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双方都高智,真的爱住了,虽然结尾打败四手还是用了一些无法解释的纯爱之力哈哈哈。
反派的小女孩真的长得好可爱呜呜。
潮和慎平巨巨巨搭,两个人都不会因为恋爱脑误事,反而因为对对方的爱而成功一次次脱险很难不磕澪和朱鹭子,虽然窗的人设我也很喜欢。
影澪和澪是什么绝美双子组合!
影澪不会害羞打直球杀人贼快,澪就是甜美喜欢害羞的小可爱,再加上共同的记忆,她俩站一起不要太搭!
超超超级喜欢双胞胎姐弟俩,是御姐+一丢丢傲娇的推理之神&可爱帅气武力爆表的弟弟组合,并且因为公用身体真的会多很多很多羁绊,最后日鹤死的时候他们才以那种方式看到彼此真的哭死我了最后一切都结束了,大家都不受影子的影响,一切都是最好的结局,“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个平凡的日常,也许就是连续发生的奇迹”,但是大家也都没有一起战斗的记忆了,少了那些因战斗带来的团结和羁绊,总有一种失落感和缺失感。
和平日子里的人似乎就是这样,少一些羁绊、多一些安稳。
恭喜死魂曲动画化!
核心谜题是死魂曲,另外有尸鬼和石头门的色彩。
看到天降大鲸鱼那里真是笑了,咋不弄个堕辰子出来,羽生蛇村的完全重置版。
而弄个萝莉当boss这设定,像极了尸鬼。
大家一起洗白白,真爽。
我极其讨厌这种加害者值得被同情的想法,那谁去同情被害者?
是你自己想当坏人,就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别跟个幼稚鬼熊孩子一样,天天抱怨生存空间太小。
全员工具人,没有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慎平尤其没有任何魅力,还俯瞰嘞,咋不去当B21飞行员,让你俯瞰到爽。
潮这角色设定很明显,天然冒失娘,贪吃活泼,稍微有点无神经——加在一起不知为何让我挺讨厌的。
全员很明显是为了作者既定的目的大义凛然全力以赴,主角努力演主角,坏人努力演坏人,没有一个角色是能立得住的,也完全没有石头门那种悠然与末世的冲撞感。
石头门是死宅本色出演死宅,夏日重现那是普通人甚至现充故意扮演死宅,故曰媚宅。
观测者不孤独了,团队合作开副本boss,作品中反复提及二次元游戏和三次元的对比,就好像一直在提醒你,“游戏玩到八周目咯,快找存盘点!
游戏玩到十周目咯,马上通关!
”人活着就会死,你愿不愿意,也只能放手,这个主题是挺沉重的。
但是编剧问题太多了。
本人看来,所有感情线可以全部删掉,因为人物之间根本没有感情互动,有的只是既定任务的完成,作者推动剧情的目的性太强了,致使每个角色缺乏自身的目的性。
作者驾驭剧本的能力一般般,loop系这些年太多了,本质就是沙盒游戏。
17集以后剧情明显衔接不下去了,解谜番变战斗番,而核心谜题一破解像我这种老宅简直笑了,2003年死魂曲就出品了好嘛,看了个寂寞,全篇唯一期待,等一把我的宇理炎圣剑!
(额,这次圣剑的形态是把女枪。
) 在过家家和拯救世界之间摇摆,攒底的neta还是二十年前的老梗。
唉,为啥评分这么高?
可能这两年能看能打的番真是太少了,大家把期待都调低了吧。
把本作根本定位看成是爽片,年轻人看看应该挺爽的,现实生活已经这么无聊了,爽片也没啥不好。
bangumi评分7.7,我感觉更合理吧。
https://bgm.tv/subject/326895
首先我想说这要是让十四五岁的我看的话肯定直呼这剧情牛皮的不行,然而对于现在我这个看了十多年的老宅来说画风剧情音乐和这个随着时间推进复活时间点的设定都不错,但到第三、四次循环开始急转直下,再到后面直接躺平想怎么拍就这么拍毁灭吧,当热血番补完就好。
其实我感觉给这片打分高低完全取决于看动漫的多少和期待值。
一个没怎么看过LOOP系列作品的小白和玩了寒蝉和ever17的再看这个那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
随意的翻了翻那些发影评的朋友的主页,普遍打低分的看什么都打低分,给高分的亦然。
其实两边说的其实都没什么毛病,只是基准点不同。
近年来动漫产业也确实是真的是越来越摆烂了,大部分作品就只是披了个有趣的反套路的皮,里面还是那些陈年老套路老梗(烂大街的男主老好人人设+标志性的中二台词+疯狂夹带私货说点看着很有哲理的台词+大量心理活动/解开心结+几乎全员好人+反派永远死于话多)等着老宅们上当。
这部亦是如此,只不过其他方面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开头看着还是很舒服的,与其说是悬疑不如说像RPG游戏,不断地积累经验值(加设定)攒装备给boss一击必杀。
至于各种各样的小问题想必其他影评该写的也都写了,我只想说个我觉得的最大问题:作者给反派的设定太无敌了,且这个boss全程都在干预,想通过反派压倒性的实力+智商在线体现主角团的艰难和绝望,然而这只是给观众看的。
换句话说从观众视角你会觉得这反派太强了,然而带入反派视角就会发现逻辑根本就狗屁不通。
之前的各种失误先不提,早在第四次轮回结束之时反派就意识到只要杀掉没任何战斗能力的男主就行,在当时四手压倒性实力面前简直不要太轻而易举,事实上第五、六次循环也确实如此。
然后反派们就开始了一系列看起来和主角的斗智环节,看似思考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实际上毫无逻辑的操作(最牛皮的还是那个正面开团)。
与其说主角团一直在Game Over的边缘徘徊,不如说是作者让观众有一种马上Game Over,全程牵着观众鼻子跑的感觉。
所以看到后面我已经开摆当热血番来看了,默默的看着作者用「我爸爸说」「我爷爷说」疯狂补设定,看着主角光环把反派干掉完结撒花。
还回到最开始那句话,这要是小时候的我来看肯定高呼牛皮神作!
反过来说我小时候入宅的Angel Beats!和SAO抛掉滤镜来看也不过如此。
毕竟这类作品的99.9%最高也就能到这种高度罢了。
为什么那个菱形医生和他女儿帮杀人犯,也就是boss的忙,处理尸体,隐瞒犯罪事实,还帮忙boss运尸体,增强实力,帮了几十年,来一句对不起就悔过了,就能加入主角团成为正义的伙伴了,我真的无法理解。
还有16集最后,那个医生对他老婆影子流泪悔过一群人刷太好哭了,好哭个屁,那医生对他老婆说你死了我怎么办,你不应该去死吗?
主角他爸妈也是boss杀的,这医生知道不报警,帮忙运尸体给boss吃,要我是主角从他嘴里知道情报后立马把他宰了,这医生按照律法早该杀几千遍了。
无语,这部番剧情好悬疑好,三观无语。
《夏日重现》给我带来的满足感实在是很难用短评说完。
它令我想起了自己儿童时代沉迷于冒险故事的时候,对,就是《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阿姨》还有《绿野仙踪》《纳里亚传奇》《彼得潘》之类的。
对“故事”本身这样地沉迷,在我而言仅由儿童时代有过。
而且就算儿童时代沉迷于故事的时代,我看的那些故事也很少有百分百令人满意的。
不满意的地方有很多,那个时代哪怕是最优质的儿童文学作品,都在叙事上不那么让人满意。
或者如同尾田仔说的“在冒险里获得的奖赏无法带到现实中”——还能有比这更郁闷的吗!
你在故事里拯救了世界!
回头你还是是一个平凡的小孩,要老老实实上学将来当社畜!
你拯救了世界!
什么也没得到!
还要去当社畜!
我说得不是别人就是你啊新版EVA!
头就起很远,一般来说我写评论不会太提个人喜好的事,提这些完全是因为《夏日重现》让我充实了儿童时代完全沉迷于故事中的那种沉浸,我在小舟潮被四手干掉的那一集看完当晚PANIC发作了,这真的是跟小孩听了恐怖故事做噩梦一样的反应,也从侧面令我惊讶于我竟然这么喜欢这个故事……同时作为一个成年人,一个比起三顿饭更喜欢故事的人,《夏日重现》的结构美和高超完美的技法给我带来的喜悦感简直难以形容。
稍微懂一点的人应该都能看出这部番在叙事上的层层递进是多么的精妙,作者堪称写故事的大师。
从第一集慢慢开始,在洋溢着青春哀伤令人甚至以为这是一部现实向的青春恋爱故事的同时,诡异的调子一点点蔓延,一直到最终迎来令人目瞪口呆的结局。
这样巧妙的技法从头一直贯彻到位,堪比一部技巧完美的交响曲。
每一个声部恰如其分,每一个章节每一个和弦都精细打磨。
转场和转场的衔接,故事的推进,克制的回溯,高潮的展开等等除了完美还是完美。
而更令我难以相信的是,故事本身也不落俗套。
对我来说,看一部电影的前半猜到后半的剧情,看到一个扣预测接下来的发展乃至结局,完全猜中是一点也不稀奇的事。
然而就是这样的我,在看《夏日重现》的整个过程中,完全无法预测下一集会变成什么样。
这是由大师之手精雕细琢的上好佳作。
这样的体验,在我人生中也极稀少珍贵。
除此之外,是对人物的喜爱。
一开始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想看它,是在某处偶然见到了小舟潮的剧照。
“这个女孩子好美,我想知道关于她的故事……”而看完故事以后,我也再次意识到小舟潮简直就是我童年时代憧憬的女朋友。
如果有这样一个女孩子在我身边,我不想和她做朋友,也不想做她的姐妹兄弟,我想让她成为我的女朋友,想成为慎平!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这还是爽文爽剧的节奏咯?
……另外澪的“绿茶”气质也非常棒。
在男性作者占多数的业界,像这样准确刻画出女性心理的作者极少。
我说澪就是个绿茶,但这里不是贬义。
她的“绿茶”有一种非常可玩味,非常有魅力的气氛在里面,何况岛民少女的健康肌肤、运动能力拔群的身体和清纯的齐耳短发。
和慎平在房檐下避雨时,实在没忍住说出内心话的她,谁能够对此不心动呢。
影子澪是另一种美,像一个坚定的士兵,面无表情挥刀的模样实在太美了。
对,就是美。
有谁察觉到朱鹭子使役的两匹影子名字出自《哈姆雷特》里王子的那两个被派来刺探他是不是真疯的朋友。
光是这种起名的恶趣味,就足以证明朱鹭子是一个文学少女。
她也非常地有魅力。
沉静地,富有威严地,安静而暴力。
我喜欢她和澪,也喜欢窗和澪。
最好三个人在一起……还有拿着大锤的南云老师的身姿,等等。
一些显而易见的美无需多言,一般观众也自能理会。
总之,《夏日重现》确实是能写入我个人观影史(乃至所有的书本里的故事)TOP5的作品。
如此强烈的满足感、如此令人喜爱的人物,如此美妙的结局,像一个光怪陆离惊险十足最后又安然返还的梦。
是我童年时没能体验过的奢侈。
让我觉得能够活到现在实在是太好了。
从《海边的卡夫卡》到这部《夏日重现》,少年故事一直都是我心里的偏爱。
整整24集的循环已经让人对“影子”和所有重复的场景产生了深深的恐惧,所以最后一集的“夏日重现”,在りりあ的歌声下让人止不住地想要流泪。
再正常不过的小岛所有故事里死去的人都还静静地活着,或许是日落光辉沾染整座小镇,才让平凡日子如此动容。
不再是恐怖片的诗织妹妹在凶大家赶紧关冰箱门
根津爷爷的妻子也活着,杀奶奶影子那段太心痛
正常传宗接代的雁切还是让我莫名紧张一下日落海边,慎平和潮玩起“影子游戏”,在前面那么多集强调如何抓住影子的紧张情节之后,这一刻,影子也回归了平凡又普通的存在,在两人影子重叠之下,显得温馨浪漫。
就这段相互抓影子的平静感,谁懂啊!
不得不感叹这个设计,作者想必想了很久吧;又或者是为了这一刻才写了整部作品。
捡贝壳的纯爱感还是打动到我了其实整部作品看下来,无限循环的情节确实还算喜欢,但前中期的人物许多行动实在笨得让人无语又生气,虽然想想都是17岁少年的设定,但日漫角色的矫情,あのあの得实在让人烦,还好中后期大家都A了起来。
我说就为了这个画面追了这个番不过分吧尤其是根津老爷爷还有南云老师,全程都很帅,果然,是靠谱的成熟的大人啊!
根津爷爷这段盲狙谁看谁不燃?
龙之介的战斗力和南云的身姿印象深刻到最后决战的时候,说实话都忍不住快进了,但结局确实感动到了,没想到还是个纯爱番。
当时间终于来到7月25日,终于来到的新的一天的第一个画面,竟然是我超爱的草莓哈哈哈哈……果然,狮子座才是纯纯的夏日之星。
夏日,海岛,奇幻,少年,仅仅是这四个单词,都足够美好了吧。
远离东京的海岛上,奇幻的故事开始又结束了,生死轮回之下欲望与勇气如花盛放,像是都市经济下悠扬如歌的寓言,也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唤醒着什么。
一想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在做着动画做着电影,做着我们梦想中的创作,为着生活卑微生存的自己又多了一份坚持下去的力量。
继续加油吧。
看完夏日重现24集,反正主线已经结束了,最后一集也整不出什么风浪,直接补了结局的漫画开始逼逼。
半年番总算迎来完结了,先说一句完结撒花。
前半季逐渐摸清循环路线,后半季不断在每个关键点扳回一局,尽管不断反转,但终究扭转乾坤。
虽然这个结局是把故事的循环给接上了,但感觉更像是跳到了另一个平行世界,所有人都遗忘了,甚至不曾经历过,只剩隐约有印象的慎平,好像“这样守护他们就够了”。
不像石头门0那样,在主故事线开了一条分支,但最后又回到了主线,这个支线的出现是为了确定主角的决心。
正片制作出来太普通了,全靠剧本抬着。
画面上我感觉这个制作组已经尽力了,毕竟本身就偏文戏,讲故事的过程中能增加些节目效果,至少不会太乏味,颜艺造成的反差感就很有意思,明明都是帅哥美女怎么会有这么引人注目的颜艺()打戏方面不是我不好评价,而是好多动作太像MAPPA巨人了,经常出戏。
除了这些之外,我印象里只剩下那无穷无尽的PPT演绎,罢了,毕竟剧本是真牛啊,剧本不乱动就算胜利。
我觉得问题最大的,还是配乐这块,该用配乐烘托氛围的时候直接关了音响,转折点这种该突然平静或者换BGM的时候就不停歇地轰隆隆,非常的不合适,很难入戏啊。
而且有这么好的oped,为什么不整几个神插入啊,大伙都喜欢op1结尾慎平枪指自己的镜头,结果正片里就这么过去了(悲)到第24集才开窍。
配音的话,慎平是花江夏树配音的又一位痛苦男孩,鉴赏太多了还是端下去罢。
全部人都是说话带着口音,挺有意思的。
只不过我更喜欢听官腔。
总的来说,夏日重现这部动画把一个好故事讲完了,但演绎效果不是很出色,有点一板一眼,不过能平稳落地也是很好了。
像影澪一样直面自己、接受自己2022年4月,《夏日重现》开播,宣传海报上,夏日炎炎的海边,湛蓝的天空上有大朵的白云,青春、帅气、美丽的主角团们,手上或拎着铁锤,或拿着小刀,或握着手枪,或扛着狙击枪和看上去不知道是什么武器的枪。
看画风就是我不感兴趣的恋爱番,于是没有加入追番。
2022年9月,初秋时节,深圳却还是秋老虎天气,炎热得仿佛仲夏。
我无意间刷到我关注的一位科普博主推荐《夏日重现》的微博,那条推荐微博里只有简单两个字:强推。
我果断下坑,是的,我就这么肤浅地认为,同好的推荐一定符合自己的兴趣点和审美点,翻车概率约等于零。
更令人开心的是我点开特狗影视,发现9月下旬,《夏日重现》刚好更新完,就是说我还不用蹲坑,简直鹅妹子嘤。
看完全剧,我的结论是这种主题和类型的动画片,简直全方位戳中我的审美点和欣赏点。
除了有个别埋胸、露内裤、无意闯入女生冲凉现场等比较庸俗的镜头,这部动画叙事效率高,叙事节奏舒服,剧情完整流畅,角色饱满立体,美学和听觉效果可打满分。
我认为最有意思的还在于《夏日重现》的主题,以及这个主题启发我的思考。
和歌山市日都岛上出现了影子怪物,这种怪物以摄取活人的信息为食,并以扫描活体的形式摄取走活人的信息后杀掉本体,成为本体的复制体继续活在日都岛。
于是剧中有本体,有本体的复制体,比如女主潮和影潮,澪和影澪。
其中慎平的影子由影子母体波稻复制,于是影慎平也拥有慎平的能力,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设置。
反派全员智商在线,慎平拥有观测平行世界的能力本来要更胜反派一筹,结果影子慎平几乎复制了慎平所有的能力,包括思维逻辑和智商,于是每每新的一轮循环开启,我都以为这次主角该大开杀戒,力挽狂澜了;结果反派们对主角团是实力和智商双重碾压,导致这部动画片都可以改名为:慎平的花样死法。
对慎平来说,解锁花样死法的每次循环,与其说是跟影子对抗,不如说是自己与自己的对抗。
这里就开始涉及到这部动画片的一个主题,本体和复制体是不是同一个人?
由此又可以延伸出忒修斯之船的哲学问题的思考,以及对我个人而言,延伸出自反性的相关思考。
首先,就剧里的设定而言,我觉得潮和影潮是同一个人,龙之介和影龙之介也是同一个人,但是其它本体和其影子就不是同一个人。
简单地区别在于影潮和影龙之介都有自主的意识,即使是复制体,那也不用听从波稻的命令,遵从本体的内心行事即可。
影潮对于其它的人而言与潮并没有区别,唯一的区别是对潮本身而言的,影潮并不是潮。
其实人死了之后,这个人未尝不是作为“影子”继续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是它活着的证据只剩下其它个体的记忆、它生前留下的视频音频照片等证据。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这个影子的记忆或者其它的证据了,那这个影子也死了。
是不是突然感觉跟《寻梦环游记》的主题有些匹配了?
那么如果真的存在一种技术或者能力,能够瞬间完全复制出一个人,并且不会因为复制而剥夺复制体的一切主权,你会想要被复制吗?
我认真想了想,我不会想要被复制。
对于其它人而言,我的复制体和我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对于我而言,我的复制体和我本人就不是同一个人。
于是我发现我自己是矛盾的:一方面我觉得我被完全复制后那不是我;另一方面,忒修斯之船的哲学问题,如果忒修斯的船上的木头被逐渐替换,直到所有的木头都不是原来的木头,那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
我果断地认为是。
于是我的自我矛盾继续被放大:我既认为完全复制——构成要素不发生变化——的复制体不属于同一个人;又认为一个整体的构成要素被置换后,只要这个整体还在,那它依旧是原来的整体。
我感受到了忒修斯悖论的威力,而真实的原因在于我的知识框架和储备,不支撑我可以对于“同一性”问题去做深入地探讨。
这无疑又来了一番自我暴露,我发现我在“同一性”方面的知识是匮乏的,思考是肤浅的。
思考肤浅,于是行为简单,继而缺少修正的机会,最后人就会原地踏步,感受不到螺旋上升的亢奋——这对我来说就很难受了。
我经常在无聊的时候思考为什么“我是我”的问题,有很多时候还会全方位地自我唾弃,真是又烦又纠结又矫情——是不是很像剧里面的某个角色?
基于社会学理论的自反性,我们都认同人的思考和行为之间是互相影响和互相介入的,形成思考和行为的循环,最终体现为对行为的修正,然后进入下一个“思考→行为→修正”的循环。
就如每一个阶段的我,本身都会有全新的关于活着的意义、思考的意义、行动的意义的感悟,然后最终影响我当前阶段的选择。
就好比当前阶段,我认为人还是要多经历、多走、多看,才能多暴露自己,才能更多角度地认识自己,多多认识自己,才能多多接受自己,原谅自己,把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处理好了,才能更好地处理跟其它个体的关系。
于是就在近两年疫情形势紧张的情况下,我每年更果断地选择去几个我没去过的地方走走看看,每去一个新的地方,接触新的事物,都会反过来促进我认识自己,接受自己。
一个人不能和自己好好相处,剧里面澪和影澪就给出了直观且充分的展现,相比澪,影澪就勇敢和真实多了。
我觉得影澪之所以看上去酷炫帅——她哪怕被影潮篡改后,我认为影澪和澪也不是同一个人——就是因为影澪完全直面自己。
于是我比较不喜欢的角色是澪,最喜欢的角色之一是影澪,感谢影澪作为一面镜子,照射出很多不接受自己的人。
所以说,这部动画片给我的最有意思的思考,还是活在当下,好好地先处理自己和自己,再处理自己和他人,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写到这里,我已经感到二十分的满足,十分满足来自于这部动画片,十分满足来自于写下这篇剧评。
活着,很多时候是一件无聊的事情,我经常觉得我在这个世界上就像一个无关紧要的NPC,天天在柴米油盐和人情世故里打转,而这个NPC如果能在人间烟火里偶尔思考一些哲学问题,那就真的太有趣了。
我一向都挺喜欢这种时空轮回的剧情,夏日重现的前半段还是挺吸引我的,但是后半段的剧情感觉好像突然换了一个风格,让我一时还挺诧异的。
前半段挺像一个诡异怪奇故事,奇怪的种族影子在日都岛上吃人、代替原住民、打造出一个影子之岛。
后半段感觉突然变了,成了外星人试图毁灭地球的感觉。
波稻给人一种奇奇怪怪的感觉,一下子像掌握一切的神,一下子像纯粹邪恶的集合,最后却变成了被雁切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小孩子。
雁切,作为一个活了三百多年的真·大boss,给人倒是纯粹的恶心的感觉,最初的他看上波稻和波稻生孩子难道不是妥妥的恋童行为吗?
最后雁切的爆发也充分的体现出他的精神不正常,人物形象倒是很一以贯之的。
慎平一次次轮回试图拯救所有人,剧情上基本还是环环相扣没有太大硬伤的,波稻也入轮回也极大的增加了剧情的精彩程度,只是后来解决问题的很多办法最终又回到了用蛮力解决问题上去,纯粹力量的对轰又和一般的热血漫有何区别呢?
最后的结局真的大团圆过头让人难以置信,本BE爱好者表示失望,波稻的眼睛要真是那么厉害怎么会沦落到被雁切利用的地步?
不过我对这部番最不满意的是无意义的媚宅元素,有必要一遍又一遍地刻画埋胸镜头和澪露内裤镜头吗?
除了恶趣味我真的想不出别的理由了。
《夏日重现》(《Summer Time Rendering》)是一部富有深意的悬疑科幻作品,其复杂的情节和深刻的主题引发了对时间、命运、人性和情感的深思。
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解析、寓意及其引发的哲学思考:解析1. **时间循环设定**: - **核心设定**:主角网代慎平在每次死亡后都会回到特定时间点。
这种设定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悬疑感和紧张感,也为主角提供了反复尝试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 **故事推进**:每次循环,慎平都积累了更多的信息和经验,逐步接近真相。
这种设定不仅展示了主角的成长,也让观众感受到悬疑解开的过程。
2. **角色发展**: - **网代慎平**:从普通青年成长为能够面对复杂局面的关键人物,他的成长和变化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
- **小舟潮**:她的死因是故事的起点,她不仅是情感的纽带,也是时间循环中的关键角色。
- **其他角色**:如南方叶,她作为研究“影子”的专家,为故事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和支持。
3. **悬疑与谜团**: - **主要谜团**:潮的死因、岛上发生的奇怪事件、“影子”的存在和目的等。
这些谜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并吸引观众不断猜测和推理。
- **解谜过程**:随着故事推进,这些谜团逐步被解开,同时新的谜团不断出现,保持了观众的兴趣。
4. **动作与推理**: - **融合元素**:故事中既有紧张刺激的动作场面,也有需要智慧和策略的推理过程。
每一次时间循环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和线索,增加了情节的紧凑感和刺激感。
寓意1. **时间与命运**: - **时间循环**:探讨了时间和命运的主题。
慎平试图通过不断的尝试来改变悲剧的命运,这引发了对“如果可以重新来过,我们会怎么做?
”的哲学思考。
- **命运的可塑性**:时间循环表明命运并非固定不变,人们可以通过努力和决心改变自己的命运。
2. **牺牲与成长**: - **角色牺牲**:故事中的角色,尤其是慎平和潮,不断面临牺牲和成长的抉择。
他们的勇气和决心展示了面对困境时人类的坚韧和无私。
- **成长历程**:角色们在面对困难时的成长和变化,是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人性与怪物**: - **“影子”**:作为反派,不仅是物理上的对手,也象征着人性中的阴暗面。
人与“影子”的对抗,探讨了人性、恐惧和自我认知等深刻主题。
- **人性的复杂性**:影子的存在提醒观众,人性既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
4. **友情与家庭**: - **情感纽带**:友情和家庭是贯穿整个故事的重要主题。
角色之间的深厚感情和他们为了保护彼此所做的努力,展示了人类情感的美好和力量。
- **情感驱动力**:这些情感纽带是角色们行动的主要驱动力,使得故事更加感人。
哲学思考1. **时间与存在**: - **时间的流动**:时间循环设定引发了对时间本质的思考。
时间是线性的还是可以被改变的?
人类的存在是否受制于时间?
- **自我存在**:慎平在时间循环中的自我意识和存在状态,探讨了人在不断变化的时间中如何定义自我。
2. **自由意志与命运**: - **命运的可塑性**:时间循环设定下,慎平不断尝试改变命运,探讨了自由意志在命运中的作用。
人是否真的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还是一切都已经注定?
- **选择与后果**:慎平的每一个选择都带来了不同的结果,反映了选择与后果之间的关系。
3. **人性与道德**: - **阴影象征**:影子作为反派,不仅是具体的敌人,也象征着人性中的黑暗面。
故事通过人与影子的对抗,探讨了人性中的善恶和道德抉择。
- **自我认知**:人类在面对自身阴暗面时,如何保持自我认知和道德标准,是故事引发的重要思考。
总结《夏日重现》通过复杂的时间循环设定、深刻的角色刻画和丰富的主题探讨,揭示了关于时间、命运、人性和情感的深刻寓意,并引发了多方面的哲学思考。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部引人入胜且发人深省的作品,带给观众不仅是娱乐,还有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忍到第五集还是觉得不够吸引人,媚宅严重,悬疑定位但是咋咋呼呼瞎胡闹的场面特别多,这些我认为影响观看的元素可能是所谓的“爆款必备”吧。
从夏天追到冬天的动画,如果能一口气看完大概更会直呼过瘾,p.s.好久没磕到这么好的男女主cp了
前半段:卧槽,牛逼,神作,好看!后半段:逻辑开始乱了,只好开挂打boss,然而boss的逻辑也挺可笑的,什么我没办法继续永生,也要让世界陪我一起毁灭……最后两集:哭爆,烟花升起的那一瞬间,一切都值得了。
追的时候还行,回想依旧是比较无聊的作品
都什么时代了,不靠这种情节就不会讲故事了吗,浪费好故事,这种情节男生说什么都没有用,女生觉得受到了冒犯,被凝视者有绝对定义权有没有受到冒犯。另外,如果不想让女生评价可以删掉所有女性角色,作为被凝视主体,还不能发表意见,跟我开玩笑呢。
漫改动画负面例子,不加思考地复制漫画的表现,等于不加思考地把漫画的非线性“时间”捋成影像的线性时间。
现在的评分水分好高……开局9.6什么水平,反正不是夏日重现的水平。低俗情节按下不表(也不算最让人无语的)不过多少有点时无英雄而使竖子成名的意思。
制作组确实拉胯了,除了前几集还算高能、后面的节奏和剧情删减直接让本能成为霸权番的作品遗憾收尾,战斗和情感的部分没能融入推理,显得特别散,真是可惜了近乎神作的漫画。但好在op、ed和作画都不错,看到结局我还是会热泪盈眶。夏日终于再也不会重现,因为我一定会找到你。“倘若你不在场,一切都将毫无意义,只剩下索然无味的盛夏”,这歌词写的太好了。
剧情多好啊 猛猛刷一半 但就是夹杂私货 非得开低俗玩笑 非得靠袭胸 评价别人 看内裤颜色 别人洗澡冲进去 不是啊…真觉得自己很幽默是吗? 打心眼就是不尊重女性 sb 那么多表现情节的方式非得这样拍? 黑衣女那么多特征光说胸了 取悦男性 导演怎么不去比比自己生殖器了大小
其实。。也挺好的,几个角色专门推主线几个角色专门负责卖萌日常几个角色本身就是线索,大家按部就班的结果就是一剧情平稳落地但是没什么可以说出彩的地方二人设立不起来尤其是主角,没有灵气的动漫。
什么叫不想看可以不看?不想看莫名其妙的卖肉很难理解吗?low
还行吧,分虚高了
高开低走,前几集相当吸引人,十集以后有点无聊,再往后就是不断加设定的战斗番。漫画节奏更好,跟石头门比也差太远了。
这个故事的设定有必要搞到这么复杂吗,结局强行发糖也太没后劲
設定新穎,草蛇灰線,邏輯自洽,有已完結的高分漫畫加持,動畫忠實還原自然就不會太差,但是,相比於漫畫,動畫的表現有沒有將漫畫魅力100%釋放甚至是為其加分呢?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尤其是人物作畫和上色,線條不夠細緻有輕重,色彩常常出於過曝邊緣,而動畫組其實最有發揮空間的動作戲部分,也並沒能抓住機會。
omg知道动漫是男性视觉语言但是卖肉频率已经不是人类视觉语言了吧,剧情我还挺喜欢但是一会露内裤一会脸撞胸拜托也考虑一下顺性直女观众
#01 再见夏日#02 影子#03 漂流到岸#04 未视感#05 漩涡#06 轨道共振#07 仇人#08 遗物#09 流吧!我的眼泪#10 进入黑暗#11 进食时间#12 血夜#13 朋友#14 做,还是不做#15 照明 摄像 开拍#16 本体#17 决断#18 见面#19 made in black#20 一线生机#21网代慎平最长的一天#22归来#23永夜#24夏日再重现2022.10.01
在LOOP类故事里,没太大新意,制作一般,结局虽然美好,但也因此类似梦结局。
女性意识的缺失不只会体现在媚宅元素上,无法塑造一个平等的女性角色附带的永远是对人际关系理解的缺失——一个愿意牺牲所有人而换取亲人和个别朋友平安的家庭不是善良是自私,因为身边人是“所有物”而非立体生命;摆脱支配的影子立刻能够背叛自己的种族和阵营帮助“人类”毁灭自我;一口一个保护澪我爱潮但充满了男凝的镜头目光;没有能力哪怕稍微深入地去讨论一下影子的「存在」,角色所有对影子的接纳都是出于移情,但替代性的情感寄托只是活人的自私,没有一次一瞬间考虑过这些影子是否也是生命。商业作品的浅尝辄止是有自知之明,但在完全悬浮的人物动机前,情节和悬疑设计又能有多精彩呢?当你说爱,但那种爱是工具化的、虚无的时候,观众要怎么被感动呢?
看不出智斗在哪,到后半部分没有想继续看下去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