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欲孽2

金枝慾孽貳,Beauty At War

主演:邓萃雯,蔡少芬,陈豪,伍咏薇,关礼杰,黄德斌,曹永廉,简慕华,龚嘉欣,杜燕歌,杨秀惠,陈炜,韦家雄,叶翠翠,苟芸慧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13

《金枝欲孽2》剧照

金枝欲孽2 剧照 NO.1金枝欲孽2 剧照 NO.2金枝欲孽2 剧照 NO.3金枝欲孽2 剧照 NO.4金枝欲孽2 剧照 NO.5金枝欲孽2 剧照 NO.6金枝欲孽2 剧照 NO.13金枝欲孽2 剧照 NO.14金枝欲孽2 剧照 NO.15金枝欲孽2 剧照 NO.16金枝欲孽2 剧照 NO.17金枝欲孽2 剧照 NO.18金枝欲孽2 剧照 NO.19金枝欲孽2 剧照 NO.20

《金枝欲孽2》剧情介绍

金枝欲孽2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嘉庆年间,皇上与皇后前往热河行宫避暑,并许诺归来后将于中秋佳节之季晋如妃(邓萃雯饰)为贵妃。然而此时宫外却疯传对如妃不利的传言,靠在宫中打听消息取利的撷芳殿奶娘湘菱(蔡少芬 饰)和公公马新满(韦家雄 饰)等人亦卷入其中。而这一切却是如妃的妹妹,也就是年少守寡的淳太妃(伍咏薇 饰)所为。如妃听之任之,只愿有朝一日能解开心结。并暗中笼络亲生孩儿五阿哥的奶娘湘菱和太医杨梓轩(曹永廉 饰)一齐照顾五阿哥,以保守钮祜禄一族的秘密。为讨淳太妃欢心,如妃要求南府在戏单上加唱一曲《牡丹亭》。手忙脚乱之际,公公马新满只得让在府中教戏的章和班代为上台。却不料京中名伶高流斐(陈豪 饰)一唱成名,宫中女子多芳心暗许,如一粒石子投入紫禁城平静的湖心。 本剧为《金枝欲孽》第二部,讲述另一个时空的后宫风云。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怒海仁心我的国王速度与激情4最佳拍档之寻找爱匹田先生,恭喜你太太怀孕了赢家实习医生格蕾第六季爱是阳光冒牌恋人#远程恋爱~普通的恋爱是邪道~银魂一国倾城篇独自一人的异世界攻略九幽寻宝录黑执事寄宿学校篇南海鲛人不想回家拐个大侠当夫君武则天秘史黑服物语外滩探秘第二季芭提雅猎杀全城爱恋最佳前男友鼠来宝4:萌在囧途老俞的武术人生九鼎记之禹皇宝藏恋爱合约铁证悬案第七季伞学院第三季魔鬼联队

《金枝欲孽2》长篇影评

 1 ) 浮生如梦

如果第一部是经典,那么第二部总会不自觉的拿来与一一比高下。

在四面红墙中的人,要比的也只是一颗颗凄凉的心。

用戏剧来埋伏笔,引故事,对于开头来说有些冗长,但是看到最后才知戏剧之精髓就是人物矛盾的不断凹现。

如妃和湘菱、如妃和高流斐、湘菱和高流斐之间的角逐,当故事引人入胜,无疑让三个人泥足深陷。

如妃和淳太妃之间的姐妹较劲似乎不敢弱势的想为剧情添色彩,但是却只是引子。

戚其义的戏总是会在最后让所有角色突出!

这是我最欣赏的。

也许最后的结局可以有两个。

一个是如妃只是在听戏的时候做了个繁华的梦,醒来想起第一部的种种而感叹五年岁月她选择留守宫中也只是一瞬。

然后回忆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却永远萦绕在耳边挥不去。

另一个只是醒来一切已成定居,死的死,留的留,看过势态境迁后的从容。

我比较喜欢第一个结局。

好似一切浮生若梦,醒来徒增感叹和伤怀,那些人那些事我都记得,只是结局就剩一个孤独的自己!

 2 ) 没有那么差

开始两集受不了陈豪故作腔调的粤语,果断快进,直到最后一集。

喜欢这种命题,霸王别姬里面是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

这里是庄周晓梦,是幻是真。

只是两个平行世界里都有相同的结局,所谓命数,因果循环。

缘分是天福厚赐,命运即已,涂叹奈何。

爱在心里,放下就好。

香港的好多电影里都带有这种色彩,但每次被广电一掐,大失本味。

喜欢最后一集里面的好台词:天底下本来就是憾事处处,能尽如人事者就值得一二,不过亦因为美满难求,人世只可以时刻有所期盼。

很多时候不需要刻意去分辨真与假,现实或是虚幻,这种才叫自在,才叫放下。

情节还是有漏洞,喜欢里面的音乐。

 3 ) 第九集,终于入港——似你这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金枝1之后的戚周剧,看全了的只有一部天与地。

所以也就只能以见闻过的做些偏颇的比较——比起“金枝欲孽”,”金枝欲孽异"在风格和韵味上,是和天与地更加近似的。

金枝1是典型的故事型剧本,步步紧逼扣人心弦。

其中虽不乏激荡人心的抒情段落,多是情节一步一步推到高潮时碰撞出的华彩;而“金异“和”天与地“属于典型的散文型剧本。

场次之间的联系趋于松散。

犹如断了线的珍珠,有些珠子还被断线松松的连着,有些可能已经滚到了不相干的地方。

作者却没有动手把它们拾回来。

人物的欢乐痛苦以及行为选择,必定有其背景和原因,但是作者对于这些前因后果往往不做及时的交代,甚至不做交代了。

有心的观众,过了几集甚至十几集之后,对一些细节可能恍然大悟,不记得呢,也就罢了。

因为作者本来希望传达的,比起一个完整的故事,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氛围,比起理解更重要的,乃是体会。

天与地,是一些青春和现状的碎片。

没有什么铺垫,没有什么设计,只是将一幕幕过往和现在的生活画面输送出来。

对于每个人物成长变化的背景故事,作者都有大段的留白,观众只能直接到作者给出的跳跃画面中去咀嚼人物。

这些相对独立的画面剪影中有很多成为了意境悠远的经典场口,甚至可以抽离掉背景情节和具体人设而存在。

也许金枝2也是想走类似的路线。

但这无疑困难得多。

天与地叙说的是现代人的青春,沧桑与无奈,现代人不需过多解释即有共鸣。

——金枝2呢?

首先说它的主题断不是宫斗,还在等看宫斗的姐妹们可以洗洗睡了。

金枝2的主题是”宫怨“,这一回,宫人在寂寞中的挣扎,扭曲,互相伤害,对于亲情和爱情的渴望和不可得,都不再是宫斗之余的伤感点缀,确是切切实实的主题本身——这也太过优雅古典凄美高端脱离群众了有木有啊。

你让不知昭阳,无论长门,专来看练级打怪的小主们情何以堪哪。

由于这个疏离迷蒙的主题,当作者使用留白的手法,观众却难以用自己的经历和想象参与填补和书写,就成了这部作品的天然硬伤。

更何况,作者自身对于这个主题的理解和热爱是否有如天与地一般深,也略成疑问。

这份主题里唯一还可救的,只有爱情这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灵丹了。

所有名著都跟它脱不了干系。

无论何时何地的观众个体都能代入其中。

金枝2中的宫人将对爱情的向往投射到戏台上,也一如现代人要看着电视活在别人的故事里填补心灵的空虚,因为回到现实,关于爱情的问题就多要以有没有房做开始,有没有车做结束。

就像走到高山顶才会怀念氧气,只有在不适合爱情生长的土壤,才会爆发对爱情最纯粹的向往。

拉拉杂杂的已经接近三分之一,众人的心思复杂迂回又琐碎,湘菱和薛东盛做狗仔贩料套利的设定显得颇为牵强。

我喜欢的场口都还集中在说书人章爷那里。

进入到第九集,终于让人看见一丝曙光。

最后的十分钟,如妃当起了说书人,宛绣在她精彩投入的讲述中无比沉醉。

(以后真要高看伍姑娘一眼!

第一集时差点把她当成马蹄露——这一段却做得好!

)周旭明为了让《牡丹亭》做这场大梦的注脚,不惜拉起一个惨不忍睹的昆曲班子坎坷了近十集,如今总算有了用场。

——专心讲讲爱情或者幻想爱情的事吧,别扯犊子了。

 4 ) 我心似君心,不负相思意

从04年第一部开播,到12年续集开拍,再历经一年正式推出,九年间看过几次第一部,亦反复播放过第二部的两版预告片 ,甚至在去年6月去到横店探班,用再多的言语赘述对这部剧的期待,也丝毫不觉得自己矫情。

戚其义+周旭明俨然成了缔造神剧的王牌组合,作为粉丝对他们充满了信心。

从第一集开始可能就有点偏执,剧情拖沓紊乱如麻的问题的确存在,但就是怎么整都觉得好看,想劝所有说看不懂不好看的人多点耐心再往下看。

十集以后剧的味道就真的出来了,湘菱和高流斐初生情愫剧情终于走上了正轨,尤其是到湘菱筹谋报复的时候,蔡少芬行云流水般的表演引人入境,终于把前面屡遭诟病的慢节奏拉到了应有的沸点。

结局篇太精彩,一直在到底第一部是流言还是第二部是梦境之间来回切换,持续性高潮。

之所以我没把注意力放到“节奏慢”和“剧情深”上,大概是因为我太爱里面的台词了,大赞,全剧所有台词都值得琢磨,台词想清楚之后,剧情自然就变浅显,然后所谓的节奏也完全了然于胸了。

蔡少芬和邓萃雯的演技不负视后盛名,精准到位。

情绪最多转变最大的湘菱,全tvb除了蔡少芬完全想不到还有谁可以将掌控全局的威、顿失所依的痛和信物传情的羞都演得那么好,最突出的是哭戏,丧子的那一场看的我心都要碎了,有感情,有层次,不是一个“痛”字就能简单概括的。

(被网友推为最会哭的钟嘉欣要向Ada深造喽。

)邓萃雯不止一次地强调这是一个新的如妃,可都没用,第一辑这个角色太出彩,观众明显对这个温和了的如妃不收货,吐槽说如妃是来打酱油的。

尽管故事核心还是在她身上,但是如妃就该不停地发狠啊。

跟雍贵太妃对峙的时候想着如妃应该发狠了,没发;孩子死了不信命了该发狠了吧,还是没发,直到最后还是跟妹妹婉绣闲庭信步述说过往。

角色是不如第一步夺人眼球,但换番形象,也才跟这个全新的故事完全契合。

伍咏薇演技稍在前两位之下,一些场口演得有点生硬过火,不像蔡少芬和邓萃雯情绪来之前有种山雨欲来的缓冲。

其实该有的已经有了,只是不够丰富。

这个角色对其他人是个敢下狠手的奸妃,对着如妃要有怀恨之心又要有作为妹妹的那种任性妄为,伍咏薇大概就是要抓这个“任性”的部分,所以让人感觉她还不够狠,或者狠得不够纯粹。

仅有的两场哭戏很自然,很惊喜伍姑娘演出的这种效果。

陈豪呢,反正这个戏没感觉有需要他突破的地方,正常发挥就好了。

娘娘腔的说话听习惯了其实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黄德斌演傻子的时候还挺萌的呢。

配乐和电影化镜头的运用还是依然大赞,而且我简直想说,是全中国电视剧之冠,不服来辩!

总之现在的剧啊是不可能做到像以前那样得到全面盛赞了,何况还是这么一部当年大火之后再被近年宫斗热潮抬上“鼻祖”神坛的金枝欲孽的续集?

编剧周旭明说,这是一封给金枝迷的情书。

穿插第一部的情节,来讲了一个新的故事,这种方式对我来说正合乎心意,想心满意足地写上回书:我心似君心,不负相思意。

 5 ) 简单记录下感受(更新第十九集)

写在前面:1.我认为金枝1是02年捞家离开tvb后(tvb王牌家族剧的衰落)迄今唯一的经典。

情节、逻辑、表演、甚至到服装都是无法复制的。

2.因为金枝后的771和周的作品都有些疲软,所以没太有期待。

而且续集更难创作。

3.演员之中,三旦里,最期待的还是雯女,担心ada演得锋芒太露,觉得伍姑娘今年的表演很套路。

男生里无期待。

低一辈里放眼望去连台词都说不清,别说表演了,也无期待。

第一集:1.开篇还算是有喻意,且点了题,有好有不好。

2.说书人说了安茜和孔武的故事,比较让我惊喜的是平行时空。

很喜欢周旭明在2做的这个功夫。

3.雯女戏份不多,但表演非常到位。

ada和伍姑娘就暂时在我料想之中,不过ada真是很漂亮。

4.苟姑娘不说话还能过去,叶翠翠那一大段加上歪掉的嘴,很是担心,当然一出场就被她过于犀利的眼神无语。

龚嘉欣还是老样子。

再下面的丫鬟并没有第一代美。

简慕华暂时也无力。

5.陈豪的血盆大口快要飞出来了。

总的说来,我觉得第一集不应该开篇这么快,信息量有些大,但如果照金枝2的架构来说,如果现在不这样的速度,以后会更难讲清楚。

所以这一点上,我持观望态度。

我认为金枝1前25集的节奏非常好,火舞黄沙其实就有点观众跟不上的节奏。

在这里我说的节奏可以理解为,观众思考的时间。

第二集:1.几乎都在讲高流斐和秋玹之事。

扯出来一个陈炜演的婉清,本是情意绵绵的一段戏,我不是特别有感觉。

因为快而不含蓄。

陈豪不唱戏的时候讲台词就变成了阉人,当然妆也是。

反而唱旦角的关礼杰老得不像样,白娘娘扮相就是老婆婆。

2.陈炜是及格分,杨秀惠的台词还是没进步。

3.春琳琳着雨观望侍读大人那一段,有感动我,但她被奶娘教育啦。

4.最后龚嘉欣同学找到了笛音之人方片k的存在。

因为雯女还未发力,也比较期待蔡少芬,所以暂时还不会弃,伍姑娘我是放弃了。

插一段我对金枝1表演上的看法。

金枝1四女主抛开情节中的起落戏份,在个人表演与互动关系上,做到了几乎平分秋色,且各有特点。

由于在人物设置上,没有绝对的善与恶,只有相对的立场。

所以在四人的表演强化下,角色超乎寻常的丰满。

四个人的演技在某种程度来说,是不带有套路的(除去阿佘演哭,GIGI演天真),这种去特点化的表演更不会让角色一出场就胡乱带上一个大的模具,限定我们去认识她的范围。

基于此我就在看之前担心ada的表演,因为她无论从长相和演技上都是有锋芒发着光的那一类,容易变得很厉害。

当然黎姿也是,但黎姿在1里面长期是受欺负或被帮助,这种戏份就去中和了演员表演上的气质。

因此我也一直觉得,金枝等级的宫斗戏应该是蔡少芬一个挑战的里程碑。

不是她从前演的喜剧,也不是焦玉,也不是皇后,是另一种,要微微收起她锋芒的角色,并且这个角色比之于jackie要更有城府。

第三集:1.所有人都入局了,走入谜团,这一集里属于金枝2的故事才算是真正开始。

笛声之谜外加黑子之谜,这是两个显性的谜团。

2.黄德斌这个方片k正式出场,看样子是个不安分的角色,类似1里的孔武,但这类角色他似乎做不过陈豪。

先看看后来的戏份如何。

同时太医曹永廉也出场,孙白杨是经典,他似乎很难撼动。

3.龚嘉欣是小一辈里做戏最稳的,可以眼神里就缺少了点内容。

梁嘉琪反而七情浮上面。

加上叶翠翠,总之这一代通通都像宝婵上身。

到衬得简慕华得体得多。

4.这一集里如妃也正式成为中心,奶娘对她的意见与淳太妃对她的意见并不是相同的,加上坊间的,与她自己一些闪烁的台词。

这个角色在被动中完成了一个大的手笔,接下去就看如何发展了。

铺排的一集,尚未有人跑出。

第四集:1.有些铺垫,一集就给解决了,黑子之谜和五阿哥的血症。

黑子引出来一个杨大人,然后因流言而断指,这流言有两种,一个是和淳太妃,一个是和如妃。

最后一场戏是同奶娘弈棋,内心剖白是不错的,但同样太急。

2.我要为简慕华拿一个女配提名。

同杨太医的一场对手戏,做得非常之好,表面细微的转变,不管是台词还是眼神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在五阿哥血症一情节中,她算是跑出来的人物了。

在某一节点上,甚至厉害过主子。

这个人物往下如果没起伏就很难写了,因为现在不过才是第四集。

3.高流斐一段中,我有了第一次想弃戏的毛病。

4.同《火舞黄沙》一样,所有人都有讲台词是一个属性的毛病。

5.最后如妃和淳太妃的对手戏中,在表演上,伍姑娘更倾向于作为妹妹的“娇”,因为伍姑娘模糊不定的演绎,我更倾向于这个角色应由简慕华和黎姿来做。

其实和金枝1对比来看,金枝1有一个先天优势,就是尔淳与玉莹两姐妹的上位之路,这可以成为一条主线,而且安茜与孔武的互动也早早展开成为了另一条主线。

但再金枝2里,一条合理的主线似乎还未明朗。

同时我想吐槽一句:是有一些有设计的镜头,但拜托请技术再好一点吧,不然还不如没有啊。

第五集:1.无论牵强不牵强,我觉得这一集才算是上了戚其义和周旭明实力的轨道。

2.简慕华完全能拿个女配提名,现在的她胜任哪一个角色都可以,因为木都儿的角色她也能演。

龚嘉欣在众太妃审她时表现不行,其余时候就是那种情景剧中的恶妇,丫鬟有这么无礼的吗,管你说的对不对,你做那样的脸,就是不对。

这是许多演员的通病,以为自己演“奸”就要写在脸上。

3.尔荷被陷害的事件中,木都儿、湘菱、书兰、淳太妃、如妃,还有我们那个不知道怎么回事的芊蕊,全给搅了进来。

这件事中,从第一集看起来很有阵脚的湘菱,仿佛失去了阵脚,人物写得不算高明。

木都儿是表面聪明的那一个,但龚嘉欣的演绎让这个角色不是蕙质兰心,而是居心叵测。

书兰就是愚蠢,淳太妃还停留在耍小脾气阶段,如妃开始了拉湘菱入伙。

4.如果木都儿是张可颐,淳太妃是黎姿,这一大场戏会加分很多。

5.这宫里的人都太激进了,就只有如妃一个人在演沉着,演弱,导致整个人物体系的架构不是特别令人舒服。

闲扯一句:我一直奉金枝是高规格宫斗剧的标准是,人家同样是小儿科的事情入题,却做的很高明。

在其他宫斗剧里,下毒就能当大家是傻的,然后真能害人。

金枝是以下毒测人心。

金枝1里有经典的尔淳玉莹换药反转情节,有尔淳五石散自毒,写到人心的另一面。

同样的是子嗣问题,其他戏就是令你生不出来,金枝就能写到如妃凭死婴重回高位,爱和狠都是绑在一起的。

这是高明的段位,如果观众的想的出来,你怎么好意思说你深宫危险,活了多年。

第六集:1.一般电视剧五集的长度除去开展叙事之外,还需要给主要人物注入灵魂,这样在多人物的叙事中,即使不写到其中某一个人物,那个人物也是会有在我们心中一个鲜活的形象的。

但金枝2显然,有些照顾不过来。

2。

湘菱技高一筹摆平了书兰,摆平了杨大人,由如妃口中说出她的厉害。

目前来说,这个人物还不算立体,她的痛点我们还未找到,她的欲望也隐藏很深,有点像是推动情节的工具。

总的说来,到了第六集,我仍未找到一个支持我看下去的人物角色。

第七集:1.这一集是什么……就是看若葵发了一集神经病,然后淳太妃哭哭啼啼后对着镜头摆一张艰险的脸。

2.我个人觉得佟吉海是一个很做作的角色,令人很没有代入感。

虽然我不反感编导设置这样的角色去传递一些言外之意,但没有鲜活的个性,不过就是推动情节的工具而已。

不算高明。

3.陈豪演的就是一个扭曲了的寡妇。

目前看来,金枝2里的人物,太喜欢自我剖白自己最后的心理,既乱了节奏,又不惹人同情怜爱,编剧实在是有些无力找点。

另外,淳太妃的剪纸手法不如福雅的万分之一,当然人家那是真心爱剪纸,这个太妃就是神经病耍小脾气。

第八集:1.如玥宛绣两姐妹太肉麻了,好可怕,还我尔淳和福雅吧。

2.不知道的还以为苟姑娘演的是外国人进宫做丫鬟呢。

3.开篇的换药,点了金枝1的内容,如妃施计为的是姐妹情,同时还看见了龚嘉欣演的这个开关一样的人,她应该恨自己没能去修订大清的律法。

牡丹亭折梦,高流斐进了宫,两条线开始交汇了,将来的故事要精彩一些了,金枝2真正主打的情戏,大概要神展开了。

第九集:我又想弃了,陈豪你能不能别开口说话了,我真的好想敲碎我的电脑。

大家来一点生动的表演好吗,别整天说来说去的,什么道理什么感情都是说出来的。

第十集:1.其实伍姑娘演的是华妃,看她那个脾气,看她在雍贵太妃面前翻白眼的样子,活脱脱的年世兰心性。

(我喜欢这样的她,不过她爱人有点魔障了。

)2.陈豪讲台词真心飘,我不懂得他这样处理是怎么想的,不知道有没看过访谈的同学,听他讲过。

反正我觉得对于一个这样一个角色来说,他的表演说不上准确。

3.这一集好看的点是,情节起来了,虽然湘菱看见高流斐有些感动得莫名其妙,但似乎情感线已经起来了。

在我的理解里,他们的感情都是主观的,不管是占卜还是计策,统统都带领角色走进了这场感情中。

这样的感情能量旺盛。

第十一集:1.宛绣这个人物的转变是有些问题的,她仿佛是被情节推着走,剧情想要她好就好,坏就坏,加上伍姑娘的演绎有些“轻”,这个人物在三分之一的地方基本已经败了。

2.高流斐也是一个矛盾的人物,很难说他是孤傲还是神经病。

3.因为十集过后人物性格依旧不完整,所以之后的情节就会难看一点了。

人物再有起落也是很牵强的。

第十二集:1.满是戏眼的一集,却这么平淡的过去了。

三分之一过后,虽然讲着不同主题,但在表演上,金枝2的确输了一程。

即使大段的情感戏还未展开(节奏慢了),但已经有了许多需要我们表演做铺垫的地方。

我对伍姑娘不满意的原因是,她的表演不具备层次,且模糊,她是小情小性的耍脾气,还是逢场作戏内心险恶这都说不定。

这一点可以参考黎姿,黎姿的表演虽然造作夸张了一点点,但是在层次方面非常讲究,简单来说,我们单拎黎姿一段表演出来,是可以通过表现知道她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又或者是演到多少集了,还有她在扮猪吃老虎时知道为将来的恶做铺垫,真正人到低处时仍不放弃野心。

伍姑娘是什么,我现在给她的定义是后宫失心疯的女人一下这一下那的,并且从已知未知的情节上,我都不能判断我的判断对不对,这就是模糊。

2.佟吉海的情节上,已经有了他爹的牺牲,这是非常之重的戏了。

也仍旧无感。

而且这个角色缺乏互动,就是一个人发神经。

龚嘉欣和他对戏一定很困难。

龚嘉欣那场哭戏算是小辈里不错的。

基本上她在矮一辈的人就是鹤立鸡群了。

3.总的说来,这部戏看到现在我还没有喜欢的人物啊。

第十三集:我又不禁要问一句这是什么了,有了高流斐和佟吉海两个神经病还不够,还要把若葵也弄成神经病。

戏不是靠这些道具性的人去推的。

第十四、十五集:1.几天没看,剧情就来了大扭转。

淳太妃发力誓做一姐,如妃丧子与湘菱共悲喜。

2.人物上,我还是不太喜欢伍姑娘的表演,寿康宫主位雍贵太妃一过世,按捺不住的翻了身,一场与瑞公公的施威戏演到后来非要演成神经病。

似乎含有深意的笑,在伍姑娘处只有两种演法,一种就是嘴角上扬微微笑,然后眼神一瞪,摄像大哥再推个大特写,这仿佛就是笑里藏刀的奸了。

还有一种就是这种笑得跟失心疯一样,太妃你是理智的吗?

我看了十五集还有这个问题。

好的一点,云秋玹这个人物在几个人物的拉扯关系中,这个人物反而是写和演都比较好的人物,一个因为自尊而自卑自傲的人,慢慢走上一条失去自己的路,他身边的角色高流斐和马公公都比他要张扬,作为人物关系的主动方,他便是被动方,这种戏和角色都是需要被带出来的。

关礼杰处理的不错。

3.情节上,雍贵太妃应算是死于淳太妃之手吗?

五阿哥的死也值得怀疑?

未知是否是铺下的一个疑点。

若葵终于死了,少一个疯子要清静很多,非常失败的一个角色,不可怜也不可悲。

4.木都儿这个角色其实不错,理性得和尔淳安茜都有一拼。

可惜龚嘉欣尚欠一副压住阵脚的气质,这是气场的锤炼,不然怎么演都给我感觉像这个配角事真多,怎么那么多话。

看到一半,这部不温不火的作品,我还是保持三星的评分。

虽然比一般的tvb剧要好,但我觉得戚其义和周旭明的实力并不如此。

太多说出来的道理,并没有拍出来,或演出来,是最大的一个原因。

如果你只是总结那些人性的险恶与道理,然后说这是一部好剧,那还不如直接将你的剧本给我看好了。

第十六、十七集:1.随着戏里如妃发动了一次失败的计策之外,戏外如妃炮轰tvb愈演愈烈,整个金枝系列里,戏最好的是雯女,人最理智的也仍是她。

第一部,如妃已是难演的角色,雯女凭此翻身,实力非凡奖连庄,一跃成为一线。

这一部里如妃的角色更难演,戏份少且重复,雯女却演得精,十七集始角色转变也落足了力。

非常好的演员。

2.尔荷这个人,戏份太多,即使简慕华演得再好,也不必给尔荷如此之多的戏,有些惹人烦。

以简慕华的水平,完全可以拿下木都儿的角色,又或者是书兰。

3.这个戏大家都忙着讲各自心中的道理,却忽略了我们真的要去做什么,所以长时间处于一个模糊的状态,你不知道谁和谁怎么一下又变这样好了,谁和谁怎么又关系这么差了,对于影像来说,比较弱。

第十八、十九集:1.我有点不耐烦了。

有点煎熬,没有好看的点。

2.如妃这个人物也写得很奇怪,大格局走向了小格局,编剧hold不住更高级的角色。

伍姑娘的表演真的很差劲。

ADA,还是没演出我希望她能突破的感觉。

3.情节上,我就不说了,都是些什么狗血事啊。

演编导都不到位,还把自己胡扯一遍,真的很烦。

 6 ) 莫用收视点击去衡量

文艺气息挺浓的,当然,师奶们不会喜欢了,所以,收视走低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儿,想想之前的《天与地》和《心战》,这是多么好的两部剧啊,不也是收视惨淡吗,戚其义、周旭明二位创造过神话,看读出他们是在谋求创新,至于收视吗,不要强求啊。

虽然离不开要谈钱,如果你只是为了钱,那很简单,拍偶像剧就好了,反正那些脑残的师奶们喜欢啊,师奶当道的中国,想冲收视并不难;但一部作品的好坏,又岂能用收视点击去衡量呢

 7 ) 只要内心圆满,人才能活得自在

金枝2的结局太过精妙,周旭明和戚其义这对黄金搭档可谓费尽心血,台词布景剪辑演员表演都是帧帧机关,错过一处对全剧的理解都是天壤之别,看金枝2有点像读通俗散文版的红楼梦,气质文艺的一塌糊涂。

细节精致的东西从来都不嫌多。

纵观周旭明和戚其义这么多年在TVB的作品:心战/火舞黄沙/珠光宝气/金枝欲孽系列/创世纪系列/天地豪情等,他们在一起总是热衷于刻画一些大时代洪荒背景中各色性格人物的爱恨情仇,只是背景不管怎么变换,有些东西基本是一成不变的,除了永远不会让你出戏的熟悉面孔,还有就是:不管坏人有多坏,好人有多惨,主人公追求的东西有多极端困难。

大结局总会告诉我们,人怎样活才会开心,才会是过得好。

以前我会说这是心灵解放上的东西。

今天看完金枝2,我终于找到了这句点睛的台词:只要内心圆满,人才能活得自在。

金枝2作为这两位大师离开TVB的终结篇。

此曲甚好。

对TVB其实有很多情节!

周旭明和戚其义的作品也都必看。

只是好戏总有散场的时候。

最后借用如妃代笔香菱所写:就望从此记挂心头,相伴江河岁月,来生再续,珍重 ……(个人认为这是戚其义和周旭明借如妃之口想和观众说的)

 8 ) 妙哉大结局

  诚如很多评论所说,第二部的精华在最后一集。

我并不会给第一部的粉丝朋友们推荐第二部,因为必须熬过前二十九集才能看到最后一集。

而一旦闲来无事开了第二部的头,那么就务必要熬到最后,才能看到最精彩的部分。

  第二部前二十九集最大的看点是与第一部的互文。

至于剧情略牵强、事务略琐碎、人物略庞杂、选角略欠妥……忽略掉这些不足,细节也不乏动人之处。

这一点其实和第一部一样,只不过着急看剧情的观众一定会觉得不如第一部跌宕起伏抓人眼球。

然而仅凭前二十九集,并无甚特别之处,只不过必须娓娓道来,才能为最后一集做足铺垫。

直到最后一集,编剧抽离第一第二部的故事,从更高的维度来看这人间世,才是高于第一部的地方。

想来也是,两部相隔近十年,编导又怎会甘心停留原地,拍一部表面不同而内核不变的复制品呢?

  第二部最后一集让我动容的有三个点。

第一、二点都在如淳姐妹的对谈;第三点在最终的大结局湘菱的信中。

这三个点独立来看,已很有意味;三点之间彼此还有很多相互照应的妙处;如果结合第一部的结局,更值得人反复玩味。

本想一一道来,但觉不如言尽于此,由各人自己去琢磨其间的妙处更好。

 9 ) 這回不是男歡女愛

这是看我第四集后,写的一点东西,看到很多人只因为演员阵容或是短短一两集就对这部剧妄下断语,让我这个771脑残粉有些感怀。

自己不是什麽金句满篇的大神,只是想为这部剧说两句真心话。

——————————————————————————————我记得看第一集时,影响最深的画面是开场大清朝最后一个帝王,溥仪穿着一身西装在带着假辫子的老臣面前显得如此格格不入谣言,溥仪说,大清朝就是信了太多谣言,信了太多人的空口无凭才落得如此下场信了天朝会万年,信了八旗子弟敌得过火枪洋炮,到了还信洋人会帮天子收复大清江山最后的最后,溥仪举起火枪将旗人供为神鸟的乌鸦无情打落似曾相识是不是?

上一部中,安茜手下的一个小宫女因为伤了乌鸦而致死,让安茜深知红墙里下人的命如草芥一般任人践踏而现在?

没了天子,没了所谓的后宫,我们的命是不是就掌握在自己手里了?

周旭明和戚其义在开播之前,就说这个第二部是写给第一部的一封情书,是写给所有爱金枝的人一封情书所以,开篇,便告诉所有人,第一部的故事不过是淳太妃因为嫉妒二字而编出来的故事没有玉莹 没有安茜 没有尔淳 没有孔武 没有孙白杨只有一个钮钴禄 如玥是唯一承接上下文的人物 却性格完全颠覆才明白,这次从来不是什麽要蒙受恩宠的宫斗,从来都是各色人物爲了自己的心思而散布的一个又一个谣言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给对手设下的一个又一个圈套说实话,我并不习惯于如妃今次的温文尔雅,任由他人在身边兴风作浪然则,这不是最高超的手段?

后宫之内,人人都怕行差踏错,但我若从来不作为,你又能奈我何?

以退为进,也许从现在看是万全之策那当后宫里的寂寞芳心,遇上杨梓轩,遇上高流斐,遇上云秋玹,遇上佟吉海之后呢?

红墙禁锢的住身体,却始终禁锢不住心我等着看这各色人物纠缠其中,看着彼此同样因为一个情字可以变成如何宫内的女人如今还未遇上宫外的他们那宫外章和班的一众小生 花旦们呢?

个个身不由己,个个言不由衷,个个看似自由,实则被各种是非纠缠不休高流斐名震江南的第一小生,看似不可一世,实则内心为自己伶人低贱的身份而自卑不已吸食芙蓉膏 终日流连赌坊 荒废自己的技艺他打心眼里看不起自己,伶人,不过是个被人叫做下三流的戏子罢了在乞丐面前唱长生殿,他扮的是唐明皇,可实际上呢,不过是舞台上的跳梁小丑与郭涴清在台上对唱,是我第一次动容的地方爱而不得,两人都是多少无奈,为了对方好,只能含着泪共唱完这一折郎情妾意的戏码,就此陌路云秋玹花旦,却处处受高流斐牵制为什么?

因为彼时看戏,重生不重旦又因为班主是自己的岳丈而不得已替高流斐参加那些饭局任由他人对自己毛手毛脚,任由他人对自己言语轻薄多少身不由己,只因为自己娶了班主的女儿,只因为自己唱的是旦角那便认了,因为无法再改变什麽了。

但徒弟南梦不一样,云秋玹不希望自己身上的悲剧在重复上演他尽力保护着他,哪怕关系着章和班的前途命运,也不希望这个单纯的徒弟被人糟蹋那宫内的男人们呢?

杨梓轩好熟悉的感觉,像极了另一个孙白杨同样因为发现了一些事,而要出卖自己,为如妃所用只是,孙白杨帮了,自己却堕入情网,爱上不该爱的女人,用错了心,要割指以求解脱杨梓轩,选择不帮,却奈何无依无靠,也要割指才能离开紫禁城同样的受人牵制,却又如此不同,一个因为他人,一个因为自己这次的金枝欲孽是不是过于自私?

好像所有的事都在为着自己打转转当然,我不信,杨梓轩会这样就置身事外淳太妃误以为杨梓轩是因为自己而被如妃赶走,那又怎会无动于衷尔荷需要杨梓轩帮如妃,帮五阿哥隐瞒病情,又怎会轻易放他走他怎能如此轻松的就能离开,孙白杨有父亲孙清华帮,可杨梓轩呢?

还不是棋子一个还有一个,马新满这个刚出现了一集的内务府太监,让我不寒而栗他跟高流斐何其相像同样因为自己的身份而深深自卑,却生来骨子里有一股傲气所以当他看到高流斐被迫在乞丐面前唱戏也面不改色时,他欣赏但当他听到高流斐对他太监身份的种种不屑时,他脸上的那刻阴郁,在说他有多恨当他对木都儿穷追不舍,却被骂的狗血淋头时,那一刻的挫败,在说他有多自卑当他听到薛东盛对木都儿言语不敬时,他不顾合作关系破裂的风险,而出言顶撞的时候,在说他有多爱,而内心有多脆弱上一部的陈爽是一个一根经的直肠子,到了这一部的马新满却变成了阳奉阴违,口蜜腹剑,难以捉摸的小人不变的是,他们对喜欢的执着。

陈爽对宝禅,马新满对木都儿因为有情,又好像一切的罪过都可以抵消 就如当年的如妃对孔武,孔武对安茜,常永禄对安茜,尔淳对孙白杨,孙白杨对玉莹,福雅对孙白杨一样好长的一串名字,好复杂的关系但是恩怨纠葛就是因为我爱你,你爱她,她爱他,他爱她以前是为了争宠这次是因为谣言一句话的杀伤力可以有多大可以将纯良的如妃,说成蛇蝎心肠可以让木都儿对湘菱的误会难以消除可以让佟吉海父子被赶出钦天监能颠倒是非黑白,能杀人于无形这样的事,又岂止出现在两百年以前的紫禁城

 10 ) 确是一场大梦

两部金枝严格意义上来说,都不算是宫斗剧,不过是以宫廷为背景。

2相对于1来说,更像是一部加长版的艺术电影。

核心就是“梦”。

一出昆曲,游园惊梦,贯穿始终,台上的戏曲是现实中情爱世俗的一种理想化的折射。

高流斐台上扮柳梦梅,在现实中也实践着柳梦梅的爱情理想,诚如湘菱在结局中所讲,在如妃、湘菱、高流斐这段三角恋中,只有高是没有为自己计算的,他是一个理想化的角色。

而如妃和湘菱是一对极对称的人设,一会是满面“红光”情圣(剧情考究之处也在于完全无法忽略的打光),一会又是大编剧大导演,仿佛风月宝鉴的正反两面轮番上演,一面是善良美好,一面却是狠毒的致命红颜。

整出戏有追寻那出怀金悼玉的《红楼梦》之意。

湘菱,自然首先便联想到《红楼梦》中的“香菱”,香菱本命甄英莲,取“应怜”之意。

湘菱同样如此,高流斐、木都儿包括如妃,也都因其可怜,而转变了态度,由怜生爱。

高流斐暗藏“流言蜚语”,南梦即为“南柯一梦”,同样是名中语带双关之意。

而剧中提到如妃姐妹不知道《牡丹亭》后面的爱情故事,与红楼中大家闺秀不能看这些情情爱爱的书,是一致的。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撩拨梨香院外林黛玉心弦的曲音,同样没放过寂寞宫娥。

这部续集承上的方式有新意,两部的关系直到大结局仍然引人思索。

两部实际上互为其梦。

2对1有精心的引用,最明显的是大结局出现的经典画面,还有几处值得玩味。

五阿哥病死时,背景音出现如妃在小格格去世后的祈祷;雨夜桥上,高流斐为湘菱打伞,响起孔武对安茜说过的话;宛琇、如妃的姐妹戏,响起福雅安慰尔淳为腹中孩子生存下去的话;沙尘暴后高流斐留下脚印,湘菱踏过同一段路,令人不得不想起孔武走雪地,安茜走他留下的脚印;还有伞和丝帕,如妃胡诌的与侍卫的往事……1中的故事在说书人的口中变成了一段段精加工的故事——流言蜚语,这也是2不若1在节奏上紧凑扣人心弦的原因,1是精心设计的故事,冲突感更强,2则是步步为营的现实,经沙尘掩埋、风吹雨打。

面对流言蜚语,当事人有时会置之不理,流言会迅速被人遗忘,有时又会关心则乱,成为蝴蝶效应中的一环,成为流言的帮凶。

但现实就是现实,尽管情欲缠绕,大家仍不过是动动念头,这一部中真正踩线的人其实没有。

因为宫里的人真真正正都是为自己打算,不会为了所谓情感万劫不复,主角们看起来都没那么惹人爱了。

相比1的创作,感觉作者们在经历过起起伏伏后,追求一种更宽阔的表达方式,突破了机心算计、慨叹命运无常、渴望改变命运,创作野心扩展到了每个人的社会关系中,流言蜚语是每个人生活的背景,每个人会选择如何呢?

我感到作者们的无可奈何,如果想保持自己的坚守——像高流斐和木都儿那样的人,只能选择远离喧嚣。

而作者们坚守这样的创作态度,注定走向小众路线。

这部续集值得更高的分数,但因顶着金枝欲孽的大名,承受太多期待,殊不知两部已然完全非一物。

恨悠悠,一场大梦。

《金枝欲孽2》短评

零剧本现场飞纸仔的拍摄真坑爹!第一集无感,继续追。

6分钟前
  • CP Wong™
  • 较差

另类,但有些故弄玄虚。可是跟第一部的关系处理得很特别。是散文诗也是意识流。结局出现那些人,泪奔到海不复回……

9分钟前
  • 只爱自己孙彩云
  • 推荐

处女座的特质让我几乎从来不半途弃剧,连拖起看也不会,这部是另外,因为真是太求难看老= = 看不下去了,弃

10分钟前
  • 有病的乃提乃
  • 很差

深得“弗洛伊德”的精髓!

14分钟前
  • ㄓ字頭的那個國
  • 推荐

虽然从开始看就一路吐槽 但是看到最后几集还是跟着心酸难过 尽管比起1简直是渣渣 但也算是中上乘 最后一集居然放大招闪回1的片段 好感蹭蹭蹭就上来了……

15分钟前
  • igrɛkonze
  • 推荐

金枝欲吐~两集弃~

19分钟前
  • lily
  • 很差

美人如画啊

20分钟前
  • Monicat
  • 力荐

毀我經典不手軟嗎!

21分钟前
  • Yome
  • 较差

其实还不错~ 戚其义想摆脱tvb总把观众当白痴的传统,所以师奶们都看不懂了么……

26分钟前
  • 荆棘
  • 推荐

实在是比较难看。。。虽然我看完了。。。。他们都老了。。。

27分钟前
  • 此账号已注销呀
  • 还行

初看觉得剧情很一般,这次从头再看,发现后面的剧情越看越想看。虽然剧中的演员没有1的演员那么年轻,那么有看头,但情感真的不止是1的尔虞我诈,谋算人心,更多的也有除男女感情外的另一种情感。最后一集与1的串联,也让我觉得非常出彩。那一声哀笛。

30分钟前
  • 柒月的小黄花
  • 推荐

这不是普通的宫斗感情戏 台词一句句都喧嚣得要命

32分钟前
  • 还行

33分钟前
  • momo
  • 推荐

深闺里的梦,无需计较。

34分钟前
  • MAKAGU
  • 力荐

特么的终于看完了!第一部美好无比这部就是渣渣。“他的才华支撑不起他的野心”这话真理!从演员造型到外表到演技到剧本无一不是败笔,所谓爱情不是女的见了男的一次就饥渴的求XX求体验好么。这剧说什么也不能算宫斗,奴才都反了天了,真别看不起甄嬛,那才是比较正常的封建宫斗和主仆关系。

36分钟前
  • 突然十年便过去
  • 较差

没有勇气看完啊

37分钟前
  • 九果
  • 还行

耐了心的看完,会发觉不至于评论的这么不堪。编剧别有用心的兜兜转转就想说点人心的事,虽然累赘了点,不过还是蛮新颖的。不过戏外的口水仗雷人了点,邓萃雯太直,几个男人也不够大度,那5姑娘虽不怎么发声,不过阴阳怪气的劲充分说明戏里是本色出演。

42分钟前
  • South108
  • 推荐

看完第1集后可以直跳30大结局,节约时间,业界良心。

44分钟前
  • 請你好好好放低
  • 较差

分好低…我覺得好看…TAT

48分钟前
  • 逝岸
  • 推荐

梦里梦外傻傻分不清,编剧自己估计都凌乱了

51分钟前
  • Singji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