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洋洋洒洒地总结完了第一集,竟然找不到了,气死我了。
论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
S3E11. unanimous decision 一致裁决 (这里的上诉庭是三位法官,三人要做出一致裁决。
)同理,陪审团做出的裁决verdict也是一致裁决,所有人都要同意。
一般情况下,书记员clerk会问陪审团团长foreman:" have you reached a verdict upon which you all agreed?"Foreman:yesClerk: do you find the defendant guilty or not gulity?Foreman: guilty/ not guilty. (这里可以看出来陪审团只做有罪/无罪的裁决,如果有罪,量刑sentencing 还是由专业的法官来)2. the appeal is refused. 驳回上诉一般情况下,上诉的结果有四种:the appeal court may:① affirm the decision 维持原判(这里的decision指的是初审的决定,也就是原判)②vary the decision 更改原判③set aside the decision and substitute a new decision 撤销原判并由上诉庭做出新的裁决④remit the decision 驳回原判到初审庭,并由初审庭做出新裁决3. fit sb. up 诬陷某人4. horse-racing corrupt 赌马贪污受贿/赌马作弊,5. pre-trial hearing 审前听证会 (案件类型不用,程序也不同,以后对于程序就不做过多解释啦)6. serve a life sentence 终身监禁serve 在法律英语中的两种典型用法:①服……刑/履行义务:此处就是服 终身监禁 刑。
②递送文书: serve the application on the defendant 将申请书送给被告,注意介词是on sb.7. te’stosterone 雄性激素8. kettle into 围困 squeeze tighter缩小包围9. riot gear 防暴乱装备,10. self defence 自我防卫11. go berserk 失控了12. EG evidence gatherer 证据搜集官13. undercover officers 便衣警察14. sequestration of witness 隔离证人此处,基于隔离证人原则,法官要求该警察证人不要与他人讨论案件,尤其是不能和本案的其他证人讨论,以免串通证词,影响证人证言的真实性。
15. pervert the course of justice 妨碍司法公正16. put yout case to the witness 质询证人17. conspiracy 合谋18. snatch team 突击队/缉拿队 19. schizophrenia 精神分裂20. psychiatirc unit 精神病院 pediatric 儿科--碎碎念-这集Clive 终于展现了他除了沾花惹草之外的本事,好几次在martha情感战胜理智的时候敲响警钟。
确实如他所说,Martha在David 案件中更多扮演的是母亲的角色,而非律师。
她并不是为David辩护,而是要拯救他。
在与指挥官警察对峙的过程中,Marhta说自己working on instruction, it's professional,not personal. 但在本案中,她并没有做到。
面对David,Martha忘了自己的本职,Lawyer are officers of the court.(not officers of their clients)
S2E2-足球明星冲突案1. mortgage fraud 贷款诈骗2. molest 骚扰3. shoplifting 入店行窃4. rape allegation 强奸指控5. vicious insult 恶意侮辱6. rubbing shoudlers 有意思的表达,几乎是摩肩接踵的英文直译7. null and void 无效8. grievous bodily harm 严重人身伤害9.
证人为被告作证
证人为被告作证上图中的小哥来为被告Jordan作证,证明Trent一直横向霸道,Jordan是害怕Trent才出手打人,出于害怕就可以构成正当防卫,进而脱罪。
小哥刚刚被Trent弄伤了膝盖,与俱乐部签署了保密协议。
他保证不说出此事,维护trent的公共形象,俱乐部则对他做出赔偿。
我们知道英国法是私法,private law。
也就是说私人达成的协议不管合理与否,道德与否,都要屡行。
这个保密协议也是一样。
那为什么他现在把这事说出来了呢?
这难道不就违反了保密协议吗?
原因在于: 如果你站在witness box 里面作证,保密协议在法官面前是不算数的。
作证时,证人所说的就要说是truth,the whole truth, nothing but the truth。
小哥必须说实话。
声明:毫无法学基础,不对以下言论负任何责任。
不过欢迎评论指出任何错误的地方。
silk这一季隔太久,我都忘了上一集在讲什么。
这一季的中心很明显了——在最后十五分钟,托米奇之口——不管是警察还是律师都太迫于让自己所相信的观点被认可,真相反而被掩盖;整个法律体系在输与赢得争斗中失去其原本的意义,最好赶快逃出去。
尚有余温的legal high试图告诉我们,律师并不是侦探,律师的职责不是所谓追求真相,而是帮助委托人赢得胜利;而本剧则反思律师们是不是太在意输赢,反而忽视了最重要的”真相“?
这样看来,也许是有趣的平衡。
让我们假设,宇宙中存在某种至高无上的神智(或者某种高度发达的文明所建立的律法条例,对于无神论的同学们),可以精准巧妙又恰如其分地为每一件事做出”正直“的判断。
那么,有了这份”绝对正确的判定“,我们人类的任务就是无限接近它:首先,承认人的智能是无法达到这个高度的,因此我们编造出”法则“,让规则来代替”人心“,提供更可靠、恒定、强壮的结论;然后,条例无法自动执行(也许某种高等文明发明了”判例机“可以LOL),因此我们需要人来解释条例以匹配千千万万情况各异的事件;再然后,对于不同人的解释我们需要有一个判定,鉴于没有任何个体能够确保完全的正确,那么我们交由一个群体来做出判断;最后,对于整个”法则系统“的运行,要有一个人得以从近似管理员但实际不干预结果的偏向性(而不是不干预结果)来确保这套系统的正确运转。
于是我们有了(各种律政剧里看到的)法律体系。
那么就很清楚了:不管是追求输赢还是追求正义,律师们和警察们一起在努力,从两个方向出发、利用平衡巧妙地接近所谓”绝对真理“。
那么不管是李狗嗨还是丝绸,所提倡的结果是一样的:让”人们“更了解这个系统是如何工作的,从而保证这一体系的正确运行。
对于追求输赢的,努力跳脱出判定输赢的规则,尝试以真相而不是判决书判定正义是否得到伸张;对于追求正义的,也记着并不是自己——而是包含了自己的整个系统——的努力,才让真相得以获得最妥善的对待。
如果是这样,我还能说服自己为什么你国的法律体系选择了由法官而不是陪审团作出判决:那些口口声声喊着”人民“的人,他们其实清楚地知道,我们的”人民“还远不够资格为自己、为他人做出判定。
(不服气吗?
翻出你的租房合同,看看它包含了你实际遇到的情况的百分之多少?
)Our people is not prepared to be LAW MEN.(硬拗英语何苦嘞……)当然我也仅仅是猜测。
整个宇宙有着漫长的过去以及总有终结的未来,也许并不在意中间某个渺小星球上转瞬即逝的文明罢了。
所谓“绝对正义”,也不过是因为相信“总有方法让人们更好地活下去“而成立的。
但你总要相信点什么,不是吗。
其实第三季从选案子上就挑了一些敏感的社会议题,示威游行、同性恋、穆斯林、安乐死、职场性骚扰。
Matha一直在追求胜利,为此可以付出自己全部的热情,她和被告之间不存在第三个人。
Matha有一个技巧是去引导故事、给出模糊的证据、用热情去说服。
她会胜利,当她的客户讲出了真实,当她自己主动发现了更多的真相。
但是当她找不到支持观点的证据时,这其实就是政治。
政治不问对错,只看你是不是赞同我的观点,和我站在一边。
Billy性骚扰的事情上,Matha可以无视事实为Billy辩护,这是律师的本能,把黑的说成白的,她的技巧纯熟到她会为此攻击对方,说对方是liar、有图谋。
从警察到MI5到黑帮,Matha都认识到他们会联合做伪证,证人已不再可信。
如果一个人已经不再打从心底相信人和制度,她将不再能分清黑白,也无法发自内心的相信自己的被告是清白的。
当她失去了信心,她也不再适合做辩方了。
英剧的现实感从来都是扑面而来的,这是一个Bad ending,也让我们知道终究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
1、即使在鼓吹民主自由的西方国家,即使父亲是法律人士的所谓上流阶层,触怒了专制机关也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2、到底是球场威胁霸凌,还是借机报复球霸,有时候法庭上的真相也不过是律师策划展现出来的剧本而已……3、玛莎已经渐渐显露出自以为是甚至飞扬跋扈的那一面,也就是为了在法庭上获取胜利开始不择手段……瘫痪女孩的悲剧每一个人都不愿意看到,但是玛莎为了所谓的真相,重新撕开这个家庭刚刚结痂的伤口,甚至可能让一个懵懂小孩终身背上亲手结束姐姐的道德负担,你真的做对了吗?
4、玛莎彻底黑化:寻找对方漏洞加以攻击,本来就是律师的工作手段,完全无可厚非。
但是为了赢,多次干扰克莱夫作为“法庭特别顾问”的工作,从中套取信息,靠军情五处程序上的缺失强行洗脱当事人嫌疑,赢得很不硬气,也不光彩……5、律师应该维护代理人的利益,这无可厚非,但应该立足于至少能在法庭上证明是“真实、客观”的证据开展辩护,即使其证据并不一定是真实客观的。
对于曾经留下过刻骨铭心的感情的前男友,玛莎居然玩起了看着对方的眼神决定辩护策略的玄学。
这跟比利企图用“我不是个男人”来洗脱性骚扰的罪名,有什么本质区别?
他对兰的所作所为应该没有性暗示的色彩,但是归类于上位者表达对对方的全面掌控,一点问题都没有。
6、“公诉和警察文明的弊端”,当然,在这一季里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刑讯逼供、恐吓威胁、削足适履为“认定”的犯罪嫌疑人寻找甚至制造证据。
比如,最后两集的肖恩案,不论最后或者背后的真相如何,指控某人谋杀罪名,没有目击者,没有嫌疑人口供,没有找到凶器、血衣或者其他直接证据,就凭办案警官“从业20年的经验”,甚至找来与嫌疑人有经济或感情瓜葛的人作为关键证人(虽然证词也只是证明了个寂寞),那也未免太草率了一些。
所以,虽然被每个法庭所标榜,但是却被每个法庭忽略的,真的是真相吗?
那破灭的必将迎来新生。
玛莎的火焰不会熄灭。
《Silk》让我看到法律和正义是多么岌岌可危。
在制度里,有的只是一套话语对抗另一套话语,用故事描摹摸不清的事实。
个人在这里面是多么渺小无力啊,每一个细节又是那么过分的强大,有决定性的力量。
也许这终归是一个谁的声音响谁正确的世界,无论庭内庭外。
一瞬间我回到了关注安柏德普庭审的那个时候,想要呕出卡在喉咙深处的愤怒。
也许在职业道路上,最终还是会回到对自我最初的叩问,“who I am”。
我想要追寻的是什么呢?
对于有些人,一个目标就足矣,对于玛莎,只有有答案才能走下去。
多么怅然又有重量的结局,她远走,办公室主任继续被白男占据,政治和私情挤在这个小办公室里翻涌,有人酗酒,有人已去,有人将死。
辩方不再,理想不再。
同一条街口,从初级律师到皇家律师再到离去。
最后说点不喜欢的,探讨死亡时大谈masculinity看得我很厌倦了。
权力和性那么密不可分,性骚扰就是性骚扰。
个人认为作为全剧的终结,编剧是有一定的现实指示的。
但是看到后来觉得就我现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智商情商而言,根本就不能很好地区分,以至于会有一些怀疑以及肤浅的认识,然后就不会深究,或者是明白自己就算是深究也不能够最终弄明白什么。
剧集探讨的内容以及内涵还是挺深刻的,也许它向我们展示了律行精英的生活,虽然我不能判断是基于现实还是戏剧化点。
当时我就在想,也许每一中精英阶层都有自己的困顿要面对的,相对于一般人,只不过是他们面对的东西更加本质而深沉。
在豆瓣里看到这样两段话,还是挺好趣:“最后Martha站在所有人面前问:我究竟是谁?
这一问题既是剧中角色困惑,也是刑事辩护律师乃至整个体系中人中的道德困惑,虽然实践中每个人都以专业态度将这一无解问题掩盖得甚好,但终究还是不能消除它的阴影。
”“电视剧告诉我们珍爱生命,工作只是工作而已。
爱所如家的Billy病入膏肓,只有工作的Martha失去了工作,喝酒泡妞两不误的Clive继续顺风顺水。
还是洗洗睡吧。
”更加超越点或是更加大而化之地说,其实人生在世,无论什么行业,我们总是会面对很多的困境,甚至会是触及到道德和信仰层面。
而这中间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信仰,这样才不至于迷失;并且要不妥协,即使有过跌倒,即使前路充满荆棘。
因为既然我们选择了卓越就必须面对更大的挑战。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看看那些律所精英的生活,你会明白生活并不是那么简单,是非爱憎并没有那么单纯。
PS 个人感觉在第一集里全集的节奏和前面很不相符,过于舒缓和感性。
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到现在才看,像小时候总爱把好吃的留到最后。
前面几集快要看不下去,所有人连Martha都变的那么不professional,只剩下老Billy还是熟悉的。
看评论都在说第六集怎样怎样好,所以还是期待着看到最后,看到Martha 职业信仰的崩溃,很感人,很深思,但是还是怀念第一季那个坚信innocent util proven guilty ,一抹鲜艳口红,深夜就着啤酒看卷,戴墨镜开保时捷的Martha。
有信仰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为了信仰而工作是一种幸运。
第6集之前的Martha,身上一直散发着这样一种光彩,她不是没有过迷茫,可是每次她都能说服自己,继续为client 而 fight, 她的信仰是如此的坚定,以至于即便是到了第6集,即便是她独自一人站在桥上,我仍然相信她会理一理头发,补上些口红,重新走回chamber。
真的就是这么结束了吗?
可是留下来做什么呢,shoe lane已经没有她的位置,Billy也无法再保护她,Clive也终于和Harriat正式合作了。
其实Martha是一个挺理想化的形象吧,除了有时选择性忽略client可能有罪的事实(这些本来就应该是辩护律师的职责),以及违反规则为自己的前男友辩护之外,她几乎是没有污点的。
不像那个不靠谱的Clive又是要偷偷换所,又是向法庭隐瞒证据什么的,而且不管是pupil、solicitor还是clerk只要是长得不错的女滴都要来一下。
也正是因为Martha是一个理想化的形象,才会发生信仰的崩溃吧,如果因为永远没有真正的truth就受不了,大概是个律师都得崩溃了吧。
真正的事实永远不能被发现,只有法律事实,这就是程序法存在的价值所在,这是和无罪推定原则一样基本的法理。
所以说到底,Martha姑娘就是变了,一点都不professional!所以现在开始吐槽:这个Harriat是哪里冒出来的呀,怎么那么讨人厌,一天到晚嫌人家歧视女性,跟BIlly大吼那一出完全看不懂,她自己先让人家Billy滚回家的,BIlly就为自己辩解了一下,怎么就变成欺负她了,为了Amy义愤填膺嘛,那么跟Clive又是哪一出呀,Billy只是说她跟Clive调情她就蹦了,怎么直接在chamber里就上了?
这是示威的意思嘛。
貌似她的律所的全部工作就是孤立Billy以及拉拢clive,除了一个Nicola,再没看她弄来别的案源了。
shoelane怎么弄了这样一个人来呀。
然后说这个Amy,简直就是无力吐槽呀,她的职场里除了调情没有其他东西了?
动不动就投诉的无知少女都能进chamber,Niamh和NIck情何以堪……话说第一季里每个配角都好有戏,到第三季就只剩Martha和Billy了。
Clive更加是boring,整个一集都在犹犹豫豫,一点么有silk的样子,被说是傻dolphine真没错。
Accidentally read a review on Silk. It mentions that the justice procedure of the Law of England & Wales is a procedur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ruth agnosticism, which means it despises the pursuit of the truth. Thus neither of the prosecution and the defence can regard themselves as equalling to the justice itself. What they perform is just to protect their clients' interests. This is the ultimate justice the law can grant to the beings to protect themselves. That is, innocent until proven guilty.However, this arouses a controversial debate on barristers' ethical duty. Theoretically, a barrister owes duty of not misleading the court. This duty comes first When they represent their clients to seek for a justice conviction. Therefore a barrister is not allowed to represent the client if he or she has the knowledge of the crime commitment made by the client. Otherwise it will amount to contempt of court. What the barrister can only do in such a situation is to cease the representation relationship to protect the justice of the court. Nonetheless, since the law practice industry is the derivative of current economic demand, most lawyers, usually intend to represent clients and maximise the clients' interests by shunning the truth deliberately. This is the formation of grey area.Back to the series. Season Three explores what the lawyer and the justice system can do when confronting the truth and humanity. Martha Cestello is built to be a figure of justice. This justice more likely represents the sympathy to the weak side, rather than the pursuit of truth. Just like Martha says the justice (for her) aims to providing best defence for the client. She is always doing her job based on a barrister's intuition and her obsession of the truth. But such a basement could be voidable. The case of extradition proves the voidability of the powerless intuition on her not guilty assumption made to the kid who seems innocent when facing an incontrovertible evidence. Another case is about Martha's ex. When she finds out the name list, she is totally convinced that her ex is the murderer and neglects the most obvious evidence that the murderer is left-hand, but Shawn is not. Because her belief has been a little bit conflicted by the extradition case at that time. It is easily to see her emotional struggling here since she has assured the 'truth' that Shawn is the murderer. But she chooses to represent him continuously even this is an obey to both her belief and the enforced obligation posed on a barrister. At the end of season 3, Micky Joy crushes out the truth, but the court gives the direction of not adopting Joy's testimony since it does not comply with the juridical procedures. This is so ironic. When the trial is finished, Martha has completely lost and asked: who am I.In the end, Martha's disappearance and Billy's cancer seem to be a metaphor that being symbolic for an era curtain that belief of justice is no longer exist in a contemporary law practice. Clive gets the chairman position only because he can ensure the case amount for Shoe Lane, which turns out that the value of justice has become the value of lawyer fee. English series are so ironic.
第三季开头,martha一如既往的全力以赴为客户辩论,不断的找寻着客户无罪的证据。
到了帮助恐怖袭击的学生的那个案子,在martha的帮助下,学生最终成功的没有被引渡到美国,相当于not guilty。
最后clive告诉martha,那个学生确实帮助了恐怖袭击,在空旷的大厅里,martha呆看着学生离开。
觉得那个时候martha的心里有东西在慢慢的倒塌。
然后最后一个案子,帮助前男友,在法庭上不断的发现前男友的谎言。
他们回忆起来都会笑的情话,原来不仅仅是属于她,被他说给很多别的女生听。
在这个案子里,martha真的不是原来的martha了,她不再冷静,完全没有找不到突破口。
即使认为前男友是无罪的,但是又在发现预订周围房间的名字都是高中同学后,慌乱的跑出去吸烟听歌,试图镇定下来。
在这个案子中,martha拥有的东西在一件一件的失去,billy癌症的扩散, clive的渣, 然后前男友被判有罪。
最后发现因为自己的失误,遗漏了关键的证据,导致无罪的前男友有罪,之前很多次帮助有罪的客户得到无罪的结果,却让真正无罪的在乎的人被判有罪。
martha说的最后一个台词是 Who am I, 之后是她离开鞋巷, 沉默的走在大街上。
最后martha听到billy喊的“miss”,回头。
之后在billy&jack看来,martha就这样消失了。
再见martha
《逍遥法外》追到冬歇,偶然发现《皇家律师》。
常年浸淫重口美剧,第一季的《皇家律师》很是惊艳,周末熬夜看完。
其案件之简单,人物剧情之不那么狗血,让人停不下来,好像正常的律师职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盗窃、强奸、种族歧视等各种案件,还穿插着pupil的小案子,酒驾、宠物等等。
第一个案子女主就败了,即刻打破主角光环,后来的每一个案件都集中注意力看她的庭审好在哪儿。
Martha很有魅力,沉静、低调,思路清晰,夸张的表情都没有,为每一个当事人尽心尽力,事务所的政治斗争毫不关注,一切都是秉公办事。
清楚自己想做想要的并一直做下去。
孩子要留就留,跟爹还是好朋友,就只知会你一声。
第二季就有点重口了,黑帮家族,残忍谋杀。
第一个案子里Martha也太单纯愚蠢了,为了胜利而胜利,她想不到XX家族会杀害大高个吗?
人家是律师嘛,职业就这样,谁还管法庭之外的,要怪就怪黑帮太坏,怎么能把这笔账算在Martha身上呢,她又不是圣母,再说肯定是Martha太单纯了,谁能想到他们有这么坏。。。
是,很有道理,可我还是觉得Disgustful AngryMartha最初败诉的案子,孕妇藏毒,事后沟通想帮她上诉时了解了案件真相,当事人不想上诉,I'm safe here. Martha 握着她的手,无言胜有言。
即使是法律从业者也有触及不到的黑暗角落,Marhta不会义愤填膺地追到X国找那几个男人给他们定罪给孕妇伸冤,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即使当事人选的是15年牢狱之灾。
第一季的Martha是明世理的。
大高个挖眼案,大高个是有点弱智的,Martha有责任为他争取最好的。
Clive就提醒Martha要大高个知晓说真相的后果,大高个简单的认为Mr.黑帮已经不在法庭上了,听不到他说的话了,所以他才举证。
Martha是有误导大高个嫌疑的。
For what????
致当事人利益于何地?
就为了胜利胜利,真相真相?
都怪编剧。
我不觉得有这么坏这么嚣张的黑帮。
第二季的案子更骇人,真相也更为重要,大都是被Martha逼着说出了真相,原来这么有苦衷,not guilty!从轻处罚!
当事人大都藏着掖着不说,for what?
连律师都信不过还指望谁来帮他?
(真正的凶手自热会藏着杀人真相不说---这是常理。
MarthaMartha代理的大都是有苦衷不愿意说的人。
)第一季不是这样的。
庭审,庭审,we don't know the truth,双方当事人都是正义脸,“他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不,我是有苦衷的”,控辩双方实力相当,没有多么真的真相,全靠律师对已有证据的解读。
第三季越编越离谱了。
案件越来越大了,国家阴谋都编进来了。
MI5。。。。。。
Don't know why,很是反感国家阴谋类的美剧英剧。
质量上乘的电影倒也没什么。
Martha 也没有沉静的魅力了,怒吼,激进,夸张的表情,庭审越来越像表演,没有冷静的理性,和美剧的情绪化女主有什么区别。。
哎。。。。。。
真是纠结的打分,这一季固然仍有很多精彩的细节和思辨,但是人物关系不得不说是有点狗血,前两季Clive对Martha自然是有好感可也不会这么直球告白,最后一集Martha的信仰崩溃离开鞋巷事务所作为全剧终的大结局,也很不尽人意。至于大家都痛骂Clive渣男,敬佩怜悯Martha,我必须提出反对意见,Martha在这一季里,太过感情用事太过固执,Clive才是更理智更冷静能胜任工作的那一个。Clive已经做得够好,一直陪在身边,该出力出力,该提醒提醒,该安抚安抚,你也不能要求人家永远热脸等着冷屁股吧?唉,俩人这脾气性格如此互补,真应该在一起的。但这并不是代表我就不爱Martha了,能这么坚持自我,不惜为之失去工作、失去朋友、失去爱人,堪称伟大
所有系列剧都有个缺点就是不能保持人设的一致性,Miss Costello becomes more and more emotional.
情节,节奏,人物性格彻底跑偏了
这剧和我三观不合,我喜欢的角色大家骂,我讨厌的角色大家夸。还好也没后续了
Clive这个渣!最后的案子玛莎姐参杂了太多的个人因素 以至于到最后连关键的线索都没想到
#跳电影# Great Series.
总是赢了不该赢得,所以最后输了不该输的。不怪Clive最后对Martha的背弃,因为他对martha的深陷一直看得很清;钦佩billy对Martha的不求回报,只有他一直爱得深沉。Martha走下神坛,最后的迷走,是那么真实的神来之笔,虽唏嘘,但却又很容易就接受了。三季最佳。
人设大崩导致非常难看,案子也没那么引人入胜。Matha第一季的冷静和案件情绪终止脱离完全消失被偏执而取代。billy骚扰实习生导致Matha的理解和对实习生的开炮简直是莫名其妙,英国人也流行“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吗?Clive的人设倒是一以贯之,左右逢源假装正义的小人,既要装深情背地里狂滚床单,真正爱骚扰实习生结果还取得了实习生的同情……以前Matha的自尊心和善恶观被击碎的彻底,真相不重要,正义也不重要,那在坚持全身心相信自己的客户是无辜的无罪的重要吗?无解……
编剧和导演是不是只能顾全一个主角?上季的Clive、这季的Martha。Martha从追求真相到依靠辩护技巧的转变毫无铺垫,突如就给观众糊一脸。
啊就这么完了,第三季感觉全员降智了,结尾一脸疑惑,哎
已经很少庭审剧每集都停留在比较高的水准 探讨法律的精神 The Good Wife大多都是庭外的戏了 虽然好看 但是庭外了。
所有愚人节前后完结的剧集都是在耍流氓!
6集出完后才开始看,不是故意地攒着,而是前两集看着没那么起劲,就像刚开始看这剧的时候一样。但看到中部时,才想起来为何会疯狂地爱这部剧。最爱的剧之一,皇家律师,对它的喜欢就像是开头和结尾时的Joy Division,love will NOT tear us apart。
她忽然矮下去 成了一个高些的普通人
season3看不下去弃掉了。
难过被砍了。Martha走了,Billy也不久于人世,或者这样结局才是最好的吧。
第三季开始假好人了,虎头蛇尾啊!
第三季什么情况……
为什么第三季为了突出女主把别人都写成了傻子,有成功有失败那才是真正的人,何必为了女主赢而弱化他人,不败的律师也太不真实了。
潦草的最后一季。倚靠豆友精妙的解读和编剧在推特上无力地阐述不会继续写下去的女主的结局来调和观众的失望。拖曳做作毫不缜密的剧情并不精彩,甚至蠢,越来越悲情的人物走向和戛然而止的结局令人心酸。辩护本身其实与正义无关,与真相无关,胜利才是关键。还是没有一部律政剧可以超越Legal Hi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