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经过二十多天的热播,青春励志抗战剧《毕业歌》已至收官时刻,一段抗战往事渐入尾声,悬念即将揭晓,青春继续闪亮,激情无法平息,人物命运依然扣人心弦。
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我们惊喜的发现,当年左翼创作者的经典余音并没有消散,反而薪火相传,抗战影视经过岁月的洗礼后更加光辉夺目,更加深入人心,不断诞生出精品佳作,呈现出了全新的精彩,就像《毕业歌》在2015这个特殊的年份,以一代青春抗战者的热血与浪漫,树立起荧屏抗战剧的一面新旗帜。
上海屋檐下青春派打造抗战新气象就像是一幅笔墨还没干透的史诗画卷,《毕业歌》具有大上海孤岛时代的史诗质感,故事跌宕起伏,可是风格又清新明快,充满了青春的朝气与激情,人物的性格与命运、理智与情感在抗战大背景中交织碰撞,绘出迷人的新气象。
剧情以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为背景,国民党飞机工程师洪望楠联络爱国人才重建中央飞机制造厂这一线索作为引线,没有急于展开共、国、伪、日的情报战,而是由小见大,围绕一群年轻人渐渐投身抗战事业的成长历程,从青春的视角揭开历史。
和以往的抗战剧大不相同,《毕业歌》的视角非常年轻化,注重的是青春的觉醒。
公子哥王沐天,新女性王多颖,精于治家的母亲朱玉琼,这样原本与抗战并无瓜葛的没落大户人家,加上冒名顶替的表姐桑霞,心系国家命运的飞机工程师洪望楠,在大上海的屋檐下,被命运推动,纷纷投身于抗战的洪流。
王沐天不喜学习,性情叛逆,却每天和小伙伴们干着发散传单、扎日本人轮胎,这种看似幼稚的抗战行为,却真实体现了年轻人最诚挚的抗战热忱。
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曾经有大批和他一样的有志青年不畏危险,舍生忘死,正是有了他们的不懈抗争,让中国在逆境中崛起,打败了日本侵略军的刺刀和铁蹄。
热血家国梦抗战年代的理想与爱情在宏观的主题上,《毕业歌》表现的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抗战,在故事的脉络和人物的塑造方面,则是理想与爱情双线齐发,一边是抗战的豪情,青春在理想与信仰的指引下成长,另一边则是浪漫的爱情,这群性格鲜明的年轻人不仅背负着家国复兴的使命,也有对生活、对恋人的无尽挚爱。
正是因为有了理想与爱情的交汇,让他们具有了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桑霞的革命信念吸引了“表弟”王沐天,桑霞却钟情于王多颖的未婚夫洪望楠,王多颖又与桑霞的伙伴贺晓辉相爱,他们在抗战历程中,彼此吸引,彼此爱护。
这些看似复杂缠绕的感情线并不凌乱,恰恰反应出新旧交替的时代,年轻人在理想路上渐渐认清自我,开始追求自由独立的爱情。
抗战年代的爱情,处处都是生与死的考验。
在血雨腥风的局势中,几个年轻人的爱情牵动人心,这种爱情凝结在理想与现实之上,没有无谓的哀婉和嗟叹,只有一代人在家国重任下“发乎情,止于礼”的隐忍与坚贞。
特别是王多颖为了未婚夫的事业,置身于危险之中,最后哀伤的结局,悲伤逆流成河,让无数观众为之感叹落泪。
经典再放光华左翼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导演曹盾擅于驾驭人物的情感,曾执导过《蜗居》《裸婚时代》《王贵与安娜》等诸多荧屏精品,作家严歌苓则最擅长历史情感题材,除了诸多畅销小说,亲自编剧的《小姨多鹤》《铁梨花》《四十九日•祭》无不是深入人心。
此次两人合作《毕业歌》,无论剧作还是品质,都擦出了不小的火花。
在演出阵容方面,李小冉展现了一位革命女性的智慧、理性与热情;王耀庆饰演的洪望楠为国为爱,披肝沥肝;小鲜肉付辛博则演活了一个从公子哥到抗战斗士的转变,鲜活的表演让人刮目相看;祖峰饰演的军统特工季家鸣则把毒辣的手段演到让人不寒而栗,正是台前幕后的倾力合作,使《毕业歌》成为一部由外至内都极具戏剧张力的精品剧。
《毕业歌》讲述的是一个全新故事,但创作源头来自田汉和聂耳为左翼电影《桃李劫》创作的插曲,这首歌在数十年来给国人带来了无尽的精神力量,至今仍传唱不息。
电视剧《毕业歌》在经典的基础上全新创作,虽然在体裁风格、视听技术等方面,当年的《桃李劫》和今天的《毕业歌》几乎是两种作品,但就创作理念来说,两者又是一脉相承的,前者讲述的是知识青年在九一八事变后的命运悲剧,而后者讲述是知识青年在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凭一腔热血与激情,对日本侵略者发起正义的反击。
经过长达漫长的传承和发展,新一代的影视创作者重拾经典,再放光华,国产影视创作者以此为鉴,必能走向繁盛。
田汉和聂耳这对组合,在上世纪30年代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除了大家熟悉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外,最为著名的便是《毕业歌》。
不晓得当年有多少热血青年才俊、优秀的炎黄子孙,是唱着 “同学们大家起来,肩负起民族的兴亡”,带着慷慨赴死的豪情,融入抗日的时代洪流。
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毕业歌》所拍摄的电视剧,让我们看到先辈们血色浪漫的爱情、战斗中的激情青春,那种肩担救国责任、维护民族荣誉、捍卫国家尊严的爱国理念,深深地蕴含在剧情之中。
如同很多抗战剧一样,《毕业歌》也是以华洋杂处、中西合璧的老上海租借地为背景。
剧集借助两个家族几个年轻人救亡图存的故事,来表现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孤岛时期、歹土地界,富家子弟王沐天隐瞒家人,整日和小伙伴们散发转单、戳日本人的汽车轮胎,来偷偷进行着幼稚的“抗战”,而他未来的姐夫飞机工程师洪望楠,为重建中央飞机制造厂,秘密潜回上海来网罗飞机制造人才。
而一个女子的突然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这个假冒桑霞之名的南洋女子,相助王沐天迅速成熟起来,成长为真正的抗日战士,还与洪望楠产生了情感的爱恋。
于是我们看到,在大上海的屋檐之下,几个年轻人周旋在各种势力之间演绎了一段独具抗战印记的青春激情岁月。
剧集中的抗日是花开两朵。
一面是桑霞和王沐天冒着风险组织秘密渠道,暗中为共产党新四军秘偷运药品,为此和各色人物打交道;一面是洪望楠殚尽竭虑来实现重建飞机制造厂,让国民党空军具备空中打击能力,尽心竭力地说服昔日同僚。
而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看来令人唏嘘不止。
在共御外侮、风雨飘摇的危局中,几个年轻的爱国者的私人情爱,可谓是为爱受苦、为情痴迷,又为现实所虐。
具体说来,剧集兼容爱国的理性与私人情感的感性。
并非是空泛的大说苍白的爱情口号,而是利用几个年轻人在情感上的经历,来编织人在乱世下的爱之艰难。
围绕着桑霞、王沐天、洪望楠三个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形成了一个爱情三角形,且相互之间有着剪不断的情感交集,全部都陷落在爱不能爱的困苦中难以自拔。
如果放在别的剧集中,这种爱情连环套很容易被编织成狗血的情感乱码,但在本剧中人物间欲说还休的细微情感却演绎得无比深切和纯净,表现出革命者的爱情“发乎情,止于礼”。
他们那将情感搁置起来,选择了那份对祖国的更为深沉、澎湃的情感,更为叫人感佩他们的相忍为国。
确切点讲,《毕业歌》是一部带有时尚色彩的抗战偶像剧,剧中人都是衣着光鲜,没有土腥土味,李小冉、王耀庆、付辛博、文咏珊等俊男靓女担纲主演。
过往抗战剧,好像都是贫下中农或者工人无产者的专利,其实抗战是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的,每个优秀的炎黄子孙都在展现着守土抗战之责。
《毕业歌》整个剧集所言说的就是,富家子弟抗日不含糊,知识分子爱国有热情。
作为剧里中心人物的王沐天,本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顽皮大少爷,但却还有爱国的赤诚之心,在没有血缘关系的堂姐加恋人的诱导下,成长为真正的爱国志士,较好地显示出革命者是怎样炼成的。
片子所表现出的抗战青春正能量,被几个主演演绎得极其闪亮。
李小冉显现出桑霞的智慧、勇气和爱国热忱,以及为了爱情所承受的虐恋之苦。
王耀庆演绎出洪望楠内心充盈的报国之志,和在情感上进退两难。
小鲜肉付辛博的表演叫人刮目相看,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富贵公子王沐天,是怎样一步一步从大少爷变成革命者的。
而笔者感叹的是几个配角也都有着令人深刻的印象。
祖峰简直是将特工进行到底的节奏,在剧中把军统特工季家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彰显的淋漓尽致,宋美龄专业户邬君梅诠释出没落阔太的死要体面的固执。
尤其是老戏骨杨溢把三伯伯王敦凯的儒雅、犀利、稳妥、体贴,在不显山不露水出细腻表现出来,将这个手眼通天人物的头脑精明、思路清爽、人脉广泛演绎得准确传神。
综合而言,《毕业歌》是一部制作精良的抗战剧集,细细品味可从中真正感人肺腑的家国情怀,而这种情怀泛起的人性之光,显示出爱国是深深镌刻在国人心中永恒的信仰。
热播剧《毕业歌》摒弃了以往抗日剧的路线,在编剧严歌苓的妙笔下诞出别样火花,加上李小冉、王耀庆、付辛博、王思思等主演的精彩演绎,《毕业歌》以独特视角呈现了不一样的抗日战争场景,少了腥风血雨,多了时代感和热血情怀。
在那个年代,人如飘萍,没有矫情青春,更多的是历练之后刚强的年轻背影。
也许他们还没过青春时代心智就已经成熟,但依然留下了属于时代的《毕业歌》,那是一个个可歌、可泣、可感、可爱而难忘的故事,有如神来之笔谱写的青春之歌。
该剧以田汉的《毕业歌》作为整部剧的精神主线,剧中每个中国人都在做时代思考,是战还是降?
是屈辱地爬着当亡国奴,还是昴头挺腰高唱毕业歌?
其实,全剧中的每个角色塑造的十分到位,符合当时的时代色彩,也刻画出了他们的特征。
其中,有唯利是图的汉奸,有纠结于战与降之间的中国商人,有铮铮铁骨的飞机制造专家,有鲜红色彩的新四军……可以说,这部《毕业歌》是那个时代下的每一个中国人的《毕业歌》。
剧中的每个设计都环环相扣,剧情也是跌宕起伏,充满了对时代和人生的思考。
在心思细密的剧情和人物角色塑造之外,《毕业歌》的制作过程也是十分精细。
三十年代的“大上海”元素在电视剧中再现,欧洲建筑风格和中国传统建筑都被原型呈现。
人物服装也是被精心设计,由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和留学派归来带来的时尚风格,席卷着当时的“上海滩”。
这些具有时代性和标志性的标识被一一展现,也为剧集增添了鲜活的文化韵味。
在电视剧《毕业歌》中,有一个格外鲜明的角色,他就是付辛博饰演的王沐天。
他是天真单纯的,曾经他以为发传单和破坏敌人的摩托车,就是所谓的抗日。
无疑他也是勇敢的,他所做的一切都高于那些挣扎退缩中的人们,在精神层面他不需要去越过这一条思想的沟壑,他只需要成长。
所以他在《毕业歌》中是一条明亮的线,如同他耀眼的青春,从一个天真的抗日学生到一个独当一面的革命战士,从在感情上的玩世不恭到为爱隐忍,王沐天从青涩到成熟经历了血和泪的洗礼,也在爱情纠葛中找到了真实的自己。
这就是他谱写的《毕业歌》,积极向上,正义光明。
而带领着王沐天一步步成熟的便是桑霞(李小冉饰),成熟稳重却非常年轻的桑霞是一个抗战“老人”,她不仅引领王沐天走上了正确的道路,更是王沐天感情世界的引路人。
桑霞谱写的《毕业歌》充满了奉献,她不仅为抗日事业无畏无惧,也引导了一众徘徊中的中国人,譬如王敦凯之流。
可以说,李小冉饰演的桑霞彰显了抗日时期地下党人的英雄不屈精神,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和精气神。
她在面对王敦凯的质问和威胁时可以应对自如,丝毫不乱阵脚。
在李小冉的演绎之下,一个巾帼英雄的气概被彰显无余。
如果说桑霞犹如灯塔照亮着风雨飘摇中的抗战之路,那么洪望楠(王耀庆饰)就代表着爱国知识分子的抗战之路。
洪望楠这一角色颇具象征意义,在王耀庆的饰演之下,一个嫉恶如仇的爱国科学家活脱脱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他的抗战过程充满了无奈、艰辛和坚韧不屈,那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整个中国抗战过程中所经受的血泪历程。
仔细追剧看,发现这部剧不仅仅是一部具有纪念意义的作品,而且从其中能汲取很多适于当代的正能量。
当然,电视剧《毕业歌》的看点不止于此,若是把它当成青春爱情剧来看,它也是一样精彩,不过最重要的是阐释了一个主题:青春是一首毕业歌,从前奏到终章,历经起伏,那是一段散发着温暖甜蜜,又有黑咖啡的苦涩清香。
青春又是人生中最为宝贵的,时光易逝,记忆永存,他们谱写的青春,每一个都似有神来之笔,不后悔,很精彩。。。
对于我们时代的青年人来说,毕业就意味着要踏上社会寻找一份或稳定或冒险的工作,然后开始自己人生旅程的下一站。
面对如潮水般涌动的就业大军,找一份符合自己要求的工作实在是相当困难,即使真正落实工作也仍然会充满了迷茫感,因为谁都不知道未来的工作会是什么状况,或许每个新手都需要经历这样一段笨拙的日子。
寻找一个支点,然后再慢慢支撑起自己的生活世界与各种社会责任,这是当下青年人的基本生活规律。
然而在70多年前的中国大地上,同样是年轻人的毕业生们却没有这样的缓冲,在整个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们已经没有时间来适合从学校到社会的转换,很多时候在书包还没放下时他们就必须用握笔的手来握起枪。
田汉、聂耳的《毕业歌》曾经成为一个时代青年的心声,在民族需要他们的时候这一代年轻人挺身而出,用自己的鲜血赢得了民族的新生。
他们没有辜负国民的希望,正如梁启超所说,少年强则国强,一代青年的热血成就了中华民族的涅般新生。
由曹盾执导,李小冉、王耀庆、付辛博等主演的同名电视剧《毕业歌》将我们的目光带向了那段血与火的历史,重现了一代青年的抗战传奇。
青年人从来不缺热血和勇气,在年长者为了各种利害而不得不妥协的时候,青年人往往将一切都交给激情与直觉来判断。
王沐天(付辛博)与小伙伴们的自发抗日行为即是如此,他们既没有考虑后果也没有明确的反抗理念,只是凭着朴素的爱国热情来反抗侵略者。
然而,这种在夜里贴标语、给日本兵的生活进行恶作剧式的破坏并不能真正打击侵略者,他们必须通过更有力的方式对敌人进行回击,而这就不仅仅是自发层面所能做到的了,需要在更严格的组织与更明确的战斗目标及战斗策略。
洪望楠(王耀庆)的回归打破了上海滩的角力局面,也使王沐天这群青年人逐渐开始走向有组织的反抗。
寻找原来的飞机制造骨干其实可以看作一种象征,洪望楠所要寻找的并不仅是飞机制造者,还有中国人民的抗战之魂,他需要通过各种艰难的搜寻重新找回民众的抗战信心与勇气。
时势造就了一代英雄,但也并非所有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都能成为英雄,恰恰相反,在太多的打击与磨难面前,有些人已经丧失了奋斗的信心,洪望楠在行动的过程中则需要逐渐点燃这些人斗争的信念。
我们不能苛求每个人都会奋不顾身,但在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任何人都很难置身事外。
闻辛(宋允皓)的经历或许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对于他因为家人而不舍的心态我们或许能充分理解,妻子的深明大义也让我们动容,然而即使他想安稳生活却也无法真正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安稳。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洪望楠的母亲买个西瓜都盼望团圆的心理让我们感受到家庭的眷恋。
然而在国家存亡的时刻,忠孝不能双全的时候他们只能以身许国。
从海外归来的桑霞(李小冉)本身也是刚出校门的青年人,为了组织起新的抗战地下工作队伍她必须用自己稚嫩的身躯担起救亡的责任。
值得骄傲的是,在刀光剑影中的上海滩,这群年轻人承受住了历史的考验,他们用青年与热血写下了一代青年的骄傲,也铸就了一个民族新的灵魂。
文/黄鑫亮这一年的荧幕上遍布着抗日题材的电视剧,举目皆是高屋建瓴的战场局势,鲜见将大时代的余晖投射于个体的描绘。
而这恰是传神描绘过多部抗日岁月里人物浮沉的严歌苓的法宝。
由严歌苓编剧、曹盾导演的年代励志青春抗战剧《毕业歌》,甫一播出,既收获好评和广泛受众群,严歌苓将视角放到大时代下抗日救亡的年轻人,他们与当代的年轻人有着共性,也有着时代倾注的特点,这既让观众有共鸣又使得他们会探究。
严歌苓把控的全剧就像是一个热带雨林,展现出每一个不同层级和立场的人性,物种丰富的热带雨林里每一种生物都能处于适合他们生存的位置迎接着阳光雨露,热带雨林《毕业歌》是一个天然的循环系统和食物链,彼此之间都息息相关,多米诺骨牌式的人物联系让观众欲罢不能,而最后一块骨牌坚挺屹立不会倒下,它就是人性。
青春激荡间,严歌苓掌握着个性与抱团的配方的秘密。
她并没有因为是战时状态而将大时代下的每一个年轻人同质化。
从大上海里的年轻人的服装就能看出他们的审美和阶层,贝雷帽、背带裤的是没落贵族家庭的少爷,一身长衫就铺垫了季家鸣的茶店老板身份只是掩饰,大时代的细节都藏在他们的服装里,大时代的足迹则都浓缩于两个男人的步调中。
王耀庆饰演的国民党飞机制造厂的工程师洪望楠,祖峰饰演伪装成茶店老板的军统特务季家鸣,这不是祖峰第一次“潜伏”,李涯的《潜伏》让他不停的给余则成制造障碍,而《毕业歌》里季家鸣则是无微不至的保护着洪望楠,以最大努力想争取到他。
一路协助洪望楠寻找飞机制造的技术骨干,为了让瞻前顾后的徐工跟他们走,不惜绑架他的妻儿,半路上徐工逃跑,季家鸣一枪杀了他,洪望楠与季家鸣就如同一对夫妻,他们因为共同的追求抗日而结合,你保护着我,我配合着你,生活中出现磕绊能容忍,可当两人的信念产生差异之时,少不了劳燕分飞。
爱了,散了。
两个男人之间的感情似乎很难定位,当下和平年代的年轻人会戏谑的称为“基友”,他们不相信两个男人会发生超越友谊的情愫,可战争年代这一直都是存在的,这就是同志情。
这是激情燃烧岁月里的不竭能源,他们原本是国民党内的同志,他们明里暗里都是以抗日为主要任务,就像是成家之后的夫妻两人,无论如何都是为了自己的家着想,而时代进步的洪流接近他们之后,他们有了不同的选择,不免心生间隙甚至分道扬镳,同志不是成了陌路人,而是变成了敌人。
王耀庆和祖峰之间不少的对手戏,随着时代的风云变幻,两人的神情与台词都应声而变,而从他们谈话的态度和表情就反射出背后无数人民的选择。
原本是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的上海滩,日寇的入侵让“东方小巴黎”瞬间暗淡,日寇能占领上海的土地,可占领不了年轻人的心。
归国博士洪望楠散发出的“不妥协”的劲头,正如当下摇滚歌曲里所唱的年轻人“不妥协直到变老”,无论什么时代的年轻人都天生有着冲劲,季家鸣代表的就是顽固的旧眼光和传统的禁锢,他们因为看不懂年轻人进而看不惯年轻人,这是同睡一张床上的老夫少妻的同床异梦。
大时代里不用彪炳个人的丰功伟绩,这都是无数像溪水一样的人民汇聚的能量,包括洪望楠和季家鸣,只是原本是他们都是跳动的溪水,可当他们流到江河里,有人逆流,有人顺应时代的潮流,奔流到大海里卷起巨浪,正如毕业歌里所唱“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无论战争年代和和平年代,无论大家和小家,毕业免不了同学散落在天涯,毕业免不了不同的人走向了不同的路,毕业更免不了有人进入社会的熔炉接受考验有人畏畏缩缩裹步不前,可无论你毕业之后如何的抉择,都别忘了毕业之前的激情澎湃的初衷。
李小冉和王耀庆都是我很喜欢的演员,加上付辛博和文咏珊还有祖峰,还没开看就已经让我期待,当然还有严歌苓的编剧加持。
美丽的桑霞冒名来到了王家,开始了她在上海的地下工作,她的到来让王家少爷阿沐的人生彻底的改变了,原本的热血青年找到了他的革命之路随之成长。
桑霞的出现也是书呆子男主角意识到爱情的滋味,历经磨难桑霞最终面对了自己的感情,可惜没有看到新世界的到来。
在这个动荡的岁月里,想要任性的做自己是多么不容易的事。
剧中的三伯伯这个人物我特别喜欢,满满的男人味,对待自己爱着的女人细心呵护,温柔体贴。
在金融贸易上精明干练,在错综复杂的生意场上谈笑风生,看上去是唯利是图的商人其实他还是有底线和热血的。
文/言小夫 在看脸的时代,尤其对年轻明星演员而言,颜值的高低在某些时刻确实起到关键性的影响和作用,所以很多年轻演员对于外表的关注远远大于内在实力的专注。
但最近从热播正酣的青春励志抗战剧《毕业歌》里付辛博的出演中,则看到了有颜有型的他追求内在提升的自我高要求,表现出了偶像偶像演员的新风貌,也让观众对青年偶像演员有了新的认知。
年度青春抗战大剧《毕业歌》中,付辛博扮演了热血抗日青年“王沐天”。
出身上海家道中落的豪门,“王沐天”却没有纨绔子弟的恶习顽劣,而是极为关注国运事实并及时的认清了侵略者的丑恶本质,毅然以微薄的力量投入到火热的抗日大军中发挥一己之力。
并且从最初的一腔热血有勇无谋,到经历一重重的教训和困境而逐渐的成熟起来,完成了一个热血进步青年的励志成长史。
对于演技渐已成熟的付辛博而言,“王沐天”的塑造难度其实也不小,首先是来自年龄上的差距感要克服,那个年代学生青年的思想行为要揣摩,人物有勇无谋的革命经历要拿捏,成长的过程要体现清晰。
综合起来看角色鲜明特质的体现和塑造的难度渐增都是考验演员的关键,当然对于付辛博而言,“王沐天”塑造的难度也是一种难得的历练和提升实力的机会,也是他表演事业中的关键。
双重关键压力下,《毕业歌》中付辛博的表现还是令人称赞的。
比如说外形上他虽然要克服年龄差距但依然有自身的优势,颜值高外形优气质清新,尤其是天生优雅气质特别符合“王沐天”贵公子的气场。
而且付辛博朝气十足,对诠释出“王沐天”热血抗战的激情有关键作用,因此付辛博与“王沐天”在外形上的诸多特质能够充足的吻合,让观众很容易的第一时间接受角色。
其次是付辛博对“王沐天”内在的塑造也是相当到位的,无论是以学生身份参加革命的昂扬斗志血气方刚,还是与家人意见不合之后的坚持抗日,或是在闯祸之后逐渐学会成熟自我,每个时期的心态变化和情感改变都比较明显。
比如印象深刻的一场戏是付辛博和伙伴们设计营救被跟踪的“洪望楠”,从策划到行动,付辛博流畅的演技将“王沐天”不断成熟起来的思想和聪明果决的一面刻画具体。
在付辛博的层层表演中构架起角色的世界,“王沐天”的情感和远大抱负也在点滴呈现。
而付辛博的实力演技也在角色的光彩绽放中体现,由“王沐天”也完全可以看出付辛博作为一个有内在提升追求的好演员的素养和努力,所以通过《毕业歌》这部戏,可以看到他的精彩、和更多的表演上的可能。
当然了《毕业歌》中的优秀表现,也得益于付辛博在表演中的奋斗打拼,从大电影《忠烈杨家将》到偶像剧《四楼B座》等不同的影视作品磨练中,不同类型角色的穿梭和驾驭中。
付辛博逐渐褪去青涩并用实力奋战,扎实了优秀演员的好根基。
而且他又是全能型的发展方向,除了演戏之外还有唱歌事业同样出色,多面发展的他已然越走越远,逐渐表现出全能艺人的风采。
(文/小义大道)一直很喜欢严歌苓,她的文字她的故事有一种魔力,既有大时代的情怀又能将作为个体的主人公的人生故事讲述的精彩纷呈。
《毕业歌》是由她来编剧,就觉得很放心,可以看。
在乱世悲歌中加入了几位少男少女复杂的感情线,在这场抗战中没有奇葩没有雷点,那种在青春热血激荡的感觉,在抗战剧中略显小清新,就像是一场战乱年代的“致青春”!
剧中最吸引人的角色就是付辛博饰演的王沐天。
初登场带着民国时期的小帽子的他显有点呆萌,对喜欢的人不计得失,对喜欢的事一腔赤诚,绝对正恶分明,机智勇敢,还有信仰懂浪漫。
从懵懂莽撞的抗日“公子哥”成长为坚定的爱国战士也是《毕业歌》最灵魂的转变。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
同学们!
同学们!
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如此昂扬奋发的情绪,年轻人的激情很容易被唤发出来,它将那个时代青年人的那一颗颗爱国的浮躁的火热的心境描述的相当好。
王沐天就是个典型,他有着那个时代学生所特有的目空一切与踌躇满志,他的出身是上海的富家公子哥,在妈妈和亲人眼里是个不知柴米油盐贵的“败家”孩子,可谁曾想他的内心对于抗日有着莫大的热情。
他偷走家里的金条印刷传单,却被母亲误以为是拿钱逍遥的败家子;他私自跑到舞厅,公然痛斥那些沉迷歌舞的人,结果被人追杀;在同伴的激将下,他冲动之下打伤了一名日本军官,以至于招来巡警搜查;他在遭遇敌人时,不服从命令私自行动,导致李战长牺牲;他观看部队的手术室,看到病人因没有麻药而疼痛至晕过去了,他对着医生护士就是一顿怒吼,还说他们是他的敌人这样的傻话。。。
在蜜罐里长大的这位富家子弟,就是这样的热血又稚嫩的迈出了抗战的步伐。
王沐天对于李小冉的“痴恋”也很为角色加分。
自李小冉扮演的桑霞住到他家,表姐身上那股独特的气质吸引了他,从此他就成了桑霞身边的小跟班,对她绝对说一不二。
除了一直保持着忠诚仰慕的心,他时不时还向表姐买萌撒个娇,俨然陷入爱情中的毛头小子。
据说这个小毛孩成为奋勇杀敌的战士后,他用弹壳制作了一枚戒指示爱。
这样浪漫、专一又可爱的恋人真是可遇不可求。
认识付辛博还是在“好男儿”的比赛中,不仅唱功不俗,跳舞也非常棒。
这次在片中的角色还挺适合他的,他将沐天在青涩时期的那股冲劲诠释的非常到位,让人一看到王沐天,就会被他的青春气息和满腔的救国热情所吸引。
看严歌苓的采访说付辛傅所饰演的王沐天原型是自己的父亲,也就理解为何找“新人”付辛博来诠释这个角色了,他是一块璞玉,没有演戏套路也不受经验限制,所以天马行空的放开来演才能将王沐天这个形象演活,成为全剧最出彩的角色。
和那些过往的重口味抗战戏比起来,《毕业歌》将抗战的青春热血和战火中的爱情演绎的别样小清新,在看电影时完全不会因为它是抗战剧而起腻,如一曲战火中的“致青春”,王沐天也好,桑霞也好,洪望楠也好,他们的青春值得人们尊敬及怀念,而我们的青春,请且行且歌且珍惜吧。
文/芳菲小猪说到青春题材,大家想到的肯定是撕逼、打胎;而说到抗战题材,大家想到的肯定是战火、硝烟。
青春题材,观众往往都是年轻人;而抗战题材,观众则是上了年纪的人。
所以说来,青春与抗战似乎是不搭界的。
但是,历史的一脉相承,又怎么可能少的了年轻人的薪火相传,即便是革命先辈、耄耋老人,也曾有过血与火考验的青春华年。
于是,我们便看到了这部将青春题材和抗战题材熔于一炉,正在上星热播的新鲜剧作——《毕业歌》。
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
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
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同学们!
同学们!
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这热血奔涌歌词,便是田汉与聂耳共同谱下的《毕业歌》。
当初正是听着这首歌的旋律,让无数青年投身到救国救亡的道路上,也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
一如电视剧《毕业歌》中的这些爱国青年——桑霞、洪望楠、王沐天、王多颖、洪望梅。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最终汇聚在了上海的一个凋敝的豪门大院内。
虽然各自怀揣的动机不同,各自信仰的主义有别,但是他们的目标却是那样的一致,那就是爱国救亡。
对于李小冉扮演的桑霞来说,她是所有这些爱国青年的核心,因为她是一名党员,潜伏在这里只是为了能够为新四军的将士们供应宝贵的药品。
她有信仰,有主义,目标很明确,并不惜为此而牺牲。
在她的身上有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也有新青年的奉献精神。
正是在她的感召下,付辛博扮演的王沐天才从懵懂少年成长为抗日战士。
而对于付辛博扮演的王沐天来说,年少冲动是他最大的弱点。
虽有一颗抗日红心,但是行事不计后果也为桑霞和家人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当然,外在的冲动,不能掩盖他的机智与勇敢,正是因为看中了他的这一点,桑霞才发展他为新四军做事,并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革命者。
而作为电视剧中的男一号,王耀庆扮演的洪望楠也并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他的革命行为,完全是自发性的。
因为自身的一技之长,他只是单纯的想找到工作制造飞机,能够保卫国家的领空,这种朴素的革命观念让他也表现出了不同凡人的睿智,虽多次经历危险却能绝处逢生。
至于洪望梅,敢于使用舆论作为武器和日本法西斯侵略者抗争,也体现了她的大无畏精神。
虽然出发点只是为了救她的父亲,但是这同样体现了她的爱国情操。
在这部电视剧里,没有炮火狼烟的洗礼,有的只是在动荡时代下的都市中各色人物对日本法西斯不同角度的抗争。
这也是它和其他抗战题材最大的不同。
最主要的是,它讲述了不同的青年人,从自发到自觉走上抗战道路的心路历程。
虽然每个人都看似很渺小,贡献也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正是无数个他们在抵抗侵略的浪潮中铸就了那终将不朽的青春。
在这个浓缩的抗战战场上,有共产党员李小冉,有其他党派的同志洪望楠,也有无党派的爱国青年洪望梅、王沐天和王多颖,这些人合在一起,才汇聚了全民抗战的滚滚洪流。
为了国家,剧中的青年们大多放弃了爱情。
把自己的一切投身到了抵抗的熔炉之中。
革命先辈为了抗战胜利所付出的青春无悔,不由得让人心生敬佩。
在这里,也不得不提及王多颖的扮演者文咏珊和王沐天的扮演者付辛博,他们都是第一次出现在抗战剧的题材当中,但是却表现的非常亮眼。
一个心中满是爱情的女孩,一个机智勇敢的毛头小子,通过他们的成长成熟,也希望能够让更多当代的年轻人能够铭记那段抗战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文/言小夫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各类抗战剧如百花齐放绽放荧屏。
在众多抗战剧中热播正酣的《毕业歌》颇为令人关注,一方面该剧由著名导演曹盾指导,严歌苓编剧,并汇聚了李小冉、王耀庆、付辛博、祖峰、邬君梅以及文咏珊等实力演员,可谓是超强的制作班底和卡司阵容。
另一方面剧集主打青春励志元素,以青年人热血革命的角度再现抗战历史,为观众带来一部全新感觉的抗战剧。
以年轻革命力量为主要表现力的《毕业歌》带着一股特别的朝气感,如“桑霞”的英气和智慧、“王沐天”的热血和耿直、“洪望楠”的执着和无悔、“王多颖”的觉悟和主见,等等每个代表着青春势力的革命者们为剧情注入更强大的力量,注定要谱写一段可歌可泣的青春抗战史。
电视剧典型是小人物见大时代背景的叙事方式,更贴近观众更易吸引打动人心。
在被剧集青春热血魅力所吸引之余,本人也关注到剧情中两个人物之间的复杂情感关系,正是王家大宅女主人“朱玉琼”与行长“王敦凯”之间长达30年之久的特殊感情。
剧集开始已经交代清楚“朱玉琼”早年丧父,而后一直保持与“王敦凯”暧昧的情感关系,并且后来剧集也通过“王沐天”的讲述而证明了“王敦凯”年轻时就非常喜欢“朱玉琼”,在王家家道中落之后也一直在金钱和人力等方面接济和周全于王家,可谓是王家的大恩人,所以王沐天会亲切的喊“王敦凯”为三伯伯。
其实“王敦凯”与“朱玉琼”应该是识于微时并互生爱慕,无奈旧时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世俗棒打鸳鸯,一个嫁他人一个独凄凉。
但这份感情一直未变,当然两个人只是精神上的关联而并无其他,及时后来“朱玉琼”丧夫之后“王敦凯”也并未娶她。
两人从风华正茂到历经沧桑,仅有的只是一直保持这份真爱,用时间来丈量,用行动来证明,用心意来表态,真正的诠释了当下最时髦的那一句:“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王敦凯”无私的奉献和“朱玉琼”坚守的真心,为这份跨越30年的情感打下无法抹平的真爱烙印。
然而对于这份年代背景下特有的真情真意,或许年轻人会觉得他们很傻,然而年长的人则会由衷的感慨一句“这就是那个年代人的情感写照”。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淳朴的情感不变的内心,无不令人感动,感慨,无限唏嘘。
尤其是映射在当下社会某些情感问题可谓是极大的讽刺,看现在诸多婚姻现象如离婚率不断飙升以及离婚背后尽显丑陋的自私人性百态、各种婚内出轨恬不知耻。
再看情感乱象,什么速食爱情多角爱情网络爱情复杂混乱到令人瞠目结舌。
现代某些人似乎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私念而不顾道德伦理,都说时代在改变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但人类在情感方面心思观念相比较旧时代的人到底是进步还是退化?
所以《毕业歌》在展现“王敦凯”和“朱玉琼”的爱情故事时,对当下某些情感乱象的人来说无疑是耳光响亮。
而电视剧于情感部分的表现并照进现实社会而引发的思考,对观众而言是从一部典型的抗战类型剧中意外的感触。
另外透过人物情感关系部分的不避讳、不渲染、客观的表达的处理,也看得出《毕业歌》对于这段抗战历史的细腻呈现的真诚情感态度。
看了两集 暂时还不知道跟剧名有什么关系 不喜欢旁白谅解部分 四星给演员的专业和剧的质感 不错
剧情真的很无语,女主不知道在搞什么,左右摇摆,想着这个吊着那个,要不是为了阿沐我看不到结尾!
剧情其实很烂 有bug
又是国产抗日剧,不着边际的扯淡倒是少了些,不过很多情节演的像过家家一样,导演又不是在拍喜剧片,这么儿戏有意思么。杨镒演的不错,其他都不咋地
反正,所有人都爱上那个主义者就对了。偏向太强了,我还是喜欢战长沙。
负责任地看了十几集才来记录。剧情实在是太慢。虽然矬子里拔将军在国产剧里也算是比较好的了。李小冉多美的一女孩,剧里的造型是个鬼,太丑了。现在那么流行短发,就不能好好地剪一个嘛?王沐天是真帅!白白净净的太好看了!
女二号很漂亮
还挺喜欢的。看完剧场就被严歌苓的作品吸引到了。故事并不多么精彩,但从不令人失望。人物的塑造上,总会有一两个出彩的形象熠熠闪光,情感描写最动人,优美的句子,水到渠成的情感倾泻,整个剧本结构完美无可挑剔。最喜欢的是剧中服装造型,每一套都是既现代又优雅的复古典范。用色和整体风格相当协调
看到38集实在忍不住来打分,如果可以真想打负分,男主就是一个大傻逼,男女主真是王家的扫把星
整体来说不喜欢。不过有喜欢的片段,邬君梅收到电报得知多颖母子双亡和跟亲家(多年好闺蜜)撕逼那段真是很见功力的,摄影、表演一气呵成,让人过目不忘,邬老师太厉害了。在这种陪长辈看的不怎么好看的剧里找到喜欢的片段的感觉还不错。文咏珊很美很风情,担得起剧里她妈妈说的“矫矫不群半人半仙”。
一星李小冉一星祖峰,还有一星是片头曲
三伯伯最悲惨,也是唯一看下去的理由
李小冉气质好,但演二十出头的女孩很违和,文咏珊不光漂亮演技也不错,邬君梅依旧气质爆棚,三伯伯的人设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少女心啊,男一男二好弱。有那种年代的质感,可惜情节太弱,到后面弃了。
剧本虽好,但是有些撑不起剧本,节奏太慢,忍不住想快进。
过年的时候陪老妈在看,不算雷的谍战片,几个演员都还算不错,但是剧情真的是比外婆的裹脚布还要长……
挺好看的,玉琼演得很到位,将一个上海人演得活灵活现,三伯伯超级贴心,比热水瓶还保暖。
李小冉
演员都很专业,故事情节也不错,青春正能量!
剧荒时看的,李小冉大概是得罪造型师了……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尹静婉嘛?
喜欢王沐天,get到付辛博演技了。超级不喜欢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