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海洋,雨林,火山每一种都是我们地球生态不可或缺的组成。
构成了这颗“完美星球”。
我们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来自太阳的热量。
海洋和雨林能吸收我们产生的二氧化碳,我们呼吸的空气,70%都是来自海洋。
对于天气变化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火山的喷发物随着风送至世界各地为陆地提供了有营养的物质。
她们相互制约,有一种微妙的平衡。
才有了稳定的气候。
而工业时代正在破坏这种平衡。
生物存在的美好不仅是因为它们有趣又可爱,更在于我们的生态系统需要它们。
它们更像是生态系统的工人和园丁。
气候变暖和砍伐森林最先收到伤害的就是这些园丁。
南非草原上近些年变得越来越干旱,越来越多的动物因缺水而濒临灭绝,而生物的灭绝又会像多诺米骨牌一样,一旦倒下就会有更多的生物一个接一个倒下。
结尾的措施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但这种希望的力量十分渺小。
我怀疑那些森林和海洋的修复速度赶得上我们破坏的速度吗?
毕竟我们还这样无知地活着。
我们大多数人还意识不到这种处境,我们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挽救。
我们只是一味无知地破坏,贪婪地汲取。
我对我所在的环境感到悲观。
最后我们将为此付出代价,更加极端的气候变化,越来越难以预测。
气候变暖将使我们的地球变得不在那么宜居。
现在,气温每年上升一摄氏度,极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其融化的水将流入大洋,破换洋流循环,使天气变换莫测。
失去极地,将使海平面上升。
地球无法通过极地将多余的来自太阳热量折射回太空。
会使地球变得更热,将吸收更多来自太阳的热量,预计到2050年,南极北极将不再结冰。
那是真正的世界末日。
We seems forget that the places that we live in is finite and very vulnerable and it seems dying before our eyes. 现在,我们有能力和知识阻止我们正在造成的破坏,我们缺少的是时间。
但是我们所有人都有责任减少我们的碳足迹, 都应该利用自然力量获取能源,保护自然世界。
这决定了我们人类和动物伙伴能否在地球上生活下去。
这是我们人类这个物种诞生20万年以来最为生死攸关的时刻。
你想成为断送人类命运的一代人么?
目睹大象被赶尽杀绝,看着大海里的鱼儿被捕捞一空,还是想尽一份力,成为改变现状的一代人?
I see reason to hope. And I think we can. I think we humans are incredibly intelligent animals and we must, and we will, if we set our minds to it.
The volcano 🌋Our planet depends on minerals brought up by volcanoes from the earth’s molten core.The lands surrounding volcanoes are among the world’s most fertile.Volcanoes release carbon dioxide,foundation of life(plants absorb)and its presence in atmosphere has suited life perfectly. Its greenhouse properties have kept our planet’s climate stable and warm.(humans release 100 times more CO2 than all combined)
The vampire finche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world’s newest species.
A ring-shaped island of coral rock surrounding a lagoon is an atoll.
The sun 🌞
Tiny fig wasp burrows into the undeveloped fig , lays hundreds of eggs within internal flower and unpacks fig pollen then fertilizers the tiny flowers finally dies when finishing laying and fertilizing.The first to emerge are the golden wingless male wasps ,which then start to mate with their un-hatched sisters. While their now-pregnant sisters are beginning to hatch, the males themselves burrow their way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brothers final act is a chivalrous one that they sacrifice themselves to marauding ants as decoys. The young females loaded with pollen live for just forty-eight hours and then need to do the same as their mothers did.
Wood frog’s(cryogenic) frozen blood is melting and begins to flow through its veins. As its heart begins to beat again. Twelve hours later, it totally thaws and comes back to life as if by magic.(defrosting ability)
self-criticism/perfectionist/trigger dreamsWeather 🌪️The river becomes a magnet for visitors.A rain frog in a place that gets just 7 centimeters of rain a year eat a termite with 75% water.
Even in the most hostile of places, weather still provides just enough for survival of camels in Gobi desert.
The red crabs on the Christmas Island that cannot swim for lives and reproduction entirely reliant on the return of the monsoon.
Oceans 🌊Where there are currents, there is life.The currents sweep scales back up into the sunlit surface waters where it nourishes clouds of phytoplankton: simple microscopic plants that are the pasture of the seas. There are thousands of different kinds and together they produce half of all the oxygen in the atmosphere, more than all our forests and jungles combined. And by absorbing carbon, they are our greatest ally in combating climate change. Plankton are the foundation of almost all life in the ocean for those places where the currents bring nutrients to the surface, they multiply in astonishing numbers, turning the ocean green.
Male Flamboyant cuttlefish’s partner is a giant by comparison four times his size.
With the ingenious new technique, Eden’s whales have found a way to survive the pressures they now face.
Humans🙅🏻🙅🙅🏾🙅🏿🙅🏻♀️🙅♀️🙅🏾♀️🙅🏿♀️Humanity is now acting like a super-volcano.
For every one degree that the temperature goes up on this planet because of CO2 emissions, the atmosphere is sucking up 7% more water. So we’re getting more concentrated precipitation in the clouds and more radical, extreme, unpredictable, out of control weather events. More fires, more droughts, more floods.
It’s enabled them to collect over 200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ee species from across the Amazon. By mixing the seeds together, it allows them to create a super recipe known as a muvuca. In this mixture, there is enough tree variety to jump-start a new jungle. After 6 years, they will have restored an area of forest the size of 30000 football fields.
Phytoplankton are at the base of the food chain on the top of which everything else survives. However, since the start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oceans have absorbed almost half of all our CO2 emissions, which has come at a cost. When water absorbs carbon dioxide, it becomes more acidic. Our increasingly warm, acidic waters are not only destroying coral reefs, but decimating some phytoplankton, the amount of which has fallen by as much as 40% in recent years.
虽然火山的毁坏力极强,但原来它对生命至关重要。
如果没有这股强大的地下力量,不会有可供呼吸的大气,不会有海洋,也不会有陆地,更不会有生命了。
火山产生二氧化碳本来是维持生命稳定的,这个星球本来是完美的,人类活动却制造出远超过火山的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侵害地球和自身。
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
坦桑尼亚的伦盖伊火山
富含养分的火山灰
环礁
忍受辛辣刺鼻的盐碱臭味、忍受眼睛的刺痛、忍受腿被化学物质侵蚀,排除万难为观众带来震撼的奇观-致敬幕后人员!
我总是认为环保离我很远,今天看了第五集才发现,环境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前四集我在感叹耶和华上帝的伟大,创造了如此完美的世界,让万物都互相效力,生生不息!
但看到第五集 我发现人们的罪性已经不仅仅在人类社会蔓延滋长,这罪已经蔓延到了无数动物的家园!
人所犯的错,不仅仅需要自己来买单,还需要整个世界来买单!
上帝已经要开始改变这个世界了,新冠的肆虐已经给人类敲响警钟,在这末后的时代,我们都要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罪孽,要面对自己所犯的罪并正确的对待所犯的罪,靠着主耶稣基督来重新选择一个正确的路!
第一集:火山地球5%的火山,供养20%的生物#小红罐依靠火山喷发后的盐碱地繁衍后代,可以躲开陆地生物的侵袭。
但可能被秃鹫吃掉。
#如果火山喷发蜥的蛋就没了,可是火山的温度适宜孵蛋,利大于弊,值得冒险。
#吸血地雀被狂风吹到岛上,蓝鸟被吸血却不反抗。
#龟要不断找寻新的栖息地以免溺亡 #水獭依靠火山的地下热能捕鱼,狼在伺机抢夺食物#火山灰富含丰富的矿物质适于生物生长,鲑鱼产卵,棕熊吃草捕食鲑鱼。
棕熊一天消耗十万卡路里热量,人类的50倍。
#东非大裂谷,草原。
每年100万只角马来到草原,短短三周50万只幼崽出生,相当于每天24000只,每小时1000只。
角马几分钟就能站立,先学会步行、奔跑,妈妈才会喂奶。
被捕食,只有1/10的角马幼崽能活到成年。
#地球首次出现二氧化碳就是地壳深处的火山活动产生的。
生命需要二氧化碳,过多导致温室效应。
人类每年排放的碳是所有火山喷发的碳排放总和的100倍。
配音老爷爷👴要长命百岁哟。
从小到大,一路有你🧡又是一次惊艳,上一次是《冰冻星球》带来的惊艳。
其实,除了说惊艳,还要吐槽一下国际一些政客的环境作为,一个国家、一个个人的一言一行,会影响,会异化,会偏见另一个人,另一群人。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买卖包括渔产,更包括所有与海洋生态息息相关的各项链条。
为什么要别人去适应你一个后来居上者的恶行呢?
不成规矩。
火山——阳光——天气——海洋——人类五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旨在提醒人们保护环境,爱护地球,并且在最后一个主题中升华。
以前看BBC是为了学英语,现在看BBC是为了带小朋友认识世界。
总是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是我们普通人并没有行万里路的机会,更没有机会前往极地、海洋、雨林,看一年四季带给自然环境的影响,看纪录片就是我认知里可以带小朋友游历世界的方式。
BBC的纪录片,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
无论是摄影效果,还是内容深度,都很赞。
Maybe摄影效果太好,细节都看得特别清晰,小朋友看完之后有时候会做梦惊醒......
我们居住的地球曾经是一颗完美的星球,而膨胀的欲望、战争的硝烟、资源的越来越匮乏,已经变得有些面目全非了,本纪录片以5个方面来一一呈现: 1.火山: 火山虽然可怕,但地球上的80%的土地都是由喷发的岩浆形成,没有岩浆的作用,人类就没有了无法呼吸的大气,也没有海洋和陆地,人类的生命就无从谈起。
好吧,那还得先感谢火山爆发?
就在2022年的1月15号,造成6人死亡的汤加海底火山喷发了,从海底迸发出的大片火山灰以及气体像蘑菇云一样从蓝色太平洋海域升起。
根据报道,此火山喷发是千年一遇威力堪比1000颗原子弹,回想起在2011年3月11号日本本州岛的9级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造成近三万人遇难,这些无疑是给全人类最明显的提醒。
有些小动物一出生后就面临着危险:当成千上万的小红鹳在妈妈的带领下迁移,半路上还要遇到非洲秃鹳的无情袭击,只要掉队的幼鸟就会遭受它们一口一个的狼吞虎咽,它们虽然是一个种类的动物但也是会豪不犹豫下毒手的。
而北美水獭享受着火山下的温泉,它们天天在水里面游啊游,捕鱼捕虾的时候会招来附近郊狼的妒忌,在附近徘徊不怀好意。
当火山喷发带来了很多矿物质到了水里,聪明的鲑鱼大批大批的赶来,而棕熊可以因此而美美的享受大餐,它们特别喜欢吃的是鱼籽哦。
2.太阳: 万物生长靠太阳,在北极会出现几个月极昼或者几个月极夜的现象,这种现象还真的挺可怕的,天天是白天,天天又是晚上,这种日子怎么过呀?
白天倒还好还能克服,都是晚上的话肯定有很多地方不方便,没有太阳的滋润植物就没有办法生长,也会影响动物的身体健康。
可是在那儿得以生存下来的麝牛和北极狼经受着严寒的考验,它们仿佛有足够的耐心和体力丝毫没有什么影响。
都说狐狸聪明,它们不择手段地偷取大雁的蛋储存起来,到严寒的冬季来临时没有足够的食物时候,就可以给小狐狸吃让它们生存下去。
川金丝猴群们为了度过寒冬,秋季的时候树林里的果实满满它们就开始储存,有时候也会为了在树林里抢松果而大大出手。
3.天气: 赞比亚的黄毛果蝠喜欢吃树上的果子,在树林里飞穿的同时,排便时将种子撒在森林里可以繁衍生长。
亚马逊雨林里的老鹰和青蛙却习惯了没完没了的雨季,他们保持着惊人的冷静和耐心。
当洪水来临时能搭建集体救生阀的红火蚁在水中漂流数周靠岸得救,这种顽强的团体精神令它们重新建立家园。
巨型侧颈龟则根据海水的涨退潮来到沙滩上产蛋确保存活数量,由于全球气温的上升,它们每4年都会碰到一次,灾难性涨退潮时间变化造成很多小乌龟们的死亡。
在沿海沙漠地区的大眼短头蛙长得非常萌,它们仅靠吃白蚁并不能提供足够的水分,但它们会想尽办法解决。
戈壁沙漠冬季最寒温度要零下40度,那里的野骆驼就像极地探险专家能感受到50公里以外的水汽,找到了足够的冰雪它们就可以生存下来了。
所以水不仅是动物们的生命之源,也是人类的生命之源。
圣诞岛红蟹并不擅长游泳,它们得趁着涨潮的时候产卵4个月后,海里的小螃蟹孵化出来,又趁着涨潮来到了岛上生存,它们完全是依靠天气气候赖以生存的。
如果全球气候不断变暖不断变化,它们的生存就进入了恶行循环数量也会越来越少。
南红峰虎鸟身上五颜六色如彩虹般,嘴比较长尾部有一根特别长的羽毛,像人类留的辫子很漂亮,但他它们得时刻提防着非洲海鸥和海里鳄鱼的的袭击。
如今地球气温每年上升一度,不加以控制的话每年会上升5度,天灾人祸当然也是无法避免的。
4.海洋: 海洋里的动物遵循着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自然规律。
看见比自己强的,躲的远一点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有一种动物很神奇叫蝠鲼能精准地感应潮汐规律,每当刺尾鱼产卵它们便会感应而来大餐一顿。
如果人类沾沾自喜地以为自己是冲浪高手那就错了!
鲨鱼才是真正的冲浪高手,它们胆子大到不顾搁浅的风险而去追逐着小鱼群来到岸边,当鱼群混乱拥挤的跳出海面,鲨鱼美美的大餐一顿后,随着海浪返回大海。
可要是没有及时的海浪冲回大海的话,那就只能在海滩上晒太阳了。
它们这种为了一顿美餐而进行的自杀式的捕猎方式,真是有点耐人寻味啊!
5.人类: 2019年爆发的全球性疫情是人类的一个大考验,自认为都很聪明的人们遇到了一个大难题,无法快速克服的病菌,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件家用电器的话,使用多年损坏后要进行修理,更重要的是保养和爱护。
人类每年排放二氧化碳量是火山喷发二氧化碳的100倍左右,所以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并不是口号,而是每个人类用实际的行动去做。
如果火山热能能取代煤气、天然气等化石热能,这样就能大大的降低全球气候变暖。
所以人类、动物、植物的和谐相处,是平衡完美星球的重要法则:植物可以由人类多种植、动物可以由人类多保护、而人类有着更艰巨的任务:研发、改变和自律。
生命从何而来?
这是一个永恒的谜题。
在哲学上,我们从宏观的意识层面去博弈推论。
而在自然学上,我们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去实地求证。
最近,就有一部探索生命诞生的作品来了,刚出就被捧上神坛——
完美星球 (2021)9.62021 / 英国 / 纪录片 / 大卫·爱登堡
此片由自然纪录片领域的老大BBC Studios,联合央视纪录片中心、腾讯视频共同制作播出。
配音方面,则是请来了“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和BBC合作了六十多年的大卫·爱登堡献声。
目前豆瓣评分9.8,虽然评价人数还不多,但9成观众都给出了五星好评。
在纪录片一开始,就为我们解答了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生命之所以在地球上出现,是因为诸多自然力量的共同作用。
比如,太阳的能量为这个生命世界提供了动力,天气系统将淡水输送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洋流促进了生命必须的营养物质的循环。
这些自然力量每一种都意义非凡,且每一环都必不可少。
这部纪录片就为我们揭示了这些席卷全球的力量,是如何塑造了这个星球上的一个个奇妙生命。
第一集里,讲述的便是对早期生命塑造起着重要作用的火山。
在整个地球表面,活火山的数量超过了1500座。
由于活火山的岩浆涌动,会使得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破坏力极强。
但另一方面,火山活动也为生命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位于坦桑尼亚的伦盖伊火山,是非洲最活跃的火山之一,在火山的北侧有个名叫纳特龙湖的湖泊。
这是世界上腐蚀性最强的湖泊之一,但它却成为了一种动物的乐园——与火山共舞的小红鹳。
每年,东非有超过200万只小红鹳来纳特龙湖繁衍后代。
当湖水的水位下降,湖底中央的河床会露出来,这成为了它们天然的筑巢地。
而河床四周被腐蚀性极强的碱水包围,恰好为它们竖起了一道防御外敌的屏障。
随着雏鸟的长大,它们必须学着去远处的湖边汲取泉水。
这趟旅程长达5公里,要穿过剃刀般锋利的盐碱地,以及腐蚀性极强的泥沼。
在此过程中,一旦雏鸟掉队或者体力不支倒下,它们将会成为非洲秃鹳的盘中餐。
这是挑战生命极限的考验,只有经历过这场考验的小红鹳,才能有活下去的资格。
实际上,不仅仅是小红鹳依靠火山生存,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如此。
你可能想象不到,超过80%的陆地表面,都是地球内部熔岩喷发的结果。
其中,火山岛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5%,但他们却为地球近20%的生命物种提供了家园。
鼎鼎大名的沃尔夫火山,便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最偏远的岛屿之一。
几个世纪以前,一种特别的动物被吹来了这座岛上,并在此繁衍生息——吸血地雀。
从外观来看,吸血地雀就像是一只毛茸茸的小精灵。
它们与大多数雀科鸟类一样,以种子、花蜜和昆虫为食。
但是,沃尔夫火山附近的食物寥寥无几,于是它们在进化中学会了以另一种方式来求生:吸食蓝脸鲣鸟的血液。
由于吸血地雀的体型娇小,它们会悄悄地飞到鲣鸟的羽翼上。
随后,用喙撕扯下鲣鸟背部的羽毛,并吸食它的血液。
有了这种取之不尽的食物,原本难以生存的吸血地雀得以在这片岛屿上繁衍生息。
火山喷发可以形成海上的岛屿,而在另一些地方,火山喷发没有发生在海洋中,而是发生在大陆的中部。
大家熟悉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就是一处典型的热点火山区域。
这里的火山位于大陆下方,处于休眠状态。
在地表尚浅的地方,岩浆仍在涌动,并将地下水加热到了沸点,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景观:间歇泉。
你可能想象不到,有的间歇泉能够喷出高达90米左右的沸腾水汽。
滚烫的沸水会溶解地面的沉积物,形成一湾湾沸腾的泥浆。
这样的地下供暖系统,为一种动物的生活提供了保障——北美水獭。
想在如此寒冷的环境下存活,除了有供暖之外,还需要持续的食物来源。
水獭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密切,它们知道确切的觅食地点,并且彼此合作。
温泉的温度很高,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天,这片水域也永远不会结冰。
在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下,水獭一家全年都可以在此捕鱼,不必为猎食发愁。
来自地下的火山热能,为许多动物提供了便利。
实际上,我们人类也是受益者,只不过火山热能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说起火山热能的来源,就不得不提到地壳之下的岩浆活动。
在大陆和海洋的下方,地壳深处存在许多薄弱地带,岩浆便是由此喷涌而出的。
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堪察加半岛,就处在这样的薄弱地带之上,这里生活着一群特别的大家伙:熊。
一天之内,一头熊可以消耗10万卡路里的热量,这是人类平均卡路里消耗量的50倍。
为了补给巨大的热量消耗,维持自己的生命,这些熊必须找到稳定的食物来源。
每年春夏之交,数百万鲑鱼从太平洋游至这里,在这片得天独厚的水域中产卵。
对于生活在这里的熊而言,鲑鱼是最美味和最扛饿的食物。
追根溯源,正是库页岛火山喷出火山灰营养充足,引来了大批的鲑鱼,这些熊的生活才变得异常轻松。
火山,在每一个活动环节动影响着地球生命的诞生。
岩浆涌动提供热能,火山喷发形成岛屿,而喷发后的火山灰又能提供营养物质。
不仅如此,火山活动还促使了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首次出现,这是地球上所有植物生命的基础。
可以说,没有早期的火山活动,就没有如今地球上瑰丽多彩的生命。
除了火山之外,《完美星球》中还为我们讲述了其它促使地球生命出现的自然力量。
比如阳光、天气、洋流等等。
每一集都包含充足的干货与信息量,足以颠覆你从前对自然的认知,也足以引起观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当然,在科普性之外,这部纪录片还颇具趣味性和观赏性。
从费尔南迪纳岛的陆鬣蜥,到阿尔达布拉环礁的象龟。
从炽烈艳丽的碱地,到神秘莫测的环状珊瑚礁。
《完美星球》带我们踏上了一场顶级视觉之旅,每一帧都堪比自然杂志的摄影作品,美得可以当壁纸。
为了拍出这些宝贵的画面,主创团队也煞费苦心。
他们一共在31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摄制,足迹遍布了六个大洲。
拍摄过程耗时4年,积累了超过3000小时的拍摄素材,见证了6次火山喷发。
他们曾深入无人之境的活火山底部,要知道去过这里的人,比遨游过太空的人还要少。
他们也曾自制气垫船,横渡具有高度腐蚀性的水体,甚至坐在齐腿深的有毒泥沼里捕捉珍贵的画面。
在这样的努力之下,镜头拍到了许多从未被拍摄到的动物行为,具有里程碑式的价值和意义。
比如五年才出现一次的小红鹳繁殖、尚未被详细记载的新物种吸血地雀觅食等罕见画面。
当然,主创团队拍摄制作这部纪录片的目的,绝不仅仅只是为了揭示生命的诞生。
更重要的是,大卫·爱登堡老爷子将在最后一集中,对于扰乱地球自然活动的人类的警示。
“这些威力无边的自然力量看似强大,正是它们将地球塑造成完美星球。
可目前看来,更具统治地位的力量正在改变这颗星球的面貌,那就是人类。
要想保护好这颗完美星球,我们必须确保自己是那种起积极作用的力量。
”
作为BBC自然纪录片御用配音的大卫·爱登堡,今年已经95岁了。
他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旅行路程最长的人,走遍了地球上已知的所有生态环境,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大自然。
经常有人问他,为什么年纪这么大还不退休?
老爷子是这么回答——“我们对自然界了解得还是太少,而它值得更好的理解和尊重。
”希望这部良心纪录片,能够唤起更多人对于地球生命保护意识、以及对于我们所处这颗星球的理解和尊重。
*本文作者:张不才
第五集差评差评 自己爽过了现在站在道德制高点让穷人少排放
只看第一集就够了,火山景色绝配生物非常震撼。
感觉似曾相识
第五集决定了它的水准
Simply breathtaking. A much-needed dose of happiness in such difficult times. A million thanks goes to producers and photographers. One can't help but feel that the world is still worth living in after watching such beauty unfold on the screen.
前四集,手法和内容重复以往作品,十年前让人惊艳,今天看来只有平庸,原来是铺垫第五集绞杀传统能源的大招,仅凭演讲文风和煽情剪辑,就要重组全球数十万亿美元利益格局和数十亿民众福祉🙄2022年8月,英国通胀数十年新高,位居发达国家首位,我只想说,活该。
致敬
👍2024
还行吧
这个大卫 爱登堡可以说相当牛皮了,爱了爱了。腾讯看了5分钟。等空闲了,没啥可看的时候,再看看。。(461评价)
镜头太恶心了
看到第三集,有点失望了。故事太散乱,传教意味太重。镜头很美给三分。总体和blue planet比差很多。
《完美星球》是一部与地球科学巧妙结合的蓝筹自然历史纪录片,它揭示了我们所生存的这颗星球的运转规则。
拍的挺好就是价值观像一坨屎给你喂
BBC的顶级自然纪录片拍摄团队时常能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转变成唯美壮丽的诗意画卷影像。& 2021年观看的第一部2021年发行的影视作品。—— 2021.01.07-2|3-2021.02.03 —— 看《人类》一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星球爱得深沉……?不,不仅如此,还有因为看到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直接或间接对动物们造成伤害的画面让我心痛,但更多的还是感动于那些想方设法努力改善环境、种植树木绿化土地、悉心保护照顾动物的人类的所作所为……虽说「保护地球,人人有责!」,可这世界总有些冷漠无知的人对此并不太关心在意,所以更希望有更多的国家政府机关部门能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然后带动各国各地人民从小事做起,保护动物、爱护环境、改善生态,共同维护好我们目前唯一的「星球家园」。
跟其他几部比差点意思
《完美星球》是一部与地球科学巧妙结合的蓝筹自然历史纪录片,它揭示了我们所生存的这颗星球的运转规则。这部纪录片共分为五集,展示了自然力量如何推动、塑造和维持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前四集分别探索了火山、 阳光、天气和海洋的力量,最后一集则着眼于新兴的自然力量:人类,揭示了人类对地球造成的巨大影响以及如何恢复地球完美的生态平衡。BBC 星球系列代表了BBC自然历史节目的最高水准。2021.10.15
还算有些新内容,比预想中的炒冷饭要强,看来大自然真的有取之不尽的素材。不过最后一集说教味太浓了,而且总觉得环保二字从这群人均碳排放量世界前列的发达国家富人口中说出是十足的讽刺。
7
泰国湾布氏鲸那里,当迫于生存压力(主要由人类过度捕鱼引起)进化出新的捕食方式时,我记得同样的方式在涠洲岛出现过。当时报道中当地负责人还说什么这种捕食方式其它地方没有,好像要强行与民族自豪联系起来一样。现在想起来,真是无知又自大,明明是被人类强行改造了。又想起去年深圳的布氏鲸,媒体一阵吹捧,说什么生态改善了,还天天安排投喂,结果过了一个月就死了。布氏鲸真有够可怜的,投胎到哪不好非要到南中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