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科孚,在梦中的科孚。
前有海中晚餐,后有夏日嬉水。
就算写作再不顺畅,一抬眼就是纯洁的海面,人们随意的在街上散步,在酒吧门口小憩,都让Margo “Nobody's in a rush”的结论都更具有信服力了。
但这只是人们初识科孚岛时的印象,真正的科孚的确拥有除阳光太充足以外的烦恼。
也因此,在这里的生活于我于德雷尔一家而言,都不再只是一次长假。
这里是生活,是有烦恼但更多让人爱上这片土地和每时的日子的生活,是能够让人成长的生活。
我相信酵母的缺失是德雷尔夫人没有跟Hugh走的一大重要原因,但根本的准确的原因,是他们的追求不同。
对于Hugh来说,这里只是一片美丽的橄榄生长地,他只是将工作地点暂时移位。
他人生的目的地太清晰太高远。
此刻我深深的理解德雷尔夫人打开鸟笼时心里的坦然与清醒。
就让我们“in love with life and people”....ps:Leslie这季太有魅力了!
(以后在party上碰到最后Leslie那样风流浪荡的男人可以相信吗?
他内心到底是担着教父的使命感,还是真的只是个彻头彻尾的蠢逼)Gerry一如既往可爱在线。
Margo意识觉醒的不错就是看男人的眼光还不太稳定。
Spiros凭靠谱释放魅力。
最后是我最爱的Mrs Durrells。
太爱你们了,感谢作为生活借鉴与精神支持
追完第二季最终季,一集以新生命的降临THE END的最终集,Leslie突然就长大了,以前是可爱的蠢萌,此刻是有责任感帅气。
Louisa最终还是未跟hugh在一起,其实我更希望她跟Spiros在一起的,真正的家庭朋友,每一次困难出现Spiros必定会出现。
写作整日喝酒抽烟坐在打字机前的 Lawrence;端着一把猎枪性格有点不羁叛逆的Leslie;用信念治疗青春痘对爱情憧憬的Margo;热爱动物充满爱心的Gerald;最后最后还有 Louisa ,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照顾四个熊孩子还外加一条狗,总是遇不到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那个对的人。
每一件小事,每一次争吵,在我看来都是爱的表现。
想生活在希腊的罗德岛。
住在老城的一个闹中取静、迷宫一般的小巷子里,鹅卵石铺的路。
3分钟的路程就可以走到海边,脱掉衣服一头扎进海里。
做自己喜欢的事,不用变得俗世,每一天都按照自己最开心的方式活着。
又是一部我可以刷很多遍的剧。
沉寂的日子里总想找点事做。
一部接一部的电影,一集接一集的电视剧,去电影院看喜剧,去现场看百老汇。
但这些都已治愈不了丧到底的心情。
直到今天无意中看到这部剧《德雷尔一家》第二季.
点开剧的同时,也在豆瓣里搜到这部剧的简介。
评论一致的朝“轻快/明亮/喜剧”的关键词上刮。
着实的,第一眼看到这画风就已经被勾走。
清新温暖的色调,郁郁葱葱的植被,典型地中海的家装道具,甚至连老德家斑驳的地中海蓝色墙壁都那么美。
色调太治愈了!
让我不得不想起年初看得那部一直让我念念不忘地“在意大利里维埃拉发生的事,只能留在里维埃拉”的《Call me by your name》.一样轻快鲜明的节奏,一样细腻温和不着痕迹的演技,一样让人每帧都不想错过的画面感。
《德雷尔一家》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希腊科孚岛。
妈妈带着四个孩子定居在这里开始新的生活。
四个孩子里感觉只有未成年最小的弟弟算是个懂事的孩子以外,其他三个成年人真是不让人省心。
剧中人物性格并未刻画的很鲜明,台词温和而不失幽默,加之画风色调的清新感,整体呈现的都是治愈基调。
第二集片头,和煦的晨光,弟弟坐在鸭笼里;二兄长面前经过的展翅长嘴鹅;老大迎着阳光开窗呼喊着“Today is the day!
”的场景;真是帧帧美,美到身心向往!
即使也有初出端倪的反面派“你离开休,我就离开你儿子”的坏女人,也绝不会让你像讨厌尔晴一样差点洪荒之力。
姐姐喝醉酒第二天抱着脸盆还在吐不停的尬点简直莫名喜感。
一家人和和气气的生活在海边,养着各种宠物,每天推开窗户和门就是大海的感觉是有多美好。
为此我还专门查了科孚岛,看到确切的地理位置时就乐了。
三个月前正好有那么几天每天走上阳台就见海。
对面正是科孚岛。
只是人家真正的名字叫“Κέρκυρα”。
离《Call me by your name》的拍摄地里维埃拉也并不远。
这里海水清澈见底,各种颜色形状的石子,白沙细粒软绵。
身处在那样的情景当中,我想,每个人心中的那个小岛都会浮现:每天迎着明亮不燥的阳光,海风微拂,有花花草草及宠物陪伴,有一个相伴很久的人一起返璞归真。
把灵魂放在一边小憩的日子是一生所求。
正如“你生活在阳光下,因为有人替你挡住了黑暗。
”
我大概前世是个欧洲人,更精确地说,是地中海人。
三十有余,第一次产生”我要在这里买一个房子住下”的念头,是在希腊的罗德岛。
当时我们住在老城的一个闹中取静、迷宫一般的小巷子里,鹅卵石铺的路,每走一步都在取笑代表游客身份的行李箱是如此蠢笨,每家门口都有不知道家养的还是野生的猫咪像主人一样打量我们这些外来入侵者。
我们路过一个几乎废弃的房子,那么宽敞的院子,让人想学吉普赛人扎个帐篷,彻夜弹琴唱歌。
有一天中午,我们回家避暑后继续外出,走到小巷子的一个分岔路口,我们站在那里看着那些漂亮的阳台和淡黄色的外墙。
下午四点左右的阳光妩媚又温柔的大片大片的洒在我们身上。
人本来是不会光合作用的,但那个时刻阳光大概唤醒了埋藏的很深的柔情,那一刻,我想就是永远住在这里也是可以的,写写字晒晒太阳,写不出就爬上树喝一口Ouzo,再找一个好看的当地人谈谈恋爱,就像The Corfu Trilogy里的大哥Larry。
生活在希腊,就意味着有用和无用之间从来没有明确的分界线。
噢,这是一个老套的文化撞击的故事。
一个典型英国家庭离开了整日阴霾的老家,来到了阳光灿烂、慵懒而无所事事的Corfu岛:寡居的、风韵犹存的妈妈,一心想当作家、尖酸刻薄其实很善良的大哥,整日枪不离手不知道要干什么的二哥,整日忧愁青春痘和男朋友的姐姐,以及不爱上学、只爱钻研自然和动物的弟弟。。。
加上在当地交的希腊朋友每个都个性十足,这部戏,没有配角,都是主角。
这部叫做The Durrells的电视剧改编自一位获得不列颠帝国勋章的博物作家Gerald Durrell的小说The Corfu Trilogy(中文版叫做 《希腊三部曲》,亚马逊可以买到),他也是片中的小弟。
插个题外话,英国人在艺术上很偏科,作曲不如德国人,画画又比不上意大利人,可是英国人真会写啊!
阴雨绵绵的天气里吃着不怎么好吃的食物、谈着不解风情的奥斯丁式恋爱,也只好寄情文字了;倘若阳光美好,百花盛放,难免不弹琴唱歌呢?
第一集只用了几分钟就解释了Durrell一家为什么要搬到希腊的科孚岛去:几个孩子人生迷茫、各种抱怨,而自己又酗酒成瘾,一家眼看要散架,这个领着微薄寡妇抚恤金的女人,做出了扎钉截铁的决定,卖掉房子和家具,搬家!
如果你想看一部养眼的电视剧,那你选对了。
科孚岛碧海蓝天,水清沙幼,建筑都是明亮的黄色,盛开着鲜花,田野里到处是庄稼,沼泽里布满了野生动物。
所有的角色都是三十年代复古而优雅的装扮:亚麻色微卷的头发、圆点衬衫、高腰工装裤、A字裙、藤编的菜篮子,男人们都穿着浅色西装,随时准备拯救女士于水火之中。
然而Durrell一家的科孚岛生活,绝不是只有诗意的,相反,却处处充满了苦难。
科孚岛是一个与comfort zone相距甚远的地方:那里生活着讲希腊语、信东正教的另一个民族,他们对何谓效率、规范以及应当如何生活有着与英国人截然不同的看法。
而且,Durrell一家人没有钱啊。
卖掉房子的钱迟迟汇不到希腊的账户,租来的房子要什么没什么,整个天花板都塌了,几个孩子到了科孚岛也不省事,只吃饭不干活,成长的烦恼一个也没落下。
幸好,他们还有一个忠心耿耿的本地朋友Spiro呢,他简直是无所不能,充当了Durrell一家的保护人,虽然总是抓住一切机会揶揄英国人。。。
好不容易租的屋子打理的像个样子了,大哥的小说也出版了,小弟在野外如鱼得水,连妈妈也要谈恋爱了。。。
可是,从小说到电视剧,都没打算粉饰复杂而无奈的生活,喜剧与悲剧在这一家身上交替上演:二哥被希腊女孩玩弄到失恋了;大哥突发阑尾炎,能动手术的只有一位掉书袋的动物学家和一个给牛切过阑尾的瑞典人。。。
连核心人物妈妈,好不容易谈了一个帅的一塌糊涂的男朋友,却在婚礼前夜发现未婚夫是个同性恋。
客人都到了,婚礼没有举行,妈妈说:那就把它变成一个派对吧!
真正的生活就是这样,乌云的背后也许是幸福线,而幸福不到三秒钟,下一个苦难也许接踵而来。
不存在永远的幸福,乐观、勇敢加上爱就是一切。
这正是Durrell一家的共同特点。
他们不富有,也不特别有天分,似乎运气也不是最好,但是他们深深的爱着彼此,对身边一切没有偏见,而是充满了好奇与善意。
现实生活中,那个把所有老师都气走的小弟Gerry,在科孚岛度过了人生中天堂一般的日子。
而他的母亲,也并没有逼他一定要上学。
最终,这位完全靠田野调查和自学的小孩,成为了一位举世闻名的动物学家。
功成名就的他写下了希腊三部曲,读着读着仿佛罗德岛的阳光又照到了我身上,幸福极了。
整季下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妈妈遭遇更年期危机,女房东跟她对峙,笑她打扮十分(过于)青春(大概是这个意思,对话的原句不记得了)妈妈梗着脖子说,她要改变自己的风格,然后女房东风情万种地说,我喜欢我自己本来的样子。
妈妈一时无语凝噎。
确实是啊,有的时候看到别人穿衣打扮或者说话行事的样子会觉得很欣赏,心里总是会冒出“为什么我不能像TA一样大胆/果敢/自我……,我也要改变自己”,然后就会激动地幻想自己从今天开始大刀阔斧,不再唯唯诺诺,不再小心翼翼,不再笑脸迎人,爽快地说想说的话做想做的事,人生从此翻天地覆,走向新的篇章。
可是,为什么非要改变自己啊,难道小心谨慎,考虑周全,老好人,就不是个可爱的人了吗?
甚至,虽然自己总是讨厌自己的谨慎,焦虑,害羞,老好人的人设,可是回过头看,总会发现,是因为从中得到好处,让自己感到舒服,真实,才这样做的啊。
刚好今天看到一个豆瓣话题,大概叫做有没有哪一刻让你觉得想把人生推翻重来。
所幸,现在的我已经渐渐放弃想彻底改变自己,追随别人的念头,如果非要说彻底推翻,那就是推翻自己总想放弃原本的念头,彻底悦纳自己吧。
清晨醒来,床边熟睡着呼噜顶天的肥猫,但有看过一头羊卧床上么?
哈哈哈。
第一个笑点担当。
一脸羊懵相比第一季,更喜欢现在刚刚播放的第二季第一集。
一家人性格迥异,每个人的烦恼也是形形色色,各自的爱好也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
但不妨碍骨子里的相亲相爱呀。
比如Leslie嘴硬冲动,爱好用枪来settle一切不安.上一季是个惹事包,置气把大哥锁在卫生间,间接导致大哥larry踩死了gerry的爱物蝙蝠。
这一集又搞事情了。
持枪误伤gerry的爱狗玩伴儿,做出一系列没有担当的逃避,最后还是像个大人,像个哥哥一样,做出了挽回和补救。
Margo 依旧陷入boy crazy ,认真开始一场完全不可能的单恋中。
满怀真诚去询问“十万个为什么”都知道的博士,就像第一季去问他为嘛夫人有广场恐惧症一样。
慎重的姿态很少女心咧。
gerry真是全剧的小可爱担当。
轻轻松松融化心撕裂心脏的全都是他。
脏着哭脸抱着已死的水獭回来这段,我跟着心碎,让我想起自己同样心碎的场景。
喜欢第一集,很大原因也是第一季妈妈立的flag”we will see“并没有走向皆大欢喜。
首集就困难重重,眼看着好不容易把妈妈的秘密武器——英式food售卖出去,快能凑齐房租。
结果出其不意地,又经历了食物质量问题,再次进入经济窘困,全村人不信任的状态。
全家头顶再次暗云密布。
大儿子Larry是梦想成为作家的业绩最差房产经纪人二儿子Leslie是枪不离手的辍了学的无业游民女儿Margo是一生都在追求爱情的爱美少女小儿子Gerry是热爱动物12岁却不晓得7乘8是多少的可爱少年Louisa是生日愿望会许四个孩子健康快乐的千万普通母亲的代表开先看不下去 四个孩子太顽劣 不懂体谅母亲 退了英国的房子来到科孚 经济拮据到没钱吃饭 他们埋怨 但依旧吊儿郎当 没人想赚钱的办法 没人想出去找工作 理所当然的接受着妈妈的照顾 无休止地吵闹让人看着就来气但是风景太美了 英伦风一直是心头好 就当观光片看 被猝不及防的治愈Larry是毒舌代表 挖苦讽刺信手拈来 是德雷尔家公认的文化人 小说被拒 昂首挺胸要干农活 一个树坑挖伤了脚 乖乖回去继续打字 从小酒馆被赶到树林 坐在树上怒吼 嫌弃自己写不出有趣的故事 他不正经 没个老大的样 却会在妈妈迷茫难过的时候和她谈心 给她一个可躲的安心的怀抱Leslie开始无感 什么都干不了 还老是各种惹事 卷进官司 交了拉他一块抢劫的朋友 害得妈妈为救他当掉婚戒 经了事儿也没之前那么莽撞 误伤了Gerry的狗会帮它做轮椅 摘了一箩筐金橘正儿八经酿起了酒 因为味道不怎么样滞销 生意也打住 后来爱上摄影 翻看杂志老照片练习 有模有样Margo失了恋 妈妈让哥哥们安慰 收获的是他太帅了找个老实人谈吧 你太胖了男生都喜欢瘦的 这种致郁能量 想当修女 读了一阵子圣经之后觉得自己还是放弃不了找男朋友的想法就作罢 从神经大条的姑娘到懂得责任感 帮助女伯爵走出抑郁 一点点成长Gerry热爱自然 有一颗炙热的心 狗 乌龟 蝎子 海鸥 水獭 家里快赶得上动物园了 会帮小蝙蝠举行葬礼 在妈妈生气的时候出门找吃的 也会顽皮地赶跑家教 躲避学习 他永远是最鲜活的那一个 笑起来纯粹又治愈母亲Louisa喜欢的第一个人是有一院子山羊但是不喜欢女生的斯文 结婚前夜发现真相 决定取消婚礼 斯文说我在努力克服 Louisa说你不需要克服 这是你的一部分 两人在昏暗的灯下拥抱 被理解和爱包裹第二个是休 有一片橄榄林开着骚气红跑车的成功人士 送花 晚餐 音乐 他给了Louisa梦幻般的爱 却在回英国里止步 Louisa说他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长大 可是他却让Louisa找回了少女心和爱 发光的眼睛是骗不了人的还有司机大叔 为德雷尔一家找便宜的房子 去银行帮德雷尔夫人催款 教她怎么在集市上卖东西 偷偷赎回她的戒指 顶着暴风雨接送姨妈 为了德雷尔夫人和休比赛打板球 司机的爱质朴又满满踏实感 爱的诚恳 爱的风雨无阻还有和Gerry一样喜欢动物的可爱教授 同样来自英国的医生太太 帮德雷尔夫人分担家务的鲁格 有一屋子书和裙子却走不出去的女伯爵 可爱极了我喜欢德雷尔一家对待生活的态度 不苛求 不比较 不盲从的那股自在劲儿 我们生活的时代 要马不停蹄地赶路 要上进 要出色 要练就一身功夫 才不至于慌慌张张总是掉队 可是我们追赶的 到底是什么生活 不就是在沸腾的热爱里 在疲惫的磕磕绊绊里 拥抱感动和美妙吗 最珍贵的 是拥有透彻的心 和勇敢的灵魂啊最喜欢的场景是Larry在海边支着凉棚打字 啤酒系根绳 在海里冰着 烈日 大海 郁郁葱葱的树 还有比这更可爱的夏天吗结尾时Larry邀Margo喝小酒 两人看着闲晃的路人聊天 Margo说这就是我喜欢科孚的原因 永远不慌不忙这 就是我喜欢德雷尔一家的原因
写下这篇文章时,这部剧已经看完了第二季,对拉里这个角色的喜爱越来越深。
一方面是演员 乔什·奥康纳 长得很可爱,另一方面是角色讨喜。
虽然这个大哥看上去没有一点大哥的样子,还自恋、嘴贱且时常冷漠,但这副外表下的他,却又有深情、有爱的一面。
第一季刚开始时,拉里的性格特点就暴露无疑。
一出场就是冲母亲大嚷,抱怨母亲为什么看着他这样一个作家成为房地产经纪人却坐视不管。
紧接着,当刚辍学的格里牵着狗狗罗杰进屋时,他刻薄地评价道:“the unteachable leading the untrainable.”而当玛戈怒摔盘子离开房间,家里另外三人全部傻眼时,只有拉里面不改色地继续说着希腊的科孚小岛。
乍看之下,22岁的拉里丝毫没有这个年纪该有的成熟。
他连续几日跟朋友喝酒厮混不着家,不顾饭都吃不上的全家;在家的时候,每日只呆在房间打字,没有任何收入,不想着为老母亲分担经济压力,还长时间啃老。
和弟弟妹妹争吵时,恨不得把全部才华都使出来组织嘲讽的话语。
但这样的拉里依然让人讨厌不起来,因为他还会认真配合格里出席蝙蝠的葬礼,听从母亲的安排给失恋的玛戈一些建议,陪被甩的莱斯利借酒消愁。
面对母亲的恋爱,拉里也极其开明,十分支持母亲再次走入婚姻生活,他绝不会希望母亲永远陪在四个孩子身边,他更愿母亲再次收获爱情。
按照剧中的介绍,德雷尔先生已经去世8年,也就是在拉里14岁那年。
对一个14岁的少年来说,丧父之痛是一个很重的阴影。
他也比莱斯利、玛戈、格里更能理解一个寡妇所面临的悲伤,他希望这个走出阴影的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幸福生活。
所以,当hermione姑妈刻薄地指责母亲自私、育子无方,并对母亲和斯文的恋爱给予嘲讽时,他第一个冲到母亲面前安慰她,情绪激动到大骂姑妈是老巫婆。
他害怕母亲永远被困在丧夫之痛的泥淖里。
作为长子,拉里比另外三个孩子更能理解母亲。
在母亲那里,拉里也是四个孩子中,唯一一个能与她以成人的方式对话的人。
看上去刻薄又不尽人情的拉里,其实什么都懂。
作为一个敏感而又专情的作家,拉里绝非一个自私的人。
很多时候,他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当母亲说,全家没有一个孩子是开心的时,拉里说:“作家不应该开心。
”看来,他在练习写作,也在练习做一个作家。
或许在他心里,毒舌、不好相处的性格,才是作家的该有的品性。
他成功践行了这一点,并且十分擅长用嘲讽的姿态来掩盖自己的关心。
比如,玛戈在礁石上晒太阳被一个僧人怒吼后,吓得哭着跑回了家。
拉里想要鼓励妹妹不要这么懦弱,应该勇敢一点。
本是对妹妹的关心,他非要搞成对妹妹的怒吼。
当家里房顶因为坍塌发生巨响之后,正在二楼写作的他,即刻冲到厨房查看母亲的安危。
但和母亲对视时,为了掩盖自己的真实目的,反倒对着被灰尘弄脏的金橘脱口而出道,“真好,终于可以不吃金橘了。
”虽然赚钱这件事情拉里不在行,而且身体弱到“手无缚鸡之力”(毕竟打抢打出阑尾炎,挖坑挖到血直流的也只有他。
)但在写作方面,拉里是有天赋的,除了他,可能也没人能用一万种方式描写情色场景了。
而且他在写作上所体现的坚持,无疑是一种绝佳的品质。
这份靠着自恋、自信支撑着的品质,会带着他在写作这条路上走更远。
拉里绝非典型的霸气外露、责任心外露的、长兄气质外露的男孩子,他是那种看久了会让人爱上的深情小可爱。
剧透第三季动图一张
德雷尔一家终于回归了,第一季看的我念念不忘。
这部剧是真的有毒,看的时候总有一种让人如沐春风的感觉,特别是希腊的风景和一家英国人以及N多宠物。
五月份这几天我感觉我像陷入了死循环。
偶然看到了第二季出来欣喜之余不忘回想了一下第一季,竟然发现那些情节一点没忘。
可能一部好剧就是这样。
德雷尔一家人每个人性格很鲜活,可能稍微正常点的就是小儿子larry。
他爱生活爱动物,每天和他的朋友西奥一起研究动物,找寻科孚岛的各种生物。
戴着渔夫帽穿着小衬衫的那个小正太我真的好想给他一个么么哒!
我对这种萌系正太毫无体抗力好嘛!
唯一的女儿margo也是不太正常,到了年龄不出去工作不嫁人,虽然幻想着嫁人。
这姑娘真的是天马行空,看她的时候总能想到高中时候班里那个神经大条想一出是一出的姑娘。
margo花痴,喜欢这个帅哥那个帅哥确总不能如愿,但她也热爱生活。
期待她第二季和那个和尚的爱恨情愁。
莱斯利是一个很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他有事没事就要用枪来征服一切,确也是一个温暖的人,会帮助妈妈干活,在把弟弟的狗打伤了之后还会给它修一个轮椅。
大儿子Larry是一个作家,每天对着他的旧式打字机敲敲打打,还被当地人说英国作家和希腊作家差了三千年。
哈哈哈,Larry是家里的大儿子,但他没有长子的意识,也会给家里添麻烦,想着自己的小说出版。
但是当第一季结束后,他也拒绝和英国女友一起回去,而是跟家人呆在一起。
也会给妈妈出主意,只有他先发现妈妈的新的结婚对象可能是一个同性恋。
第二季开始的时候他说没有灵感,当他看见家里人荒唐可笑的一幕幕,他笑着说原来有意思的在身边,之前怎么没发现呢。
我最喜欢的还是德雷尔夫人,她真是一个开明坚强向往欢乐的女人,一个寡妇带着四个儿子她毅然决然戴着家人跋山涉水定居希腊,没钱她会通过各种方式让家人一起参与挣钱,她没有什么太大的能力却有一颗坚韧的心。
她会像一个小女孩一样惊慌失措,也会在孩子们面前独当一面。
第二季真的出了好多新角色,美颜霸气嫉妒德雷尔夫人的女房东,厂长主休。
期待期待。
有朝一日我也想去科孚岛在泡在海水里喝香槟吃美食。
感觉比第一季稍微好点,不过还是没太共情。
比不上第一季,依然是女主的戀愛對象做主線,還是以普遍的三角戀做題材,經濟困境之處也多矛盾。力爭上游的智慧欠奉是一大敗筆。
Larry 聪明搞笑离谱又靠谱。Margo!怎么会有这么自然的人性!且从不以自己的人性为耻的人!这可不就是我理想中的人格特征吗😭
越看越觉得有点过于戏剧化。美好得不真实,无论如何都能逢凶化吉的一家人。德雷尔太太的个人魅力或许真的很大吧。很喜欢Donald,不知道下季还有没有他了。Larry是可爱的怪异。Spiro到底有没有成家真是个谜。
Corfu风光宣传大片,剧情牵强,人物枯燥。
德雷尔劳伦斯原来真的是个著名的作家呀,太好看了,哪怕就只看着这栋房子光影流动就够赏心悦目的了。
lovely nonstop 中二有爱
大儿子二儿子我都🉑️
夏天吹着小风抱着半个西瓜再来一杯冰镇柠檬水加薄荷叶,满屋子是鼠尾草与海盐的味道,嗯,这是一部4D英剧~
第一季戏剧和自然的完美平衡崩了,彻底沦为一场闹剧,接下来可以直接上春晚
自然孝子,这个词可真有意思。Larry看起来就很像会来岛上找女人找灵感的糟糕作家,谁能想到“武力值”那么弱呢,摊手。Leslie典型英国二缺,没有一点坏心眼也没有一点头脑。
假期本来想多看几本书,结果沉迷德雷尔一家不能自拔!连我妈都说“你回来有时间不看书,怎么老看电视剧!” (一秒钟回到中小学年代!我已经二十五岁了!
从这一季开始,迷恋Larry了……
希腊的景色真美,但是大部分剧情都来的太想当然了,刻意制造各种麻烦来凸显这一家子的可爱,面对的困难和挫折都是不带思考的迎刃而解。有点无病呻吟,浮光掠影
在风景如画的地方吃喝玩乐
想去海边住一段时间。
其實劇本身並不是我的菜,但生病這一個月還是一直斷斷續續的看下去了。夏日氣息瀰漫出螢幕,算是些許安慰吧。
第二季无意义的琐碎对话和剧情多了许多,怎么回事呢
大家的生活都还是向前走,有一些变化的。
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