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一集,我却真的聚精会神地跟着主角走地震后避难所的画面总让我想起来一本没看完的东野圭吾的小说动画里的姐姐未来的脾气刻画得很真实,曾几何时我也是这样他们这一路走过来真的艰辛,而弟弟,像天使一样的弟弟,也永远留在了那里动画的后半部分情感与剧情细腻而又精彩好几次我都屏住呼吸,等待着揭晓答案泪点一向很高,对这部剧却没有忍住亲情永远是最热烈、最震动人心的情感
见惯了大杂烩 得了白血病的俊美男子在生命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遇到了至爱的女子 俩人历经生死离别 缠绵悱恻;小三儿年轻 强势 却终敌不过大房的地位和智慧;好人被打得浑身是血站不起来 但在最后一刻总是又以一种莫名的力量重整旗鼓 力挽狂澜。。。
看多电影,会深谙下面的桥段是什么 然后自顾笑并鄙视着导演的低能 其实 想想 东京地震 也是 一样的 只是 灾难不再是爱情的生死离别 姐弟也不再是一开始就情深,而是随着情节的推进那么水到渠成,叫你挑不出 囧和雷人的地儿 没哭 但也深深的被震撼着 关于细节的心里的刻画 关于最后的没好的 却不完整的臆想 总之 喜欢从头到尾的一切真的地震了 注册了小号重新来过!
霓虹,你也是,记得干芭蕾
如果不是结局的意外,也许从始至终也就觉得是一出陌生人之间的互助互爱剧而已。
这部片子下载于今年三月的日本地震后的几日,却在OP的惊艳之后觉得第一集做得平平而搁置至今。
下片时关于地震死亡人数灾情和居民素质的报道日日上演,国内充满了对自身的反思和对这些居民的敬佩——就算是愤青们,也得承认人家确实在这一点上做得比我们要好。
2009年骨头社制作这部动画的时候,大概不会想到两年后这部动画几成事实。
同样的八级地震(地震等级从一开始的六点几一直提到了最终的九级,但修正到八级之际已经成为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不同的大概是动画中最直接的是东京塔和大桥的坍塌,而事实最严重的是核电厂危机。
片子的主角是对姐弟,处于叛逆期看啥都不爽的姐姐和纯真开朗懂事的弟弟。
最开始看的时候估计没有人会喜欢这个姐姐,满脑子只有“生日蛋糕是圆的才对,谁家的生日蛋糕用三角的”“凭什么一定要我带他出门”“大人们真讨厌”,终日捧着手机一脸愤世嫉俗一副“我懒得跟你们说”“你们真虚伪真烦真讨厌”的样子然后口是心非。
很不幸的是我当年很长一段时间也处于这种状态,以至于批判都带着几分心虚。
这个少女在剧中的成长是明显的,不幸的是这个过程伴随着弟弟的死亡。
成长需要付出代价,幸运的是我们当中绝大多数人的代价并非如此惨痛。
弟弟是很温情的角色。
这个孩子会画一家人在一起的画,会在桌子上画可爱的青蛙,会说我最喜欢姐姐的名字了,会说姐姐我就是想全家人一起去看桥。
近乎完美的弟弟形象,天真率直贴心,这是个仍然有理想有爱也懂得表达的孩子,看着他仿佛整个世界都美好起来。
在漫长的11集的回家路上,尽管经常出现姐姐去找他的情况,他也一直被姐姐嫌弃什么都不懂,事实上他反而是姐姐的精神支柱。
由于在搜电影时被某无良短评剧透,所以在看的时候一直存着警惕心理,在第一集机器人展的大楼地震坍塌失火之际我便以为弟弟死了,结果这孩子活蹦乱跳着呢。
之后弟弟倒地不起,手术室里弟弟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我想,原来是这里死的。
第二天,姐姐醒来,看到了草丛中欢笑的弟弟,于是我便放下心来,应该不会有问题了,然后把剧透抛在了脑后。
之后,姐姐去辞别真理,在搭车的时候,对方原本拒绝了她,却在看到她缠着绷带的脚改了主意;真理出来追她,手里还拎着弟弟的书包,但镜头切换到车上,背着书包的弟弟和姐姐聊天,姐姐反复强调,你不要死,你死了爸爸妈妈会很难过,我也会。
于是尽管觉得有点怪,书包事件还以为是动画bug,不想是如此悲哀的事实。
在学校,弟弟成为了飘忽不定的存在,姐姐走到弟弟的教室,看着弟弟的字画课桌泪流满面。
突然心里一咯噔,已经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及至弟弟友人家里,透过友人的视角看姐姐对着空气责备弟弟,才想起,第一集弟弟便被埋在柜子下面,到后来东京塔倒塌,弟弟更是被当场砸中,之后弟弟一直不太好,发烧又吐又头痛,而一路上他们一直在不停地走。
才明白,在姐姐晕过去的时候,弟弟已经死了——之后,只是她一直固执地活在想象世界里而已。
最后一集很有催泪效果,尤其是泪点低者如我纸巾一张一张地少。
弟弟说,姐姐,谢谢你,谢谢你我们终于回家。
然后,弟弟微笑地看着母亲和姐姐抱头大哭,在门外的阳光下慢慢消散。
于是泪奔。
谢谢你的存在和到来。
谢谢你成为我弟弟。
p.s. 看到有人说《唐山大地震》,觉得终究《唐山》要刻意太多,无论是对现场灾难效果的渲染,还是对其中的情感刻画,或者是片中硬插进入的说教色彩。
我们的片子其实还可以更好一点。
最后,推荐这部动画的OP,素描效果相当不错。
初中少女成长记。
监督的风格走向偏平实,没有耐心的话可能会错过这部整体水准上乘的动画。
动画中监督纯熟地刻画女主地震前后心智和思想的巨大转变,从前期的怨天尤人到最后的励志向上,这部剧始终贯穿一个“回家的信念”。
反观《XX大地震》里面矫情、做作且脱离现实的情感,《东京地震8.0》完胜。
不過這部節奏偏慢,不少人容易在開頭被勸退。
虽然这是霓虹人很YY的在汶川地震之后再一次产生的危机意识和自毁情结,但是对于一个身处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多发国家来说,能在这样的设想中并且用动画这种大众广为接受的方式将这种恐怖与灾难表现出来,本身就是很大的勇气。
其实在去年512之后,我就能期待国内的文学艺术工作者能展现出一些警示的能打动人心的作品,可惜的是一年之后我看到的让我最为感触和激动的作品,只有这部《东京里氏8.0》了。
OP在一片已成废墟的建筑物的素描画开始,更是在正式内容开始前黑底白字的写到:“本作品是假定首都圈内发生强烈地震,以经过大量的研究和验证为基础制作的虚构故事。
为了追求真实性,我们在构造原创故事时已做过很多模拟,但在演出上仍会有与真实情况不符的情况。
”本来是可以直接说“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这种废话的时候,却如此严谨的说出了科学模拟的情况,足以见得Bones的制作团队有多认真,且在ED里赫然出现了协力:“东京消防厅、陆上自卫队第1师团、海上保安厅和东京都立墨东病院”的名称,再参考画面背景中如同数码照片版的建筑物和街景(虽然不如《东之伊甸》那么的极致),如此慎重科学的制作态度,可以想象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制作一部让人难忘的动画片,而是想让我们通过这个虚构的故事来体会到真实的灾难,警告着我们每一天能够活着就已经是多么幸运的事情。
故事的主角未来(这个名字有点意思)是个对家庭、对大人的世界充满不满和抱怨的女中学生,按照国内的观点看,这是一典型的九零后,以讨厌为借口不去和自己不熟悉的世界沟通,过分依赖手机,对外人唯唯诺诺敢怒不敢言,但是对家里人却蛮横无礼得很,可是她也不是一无是处,她对弟弟在佯怒之中还有着深深的关心,对家里人的抱怨也只是因为想要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对未来的迷惘也是因为她毕竟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其实是我们现代人开始让孩子还本应该是孩子的时候,就承受了很多了大人的东西,让他们惊慌和不知所措。
于是在经历了有些糟糕的暑假第一天之后,未来用手机写到“这种世界干脆都给我崩坏吧”(确定这个短信不是发给Juiz的嘛囧),于是东京里氏8.0开始了。
虽然我对之后的情节已经猜想的差不多,在灾难之后的未来会在对死的恐惧和对生的渴望中重新审视自己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会为了弟弟的安全而紧张担心,那个唯一一个看上去还不错的“大人”真理(这个名字也有意思)会让未来看到大人也是多种多样的,自己也可以有选择,选择成为自己讨厌的那种大人,或者是成为让孩子们喜欢的善解人意的可靠的大人。
可是这一切的合乎情理的猜想并不影响我对这部动画的期待度,因为我所期待的完美故事,正是如此。
以下为转载的TVA介绍。
【官方网站】http://www.tokyo-m8.com/带着“总是没意识到平凡的日常生活是多么令人向往,但这种平凡却会因地震而一瞬间被彻底破坏”的理念,在采集了大量与地震相关的数据以及有关人员调查访问的基础上,描写地震所带来的恐怖,以及在非常事态下人与人之间紧密联系的心灵的原创动画——「东京地震8.0」,将于7月起在日本富士电视台的noitaminA栏目播出,担任TV动画「东京地震8.0」的监督是「攻殻机动队S.A.C.」系列的演出、参加Production I.G9课制作作品的年轻人才・橘正纪。
系列构成是高桥ナツコ、角色设计由野崎あつこ担当。
集结众多优秀的制作人员,动画制作将由人气4月新番「钢之炼金术师 FULLMETAL ALCHEMIST」的BONES和的剧场版「交响诗篇Eureka Seven 彩虹满载」的キネマシトラス两社共同担当。
【STORY】刚进入暑假,中学1年级的未来,陪着弟弟悠贵去参观机器人展。
横眉冷对兴奋的弟弟,反抗期的未来很无聊地按着手机。
“毎天每天都是烦人的事情…。
这种世界干脆坏掉最好。
”这样想的瞬间,地面突然开始猛烈震动。
袭击东京的是高达8.0级的海沟型大地震。
崩溃的海滨大桥桥,倒塌的东京铁塔。
在瞬间一切都变了的东京。
未来牵着悠贵的手,借助摩托车快递员真理的力量朝世田谷的自家奔去。
到底三人能否顺利回家呢?
【STAFF】监督:橘正纪系列构成:高桥ナツコ人物设定:野崎あつこ场景设计:植田均3D监督:井野元英二色彩设计:加藤里惠美术监督:中岛美佳音响监督:たなかかずや音乐:大谷幸动画制作:BONES、キネマシトラス【CAST】小野泽未来:花村怜美小野泽悠貴:小林由美子日下部真理:甲斐田裕子
话说对这部作品的期待还是很高的,因为骨头社也因为这关于地震的题材。
其实日本对于地震的作品还是很多的,不论映画还是日剧,而且都很煽情,而且这类题材也比较容易出彩,大悲剧背景下的小人物群生向,这样的故事往往也能够直达人心,引人共鸣,同时也比较容易阐述对人性的思考,如果对票房再有点企图还可以加入些特效元素。
但是这类题材也正因为多元也变得难拍起来,虽然这类作品很多,但是正真出彩的却不多。
这样的题材如果被动画化后会怎样呢?
抱着这样的好奇《东京地震》在炎热的7月展现了不一样的地震思维。
前五话简评..........................因为只播了五话,所以先来说说前五话吧。
首先这是一部骨头设的作品,所以会下意识的寻找那些熟悉的元素,但是说实话却跳脱了我的思维,最近一部让我觉得惊喜的大概是亡念的扎姆的,跳跃的画面和亮丽的用色让我惊喜,还有时常跳脱节奏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精彩脚本也让我着迷,而这部东京地震却不是这样。
故事就不赘述了,骨头的人设一向不是第一眼型的,但是这部我第二眼也没爱上,而且对于主角的着力描写使得主角以外的人都被脸谱化了,第5话的老爷爷本来很催泪,但是他那张没怎么雕琢的脸有点对不起骨头的招牌啊。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为了纪实,但我觉得画面有时候也是故事精彩的关键。
而且就算主角三人有些时候也会出现人设的忽然变化。
一开始因为这样我对作品有点失去信心了,但是看下去才发现,STAFF也许是有意为之,因为与人设粗糙对比的是高精度的地震画面,不论是大桥断裂的场面还是东京塔倒塌的场面都能感到制作的用心。
制作组也许只是想让人们将中心转移至故事上也说不定。
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女初中生未来,说实话一开始很讨厌她的性格,因为很真实,所以讨厌。
任性,自私,总是用自己不成熟的眼光去将一切不顺归结到大人身上。
对于整日工作忙碌的父母总是擅自去用爱或者不爱我的想法来判断他们对自己的感情,生活中的不幸似乎全是来自她身边的大人,然后将对部分大人的主观看法上升至讨厌所有大人上。
同时又有些傲慢。
我从她身上就看到很多自己的影子,青春期的我们大多都会有的毛病在她身上被综合了。
这样一个一开始不太掏我喜欢的角色却在这次灾难中得到成长。
渐渐的她开始相信大人,去依靠身边的大人,同时又能对自己的弟弟宽容。
而且这才5话而已,后面会发生什么也说不定。
当然同时,她的弟弟还有帮助他俩的姐姐却英勇的感人,弟弟甚至能在东京塔倒下的危险瞬间飞身救到姐姐实在是感人。
最感人的一处应该是第四话后面,东京塔倒下之前姐弟两人终于把心中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大家都很害怕,害怕再也看不到爸爸妈妈,害怕再也无法回到温暖的家。
姐弟两哭的很感人,然后东京塔倒了,算是个高潮。
制作组也很用心也很大胆,为了真实相信调查了很多,而且大胆的连东京塔也放倒了。
当然我觉得就前几话这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能在越来越卖萌的现在来这样一部纪实性如此强的作品本来就很让人敬佩,但是也正因为这样的作品去丰富市场,才能保证市场的健康。
但是这远不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
脚本在某些处理上还略显生硬,人设也比较粗糙不像以往骨头的作品,但是从大场面的调度,和第5话色彩的构成上我还是很期待后面的发展,对于在灾难中结伴而行的三人也充满期待,地震果然无法击毁那些曾经被我们珍视现在依然活在记忆中的宝物。
后五话感动简评.......终于看到第10话了,心中郁结的无助一下上升到极点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这后面5话很第六感 很小岛惊魂,但是不会让你失望,因为这原来是部感动与悬念并存的动画。
首先这几话的大悬念就是在大姐姐找她家人和他家人是否还幸存这点上,这条线延续了好几话,中间也发生了很多事情。
然后大姐姐终于和家人团聚时候监督又抛出一个残酷的命题。
对于这样的脚本我觉得可以用结尾升华主题来评论。
虽然前几话有时候很沉闷有时候很走形有时候很省钱,但是这最后几话足以点睛。
那个阳光照入阴影的瞬间,一个欺骗自己很久的谎言终于被带入心间,原来痛苦是这样来势汹汹》。。。。
第一话的水准就足以让人拍案。
正直叛逆期的小女孩的心理的刻画远超一部TV动画的水准。
第一话中隐隐的暗线已经铺开,不疾不徐的叙事节奏,精细的作画,现在几可确定本作的经典地位。
东京大地震只是时间问题。
这种调调在多少人心中早已深种。
这次我们就看看骨头社如何发挥。
灾难发生时,总在意想不到的场所,预料不及的时间,跟素未谋面的人相识。
“我讨厌这个世界,讨厌大人,讨厌父母,讨厌父母的责备。
”小野泽未来。
如果怀着这种心情,不断的在手机上敲着发不出的信息,写着这些抱怨着世界为什么把我带进来而又要对自己这么刻薄的话。
中一的小孩,也只不过是刚上一个阶级却总是那么顽固,一个本应阳光灿烂的女生,却总是半眯眼脸上总是一横线。
弟弟悠贵给这女生起了许多绰号,“手机星人”,“青蛙星人”,“点心军曹”等等。
我反而觉得未来在悠贵的面前至少能有那么一点点的正常。
哈。
就在未来敲下“这个世界不如毁灭掉好了。
”,东京湾发生里氏8.0地震,就在她跟弟弟来到机器人展,两个人分开一下下的瞬间,地动天摇,顾不着尖叫的时候,弟弟在的商场就在自己面前成了一堆坍圮,望着自己手机上的字,眼中噙着泪水,颤抖的手,“....悠贵”。
在这个世界上,有坏人就会有好人,有坏事就会有好事,不管有多少冷嘲热讽的碰撞来说着你在这社会碍事,早死了算的谬言,但总会出现能让自己安心的“不能丢下他们”的慰藉。
假若世界上的人都是像未来一样看到人身上的丑陋,或许弟弟悠贵就是天生来看人们的优点的,虽然姐姐说这是一看人面色。
未来在冲进去找悠贵的途中被真理姐救了,真理姐与未来去找悠贵。
里面的情况十分的严重,地面凹凸不平遍布裂痕,某些地方燃烧起来了,楼梯断了,但想到悠贵可能在的可能未来一跃冲过了已断了的楼梯,一种撞破南墙的执着,那些炽热的水浸泡着双脚,头顶上随时都有天花板掉下来。
真理“你是姐姐啊,悠贵君活着一定在避难,如果你弄伤了自己怎么办啊,你要活着救悠贵君吧!
”弟弟说要来看机器人展才会来到台场,弟弟说要上厕所才会分开,自己却并没有在这个时刻想到弟弟的不是,拼命想着要救弟弟,想着弟弟叫自己姐姐时的笑脸,这是或许未来才是最可爱的。
终于真理和未来在卖饮料的地方找到了悠贵,三个人开始一起。
未来是多疑的,她怀疑每个人的企图,怀疑动机,因为她想不到在这个节骨眼上,居然会有人对自己这么好,而且真理的家人也还没有消息。
但是真理并没有想那么多,她拿出了给自己女儿雏生日蛋糕给未来和悠贵分享。
真理是准十的好人,能在这么动荡的人人自保的时候,牵着两个只见过两面的小孩的手,她说自己在老公去世后就变得坚强了,谁也不知道在那坚强背后究竟有多少辛酸呢?
三个人在一起的旅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遇一事长一智或许一开始在与父母分隔又不知安危的时候,很焦虑,就会冲着弟弟说“这些事我怎么会知道!
手机又不通!
”矛盾激长,两姐弟终于吵架了,悠贵说“我想去台场,因为我想看跟爸爸妈妈和姐姐看过的大桥,因为姐姐说暑假没去的地方;我想去中学,是看看有没有信号,姐姐就会高兴。
姐姐都不理解我!
我也担心妈妈和爸爸,也想让姐姐安心。
我要去东京塔,我家看得到东京塔,就知道爸爸妈妈有没有事!
”未来整个人呆掉,或许她总是以为弟弟只是一个玩世不恭的小孩罢了,现在在自己眼里自己反而是个小孩了。
涣然冰释的时候两个人嚎啕大哭起来,这时东京塔倒了,两个人奔跑起来,悠贵被冲击波撞倒了,吓得未来不轻。
大人的焦虑和小孩的焦虑是不同的。
真理担心三轩茶总是很隐晦的,即使自己有多焦虑担心,恨不得马上骑上摩托车狂奔到家看情况,她发烧也没有丢下未来和悠贵。
他们现在已是命运共同体了。
现在可以看得到未来更多的笑容,更多的为人着想;悠贵本来就是一个成熟的小三孩子,体贴温柔现在更是能看到人们所需和自己要表达出来让别人了解自己;而真理通过跟未来和悠贵交往中,更加意识到跟自己孩子在一起比赚的更多钱要幸福得多,他们正一步一步的向自己的家靠近,希望能早日归家。
东京地震8.0绝对是一出好的卡通片,我已经很少能看到这么让我心兴奋的动画片了,看到那些坍塌的场景,被震撼的五体投地,心想干脆排成动画大电影吧!
那些交汇在里面的情感动真诚,一个社会在自己手中呈现的感觉越来越吸引着我了。
bones真的很厉害!
很少人会选这种题材,它严肃,它温情,它真实,它里面包含着人性的美好。
真的很赞!
未来她说自己的名字不好,因为自己一直没有想过自己未来是怎么样的。
这么个一直寻找探究的过程,不也是给了一个自己重生的机会吗?
单纯的东西,总在回过头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它的美好……
_ 始终有一种好片是要用眼泪来换取共鸣的 .即便他没有那么彻头彻尾..那种哭着看完结局的陌生感,最终会让平凡变得无比光彩.
1.在大自然危害之前,人类往往束手无力。
不论是哪一个国家,任何国人都难以独善其身。
同为人类,我向无辜良善却妄遭一难之人深切致哀。
2.我一般都不会嫌弃画风,只要是个用心去做的好故事我基本都能接受。
里面的一些日常小细节我觉得很真实,开头就宛如我在家一般😂。
在大灾大难面前,所有的善与恶都被不做保留地照射而出。
有乐于助人的,也有只想着自己的,本番里并没有特别严重的只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侵犯别人的,bones还是有所保留。
在面对这种巨大灾难,任然坚守岗位的保安、司机、警察、医生、志愿者……都令我感动以及让我尊敬不已。
3.姐姐是一个初一女孩,她别扭鲁莽还有些敏感,她其实就是很多青春叛逆期孩子的真实写照。
她其实不太善于与人沟通交流,尤其是家人。
在家时她也大多都是在玩手机与朋友沟通。
有很多人说未来矫情,我觉得也是,可她依旧是善良的,她其实最大的问题就是别扭。
在机器宅男出来以后姐姐对他貌似不是很友好,可其实是姐姐在嫉妒羡慕他可以与弟弟有共同话题,可以与弟弟相谈甚欢,真理与弟弟的兴趣爱好不同,在平日里也总是讲两句话就谈不下吵一吵。
弹幕里总有人问姐姐为什么还不死,快点死吧,网民的恶意是在太大了。
就算她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可她在这个故事里她也是具有生命的,你的这番话一说出,你低下的素质就已经展露出来了。
在突然面对这么大的地震,她一个初一女孩已经做的不差了,很多比她年纪大的人真遇上个地震啊火灾啊什么的说不定还只会缩在原地恐惧哭呢,大家果然都是宽以待己严以律人。
不要看很多电影电视小说番剧年轻的孩子多了,就要求一个青春期的孩子能像大人能比大人在遇到事情要冷静聪明机智,不过年龄也不能作为万错的借口,都是要有底线的。
说是姐姐的鲁莽害死了弟弟,可要不是一开始姐姐鲁莽地去救悠贵,弟弟可能早已不在了。
悠贵他那么小,可却那么懂事,他就是上天赐予未来一家的天使吧,未来也很感谢能曾拥有过这般可爱的天使。
他还是个小孩子,是家里最渴望相聚的人。
当面对危机,他甚至比姐姐表现得还要好,其实很多番剧里都有这样的角色,但对我来说有点不太真实。
他也有自己喜欢的,他喜欢画画,画一家人团团圆圆的画,他喜欢机器人,开头就是他向妈妈表示才会有姐姐和她一起出去。
他真的很喜欢姐姐,独自跑去找寻姐姐生气丢掉的手机,头被砸了但为了不让姐姐担心也一直默默不吭声,假装没事,到最后是在疼的没办法了,进了医院,真的很坚强。
在死后也一直在陪着姐姐,鼓励她帮助她。
悠贵的存在就是本番里最大的泪点了。
真理小姐姐绝对是此番里人设最好的了。
她会对陌生人毫无保存地释放自己的善意不求回报,一次次救下了鲁莽的未来的性命,无数次帮助了未来和悠贵。
为了帮助姐弟两,她甚至不断拖后去找自己的家人。
她处事大大咧咧却又粗中有细,会很温柔仔细地照顾别人。
“为什么你要这么帮助我们啊。
”“这是我作为人应该的。
”真理小姐姐就像是个圣人般了。
4.弹幕里老ky柯南的真的是无语。
小时候我胆子小,但因为真的很喜欢柯南,总是一个人在家藏在被子里用碟片放着来看。
在这番里老ky的,柯南的澄清如果能更真实有力我会很开心。
立场原则问题我从不觉得就算是童年就可以含混而过。
共11集。灾后避难所都是学校……
单就影片本身讲,制作素质优良,各方面非常考究,制作态度也是…暂且说非常认真吧(后面的制作素质与开头有差距,但制作方也是很辛苦的)。导演在剧情处理上的功力我个人不是很欣赏,或许节奏缓慢不是毛病,但…因为影片的题材非常严肃,所以选择这种题材固然值得赞许,但也应对素质进行更严格的要求。
骨頭社的音樂還是我的心頭好,第三集就猜到結局會這樣。配了蠻大氣的音樂卻做了一部並算不上多成功的災難片,親情處理的雖然順暢作為災難片的主線卻稚嫩,不知道真正面對災難面對生死的時候究竟會多恐懼或者是想要放棄,但更希望看到一些更觸動更真實想法更多的東西。
战争是残酷的,平民是无辜的,逝者安息
原来这是一部鬼片啊
没有想象的出色
有几集搞得乱啊。。弟弟死了我都不知道。。。
天呐才发现是09年的番,感觉像是3.11关东大地震的预言……(人物作画扣一星
灾难动画,就是描述了遇到地震的一对姐弟。结果最后弟弟是已经挂了,有点怪怪的,姐姐和死了的弟弟的幻想生活了那么多天?
亲情 总之哭成了傻逼
被剧透,弃。
我被煽到了,倒数第二话之前我都以为不会被煽到的 ~~
我泪奔了…………
成真了居然。。。。
萎成这样,也是门技术。骨头社终于也堕落鸟~
在灾难面前,总有我们可以做的事情。
多少年了,就没有过这么现实的动画,第十集我彻底胸闷了。但也有如当头棒喝,动画 并不都是做梦啊
打分为纯△的作品……中途还一阵感动,但是结尾的几话实在是把观众情绪破坏的厉害,这也许是文化差异,我受不了那么日式的东西
跟了两画,没有萌点追下去啊- -
最爱悠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