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这部片子跟电影《花样年华》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两部电影有着极为相同的叙述模式,即男女主角的活动都是通过另外两个模糊的人物展开的,不同之处在于《花样年华》中男女主的沟通更偏向心灵层面,或者说精神层面,并且电影的画面更富于艺术性,无论是电影通过女主服装色彩的呈现,还是电影中的其他声色呈现,甚至是最后两个人耳语之地的建筑,这些都让这部电影极具艺术感。
当然电影中也有生活层面的呈现,女主常常提着保温桶去买夜宵以及两个人一起吃饭,这算是电影中比较生活的一面了,但是呈现远远不及电影的艺术性。
《外出》中则是非常具象化的日常生活,男女主一起喝酒、吃饭,做爱,这一切真实可感。
影片沉闷、压抑、画面灰暗,让人想起中年人的婚姻,那么无力那么乏味,却要努力维持。
现实中结婚的场景往往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让人目眩,这个场景不正像仁秀的工作吗?
他是舞台灯光指导师,咋听这份职业的人感觉很酷炫,指导灯光,与舞台为伴。
在他跟女主介绍自己的工作时,他说了一句类似这样的话,舞台灯光指导师开场似乎很酷炫,但之后有无穷无尽的琐碎。
确实,我们在影片结尾看到了一场完整的舞台表演,从开始到结束,开始很酷炫,人潮涌动,灯光迷离,结束的时候,满地凌乱,只剩下颓败的舞台和几个收拾残局的工作人员。
仁秀对自己的职业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从这个人物的性格来看,他并不是耽于声色的男人,他很务实并低调。
与此同时,他的妻子和他其实是完全相反的一类人,她一定是那种追求刺激并没有认清生活真相的人,从她大学时参加音乐团的表演,到后来出轨并拍下性爱视频来看,这种人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中比较爱寻求刺激的那一类人。
可想而知,这样两类人在一起,一同经历着婚姻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婚姻是正式的,是与责任相关的,但是仁秀的妻子并没有诸如此类的意识,这种试图在婚后追求生活的刺激的人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女主的丈夫死亡,仁秀的妻子,我想她的内心多多少少也是会有悔恨的,车祸不是俗世里说的报应,我觉得更像是两个婚姻中的人在冲破围城的路途中所遭遇的,当然,这样的遭遇是致命的。
也许,试图寻求新鲜感,试图冲破围城的两个人本身也并不知道他们自己会遭遇什么,比如这场车祸。
然而女主和男主却刚刚好是同一类人,至此,我们又要提到婚姻的盲目性。
在恋爱结婚初期,我们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是适合自己的。
男主的妻子因自己的职业身份和他结婚,然而他本身是一个非常沉静的人,很明显,他给不了妻子激情。
女主则是现在的家庭主妇,以前的乖乖女,丈夫是父亲安排的,大学毕业就结婚,一切顺理成章。
这样的女孩子注定也无法给婚姻给男人带来激情,从他丈夫的出轨来看,那名男子注定也不是能够安于平凡琐碎生活的人,而仁秀是。
当女主对仁秀说自己的职业是家庭主妇时,他说那很不容易,看到这里我很动容,他们是一类人,都深谙生活的真相不过是平凡琐碎的日常,这样的日常甚至有些寡淡,如此相同的人没有在一起。
现实中有一些择偶观,我们到底是要找一个跟自己相似的人还是不同的人呢?
答案是没有的,这里面又有一点命运的无常在里面,有些东西,我们似乎无法把控,全靠个人际遇,比如爱情,比如婚姻。
其实整部影片最终还是为了凸显男女主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毕竟他们俩才是镜头的持续占有者。
他们的关系从一开始的陌生人到最后成为无比亲密的恋人,前面整部影片都比较沉闷,包括男女主的面部表情都让人觉得压抑,后面俩人一起经历过被死者家人暴打、一起喝酒吃饭,这才敞开心扉增进了关系,并不久就在一起了。
我想他们之间是有爱的,并不只是他们以为的复仇或者报复,因为他们实在太像了。
从男主理解家庭主妇的难处时,当男主笨拙地为女主削苹果,女主顺其自然地接过来时,当男主挽起女主散在耳边地头发时,当男主岳父来找他,他将女主藏到卫生间又回来拥抱她安慰她时,我想这些都是发自内心地喜欢与爱。
然而此种情景中的爱情让人感觉虚幻与不现实,毕竟他们都是对生活有着清醒认知的人。
影片的最后,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春天,然而却没有征兆地下起雪来,他们曾经讨论过各自喜欢的季节,女主说她喜欢春天也喜欢雪,男主说那只有在春天的时候下雪吧!
春天的时候会下雪吗?
这是一个概率极低的事件,大概是不可能的是。
影片最后还是给了一个完美的结局,在春暖花开的时候下起雪来。
两个人最后驾着一辆车像风雪中驶去,前面白茫茫一片。
我想影片的结局无非是要告诉人们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好,比如不会一直春暖花开,也许某些时刻就会有一场风雪来临,但是正如老子所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凡事有好有坏,虽然男女主在此之前都面对了失败的婚姻,但与此同时,也遇到了让人感觉更真实更心安的人。
生活就是如此,由点点滴滴的平凡琐碎组成,有些人始终不能认清真相,便渴望平凡生活的另一面——刺激,但与此同时,追求刺激是要付出代价的;而另一类人,在深谙生活的真谛之后,在明白生活的冗长与琐碎之后,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去爱去生活,很明显,后者明显更成熟更理性,也是我们普通人在面对生活时该有的样子。
当车子驶向白雪皑皑的前方时,我想两个人都是需要勇气的,但是婚姻里只有向前冲的勇气又不够,又必须要有甘于平凡的心,如是,才是理想的状态。
我之前没看过裴勇俊的戏,但说实在,演技一般,好在脸帅。
相比之下,孙艺珍的演技比男主演要好一点,各种情绪张力也更到位。
这部片的其中一个标签是情色片,全片有两场床戏,但可笑的是,有人找色情片找错地,所以还在评论抱怨这片不够精彩,没露点之类的。
可以说,情色片更多是展现幽微的人性,纷纷的情欲,更多会涉及到关于道德伦理方面,还有对男女之间对待亲密关系的差异等错综复杂的层面。
而色情片,说的高大上点是展现人的性欲,说的难听点就是卖弄美好的肉体,比砧板上的猪肉高级,但也逃不开动物园被看的眼光,和动物交配其实也没太大差别。
如果再深一点,情色片是向内看,你多少可以透过影片去捕捉自己的欲望,但色情片是向外看,更像是一种工具。
现在绕回这部韩国情色片,我个人觉得豆瓣的打分不客观。
其中有人觉得床戏不够大尺度,这个我上面已经聊过,就不说了。
这部片的故事,有点套路也有点狗血,讲了同一个大学出来的男女同学,在毕业后有了各自的家庭,但两人却婚后通奸,结果在去啪啪啪的路上,乐极生悲,出了车祸……以上是背景,接下来出场的才是男女主角,他们两人接到医院电话后,匆匆赶往当地,最爱的人出了意外,两个人在手术室外悲痛欲绝,然而,难过的情绪还没平复,他俩在警察局认领家属物品的时候,在篮子发现了一个安全套,两人都尴尬地避开,谁也没有取回。
接着,女主在误拿的相机里面,发现了丈夫和男主老婆通奸的视频,而且手机里面也有两人来往的暧昧短信,而男主也在他老婆的手机里面发现了相同的秘密……两个同样被背叛的人,心里愤懑又难以启齿。
女主的第一反应是跑去看男主的老婆,究竟长得多漂亮?
究竟自己输在哪里?
为什么自己要被这样对待?
而男主也跑到了女主丈夫的病床前,沉默着坐了一会儿,匆匆离开……两个人在得知真相后,夜不能寐,不得不借助安眠药入睡。
两人都有相同的感受,最开心的时候,是睡觉的时候,因为醒过来,那些糟心事赤裸裸摆在你面前,而你还得每天去照顾那个伤透你心的最亲近的陌生人,简直就是折磨……相同的遭遇,导致两个人渐渐走近,他们聊起彼此和爱人是怎么认识的,各自做着什么职业,当中女主提到自己是做家庭主妇的时候,男主回应了声:那也挺不容易的。
在这里,男主表现出了对女主的尊重,也进一步赢得了女主的好感。
两人是在冬天相遇的,天气的寒冷,也让人的情绪凝滞。
女主在一次约饭时开玩笑说:要不我们也出轨,报复回去。
虽然有一定情绪上头的因素,但也不排除两个人抱团取暖,为了抵制心里的痛苦而转移注意力。
男主没有说什么,整个冬天,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联系彼此,但并谁也没有进一步的想法。
而这段期间,他俩也持续照顾着病床上的家属,即使心里有再多的不甘心,还是守住了道德底线。
其实如果单纯是报复心理,那这部片就会沦为肉欲层面,也就没啥看头,恰恰是因为主线一直是男女主之间的关系变化,所以才显得有意思。
冬去春来,女主不再是穿着一身粗重的大衣,裹得严严实实,换上了颜色鲜艳,符合她温婉气质的针织衫,再配上一条轻便的裙子,她的美也就显露出来,也暂时把被背叛的愤怒搁置了起来,毕竟丈夫还没醒,就算生气,找谁说理去?
大家估计都听过这样一句话:春天是恋爱的季节。
女主特地买了绿植送给男主,两间病房都有一株同样的植物,春天的风拂动白色的窗帘,到处是暖洋洋的阳光,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切都充满新的活力。
而他们俩都被困在病房里,明明做错事的,是两个躺在病床上的人,无聊的照看,早已经使人疲惫不堪,有人能聊聊天,诉诉苦也是好的。
但孤男寡女,越走近关系就越升温,第一场床戏,其实也是两个人初次动情的时候,女主心里的忐忑和羞耻,在浴室里显露无疑,而男主则是坐在外头等待。
可以说,肉体的欲望掺杂着两人的暧昧之情,这一刻,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脑袋里面也会闪过一丝念头,如果不是自己的丈夫(妻子)出轨,两个人可能就不会相遇了,而爱恋的心,早已经远远超过什么报复心,嫉妒心,两个人更像是一对热恋中的情人,只是这种热恋,却未必见得光……男女主的生活模式,其实从出车祸那一刻开始被改变,住在旅店,去小餐馆吃饭聊天约会,但这样渐渐开始稳定的关系,因为男主的老婆醒来而被打破……两个人从没正式确立关系,男主似乎是爱着女主的,但是女主赶回医院,远远看见男主在病房里面,细心地给他的妻子喂食,那么尽心尽力。
女主心里就算没有嫉妒,也是酸溜溜的,凭什么她躺在床上,不费吹灰之力,却占有了两个男人的爱。
如果说男女主的恋情,是受伤后短暂的慰藉,那么在这份感情里面,女主也是相当被动的。
男主需要考虑自己作为一个男人的担当,和在社会上的形象。
虽然和女主在一起很快乐,但当现实的线一扯动,他也要立马回去当他的好好先生,毕竟撇开奸情,他老婆还是他老婆。
而女主这时候,也逐渐认清这段关系的不可能,甚至是一下子发现自己似乎失去了两次,一次是她自己的丈夫,一次是和她热恋中的男主。
打那以后,女主也渐渐有意去避开男主,但男主的请求,她也还是没法坚定拒绝,因为情感到了一定程度上,理智其实派不上用场了。
片中的第二次床戏,是在两人离别之际。
男主的老婆恢复意识,打算去首尔的大医院进行康复,而女主的丈夫情况不太乐观。
其实女主已经不想再和男主过多接触,徒增伤心,但还是禁不住情欲的诱惑,跑出来见面。
对比第一次床戏,这一次女主比男主要主动,因为她已经预知两个人没有可能,她脸上的表情,更多是对这段关系的伤感,还有对自己所付出的一切的自怜自惜。
与其说是床戏,倒不如说是两个无法在一起的人,依依不舍的缠绵,想要努力抓住最后一丝温存,即使知道不可能。
第一次床戏,更多是欲望作祟,当然,前提是两个人也互相对彼此产生爱慕之情,但是做完爱之后,女主早早穿好衣服,在整理东西,而男主还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这个时候,女主实现了自己的情欲行为,但交欢结束以后,内心多少也受到了道德的谴责,心里多少对丈夫过意不去,甚至也可以说,现在她也和她出轨的丈夫没什么两样了,而男主显然心理负担没那么重……第二次床戏结束以后,女主和男主两人都是清醒地躺在床上,因为这极有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了。
男主说:为什么我们没有早一点或者晚一点遇到呢?!
这场床戏过后不久,女主的老公就去世了,从偷情的旅馆赶回医院,她下了车几乎是跑着回去病房,但在病房门口又迟疑了,毕竟也是一起生活过的,她丈夫在跟死亡赛跑的时候,而她在和别人上床,多少也是有点讽刺,而她丈夫为了偷情,结果把命都葬送了。
觉得造化弄人是不是?
不少观众也为他们的爱情可惜。
但我想说的是,可惜个鬼,能遇到互相相爱的人本来概率就很低,更何况大部分夫妻都是搭伙过日子,感情更多是相处出来的人磨出来的,而不是借由一次婚外情,阴差阳错找到真爱。
所以我才觉得这片狗血,但是整个过程,导演真的很心机,他把男女主婚外情会被人谴责的部分,巧妙地用背景合理化他们的行为动机,但是实际上,如果换成乡下的土村花和村里的傻大冒,故事也没法这样发展,两主演的颜值摆在那,这种看似门当户对的婚外情,有是有,但你踩了狗屎运可能才碰的上。
回到旅馆收拾东西当天,女主没有再和男主联系,退房时在车站等车,但却迟迟不上车,她从来没有开口问过男主,你对我是什么感觉,在你心里我在什么位置?
曾经,两人一起外出时,男主问过女主:你要去哪?
而女主也反问了男主相同的话。
那个时候,他们的爱人都躺在医院里,他们也困在一种固定的相处模式中,不知道两个人未来的关系会发展到哪一步。
直到男主的老婆苏醒,女主的老公去世,这段关系开始崩裂……在电影中,有这样一段对话:男主:你喜欢哪个季节?
女主:春天。
你呢?
男主:我喜欢冬天。
女主:我也喜欢雪。
男主:那应该在春天下雪才对。
这里其实也暗示了他们俩没在对的时间地点遇到。
但女主又问了句:有可能吗?
在春天下雪?
结尾的时候,导演也是浪漫了一把,这片子的名字不是也叫《四月的雪》吗?
所以导演安排了一场春天的雪,给予两个互相爱恋又不够坚定的人,冥冥中一些指引,一些肯定,但其实,我觉得只是凑巧而已。
总体来说,这片子在情色片里面的尺度确实不算大,导演和编剧更侧重去展现人在一段关系中的选择,还有由此引发的各种行为,人物身上多少会有观众投射相同的情绪情欲,当你不把剧中的角色当成绝欲的圣人来看的时候,可能也就可以理解人为什么会这么复杂了。
看这电影是两个月前的事。
我看过的韩国电影应该不超过二十部(当然,电视上放的例外),倒有好几部出自许秦豪之手。
他电影大多画面唯美,情感细腻,内敛深沉,偏向探讨人物因经历某些事件而走向成熟的话题。
《外出》在电影院放过,删节版。
不过完整版也实在没啥,电影局小题大做。
他的妻子和她的丈夫,在外出的时候遇到车祸,他们由此相识。
面对背叛,他们怀疑,不解,抵触,愤怒,自伤。
在处理善后事宜的过程中,他们逐渐了解,并相互吸引。
一直有隐忍的影子,然而,他们内心想必也存有恶魔的召唤。
他们背叛,为什么我们不能背叛。
当他们终于也走出了那一步,却发现自己并没能获得报复的快感。
而且,由于固存在内心的传统总不能离他们而去,尽管相互眷恋,他们还是回到了自己的生活轨迹上。
不同的是,他们终于重拾希望和对生活的信心,正如这部电影的韩国译名一样,“四月的雪”,短暂的美丽,但终会迎来春天。
和许秦豪其他作品差不多,像《春逝》,也表达了一种对内心成长的关心。
主人公大多经历单纯,突如其来的事件让人猝不及防。
在历经挣扎和痛苦之后,大都能以积极的态度重新面对一切,完成了成长的蜕变。
要说这样的作品有多么深刻,是不大可能的。
这是一类让人安静的电影,有时候还能看见自己成长的影子,回忆到某些温情而褪色的情景。
之前对这部电影很不以为然。
在看剧情介绍的时候就想,这和美国电影《疑云密布》几乎同出一辙。
不同的是西德尼波拉克更狠,直接让那两个先出轨的飞机失事,先扫除了妨碍男女主人公相恋的道德束缚,然后加点国家机密政党阴谋之类的悬疑,再加点能表现个人英雄主义的成分,弄成一锅大杂烩,最终他们发现了真爱所在,幸福地生活了在一起,皆大欢喜。
说不好看也不至于,商业电影所需要的元素全部具备了,但也仅仅是一部表现平平的商业电影。
不过,也得承认,他们这个是最贴近人性的,人家不和自己过不去。
《外出》比《疑云密布》稍微高一点点的地方,就是许秦豪表达得比较纯粹,他只谈情感。
用他所擅长的,通过日常生活的片断来推动剧情发展,并揭露主人公内心的变化。
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描述精准而细微。
在这方面,美国人是比咱们差远了。
可能和东方人一向比较内敛的性格有关吧。
还有那部著名的《花样年华》,说的也是这样的题材。
这部电影比《外出》更加克制,对浓墨重彩下人物内心的挣扎触手可及。
如果说,《外出》着重表现的是迷惑和受伤,《疑云密布》着重表现的是忿然和宣泄,而《花样年华》表现的则漫溢着诱惑和克制。
王家卫是表达暧昧的高手,迷离的烟氤,颓废的暖色调,慵懒的拉丁音乐,处处透着蚀骨的欲望。
也只有王家卫才能把欲说还休的戏拍成这样。
外表的平静,掩饰不了内心的跌宕起伏,然而来自于对传统文化过于沉重的积淀,使他们都选择了后退一步,而且并不心甘情愿。
他们都拥有脆弱而貌似反叛的灵魂,然而却又屈服于束缚,以至于他只能对着那个洞倾诉,并永远尘封。
所以,《花样年华》是一出悲剧。
很多人不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它克制到让人感觉压抑。
特别是最后,他说: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
有人说,他应该直接拿两张票,直接冲过去找她,说,你现在就跟我走。
不过那就不是王家卫,而是美国佬了。
“那个时代已过去。
属于那个时代的一切都不存在了。
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抓不著。
他一直在怀念著过去的一切。
如果他能冲破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他会走回早已消逝的岁月。
”
两天,看四部电影,均是亚洲影片:《四月物语》、《花与爱丽丝》、《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外出》。
自然,前三部来自导演岩井俊二;最后一部是许秦豪的作品。
都是觉得不错的作品,所以想放在一起写是件很难的事情。
怎么给他们做个类似于总结的话呢?
下午,看了半部《纳尼亚传奇》,忽然有所觉悟。
那四部影片都是亚洲电影,具体说来是日韩导演的作品。
所以,他们的确可以放在一起来说一说。
与那些美国大片相比,他们的故事里有很多不确定的东西,你似乎可以知道他们各自会有几种结果,但你不确定导演会为他们安排哪一种;而在看那些场面宏大、惊心动魄的大片时,你毫无担心可言,因为蜘蛛侠永远可以战胜一切困难,而在纳尼亚的几个孩子总会战胜邪恶的白女巫,救出他们的兄弟,虽然我并没有看完这部片子。
而与那些欧洲文艺片相比呢,这四部亚洲电影没那么晦涩,没有太追求拍摄的手法与效果,也没有要让人交出大把眼泪的意思。
看这四部片时,我的眼泪总是流下一两滴后又会笑一下,我想这就是亚洲人之间的默契与熟稔吧。
地理因素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生存在不同领土的人而言,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标准等社会评判尺度也会相应地刻上自己的烙印。
自然,我无法对此有更深层次的探讨,这毕竟超出我所及能力的范围。
但我想就这四部片说一说亚洲人的性格中的绝望与热情。
总体说来,亚洲人是很悲观的,他们的绝望通常表现在意外事件出现的时候,比如《外出》里男女主人公发现各自的伴侣有外遇的时候,他们会反复问自己做错了什么,那种对自己的不确定与怀疑来自于他们性格里的悲观成分,似乎幸福于自己而言永远是短暂的,他们想对背叛他们的人质问,但当他们也有了类似于外遇的经历后,便不再追问,似乎这就扯平了。
他们无疑惧怕再被卷入这恶俗难堪的境地,他们从不觉得他们会得到赞同,所以只能顺从着世间常道一步步走下去,那是一种绝望的姿态,这绝望来自于他们对待生命的悲观,他们总觉得该是人负我,我负人则是大逆不道、不得好死。
但《外出》很巧妙地给了我们双重的选择,就是影片的结尾处男主人公架着车,旁边的女人问:“我们这是去哪?
”男人说:“你想去哪?
”导演没有给女人镜头,凭声音我们也无法断定女人是谁?
那么你觉得她是谁呢?
这当然像一个心理测验题一样,他可以反映出你内心最真实的性格。
还得提及的是,我很喜欢《外出》里的一些光影的效果,常常我们看到的画面是从玻璃、镜子这些反射体上呈现的影象,很轻很淡并且颜色奇妙,怎么形容似乎都是难以言传的。
关于热情,这似乎很难讲是一种性格,这似乎只是一种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的短暂表现。
只是我觉得亚洲人的热情是与众不同的。
岩井俊二影片的个人特色不用多说,都是关于青春的表白与思考,而里面也不乏可以用来说关于“热情”的话题。
亚洲人的热情与环境有关,我们会为一场下不停的雨而内心郁结,会为一两个跟着你要钱的小孩而憎恶黑暗社会,仔细想想:我们会在一个毫无变化的环境里突然有热情的冲动吗?
我们大概都是麻木的,需要外界对我们的刺激才会有所反应。
岩井俊二当然深谙此道,他让榆野和山崎在倾盆大雨里大胆说出心存很久的话(《四月物语》),他让alice在没有舞鞋没有音乐的坚硬地板上翩翩起舞(《花与爱丽丝》),他让津田在一个风筝飞舞的日子里把自己也化身成一只风筝让灵魂永远地飘扬(《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我们总是感到压抑,而压抑我们的就是我们自己,可我们却习惯性的冷冰冰,于是在一个适当的场合,我们会把我们惊人的热情表现出来,这种热情有时近乎可怕。
关于绝望与热情,关于这四部电影,我浅尝辄止地说了两句,只是很自我的表达。
如果生活欺骗了你,为什么不复仇?
裴勇俊:对不起,我是肇事人的丈夫孙艺珍:对不起,我是肇事人的妻子为了给外出肇事的昏迷的妻子和外出肇事的昏迷的丈夫收拾留下的烂摊子,素昧平生的男女的生活交织在了一起,仿佛两片枯叶同坠落了一条浅浅哀愁的溪水。
生活像迷离的悬疑剧,所有的困惑被一个完全意料之外的理由解释得合情合理。
他的妻子、她的丈夫,是他的婚姻、是她的感情的外出者。
孙艺珍: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只希望他快点醒来,哪怕听听他的解释也好。
共同的讽刺的命运,无处倾吐抱怨的情愫,一次又一次意外的邂逅,他们开始敞开心扉,互述衷肠。
相似的命题横陈他们面前,如果他醒来,如果她醒来,你会怎样?
裴勇俊:我想报复孙艺珍:那我们约会,气死他们裴勇俊::)孙艺珍:XD小酌微醺后的戏言,竟被他俩实践。
没有把自己绑上复仇战车的壮烈和悲戚,有的只是无情无理的婚姻枷锁下两人似有若无的爱情。
他们约会。
孙艺珍: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疯了他们约会。
裴勇俊:如果我们在很久以前或以后相遇会怎样?
孙艺珍:是啊,会怎样?
上一次婚姻中赌输的这两个赌徒,怀揣着复仇的心机步入一个自以为无所顾虑的赌局,他们不可避免的又一次一败涂地。
爱,又一次产生了,没有人再输得起。
如果是复仇,为什么妻子父亲的意外到来让裴勇俊让自己房中的孙艺珍藏起来?
如果是复仇,为什么妻子突如其来的苏醒让裴勇俊犹犹豫豫的回到先前的自己?
如果是复仇,为什么丈夫的死亡让孙艺珍泣不成声?
弱者守候着外出者的身躯,仿佛处于责任和义务守候着婚姻的陵寝。
当妻子得知情夫——也就是孙艺珍的丈夫——的死亡的时候,肆无忌惮无遮无拦的失声痛哭,裴勇俊终于明了,弱者对于外出者的守候,终其一生也不会有结局。
孙艺珍:你喜欢什么季节?
裴勇俊:冬天,你呢?
孙艺珍:春天,不过我也喜欢雪。
裴勇俊:看来春天要下雪了。
影片最后,早春的天际飘落下细碎的白雪,他们开始思考,在这个属于他们两个命定中的陌生人的共同的季节,是不是他们对于自己无可眷恋、不值得的珍惜的所谓婚姻,也应该来一次————外出如果生活欺骗了你,为什么不复仇?
可被欺骗的总是弱者弱者何以复仇?
文=独居江南-01- 初见第一次见到舒英是在医院里,依稀记得她是非常清丽的女生。
那天晚上,原本在演唱会现场调试灯光的我,突然接到了妻子出车祸被送进医院的电话,一时乱了方寸。
后来在警察局我才知道,她的丈夫也出了车祸,而且和我的妻子坐的是同一辆车。
在看过他们的手机短信和视频之后,我们都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我们都被自己的另一半背叛了,而他们此刻都在昏迷中。
犯错的人因为昏迷可以逃避一切,而清醒的人却因为清醒而不得不面对所有的问题。
我坐在妻子的病床前,看着她戴着氧气面罩的脸,心里想:为什么她不干脆死了算了?
那几天,我夜夜失眠。
于是去药店买安眠药,她也来买药。
后来又在旅馆的门口碰到,那天晚上下大雨,我们在雨中随口聊了几句。
同为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02-同路第二天同事来医院看我,我们一起去吃饭。
几杯酒下肚后,我的情绪终于失控了。
我自认斯文儒雅对妻子也一心一意,然而她还是出轨了。
我醉醺醺地回到旅馆,拍打着舒英的房门。
我现在这种心情,只有她才懂。
第二天醒来时,天已大亮,我的身上盖着棉衣,原来我昨晚在她的房间里睡着了。
我去医院后找到舒英,并为昨晚的行为再三向她道歉,她不置可否地摇了摇头。
之后,我们一起去参加车祸受害者的丧礼,她的家属一见到我们就杀红了眼。
我们只好仓促离开。
在回去的路上,舒英再也忍不住了,她叫我停车,然后她下车蹲在路边放声大哭。
冬日萧瑟,稻田早就收割完毕,只剩下一丛丛芦苇在风中摇摆。
她的哭声在空旷的田野间显得尤为凄厉。
我坐在车里,听着她的哭声,静默无言,我知道她的眼泪中也有我的一份。
-03-谈心晚上还是睡不着,她也一样。
于是约去旅馆旁边的餐厅吃饭。
聊天时,我们发现了另一半更多出轨的蛛丝马迹。
他们可能在大学时就认识了。
她问我,如果妻子醒来我要做什么?
我答,复仇。
她听了,突然说,不如,我们交往吧,这样他们知道会发疯的。
我看着她的脸,她原本就比妻子要好看很多,现在她有些醉了,脸红红的,更增添了一种放肆的美。
她回去后,我独自坐在餐桌前,沉默了许久。
-04-约会我先回首尔工作,过二天舒英也回来了。
我去车站接她,但并没有立即把她送回家,我们一起去江边散步,那天很冷。
我对舒英说,如果冷,不如我们跑步吧。
她一听就跑了起来,我也立即追上她美丽的背影。
跑着跑着,好像真的就没那么冷了。
再度回到医院时,他们仍然在昏迷中。
我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过多久,但我已越来越不能忍受,舒英也应该是这样的吧。
我们一起去了旅馆,进了同一间房,但却在沙发上坐了很久。
如果是偷情,难道不是干柴烈火一点就着的吗?
为什么会这么纠结呢?
到底是想报复,还是其实对舒英已经产生了爱意?
沉默了许久之后我们终于脱去了对方的衣服。
她不但漂亮,而且身材也玲珑有致。
唉,娶了这么美的妻子,为什么她老公还要出轨呢?
如果我和舒英早一点遇上,那我们四个人的结局会不会很不一样?
后来我们去了海边散步,我问她,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她告诉我,春天。
不过我和她相反,我喜欢冬天。
但她也喜欢雪,那应该在春天下雪,我说。
春天可能下雪吗?
我们都在想,但都没有答案,只剩海浪不知疲倦地拍打着海岸。
-05-苏醒妻子醒了过来,但是还不能说话,我不知道该不该高兴。
不过我还是如常地照顾她。
在医院的走廊上碰到舒英,她说,你肯定很高兴吧,你们可以一起回首尔了。
我还没说话,她就走了,看着她的背影,我终于知道,其实我不开心。
晚上躺在床上,不停地摆弄着台灯,在明明灭灭的灯光中,我看到了舒英的倩影。
我们又来到了旅馆,很快地痴缠在了一起。
我的手穿过她的秀发,在她的背部游移。
我的吻,一次次地落在了她的唇以及其他地方。
这一切都是这么的美好,只是已经背叛了我的妻子,为什么又苏醒了过来?
不过舒英的老公就没有醒过来,他过世的时候我和舒英还在旅馆房间。
我知道她很悲伤,但我却分担不了。
在她丈夫的丧礼上,我看到她憔悴的样子,但我却什么都不能说什么也不能做。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坐在房间的地板上,眼泪悄然滑落。
-06-春雪妻子出院后我们一起回了首尔,生活好像一切又都回到了从前,但我知道我回不去了。
最终我们还是离婚了。
我开始过独居生活,吃炸酱面,做灯光师。
不知不觉到了四月,那天我在一个露天的演唱会现场工作,天空却突然飘洒下点点雪花。
原来春天真的会下雪啊,我伸手接住一片,雪花在我的手心融化,一阵冰凉直抵心间,我想,舒英也应该看到这场雪了吧,我拨通了她的电话。
雪越下越大,第二天整个首尔白茫茫一片。
天气如此反常,气象台不断提醒民众要小心。
我和舒英坐在车里,听着广播,看着车窗外的大雪,一阵从来没有过的暖意涌上了心头。
我们的车子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前进,直到白雪覆盖了我和舒英头上的车顶。
(完)
找来这部片子来看完全是因为里边有孙艺珍。
其实剧情很一般,看了以后整个印象最深的场景到现在就只剩下几处了。
孙艺珍和裴勇俊饰演的男女主角一起去慰问在车祸中死难的年轻人的家属。
孙艺珍在那里被死难者家属打骂。
在回去的车上,眼泪一个劲的往下掉,于是叫裴勇俊停车。
下车以后她很大声的哭,很久,一直到天上露出那一弯新月。
我想我能体会她的无奈,别人打她骂她的肌肤之痛远远抵不过被至亲背叛的孤独与无助。
而现在出轨的两人仍旧在昏迷当中。
男女主角要在医院分别照顾自己的爱人。
他们互相交换了爱人的手机,看见了那些信息和录影。
这该死的车祸,他们发现自己的爱人已经出轨。
“她醒来以后你准备怎么做?
”,“我要报复。
”,“那我们俩约会吧。
”于是,男女主角之间,从开头相互取暖,到彼此的互相留恋。
“你喜欢什么季节?
”“春天”“我喜欢冬天”“其实我也很喜欢雪”“那只有等到春天下雪的时候了”俩人相视欣然一笑。
春天真的会下雪么?
电影里很多的镜头像是一个人的独角戏,但是你应该能体会到其中的对话。
孙艺珍在窗外看见裴勇俊耐心的给他刚醒过来的妻子喂食,细心体贴的轻擦嘴角。
裴勇俊独自在窗外,看到孙艺珍趴在病床上丈夫的胸前,静静沉睡。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一直在猜测该是什么样的结局。
会在一起么?
看这个场景,感觉导演暗示他们不会在一起了吧。
现实的力量强大到足矣把他们重新拉回以前的生活。
两个很安静的人,喝酒,散步,看海,甚至连上床都是安静的。
怎么给我的感觉总是压抑。
莫非他们清楚这不伦之恋注定不会有什么美好的结局,所以也不会不遗余力的宣泄?
但是,没有结束,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能用理智支配控制的。
“我是不是疯了”。
其实他们都没疯。
一段孽缘,尴尬的爱情。
如罂粟花般绽放。
但是不管什么样的爱情,只要是真心的,都值得歌颂。
各自回到自己的生活,在一个演唱会结束之后的夜晚,飘起了四月的雪。
白雪映衬下的梅花更显出她的鲜艳和生机。
这应该是对他们这场际遇的肯定。
于是彼此的脸上绽放出喜悦,泄露出顺从命运的轻松。
这场雪在人们的脑海中显得是那么温暖从容,当然也包括我。
电影最后,裴勇俊说:“我们…去…哪里?
”孙艺珍:“我们…去…哪里?
”我希望的是永远在一起,不管在哪里。
我愿意这么认为。
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会引进这样一部片子。
实在是没有什么感动可言。
题材还可以,但是这样一个题材需要特别强调对人物内心的刻画。
而片子中却没有很好的处理。
唯一的看点就是接近尾声瑞英在街对面的饭馆中看着对面旅馆里的仁洙这个镜头。
更加气氛的是居然把激情戏给剪了,这样一来这部片子就索然无味了。
表现手法一如韩国电影的含蓄、唯美,然剧情有着似曾相识的感觉,对了,是《蓝》和《花样年华》的结合体
整出电影,以极和缓的节奏进行,即使有波澜,也不见起伏.最后一个场景里,只有对话,没有看到人.这样的结局比较含蓄委婉.不过我深信,那个女声,是孙艺珍.只是电影结尾处的那一场雪,它完美的意境让我格外震撼.当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起的时候,缓缓的琴声亦随之响起.细细的雪落在男主角头发上衣服上,伴着周围满地的碎红.这样的场景不能不让我想起所谓的红白喜事,只是其中是喜是悲,或许只有自己才能体味.看到4月的那场雪,他们都寓意深刻望向远方.女主角眼神很到位地复杂,表达情绪混乱.一下勾起所有的思念回忆无奈与忧伤.在裴勇俊仰头一个深沉的叹息之后,切换镜头到几盏灯.那时的我是不是听见了电话的拨号声?于是春天花会开,虽然杂拌风雪,依然不阻这个季节的到来.忽然想起苏东坡先生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说.象极了最后的那场雪的意境:我们不看月亮,那好,我们看同一场雪.两个相爱的人纵使不能在一处,却依然是有某种东西可以牵连的吧?一张纸,一盆花,还是一场雪.人生无常,很多事情无法强求,只有退一步想了.即使不能在一起,只要彼此健康、安好.纵使隔万水千山,只要能在下雪时一同复杂一同忧伤,并且想起互相.也算得到安慰了.只是可惜了,那忧郁的琴声,那忧郁的人."春分过后的季节里 不停地下起鹅毛大雪开始奔向春天的太白山脉 重新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大关岭下初开的梅花也被深埋在雪中"白茫茫的世界里,零星的路灯."我们这是去哪儿?""你想去哪儿?"
很少很少背景音乐,这样的片子表示:导演很大胆或者制片方没有钱,孙艺珍和裴勇俊的激情戏很唯美
damn it
05年在电影院看的
垃圾
编剧挺有才的,整了个这么纠结的设定。还好最后算是有个了断,要不然得纠结死。就这样看完以后还是挺压抑的。
这个。。还是婚外恋
电影频道佳片有约,隐约记得还是配音
让人便秘的片子。
跳着看的....剧情满弱的
很多年前看的時候還小,現在再看才覺得這種憂傷的雰圍真的很濃厚。彼此伴侶的背叛出軌,帶給男女主角的只有無止境的醫院賬單、炤顧以及受害者家人的侮辱。兩顆受傷的心在漸漸的接觸中從排斥到惺惺相惜,再到最后跨出道德走到一起,這樣的愛情卻因他妻子的甦醒而終止。再相伴外出,可以不是最后一次嗎?
剧中拖沓,结尾出彩。
内容单薄,剧情沉闷。
我只是想問 你們是剛認識還是故知。
韩版花样年华
好闷,记住了片中生硬植入的某牌清酒。头一回看勇俊老师的戏,感觉上确实有点微妙…
韩国版花样年华 又名:四月的雪
第一部作品《八月照相馆》就是顶峰 然后每况愈下啊
首先表白男主很帅,其实就是典型的韩国电影从开头就能知道结局,情节也是慢吞吞拖拖拉拉的韩剧范
如果换其他人来演,可能会比现在要好!实在不明白裴大叔为什么要拍这个,不适合
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