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如果国宝会说话 第二季 Season 2

主演: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8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剧照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1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2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3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4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5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6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13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14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15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16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17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18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19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20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长篇影评

 1 ) 观后

1. 第二季,时间来到秦汉,文物精致程度飞跃。

同时看得出来,应该预算也多了,后期给力,特效值钱。

2.文案仍是最大亮点。

稳中带皮,皮中带泪。

一言以蔽之,顶级。

3.表现手法越发灵活。

编钟一集甚至没加解说,只是放了一遍多年前的录音实况,就足以把人听哭。

时间、文化的力量,远胜千言万语。

4.这片子应该拍1万集。

5.如果说2000年前的东西和现在我的工作有啥联系.....汉代的青铜器上的错金工艺,还有个名字。

叫大马士革法。

 2 ) 短小精悍,非常精彩,光影及解说的完美结合

首先先说我的总体观感,《国宝会说话》系列,一方面是适应现在博物文化推广而产生的,他和国家宝藏,都算是央视博物馆文传推广的拳头产品;另一方面,也是非常有良心,言之有物的纪录片精品。

个人感觉,从美学呈现,推广传播、价值引申等等方面来看,《国宝会说话》要远超《国家宝藏》。

更为难得的是,在第一季收货成功之后,这个系列的第二季水平在前做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我个人非常喜欢《国宝会说话》的文案风格。

感觉文案的作者,总是可以用最恰当的语言风格,优美词藻,配合最惊艳的光线与细节表现,来呈现出文物最迷人的特点。

每次看节目给呈现出的文物,细枝末节的描眉,极富动感的动画渲染,以及准确而生动的背景表现,都能够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升华对于藏品的理解。

动感的细节渲染,强调了艺术的浪漫整个纪录片的风格,是以美学为主要观赏维度的。

这一方面增加了系列剧的可看性,更好的表现出器物的魅力,另一方面则大大的降低了观赏门槛。

毕竟美是人类共同能够感知的,即便有的时候你说不出来,你也知道哪些是优美的,哪些是与众不同的。

当解说员机械的念着某器物长多少厘米,宽多少厘米的时候,实际上实在破坏这种美,其吸引力,也肯定是大大不如本片中解说员从美的角度对文物的娓娓道来。

我想这也是本纪录片的优点之一。

他总是能够精确的发现文物的美,然后用最适合的语言进行强化和诠释

用动画的方式给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的人物纹饰赋予生命,展现出战国攻战宴乐生活的全景结合着图画与讲解,这种体验真的非同一般。

有人说缺少干货,但其实,很好的呈现出美,就是一种最大的干货。

而关于器物的用途,重要的发掘过程等等的,其实文案当中也有所表达,并且对器物的引申,也是以这些器物最初的用途和功能为出发点的。

此外,每一个国宝,不仅仅是一个时代高超技艺的体现,更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内涵。

个人觉得这个是国宝最大的价值。

它让我们回忆起中华民族历经过的沧海桑田,波澜壮阔。

也许国宝是古代先人们的一个普通生活/祭祀器物,但在今人看来,他代表了古人的气质,他是一个文化符号。

而正是许许多多的这些文化元素,历经千年,成就了现在的我们。

展现出自由气质的精灵棺绘例如第一集对于鹰顶金冠饰的呈现,虽然也说了这个物件是游牧民族部落首领头戴冠的装饰,但是之后的文案“当主人策马飞驰,雄鹰也为之震动”,把这个器物还原到了历史的场景当中,非常生动的展示了他曾经的辉煌。

而当你想象匈奴人的策马飞驰的时候,不免就会联想到汉匈之间长达百年的相互征伐。

而这个时候,代表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动物世界音乐适时响起。

生动、活泼,也非常精准。

大汉与匈奴之间的争斗,其实就是对生存空间和资源的争夺,这跟动物世界没有本质区别。

鹰顶金冠饰的主人与中原争霸,就像动物世界里面的弱肉强食更加生动的还在于之后的手指喜剧表演。

人偶形象粗犷而生动,很好的把鹰顶金冠饰与人偶进行了一个结合,让这件器物,置身于这个范畴更大的历史当中,用非常简单的场景以及故事,概括了历史上的胡汉矛盾,缘起以及最终的终结。

随着南匈奴的入迁,曾经的敌人,变成了朋友。。。

妙趣横生的匈奴人形象,头戴鹰顶金冠饰而这个过程,仅仅是中华文化包容力的体现之一。

这就是我觉得本纪录片优秀的原因:短短五分钟的时间,不仅仅呈现了器物的特征,以及他所处的时代,更实现了四到五次文化内涵的深层次拔高和解读,再加上趣味性、个性化十足的表现方法。

横向上,把器物的知识生动的表现出来,纵向上,他把器物放归历史,用今人的眼光去审视器物所代表的文化内涵。

短小精悍,却异常精彩。

更重要的是,25集短剧,他的表现手法是完全多元的,完全依照器物的个性化特点。

例如跪射俑那集,把地平面当成一面镜子,镜子的上面是静止的陵墓,镜子的下面的时间却依然在行走(我也可以理解为镜面上沧海桑田,镜面下时间静止,岿然不动),动静结合。

这种意境完全区别于以往干巴巴的对兵马俑的介绍。

在介绍当中也没有过多的去强调泥俑的工艺,而是站在军队的视角,努力呈现出秦皇扫六合军队的微观气质。

文案用大地镜面作类比,镜头用虚实对称做呈现再例如五星出东方锦护臂那集。

没有拘泥于文物纺织技术的高超与细腻,甚至没有太多对于大汉王朝威震远邦的自豪,而是将整个剧的内涵引向了东西风在大西北地区之间的交互。

尤其是那一句文案“世界文明犹如缤纷多彩的丝线,广袤河山仿佛从未停歇的织机,在东风和西风的吹拂下,编织至今”,最为震撼心灵,让人有感触的不仅仅是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更有着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波澜壮阔的豁然开朗。

我想,一直在说的丝绸之路,可能这就是丝绸之路的气质吧。

这个画面,是“广袤河山仿佛从未停歇的织机”这句话最好的诠释,想象力简直惊艳还有铜奔马那集,对于文物细节的刻画简直赞到无以复加。

每一个细节都彰显了这匹马飞扬向上的气质,一直那种坚实有力的力量感。

镜头的处理效果极佳,通过镜头恰到好处的平移,感觉铜奔马被赋予了生命,好像要跃然于屏幕上。

尤其是这集的最后一个镜头,铜奔马被放置在星空背景下。

你看到的是“地表优美的尤物,云端轻灵的使者”,我看到的是星矢的小宇宙爆发,打出了天马彗星拳。。。

模糊了光影、时空额界限,给人一种非常梦幻,并且积极向上的感觉东西文化,一贯如此和谐,人类对于美的认知,一贯非常相似。

 3 ) 国宝第二季个人笔记

如果国宝会说话 第二季鹰顶金冠饰 内蒙古博物馆黄金 战国 草原部落匈奴 贵金属工艺高超 动物猎杀雕刻 游牧民族无文字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 四川博物馆铜 战国 生动嵌错战争,庆功宴和贵族生活40.3*13.2cm曾侯乙编钟 湖北省博物馆木+青铜 战国 曾国国军乙 64件(标两音)+楚王赠送镈钟一件,78年发掘,86年采录木雕双头镇墓兽 荆州博物馆木 战国 楚的甲骨文是树木和荆棘,出土文物花纹多自然相关,170cm人物御龙帛画 湖南省博物馆帛 战国楚 出土中最早的帛画 ,发现于长沙子弹库,引魂幡,升仙愿望。

类似的西汉T形帛画跪射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陶胎彩绘 秦 二号坑出土160件 盔甲鞋底发丝掌纹等都非常清晰细腻,出土时有着色,128cm商鞅方升 上海博物馆青铜 战国秦 升是标准也是容器 商鞅变法时铭文,取信于民后统一度(长短)量(容积)衡(轻重),秦统一后加刻铭文,为全国标准铜车马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青铜+金银饰+彩绘 秦 1980出土立车(152*225cm,一吨)和安车,礼制最高的车马,三千多零件联合可动里耶秦简 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木 秦 2002年出土,37400+片。

郡县制下迁陵县的县志,管理,记录,户口本,身份证。

南越汉玉(组)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玉 西汉 南越王陵墓,汉代玉石艺术巅峰霍去病墓石刻(组) 茂陵博物馆石 西汉 马踏匈奴为代表,表现战争,野兽,人像等。

霍去病一直打到今俄罗斯,23岁去世五星出东方织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研究所丝绸 西汉 尼雅遗址。

蓝绿红黄白,小篆写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丝线细密工艺高超四神纹玉铺首 茂陵博物馆玉 西汉 铺首一般用于大门门环,纹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对应星宿东西南北,木金火水。

标识战争建筑陵墓等的方向熹平石经 残片分布国博等多家单位石 东汉 最早官方定本石经,双面刻字,46块,儒家七部经典,汉隶典范,饱经风霜不足十一孔子见老子画像石 山东博物馆石 东汉 描绘孔子去洛阳向老子请教。

公元前600-前300,古印度古中国古希腊都产生思想家长信宫灯 河北博物馆铜鎏金 西汉 满城汉墓,长信宫沐浴用。

唯一人形釭灯(其他多为动物)。

工艺高超可旋转调整亮度素纱单衣 湖南省博物馆丝绸 西汉 辛追夫人墓,作为外罩。

只有11.2旦(九千米重量g)的丝(现在14,因为蚕更健壮)二十八宿圆盘圭表 阜阳市博物馆漆木 西汉 汝阴侯墓 星盘与支架配合的角度,观测天象,定历法,观测物候,定了24节气狸猫怎漆食盒 湖南省博物馆漆木 西汉 归属辛追夫人。

君幸食。

西汉后,周朝庄严肃穆的动物形象变为朝气蓬勃的风格算筹 骨算筹—河北省博物馆,象牙—陕西历史博物馆竹/骨/象牙/铜 战国 纵横表示数字,十进制计算。

运筹帷幄即为算筹。

明代后被算盘取代错金铜博山炉 河北博物馆青铜 西汉 26cm。

归属中山靖王。

盖子山峰形状,边界错金云纹,西汉流行,与蓬莱昆仑有关长毋相忘铭合符银带钩 南京博物馆银 西汉 出土西汉江都王刘非墓,归属其妃子淳于婴儿。

一分为二,阴阳刻文。

3.7*1.8cm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 国家博物馆青铜 西汉 酒壶。

错金银工艺,犀牛姿态灵动细腻。

3000前雨林气候犀牛多,西汉后转冷迁移击鼓说唱陶俑 国家博物馆陶 东汉 四川盆地说唱艺人形象(俳优),56cm铜奔马 甘肃博物馆青铜 东汉 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的张姓将领墓葬。

原为马踏飞燕后改名。

汉帝好宝马,称天马。

 4 ) 国宝的细节

古代人的智慧,绘画技法,做工工艺,艺术造诣,是今人无法想象的。

只看了几集,被央视调皮的文案逗乐了,印象比较深的是马王堆出土的狸猫纹漆食盘,原来龙猫的形象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萌中带点庄严,栩栩如生。

还有错金铜博山炉,抽象的艺表现术手法,祖国整个山河,屹立于壶顶之中,细细观赏,还会有一种身在其中,烟雾缭绕的感觉。

还有马王堆辛追夫人外棺椁上的300多只精灵

 5 ) 这才是有态度的文物节目

第二季保持了第一季的高水准。

一是对于文物的讲解很到位,说清楚了每件文物的精彩点究竟是什么;二是每一集不仅限于主题文物,而是以主题文物为核心,连带介绍若干相关联文物,形成一个较成体系的介绍,知识满满;三是镜头配合给得很到位,细节看得很清楚;四是不煽情、不迎合低级趣味,这才是做文物栏目的态度!

最后没啥说的,期待第三季吧~~

 6 ) 国宝档案

1.鹰顶金冠饰(内蒙古博物院;战国)你好 我的对手游牧的草原相对于农耕的中原有着完全不同的生存意识。

草原民族的饰物上,动物是永恒的主题。

它们在匍匐觅食、在互相咬斗、在伺机而动,而鹰顶金冠饰更是以草原之王的威严,俯视着一切弱肉强食。

今天,当我们看着鹰顶金冠饰,是否能想起当年那些风一般来去的影子。

正是从战国时代开始,在与一个又一个内外对手的对峙和融合中,在经历一次又一次蜕变之后,中华文明强大的包容力逐渐被唤醒。

因为对手,我们审视自己。

因为对手,我们了解自己。

因为对手,我们变成更强大的自己。

2.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四川博物院;战国)战国春秋此刻,壶中一滴酒也没有,却盛满了一个令人迷醉的时代。

征战的厮杀与欢宴的音乐都隐匿不见,桑叶还在无声地生长。

两千年的时光是一片沧海,壶身上的桑田茂密如初。

3.曾侯乙编钟(湖北省博物馆;战国)中国之声

4.木雕双头镇墓兽(荆州博物馆;战国)天地一角从出土文物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楚人的自由气质。

它轻快地存在过,存在于略显沉重的文明之中。

在古典时代,一个地区的气候往往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所以,我们才可以在楚人的艺术中,看到丰富的自然形象。

一呼一吸间,镇墓兽已存在两千年,以木头和动物的角质,对抗时间的销蚀,依然完好,与天空并肩,和星辰同行。

5.人物御龙帛画(湖南省博物馆;战国)天上见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帛画

~~~~~【秦代】~~~~~6.跪射俑(秦始皇陵博物院;秦)帝国的镜像地面上的秦朝已经画上句号,大地之下的时间,在坑穴的隧道中自我延伸,这里的帝国没有终点,战士们等待着帝王的号令,随时准备重返战场。

7.战国商鞅方升(上海博物馆;战国、秦)一升量天下度,用来计算长短;量,用来测定容积大小;衡,则是测量物体轻重。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始皇帝的诏书与商鞅变法时刻下的文字距离不超过两厘米,时间却相隔123年,意味着方升从一国的标准转变为天下的标准。

在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一个农民可以不识字、没有车,却不能不纳粮。

统一的方升,意味着统一的法度。

生活在辽阔土地上的华夏先民,才会对一个泱泱大国有了统一的认识。

一个国家的升,开始有了天下的度量。

8.秦始皇陵铜车马(秦始皇陵博物院;秦)图谋远方9.里耶秦简(里耶秦简博物馆;秦)秦朝县城那些事儿在正史之中,对秦朝行政制度和社会生活的记载不足千字,而里耶秦简用近二十万个字为我们描绘了个三万七千多个从前。

这如同复活了秦朝的一个细胞,继而复活了一个时代的生命气息。

那时的小吏与平民,仍存于尺牍,可以阅读、可以理解、可以想象,可以在尺牍之间看到那些被秦时明月照耀过的生命与时光。

~~~~~【汉代】~~~~~10.南越汉玉(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西汉)有玉而安龙凤纹重环玉佩

11.霍去病墓石刻(茂陵博物馆;西汉)磐石之志马踏匈奴12.五星出东方锦护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研究所;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世界文明犹如缤纷多彩的丝线,广袤河山仿佛从未停歇的织机,在东风和西风的吹拂下编织至今。

13.四神纹玉铺首(茂陵博物馆;西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14.熹平石经·易经残石(西安碑林博物馆;东汉)破碎与重聚现今留存最早的官方定本石经汉灵帝熹平四年,议郎蔡邕等人奏请校订儒家经典文字,刻一套范本立于太学,以供勘误订伪,此举轰动全国,读书人纷纷前来捶制拓片作范本,不仅校对内容,亦学书写。

熹平石经全文以当时官方正体字写就,是汉隶成熟期的顶峰之作,在中国学术史和书法史上都堪称鸿篇巨制。

汉字历经演化,有繁简之别,有通假之异。

文字是文明传承的根本,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

汉人早已用行动表明,回溯是为了接近本真。

石头冷硬,字藏深意。

它召唤着历代有心人,将残片从各处找寻。

如今我们已经收集到八千多个熹平石经文字,一片一块,一字一句,等待破碎后的重聚。

15.孔子见老子画像石(山东博物馆;东汉)溯源定本16.长信宫灯(河北博物院;西汉)来自汉代的一束光长信宫灯是唯一已发现的人型釭灯控制光亮,这寻常的需求,被创造出超凡的精致。

在灯盏明灭、烟雾婉转中,我们见证前人的心意与考量。

17.素纱单衣(湖南省博物馆;西汉)云想衣裳18.二十八宿圆盘 圭表(阜阳市博物馆;西汉)周而复始 如期而至19.狸猫纹漆食盘(湖南省博物馆;西汉)漆盘上的喵星人君幸食20.象牙算筹(陕西历史博物馆;西汉)运筹张良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21.错金铜博山炉(河北博物院;西汉)烟云的计算在六朝以后的诗文里,人们习惯将山形的熏炉成为博山炉。

博山炉不再是香炉,而是视觉与气味共同塑造的微缩的海上仙山。

在山水意象通过绘画给人们带来想象之前,汉代的无名工匠们已将山的神秘,借以3D思维表达。

他们通过一柱青烟,连接两千年后的观者。

时间精密地计算着生命起灭的轨迹,烟云计算着万物呈现的声、色、形,计算着从这头到那头一念的距离。

22.长毋相忘铭合符银带钩(南京博物院;西汉)闪烁腰间的誓言

23.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国家博物馆;西汉)万物有灵犀描摹和形塑生命,大约和人类文明同样久远。

比血管更古老的河流流淌在比国家更古老的土地。

24.击鼓说唱陶俑(国家博物馆;东汉)唱响我人生

25.铜奔马(甘肃省博物馆;东汉)天马行空

 7 ) 呈现文明的另一种方式:回赠给超越想象的时代

第二季时间跨度是战国秦汉。

这是中国历史上由分裂的诸侯国走向大统一的时代。

秦汉时代开创的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范式,以及创制的政治制度和形成的国家观念,奠定了后来两千多年的基础。

这一时期的物质与文化成就,均达到了古代史上的第一座高峰。

其所创造的时代风貌和人文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代表之一。

春秋战国是中华文明史上至为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文明史上的“轴心时代”。

这个时代创造的文物,其类型之多、工艺之高、形态之美,超越了后世想象。

秦汉紧连战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许多制度得以创制并固定。

从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就成为中国历史和中国人的底层基因。

秦代虽短,但以其超越时代的行动力,创造了一系列前无古人的制度与体系。

秦代留下的器物,兵马俑及车马器、秦简等,无不令后世仰望。

汉承秦制,其雄放昂扬的时代面貌、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为历史强音。

两汉总体安定的社会环境下,生产力水平很快达到了古代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表现在器物上,就是天马行空的想像力、汪洋恣肆的创造力、大气磅礴的行动力,并且精巧的结构与流畅的线条能够并存。

这个极精彩的大时代,以超越想象的创造力,留给我们超越想象的文物。

制片方以有温度的专业、有态度的知识、有情感的信息、有意思的叙事,回望、重建这些文物的影像,让丰富多样、光华灿烂的战国秦汉文物,穿透历史,在今天熠熠生辉。

片子的技术与形式,以及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在国内纪录片界,应该是前所未有的探索。

目前看,应该达到了“超越想象”的目标。

期待后续,也期待中国纪录片能够超越观众想象,越来越好。

 8 ) 让编钟给你讲个故事

不管文案多美,旁白多幽默,观众听到的还是人类代替国宝发出的声音。

那些埋藏千年的宝物们,是否真的这么想谁又知道呢?

唯独曾侯乙编钟这一集,编导们真的让国宝自己发声了。

或深沉、或清脆,那曾经响彻殿堂上的清音雅乐就是曾侯乙的声音,夹带着千年的时光沉淀,破土而出,向听者讲述它的故事。

不需要旁白,不需要文案,就那么听着:高音、低音、镈与钟的差别。。。

轻轻一敲,千年的声音仿佛能穿透时光,直达下一个千年。

老一辈的专家已经故去,曾经的发掘和研究也变成了陈旧的资料片。

只有庞大的编钟,声音依然清澈,可以想象,下一个千年,甚至几个千年后,它依然如常,向未来的听众和观众讲述自己的故事。

(超爱这一集,突然就想废话抒情两句勿见怪)

 9 ) 了解他们就是了解自己

·1.此节目主要属于文物类科普节目,适合所有年龄范围的人观看,但主要受众群体主要是少年和青年。

文物承载了深厚的历史印记与多样的文化,只是他们都大多都默默陈列在各大博物馆里,少有人去关注、了解,但文物所蕴含着的是各个历史时期百姓的生活与当时的审美、文化,这些内容理应被华夏儿女传承发扬。

所以,《如果国宝会说话》这样一部科普文物的纪录片就诞生了。

提起科普文化类节目,大家的第一反应应该都是复杂、晦涩的内容,但这个节目的文案避免了使用专业性术语来介绍文物,而是用诙谐幽默却又能充分展现文物内涵以及历史背景的方式,加强传统文物与年轻人的交流沟通。

文化底蕴是它严格遵守的核心,精简干练是它的风格,幽默内涵是它的特色,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大众接受,更迎合了年代青少年的口味。

·2.节目的文案非常符合现代在冲浪的网友的说话方式,通俗来说就是–官方玩梗,像"Duang"、"确认过眼神"等网络流行语,在节目的文案中都有提到。

节目文案优秀的原因不仅只有大家喜闻乐见的流行语,解读文物时对文物内涵的延伸也是发人深省,《说唱俑》中有一句话:你看到我开怀大笑,那是因为,我很严肃。

的确如此,想要别人笑,自己得先认真。

可惜许多人并不懂得这个道理。

节目背景音乐的使用也很用心,像《说唱俑》这一期,所配的背景音乐出自于喜剧大师卓别林的电影《城市之光》的配乐。

前期陶俑介绍自己能给大家带来欢乐,背景音乐的旋律轻松欢快。

中间部分介绍自己有身体上的疾病,背景音乐节奏缓慢而悲伤。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城市之光》中的盲女的眼睛复明了,流浪汉却锒铛入狱,陶俑虽然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但却身有残疾。

两者贯通,更能使大众体会陶俑的内涵。

除了音乐和文案外,节目的特效也制作精良,《说唱俑》中的特效部分是动画,随着画面的不断推进,复杂精致的线条勾勒出了城外熙熙攘攘的市民,恢宏阔大的宫殿,殿前起舞、击鼓的舞蹈、音乐艺术家们,那是千年前古人文化生活的写照。

·3.该节目每期的时长相对较短,大概在五分钟左右,属于短视频。

在短时间内涵盖了文物知识与文化内涵,节目风格也能被观众认可,利用了大家碎片化的时间向大家传递信息。

在近几年大火的几个视频软件上,抖音、快手、b站都主打短视频的播放,这类由央视制作的节目也受腾讯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各大长视频软件关注,播放平台广阔,可传播的范围也就更广。

广大的传播范围加上广大的受众群体,能使节目热度更高,有利于提高现代人对古代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10 ) 第2季持续打卡列表

5分钟一集,国宝的今生前世,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回味无穷。

第2季列表如下,持续打卡。

1.鹰顶金冠饰(内蒙古博物院)2.战国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四川省博物馆)3.曾侯乙编钟(湖北省博物馆)4.木雕双头镇墓兽(荆州博物馆)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圆奁(湖北省博物馆)黑地彩绘棺(湖南省博物馆)5.人物御龙帛画,t形帛画(湖南省博物馆)6.跪射俑ok(秦始皇帝陵博物院)7.战国商鞅方升ok(上海博物馆)8.秦始皇陵铜车马ok(秦始皇陵博物院)9.里耶秦简(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10.南越汉玉ok(西汉南越王博物馆)11.霍去病墓石刻ok(茂陵博物馆)12.五星出东方锦护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研究所)13.四神纹玉辅首(茂陵博物馆)14.熹平石经·易经残石(西安碑林博物馆)15.孔子见老子画像石(山东博物馆)16.长信宫灯(河北博物馆)17.素纱单衣(湖南博物馆)18.二十八星宿盘圭表(阜阳市博物馆)19.狸猫纹漆食盘(湖南省博物馆)20.象牙算筹(陕西历史博物馆)21.错金铜博山炉(河北博物馆)22.长毋相忘铭合符银带钩(南京博物院)23.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中国国家博物馆)24.击鼓说唱陶俑(中国国家博物馆)25.铜奔马ok(甘肃省博物馆)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短评

水准在线。强烈安利第三集《曾侯乙编钟》。

7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三星半,短小精悍,很适合碎片时间观看,但是干货偏少,个别片段演绎得有点尬(煽情过头?)。希望可以多介绍点文物的来龙去脉等。

9分钟前
  • 还行

不错,还可以

13分钟前
  • 忆往昔
  • 还行

普及历史和文物知识,文案风趣幽默文采飞扬,这样的节目唯一的缺点就是太短了太少了。敲碗坐等第三季。

15分钟前
  • 姚知不是雪
  • 力荐

华夏这几千年下来是灭了多少国啊。。。。。

19分钟前
  • 猫様
  • 力荐

第一集的鹰顶金冠饰就被惊艳到了

20分钟前
  • 无聊
  • 推荐

还卖萌!!!

24分钟前
  • 憨大仁
  • 力荐

做得很用心,收获很多。擅自解读和发散的部分不要也罢。

29分钟前
  • Anamnesis
  • 推荐

还是熟悉的配方。

32分钟前
  • 黑道少女沈來迟
  • 力荐

前三季看完,拍摄形式最有想法的是第三季,但是第二季文物的质量是高过第三季的

33分钟前
  • FWSWU-LLDAF
  • 力荐

第二季,战国至秦汉。印象最深的是现在复原不出素纱襌衣居然是因为两千年来蚕长胖了丝变粗了。

38分钟前
  • 沸海鲸歌
  • 推荐

25集根本不够看啊,这个节目为什么不火??比国家宝藏好看啊

40分钟前
  • ceci🍰
  • 力荐

对纪录片一直有好感,个人觉得国产纪录片这几年进步很大

44分钟前
  • 珍珠小蝴蝶
  • 还行

看文物作故事

49分钟前
  • Serendipity
  • 较差

我直接宣布本季第4集“曾侯乙编钟——中国之声”封神

51分钟前
  • Chuck0924
  • 力荐

曾侯乙编钟长毋相忘铭合符银带钩

55分钟前
  • 小萌萌
  • 还行

中国之声的声音,一直没注意竟然就是编钟~国宝个个都好高大上,尤其是兵马俑那一集

60分钟前
  • Hildy at beach
  • 力荐

被第一集的蜜汁人偶画风萌翻了,竟然是手偶!天哪,每集画风还都不带重样的

1小时前
  • F
  • 力荐

90后逐渐占据央视

1小时前
  • FerraZun
  • 还行

已查收(比心),第二季特效更多了啊,太萌了!文案一如既往好评,曾侯乙编钟那集真的是让国宝发声啊。第一集听到沈腾的“你过来啊”配上动画笑疯了

1小时前
  • kokkkko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