现在、未来的社会议题。
就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大概是以下几个:政治和资本的黑暗、AI和人类的冲突、创作自由和政治打压、种族歧视和难民问题、父母管教和子女成长自由,其他还有很多小议题,就不一一讲述了。
在24话的长度里,放下如此多的议题,而且每一个议题都互相交融,就如完美的和声。
每个议题都讲得恰到好处,不会太过深入而致剧情过于严肃繁杂,也不会浅尝辄止使得故事色厉内荏,传达给观众内容取向,但又能让观众主动思考。
能在主线剧情足够有趣的情况下带上以上议题,属实是比较难见到的,就这一点足以让本番成为佳作。
瑕不掩瑜,认真的动画我看到有不少评论说讲故事的节奏太慢,也看到有评论说主角成名之路太过顺风顺水,也有不少人说来高瞻渡边的新作却被劝退,还有说剧情或设定上的逻辑硬伤的。
我无法从他们的文字中体会他们的所感,但就他们指出的问题,我的关注点并不在其中,所以热评的那些负面评价我自己其实是没什么感觉的。
我主要还是关注到音乐合不合我胃口、剧情的有趣程度以及上述的各种议题之上。
至于他们所谓的逻辑硬伤,我看过那么多动画了,往往剧作为了理想化(造梦),都会制造出各种不合理的桥段,而就本剧而言,热评里所说的那些逻辑硬伤,在我看来放到剧作里面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毕竟只是看一部动画而已,接受了剧情设置之后,看起来舒服多了,也没必要在虚构的故事寻求真实感,不然把故事描绘得理想化的意义何在呢。
让我稍微有点小失望的瑕疵,反而是最后星期二妈妈的瞬间妥协和结尾《Mother》结束后的戛然而止。
可能是剧本设计太过于理想化,或是为了戏剧效果,所以安排妈妈那么快妥协,但这里实在是太假而无法让我接受,虽说是在动画中寻找真实感是不合理的,但起码要做到让人觉得即使不真实但放到剧作中就可以接受了的程度。
另外一个则是最后的结尾,唱完歌就没掉了,我认为如果能多一话的内容来讲述之后的事,做一个让人觉得「到这里就刚刚好了」的结尾,观感会更加好,现在让人想看第二季,但是却只能在《Mother》的激昂情绪中戛然而止,不太合适。
除去以上两点,我看到网评的大多数负面评价在我心中都是没必要的,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想法罢了,至少对于我来说,《Carole & Tuesday》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动画。
在本番里面,也有多处借鉴的地方,最为突出的大概是结尾的《Mother》了,和1985年的《We Are the World》如出一辙,不过逊色许多便是了,还有在世界设定上我也感受到了很多上世纪经典科幻小说的影子。
音乐能跨越性别、种族、语言、空间、时间,给人带来感动最后,想来谈谈本片的核心——音乐。
我自己也是一个音乐爱好者,虽然对制作音乐一窍不通,也不懂欣赏什么高大上的音乐,也做不出乐评,但我喜欢听的音乐无一是在旋律、歌词、音色等方面能让我感动的。
而这份感动,也非我一人独有,而是跨越时空,跨越国界、种族、语言,所有喜欢这首歌的人都能共享的。
在任何一个时代,艺术是最追求自由的,当艺术受政治打压时,就和鲨鱼受囚在水缸中、大雁受困于鸟笼中无异。
所有的经典,都是可以经久不衰,跨越时代给人带来持续的感动的作品。
而音乐作为最脍炙人口的艺术形式,更是如此。
我们在这各方面都不自由的世界里生活,能享受到自由创作而得的音乐作品,能与其产生共鸣,大概是我们为数不多的幸福之一吧。
先看了一圈豆瓣的评价,感觉这真是一个不得了的地方,创作团队不做不错,做出作品反而被观众喊打喊杀,甚至在标题上打出要吊死编剧。
真是感性的人儿!
我又转念一想,应该正是观众心中抱了极高的期待,才把这原本一个动漫作品放到艺术品这样严苛层面来品评,这何尝不是一种赞誉。
在此我仅表达一下一个像我这样几乎没有什么音乐和艺术知识储备的普通观众的观看感受。
我亦不代表其他普通观众。
《卡罗尔和星期二》是一个像童话一样美好而有趣味的故事,其中几乎没有什么让人极度不适的现实丑恶,但凡提及,也都是蜻蜓点水般浅尝则止。
所以,沉浸在这个理想的小世界里,感觉是很不错的。
最近我有一个新感悟,作品是否优秀的评价标准不一定仅限于是否深刻,高立意,有道德寓意。
因为有时候为了给深度让路,作品的自然生长性就可能被扼杀了。
自然生长为浑然天成的作品,有时也是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
所以既然这个作品是带着治愈的初衷创作的童话,那为什么不能对它宽容一些呢,毕竟这是个动漫,而不是什么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它的其中有一部分受众是稚嫩的孩子啊。
我对音乐的了解就止步于“格莱美好像是个音乐奖吧”这样的程度。
所以剧情里涉及到的“一个音乐人该如何出道,如何提高知名度,音乐影视圈里的暗箱操作,拜金,药物成瘾,私生活,音乐类型,理念和利益纷争等等问题,以及作品里又以现实中谁谁为原型创作了那个角色,作品里的人名,建筑又是致敬谁谁”,我都是不甚了解的,甚至我对歌曲本身的鉴赏力都非常有限。
所以全程我是带着一个这是一个新世界的谦卑态度去观看的,实话实说,这个过程令我非常快乐和享受,如果这是我很low的表现,那我乐于做一个这样的井底之蛙。
拧巴着看完24集,蓄满一肚子刻薄的苦水,才是何苦呢?
这个故事我感觉他想要讲的就是:音乐可以打破阶级,性别,语言,国界甚至物种的藩篱的沟通方式;它可以给人以温暖,奋起的力量,滋润心灵,跨越隔阂去抒发自己内心感受,是一种人类古老又高效的传递心灵能量的方式。
于是这个故事为了讲明这个核心道理,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创造了火星的故事背景,建立了生存上,政治上,亲情上,利益上的几种矛盾,最后用音乐去连接角色,用音乐缓和化解矛盾,用一种很理想温和的形式,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片头一遍遍说有一个奇迹,就是这个用音乐跨越藩篱传递心意的奇迹。
从人物角度来讲,总统候选人家的千金小姐,生活在夹缝中的移民女孩。
魅力四射感情丰沛的明星少女,淡漠理性情感缺乏的工科青年;这是两对比较极端的例子,音乐让他们走到一起。
还有有人如摇滚乐般奔放,有人如民谣般温柔,有人如爵士般优雅,有人如说唱般自由,有人如古典般端庄……各色人物也因此在某一刻心意相通。
单独说一下,AI在故事里的位置则是有类人智力,却没有感性的其他物种代表,除了丰富未来火星科技的设定(辅助人类工作),主要就是提供“没有灵魂”的纯理性智能生命样本,可以说是类似空白对照组。
它也能创造音乐,但与卡罗尔和星期二他们人工创作的作品比起来,缺少了心灵能量的内核本身,只是音乐外壳的容器,所以不如卡罗尔的星期二她们青涩却真挚的作品触动人心。
再说一下他的剧情,它有两条线汇聚而成:一是卡罗尔和星期二的成长线,一是安吉拉和塔奥的成长线,这两条线有分别牵涉出各自的人物与故事,它们又彼此缠绕交织,互相碰撞推动剧情,最后两条线合在一起。
主要角色们在追梦中经历了小我的孤独,迷茫,被轻视,不被理解,他们又依靠音乐的力量奋起,抗争,敞开心扉,最后在某一刻,这些音乐人实现了心意相通,也向世界抒发他们的心意,并传递到了片内的听众和片外我这样的观众心里。
他们用音乐创造了一个火星大我的和平演变奇迹。
这部作品的表现形式是理想化的,基调也是整体欢快的,并不是极度写实,但也不是天真烂漫的幻想,它更像一个模拟现实的简化美化版:里面丑恶的一面以及反派都被弱化了。
相反,不论是卡罗尔家楼下抽烟的大爷,长胖了的加斯经纪人,其他化妆师,音乐人,制作人,记者,甚至路人,都在合理范围内表现得尽可能的善良,可亲,为他们认可了的梦想与真善美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帮助。
我挺喜欢这行的处理方式的。
虽然故事也能创作得像《悲惨世界》,《绝叫》,《孔乙己》那样凄惨写实,但温暖美好也没有什么低劣之处,事实上,考虑到这个故事传递的是一个正能量的理念,结束于一个向上的结局,处理得理想化才更适合他的创作初衷。
最后再说一下里面的音乐,毕竟这是音乐番。
好恶是很主观的,从我的角度来说,没有一首,让我一听就觉得钟情的程度。
也没有特别耐听的感觉;只是觉得有些乍一听有些深情婉转,心有触动;有一些节奏挺欢快,让人想起舞;而拉丁文的美声,美人鱼的和声,反叛的rap倒是很惊艳,但多听几遍,这种惊艳感过去后,也就中等的感觉,而那几首励志的歌曲比起《孤勇者》的感染力更是差得远。
但哪怕这些曲子就是现实中音乐的简易模拟,完成度没有特别高。
但这丝毫不影响我看完后对音乐产生新的正面认知,对作者想表达的观点感同身受,一个对音乐不甚了解的我,看完心生向往,我认为它的创作初衷是达成了的。
以上就是我一个外行人,看完这个作品的主观感受。
我想,这个作品,对外行人也没有门槛,而不是只有资深专家才能品评,也正应和了这个作品想传达的音乐应该是自由、平等、积极、温暖的创作理念吧!
看的中间隔了很久,感想分了两大段写完... 这是我看过最舒服的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动画。
得益于渡边那不变的成熟风格,人物、分镜、台词都妥帖地流过心里,不需要有太多期待,也不必惊惶患得患失,因为知道最熟悉最舒服的东西一直在前方等待着我。
怎么说渡边的成熟风格呢,我想就是从不必在表面煽情、纠缠,也不需要过度细腻的描绘,而在最洒脱简洁的地方狠狠地戳进心里,让人动情。
夕阳的河边是这两个小女孩最重要的地方吧。
初见的时候,Carole在桥上驾好电子琴,面对往来如织的人群也不扭捏,只是淡淡地想着,大概也不会有人认真听,却不想就这样猛地撞上另一个眼泪汪汪洋娃娃一样的小女孩,也跌进了一段缘分里。
mars brightest初选后,傍晚河边的长椅,Tuesday想着自己只敢掩藏的身份,犹豫不定的未来,抱着对Carole不够了解的内疚,留下泪水,陷入自弃。
在Carole的柔声安慰与敞开心扉下,决定勇敢面对自己,与身边这个人一起陪伴着走下去。
粼粼河水泛着两人波澜的心情。
mbrist半决赛结束,又是熟悉的场景,Carole轻声地抱怨,也吐露了自己的没有家庭依靠的无助。
却不知身边这个人,即使有家人与显赫的身份,心却和她一样孤独无依。
画面一转,Tuesday被突然出现的“家人”强行带走,Carole毫不犹豫地拉她回来,即使被打伤,被摔下汽车,还是想要倔强地追着。
在这一刻她们的心最贴近,明白了彼此最需要的是对方的灵魂与陪伴,从此也不会再是the lonelist girl。
选秀结束后的剧情走向可以说意料之中。
加斯真是良心经济人,拒绝了与选秀公司的签约。
选秀结束后的发布会c&t和安吉拉的资源对比巨大,公司想捧谁一目了然。
牺牲了创作自由、屈服于AI创作与包装的c&t只会沦为毫无灵魂的装饰品,连胜过安吉拉的那一点灵气都不会留下。
那么干脆剑走偏锋、彻底反套路,也就是回到传统,从一支古老的麦开始,打磨这对璞玉,在将两人纯粹与充满灵魂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片中对于政治参选人政治观点的讽刺也反过来印证了音乐这边的道理。
政治参选人抛却了自己的政治观点,把自己变成民意的容器。
根据AI提供的大数据,只要哪种观点更能煽动民众情绪,挑起对立矛盾从而获得拥趸,那么就无条件站哪边。
人民的利益、福祉不是他们最重要的目标,选举的胜利本身才是。
而AI创作的音乐则是一回事,通过大数据分析出大众想听什么、什么热度会更高,那么就创作什么,至于音乐中、歌声中是否有灵魂,是否有歌者真实的感情表达,这也完全不是那些新潮producer所考虑的东西。
迎合市场、迎合大众,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则,一个创作者的讨巧利器,一个偷懒的毫无灵魂的庸俗的选择。
我想这和AI恐怕无关,AI说到底也不过是工具罢了。
carole父亲的那一话,又是淡淡的但戳心戳肺的伤感。
离开的路上,邓恩始终没有对carole说,我是你父亲,只是讲了自己的故事。
这份情感与理解在二人心中不言自明,不需要煽情的泪水,不需要什么深情告白。
只需要一个还会回来找她的许诺,最后一个温暖又潇洒的回眸与送别,这个人生的故事足以不拖泥带水又带着余韵地画上省略号。
(以上是ep1-14的感想) 终于补完了C&T,想来说说想法。
一开始为了这个作品和朋友发生过争论,她说C&T没有很好地表现两个女孩子之间的感情,反而总是想讲很多很大的东西却没有讲好。
我那时大概看了一半吧,对感情问题的描绘这点不可置否,但也知道C&T就不是一个重点讲女孩子相处的动画,甚至重点都不在她们的成长线上。
C&T确实很有野心,通过两个女孩子组队做音乐的视角,开始探讨AI时代的音乐与政治、移民问题、种族矛盾、政治对艺术的干涉限制、言论自由等更宏大的问题。
看到最后我可以说,这部作品仅仅想要表达的,就是一个希望。
现在世界正面临巨变,我不觉得是在往一个好方向发展,似乎即将进入一个,在黑暗中屏息敛声的时代。
有些歌手能将这样的时代原原本本地描绘出来。
但是我想,即使在这样的黑暗中,也要用这首歌照入一束光芒。
这是剧中小女孩们的女神,克丽丝塔儿小姐说的话。
不知是不是因为我看到这一段剧情的时候已经是2020年下半年,那种无比贴合时代、无比贴合心情的感觉让我有些难以形容。
对待周遭正发生的一切,我们该以什么态度应对?
是焦虑逃避,是愤怒谩骂,还是犬儒冷嘲?
C&T给出的回答是:“我们只能做音乐......我们能做的,最多是用音乐来祈祷。
”而音乐带给人们的影响、艺术的精神治愈力量也是贯穿动画的主线。
两个小女孩的音乐也是一如既往的,有些笨拙,但靠着毫不做作的坦率和真诚打动人心。
(不过还是要吐槽最后那首After the fire真的不怎么样惹,比起Endless来说差的有点远)整部动画费劲铺垫的这奇迹七分钟,原来就是全体明星由C&T牵头的大合唱。
Mother当然达不到We are the world这样的高度,但我还是很喜欢这个概念。
母亲代表最初的根,最安抚最疗愈也最宽容,用这样一个温柔的概念去表达抗争以及对未来的祝福,几乎达到了理想主义的极致。
动画的结尾在我看来也极具艺术感染力,把最充盈的希望都捧在了你的面前,最后再毫不留恋地说再见,这很渡边。
我是极珍视这份希望的。
相信所有因为这部动画而感动的人们,都领下了这份礼物。
无论这个时代怎样,我还是愿意当一个相信世界会变好的傻瓜。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音乐番,说真的,观剧体验逐步下降,最后堕入迷茫的深渊:这个番……究竟讲了个啥啊?
我其实不算是那种看重逻辑看重剧情的观众,但还是对它非常失望,C&T的失败绝不仅仅是剧情和逻辑方面,更重要的是它失去了作为一部番的完整性。
“一部”,我这里的重音应该放在“一部”上,一个好的作品起码应该是完整的,就影视作品而言,可以没有好的故事,没有好的画面,甚至没有剧情,但它应该能表达出某种东西,可惜在这部番里面我几乎没有看到。
一开始我以为它应该是走成长路线的,不过一连看了12集也基本没有看到两位主角任何大的成长:顺理成章的走红、轻松而永远不会灵感枯竭的创作和缺乏舞台张力的表演(这可能也与她们表演的歌曲风格有关,但这样的歌曲风格岂不是要配合更好的舞美设计才更具有表现力吗?
有人可能要用“返璞归真”的那一套进行反驳,不过可以看到剧中背景是比我们现在信息传播更飞速的一个时代,所以我很好奇在这样的时代里怎么会有如此大批的人真的可以静下心来,在有那么多更炫酷的表演前提下,去沉浸在如此朴素的表演当中)。
后来我以为它可能是要走一个横向的平面叙事,通过对其他音乐人的表现来衬托出C和T的独特性,但一直到剧终,也没看到这独特性到底体现在哪了啊[懵],是所谓拒绝AI作曲坚持人类作曲吗?
可那是音乐人的独特性,而非音乐的独特性啊,而且就音乐本身而言,实在也没看出来她们到底优越——或者独特在哪儿(也可能是俺的音乐鉴赏能力太弱?
)而且剧情也没有设定AI作曲没有温度而人类作曲有温度之类的,毕竟塔奥在他那个研究中心里就已经说过,AI作曲可以捕捉甚至人的潜意识层面的东西,因此我也不太接受那种“有无温度设定”之类的解释。
在看到阿特根落魄之后发现自己好像不会亲自搞dj的时候我又以为它要讲的独特性在于只有C&T可以自主搞这些,而别的音乐人都已经被AI的肆虐慢慢吞噬了这项能力——虽然这似乎也是音乐人的独特而非音乐本身的独特——但很快阿特根就成功搞出来了!
嘛,看来这项也并非那两个小姑娘独特的地方啊。
既不是纵向的故事,也不是横向的图景描绘,但又好像都是,就很迷惑这部番它到底在干嘛,它讲了个什么故事?
它描绘了个什么图景?
我啥也没看到。
全是一地稀碎。
有理由怀疑这个稀碎的原因在于搞这个番的人根本就没想清楚自己到底要说点什么。
要说剧情吧,倒也不是没有,相反又是逃离豪门又是参加选秀的,还有很多支线人物的各种悲欢离合,乍一看好像挺丰富,结果都基本没什么作用,每一个点都感觉能挖出来好多东西,结果没有一个深挖的,就只是简单粗暴地把这些都凑在一起,搞得神神秘秘弯弯绕绕的,最后还啥也没说出来个啥——这种观剧体验就好像走在大街上看到一家装潢得非常有感觉的店然后闻着诱人的香气点菜,然后在万分期待中看到穿着典雅礼服的侍者端来了一份摆盘精致的……大杂烩,等客人一尝,发现这菜里甜的是甜的,咸的是咸的,好像吃了很多道菜一样,但其实一个像样的菜也没吃到。
里面的设定真的很丰富,出逃的公主和励志的难民女孩,此外还牵涉到了AI问题,政治问题,每个出场的人背后都好像有无穷的故事,结果最后我们却连一个完整的人物故事都没有看到。
尤其想吐槽的就是AI设定,简直是除了令人迷惑以外毫无作用——既没有高端的科幻感,也没有AI与人类之间的伦理冲突,至于人物塑造方面更是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这一点我在上面讲看不出C&T的音乐独特性的时候已经谈过。
很多人说不要对它这么苛责,毕竟只是一个半年番,剧情方面的欠缺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要说的不是它的剧情过于单薄——这里面其实发生了很多事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剧情甚至是很丰富的——我这里要说的是它的剧情缺乏内在连贯性和统一性,每件事都想要独立地表达一个东西,比如西贝尔和安吉拉受到骚扰那里好像是要表达私生饭的事、以西结那里好像有点抗议种族歧视的意思,又有点表达友情的意思,但一个事情和另一个事情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实质上的联系,而且都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至于为什么介绍、介绍这个有什么作用,好像完全不再制作人的考虑当中。
最后每一个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除了让人感觉很失望以外,这种松散的叙事方式也让人对整个作品想要表达的东西感到十分迷茫。
有哦人说那是因为每个故事都讲得太短了,是因为受了篇幅的限制,如果讲得长一点就会很有感觉,我对这种观点感到困惑:从来也没听说过一个短篇小说不够好的原因是它的篇幅太短了啊!
更多的声音是:这是音乐番啊,主打就是音乐,其他方面有bug很正常。
说真的我也实在没办法理解这种观点,里面的音乐当然是很惊艳,但充其量只能是一个走马灯式的音乐收藏夹,而这个收藏夹还是一个掺杂了很多其他东西、没有任何方面划分的音乐收藏夹,而且也不是一个好的“番”——说真的我不认为把一堆胳膊腿什么的扔在那里就真的能被称作是一个完整的人了。
这个剧哪怕只抓住一个故事、只就一个方面来讲,都不会这么稀碎。
有人调侃说这其实就是唱片的广告番,那这个广告还真是失败,毕竟好的广告要把产品的优势和特色都讲清楚,而它连这一点都很可惜地没能做到。
不过它的画面确实精美,刚开始追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就是被画面吸引了,期待它会是一部好作品,不过现在看来,如此稀碎的成品,单画面实在无法满足我对它的观赏需求,相反不管是作为人物传记还是音乐番甚至是广告番来说,它都明晃晃地失败了。
看完以后很迷茫,不知道它到底在干嘛,也很惆怅,觉得里面好多很好的东西都被糟蹋了,真是又迷茫又惆怅,又惆怅又迷茫。
今天盘点君为大家带来的是一部好看又好听的新番动漫,名为《卡罗尔和星期二 / CAROLE & TUESDAY》(下文简称C&T)。
这部新番目前上映10集豆瓣评分9.3,B站9.9,可以说看过的都说好,这部动漫是如此的特殊以至于盘点君将它作为近期最值得推荐的作品。
special在哪呢?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这部优美绝伦的音乐励志动漫。
C&T 一部周年纪念力作《C&T》由日本动漫界享有盛誉骨头社
不关注的朋友可能对他有些陌生,但他出品过的作品,可是都是一时无两的神作,钢炼FA,近年的英雄学院,灵能100%,均出自其麾下。
而这部《C&T》来头不止于此,今年适逢骨头社成立20周年,《C&T》则是作为20周年特别纪念番亮相,可见这部作品的含金量有多足。
而作为一部音乐番,动画音乐的制作则交给了业内知名的flying dog公司,动画导演则是由渡边信一郎操刀,这位鼎鼎大名的动画监督曾执导了《黑客帝国》与《银翼杀手》动画电影,是位不折不扣的业内大佬,可以说《C&T》的制作是不折不扣的强强联合。
C&T 一个关于追梦的美好故事作品有两位主角,分别是感觉自己是笼中鸟继而毅然离家出走的富家女孩儿Tusday(右),和难民出身乐观开朗的打工妹Carole (左)。
两个拥有不同人生的人都对音乐有着深深的热爱,本该永不相交的两个人生轨迹,却因缘巧合的相遇,有时候我们不信命运,但我们感恩着缘分,两个姑娘一见如故,组成了乐队CAROLE & TUESDAY。
从默默无闻,到要被世界听到,两个柔弱的姑娘,开始了艰难的最求梦想之路,好了,一个美好的关于音乐冒险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C&T 一部很好听的动漫如标题所说,这部动漫你需要全程配带耳机,作品中大量的左右声道立体声让人直呼耳朵要怀孕,而看到两位女主角一点点创造的歌曲逐渐成形,并公开演唱时,相信我你会起满身鸡皮疙瘩的,而在这一刻动漫不再时动漫,而像是梦幻的MV。
骨头社为了给作品最高的专业度与动听度,进行了全球范围的歌手海选,也就是说,为角色配音与角色歌曲演唱的声优并不是同一个,最终如下两位女孩夺魁,她俩负责录音片中所有动听的原创/非原创歌曲。
所以当你听到两个说日语的女孩儿发出标准的英文发音时千万不要奇怪C&T 一部相当前卫的作品如果你以为这部作品的亮点只有好听的歌曲你就大错特错了,像所有神作动漫一样,《C&T》也有着不算宏大但新颖的世界观,架空的世界背景是本部动漫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故事不是发生在纽约的街头,也不是东京的市井,而是火星,故事背景是人们处于火星大移民时代,人类在火星建立了高度发达的文明,这里的科技水平远超21世纪的今天,AI技术进入到了成熟运用的时期。
自动驾驶的大型卡车
像宠物一样的AI猫头鹰闹钟
真正的AI宠物,居然也需要溜
发达的无人机物流网络。
酒吧餐厅全都是自动化机器人服务,在一定程度上,《C&T》的科技世界观是对人类未来社会的合理预测,这样背景让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知名英美剧《黑镜》。
但是不同的是,《C&T》中社会虽然是发达的,但依然保留了相当多的地球原生色彩,生活化的场景故事与未来世界的对比而展现的反和谐反尔有种和谐,从人的服装,到人的性格,到人性并没有被科技“毒害”,终究《C&T》不是一部以科幻为主的动漫,但这些科幻元素作为点缀已经足够让人惊喜了。
不过作为主线的音乐的确对AI技术进行着一场思辨,未来世界的流行音乐绝大部分是由AI创作,音符可以组合,人的情感也可以组合,真的可以吗?
作为原创歌手的CAROLE & TUESDAY或许就将为大家证明,人创作的歌曲是否有机器所不具备的温度。
C&T 一部很“美”的春夏新番C&T的美是美术构图的美,从OP到正片,这种艺术的美观始终刺激着观众的眼球。
盘点君对绘画没有研究,但很多画面对外行的我而言,会不由自主的赞叹:真美。
《C&T》的美也不全是美术的美,美好纯洁的人物,美好温暖的故事,美好纯净的歌声,让盘点君觉得这部动漫相当治愈,看看这部动漫吧,好心情可能就会从不自觉的鸡皮疙瘩+泛泪后野蛮生长。
一部货真价实的音乐番,歌好听,人也好看,剧情非常充实。
以卡罗尔和星期二的成长为主线,掺杂了许多支线,梦想与现实,家庭与孤儿,火星移民,人工智能,歌手之路。
虐的不是两个姑娘,而是所有的支线人物。
但这些支线,也许就是未来的卡罗尔和星期二。
政治线确实是没啥必要,可能为了强调所谓的奇迹而硬插进来的。
索然无味,甚至有点想笑。
AI线才是我认为的重点,ai创造的音乐和人创造的音乐,孰高孰低,谁会流行,谁会更打动人心,这才是更值得深思的地方。
且不说ai,就是现在的乐坛,抄袭成瘾,流行歌都是只会一个和旋就可以随便弹唱,原创艰难。
ai创造出流行曲也并不是不可能,甚至再往后歌手的存在都很尴尬了。
但是我依旧相信,人才是最理解人心的存在,大数据再详细,总是缺少真正的灵魂。
该番最终集音乐人们携手演出反对孤立主义。
番剧上映于19年4月,19年10月起美国就开始和中国打贸易战,随后爆发疫情,美国上演黑命贵时间。
时至今日的21年分裂与孤立在世界范围内横行。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We are the world》演唱的时候,骨头社20周年推出的作品不仅仅是一部音乐番,更是提出了一种通过艺术弥合世界分裂的设想。
现实世界中没有C&T,没有打破偏见,提倡世界融合的艺术家。
而且从19年之后,我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只讲立场,不讲对错的人。
公平、正义、自由、平等这些价值被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单边主义、孤立主义逼得节节败退。
艺术是人类社会的调节剂,在分裂的时候团结人类,在压抑的时代呼唤个性,在歧视的环境中大胆反击。
这个时代需要有号召力,不被资本和政治束缚的艺术家。
我是来看为了音乐梦想而上路的两位少女,你却给我看他们选秀。开头独白描绘的那样宏达,结果剧情不过如此?为了卖歌舍弃剧情,骨头这次着实让我失望。
剧情有点俗有点顺理成章,但歌都不错,艺术自由世界和平主题还是有些应景的。LGBTQ少数族裔friendly(好喜欢Carole
结果拖成了24集,到中间和后面节奏偏慢、制作水平就下去了。总体还不错吧。歌声给梦想插上了翅膀呢。
渡边对hk是真爱了,就算完全没有日本元素,也一定要有hk元素(房东)。弃了,完全没有想看的心情,除了歌蛮多的,不知道还有啥吸引人。极其扯淡的歌曲比赛。还是期待渡边下一部作品。
真的看不进去啊咋整,哭。感觉适合小孩子看,蛮励志
太过失望再扣一星。第一话险些弃番,第二话略微挽尊。想不到在渡边的作品里也能看到这么松弛的分镜,无趣的人设和省力的表达。黄发女主我好像在别的日漫里见过你的姐妹们,你们连说话都一模一样。展开空间充足的背景设定就当了个背景板,让人探究的兴致都没有。唯一可圈可点的音乐也没有惊艳到令人原谅其他一切的地步。分分钟都想吐槽我是来看番的不是来鉴赏乡村音乐的。唯一让人瞬间兴奋的只有渡边式过场。总之,渡边,你要是被绑架了就眨眨眼。
听歌满足 看完小清新和声 决定重拾NANA
挺好听的,但我没能看下去。。看番我还是比较剧情流的,去听原声带好了👌🏻有的听了,超多张
开头创意不错,但后半乏力,人物塑造略单薄。
答应我插上你最贵的耳机来刷。
弃了 真的就前几集可以 后面就越来越俗气 完全是参加了一个火星好声音出道 还有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声优和唱歌的配音很不贴吗
喜闻乐见的剧情,你能猜到的结尾估计八成都是正解。歌曲好听,制作很棒,不过这些都掩盖不了剧作的简陋,细想想用这种剧本来讽刺合成音乐你真的好意思吗?讽刺快餐音乐的同时你却要用快餐剧情,真是好讽刺啊。
要不是歌有点好听,渡边信一郎我只能祝你成功。
不行,歌真的不行。剧情也一般。
清新俗套但是又很好看有意思,渡边真有一手
太对渡边失望了,音乐番主打的音乐不如混沌武士和星际牛仔的配乐,剧情几乎没有,每集就为了那几段悦耳但没啥特色的流行乐,与其这样不如让我多听几遍wonderwall。配合b站高潮弹幕看的我想吐。
制作精美,故事无聊,科幻设定可有可无,也就歌不错,但这毕竟是个以音乐为主线的故事啊
全员好人警告,又让资本家背锅。剧情比较小打小闹,作画也让人一言难尽。但是!但是!这么多质量优异的曲子,以及这么多优质vocal,阿伟出来受死。开播时看了两集就弃了,在快到元旦的日子一口气补完了,也算是同喜同喜吧。有几首歌还是比较有记忆点的。最后一集这剧情,你们改名叫同一首歌好了
土。从前期企划就非常无趣,要political不够political,要未来不够未来。故事拿几十年前的过时AI设定唬弄曰AI作曲莫得灵魂作为矛盾的引子,问题是幕后班底要怎么在技术上展现有无灵魂的音乐本身就是玄学。结果后半AI连存在感都没了,且不说想复刻六七十年代英国亚文化环境结果不三不四,这个未来火星世界观看不出存在的必要。
Not my thing. 越看越傻啊,不敢相信这是网飞X骨头社X渡边。真的是很蠢,不知道感动的点在哪里,无法产生共鸣。一切都有点...莫名其妙。还有,音乐番竟然给我听毫无亮点的欧美流行乐,这剧本是什么开挂二人组追梦爽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