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前一部分属于很稀松平常的叙事,但是这几十分钟又是不可或缺的,从朔抱节子进卧室时发现节子轻了好多开始,我就开始控制不住我的情绪,不知道是不是我太感性,但是真的开始被感动了,影片中朔和节子的一次争吵都让人感动,尤其是朔在家里等到节子回家后那种急切地拥抱,突然就忍不住了,影片并没有刻意的煽情,但是你却一次有一次的在他那种平淡的叙事中一次又一次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也许这就是那种被称为“夫妻”的东西吧。
节子和朔 21年的感情,她知道朔需要照顾,但是晾衣服都是而问题,她怎么放心!
她喜欢他傻傻的样子,她坚持不让他写爱情小说,因为她知道他只喜欢科幻!
她不希望他为了她而作他不喜欢的事情!
她可以容忍他因为灵感迸发而取消她们的蜜月旅行,这一切只因为她爱他。
而反之,朔愿意为了节子而写自己并不喜欢的爱情小说,证明塔筒样也深爱着她!
真爱总是在平淡中才体现出来,在平平常常的事情中进行!
而这个电影就是对这种平淡的爱的最好诠释!
看到电驴上评价9.x分实在是吓了一跳。
看毕觉得很一般,感人完全不是因为电影本身,而是因为这个题材。
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也会为了很多电影而动容。
这部是抓住了人性中最柔软的部分来渲染,很露骨,很不喜欢。
我更喜欢自然些的,任何矫揉的造作实在是不喜欢。
剧情本身是很松散的。
男主角演技是比较烂的,男主角的类型也是不喜欢的。
作为科幻小说家是很失败的,就拿出版的连载的构思来判断也是很落俗的,文笔真的是很烂的,即便有极个别故事想法是很好的,写得也是不痛不痒的。
除了告诉我们一个感人的一件事,没有别的什么了。
我会感叹眉村卓的爱和毅力,但不会感叹这部电影。
关于电影《我和妻子的1778个故事》 看过的日本电影不多,能记起来的有《只是爱着你》、《入敛师》和《导盲犬小Q》,还有一部是关于一男生与小猫的故事,可以说了解得其实并不多,在这里先说说日本电影。
我佩服日本人的敏感细腻日本演员,怎么说呢?
很多人都觉得他们演得太做作,比如在电影里面经常有着夸张的肢体语言,台词过于形式生硬,没有丝毫风趣幽默可言...... 凡事都是有两面的吧,也许正是这些演员的学院派表演风格,将自己与好莱坞之流坚决地划清了界线,才造就了日本电影的独树一帜。
无论各种对比,日本电影对于细节的刻画,达到极致。
也许他们永远没有好莱坞动作大片的问世,永远没有所谓国产“大片”对于场面宏大以显示天朝地大物博的刻意卖弄,但他们总有一些地方打动你的内心,比如一棵树,一只机器人,或者那钢笔在略显粗糙的硬笔纸上的沙沙声......他们不需要那些假大空,环境的渲染总是如此自然到位,色彩永远是那么的真实又不失美感,恰如其分地表现演员内心的波澜。
我无法揣测日本电影偏爱自然色彩的原因,但我认为这很能让我在欣赏日本电影时的认同感更高。
很多年轻人都标榜自己是小清新,岩井俊二、陈绮贞、杜拉斯......对于这些人物数不胜数,在最早,小清新是从日本传出来的,继而在台湾风靡。
的确日本电影里面有为数不少的小清新电影,自然而然地,人们也会将它们与台湾的小清新电影进行一番比较。
在我看来,两者之间并没有可比性。
或者说,台湾的小清新,是早期的小清新,而日本“小清新”则属于大气、成熟型的日本爱情电影。
这个我们可以从不同电影中的故事、配乐等找寻。
很奇怪,每当聊起台湾电影 ,我的脑海中总是一片沉寂,或是夕阳西下一对小情侣在环河公路的嬉笑打闹,或是一帮学生的课堂开小差......诸如此类,印象最深的总是像桂纶镁们那些假小子的坏坏的眼神,没有更多的配乐,也许是我的错觉吧。
而一说到日本电影,大提琴那股悠扬、低沉的弦音总是能在瞬间打动我的内心,也更能让我在这种环境下与剧中的主角进行自我换位,就如灵魂飘出了身体,人物的喜怒哀乐,我都能够切身感受......如此的精雕细琢,怎能让我不入迷呢?
回归电影本身 我承认我的泪点很低,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床边已经放了一卷纸巾我以为电影会以我想象的或者说是俗套的方式进行下去,事实总是出乎意料的 欣赏一部电影,你总是很容易将自己陷进去,除非你是个偏执狂 片头的外星人,还有剧中各种奇幻故事的穿插,导演刻意地营造一种欢乐喜悦的气氛,似乎想令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忘记了,这只能是一部伤感电影 一直都很欣赏日本女人,剧中的节子,温柔、善良、大方得体,对生活充满着感恩和热爱,小朔,他的丈夫,不会生活,脑海里总是在想着那奇特没人看只有妻子欣赏的科幻小说。
节子总是能轻而易举地,在丈夫呆呆的脸上读出他内心的意愿,也只有节子这样的女人能自始而终地欣赏他的笨蛋丈夫,分享他的小说,不因其沉醉在小说的构思之中冷落了自己而生气...... 我总是随意地哼着李BB的歌,问自己“嘿!
什么是爱?
嘿!
什么是爱?
” 看完它,我好像得到了答案...... 你为了追寻幸福,要走多远的路,要经受多少的痛苦与磨难,在繁华落尽之后,你是否还能坚守在曾经的一生挚爱身旁?
你说,你可以为了她,学会拖地,改掉陋习,开始变好......但你能否为了博她一笑,每天绞尽脑汁,坚持1778天,写出1778个故事来吗?
1778个故事,如果以1个故事10张纸算的话,那就是17780 张纸,1张A4纸张长度约30厘米.....如此算下去,1778个故事=5334米,你能写完这么长的故事吗?
我承认,我做不到,我的热情会很快减退,两个人的感情出问题,总是在一方变得懒惰而不想付出开始的吧...... 我的指头开始失去知觉 我的背、腹和胸,都在痛 我曾经以为,还可以活很久 我想永远和阿朔在一起 想读他的故事 想看他的书,排在书店里 我喜欢他写作时的模样 想跟他一起老去 还有很多话想和他说 也想为妈妈你添个孙 但看来我已做不到 这段话狠狠地戳中了我的泪点,并不是这段话有多么特别,而是此话配上节子因绝望和不舍而抽搐的病弱躯体,令我动容!
4年多了,节子从未在丈夫面前流露过任何的软弱,却在生命终将逝去的前夕,崩溃在自己的母亲身旁。
人生太短,生命终将逝去,太阳照样升起与落下,不因宇宙尘埃的多少而有所变。
找到一个懂你的人,就算历经万水千山,总有所失,也有所得。
草剪刚的演技真好,从一开始的单纯无知,到最后用悬空之笔书写最后爱的故事,泪与笑容融合。
开始的他,不会做饭晾衣服,工作随意懒散,像个大男孩。
甚至,都不会爱,不会付出。
然而,他是爱的,他深爱着妻子,所以,当妻子需要他时,他才会自言自语到:“我能做什么?
”最后他发现,他只会写作。
那就写作吧!
专门为妻子写作!
就这样,坚持了五年,一天一篇……后来,写作,也不单单是表达爱的唯一方式,因为后来男人为了爱更拼命地工作,也学会了家务。
写作,成了他们两个传达爱的方式。
对于含蓄的日本人,他每天写故事,就是在向他的妻子说“我爱你,我舍不得你。
”妻子每天的期待,就是回应到“我感受到你的爱了,我也舍不得你……”付出的人才能感觉到爱,妻子生病前的付出就不用说了,生病后,还一直坚持着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直到最后,还在织手套。
我想,夫妻两人为对方考虑,用自己的方式付出着,他们一定也深深的感受着爱……这是一部美好的电影。
喜欢所有美好的爱情,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可是在这部电影里看到的是爱情的天堂。
恋爱17年结婚8年因为阿朔的害羞两人至今都没有一张合影(在书店用定时拍的也没有拍到脸,最后在一片草地前的合影拍的还可以)因为阿朔突如其来的灵感,结婚蜜月也没有去成可是这些,节子都说什么,阿朔的老板新美说阿朔娶了一个好妻子,节子听了只是捂起嘴巴,呵呵的笑着节子一直是阿朔的第一个读者,每一篇,甚至第一份出版作品,节子愿意一直支持阿朔,我相信是因为节子深爱着阿朔,而阿朔写给节子的每一个故事里都能看到阿朔对节子的爱,因为阿朔的目的就是希望节子看了之后能够开心。
就这样一天一天坚持啊坚持~节子也坚强的抵抗着病魔,因为不想让阿朔写他不喜欢的爱情小说,就把原本计划六十岁去旅行的积蓄拿了出来,节子害怕自己会离开,害怕阿朔会担心,在推门的时候因为双手发抖就背在身后,不让阿朔看见,为了能够和阿朔去完成他们的蜜月旅行,服用了较强的药,身体也越来越差五年后的一天,节子的母亲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节子,节子的手又失去知觉,掉了手中的针,节子对母亲说:“我想永远和阿朔在一起,想读他的书,想看他的书排在书店里,我喜欢他写书的样子,想和他一起老去,还有很多话想跟他说,也想为妈妈你添个孙子,但看来我已做不到”这是节子作为一个女人,妻子,女儿最普通的愿望,可是她做不到了,甚至之后手指痛的连阿朔的稿子也拿不起来了。
但是即使这样,节子也不愿意吃含有麻醉剂的止痛药,节子不想睡着了便听不到阿朔读的稿子,这里我想节子一定更害怕睡着之后便永远也听不到阿朔的声音了。
爱一个人不仅是占有而且让他幸福,节子做到了,本想拜托阿朔好友的事情,朋友只说,他只爱你。
阿朔的一日一话仍在继续,当数字越来越接近1778,(其实节子是在1777话离开了)我的心也越来越悲伤,我也害怕这个故事的结局,但是阿朔是幸福的,因为节子这么爱她,对于节子,亦是幸福的,因为阿朔一直不离不弃的在她身边。
当节子不能下床终日只能在医院的病房里的时候,即使不能和阿朔再去旅行,也已经够了,因为爱的人在身边,全世界也不算什么了。
也只有在身边,才会觉得安全,电影的结局最终还是在电子仪器嘟的一声后表示了节子的离开,阿朔没有痛哭,只是呆呆的站着,似乎对于他来说,节子仍旧只是昏迷,最后阿朔为每日一话唯一的读者用特殊的方式写了特殊的最终话,现在只想对我爱的人说,只要有你在我身边,不去旅行也没关系。
最初是被主角的机器人所吸引而后是喜欢上主角的想象力 生活中就是偶尔需要一些令自己快乐的想象力 来弥补生活上的缺失什么的更难得是 有那么一个人陪你一起想象生活 分享每天
说实话,这部电影我只看了1个多小时,想想后面的情节,也能猜到一二,所以便选择了快进。
结尾,在男主角写最后一篇故事的时候,很煽情。
其实,我最喜欢的是那段,两个人看到画中景色,然后两个人欣然前往,真的来到画中之景,只是肩并肩的坐着,无多话语,静静欣赏。
就感觉很美好了。
最近看了不少影片,这一部可以说是最轻口味的。
看了看影评,很多人,对于这种老套的情节故事并无好感。
包括我,险些看到睡着,但是与那些重口味的电影相比,这部影片带给人舒适的感觉,和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等到,我遇到能与之过一生的那个人的时候,我想,我也会用纸和笔,记录下我们的点滴。
那些过客,就让他们随着时光远去,毕竟,他们是别人文中的男主角,他们的舞台不在我这里。
而在我这里,终是不能抢了男主角的戏份。
待到俩人白发苍苍,看着泛黄的纸张,上面隐约可见的笔墨,在理想的下午,必有一副理想的画卷。
其实,我在想,现在人是不是 更渴望着那种一生相许的爱情呢。
这部影片只可两人相偎而看,或许是在宁静的下午,或许略有些喧嚣的晚上似乎更为现实。
…………………………………………………………上周看的电影了,草剪刚和竹内结子的《我和妻子的1778个故事》。
丈夫是个童心未泯的科幻小说家。
笑容纯真,个性单纯,除了写科幻小说什么都不会。
家里堆放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机器人玩具,还有好多模样逗趣的小玩具。
坚持着科幻小说这一条路,即使销路欠佳。
同期出道的科幻小说家改行写爱情小说一年能出好多本书,而他,几年才一本...但是他还是坚定的坚持着这一条路。
走着走着会因为想到一个点子开怀大笑然后立即记下来,写小说的时候妻子招呼着吃饭什么的是绝对听不见的。
妻子和他是高中的同学,相遇,恋爱,结婚。
是太太也是恋人,像姐姐也像妈妈。
坚定的维持着丈夫的童心未泯和科幻小说的梦想。
温暖的包容,开怀的笑容,是丈夫最坚定的守护者,是第一个也是最忠诚的读者。
然后突然有一天,妻子被检查出,大肠癌晚期。
刚听到医生确诊消息的时候,我总觉得他没完全听懂病情,只听懂了一句:活过一年的可能性不大。
草剪刚的演技,是我觉得SMAP里最好的一个。
木村大神的个人特性太彪悍,太闪光,于是无论演什么都还是他自己的感觉,或者说出演的角色都和自己太像。
中居其实隐忍的很厉害,演起戏来还是有些衔接的不自然的地方。
稻垣的戏我看的不多,不过就《流星》中的表现看来,还是不错的。
慎吾的演技啊,有些时候还是有用力过猛的感觉。
但草剪刚不会,演什么是什么,尤其是这些不伟大的小人物。
《冬之樱》里的善良和隐忍,《我想做一只贝》里客串的恐惧和坚定,还有这个故事里的小说家,是最近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三个角色。
而这一个,虽然主角很天真,想象力丰富,经常活在自己的小说世界中而忘了周遭还在运行的世界,但是并不会让人觉得虚假和用力过猛,只会让人觉得角色的可爱和善良。
让人不由自主涌起一股想要保护他的感觉。
医生说:如果过得开心一点,会增强抵抗力,活得更久一些。
他懵懂的听懂了,也牢牢的记住了这一句话。
虽然他不怎么表示出来,但是他真的是很爱妻子的。
刚出院回到家,他就自告奋勇去洗衣服,但是,连晾衣服都不会的他把衣服直接扔出去了...当然更不用说做饭做到全部糊掉....于是,在妻子还可以行动自如的时间里,还是妻子在照顾着他。
于是他想:我能做什么?
后来他终于想到,他只是一个小说家,他只会写小说。
那就每天写一个好笑的故事让妻子笑笑吧虽然第一个故事兴致冲冲的写完,妻子看完后的评价是:这是随笔吧?
你也会写这样随笔的东西呀?
一直到第三天,妻子才笑出来。
他躲在妻子后面看,看见妻子笑,他笑得更为开心。
然后他每天除了写长篇,写专栏连载,还要给妻子写一个好笑的故事。
废寝忘食,屋漏雨也在所不惜。
甚至,妻子去医院化疗,他也会把小说传真到医生的办公室。
医生捧着长长的传真件跑去找妻子,妻子看完后也会这样传真回复。
然后,他继续开心的笑。
妻子的病情加重,需要用新的药,但保险不能赔付。
药很贵,他主动找到编辑说想要写恋爱小说,想多挣钱。
妻子知道后很难过,说“宁愿死也不要用你违背自己意愿挣的钱”。
他很生气,第一次冲妻子发火,然后把自己关起来。
后来他出来的时候发现妻子不见了,吓得不行。
原来妻子只是去买菜了,他冲上去把刚回家的妻子牢牢抱住。
他的想象力过于丰富,这是他幻想的收报费章鱼。
然后他再将这些想象记录下来。
他们在一起看小说,一起在有阳光的午后,这样依偎在一起,多么美丽的画面。
他们结婚10来年,竟然没有真正的合照。
唯一的合照是第一本小说出版的时候,妻子在书店要求一起拍张吧,他害羞,于是只是把相机放在一堆书上设置自动拍摄,拍出来的照片,没有脸...他们没有蜜月旅行。
蜜月旅行临出发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一个点子,就一定要留下来记录下来。
于是,就没去。
可是妻子还是好想和他一起出去旅游,默默的每个月存10000块,希望等退休后和他一起旅游。
但是,她生病了。
于是,妻子偷偷要求医生开了猛药,在还能走动的时候,邀他一起去旅行。
他们一起去了北海道。
没有人帮忙拍照,于是,他想到了这个办法。
这是他们唯一的一张合照。
旅行归来,妻子突然入院。
他才知道妻子隐瞒病情只是为了和他一起旅游一次。
妻子住院,他继续在医院里写着每日的故事。
妻子在睡梦中,如此深情的一吻。
他不会照顾自己,他拒绝睡觉,他害怕睡梦中妻子突然去了,于是他跌跌撞撞的在医院里买咖啡,然后继续写小说。
医院里的医生,护士,病人,甚至清洁工给他送来这么多食物,他也完全没注意到。
然后迷茫的吃下,自己说一声“谢谢”。
最后几天,妻子已经昏迷不醒了,他每日将小说念给她听。
但是她还是没醒过来。
妻子走的那一晚,他写下了最后一个故事。
但是已经不能念给他听了,于是,他用她能看到的方式写下这个故事。
这是只有妻子才能看到的故事。
最后的最后,他写下:“长久以来,谢谢你了。
”“来生,再相伴吧。
”这不是一个开心的故事。
甚至说,他写下的那些1778个故事,我们也不会觉得好笑,甚至他的故事都透着淡淡的悲哀。
但是,他用这样孩子般的坚持和爱意,守护了病中的妻子五年多。
若能持续像孩子一样爱着你,我们来生,再相伴吧...
有时候我们有一个很坏的习惯,就是习惯给人贴标签。
包括我自己也是。
在没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日本以及日本人之前,道听途说或者片面的了解了一些皮毛,便认为日本人是BT的。
原来,每个国家每个种族,都是无法用整体来说明一个个体的。
绝对不能。
所以即使这个国度色情影业蓬勃发展,国民的消费力度爆棚,光怪陆离荒诞不经,同时自杀率居高不下,依然也有其深沉动人的真情存在。
这个故事是真的,它是那样真诚动人,我想再好的编剧也不可能凭空写出如此感人的剧本。
节子在得病前一边在银行上班,一边料理家事。
得病后也始终料理家事,洗衣做饭。
夫妻之间相敬如宾,简单温馨。
一切都源于节子的善解人意和温柔体贴。
而作为丈夫的阿朔一心埋头写作,有时还会无视节子。
当然这只是他太过专注。
即使蜜月旅行没有去成,节子依然微笑着继续和阿朔过下去了。
想来,换做我们自己,可以做到结婚以后,宽容理解自己的另一半并且支持鼓励他吗?
如果不幸,碰到什么大灾大难,是各自飞还是人在心不在还是情更深。。
真正的爱是无私的,你不会想到自己,完全是对方。。
我觉得在国内,夫妻之间相敬如宾的真的太少。
大多是女的凶巴巴的,把男的管的牢牢的。
什么一个巴掌一个枣、女人不坏男人不爱之类的言论比比皆是。
也有两个人整天吵吵闹闹的,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要吵个没完,还有什么小吵怡情的言论。。
我挺哭笑不得的。
这才是BT吧。
有没有发现,这对夫妻也很注重留足够的空间给彼此。
丈夫经常外出散步寻找灵感,或者自己闭门写书连妻子的话也屏蔽掉。
换做我们自己,是会疑心呢还是会疯掉。
但是呢,我觉得恋爱的时候还是热烈一点好,因为热恋的时间太短暂,能让火苗燃烧的更久当然是比较好的:)人家说,一个男人真正爱你就会表现的和孩子一样。
人家还说,女人是用来爱的,男人是用来懂的。
其实吧,每个男人内心总有一个长不大的小男孩,也都或多或少有恋母情结。
你用包容理解的心去对他,他才会有安全感,才会更安心踏实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完成自己的理想。
那样子,随着时间的累积,他会爱你越来越深,对你越来越依赖,到最后别的人一时半会儿也无法取代你在他心里的位置了。
感谢这部片子带给我的这些感悟,但愿以后我和我的男友或者老公遇到什么问题和麻烦的时候,我就想想节子是怎么对待阿朔的吧。
以及最后作为回报,阿朔带给节子的感动。。
上一年也看了不少电影,但多是一些商业大片,看的时候很过瘾,看完了也就那样,在心里什么也没留下。
当然这样的娱乐也是需要的,要不小心肝哪存得下这么多的东西。
倒是一些文艺片,没有宏大的场面,节奏缓慢甚至略感拖沓,却能摄人心魂。
我也是很久没看这样的片子了,直到同事推荐我看那部《我和妻子的1778个故事》。
是一个多月前看的电影了。
丈夫是个写科幻小说的,他不会洗衣,不会做饭,除了写作,除了幻想,他貌似什么都不会。
而且写的科幻小说也不及写爱情小说来得畅销。
一般的妻子,碰到这样的丈夫,绝对要抓狂了。
但他的妻子不是,她是他的倾慕者,她是他作品的第一读者,她对他的工作完全支持,所以电影中有了你以为要发飚而实际温馨和谐的画面。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起初不理解这1778个故事中的1778是什么意思,直到妻子疼得直不起腰蹲下来才顿然醒悟。
她一定是得了什么不好的毛病,这1778是她剩下的日子。
1778天,5年都不到。
而一开始医生说她是活不过一年的,生命掐好秒表,开始倒计时。
他能够为她做什么?
笑能够提高免疫力,然后傻傻的他就以为只要让她每天开心,她就会好起来。
于是他开始了他的每日一故事,她是这故事的唯一读者。
可是不管我们做什么,耗尽多少心力,世界上有些事情并不是我们所能改变,譬如死就是其中一件。
不管她有多么不想死,多么想和丈夫一起白头偕老。
有时候我们也并不是怕死,只是不想丢下心爱的人自己一个人离开。
丈夫的爱让她坚持了近五年。
她觉得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好起来,一定不能丢下丈夫离开。
可是再伟大的爱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那个时候,多么希望有鬼神存在,好帮助我们做那些我们自己做不了的事情。
丈夫在妻子病后为她写下的1778个故事纵然感人,可与妻子为他的那些默默付出相比,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这只是一个平凡的故事。
夫妻之间没有什么煽情告白,也没有在生命最后一刻的海誓山盟。
直到最后一刻,两个人都以一种旁人无法理解的亲密方式相互深爱着对方。
是啊,能够拥有一件热衷的事,还有一个无论何时都支持着自己,懂得自己的人,哪还需要浪漫的情调,鲜花或者甜言蜜语。
仅仅是支持与陪伴,两个人平平淡淡的分享着生活中有趣的事情,那就足够了。
没有什么比和你在一起更重要。
我是为了吉瀬美智子 而看的
。。。20分钟。。真的接受无能
温暖 治愈 虐心...真实故事改编 几个字忒沉重了...
太拖沓。。。
天若有情天亦老……
写小说的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激情 不要把任何东西都浪漫化了 否则就变成了怪胎 这部片子就是作者无法控制鸡血 将自私美化 用自己的情绪歪曲现实 变态的浪漫主义
好吧,我喜欢较为轰轰烈烈的
你要是个安静的人 就会感动
呆萌的剛與治癒系結子,搭~每一個小故事都飽含我對你的愛。
天空的尽头是海水。
温情治愈系《世界奇妙物语》。
小日本装文青装格调,还不是流露出大男子主义,装逼狗
闷死我了。
把日本电影的嚒叽发挥到了极致……
感人点太过牵强
只要有爱生活也可以不只是平淡的
我想起你每晚给我讲的枕边故事。
豆瓣打分并非全都不靠谱,高分的不一定是好片,7.5以下的基本上都有其道理。不得不说,对死别处理的最好的还是八月照相馆。
失败的日式小清新。故事冗长,表演做作,缺乏感染力。
太冗长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