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媳妇本地郎

外来媳妇本地郎

主演:龚锦堂,黄锦裳,苏志丹,郭昶,彭新智,徐若琪,丁玲,虎艳芬,钱一莹,郝莲露,李俊毅,张纹博,何文茵,王辰,谢恩,毛琳,林星云,卢海潮,卢秋萍,马小倩,陈坚雄,黄俊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粤语年份:2000

《外来媳妇本地郎》剧照

外来媳妇本地郎 剧照 NO.1外来媳妇本地郎 剧照 NO.2外来媳妇本地郎 剧照 NO.3外来媳妇本地郎 剧照 NO.4外来媳妇本地郎 剧照 NO.5外来媳妇本地郎 剧照 NO.6外来媳妇本地郎 剧照 NO.13外来媳妇本地郎 剧照 NO.14外来媳妇本地郎 剧照 NO.15外来媳妇本地郎 剧照 NO.16外来媳妇本地郎 剧照 NO.17外来媳妇本地郎 剧照 NO.18外来媳妇本地郎 剧照 NO.19外来媳妇本地郎 剧照 NO.20

《外来媳妇本地郎》剧情介绍

外来媳妇本地郎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康家一家住在广州西关老屋已经几十年了,康伯(龚锦堂 饰)、康婶(黄锦裳 饰)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祁光(苏志丹 饰)、祁宗(郭旭 饰)、祁耀(彭新智 饰)和祈祖(徐若琪 饰),四个儿子最近都结婚了,老大阿光娶了个河南姑娘(丁玲 饰)、老二阿宗娶了个本地姑娘(虎艳芬 饰)、老三阿耀娶了个上海姑娘、老四阿祖更厉害,娶了个德国姑娘(郝莲露 饰)。这下一屋子天南地北的人全集齐了,各地文化在此交融,地域、文化间的隔膜在这一大家庭里闹出不少笑话,康家几乎每天都是生活趣事。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追捕杀妻犯中华小当家要命第一季凋零在春天诡媚海妖第三季车牢诱惑法则航海王:红发歌姬秒杀外挂太强了,异世界的家伙们根本就不是对手。森林孤影战火中的银行家萝球社变身女友异度农舍入侵者六个视线谎言的摇篮命运/奇异赝品毕业这个女配有点甜撞邪31号暗战缉杀小镇风云刺客奇趣马戏团:吸血鬼的助手柔美的细胞小将第二季恶之教典灰姑娘万花筒相信·爱

《外来媳妇本地郎》长篇影评

 1 ) 简介

剧情康家一家住在广州西关老屋已经几十年了,康伯、康婶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祈光、祈宗、祈耀和祈祖,四个儿子最近都结婚了,老大阿光娶了个河南姑娘、老二阿宗娶了个本地姑娘并且生育一子、老三阿耀娶了个上海姑娘、老四阿祖更厉害,娶了个美国姑娘。

这下一屋子天南地北的人全集齐了,各地文化在此交融,地域、文化间的隔膜在这一大家庭里闹出不少笑话,康家几乎每天都是生活趣事。

--主题曲:外来媳妇本地郎生仔未必就系福要娶新抱要分屋老屋飞入些外来雁鸡同鸭讲眼碌碌眼碌碌(上海话)公公婆婆坐客堂(河南话)看得俺们心发慌大红花轿I LOVE YOU最怕日日要煲靓汤要煲靓汤南腔北调一锅粥我诈傻扮懵够醒目为求家和万事兴哪怕乌龟头缩缩头缩缩

 2 ) 生活

粤语启蒙,很好看很生活的一部场景剧。

能拍到一千多集真的很不容易。

广州风味的场景,带着浓浓的广式风情。

广州早茶,广州的一大特色。

每每早上,都可以很早就去霸位 从早上吃到中午,顺便在那把午餐也解决,这是广州这边特有的早茶现象,早茶风情一家人和和美美幸福安安稳稳的生活在一起,一起处理生活中各种琐碎的小事,特别温馨

 3 ) 给三星是因为情怀,-两星剧情,拜托编剧动动脑子行不行

我看了很多年了,但是最近看我真的发现编剧弄得剧情有点三观不正了就说最新一集,难看的抢手货。

娇姐,一个乡下人出来广州打工,广州一个大城市,她来了这么多年了,品味还是这么老土,还是那件衬衫,那条蓝色裤子,那条丝袜,还有那双帆布鞋,真的是几十年了,品位就不能变一变吗。

她送的那个生日品味真的够够的了,一点都没提升,我现在看她就烦。

还有她的五个女儿,挤在一个小房间里,像集体宿舍一样真的不会压抑吗,房子也小,看房子那个布局就三间房间,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差不多。

换别人早就想搬出去住了吧。

还有他们4个女儿,除去大娇,那3个女儿这样全部都挤在餐厅帮忙,餐厅也不大吧,留两个人帮忙不就得了吗,其余两个人出去赚钱它不香吗。

再说回来,虽然五个子女都是二十几岁的成年人,他们的作风真的不像是二十几岁的人,你妈送你生日礼物,你像缩头乌龟一样的不敢跟他说不喜欢,也不跟她沟通,玩呢。

二十几岁的人了,不是孩子了,你说出自己的想法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好吗。

而且我求求编剧了,不要动不动就气一下人就晕,这种桥段好不好。

人的身体没有那么弱。

还有月圆和冰冰,她俩告诉娇姐,娇姐知道很生气后,她俩干嘛了,帮忙出主意报复那五个子女???

正常人不是应该劝劝娇姐不要那么生气,要多跟子女沟通啥的吗,她俩到好,出主意报复人家,她子女只是错在没有跟她妈沟通而已,又没什么打错,所以编剧你要表达什么还有一集,我们是一家人,讲coco嫁到列家没多久的事,我看得出来编剧是想讲婆媳的矛盾,但这个婆婆是做点过分了,跟CoCo说我们是一家人,就拿了你的东西嘛。

好家伙儿,一家人你就可以随便进你儿媳的房间,拿人家的面膜来用,拿人家的衣服来穿,拿人家吹风机来吹了是吧。

遇到脾气暴的儿媳直接就开骂了。

到后面 CoCo跟她对峙 她还委屈巴巴的说一家分什么你我,城树也帮腔说她也是随便进我放间拿东西的,一家人嘛,我tui!

谁和你们是一家人我???

然后她跟CoCo对抗,在家里各个东西,贴上标签,说这是CoCo的她不能用,这是她的能用

这是sabi行为然后最后CoCo妥协了!

妥协了!

她也开始随便用家里的东西了,我……编剧长点心行不行,你想表达什么行了,吐槽完了,这剧我也弃,没有什么想看的欲望,他们演不腻 我也看腻了

 4 ) 丑陋的大家族式家庭关系代表

这部剧播了二十年春节没啥节目看从头看,发现这个家庭真是最丑家庭典范——除了康婶、香兰、阿光,其他成年人都唯利是图有点事互相猜忌,康伯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心口不一。

孩子从来都没有隐私、没有个人空间、没有信任——全家没有人相信天庥陪两个美国女孩旅游,只是朋友游玩而不乱搞男女关系。

天庥已经成年开店了,他妈还会坐到他床边用臭袜子使劲喊他起床,房门不让锁。

老实人夫妻生的孩子被设定为傻子——没有判断力、谁骗都信。

家里人会互相猜忌、窝里勾心斗角,出了家门战斗力渣——家里最聪明那个都可以被同事欺负成狗。

老四要离婚全家猜忌、掺和、蛮加干涉。

那条街的人只会三八别人家里事,有事怕帮忙,为了点蝇头小利无情无耻无理取闹。

王菲撒谎成性、懒惰、野蛮。

Coco只会咆哮,比王菲更会撒谎、更唯利是图、更见利忘义[抠鼻]老三的女儿很会耍心机

 5 ) 家庭本位和个人本位下的感受变化

传统家庭结构解体的坏处是人情淡薄,逐渐的亲缘关系之间也不在来往,人觉得孤独,但是维持传统家庭的弊端就是个人空间被无限缩小,因为你希望与他人建立密切联系的代价就一定是失去一定的自主空间和自由,得到与失去是相对的。

【外郎】有一集提到老康被作家抓着聊天,把自己家里的八卦聊出来了,觉得大儿子愚钝,二儿子又黑又抽,儿媳未婚先孕不懂体面,怀疑三儿子性无能,至今没有孩子,觉得四儿子的文凭是买回来的。

老康拿着孩子们的隐私和短板当成他和外人沟通的八卦,丝毫不觉得羞耻,他也不会体谅孩子们的感受,孩子为了不想让他知道,故意撒谎自己做生意亏本,不想和老爹说真事的情况,结果老康什么都不说,偷偷把儿子账本拿走了,自己回家算账,发现赚了几万块,被发现了就会说我是你爹,你从小到大有什么我没有看过呢?

最后几个小辈想了个损招,让死儿子假装自己是跨性别者,要变成女人,老康突然发现有一些家丑原来也是不可以说的,有一个这样的儿子会损害自己面子的,于是闭嘴。

说【外郎】的故事保守是因为它总是在说家庭,或者说家族的事情,它依然是父系的,儿媳们嫁进来了就几乎是属于夫家的,她们失去了大半和亲人的联系,在自己家里面反而像客人了,大家长制贯穿始终,但是说开放也是开放,因为编剧永远毫无遮掩让观众看到这样一个狭隘的家庭空间【不是物理层面,是精神层面】,个人自由被侵占的阵痛,等于拿自由换取了可以一起汲取生存的情感或者物质养料,要爸爸妈妈做饭喂养自己,要他们料理,这种链接就好像婴儿依赖妈妈的母乳一样,不仅仅是孩子无法戒断,妈妈也不能,于是彼此撕扯,痛并快乐着。

他们永远失去了长大的能力,也体会不到自由,就算偶然挣扎出来,很快就会发现外界不是母亲肚子的羊水,不是父母的老宅一日三顿有吃有喝,然后就又回去了,回到一个彼此都安心的状态,我分不清那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我能感觉到愉悦还有阵痛。

我觉得迷茫。

 6 ) 变成了没有更好选择的选择

作为一个看着这个剧长大的人,平时周末回家肯定是看着这个剧下饭的。

这个剧伴随着一代人的长大,满满的回忆。

但是即便是这样有情怀的剧,不可避免地要与时俱进,而且面对的是一个观众对高质量的影视作品的需求越来越高的时代。

但是就像很多人评论一样的,二哥走了之后这个剧就在走下坡路了,为什么,因为二哥在里面是一个很突出很有戏份的角色,更受大家欢迎,而他走了之后,其他人无法承担起他在剧中的作用,剧本创作难度更大。

当然我觉得这是这部剧衰落的一个原因,其实更多的原因包括:1.在以前物质短缺的年代,吃到一点好东西都觉得很幸福,在现在娱乐高度发达的时代,观众对作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外剧很明显让大家觉得,没有讲好一个故事;2.这部剧已经拍了很久了,真正能拍出来让大家觉得接地气,感同身受的故事已经拍得差不多了,后面就开始各种编造故事,制造误会,最后再消弭误会,然而只会让人觉得剧情设置很无聊甚至无脑;3.原来的主要演员都已经逐渐淡出,戏份减少,观众无法对新的角色建立认同,而新的角色又往往是以前的故事需要临时出场的,缺少角色的厚重感,必然导致观众更加不买账了;4.除了故事之外,本身的质量也是在下降,包括群众演员的演技分分钟让人出戏、各种广告植入,包括药、保健品、旅游景区等等,甚至变成教育片、宣传片等等,越加让人无语。

在现在电视台广告时间沦为各种简单重复的洗脑广告的阵地的时候,外剧也只能是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的时候看的剧了。

当然到了这个时候,我们也不能苛求外剧的剧组更多的东西了,或许这个剧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温馨大家庭、有误会也会解决问题的合家欢设定,确实带给很多家庭欢笑和回忆。

它是多少广东家庭晚饭时间的必备节目。

也许剧组的主创们也知道问题,继续下去的理由也许跟古天乐不停拍烂片的理由类似,我就是想为香港电影做点事情。

 7 ) 喜剧不好做,长篇家庭情景喜剧更不好做。

没想到,真的没想到,不懂粤语我还看。

刘涛也在,神奇。

离组后,有不舍但也可。

事实上,老大香兰过于憨厚,笑点不好搞。

老三老婆不在身边,只好顾上单位,但又有任务嫌疑,故而,搞笑也难爆彩。

老四老婆是外国友人,高频次提及伟人名人名句,可见也担当不起搞笑重任。

唯有二哥二嫂,踏踏实实过日子,本本分分做生意,更像是生活中的你我他,因而,搞笑空间很大,基本没有什么禁区。

再加上二佬和二嫂两人太有默契了,效果拉满,真的是彩上加彩。

康伯康婶是老一辈人,搞笑的话,也很难有突破,太过火了,脱离人设,太藏着了,效果就不佳。

我看大家都说二佬过后,再无……也不是很过分。

二嫂哭得很伤心,大概就是工作伙伴默契搭档走了,自然是很难接受,在剧中,要不要带入这种悲伤情绪呢?

不带入,脱离了人设,带入了,怎么能轻松抖包袱呢?

自然而然,喜剧效果不佳。

我才不过看到五百集左右,实在没忍住,就去搜了二佬相关的,给心疼的啊……心疼逝者,也心疼剧组。

其实,五百集左右,明显感觉到了,二佬很少在,弹幕说去拍别的戏了。

就是这样,我都感觉到了,剧情的无力感。

不敢想象二佬真的……时候,剧组怎么整。

过分依赖二佬二嫂了。

大哥大嫂,香兰的表现力,局限在老乡、亲戚、不懂时髦、瞎追时髦、口音、地域黑、好心有好报等。

如果一回两回还能称彩,多了就腻歪了,没有新颖点。

大哥更是憨厚实诚,也不怕得罪人。

阿祖和戴安娜该及早定下来的,结果,断断续续的,其中有段日子,一度误认为两人早分手了。

甚至,由美都介入其中,差点夺位成功。

阿耀单位戏,很多都是任务罢了

 8 ) 好消息是中国有自己的【百万英镑】,坏消息是用鲁迅角度写的

没仔细看真的没有发现小时候吃过细糠,编剧写【康祈光中彩票】一集绝对是看过了百万英镑原版剧情了,加以本土化。

百万英镑写的是男主借着他有钱这个表现套取大家更多的资源,充分体现了马太效应,强者,但凡有的,都要叫他拥有更多,人们为了男主身上的钱,给予了他更多,最后竟然真的让他变成了一个有钱人。

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另一个地方呢,那么应该是怎样的呢?

老康的大儿子阿光是个老实本分的青年,有一天在彩票站看到老板和客户吵架,各自巧合下自己买了个彩票,发了个小财,但是被传成了他中了五百万,消息回到家里的时候,大家看待他的眼光都变了,不断暗示他和妻子钱的事情,当事人蒙在鼓里,家里人觉得阿光要自己独吞这个钱,所以阴阳怪气,唯一心善不图阿光钱的是妈妈,吃了饭以后提醒儿媳妇,你们啊,要看好自己的钱阿,结果被老康制止,老太婆,要你多管闲事!

一群人在这里有预谋要怎样花阿光的五百万了,明面上毫无表态的老头也开始暗暗盘算,吃了后阿光和老婆讨论怎么大家都奇怪,最后两个温柔的老实人得出来一个结论,他们是嫉妒自己送了别人好的礼物,吃醋了,于是赚钱不容易的两口子为了哄这群他们眼里的【大小孩】,去银行掏出来自己辛辛苦苦的存了很久的积蓄,给全家人都买了价值不菲的礼物,可惜那么多依然没有喂饱家里人的胃口,觉得越发觉得是哥哥中了大奖,所以有能力给自己买礼物了,又打起来掏空哥哥的心思,一天阿光生病,妻子体谅他一直不容易强行为他请病假在家休息,兄弟几个完全没有注意哥哥生病了躺在家里,他们觉得平时哥哥都那么努力,突然不工作了,肯定是赚够了辞职,然后过来调侃了几句,有钱人真的不容易,身弱多病咯,之前就打赌大哥什么时候辞职,为了五百元的赌资,连大哥难得休养都不管了,老三要怂恿大哥和他们去日本旅游,实际上是想大哥出钱给他去日本免费看望妻子,老四要做大哥的理财顾问,帮他把握自己的钱,画大饼,老二夫妻什么都没有做,但是偷偷教育儿子,大伯是没有孩子的,到时候自己起码可以分到他的一半家产,人只是感冒发烧,就已经准备好他死的时候接受他资产了,爸爸直接对外说了自己要请粤剧最红的花旦老师吃饭,要三万块,完全不带拐弯抹角和请求,要不到钱就开始恼怒,爸爸问你要钱你也拒绝?

邻居家收到消息已经准备好低价买他们家的房产了,他们都理所当然的把阿光的当成了自己的,这让我能想起来鲁迅【狂人日记】里主角惊恐地怀疑周围的一切,“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吃人的是我的兄弟姐妹,他们习惯了吃人,如果有必要,他们也会吃到我的,在赞叹编剧笔力的同时有无比恐慌,马克吐温在【百万英镑】里讽刺的是人们对金钱的狂热竟然会让大家改变对一个人的态度,有钱人能得到更多,然而他到底是得到了更多,这是编剧在理解世界后的和解,他们只是喜欢钱,他们又不是强盗,这无可厚非。

那么,如果遇到了强盗呢?

天底下到底要多无耻的一种道德才会允许那样侵占和利用私有者的财产,它被冠以集体的命运,在家庭内部,在更大的集体里,他们趋向于中庸。

普遍的做法就是剥夺那个老实听话的孩子更多,剧情到阿光晕倒就点到为止了,毕竟编剧不想拍鲁迅文学,观众也没打算觉得自己可能有问题,只是看剧图一乐罢了,何必呢?

 9 ) 告别我们的街坊邻里

外剧,即外来媳妇本地郎,是属于全体广东人的温馨回忆。

它对我来说是如此熟悉亲切,以至于总悄然无息地被我忽略。

近几年开始尝试写一些观后感或影评,但竟从未生念来写此剧,就好似高傲的抒情作者总吝书写其挚爱的父母。

去年10月,贵元去世。

同年12月,外剧的总导演陆晓光去世。

今年元旦,康伯去世,数日后的1月6日,苏伯去世……讣告接踵而至,遗憾夹带回忆。

时光荏苒,岁月无情。

虽说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但这些演员的离去还是让我有些惆怅,因为对于许多广州人来说,外剧的演员不仅仅是演员,而是与我们日夜相见的街坊邻里。

小时候,我和康伯住在同一个沙河街道,当时我家离他家仅数百米的距离。

我不知他确切的住址,但我妈说他就住在34号大院。

我少时就读于龙岗路小学,康伯也经常出没于此路。

上下学偶尔会看到他在附近的小菜市场买菜。

康伯的外形与剧中的形象别无二致:旧眼镜,白衬衫,身材挺高大但微佝后背,手背身后,步履轻缓。

在外剧处于巅峰的时期,康伯作为本剧的老豆、一家之主、重要主角,自然可谓本土的明星,但在我童年记忆中,康伯和那些退休后的老广一样,平易近人,毫无星味,每天就是逛逛公园、买买菜、遛遛鸟,悠闲自得,颇为快乐。

当然了,剧外的康伯当然没有剧中的康伯那么心胸狭窄、保守固执、锱铢必较以至于在某些时候让人生厌。

现实中,路人见到他总会亲切地喊他一声康伯,他则摆手或微笑示意。

一晃十几二十载逝去,康伯就这么走了,我们最亲爱的西关少爷再见了。

对于许多广州人来说,二佬一词可能不仅指的是自家二哥,也可能说的是外剧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康祈宗。

作为二佬的阿宗,可谓外剧的笑料担当和灵魂主角,他继承了老豆康伯的抠门算计,但却更加圆滑世故、精明狡猾、能说会道。

在外是广州个体户或小老板的成功代表,在内是四兄弟之中最早成家立业者,且因脑子远远比大佬康祈光灵光而时常主持康家大局、更似大佬。

阿宗额头高耸、颧骨深陷、身材瘦削,总被调侃是营养不良的落难逃荒者。

平心而论,阿宗长得不太好看,但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乃至每一个标志性的哈哈哈大笑都让人察觉他对市井的丰富体验和对演技的苦心造诣,让观众不禁感叹——这家伙不就是街对面那个市侩的老板吗?

极为精湛的演技配上不太帅气的外表让阿宗的形象在外剧中极为突出、与众不同、活灵活现。

许多观众包括我在内都认为他是外剧中演技最好的演员,可能没有之一。

在演技上称其为广东周星驰并不过誉。

2006年6月14日,我们亲爱的二佬——阿宗,因胃癌离世,享年50岁。

竟仍清晰地记得16年前看到阿宗病逝的新闻时的场景:我们一家围坐在电视前,但在聊起这则讣告时,彼此都没有发表什么看法,只是各自轻叹了一口气。

那一晚,许多广东人民的内心有些压抑、沉重和遗憾。

彼时10岁的我,对死亡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戏外的阿宗姓郭名昶,昶通场音,出生于沈阳。

郭昶去世后,周晓滨继饰阿宗一角,堪称灾难。

身材上,周和郭都很瘦,但周却比郭高一大截;脸容上,除了模仿发型之外,周与郭没啥相似之处。

神态、演技远远不及郭也就算了,最为可怕的是,周竟然操着一口不太流利且口音颇重的广州话,这让曾经的观众们感到特别无语。

要知道,真正的阿宗可是那个操着流利粤语口齿特别伶俐的势利老广啊,这位周是来搞笑的吗?

2006年,外剧突破千集大关。

2006年,也是阿宗去世的年份。

多年以后,有人评论:突破千集见好就收,外剧会成为一部真正的经典,而不是一部烂尾或苟活的超长剧。

有人评论:阿宗去世以后,这部剧就应当完了……二佬,阿宗。

16年前我们已经向他作出了告别,但他却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永远停留。

想说一下幸子。

刘涛对于非广东人来说,就是演员刘涛,而对于很多广东人来说,刘涛还是三嫂幸子,即康祈耀的前妻。

犹记得孩童时看到幸子的第一眼就爱上了她,认为她是全剧第一美女。

彼时的她二十出头,青春时尚,黑长直、柳叶眉、大眼睛,五官特别端庄,身材亦是匀称动人。

虽然她作为上海人,在剧中被贴上了一些刻板的标签,譬如优越感强、高傲、冷漠、刻薄、自私等,但这些无法阻挡孩提时的我对她的热烈真切喜欢。

看到她被打击、受委屈,无论是否她之过错,我竟都为她感到不平乃至不爽。

对于彼时的我来说,也许颜值即正义吧!

20年以后,现在的我早就不是什么颜控,不仅是因为我自己长残了,同时也因内心渐趋成熟,所以不喜再看脸识人。

刘涛现在兀自贵为圈内知名演员,其演技自然一直在线、持续进步,毋庸置疑。

而她饰演幸子时十分年轻,却也丝毫无青涩之感,显得特别纯熟老练,简直把上海媳妇的形象演得入木三分。

虽说极少时候演得用力过猛,但我认为刘涛仍是外剧中演技最好的演员之一。

2002年,刘涛被相去拍琼瑶剧,所以向外剧剧组请辞告别。

之后,编剧把幸子编去了日本。

当得知幸子要离开康家前去遥远的日本时,幼小的我感到特别的遗憾,因为我知道,以后可能再也看不到美丽的幸子姐姐了。

这让我想起当时我家楼下的一家花店。

店里的老板娘是一位廿五六的漂亮女性,她皮肤极为白皙,仿似未曾晒过阳光,又喜涂口红,这让她的嘴唇显眼魅惑。

夏天她又喜露出胳膊和小腿,那雪一般纯白的肌肤,给炽夏带来一抹纯洁的清新。

有一天,这家店变成了其他店,她突然离开了。

后来听别人说,她结婚去了。

她的人生走向了一条新的大路。

2003年,刘涛在还珠格格第三部中饰演了缅甸公主,她不慎露出红肚兜的一幕让无数观众印象深刻。

接下来的每一年,刘涛的星途愈走愈顺,愈走愈广,成为了中国著名演员。

回眸2002年,外剧在广东火得一塌糊涂、收视率极高,但刘涛依旧选择离开剧组——现在看来,她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告别。

虽然刘涛早已与外剧愈走愈远,但她一直记得外剧,不时发文怀念或祝贺剧组。

她不是一个忘本的人,她是外剧永远的幸子。

外剧于2000年开播,22年过去了,它依旧活着。

但天下没有不解散的宴席,亦没有不停播的剧集。

当年的无数观众或长大,或老去,或逝去,早已淡忘了这部剧。

但那些和我们的年岁及人生相伴相随的观影时刻,是属于每个观众潜藏心底的特别记忆。

那些剧中的角色,他们是我们的街坊、我们的邻里,我们曾朝夕相对,廿年仿若一瞬,但终究有人离开。

所以若你曾经留念,请向他们告别,然后走好自己未来的路。

是为此文。

 10 ) 续

从2000年到现在,打破一个又一个纪录。

别了?

还在。

别拍了吧,还是不舍!

这剧确是一直伴随广东人长大、成家、老去.......我从读高一看到女儿读初一,还不时打开电视陪父母和孩子一起看。

疫情最艰难的时候,阿弟走了、康伯走了,fa da走了........痛心,观众与剧组的每一个人都是痛心!

这外剧还怎么拍下去呢?

于是看到康家第三代的几位青春整前整后的,讲来讲去都系三幅被。

但是,每次打开电视还是想看看老面孔,内心依恋那逝去的时光。

现在确实到了勉强维持,从周六周日播出缩减到只在周日播出两集。

今天看了8月18号的《阿美的幸福生活》片断,当看到喜儿想起爸爸阿弟苏贵元时真情痛哭,我也忍不住落泪。

喜儿长大了长高了,从前贵元在家的时候多热闹啊,妈妈讲她爸爸去了天堂岛,如今母女相依,冷清凄戚......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万物终有终结时,何况这部高龄长剧呢?

能够走到今天已经很不容易了,即使我们在纠结还要不要看,还要不要继续拍。

康家老二阿宗的笑声仍在耳边,外剧的灵魂与精神是永续,即便终有一天谢幕,或许还评个非遗。

昌盛街的烟火,街坊的八卦,巷子里的故事,这些很广东的元素,还会一代一代地续下去!

《外来媳妇本地郎》短评

说不出,反正不好看。

6分钟前
  • suhgftgv
  • 很差

小时候有一搭没一搭看了好几年,到后面慢慢也就不追了,那首主题曲现在还能想起,“老屋飞来外来燕,鸡同鸭讲眼碌碌”

11分钟前
  • 猫薄荷
  • 推荐

是演播了很多很多年了,但是贺岁期间为什么一上来又是催婚?这么多年了洗剪吹还没出柜,一个大男人收到一万块瞒老婆瞒家人找地方藏竟然也能瞒两集……男人不能有钱吗??

16分钟前
  • 还行

广东卫视放的广东家庭的故事

19分钟前
  • baidu到天涯
  • 还行

极为经典的剧集,小时候经常看,里面还有不少美女,还走出了刘涛这样的美人。作为地方台的剧集,能有这样的成功应该是屈指可数的。二哥的离开是一个转折点,至今想起我都有点怅然,而且觉得之后的剧集质量都下降了,后来有时候看一两集觉得也不怎么精彩了。现在应该还在拍,但是不清楚演员们都怎么了,毕竟我都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了,物是人非啊。

21分钟前
  • one_itis
  • 力荐

看了十多年啦

26分钟前
  • 蓝色卜卜鼠
  • 力荐

说实在的,这部片有点丑化广东人的形象。自从二佬去世后,整部剧的质量就开始每况愈下,甚至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了。

28分钟前
  • Mademoiselle B
  • 较差

好一个封建大家庭

32分钟前
  • 一块善良薯饼
  • 很差

不是广东人也就看个热闹,不过我伯母特别爱看

33分钟前
  • 豆油2019
  • 还行

阿宗死后,这剧没了灵魂

36分钟前
  • 秋山
  • 还行

中国电视剧史上集数最多的,没有之一。

37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归咎存在即合理原则,此剧能长期占据黄金档期堪称下里巴人之典范

38分钟前
  • 昭歌皖酒
  • 还行

小学的某个假期,几乎每天下午都在看…

39分钟前
  • Viceversa
  • 还行

总体来说这部剧是非常好的,让不懂粤语的人在看剧学习粤语,不过最近烂尾了

42分钟前
  • 白羽晨
  • 还行

求完结

46分钟前
  • 乙烷先辈
  • 很差

我不理解为什么这么高分。我知道它创了很多“最”,但第一个标准,首先它要好看,如果说刚开播没多久时我还愿意打个3、4星的话,播到现在我不打一星已经是给了前面部分面子。老实说,看了这部片让我感觉愧为广东人,如果外省人信以为真以为广东人就是这德行,那这片子真是功德无量啊!!

48分钟前
  • JayceChant
  • 较差

学习粤文化以及粤语最好的电视剧!

52分钟前
  • 绝顶孤独
  • 还行

童年的回忆,粤语启蒙。再过十几年重看,还是觉得很好看。刘涛年轻的时候真好看,圆圆的,粉嫩粉嫩的。

55分钟前
  • 旦旦的世界
  • 力荐

国男所有的恶臭劣根都在这里。不知道的还以为来他家继承王位呢哈哈

56分钟前
  • AAA建材批发
  • 较差

属于那种自己一个人绝对不会去看,一回家跟爸妈一起就要拿来下饭的合家欢神剧啊,就不管剧情对白演技什么的了,像是康家三代一起陪着吃晚饭

1小时前
  • Pandy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