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呜Nick小狗太可爱了!!
Charlie小狗也太可爱了!!
朋友们都很可爱!!
Charlie小狗因为被bully所以真的很容易道歉,很怕给别人带来麻烦(这一点Tao也说到了,真的是很好的朋友呜呜呜),但是Nick小狗真的在很认真地对待他们俩之间的关系,虽然他也在摸索着自己的性取向,也会有不敢公开的情况,但他真的一直对此很负责任,自己不敢公开的时候也很内疚,一直在安慰我们的Charlie小狗,真的好负责!!
Charlie和Nick的家人都很好很好!
我想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两个小狗在come out的时候也非常勇敢!!!
全剧的配乐也都非常绝,女同cp在舞池里亲吻的那一段我真的大呼救命,太牛了!!
而且真的非常符合“心跳漏一拍”这个剧名,鼓点真的很符合心跳声!!!
建议佩戴耳机观看!!
漫画的想象太可爱了!
美好死了!
呜呜呜好主动啊我们Nick小狗!!
我跟弹幕的大家一样激动!!!
太喜欢踮脚拍了!!
呜呜呜是不是所有小情侣确认关系都是小黄伞啊!!
是不是都在致敬寻妈记啊!!
甜死!
亲完又见面!
甜死!
So what?
呜呜呜呜呜
真的好感动!
Charlie也是从来没有经历过被称作为“boyfriend”,谢谢你Nick小狗!!
妈妈真的好好啊TTTT我感觉妈妈其实一直也有这种感觉,但没有跟Nick明说,感谢妈妈能支持Nick!
被姐妹安利之后迅速花了一个下午看完了。
我已经彻底沉浸在英音的漩涡中了。
本来已经知道是超级甜蜜的高中恋爱,没想到最后还是哭的稀里哗啦(还被破门而入的爸爸抓了个现行)。
不知道是喜极而泣还是在哭自己怎么从来没遇见过这么温柔的人。
最最让我心动的是first kiss之后Nick要淋雨去和小查道歉。
网上打出来的字无论加多少表情符号都远远没有见面的一句你好来的珍贵,尤其是感情这方面。
对我来讲,真的一点点都不想在网上发很长很长的小作文来讲我的感受,这样反而更让我感到不安。
看到Nick湿漉漉的出现在门口,我的眼泪就是淋在他身上的雨水😭我每次都把见面当成我的top priority,好希望也有人会盼着和我见面。
这真的是我梦中爱情和友情的样子了,虽然每个人都有缺点,但是大家都会用尽全力去保护自己喜欢的那个人,并且把“对不起”狠狠的封在爱人的嘴里。
我的爱人做的一切都是对的,我永远是他的共犯,不再需要向任何人道歉😭😭😭就算起了冲突,也没有人去躲躲藏藏,一个抱抱总能化解一切问题。
btw,bully那一集我满脑子都是美式霸凌,一边心疼我的小查,一边又笑的不行。
想给其他人分享的时候不小心打成heatstopper了,就变成温阻器,让我笑了整整一节课。
小查也太可爱了呜呜呜呜呜呜我喜欢小卷毛呜呜呜呜小尼也好酷呜呜呜呜呜我也想躺在rugby boy的胳膊上面呜呜呜呜呜呜呜小狗狗也可爱呜呜呜
真的很纯粹、主角是幸运的、让人羡慕、这绝对是我近些年以来看过最好的耽美片子!
他满足了我所有的幻想!
主演们的演技都非常自然在线...那种特别存粹的感觉让你感觉的到真实...整部剧下来真的特别、特别、特别甜真的一定要看!
不要错过这部好片、除了可爱的文学黑毛以及蠢萌的体育棕毛的演技深得人心以外、最重要的是黑毛还有另外三个支持他、陪伴他的小伙伴们....真的途中看的自己很想哭....好多东西都是现实中梦寐以求的、虽然剧情由于太过纯真、跟现实的差距甚远....但毕竟直男都是毒药....但是不妨碍它确实是目前、唯一能满足我心里所有幻想的一部耽美剧了.....姐妹们真的抓紧看!
演技真的很绝。
其实身边那个最了解你的人 一直都是你的“母亲”
非常喜欢电影的整体协调感!
视觉作品我最喜欢的三点:构图、色彩、光影。
这部BL的风格完全拿捏了,细节处处都恰当且有核心主调因此在整体上很有艺术感。
为此热情发帖!
「多图预警」(友情提示:并不是专业人士的分析,只是爱好欣赏)一、色彩——短剧的主题色:BLUE+YELLOW贯穿全剧的蓝黄,包括海报、学校背景、服饰道具等等。
海报:BULE+YELLOW学校墙壁和窗玻璃:
学校的窗玻璃纸:
对称构图+黄蓝玻璃窗贴纸学校的墙壁颜色(包括Elle在的女校也是):
Charlie走路很帅哎Best Friend
似乎偏水蓝色学校操场的休闲坐区:
这对称我真的爱了 两蓝一黄男主的餐盒BLUE和水杯YELLOW,还有左下角的柜子里的收纳篮也是蓝黄配色
餐盒底部是黄色的,盖子蓝色告白大雨时拿的伞也是蓝黄色+主角两位的衣服颜色也是蓝黄
so sweet!!!大结局时候在沙滩上的两块毯子+Nick的服装
黄色T恤+蓝色牛寨哭两侧的房屋也能归属黄蓝色调
浪漫雪地里的外套配色也可以算的话
这里的光影非常美丽其他地方也尽量用到了蓝色和黄色元素:
这是什么好吃吗 我可以种草的储物柜
这里的幻想好可爱哈哈哈二、构图——对称!
(我这种对称爱好者真的非常舒适了,处处可见,截图几张)站在精准的转角点处亲吻:
告别之后又追出去是什么甜心吻啊前后对称左右的两侧树和蓝色车车
对称点太多了我选几张Happy Birthday!!!
色彩也是两侧对称的哦一起对角线写作业吧
这里有个踮脚我真的会谢谢好甜对称角(三人组在操场上的时候也有对称角,我怀疑导演也爱)
这个地板绘的小树也是妙座椅镜头必对称:
还有很多 只放一张啦前面窗玻璃贴纸也是一样的镜头(前面稍有遮挡物,遮挡物也要对称)
谈恋爱果然要主动啊!
派对的镜头基本都是对称的(舞池、走廊、两人手的触碰)
看模糊的四盏灯是不是对称更明显First Kiss:
两个真挚男孩的相爱(这张是夹带私货放上来,太甜了)
我就喜欢细腻的细节甜蜜镜头的观赏性:
两排红灯笼这个视角的亲亲:
对称仰角演奏会的镜头(光线是五盏)
这可能很多影视剧都这种镜头 但我要夸还有很多其实,这里的球门是正居中镜头:
这段有很多仰拍视角 我学到了三、光影(这点其实我真的蛮惊喜的,但我不太专业,可能有点美图欣赏)窗户暖光一号:
这里好温馨 伴随Nick的心动窗户暖光二号:
互相支持属于典型的打光镜头一号:
kiss属于典型的打光镜头二号:
一见钟情+日久生情=perfect导演的风景照一号:
夕阳余晖导演的风景照二号:
蓝天白云导演的风景照三号:
LOOK!!! RAINBOW!!!🌈融入球队的开心和阳光灿烂:
这里有段查理独自练习 努力型角色下雪这场我截不到什么,但是光影很美:
相互喜欢真好对称光影,夕阳正好落在车站的半中:
这张也是对称爱好者狂喜果然是车站拍光影的上佳视角:
存图学习-光线角:
光线正好在有右上角飘逸彩带和运动场上的阳光:
不知道为什么截图了 留存印象这里的亮光在左下角和右上角:
这一幕整体都非常明媚在对称基础上左上角加光束:
暂时先记录这些,也欢迎补充!!!
1⃣️ep1揍完傻逼渣男,一起出门那里,突然好想哭。
有个关键时刻会帮你站出来出气的人,真好啊2⃣️打了一堆客气话,删删减减,最后发了“thanks X”(大概是这样,反正肯定带X)真不错!
有点懂这样时呆时疏远、时又很猛打直球的属性hhh3⃣️下雪那里直呼这难道是韩剧吗4⃣️双箭头就是最屌的!
5⃣️1来0家玩,走之前门口抱抱,我真的会颧骨升天6⃣️搜索🔍“am i gay?
”我真的笑喷!!!!!!
哈哈哈哈哈哈哈又弯(疯)一个,喜闻乐见啊!
(姨母叉腰笑)7⃣️BGM真的太会配!!
8⃣️1在磕,我也在磕!
tara她俩亲亲的时候,我真的也觉得好满足,好幸福9⃣️妈的party追逐那里,bgm放的alaska,张力拉满,就觉得something is gonna happen🔟亲了亲了亲了!!
这甜度,我开水壶尖叫1⃣️1⃣️导演真的好会拍!
脚脚带着鞋鞋颤动,然后手手慢慢靠近什么的🥹1⃣️2⃣️“我以为逃避是更安全、更容易的做法,但有的时候,孤独也好不到哪去,不要为任何人封闭自我。
”——妈也这老师说得太好了1⃣️3⃣️拍大头贴那里,弹幕——还以为在瑟瑟——笑死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1⃣️4⃣️从荞麦和say那里,get到人不能被动等待,祈望谁能来拯救自己,提供完美无缺的感受。
要停止幻想,主动积极掌握命运,增加生命维度。
可当——尤其是脆弱无助的时候,遇到一个会说“i will keep keep saying that,until you believe it”的人,怎么会不疯狂心动,这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幸福的事情1⃣️5⃣️nick妈妈的回答,救命🆘“i am sorry if i ever made you feel that you couldn’t tell me” 救命救命,真的是很好的回答,能够感受得到温暖和爱,和满满尊重的回答1⃣️6⃣️天啊我最后真的是笑着在哭,这部剧太好了,长度、感觉、everything,全都不多不少刚刚好
一开始是弯恋直,然后就是Nick探索自己的sexual orientation,发现自己是bisexuality!
探索的过程循序渐进的,真的很棒!
Nick上网测自己是不是gay的时候,从眼神疑惑到眼含泪水再到测出62%时候的流泪,我真的觉得这一part是整部剧他演技最好的一段。
这个故事有gay,有lesbian,有transgender,这个故事超细腻!!
bam只愿意和Charlie在没有人的地方kiss,不愿意承认是boyfriend甚至要装作陌生人。
可是Nick愿意在所有人面前去找Charlie,愿意在走廊上kiss,愿意让所有人知道,Nick covers Charlie!
Nick的妈妈也超级nice,当Nick坦白自己是bisexuality的时候,妈妈说I'm sorry if I made you feel like you couldn't tell me that。
母子相处超级nice!
一起看电影,一起出去玩,哪怕是最好的朋友也不能参与进来。
全剧拍的最好的部分我认为是Tara和Darcy在彩虹灯光下的kiss…因为有你无所畏惧come out,即使后面别人看自己的眼神变得奇怪,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但如果你在身边,every is right!
Elle和许陶也很配,要是tao能换个发型会更配哈哈哈哈哈
【关于优绩主义】常常有媒体、读物、身边的人不停地在叫喊着,如果想要赢得“尊重”,就应该从“改变”自己开始,让自己“优秀”起来,让自己“坚不可摧”,让自己站在“最高的舞台”。
这种宣传背后的逻辑,实则恐怖。
首先,它认定了人的努力程度决定了人的成就,忽略了天赋和基因的作用。
其次,它弱化了政府和集体对于个人保护的责任。
最后,它鼓吹着一种可以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生活方式。
这种逻辑很容易导致双重标准,比如片子里的男主查理,他不想因为性取向受到歧视难道就应该拼尽全力获得社会地位,然后“幸免”于暴力吗?
那么如果一个人天赋缺乏,即便努力刻苦都难以达到一定的社会地位,那么就应该“活该”被孤立、歧视和攻击吗?
显然,成功是一个由多方因素造成的结果,不存在单一的因果律,有很多随机因素,努力只是其中一个面向罢了。
因为这种随机,同样的性少数,却被严重地区别对待着。
或许身边的人依然在说着:想让别人不看轻你、不戴有色眼镜,那么你就要加倍努力、即使刻意伪装天性、全面遵守社会的刻板印象,也要让别人“刮目相看”(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这些身边的人算老几?
凭什么能站在这种极度自信的位置“鞭策”少数群体呢?
他/她们何来的权力?
这种当权者和支配者的视角值得被推崇吗?
只有才华横溢如亚历山大大帝、米开朗基罗、王尔德和图灵才配收到推崇吗?
在现代社会,通过遵循和实践优绩主义、隐藏自己少数群体身份并获得一定社会性“成功”的人也将成为巩固男权社会、多数群体排挤、压迫少数群体社会的大众一员,这或许形成了某种“恶性循环”。
况且“同性恋”这个被认作“负面”的标签在充满歧视的社会里太过显眼,三个字便足以盖过其他一切,就算查理学业(尤其是数学)格外优秀,这种优秀和”同性恋“三个字合在一起就成了任人调侃的”同性恋书呆子(gay nerd)“的组合化绰号,论谁听到都难以觉得这是一句表扬。
生而为人,我们都应该有一些基本的权力,而国家应当不推卸它保护我们这些作为人类的正当权力的责任,更不应该以任何隐晦的形式把以上的这种优绩主义渗透到社会评价少数群体的价值观中,用以让少数群体丧失声音、自我怀疑、自暴自弃,甘愿存活在“谷底”。
为何片中的查理是幸运的?
因为他遇到了那个让他感到不必“改变”、“重造”自己、让自己更“优秀”才配得上与他人正常交往的人,他逐渐相信,只要坚守自己的道德观,做一个真诚善良的人,便应当得到足够的尊重、肯定、重视,值得被温柔以待,被喜欢并不只是因为被怜悯。
尼克打破了某种查理“心知肚明”的那种“不公开、被玩弄、被抛弃”的“轮回”,尼克最终愿意在全校人面前公开,也标志了他更强烈的自我认同以及对于“同性恋是见不得人”这种约定俗成的“反击”。
被周遭温柔以待以及这种可能性对于少数群体格外重要,因为这某种程度上补偿了那些受尽委屈却依然选择坦坦荡荡、不偷鸡摸狗、不浑浑噩噩、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加倍报复的人,让他/她们可以继续坚守人性的底线,不“黑化”,不“屠龙少年终成恶龙”,即使我相信他/她们心中已经咒骂过无数次、也想放弃抵抗、道德尽失过无数次。
【关于校园暴力】有更多的书籍、影视作品聚焦于身体上的校园暴力,却并没有细致地描写、体现心理上的校园暴力,后者很可能更无形却更具有伤害性。
这部影视剧大致刻画了两种校园暴力,一种是男主的“前男友”的那种,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把查理当作可以随意处置的“个人财产”、否定了查理的主观人格,喜欢被顺从、讨好的感觉,有着或许典型的权威主义人格,喜欢掌控“弱者”,当“弱者”的自我意识渐渐觉醒、叛变,就恼羞成怒,把对方贬得一无是处,告诉对方其实之前选择在一起只是自己可怜对方没有朋友,批判对方为没有标准、任谁都喜欢的“滥情者”,其实自己根本就不曾喜欢过,通过这种方式欺骗自己、掩盖一个事实:对方是自主地“叛变”,而自己已不再有让对方随叫随到的掌控权,不再被对方喜欢、在乎。
这种人实则自卑,需要通过压迫“弱者”来体现存在感和自我价值,自我感觉良好。
这种权威主义式的人格攻击便是第一种直接明了的语言上的校园暴力。
第二种是“现男友”尼克曾经的哥们和他身后的“党羽”们的冷嘲热讽的那种,看似只是蜻蜓点水般地戏弄,但积少成多。
这些“普信男”明明可以克制一下自己嘴贱的冲动,却还是选择了口无遮拦,刻意问出让查理难堪的、不舒服的问题,攻击查理的外貌和身材,每天的几次“小嘴贱”,却给查理带来难言的痛苦,而他们问这些问题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了解查理的性格和为人,只是通过这种一脸淫笑、居高临下的姿态假装关心(比如大声公然、而非在私下的场合里问出“作为一个同性恋是什么感觉?
”“你喜欢什么样的男生?
”“你看起来也没那么像同性恋啊?
”),实则心里期待着给查理难堪,对于查理的面露难色坚决视而不见。
这种人内心空虚、精神乏味、需要通过找茬、粗鄙话语来彰显自己的“幽默感”、向”同伙“们、”手下“们维护自己是团体的”老大“的某种”威严“,这种人年纪轻轻就已经油腻恶心。
这种被包装在刻意、夸张化的提问、问候和关心下的冷嘲热讽便是第二种不那么直接明确、容易被老师当作“鸡毛蒜皮的小事”处理、让投诉者(即被欺负者)显得过度敏感多疑、过度在乎、心理失常、但却在这个世界上普遍存在并伤人至深的语言上的校园暴力。
显然,在遇到尼克之前,查理在从小到大的歧视环境里已经通过不断“心理演练”熟悉并习惯了一套自我麻痹的保护机制,把这两种,尤其是更普遍的第二种语言暴力在内心在乎的比重调低,让自己不再反应强烈,因此形成了所谓的“习得性无助”,觉得自己是“怪胎”,就“应该”被身边的人这样对待,是因为自己的“不同”“影响”、“破坏”了周边的“和谐”环境,污染了“市容市貌”,自己“应该”受到某种“惩罚”,自己“不配”被欣赏、赞美、“不配”有许多朋友、“不配”有属于自己的浪漫关系,因此采取了畏惧、逃避和妥协的生存态度。
这种无厘头的宿命论,就是他“习得性无助”的基础,这或许也让他容易对主动对自己示好的人信任、动心,甚至飞蛾扑火,不懂止损,越陷越深,一错再错。
【关于自我审视】尼克因为查理不断被调侃、言语骚扰而和曾经的哥们大打出手,甚至反目成仇,然后又在结尾前坚定地说遇到查理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这些都展现了尼克的教养和深情。
当尼克的那群旧友所表现的那种“直男癌”式的群体语言暴力成为了校园的常态,那么那些事不关己的学生(比如过去的尼克)的沉默都将成为某种形式上的默许甚至“同流合污“、“推波助澜”。
只有当尼克发现自己爱着查理,他才被卷入这种“强者”与“弱者”之间的争斗,才开始试图通过一己之力去矫正他曾默认过的“非正常现象”,否则他将继续随波逐流下去。
当不正常的现象被周遭默许为常态,那么正常人将显得格外突兀、不合群,这就是尼克后期的犹豫、纠结所在。
好在他终于看清那帮“乌合之众”的“平庸之恶”,他也及时地对母亲敞开心扉,并与过去的自己进行了一种“割席”。
查理对于尼克,不仅在于心动和喜欢,更在于让他看清自己所始终忽视的、漠视的普通人、少数人的境况,他意识到太多时候,我们都在随波逐流,都在未曾自我审视地附和着身边人的邪恶,陪同做着苟且、庸俗之事,伤害着某些其他人的利益,并不自知。
他明白,只有退后一步,重新询问一下心之所向、所属(包括自己的性取向),重拾自己固有的同理心,才能摆脱来自过去的困扰,向着更光亮的方向去前行,而非常感人的是,查理便是他这条路上的伴侣。
尼克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他本就从各种迹象察觉到了自己曾经所处团队的不正常,但因为没有伤害到自己的直接利益而感到不必划清界限,选择持续下去。
而查理便成为了尼克的直接利益,成为了他看清客观现实、试图脱离那个糟糕圈子的勇气。
因此,或许可以说尼克救查理于他的自怨自哀、“习得性无助”、少年的焦虑不安和自我怀疑,而查理救尼克于他左右为难、摇摆、冲突的自我探索和道德观、少年所下不定的决心。
结合了查理的父亲、姐姐和被“边缘化”的好友们、尼克的母亲的支持,两个主角才得以相互尊重,彼此成就,而非彼此拖累。
理想化的相互救赎,便是这种“甜剧”的独特魅力。
很庆幸,即便受尽歧视和委屈,查理依然选择做着一个真诚温柔的人,很庆幸,即便周遭尽是油腻恶臭的校园暴力的罪魁祸首,尼克依然在短暂纠结后选择决然背离。
【关于“伪君子们”】我们都知道,以上两种“庆幸”,在一些国家和学校对性别、性取向问题教育、保护不足的、多元性取向被明目张胆或是潜移默化地耻辱化的、校园暴力因为政府的不作为被老师们、同学们默许、结构化的社会现实里,根本不那么常见。
显然中国多数的“查理”都不会有体谅的家人、温暖的密友、理解的老师,更不会遇到那个“命中注定”的“尼克”,因为环境把这些可能性都降到极低。
中国人越是爱这种同性的“甜剧”,越是因为社会现实已经朝着封建的而非科学的、排外的而非接纳的、污名化而非去罪化的方向发展下去了。
在这样不负责任的、被恐同气氛笼罩的社会里,我们又如何要求性少数锻炼强大心脏来抵抗多重挑战,始终如一地坚守道德底线,如何要求他/她们释怀童年、少年时期被校园暴力却又没有足够能力和条件处理好的、扎根于心的创伤记忆,如何要求他/她们与过去不够强大的自我、未曾提供帮助的环境和解呢?
就算他/她们慢慢成长,学会主观屏蔽闲言碎语,学会适当妥协,学会避免冲突,学会自我调节,曾经不懂得如何处理社会暴力的梦魇依然会不断袭来。
上面这些要求未免是一种强烈的道德裹挟、绑架,是由那些事不关己、袖手旁观的多数群体提出来的。
这些“伪君子”们,高声叫嚷着让你“优秀起来,团结起来,抗争啊!
”,实则因为自己的统治地位沾沾自喜,抓着少数群体的一点过错不放,处处刁难使坏,处处切断、葬送了少数群体的话语权和后路,最后这些人便可以说“是你们自己不够努力,是你们自己咎由自取,是你们自己不够勇敢,选择逃避都是你们自找的,不是你们没有过机会。
“ 明明是这些多数群体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打着维稳国家、传统美德的旗号,断了少数群体上诉、发声和结社的各种渠道,却“反咬一口”说是少数群体自己不够努力,想一想,真的让人脊背发凉。
很爱雨中这一段的物件隐喻。
一人阳光,一人阴霾雨伞的颜色划分了已出柜和未出柜的他们,雨中两人一人站在阳光下,一人背靠阴霾。
雨中的这个吻后,阳光照在目光纯净的查理脸上,实际反射进了尼克的内心。
查理离开后尼克也转向了阳光,雨伞也在此刻朝向了黄色。
爱情就是这样,对的人能把一切阴霾都驱散。
雨伞的转向,心态的转变还有两处补充:
蓝天下的查理仿佛在这一刻丰满出了羽翼
一直在暗恋陶的艾儿走后留下了背景中的满墙蝴蝶,强调了陶此时也 butterflies in stomach,化学反应拉满!
雪景那一段太美了,还有狗狗一起。
下雪天破洞裤,年轻真好。
妈妈看透一切小心翼翼在Google 自己sexuality的情节想起来skam彩虹色的派对真的太美了,恋爱后俩人微妙的小表情,也太真实了自己练球的小男孩原来英国现在的年轻人也会去游戏厅,玩抓娃娃机,篮球机,推币器,开车游戏及各种枪击游戏。
后期配的各种小花小星星太可爱了。
坐一阵火车就能去海边,美好。
came out时妈妈的反应,好感动,神仙妈妈。
最后,即使2022了,如果这也是英国青少年对gay的真实反应的话,更何况亚洲了呢
看完咯!
网飞真的很懂观众想看啥,纯纯的puppy love太爱了,长度也很适合下饭。
讲的是已经出柜的Charlie和阳光体育直男(后来证明是bi 的)Nick的爱情故事。
Nick&Charlie 本来想写“从Nick和Charlie来看来自原生家庭完整的爱对个人在亲密关系里的表现影响有多大”,但半途还是被Tao Xu吸引了。
一开始觉得他发型真的怪(看久了觉得即使如此也无法掩埋他的美貌)
先开始不喜欢这个角色的原因还在于作为朋友,他老是因为害怕Charlie受伤而在一旁劝说他不要爱直男。
观众都是先入为主的,阻碍主角的恋情当然算半个不识相的反派。
不过很快就会发现,Tao Xu是因为Nick的朋友都是一群会bully人的笑霸,担心Charlie被欺负。
他的担心也不无道理,马上校霸就来bully Charlie了。
不过没关系,Tao Xu每次都挺身而出保护朋友,且吵架水平一流,从未发挥失败。
“你的生活一定很难过吧”/“如果你想引起我的注意怎么不再拿东西扔我呢比如你仅剩的最后一个脑细胞”(认真学习)
虽然他总是说他是口头反击,但打起架也丝毫不害怕。
而Tao Xu的可爱之处在于,他对外有多强硬,对内就有多柔软,他时常自省是不是因为他朋友才过的不好。
和朋友吵架之后和好却也很坦诚。
朋友被bully的时候毫不畏惧地挺身而出、伶牙俐齿尖酸刻薄地嘲讽出言不逊的人(每次吵架都发挥得很好)、对朋友无比关注仿佛是保姆一般的角色。
谁不喜欢这样的朋友呢?
暴雪姐:“这不是你吗?
”我:“……此生不愿再当这种人。
” 我之前经历过很多次“帮朋友在恋爱中打抱不平”,后来证明这样的行为纯粹是“插手”,你帮别人手撕出轨对象结果人第二天甜甜蜜蜜和好了,搞得只有我一个人在尴尬。
于是我就不愿再干涉,感情说穿了还是那两个人的事,别人说再多也无益。
我想或许年轻的时候我们也曾当过Tao Xu吧。
暴雪姐问:“那如果我被我老公背叛了你会帮我出头吗?
”我秒答:“三分钟之内🦈了他!
”暴雪姐笑眯眯地说:“对啊,所以你还是Tao Xu啊,你只是改变了朋友的标准。
不是你的错,是让你强出头又让你尴尬的人的错。
是他们不配,我很高兴能有你这样的朋友。
” 🥹嗯,继续当Tao Xu好了。
good luck boys and girls.
果然gay片儿是看不得评分的,过分单薄,对比之下「性教育」简直好太多。我最大的困惑是所有人物的思维和行动都不存在逻辑性,上一秒因为语言暴力很低落,下一秒又快乐奔跑,上一秒打比赛,下一秒下场牵手,喂你体育精神呢!狠狠浪费四小时,我的时间不值钱555
太过糖水了,还好很短,再长一点就会反应过来有点幼稚了。适合一口气看完。
有看《性爱自修室》第一季的惊艳感,情感与情绪表达得都很精准,把真实的LGBTQ所存在的性向探索、PUA、出柜、霸凌等元素都涉猎到了,且巧妙地安排在了剧情中。尤为重要的是,真的好甜!!!!!
别说国内的平台拍女性向小甜剧,国外的青春剧也搞小甜剧这套,总之什么都不重要,撒糖就完事了。
我没有男主角那样的甜蜜爱情,但我很高兴我和他一样身边也有很多支持我的朋友。
被奶油蛋糕糊了一嘴。。。幼齿的令人发指。。。严重误人子弟。。。
午后小甜剧!想到几年前那部《爱,简单》,美好治愈~
有被治愈到,然后就是好羡慕,不拧巴的人生真好啊
年龄大了吧,有些自己曾经没有拥有过的东西,现在希望看别人能拥有,比如爱情。多么希望Nick最后对Charlie说的话,自己以前奋不顾身喜欢的那个人也曾对我说出口
他们的中学生活好自由啊,羡慕。甜甜的出柜小短剧,但是副cp甚至没有cp的朋友们明显比主cp有意思,主cp受太卑微了,受pua严重。然后演技以后希望再加强点。
努力找寻着足以确定爱上对方的蛛丝马迹,靠着一则短信几条文字就能在脑内翻江倒海的万千小剧场,想要踏出却又只敢在原地踱步的心声,首次确认关系并且公开的紧张兴奋…那些“第一次爱的人”滋味被全部收纳其中,“决定跟随感觉,为爱勇敢一次”的勇气尽情在空气中飘洒——尽管已经过了体察这般青涩的日子,但仍然能汲取足够糖分。一改英剧同类领域做到顶尖的佼佼者——《皮囊》以及《性教育》在表达上的领先(“高级”),更加只是去探索更简单的爱情故事;它或许有低龄向、更为忽略真实问题的嫌疑,但LOVE IS LOVE,谁还不配再拥有一段只钟于自己感觉的恋爱呢?
7,这剧从选角到剧情调度的整体质感也太东南亚味了吧。甜宠腐剧再加满政治正确buff后就直接上9,各位真的没事吧……PS:优点还是很明显的,没有同类青春片喜欢搞睡来睡去的狗血毛病。
这部剧就像橘子汽水里的碳酸泡泡,咕噜咕噜
真没这剧甜在哪里,人物剧情演的也蛮吧。语义错误,30岁处男,不比这甜多了吗?
英国应该给这片申遗。
受过于恋爱脑的糖水剧,我妈很喜欢。
初中生向同志甜剧,全世界颜值都在坍塌,Charlie真的太丑了,连普通都算不上,就真的,丑。
工业化的糖精。喜欢剧里五颜六色的搭配,但是想想,出现在生活里,恐怕只觉得扎眼。
太工业糖精了,还是演得不好的那种